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 MB
  • 2021-05-13 发布

浙江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分题汇总练习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7题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的球棍模型:  B.S2-的结构示意图:   ‎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I D.N2的电子式:‎ ‎2、‎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 ‎-6m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增设了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高空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但低空的臭氧是污染气体,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 B.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实施绿化工程,某种程度可以减少和防治PM2.5污染。‎ ‎ C.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可以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阳光辐射条件下生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都有严重危害。‎ ‎ D. 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键在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B.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 C.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实验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D.铁在NaOH和 NaNO2混合溶液中发蓝、发黑,使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防止钢铁蚀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世博会中国馆的主体材料钢筋混凝土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高容量的储氢材料研究是推广应用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 C、食用地沟油对人体危害极大,是由于含有黄曲霉素和高级脂肪酸 D、大力推广小排放、混合动力的汽车符合“低碳生活”‎ ‎5、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B.CO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可将中毒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解毒原理符合平衡移动原理 C.2011年5月份起,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 、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D.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可以减少SO2和烟尘的排放,且燃烧效率提高,有利于 ‎“节能减排”‎ ‎6、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等方面有广泛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腌制熟食品时,添加少量亚硝酸钠,是为了使其味道更加美味可口 C.为了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塑料袋在全球“失宠”,有偿使用成为风尚,是因为塑料袋填埋占用土地,且难以降解 ‎7、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数目有( )‎ ‎①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②聚乙烯、油脂、铜氨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③氨水、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 ④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⑤干馏、裂化、盐析都是化学变化 ⑥植物油、直馏汽油、环己烷都可以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A.1 B.‎2 C.3 D.4‎ ‎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人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 )‎ ‎ A.大力发展新型电动汽车车,可以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 B.灰霾天气形成与部分颗粒物在大气中形成了胶体物质有关 ‎ 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 ‎ 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少脂肪的摄入,应该少吃肉制品,植物制品则可随意吃 B.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析出了沉淀,再加蒸馏水沉淀会重新溶解 C.蛋白质、淀粉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 D.分光光度计可用于测定反应速率的比色分析中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肽、油脂、纤维素、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福尔马林、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C.棉、麻、蚕丝、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然弱碱性水呈碱性的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多的Mg2+、Ca2+等离子 ‎ B.食用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原因主要是里面含有黄曲霉素和甘油三酯 ‎ C.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 D.构成物质微粒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彼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宝石、珍珠、玛瑙、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B.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纤维素制火棉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C.硫、白磷、臭氧、碳-60、氩、水等物质固态时都是分子晶体,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 D.纤维素、PLA、纤维二糖、甲壳素、硝化纤维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丝、人造丝灼烧时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使用的硫酸钡作“钡餐”是因为硫酸钡是弱点解质。‎ C.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它是两性化合物。‎ D.许多蛋白质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溶于水形成胶体。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这种作用称为变性。‎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油、煤油、植物油都可以燃烧,它们的主要成分也相同 ‎ B、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 C、我们要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该产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硅及其化合物 ‎ D、钠融法、铜丝燃烧法、元素分析仪、质谱法均可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5、下列有关新闻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盐,是利用盐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促使冰雪融化 B. 我国决定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物,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利用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玉米塑料”(主要成分为聚乳酸)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D. 氮化硅陶瓷可用于制造新型柴油发动机是因为氮化硅陶瓷具有较大的硬度 ‎16、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也可以实现化学能向其它能量的转变,如原电池实现了电能,核裂变实现了热能。‎ 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等,某些离子为带电的原子团,此类原子团结构稳定,能够独立存在。‎ C.道尔顿、李比希、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研究不断更新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D.STS研究科学、 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低碳生活”、“绿色经济”践行的就是这种让人与环境更加和谐的理念。‎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棉、麻、丝和毛完全燃烧都是只生成CO2和H2O B.固态氨基酸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熔点较高,不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 C.农业废弃物、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及动物粪便中都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质能 D.李比希最早提出了测定有机物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方法和运用同位素跟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18、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观点或做法错误的是 ( )‎ A.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B.将原煤全部进行干馏加工,以提高燃煤的热效率 C.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高温结构陶瓷氮化硅(Si3N4)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 ‎19、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均属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风力发电和火力发电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二氧化碳和氮气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D.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20、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钢筋混凝土、玻璃钢、石棉瓦、碳纤维增强陶瓷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 B.蛋白质、棉花、核酸、PVC、淀粉、油脂都是由高分子组成的物质 ‎ C.SiO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通讯光缆 ‎ D.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过程后可变为清洁能源,这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淀粉能发生银镜反应,而纤维素不能 B.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属于皂化反应 C. 同位素示踪法、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化学反应的中间体等方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重要手段 D. 用丁达尔效应区别鸡蛋清溶液和食盐水 ‎2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荧光蛋白质(GFP)是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B、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物质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高容量的储氢材料研究是推广应用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 ‎23、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是混合型能源,乙醇可由富含淀粉的谷物发酵产生 B、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物质 C、实行“汽车下乡”政策、大力推广使用家用小轿车有利于节能减排 D、废电池要集中处理,防止其中的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24、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其负极反应式为2H2O + O2 + 4e- = 4OH-‎ D.