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4.5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政治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1年高考政治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一)‎ ‎ ‎ ‎ ‎ 一、价格 ‎【主要知识点】①从货币的职能看。价格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产物,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②从价格的形成看。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 响。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③从价格变动的影响看。由于需求具有弹性和关联性,因而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生活。价格变动也会影响生产,能起到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 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等作用,因而价格涨落可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④从价格涨落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涨 落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持续全面上涨,意味着经济趋热、通胀风险在积聚,反之,则意味着经济趋冷、通缩风险在加剧。‎ ‎【命题新动向】①此知识点易考计算题,以往多要求依据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计算商品的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量等的变化;今年可能会出现依据商品的价值量、价 格、价值总量等的变化,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变化。②以函数图像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物价、供求、劳动生产率、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及关联性等等之间关系的理解。 ③运用价格形成因素、需求弹性及关联性等知识,分析我国目前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国家控制物价上涨的各项措施。④运用价格涨落所提高的经济信息的知识,正确认 识我国目前物价结构上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国家货币政策调整的动因。⑤可将价格、消费结构、通胀和通缩、财政作用、宏观调控等知识有机结合命制综合性较 强的图表类主观题。‎ ‎【典型例题】(无锡期中考试卷)例1、2009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10元,2010年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只有140元。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是因为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提高了70%    B.降低了60%    C.提高了50%    D.降低了40%‎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依据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计算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从单位商品价值量从210元降至140元, 说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提高了。如果设定2010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x%,则具体计算过程是:210÷(1+x%)=140, x=50。正确答案为C。‎ ‎(原创)例2、材料一:2010年1月至10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 注:3%是国际公认的CPI“安全警戒线”,超过3%就意味着通货膨胀的风险在加剧。‎ 材料二:2010年1月至10月我国食品类、居住类价格变动情况 ‎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食品类 ‎3.7‎ ‎6.2‎ ‎5.2‎ ‎5.9‎ ‎6.1‎ ‎5.7‎ ‎6.8‎ ‎7.5‎ ‎8.0‎ ‎10.1‎ 居住类 ‎2.5‎ ‎3.0‎ ‎3.3‎ ‎4.5‎ ‎5.0‎ ‎5.0‎ ‎4.8‎ ‎4.4‎ ‎4.3‎ ‎4.9‎ 注:统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要统计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类 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10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材料三: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首次加息。‎ ‎⑴描述材料一、二所显示的经济信息,并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之间的联系。‎ ‎⑵简要说明食品类、居住类价格持续上涨的不利影响。(4分)‎ ‎【解析】解答第一问,首先要分别搞清每个材料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然后动用材料的相关信息和教材知识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联系从材 料二的表注中可看出;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联系要运用教材中宏观调控知识进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解答第二问,主要是动用教材中与关价格相关联的知识进行分析 说明,如价格与通胀、价格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价格与消费等等。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参考答案】⑴材料一表明,2010年1月到10月,我国CPI指数不断攀升,通胀风险加剧;材料二表明,2010年1月到10月,我国食品类价格在大幅上涨,居住类价格上半年不断上涨,7到10月处于高位运行。‎ 食品类、居住类价格持续上涨是我国CPI上涨的主要推手;随着通胀风险的不断加剧,国家采用加息的手段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 ‎⑵食品类、居住类价格持续上涨的不利影响有:①加剧通胀风险,影响社会经济秩序,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与社会的和谐发展。②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不利于我国消费结构的改善。‎ ‎ ‎ 二、公平与效率 ‎【主要知识点】①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②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③效率的含义。④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⑤如何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之 间的关系。⑥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⑦国家在获得财政收入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命题新动向】维护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近期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故也是今年高考应考的重中之重。应关注以下命题动向:①关注维护和实现社会分配公 平与目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这一基本方针之间的关系。②关注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各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改革等经济现象与维护社 会公平之间的关系。③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有关规范收入分配的表述,如能够说明“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 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所蕴含的《经济生活》的道理,能够运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立统一的知识准确说明“民富”和“国 强”的关系等等。④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政府的职能和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地位等知识,理解党和国家为实现分配公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⑤ 注意出物价上涨、消费状况、城乡居民收入、地区和行业收入状况、财政收入等方面的图表类综合题。⑥注意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分配公平的思想,谨防出《文化生 活》与《经济生活》的综合题。‎ ‎【典型例题】围绕“收入分配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有一段话很著名:“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可见,中国自古就有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然而,多年前,为了给“效率优先”找理由,曾批判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该是给这个说法正名的时候了,因为,我 们真的进入了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时代!