• 34.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言文《宋史·孙傅传》注释答案解析译文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言文《宋史·孙傅传》注释答案解析译文 ‎【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登:上,升。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为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员外郎(《红楼梦》里,贾政原本是工部员外郎,好比现在的建设部下属厅局的副局长。后来,局里一把手(即工部郎中)出缺,贾政开始主持工作。)。时蔡翛(xiāo,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为(做,担任)尚书(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为侍郎(从二品),其下六部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副长官仍称侍郎(从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傅为(省略“之”,对他,向他)言天下事,劝其亟(jí,急切,赶快,立刻)有所更(gēng,改变,改换建立的功业)),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升迁)至中书(即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舍人(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制诰:承命草拟诏令)。宣和(是宋徽宗的第六个年号,也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末,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王朝之一)入贡(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使者所过(经过的地方),调夫(调遣 服劳役的人)治(准备)舟,骚然(sāorán,骚动的样子,扰乱,使地方不安宁)烦费(麻烦与浪费)。傅言:“索(索取)民力以妨(妨碍)农功(即农事),而于(对)中国(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中国以外称为“四夷”,特指宋朝))无丝毫之益。”宰相谓(认为)其所论(论断,观点)同苏轼(与……相同),奏(上奏章)贬(省略“之”,孙傅)蕲(qí,香草,一说药草)州安置。给事中(jǐshìzhōng,官名,以在殿中执事得名。秦汉为加官,晋以后为正官。加此号得给事宫禁中,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每日上朝谒见)许翰以为傅论议(即议论,观点)虽偶(偶然)与轼合,意亦亡(通“无” ,没有)他,以(按照)职(职责)论(评价,评定)事而责(处罚)之过(过分,过度)矣,翰亦罢(被罢免)去(离开)。靖康元年,召(征召)为(担任)给事中,进(进职)兵部尚书。上章乞(请求)复(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使……得到实惠,使……受惠/恩/好处)民,熙、丰(宋神宗的年号。年号“熙宁”用了10年,年号“元丰”用了8年)法惠国,崇、观(宋徽宗的年号。年号“崇宁”用了5年,年号“大观”用了4年)法惠奸(奸臣)。”时谓名言。十一月,拜(授予)尚书(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右丞(官名。右丞相的就是在皇帝 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左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也称副相),俄(不久)改(改任)同知枢密院(宋初,枢密院有同知枢密院事,简称同知院,为知院的副职。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冒着箭石去巡视)。读丘濬(xùn)《感事诗》,有“郭京、杨适、刘无忌”之语,于市人中访得无忌(指刘无忌),龙卫兵中得京(指郭京)。好事者言京能施六甲法……金兵分四翼噪(呐喊着)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yì,到……去,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金(指北方的金国)帅营,以(任命)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兼任)少傅(“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帝兼旬(二十天。兼: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旬:十天)不返,傅屡(多次)贻(yí,本义为赠送,这里可通俗地译为“寄”,送信)书请之。及废立檄(xí,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至,傅大恸(tòng,极悲哀,大哭)曰:“吾唯(只)知吾君可帝(动词,称帝)中国(省略“于”,在中原地区)尔(句末语气词,“……罢了”),苟(假如)立 ‎(拥立称帝)异姓,吾当死之(为此而死。死:为动用法,“为……而死”)。”金人来索太上(其意为“至高无上”,古代社会将皇帝也称为太上,故而皇帝之父也叫做太上皇。因宋钦宗就留在金国,故这里的“太上”是指“太上皇”)、帝后(皇后)、诸王、妃主(妃子、公主),傅留太子不遣(qiǎn,派,送,打发,放行)。密谋匿(nì,隐藏,躲藏)之(省略“于”,到)民间,别(另外)求状(外貌)类(像,类似)(太子者并)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十几个)死囚,持首(头颅)送之,绐(dài,本义为“破旧的丝”。古同“诒”,欺骗;欺诈)金人曰:“宦者欲窃(私下,暗中;偷偷地)太子出,都人(京都百姓)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于是)(太子)帅(同“率”,率领)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作乱的人,造反的人)以献。苟不已(不停止,通俗地译为“不行,不依”),则以(用)死(指死去的太子。太子没有死,欺骗金人而已)继(接着,紧跟着)之。”越(经过,过了)五日,无肯承(承担)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宾语前置,即“不索吾”,没有点名要我),吾当与之(他)俱(一起)行(出发),求见二酋(qiú,(长官,敌帅),首领)面(当面)责之,庶(希望)或(shù huò,或许,也许)万一可(能够)济((对事情有益),成功)。”遂(于是)从(跟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为什么,何必)预(参与)?”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判断句),当死从(誓死追随)。”是(这天)‎ 夕,宿门下(省略“于”,在城门下);明日(第二天),金人召之去。明年(第二年)二月,死于(在)朔廷(北廷,即金国。朔:shuò,北方。