现用清洁燃料主要有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两类,他们均属于碳氢化合物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花岗岩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 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C.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调节溶液的pH可改变它的溶解度 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因此裂化、炭化属于化学变化,风化、老化则属于物理变化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s5u A.血红蛋白、牛胰岛素、蚕丝、人造奶油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 B.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纸层析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 C.测定有机物结构方法较多,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同位素示踪法等ks5u D.色谱法通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纸层析法就是一种简单的色谱分析法。‎ ‎27.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矾与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与消毒,这两者的作用原理是一样的 B.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的富脂食物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里放生石灰 ‎ C.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该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酸雨就是pH <7的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2、NO2等造成的ks5u ‎28.辨析以下的说法①l6O与 l8O的转化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②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那是发生了化学反应;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⑤石墨与金刚石的转化是化学变化;⑥糖类、蛋白质、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⑤ B.① ② ④ C.③ ⑤ D .①③⑥‎ ‎29.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 B.2010年12月l0日刚刚结束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其主要议题是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 C.华裔科学家高琨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 ‎  D.超级病菌NDM—l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死亡率很高。为防止超级病菌的感染,要加强环境、个人的卫生和消毒,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酒精等适宜的物质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用火焰上灼烧后闻气味和焰色反应等方法都可鉴别纤维素和蛋白质 ‎   B.1828年德国化学家武勒通过蒸发氰酸铵水溶液得到尿素,其意义在于找到了合成尿素的一种实用途径 ‎ C.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门捷列夫等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D.测定出土文物标本出‎14C在碳元素中原子数含量的减少程度,可推算文物的大致年代 ‎3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纳米泡沫”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单质碳,它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B、“神舟”七号宇航员所穿出舱航天服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纤维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D、镁粉可用来制作信号弹和烟花,氧化镁可制作耐高温材料 ‎3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  B.拉瓦锡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阿伦尼乌斯创立的电离学说、波尔提出的氢原子模型都对化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C.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  D.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熔点、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 H2O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 B.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用“撕裂”方法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用这种方法从C60、金刚石等中获得“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也必将成为研究方向 ‎ C.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 ‎ D.分类方法、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实验方法和模型化方法等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34.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钡可用钡餐透视         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 B.阳离子都只有氧化性 ‎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 D.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36.下列化学物质在实际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 A.硫酸和硝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和炸药 B.石英砂可以用于制取高纯度的硅,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因为氨易液化,在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可作制冷剂 D.测NaOH熔点时可以将NaOH放入石英坩埚中高温加热 ‎37.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Cl>H2S>PH3 ‎ 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C.可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能电解熔融HCl来制取氢气 ‎ D.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有酸性的水溶液也一定是酸的水溶液 ‎ ‎38.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家用铁锅用水清洗后置在干燥处,能减弱电化学腐蚀 B.高温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中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C.“神七”宇航员所穿也航天服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人体中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故人类饮食中不需摄入纤维素量高的食品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式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酸性 B.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D.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CO属于酸性氧化物 ‎40.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Al、Fe、Cu ‎41.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42.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 生成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43.下列应用化学学科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或所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通过钠、镁、铝与水反应的实验,比较三种单质的金属性  C.根据冷的浓硫酸可以用铝质容器储存的事实,说明常温下铝不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  D.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塞,观察现象,了解氨的某些物理性质 ‎44.下列说法,违反科学原理的是  A  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B  闪电时空气中的N2可变为氮的化合物  C  添加少量某物质可将水变成燃料油 D  在一定温度、压强下石墨可变成金刚石 ‎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两种酸之间不可能发生反应 ‎46.下列关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几点认识中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现象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加入催化剂能够使原来不自发的反应变为自发进行。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与盐之间产生两种新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不活泼金属单质一定不能与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C.有的低沸点酸可以制取某些高沸点酸  D.弱电解质也可以生成强电解质。‎ ‎4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C  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D  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复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盐组成的一种混合物 B 铁轨焊接时常用到铝热反应,铝热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足以使铁熔化 C 人工固氮是指将气态的氨气转化为固态的铵盐 D 明矾具有净水作用,可用于海水淡化。‎ ‎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高温高压都是为了提高N2、H2的转化率 B 煤中含有甲苯和苯,可以用先干馏,后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要求 D 一种碱不能够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一种新碱 ‎51.下列关于叙述错误的是 A 醋酸铵比冰醋酸的熔点高是由于前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后者大 B 酸酐不一定是氧化物 C 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 D 油脂的硬化是一种化学变化 ‎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3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B 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了氧化性,又表现出了酸性 C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因此使用催化剂能够使一个放热反应放出更多的能量 D 甲苯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说明甲基能够使苯环变活泼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8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实验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沉淀的颗粒较大时,可用倾析法将固体与溶液分离。 