‎ ‎⑴运用《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思想的看法。‎ 材料二:分配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 ‎ 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0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 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突出强调,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⑵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列举几点理由。‎ ‎【解析】解答第一问,首先要抓住设问中的“传统文化”这一知识界定;另外,还要注意要辩证的看待古人这一观点。解答第二问,主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界定,二是联系分配体制改革思考和知识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⑴①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这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今天还有深刻影响,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②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是国家兴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们全面发展,创造新生活的必要前提。‎ ‎③要正确对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今天我们要摒弃“不患寡”的思想,应该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要继承“患不均”的思想,要通过分配体制改革,实现和维护社会分配的公平。当然也不能犯平均主义的错误。‎ ‎⑵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决定作用。分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巩固经济基础,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立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党和国家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表现。‎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分配问题越发显得突出,所以党和国家必须要重视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 ‎ ‎ 三、国家宏观调控 ‎【主要知识点】①市场调节的优越性及其局限性。②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③我国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 ‎【命题新动向】①根据我国物价走势情况,来理解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调整。②要能够结合我国调控物价的具体措施,说明国家是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 ‎ 实施宏观调控的。③要能够说明,针对不同的经济情况,国家会采用不同性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实施调控。④能够结合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 用、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等去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⑤运用我国政府职能、工作宗旨和基本原则等知识,理解国家为稳定物价而实施的宏观调 控措施。⑥可结合《生活与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矛盾特殊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知识理解国家货币政策的 调整。‎ ‎【呈现新试题】(原创)例5、2010年1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做好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煤炭企业从维护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加强企业自律,维持2010年价格,不得涨价。该要求表明 ‎①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控煤价 ‎②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③稳定煤价是煤炭企业的经营目标 ‎④企业应接受政府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在当前我国通胀风险加剧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稳定煤价,为抑止物价快速上涨作出自己的贡献,故④选。《通知》要求煤炭企业不得涨价,可见国家采用行政手段稳定物价,故选②不选①。企业以盈利为目标,故③说法有误。‎ ‎(临沂期中考试卷)例6、招标投标、土地审批出让、规划管理,成为腐败高发环节,影响到国家调控房价的效果。因此,各级政府应该 ‎ A.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 B.打造法治政府,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 C.科学民主执政,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 D.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解析】本题材料强调的是,因出现腐败行为,导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实施不力,效果不佳,故本题应该选A。BC选项中的“公正司法”、“民主执政”不合题意;D选项也不合题意。‎ ‎(原创)例7、按国际惯例,当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着有通货膨胀风险。针对2010年10月我国CPI为4.4%、11月为5.1%的情况,央行会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采用      以缓解通胀预期。‎ A.下调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上调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C.下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D.上调    稳健的货币政策 ‎【解析】央行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不属于财政政策,排除AB;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必 然会限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吸收更多储蓄存款,这样可以适度控制市场货币流通量,起到遏制物价上行的作用,故选D。反之,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 率,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故不选C。‎ ‎ ‎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知识点】①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五条措施。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 ‎【命题新动向】①能够结合“十二五”的建议,以及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具体说明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能够结合我国部分产品对外依存高、人民币 升值压力、国际贸易摩擦剧增、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情况,具体说明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③能够结合矛盾分析法、综合国力竞争等知识,说明我国促进国民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因。④注意出综合探究题。‎ ‎【呈现新试题】(华普期末测试卷)例8、2010年11月30日,在首次举行的合肥经济圈五市党政领导联合会商会议上,五市共同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合肥经济圈以合肥为龙头,淮南、六安、巢湖、桐城四市为副中心。合肥经济圈建设(   )‎ A.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B.立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做到了统筹区域发展        D.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是结合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理解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合肥经济圈建设,统筹了五个城市的发展,凸显了统筹区域发展,故答案为C。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排除D。AB不合题意。‎ ‎(惠州测试卷)例9、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明显增加,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从发展条 件看,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经济增长过多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模式使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趋尖锐,生态环境日 趋脆弱,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还有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类社会矛盾增多,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和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等问题。