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案42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方法
[目标定位] 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经济、人口、城市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对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也有对其成因的解释。应掌握区域特征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
一、区域特征
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例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全面认识区域特征
(1)清楚划分类型:明确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
(2)认识区位特征:利用经纬网、区域轮廓、区域内的重要地理事物等信息,确定区域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区域的联系。
- 8 -
(3)了解区内整体性:即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找出区内共同性。
(4)分析区间差异性:即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同,充分认识区域的“个性”。
(5)明确边界形状:了解边界形状特征,利于迅速准确地判断区域。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类型的区域只有大致的范围而无明确的界线,如语言区。
二、区域地理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例2 下表是“我国两个不同地区的相关资料”,据表分析回答问题。
地区
A地区
B地区
经纬度
117°E,38°N
114°E,26°N
海拔高度
3~5米
500~800米
面积
8 100km2
20 000 km2
气
候
要
素
1月均温
-6℃
6℃
7月均温
27℃
28℃
年降水量
600 mm
1 350 mm
7~8月降水
452 mm
181 mm
4~6月降水
27 mm
853 mm
森林覆盖率
12%
42%
人口密度
278人/km2
103人/km2
(1)试对A、B两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比较,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
A地区
B地区
地形单元
气候
农田类型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主要粮食作物
(2)A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从土壤方面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保持和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看,B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方法
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______特点、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2)了解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区域的人口(素质、数量)、工业、农业、______、旅游业、交通运输状况等因素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三、区域特征对比
- 8 -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多采取列表比较的形式。例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南、北方的区域特征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
例3 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08年粮食产量突破600亿斤,是继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黑龙江省之外的又一个粮食总产超600亿斤的产粮大省,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与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事物的异同,通过逐项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各地理区域之间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处。因此,比较法是复习区域地理时采用的主要方法,地理特征__________明显的区域较适合用比较法。
一、选择题
博鳌是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2009年9月14日,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破土动工,预计将于2013年完工并投入使用。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3题。
- 8 -
1.下表所示四地的气候资料中,能够代表博鳌的是 ( )
地区
1月均温(℃)
7月均温(℃)
12月~次年2月降水量(mm)
6月~8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①
26
26.5
643
612
2 480
②
28
29.4
519.7
5.1
738
③
25
29.3
6
520.1
742
④
19.1
28.6
132
1 151
1 653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南航天发射场在火箭运输、卫星发射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是 ( )
A.降水丰富,多雷雨天气 B.科技力量薄弱
C.接近人口稠密区 D.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小
3.近年来,海南沿海地区不断扩大红树林种植面积,主要原因是 ( )
①减弱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②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③丰富当地旅游资源 ④提高沿岸地带的土壤肥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我国居民避寒旅行逐渐增多。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1月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地区为我国居民适宜避寒区。据此并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适宜避寒区适合我国北方居民旅行观光的是 ( )
A.新加坡城市花园景观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C.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D.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 8 -
5.图中适宜避寒区甲处的纬度位置低于乙处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甲处受更严寒的冬季风影响
B.乙处受更暖湿的夏季风影响
C.甲处太阳辐射较弱
D.乙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
下图为四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6~7题。
6.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7.下列关于四个地区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读下面两幅图,阴影部分代表海洋,分析完成8~10题。
8.图示两个地区中,面临的共同气象灾害是 ( )
A.沙尘暴 B.寒潮 C.飓风 D.咸潮
9.恒河的水量随季节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支流少 B.流域面积小
C.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 D.夏季有冰川融水,冬季无冰川融水
10.关于图中三条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的叙述,组合正确的是 ( )
①河流流域面积广,河流水量大 ②河流有汛期,汛期在夏季 ③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④河流有结冰期,有凌汛 ⑤河流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 ⑥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有春汛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8 -
(1)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气温更低的是 图区域,请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B区域缺水问题严重,请分析缺水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C、D区域发展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大气环流和下垫面(陆地、海洋)状况两方面,简述形成A、B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简述当地人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描述类综合题——综合题答题建模
【题型特点】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正确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是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前提。
【思维建模】
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 8 -
【模板典例】
地理要素
思维方向
自然特征
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
人文特征
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
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地形空间排列方式;地势——海拔、地形倾斜方向、走势、地势起伏状况、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
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光照、日较差、年较差、降水与热量的组合
水文特征
年径流总量、汛期、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
答案
专题突破区
例1 (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原因是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4)降水;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5)生态保护的需要;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例2 (1)
A地区
B地区
地形单元
黄淮海平原
南方低山丘陵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农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2)土壤盐碱化。
(3)①改良红壤;②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多层次布局农、林、牧、渔业,发展多种经营,建立良性生态循环系统;③对山区优势资源进行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打开销售渠道,占领商品市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反思归纳
气候 商业
例3 (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
(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 8 -
(4)原因: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人为破坏生态,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干旱灾害加剧。对策:兴修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
反思归纳
相同 不同 相似性
专题提升区
1.D 2.A 3.A 4.D 5.A 6.A 7.A 8.C 9.C 10.A
11.(1)甲 原因:冬季该地位于亚欧大陆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南部,深受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的影响,所以温度更低。
(2)严重缺水的自然原因:降水较少,尤其是冬春季降水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河流的径流量小。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的污染严重。
(3)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12.(1)由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减少,呈半环状分布。
(2)大气环流条件:受到东南信风影响,A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B地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丰富。下垫面状况:A地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使降水减少;B地西侧有南北走向的山脉,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在迎风坡地带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同时,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使降水增多。
(3)合理利用墨累—达令河等河流的水源;大力开发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