B.制备阿司匹林时,将反应物置于水浴85~‎90℃‎的锥形瓶中充分反应5~10min,冷却后,向锥形瓶中加一定量的水可以促进产物的析出。 C.牙膏中的安息香酸钠、氟化钠溶于水,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可以预防龋齿。 D.由Zn-Cu/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H2O2能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 ‎2.下列实验操作可行的是 A.将氢氧化钠稀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中,边滴边搅拌,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 B.滴定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均需干燥或用相应的溶液润洗,容量瓶、锥形瓶则不应润洗 C.硫酸亚铁铵晶体制备实验的最后一步是将溶液蒸发到有大量晶体析出,用余热蒸干即可得产 D.抽滤结束后,不必拆下布氏漏斗,滤液可直接从支管口倒出 ‎3.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 )‎ ‎ A.鉴别溴蒸气和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一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 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中一定不含铁的氧化物 ‎ 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 D.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乙醇和丙三醇 ‎4.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或操作错误的是 ( )‎ ‎ A.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主要起抑制牙膏中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 B.纸上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 ‎ C.欲检验火柴头燃烧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02,可将燃烧后气体通人KMnO4酸性溶液,观察KMnO4溶液颜色是否变浅或褪色 D.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 A.在漂白粉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硫酸具有氧化性 B.不同的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形成晶体析出时pH各不相同,所以可以通过控制溶液pH的方法分离氨基酸 C.向一定体积的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粉,生成的气体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热,无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 ‎6.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预期目的 A.‎ 取少量实验室新合成的阿斯匹林溶于适量水中,滴加一滴氯化铁溶液 检验是否有杂质水杨酸 B.‎ 将牙膏溶于水,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新制氢氧化铜。‎ 探究牙膏成分中存在甘油 C.‎ 取几根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再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检验火柴头中氯元素的存在 D 向盛有2mL0.1mol·L-1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三滴硝酸银溶液,片刻后再滴加三滴0.1mol·L-1的NaI溶液 验证Ksp(AgI)< Ksp(AgCl)‎ ‎7.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时手掌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65o以上的热水清洗 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C.实验室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共热制取氯化氢,浓硫酸与碘化钠固体共热也能制取碘化氢气体。‎ D.用化学方法检别甘油和酒精: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 ‎8.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测定乙醇结构式 滴定法测定硫酸 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 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I2‎ 的物质的量浓度 并回收CCl4‎ ‎ A B C D ‎9.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室温下,含有CoCl2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  B.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  C.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D.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作为流动相 ‎1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沉淀的颗粒较大时,也可用倾析法将固体和溶液分离 B.结晶时,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细小 C.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而不要用水洗涤主要是为了减少晶体损失 D.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NaOH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上层析属于色谱分析法,其原理跟“毛细现象”相关,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吸附水作为固定相 B.将两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投入1mol∙L-1CuSO4溶液、1mol∙L-1CuCl2溶液中,铝片表面都观察不到明显的反应现象 C.将‎20g硝酸钠和‎17g氯化钾放入100ml烧杯中,加35mL水,并加热、搅拌,使溶液浓缩至约为原来的一半时,趁热过滤即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D.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伸入容器里面,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12.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 ‎ A.除去NO中NO2 B.铁制品表面镀锌  C.稀释浓硫酸 D.鉴定Fe3+‎ ‎1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检验新鲜鸡血中的铁元素,可以在鸡血中加入稀硝酸并加热搅拌后蒸干,得到固体粉末,取少许粉末加入到装有2mL亚铁氰化钾稀溶液的试管中,可以得到蓝色溶液。‎ B.制作燃料电池的碳棒要在酒精喷灯上反复灼烧,目的是要使碳棒能吸附更多的气体。‎ C.标定氢氧化钠溶液时可以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基准物质,并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D.莫尔盐制备过程中铁屑要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洗涤,分离溶液和固体时不能用倾析法。 ‎ ‎1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水湿润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mol▪L-1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  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出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 ‎15.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 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 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 值 C.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碱正好反应、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 D.固体药品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转移 ‎17.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杂质 试剂 提纯方法 A BaSO4‎ BaCO3‎ 水 溶解、过滤、洗涤 B CO2‎ SO2‎ 饱和Na2CO3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 乙酸 稀NaOH溶液 混合振荡、静置分液 D 蛋白质 葡萄糖 浓(NH4)2SO4溶液 盐析、过滤、洗涤 ‎18.下列装置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9.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错误的是 A.将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可分离出NaCl晶体 B.溶剂蒸发的速度越快,或浓缩后的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大 C.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 D.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 ‎2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有( )‎ ‎①用10 mL量筒准确量取稀硫酸溶液8.0 mL;②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③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用HNO2溶液作导电试验,灯泡很暗④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⑤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得Fe(OH)3胶体;⑥圆底烧瓶、锥形瓶、蒸发皿加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⑦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⑧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⑨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A.3个 B.4 个 C.5个 D.6个 ‎21.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钠、钾失火应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磺,并打开墻下面的排气扇 C 万一眼中溅进酸或碱溶液,应立即用水冲洗(切忌用手揉),然后请医生处理 D 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22.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氯气泄露时,用肥皂水湿润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误食重金属盐,立即喝生牛奶或蛋清 B.皮肤不慎沾有苯酚,立即用酒精擦洗     D 试管壁上沾有少量的银,可用过量氨水溶解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9题 ‎1.香石花由前20号主族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X3Y2(ZWR4)3T2,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等,X、Z位于同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Y>Z>R>T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 C.1molWR2中含有的W-R键为4NA   D.XR2、WR2两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 ‎2.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甲的化学式为YX 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的化学式为YZ3,丙是由X、Y、Z组成的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Y>Z,而离子半径: Z>Y>W B.W的氯化物水溶液中通入YX3至过量, 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后逐渐溶解 C.测得丙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丙盐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离子浓度 D.甲沸点远高于乙,可能是甲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 ‎3.