所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各级党和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 式为主线谋划“十二五”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⑴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是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 ‎⑵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注重以人文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解析】第一问,主要是结合“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有关表述,具体说明如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答时,抓住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联想五条具体措施即可。第二问,从党和政府的性质及宗旨角度,考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答题时注意从党和政府两个角度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⑴①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⑵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始终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所以党要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能;所以政府要注重以人文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 ‎ 五、企业与劳动者 ‎【主要知识点】①企业的含义及经营目标。②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③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④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④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命题新动向】①能够结合当前稳定物价,理解企业在盈利的同时,还要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②针对我国目前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 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即将颁布等情况,说明企业应如何走出一条成功经营的新路子。③能够结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知识, 说明我国不仅要解决好就业问题,还要提高就业质量。④要注意,命题者围绕“创业”命制有关就业的试题。‎ ‎【呈现新试题】(原创)例10、就业不仅看数量,还要看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的是 ‎①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②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 ‎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④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就业质量主要涉及到工资收入情况、工作环境、劳资关系、劳动者合法权益地维护等方面,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说法不妥。‎ ‎(原创)例11、“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发展新型 文化业态,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 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假如你是某大型文化企业的负责人,你将如何应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如何实现成功经营的知识,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可以看出,回答该问题涉及到的知识主要有: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企业成功 经营的三个主要因素、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等等。注意,回答本题的角度是立足企业本身,而不是政府。‎ ‎【参考答案】①要遵守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②及时调整本企业的经营战略,顺应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③按照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树立企业的良好信誉和形象。‎ ‎④放眼国际市场,积极落实“走出去”战略,提高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 六、消费 ‎【主要知识点】①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②消费类型。③恩格尔系数及消费结构。④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⑤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命题新动向】①能够运用影响消费水平主要因素的知识,说明国家稳定物价、着力维护分配公平、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的必要 性。②能够运用消费结构的知识,阐述国家着力整治食品市场、严控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性。③结合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知识,谈谈你对城市治理堵车、高度重视文 化产品消费等的看法。④要注意,围绕本考点知识,极易出漫画类的选择题。‎ ‎【呈现新试题】(原创)例12、漫画《三多一少》告诫人们应坚持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知识。漫画《三多一少》反映的是人们物质消费多,而精神消费少,故B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与题意不合。‎ ‎(华普期末卷)例13、材料一:十一五以来安徽省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情况 ‎       ‎ 项 目 年 份 GDP(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006年 ‎6141.9‎ ‎9771.1‎ ‎2969.1‎ ‎2007年 ‎7345.7‎ ‎11473.6‎ ‎3556.3‎ ‎2008年 ‎8874.2‎ ‎12990.4‎ ‎4202.5‎ ‎2009年 ‎10052.9‎ ‎14085.7‎ ‎4504.3‎ ‎2010年前三季度 ‎8820.8‎ ‎11785.7‎ ‎4547‎ ‎ ‎ ‎ ‎ ‎ ‎ ‎ ‎ ‎ ‎ ‎ ‎ ‎ ‎ ‎ ‎ ‎ ‎ ‎ ‎ 材料二:据统计调查,安徽省2010年1—11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其中11月份全省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全面上扬。水果、食糖、肉 类、食用油、粮食价格涨幅居前,分别较上月上涨10.3%、7.1%、4.9%、4.5%、2.8%;禽、蛋价格月环比涨幅分别为1.8%和2.7%;蔬 菜价格较10月份上涨0.6%;水产价格月环比上涨0.8%。‎ ‎⑴你从材料一中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⑵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一谈如何提高我省居民的消费水平?‎ ‎【解析】解答第一问,主要是抓住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情况,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和GDP变化情况之间的关系;解答第二问,关键是综合两则材料的有效信息,主要是抓住“GDP、收入、物价”等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⑴①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②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在也逐年快速增加,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又存在较大差距;③安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⑵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从而促进消费;②物价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我省要综合运用 各种手段稳定物价,尤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③要继续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扩大农村市场消费的规模;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我省 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 ‎ ‎ 七、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主要知识点】①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②公民应懂得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③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④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两种具体形式。