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 第8.5周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8.5周 今天复习:世界经济两化趋势 ‎【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偏重内部平衡,国内经济比较稳定,危机和失业情形较之战前有所缓和。由此,其影响深远,考查的重点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要注意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2)区域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延续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态势并有所加强。各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数量大量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果明显,许多国家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发展,积极参与了许多不同领域的区域经济集团。与当下的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密切相关,由此,这个知识点的时代感比较强,特别需要注意三大区域集团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3)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进行了长达15年的努力。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谓历经千辛万苦。这个考点需要注意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着重考查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突出考查三大区域集团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重点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性质,同时考查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双重作用(“双刃剑”),还要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及正确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 5 -‎ 我要练习 ‎1、(2015年浙江卷文综38)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7分) ‎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2分)‎ ‎【答案】(26分)‎ ‎(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 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5 -‎ ‎(3)“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一国两制”。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4)外争国权,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题。‎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很容易概括出来的,即“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才能达到实现废除领事裁判权的目标,也就是从材料一中“编订完全之法律,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的信息来概括作答即可。“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是更容易回答出来的,以为它是教材上的基本知识点,时间回答出“鸦片战争后”即可,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之后来判断作答即可。至于影响主要是强调“是对司法主权的破坏、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即可,即结合所学从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以及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来回答。‎ ‎(3)“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属于外交方面的问题,所以“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主要还是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来进行解答即可,主要是突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而其“影响”主要突出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当然“港澳台问题”也是属于“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所以“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还应该包括“一国两制”,而其 “影响”主要突出“港澳已经回归、海峡两岸交往日益频繁、国际意义(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等等均可。‎ ‎(4)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就是“维护国家主权、收回国家主权“‎ - 5 -‎ 而进行不断的斗争,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回答时依据材料中并结合所学从“中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题”的角度回答即可。本大题中华民族外争国权为切入点,命题设计立意高远,爱国主义教育与近代中国历史巨变有机结合,知识点横跨必修一、选修三,涉及四个专题,蕴含命题者深刻的价值引领思考。‎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九国公约》的实质;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方针。‎ ‎【名师点睛】从命题角度来堪本题的题干材料的采选丰富多样,内容分布广泛,三维目标考查有机结合,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融会贯通,既考查了领事裁判权、《九国公约》的实质,又考查了新中国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的方针、主张,本题的亮点在于新增了“主题概括”这个新题型(即第四问),也确确实实体现了学习历史其实就是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老师们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进行“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定时定量的高水平、高强度的训练,这才是从解决考生历史水平的根本之道。‎ ‎2、(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 5 -‎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罗马法的影响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罗马法形成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包括习惯法和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成文法在内的罗马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在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适应新的社会变化,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这些内容适应了后来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需要,成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但罗马法的内容主要是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其具体条文和内容对今天来讲没有实际意义。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认识到,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要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不能用今天的情况和标准进行判断。‎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