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ⅥA族 B.1molCA加入到足量的水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标况下为‎11.2L C.B、D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 ‎ J ‎ ‎ ‎ ‎ ‎ ‎ ‎ ‎ ‎ ‎ ‎ ‎ R ‎ ‎ ‎ 4.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已知: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多种 ‎ B.工业上常用M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来制取金属 ‎ C.R、T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R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 D.1molR与T单质完全反应生成R2T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5.短周期元素X、Y、Z、R、W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Z、Y与W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X<Y<W<R<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R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W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 B、Y、Z、R形成的离子化合物ZRY2的水溶液中,水电离的OH-的浓度大于10-7mol/L C、R与W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D、由X、Y、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X、Y、R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6.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A B D E G H I J 化合价 ‎–1‎ ‎–2‎ ‎+4、–4‎ ‎–1‎ ‎+5、–3‎ ‎+3‎ ‎+2‎ ‎+1‎ 原子半径/nm ‎0.071‎ ‎0.074‎ ‎0.077‎ ‎0.099‎ ‎0.110‎ ‎0.143‎ ‎0.160‎ ‎0.186‎ A.A的单质能将E单质从HE3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B.G元素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C.A、H、J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A>J>H     D.I在DB2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 ‎7.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 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 L -1,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 Y> X ‎ B.元素X与M形成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可以是正四面体型、直线型或平面型等 C.将X Z2通入W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的盐一定只有一种 D . Y元素的含氧酸都属于强酸 ‎8.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为半径最小的原子,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A、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和为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B>C>D>A B.四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B、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D.BA4、CA4+两种微粒都具有正四面体结构,B、C、D三种元素都有属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同素异形体 ‎9.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是它们两两组合而成的化合物,且能发生甲+乙=丙+丁的反应,乙、丙、丁的化学式分别为Y2Z、YW2、ZX4,丁的结构类似甲烷,0.1 mol·L-1 甲的水溶液pH 为1(‎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 >Z> Y >X ‎ B.Y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ⅡA 族 ‎ C.丁的稳定性大于甲烷 ‎ D.0.1 mol·L-1 甲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0.1 mol·L-1‎ ‎10.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②X、Y、W分别位于不同周期;③Y、Z、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X)<r(Y)<r(Z)<r(W)‎ B.X、Y、Z既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又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X与其余三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只有4种 D.H2Z的熔点比H2W高,是因为它们的晶体类型不同 ‎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熔点:金刚石>晶体硅>单质硫 ②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HF>H2S ‎③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④因为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N ‎⑤ⅥA、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12.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C.工业上常用电解C、D、E的盐溶液的方法法制备它们的单质   D.化合物AE与CE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1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丁>乙,而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B.甲和丙、乙和丙均可形成离子化合物,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C.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甲的化合物均能燃烧生成水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都能相互反应 ‎14.原子序数依次相差1,且由小到大排列的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下列是有关这五种元素的叙述: ①若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则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②若A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且都放出氢气,则这五种元素在同一周期 ③若A的阳离子比E的阴离子少8个电子,则D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④若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则E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②④‎ ‎15.短周期元素X和Y,X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X和Y都是非金属元素,其中X的最高化合价为+5价 B.X与Y所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元素X可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盐 D.X的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16.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且均不超过18。其中A与C、B与D分别为同族元素。B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含氧酸相遇产生白烟,B、D的核外电子数之和是C的2倍。A、B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E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酸化的淀粉KI试纸来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CBO2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E  C.1mol/LCE2溶液中E的离子溶液为2mol/L D.元素的非金属性B<D,单质的活泼性B<D ‎17.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态氢化物的沸点:Z<Y     ‎ B.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 C.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X>Y>Z D.Z单质与Fe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 ‎18、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最高价与最低价的代数和为6;Z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Y、Z、W同周期,W的常见化合价为+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存放W单质的仓库失火不能用CO2灭火  B.Z的氧化物熔点很高,是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 C.工业常用电极熔融W、Y的化合物方法制取W D.X的氢化物可以是两种液体 ‎1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 + 乙 = 丁 + 己,甲 + 丙 = 戊 + 己; 0.1 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 C.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 mol电子 D.‎1.0 L 0.1 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 ‎20.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76 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M       B.XZ2、X ‎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21.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 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22..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B.常温下,Z在X、W的最高价含氧酸中均能被“钝化”‎ C.离子Y2ˉ 和Z 3+ 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均相同 D.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Q>W>Y>X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10题 ‎1.新型NaBH4/H2O2燃料电池(DBFC)的结构如右图,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负载 Na+‎ Na+‎ Na+‎ Na+‎ Na+‎ Na+选择透过膜 电极A 电极B H2O2‎ OH-‎ BH4-+OH-‎ BO2-+H2O A.电极B材料中包含MnO2层,MnO2可起催化作用 B.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BH+8OH―-8e-=BO+6H2O C.放电过程中,Na+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L 6 mol/LH2O2溶液,理论上流过电路中的电子为6NA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0.2mol Zn与一定量浓H2SO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必为0.2NA B.将2mL0. 5 mol·Lˉ1Na2SiO3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制得H4 SiO4胶体,所含胶粒数为0.001NA C.电解精炼铜时,当阳极上质量减少‎6.4g时,电路上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 NA D.某电动汽车的电池反应为:MgxMo3S4x Mg + Mo3S4,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Mo3S42xˉ-2x eˉ=Mo3S4‎ ‎3.有关下列装置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X是盐桥,则上述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 B.若X是铜条,则上述装置将不产生任何明显反应 C.