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3页

  • 67.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地理复习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复习一 地球和地图 知识总结 典型例题 一、知识总结 【地球】 1. 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 低纬、中纬和高纬。 南北半球划分。 (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3.时区划分及计算 4.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及相互的换算 【地图】 (一)地图概念及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 图上距离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3)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2、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图像的类型、内容和判读方法 等值线图: ‎ 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 判读方法: (1)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3)判断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 (4)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断出规律和结果,或分析成因。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1.等高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判读规律: ①数值大小: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 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 ③形状特征: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 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 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示意图如下) (2)实际运用: ①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②与河流水文结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③与地区规划结合: 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2.地形剖面图 判读方法: (1)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 (2)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 (3)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由等高线地形图 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 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要基本掌握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 我国西部沿87030′E的地形剖面图 美国地形剖面图 沿0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 沿南纬300某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 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 3、等温线的判读: 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 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 (1)、判读规律: 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 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②等温线疏密: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 (2)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 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高高低低”规律) 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0---60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地势高低、寒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