因金国在北宋北方,故称之为朔廷)。绍兴(宋高宗的年号)中,赠(追赠)开府仪同三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高级官位,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开:开垦,设置。府:府邸,府第。仪:仪式。开府仪同三司的意思是设置的府邸和进出仪式都跟三司一样。三司即三公——司空,司马,司徒,因均冠“司”字,故又称“三司”),谥(赠谥号)(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曰忠定。 ‎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十二·孙傅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析】这个断句题,关键是根据对意思的理解进行断句,另外也可以借助年号、虚词、句式等。句首的“宣和”应为年号。“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表达的意思是“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所经过的地方,调发百姓,安排车夫舟船”,据此可排除“髙丽入贡使者”的选项C、D。“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则是“宰相说他的观点与苏轼相同,就上奏皇帝贬他去蕲州安置”的意思,排除选项B。‎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把握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解析】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傳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謚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解析】孙傅欺骗金人,说是宦官想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的人赶来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误伤太子的是京城人,不是二宦者,该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 ‎ ‎【答案】(5分)我只知道我的君主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翻译和现代汉语的表达的能力。‎ ‎【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帝”、“苟”、“死”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 ‎ ‎【答案】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翻译和现代汉语的表达的能力。‎ ‎【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不吾索”“面责”“庶或”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对他谈论天下的事情,劝他赶快做些改革,不然的话肯定坏事。蔡翛没有听从。升到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所经过的地方,调发百姓,安排车夫舟船,引起许多麻烦及浪费。孙傅说:“索求民力妨碍农时,对我们国家没有丝毫的好处。”‎ 宰相说他的观点与苏轼相同,就上奏皇帝贬他去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只是偶然与苏轼相同,也没有其他恶意,对这种依职责论事的处置太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职离开京城。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孙傅担任给事中,晋升为兵部尚书。他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的法令制度,钦宗询问理由,他说:“祖宗的制度对人民有利,熙、丰年间的制度对国家有利,崇、观年间的制度对奸臣有利。”当时的人认为他说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不久又改任为同知枢密院。金人包围了都城,孙傅冒着箭石日夜亲自去巡视。(读丘濬《感事诗》,其中有“郭京、杨适、刘无忌”一句话,是说在市民人中寻找到了刘无忌,在龙卫兵中寻找到了郭京。喜欢多事的人说郭京能施六甲法……)金兵分四路呐喊着冲向前,宋兵败退,掉到了护龙河中,尸首都把护龙河填满了,城门急速关闭。当天,金人就登上了城墙。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国大帅的营帐去求和,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皇帝二十天后还没有返回。孙傅屡次写信请求金国送还皇帝。等到废立的文书到来,孙傅非常悲痛地说:“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金人来索求太上皇、皇后、诸位王爷、嫔子公主。孙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了一个貌似太子的人和貌似宦官的人杀了,并杀了十几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骗金人说:“宦官想把太子偷偷放走,京城的人赶来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我于是率兵去平定,杀了这些作乱的人来献上。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那就把死的太子送来。”过了五天,没有肯承担这件事情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的老师,应当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于是跟从太子一起前往。金国守门的人说:“‎ 我们只想要太子,你这作为留守的来参与什么?”孙傅说:“我是宋朝的大臣,并且还是太子的老师,应当誓死相随。”当天晚上,留宿在城门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朝廷。绍兴年间,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定。‎ ‎【考试版】‎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失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十二·孙傅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傳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謚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 ‎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