若X是铜条,上述装置中,B电极是阴极 D.若X是铜条,上述装置中,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2+ + 2e-=Cu ‎4.提供几组常见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阳极上有无色无味气体冒出   B.装置②‎ 中的铜片应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装置③ 中的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 D.装置④阳极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阴极增加的质量 ‎5.已知反应AsO43-+2I-+2H+ AsO33-+I2+H2O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 Ⅱ.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 NaOH溶液 结果发现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操作Ⅰ过程中,C1为正极 B.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溶液 C.Ⅰ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43-+2H++2e-→AsO33-+H2O D.Ⅱ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I2+2e-‎ ‎6. 右图装置(Ⅰ)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K+通过,该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2S2+KI3 K2S4+3KI。装置(Ⅱ)为电解池的示意图。当闭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K时,K+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B.闭合K时,A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 C.闭合K时, X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D.闭合K时,当有0.1 mol K+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1.12 L ‎7.磷酸燃料电池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燃料电池,其基本组成和反应原理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改质器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CXHY+XH2OXCO+(X+Y/2)H2‎ B.移位反应器中CO(g)+H2O(g)CO2(g)+H2(g) ΔH<0。温度越高,CO转化率越大 C.负极排出的气体主要是CO2‎ D.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 ‎8.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对含有杂质Fe、Zn、Ag的粗铜进行电解精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粗铜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②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 ③电路中每通过3.‎0l×1023个电子,得到的精铜质量为‎16g ‎ ④杂质Ag以.Ag2SO4的形式沉人电解槽形成“阳极泥”‎ ‎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酒后驾车人员体内酒精含量的检测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检测装置实现了将化学能转化了电能,且单位时间内通过电量越大,  酒精含量越高 ‎ B.电极A 的反应:H2O + C2H5OH-4e- = CH3COOH + 4H+‎ ‎ C.电极B 是正极,且反应后该电极区pH 值减小 ‎ D.电池反应:O2 —C2H5OH = CH3COOH + H2O ‎10.把物质的量均为0.1mol的AlCl3、CuCl2和H2SO4溶于水制成100ml的混合溶液,用石墨做电极电解,并收集两电极所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路中共转移0.9mol电子 B.阳极得到的气体中有O2且其物质的量为0.35mol C.阴极质量增加‎3.2g D.铝元素以Al(OH)3的形式存在 ‎11.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 A 、 B 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 当 K 闭合时,在交换膜处 SO42一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池溶液中,A2+浓度减小      B y 电极上有 H2 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甲 C.B 的电极反应:B-2e一=B2+  ‎ 乙 D.反应初期, x 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不久沉淀溶解 ‎12.下列关于电解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是所有的自发的、放热反应都能设成原电池 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u + H2O = Cu(OH)2 + H2↑可以实现 C.粗铜中所含Ni、Fe、Zn等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 D.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锌作阳极,铁制品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13.中央电视台报道,一种名叫“排毒基强离子排毒仪”的产品正在市场热销。向排毒盆内倒入了纯净的温水,双脚放入盆中,启动电源开关,加入了适量精盐。过一段时间,盆中开始出现绿色、红褐色的絮状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排毒基强离子排毒仪”一定是用惰性电极制成的 B.绿色、红褐色的絮状物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形成的混合物 C.绿色、红褐色的絮状物就是从脚底排出的体内毒素 D.加一些精盐的主要目的是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 ‎14.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oC ‎ 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 → 2CO2 +3H2O,电池示意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 + O2 + 4e- = 2H2O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mol电子转移 ‎15.图:一种微型纽扣电池,其电极材料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负极的反应式:Zn-2e-+2OH-====ZnO+H2O,该电池总反应式为:Zn+Ag2O====ZnO+2Ag。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A.正极的反应式: Ag2O+2e-+H2O=2Ag+2OH-‎ B.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pH不变 C.放电时每消耗6.5gZn,转移电子0.1mol D.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 ‎16.已知电极上每通过96 ‎500 C的电量就会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精确测量金属离子在惰性电极上以镀层形式沉积的金属质量,可以确定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实际测量中,常用银电量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铂坩埚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g+ + e- = Ag ‎ B.称量电解前后铂坩埚的质量变化,得金属银的沉积量为108.0 mg,则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96.5 C ‎ C.实验中,为了避免银溶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属颗粒掉进铂坩埚而导致测量误差,常在银电极附近增加一个收集网袋。若没有收集网袋,测量结果会偏高。‎ D.若要测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通过的电量,可将该银电量计中的银棒与待测电解池的阳极相连,铂坩埚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17.如右图所示,X为铁、Y是石墨电极,a是饱和食盐水,实验开始前,在U形管的两边同时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上K1、断开K2,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正极→溶液→负极 B.合上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X电极管口,试纸变蓝 ‎ C.合上K1、断开K2, 溶液中阴离子向X电极定向移动 D.合上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浓盐酸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 ‎18.某储能电池的原理如右图所示,溶液中c(H+) = 2.0 mol·L-1,阴离子为SO42-,a、b均为惰性电极,充电过程中左槽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时,电池中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充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 VO2+-e-+ H2O=VO2++ 2H+‎ ‎ C.储能电池a、b两极间的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 D.放电时,左槽溶液中的pH降低。 19.将质量相等的Ag片和铂片插入硝酸银溶液(足量)中,银片与电源正极相连,铂片与电源负极相连。以电流强度‎1A通电10min,然后反接电源,以电流强度‎2A继续通电10min。下列为表示银电极的质量、铂电极的质量、电解池中产生气体的质量和电解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2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11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 的名称为2,3,6-三甲基-4-乙基庚烷 B.常压下,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沸点依次增大 C. 1 mol 最多能与2mol Br2发生反应反应 D.属于氨基酸,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 可命名为3,7-二甲基-4-乙基辛烷 B.1 mol的 最多能与含3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C.纤维素 和壳聚糖 均属于多糖 D.醋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C2H6和C9H20也一定互为同系物 ‎ 3.“魔棒”常被用于晚会现场气氛的渲染。“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H2O2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PPO难溶于水 ‎ ‎ B.CPPO属于芳香烃也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C.1mol CPPO与NaOH稀溶液反应(不考虑苯环上氯原子水解),最多消耗4mol NaOH ‎ D.1mol CPPO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10 mol H2‎ ‎4.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一氯代物有4种。‎ C. 的命名为:2-甲基-1-丙醇 D. 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6O6Na4‎ ‎5.除虫菊酯是一种从植物除虫菊中提取出来的广谱杀虫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除虫菊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除虫菊酯的分子式为C22H28O5‎ C.除虫菊酯在镍作催化剂下最多可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与3mol NaOH发生水解反应 D.除虫菊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后得到的产物均带有羧基 ‎6.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将各1mol的三种物质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阿司匹林消耗氢氧化钠最多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C.三种有机物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三种有机物都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 ‎7.右图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X和Y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物质Z,W是中间产物(R1、R2均为烃基)。