④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⑤我国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命题新动向】①能够联系实际,识别不同形式的民主决策,选择不同的角度准确说明不同形式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②能够做到针对不同情况,依据不同监督渠道 的特点,选择最确当的监督方式。③能够结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分析公民如何正确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 权。④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高度,认识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⑤注意出综合探究题,以熟悉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途径,感悟学 生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 ‎【呈现新试题】(原创)例14、在没有举行听证会,只开了个座谈会的情况下,2010年12月10日,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称经过市政府同意,兰 州市天然气供热价格由原来的每平方米3.3元,调整为每平方米4.2元,上调0.9元,涨幅近30%。你对这一做法的看法是 A.正确。因为做到集中学者智慧,坚持科学审慎决策 B.正确。因为各级政府有对辖区内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C.欠妥。因为决策没有尊重广大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D.欠妥。因为决策缺乏了解民意,没做到科学民主决策 ‎【解析】本题考查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调整与人民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商品的价格,一般都要举办听证会让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以增强决策的民主和科 学,故选D。兰州市政府没有做到审慎决策,故不选A;人民代表大会有决定权,故不选B;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不选C。‎ ‎(原创)例15、目前,安徽休宁县190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全部由村民自选组成。随着村监委的建立及其成员的尽心尽责,全县近年来1100多个“一事一议”项目等得以顺利实施。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①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基层政权组织    ②切实维护村民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④进一步使村民自治规范化和制度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安徽休宁县村民通过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这是我国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的表现,也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故选D。行政村不是我国一级政权组织,故①错误。‎ ‎ ‎ 八、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 ‎【主要知识点】①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意义及具体要求。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及意义。③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命题新动向】①联系政府在履行职能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政府要依法行政的意义及具体要求。②能够从我国的国家性质、权力的特点等角度,说明为什么要 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能够联系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等知识,概述应该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③能够结合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 会的监督权(或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政协的职能、公民行使监督权等知识,理解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构成。④能够综合运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 府权力应依法行使和接受监督等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应怎样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 ‎【呈现新试题】(原创)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权力机关对我国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表现在 A.决定行政机关的各项决策           B.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C.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D.任免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机关的各项决策由行政机关自己决定,故不选A;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 权,但不是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故不选B;任免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属于监督权的范畴,故不选D。C是国家权力机关对我国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表现。本题正 确答案是C。‎ ‎(原创)例18、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约3.5万亿 元,相比“十一五”期间的2.2万亿元投资,增加了1万多亿元。其中,按照“十二五”将建成16448公里高铁、高铁平均每公里造价1.14亿元计算,高 铁的总投资约为1.875万亿元。‎ 小王在看到这则消息后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这么大的投资,会不会造成浪费,会不会滋生腐败?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请你分析在高铁建设中各级政府应怎样避免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出现?‎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这一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要涉及到政府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政府应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政府权力的行使应该接受监督等知识。‎ ‎【参考答案】①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②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③ 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④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的监督。‎ ‎ ‎ 九、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主要知识点】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命题新动向】①能够将教材中“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转化为“如何做”,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党是如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②能够联系教材中科学执 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如何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及其完善执政方式的重要意义。③能够联系“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形成过 程,说明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各民主党派、全国政协等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不同地位。‎ ‎【呈现新试题】(原创)例18、201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实行党务公开是 ‎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②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③党坚持民主执政的客观需要       ④实践党的宗旨的有效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党的宗旨和党的执政方式这两关知识点。实行党务公开是推进党内民主的表现,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故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D。