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属于加成反应 ‎ B.W中至少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X、Y、W、Z这四种物质中最多有三种 能与NaOH溶液反应 ‎ D.可用溴水或FeCl3溶液鉴别出X和W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2,4-三甲基-4-戊烯 B.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肌醇与葡萄糖的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m(H2O)n,因此,均属于糖类化合物 D.1.0 mol的最多能与含3.0 mol 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主链碳原子数均为7 个 ‎ B.能使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与甲基相连的碳碳单键变得活泼,被KMnO4氧化而断裂 ‎ C.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 D.1mol 绿原酸通过消去反应脱去1 molH2O时,能得到6 种不同产物(不考虑立体异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按系统命名法, ‎ ‎ 命名为2,3,4—三甲基—5—丙基庚烷 B. 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 ‎ CH3(CH2)2CH3 <CH3(CH2)3CH3 < (CH3)3CH < (CH3)2CHCH2CH3‎ C.‎ ‎ 蔗糖酯是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食品乳化剂。某蔗糖酯可以由蔗糖与硬脂酸乙酯合成,该蔗糖酯也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水解过程中只生成两种产物。‎ D. 目前,世界上已合成了几百种有机超导体, TCNQ是其中 之一。TCNQ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可知1mol TCNQ在一定 条件下最多可跟12mol H2反应 ‎11.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后者因为品红分子结构中的发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其漂白原理可用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品红分子结构中,19个碳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 B.SO2和Cl2分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 C.“无色化合物”分子中,19个碳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Cl2、SO2,漂白效果会更好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苯的同系物 B.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乙醇完全燃烧时,消耗相同状况下的氧气的体积相同 C.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D. CH3CH(CH3)CH(CH2CH3)CH2CHClCH3的名称为2-甲基-3-乙基-4-氯己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的全称为3-乙基-1-丁烯 B.最多有7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C.由2—氯丙烷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时,经过的反应为消去→加成→取代 D.甘油属于酯类,难溶于水,能够水解生成甘油酸和丙三醇 ‎14.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咖啡鞣酸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B.咖啡鞣酸分子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1 mol咖啡鞣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时,可消耗8 mol NaOH D.咖啡鞣酸的分子式为C16H18O9‎ ‎15.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将‎9.0 g A 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 g和‎13.2 g。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且2分子A之间脱水可生成六元环化合物。有关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3H8O3 ‎ B.0.1 mol A与足量Na反应产生‎2.24 L H2(标准状况)‎ C.A催化氧化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 D.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是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烷烃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1H核磁共振谱(1H -NMR)显示分子中有两个峰。‎ 则R的名称一定为2,3一二甲基丁烷 ‎ B.右图为DDT的结构简式,分子中最多有13‎ 个碳原子共平面 ‎ C.乳酸(C3H6O3)与葡萄糖最简式相同,它们互为同系物 ‎ ‎ D.青蒿素(C15H22O5)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它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7.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 B.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只得到3种产物 ‎ C.维生素C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D.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12题 ‎1.正确掌握化学用语和化学基本要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A.过氧乙酸(CH3COOOH)与羟基乙酸(HOCH2COOH)所含官能团相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C.SiH4、CH4、NH4+粒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CO2、C2H2均为直线型分子  D.Ca2+的结构示意图为  ;NH‎4C1的电子式为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已知:‎ 共价键 C-C C=C C-H H-H 键能/ kJ·mol-1‎ ‎348‎ ‎610‎ ‎413‎ ‎436‎ 则可以计算出反应的ΔH为-384 kJ·mol-1 B.将足量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沉淀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3SO2+Ba2++2NO3-+2H2O=BaSO4↓+2NO+2SO42-+4H+ C.电解稀硫酸不可能发生的反应:Cu+H2SO4=CuSO4+H2↑ D.‎1000℃‎时,Na2SO4与H2发生反应:Na2SO4(s)+4H2(g) Na2S(s)+4H2O(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将体系中的Na2S(s)全部移走,平衡不移动 ‎3.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NH4NO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NH4++H2O=NH3·H2O+H+‎ B.已知常温常压下H2的热值为143kJ/g,则该条件下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O2 (g) = 2H2O(g);△H =-572kJ/mol C.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2 H++ SO42-+Ba2++2OH-= 2H2O +BaSO4↓‎ D.如图是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则 pH=7时的离子方程式:H++HCO3-=CO2↑+ H2O ‎4.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 ‎ A.2Na218O2 + 2H2O = 4Nal8OH + O2↑‎ ‎ B.2KMnO4 + 5H218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18O2↑+ 8H2O ‎ C.NH4Cl + 2H2ONH3·2H2O + HCl ‎ D.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3H2O ‎5.下列离子反应中,表达正确的是 ( )‎ ‎ A.C.水杨酸中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发生的反应:‎ ‎ B.用铜作电极电解硫酸溶液:2H2O 2H2↑+O2↑‎ ‎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 HCO3-+Ba2++OH- BaCO3↓+H2O ‎ D.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Fe2++2H2O2+4H+ Fe3++4H2O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热的氢氧化钠溶液:NH4++OH- NH3↑+H2O B.氢氧化铁与足量氢碘酸反应:Fe(OH)3+3H+=Fe3++3H2O C.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溶液:Ca2++2OH-+2HCO3=CaCO3↓+CO32-‎ ‎+2H2O D.苯酚钠溶液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C6H5O-+CO2+H2O→C6H5OH+HCO3-‎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HCO3-+H2O  H3O++CO32-‎ B.乙烯的燃烧热为b kJ/mol,则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C2H4(g) + 3O2(g) == 2H2O(g) + 2CO2(g) △H = -2b kJ·mol-1‎ C.用两根铜棒电解氯化铜溶液:Cu2+ + 2Cl- Cu+ Cl2↑‎ D.在酸性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氧气:4I-+O2+4H+=2I2+2H2O ‎8.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ΔH>0‎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9.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某一元酸(HA)溶液,加入一种强碱(MOH)溶液,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酸与碱 等物质的量混合 B.LiH既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H2O能剧烈反应放出H2,则 LiH与D2O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4g/mol C.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NO2,发生如下反应:‎ ‎2NO2(g)N2O4(g);ΔH < 0。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 mol NO2,再次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增大 D.用NaOH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pH分别为3、4的醋酸溶液,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10V2‎ ‎10.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肯定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 A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 B 往加碘盐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无蓝色出现 该盐为假碘盐 C SO2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沉淀为硫酸钡 D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1.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NO2发生反应: ‎ ‎4CO(g)+2NO2(g)N2(g)+4CO2(g) ΔH <0。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可以说明上述可逆反应已达平衡 B.由图1可得加入适当的催化剂,E和ΔH 都减小 C.图2中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0.03mol · L-1 · min-1,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O2)的变化曲线为d D.图3中T1和T2表示温度,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K2,则:T1>T2,K1>K2‎ ‎12.常温下,向20mL某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氨水,溶液pH的变化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在①、②之间的任意一点:c(Cl-)>c(NH4+),c(H+)>c(OH-)‎ C.在点②所示溶液中:c(NH4+)=c(Cl-)>c(OH-)=c(H+),且V<20‎ D.在点③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7mol∙L-1‎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A(g)2B(g);△H,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 kJ mol-1,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b kJ·mol-1,则△H=(Ea-Eb)kJ·mol-1‎ ‎ B.标况下,将0.1 mol·L-1 的氨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晶体,若混合溶液pH=7,则c(NH4+)=c(Cl-)‎ ‎ C.足量的锌铜合金与100mL pH=1 稀硫酸反应,反应3s 时测得pH=2,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3s 内产生氢气的平均速率是33.6 mL·s-1‎ ‎ D.将浓度为0.1mol·L-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过程中,电离度(α)和Ka(HF)保持不变, 始终保持增大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Na与CH3COOH混合液的pH<7,在此溶液中继续加CH3COONa至pH=7,测得此时c(Na+)=0.1 mol·Lˉ1,则此时溶液中存在:c(Na+)=c(CH3COOˉ) > c(CH3COOH) > ‎ c(H+) =c(OHˉ)‎ B.0.01 mol·Lˉ1的Na2HPO4溶液中存在如下的平衡:‎ HPO42ˉ+H2OH2PO4ˉ+OHˉ HPO42ˉH++PO43ˉ‎ 且溶液pH>7;加水稀释后溶液中HPO43ˉ、PO43ˉ、H+的浓度均减小 C.右图中,Y轴S表示相应金属氢氧化物在饱和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室温下Ksp[Cu(OH)2]=1.0×10ˉ12 ‎ D.由右图可知,若Fe(NO3)3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可通过加入Fe(OH)3的方法来除去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HA、H2B两种酸溶液的浓度都是0.1 mol/L,pH依次为1.5和1.8,当NaA和Na2B的浓度都是0.1 mol/L时,Na2B溶液的pH最小 B、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与BOH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所得溶液呈酸性则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溶液和BCl溶液中总离子数前者小于后者。‎ C、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D、等浓度的: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是①④②⑥③⑤‎ ‎1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T1>T2,SO2与O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乙表示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丙表示Zn-Cu原电池反应过程中的电流强度的变化,T时可能加入了H2O2‎ D.图丁表示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体后,溶液中c(CO32-)的浓度变化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13题 ‎1.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K+、 Na+、 Fe2+ 、Fe3+ 、SO42- 、NO2- 、‎ CO32- 现取三份2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足量稀盐酸,无任何气体产生;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经搅拌,过滤,洗涤,灼烧,最后得到x g固体; ③第三份滴加0.1mol.L-1酸性KMnO4溶液,反应至终点,共消耗其体积为VmL; ④另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混合溶液置于浅色火焰上灼烧,发现火焰呈现黄色。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只存在Na+、 Fe3+ 、SO42- ,不可能存在K+、CO32- B.由实验①无法推断原混合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C.由实验①、②可判断原混合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D.由实验③可判断原混合溶液中存在Fe2+‎ ‎2.蛇纹石矿可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碱式碳酸镁的实验步骤如下: 室温下,相关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KSP见下表1‎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Mg(OH)2‎ ‎(溶度积)KSP ‎4.0×10-38‎ ‎1.25×10-33‎ ‎1.8×10-11‎ 注:① lg2=0.3,②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 mol·Lˉ1时 ,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滤液I中,不能加过量的Ca(OH)2是为了防止Al(OH)3溶解和Mg2+沉淀 B.滤液I中,加Ca(OH)2后Al3+比Fe3+先沉淀完全 C.室温下,用Ca(OH)2把滤液I的pH调节到4.7时,Al3+刚好沉淀完全 D.称‎18.2g碱式碳酸镁【aMgCO3·b Mg(OH)2·cH2O】高温加热分解得到‎6.6g CO2和‎8.0g MgO,由此可知a=3、b=1、c=3‎ ‎3.类推的思维方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思维方法,但所得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化学事实 类推结论 A pH=3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6‎ pH=6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9‎ B 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冶炼金属镁 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金属钠 C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无沉淀生成 D 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 Fe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4.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C.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5.下表是‎25°C时某些盐的浓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c(Na+)>c(ClO-)>c(CH3COO-)>c(OH-)>c(H+)‎ B.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 + Cl2+H2O =HCO-3+Cl-+HClO C.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O-)=5:9,此时溶液pH=5‎ D.向浓度均为1×10-3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L-1的AgNO3溶液,CrO2-4先形成沉淀 ‎6.根据下列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E都是第四周期中的过渡元素,E的金属活动性比M的金属活动性强,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弱 B.反应①、②、③、④、⑤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在反应①和③中硫酸都是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C.反应④、⑥的离子方程式分别可表示为:3NH3∙H2O+E3+ =E(OH)3↓+3NH4+、E 3++SCN-=E (SCN)2+‎ D.用K2EO4、Zn可制成一种高能电池,该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O42-+4H2O+3e- = E(OH)3+5OH-‎ ‎7.工业上常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Cr2O72—和CrO42—),其流程为:‎ ‎ 已知:‎ ‎ (1)步骤①中存在平衡:2Cr O42—(黄色)+2H+Cr2O42—(橙色)+H2O ‎ (2)步骤③生成的Cr(OH)3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 Cr(OH)3(s)Cr3+(aq)+3OH 一(aq)‎ ‎ (3)常温下,Cr(OH)3 的溶度积Ksp=10-32;且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 时可视作该离子不存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加酸,将溶液的pH 调节至2,溶液显黄色,CrO42—离子浓度增大 ‎ B.步骤①中当溶液呈现深黄色,且2v(CrO42 一)=v(Cr2O72—)时,说明反应 ‎ 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达到平衡状态 ‎ C.步骤②中,若要还原1 mol Cr2O72一离子,需要12 mol(NH4)2Fe(SO4)2·6H2O。‎ ‎ D.步骤③中,当将溶液的pH 调节至5 时,可认为废水中的铬元素已基本除尽 ‎8.有一无色溶液,仅含有K+、Al3+、Mg2+、NH、Cl-、SO、HCO、MnO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Al3+、Mg2+、Cl-,可能有NH、 B.肯定有Al3+、Mg2+、HCO,肯定没有MnO C.肯定有Al3+、Mg2+、Cl-,可能有K+ D.肯定有K+、Al3+、MnO,可能有HCO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已知 ‎ 化学键 C-H C=C ‎ C-C H-H 键能(kJ/mol)‎ ‎615.3‎ ‎ 414.4‎ ‎ 347.4‎ ‎435.3‎ 则可以计算CH3—CH3→CH2=CH2+H2;ΔH =+125.6 kJ/mol B. 已知:‎25℃‎时,CaCO3的Ksp为2.9×10-9,CaF2的Ksp为2.7×10-11在CaCO3悬浊液中加入 ‎ NaF固体,CaCO3不可能全转化为CaF2‎ C.常温下的溶液中:Al3+、NH4+、Cl-、CO32-‎ D.由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推断元素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10.甲、乙、丙、丁四种易学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  、Ba2+、Mg2+、H+、OH-、Cl-、HCO3-  、SO42 -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③‎ 向丙容器中滴入AgNO3溶液又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丁溶液含有Mg2+ B.乙溶液含有SO42 -  C.丙溶液含有Cl- D.甲溶液含有Ba2+‎ ‎11.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1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 + 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 mol·L-1‎ ‎1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32—、AlO2—、SiO32—、SO42—、HCO3—、Na+、Fe3+、Mg2+、Al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OH—、SiO32—、AlO2—、CO32—‎ ‎ B.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 ‎ D.原溶液中含有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3.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产生表中的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阳离子 Na+、Ba2+、NH4+‎ 阴离子 CO32―、Cl―、OH―、SO42―‎ 已知: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D是Na2SO4‎ B.常温下,0.15mol/LC溶液和0.20mol/L盐酸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3,则C溶液和盐酸的体积比约为3:2‎ C.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的溶液c(Cl-)>c(Ba2+)‎ D.A的水溶液中可能有:c(OH-)=c(HCO3-)+c(H+)+‎2c(H2CO3)‎ ‎14.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NH4+、A13+、AlO2-、CO32-、SiO32-、Cl-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一定量原溶液,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另取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 mL0. 2 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187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H4+、A13+、SiO32-、Cl-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13+、CO32-、Cl-‎ C. Cl-可能含有  D.