‎ ‎(原创)例19、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乙同学感到困惑:为什么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是《建议》,而不是十二五规划?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帮其解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党和全国人大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党提出建议,后由国务院根据建议编制具体草案,这体现党的领导地位;全国人大最终审议通过,体现了全国人大具有最高决定权,由此也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参考答案】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建议》体现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发挥着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核心作用;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遵 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果答出“体现了党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党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可以。)‎ 根据我国的法定程序,党通过《建议》后,国务院要据此制定《国民经济是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然后全国人大通过行使最高决定权审议批准《国民经济是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 十、我国的外交政策 ‎【主要知识点】①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的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④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命题新动向】①能够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解读我国的外交活动。②注意结合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经济 现象,出政治、经济、哲学三个模块的综合题。③回答国际关系的问题时,牢牢把握一个原则,即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原创)例21、材料一: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同日本巡逻船两次相撞。日方以涉嫌违反《渔业法》为由逮捕中方船长,扣押17日后释放。日方的这一行径激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愤怒。‎ 材料二:2010年9月19日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就日方声称继续非法扣押中方船长向日本驻华大使表示强烈愤慨和抗议。中方已经暂停双边省部级以上交往。中 ‎ 方已经暂停双边省部级以上交往,中止了双方有关增加航班、扩大中日航权事宜的接触,推迟了中日煤炭综合会议。中国公民赴日旅游规模也已经受到严重影响。‎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回答:‎ ‎⑴日方的行径为什么会激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愤怒?‎ ‎⑵简要说明,中方是如何坚持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处理日方非法扣押中国渔船这一事件的?‎ ‎【解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了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第一问主要从日方所犯的错误入手分析;第二问主要立足于我国外交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⑴日方的行径侵犯了我国作为主权国家的管辖权,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损害了我国的核心利益,没有履行作为主权国家应该履行的不侵犯别国的义务,因而激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愤怒。‎ ‎⑵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方就日方非法扣押中国渔船船长所作的回应,坚定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中方就日方非法扣押中国渔船船长所作的回应,坚定捍卫了我国的国家主权,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方就日方非法扣押中国渔船船长所作的回应,是我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表现,说明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外来压力,自主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 ‎ ‎ ‎ 十一、投资理财 ‎【主要知识点】①储蓄存款的类型、特点及收益。②存贷款利息的计算方法。③我国商业银行的体系及主要业务。④投资股票的的特点及收益。⑤债券的种类及投资债券的特点和收益。⑥购买商业保险的目的及原则。⑦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理财方式的异同。‎ ‎【命题新动向】①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要能够从国家利率的调整说明经济发展的情况,尤其是物价走势;要能够说明国家利率的调整,对股市和债 券市场的影响。②要能够运用利率和物价的关系,说明我国现阶段处在“负利率”时代是什么意思,并准确理解存款的实际收益和名义收益。③要能够联系我国经济 ‎ 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利率变化和通胀通缩之间的关系。④要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形势,选择确当的投资方式;要学会规避投资风险或采取措 施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⑤要能够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并正确处理好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之间的辩证关系。⑥注意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作用。‎ ‎【呈现新试题】(原创)例21、右图是某一家庭在2011年的投资计划。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投资多样化有利于规避风险  ②因存款利率高于物价涨幅,故该家庭储蓄比例最大   ③因股票和储蓄都能获得利息,故在该家庭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大    ④国债因其风险较大而在该家庭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小 A. ①    B. ①②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该家庭计划在考虑了各种投资特点的基础上做到了组合投资,既有利于规避风险,也有利于增加收益,故①正确。从特定的投资组合中无法判断存款利率和 物价涨幅之间的关系,故②不选;股票具有高风险和高受益同在的特点,投资股票可获得股息而非利息,故③④错。本题正确答案是A。‎ ‎ ‎ 十二、民族和宗教 ‎【主要知识点】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③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其优越性。⑤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命题新动向】①要能够联系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国家推动新疆和西藏发展的新举措,说明我国是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②要 能够运用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等知识,说明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原因。③要能够结合具体的热点材料,说明维护民 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从多角度概述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如何巩固新型民族关系。④要能够从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中大概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要能够 结合材料识别不同类型的自治权。⑤要能够结合具体材料,区别我国宗教政策的四个基本内容,不能把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混为一谈。‎ ‎【呈现新试题】(原创)例22、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11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条例》将近年来迪庆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该《条例》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材料说明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③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立法自治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等。材料反映的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行使立法自治权的内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故①说法错误,②不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