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CO32-、Cl-‎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13题 ‎1.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K+、 Na+、 Fe2+ 、Fe3+ 、SO42- 、NO2- 、CO32- 现取三份2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足量稀盐酸,无任何气体产生;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经搅拌,过滤,洗涤,灼烧,最后得到x g固体; ③第三份滴加0.1mol.L-1酸性KMnO4溶液,反应至终点,共消耗其体积为VmL; ④另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混合溶液置于浅色火焰上灼烧,发现火焰呈现黄色。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只存在Na+、 Fe3+ 、SO42- ,不可能存在K+、CO32- B.由实验①无法推断原混合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C.由实验①、②可判断原混合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D.由实验③可判断原混合溶液中存在Fe2+‎ ‎2.蛇纹石矿可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碱式碳酸镁的实验步骤如下: 室温下,相关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KSP见下表1‎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Mg(OH)2‎ ‎(溶度积)KSP ‎4.0×10-38‎ ‎1.25×10-33‎ ‎1.8×10-11‎ 注:① lg2=0.3,②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 mol·Lˉ1时 ,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滤液I中,不能加过量的Ca(OH)2是为了防止Al(OH)3溶解和Mg2+沉淀 B.滤液I中,加Ca(OH)2后Al3+比Fe3+先沉淀完全 C.室温下,用Ca(OH)2把滤液I的pH调节到4.7时,Al3+刚好沉淀完全 D.称‎18.2g碱式碳酸镁【aMgCO3·b Mg(OH)2·cH2O】高温加热分解得到‎6.6g CO2和‎8.0g ‎ MgO,由此可知a=3、b=1、c=3‎ ‎3.类推的思维方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思维方法,但所得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化学事实 类推结论 A pH=3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6‎ pH=6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9‎ B 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冶炼金属镁 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金属钠 C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无沉淀生成 D 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 Fe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4.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C.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5.下表是‎25°C时某些盐的浓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c(Na+)>c(ClO-)>c(CH3COO-)>c(OH-)>c(H+)‎ B.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 + Cl2+H2O =HCO-3+Cl-+HClO C.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O-)=5:9,此时溶液pH=5‎ D.向浓度均为1×10-3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L-1的AgNO3溶液,CrO2-4先形成沉淀 ‎6.根据下列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E都是第四周期中的过渡元素,E的金属活动性比M的金属活动性强,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弱 B.反应①、②、③、④、⑤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在反应①和③中硫酸都是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C.反应④、⑥的离子方程式分别可表示为:3NH3∙H2O+E3+ =E(OH)3↓+3NH4+、E 3++SCN-=E (SCN)2+‎ D.用K2EO4、Zn可制成一种高能电池,该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O42-+4H2O+3e- = E(OH)3+5OH-‎ ‎7.工业上常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Cr2O72—和CrO42—),其流程为:‎ ‎ 已知:‎ ‎ (1)步骤①中存在平衡:2Cr O42—(黄色)+2H+Cr2O42—(橙色)+H2O ‎ (2)步骤③生成的Cr(OH)3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 Cr(OH)3(s)Cr3+(aq)+3OH 一(aq)‎ ‎ (3)常温下,Cr(OH)3 的溶度积Ksp=10-32;且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 时可视作该离子不存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加酸,将溶液的pH 调节至2,溶液显黄色,CrO42—离子浓度增大 ‎ B.步骤①中当溶液呈现深黄色,且2v(CrO42 一)=v(Cr2O72—)时,说明反应 ‎ 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达到平衡状态 ‎ C.步骤②中,若要还原1 mol Cr2O72一离子,需要12 mol(NH4)2Fe(SO4)2·6H2O。‎ ‎ D.步骤③中,当将溶液的pH 调节至5 时,可认为废水中的铬元素已基本除尽 ‎8.有一无色溶液,仅含有K+、Al3+、Mg2+、NH、Cl-、SO、HCO、MnO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Al3+、Mg2+、Cl-,可能有NH、 B.肯定有Al3+、Mg2+、HCO,肯定没有MnO C.肯定有Al3+、Mg2+、Cl-,可能有K+ D.肯定有K+、Al3+、MnO,可能有HCO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已知 ‎ 化学键 C-H C=C ‎ C-C H-H 键能(kJ/mol)‎ ‎615.3‎ ‎ 414.4‎ ‎ 347.4‎ ‎435.3‎ 则可以计算CH3—CH3→CH2=CH2+H2;ΔH =+125.6 kJ/mol ‎ B. 已知:‎25℃‎时,CaCO3的Ksp为2.9×10-9,CaF2的Ksp为2.7×10-11在CaCO3悬浊液中加入 ‎ NaF固体,CaCO3不可能全转化为CaF2‎ C.常温下的溶液中:Al3+、NH4+、Cl-、CO32-‎ D.由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推断元素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10.甲、乙、丙、丁四种易学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  、Ba2+、Mg2+、H+、OH-、Cl-、HCO3-  、SO42 -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③向丙容器中滴入AgNO3溶液又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丁溶液含有Mg2+ B.乙溶液含有SO42 -  C.丙溶液含有Cl- D.甲溶液含有Ba2+‎ ‎11.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1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 + 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 mol·L-1‎ ‎1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32—、AlO2—、SiO32—、SO42—、HCO3—、Na+、Fe3+、Mg2+、Al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OH—、SiO32—、AlO2—、CO32—‎ ‎ B.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 ‎ D.原溶液中含有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3.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产生表中的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阳离子 Na+、Ba2+、NH4+‎ 阴离子 CO32―、Cl―、OH―、SO42―‎ 已知: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②‎ 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D是Na2SO4‎ B.常温下,0.15mol/LC溶液和0.20mol/L盐酸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3,则C溶液和盐酸的体积比约为3:2‎ C.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的溶液c(Cl-)>c(Ba2+)‎ D.A的水溶液中可能有:c(OH-)=c(HCO3-)+c(H+)+‎2c(H2CO3)‎ ‎14.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NH4+、A13+、AlO2-、CO32-、SiO32-、Cl-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一定量原溶液,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另取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 mL0. 2 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187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H4+、A13+、SiO32-、Cl-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13+、CO32-、Cl-‎ C. Cl-可能含有  D.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CO32-、Cl-‎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7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C B C D A D D B D B C C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C D C B A A D C C D C D C C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答案 C D C D D C A D A D A C A B 题号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答案 C C B B B C B C A B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8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B D A B C D C C D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A B D A B D B B B A D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9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D D C A C B A B B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D B C A A B C C C C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10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C C D B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D C D C B C B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11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D B A B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 B C C B C A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12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C D D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A D C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13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A C C D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