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7.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课标地理2009届高考倒计时冲刺
专题四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命题趋向】
明确最后冲刺的针对性
本专题可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是明确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二部分是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三部分是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四部分是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气压、气温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
高考重点:本专题内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在历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均占有一定比重。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本专题命题有以下趋势:一、从考查内容来看,高考侧重于考查大气成分变化与环境保护、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近地面大气特点等主干知识。二、从能力要求来看,高考侧重于考查阅读图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从命题形式上看,本专题的考查选择题、综合题的形式均会出现,以选择题为主,而且往往与大气环境知识联系密切的知识点结合在一直进行考查。命题的切入点越来越体现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往往以某一区域或等压线、等温线图、降水量等图表形式考查。
【回归教材】
回归书本,夯实基础!
测试要点一: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包括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6um)和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其中主要是可见光部分。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吸收、反射和散射:吸收具有选择性,具体表现为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由此可见大气对太阳辐射中最多的可见光吸收的很少,因而说大气圈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几乎是透明的;反射(云和固体尘埃)无选择性;散射(空气质点和固体杂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蓝色和紫色光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无论是吸收、反射还是散射,都使得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减少了(削弱作用),因而使得地表的白天温度不会太高。
(3)地面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温度升高,产生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4)地面辐射的大部分被大气(低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使得大气增温;
测试要点二: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温度升高,产生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原理:物体受热温度升高,就要产生辐射;温度越高,波长越短,反之亦然);因为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所以大部分被大气(低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使得大气增温;大气增温,产生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较大一部分的大气辐射是射向地面的,因为这部分的大气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所以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因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所以说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温室(效应)原理——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绝大部分穿透玻璃到达温室地面,使得温室地面增稳,而地面产生的地面辐射因为是长波辐射,很少能穿透玻璃,这样使得大部分的热量没有损失而保留在温室内。其实,温室不仅仅是玻璃房,我们可以把整个地球也看成是处在温室内,因为大气也就相当于玻璃,它能让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却因大气逆辐射让大部分的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又回到了地面。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水汽、甲烷等。
测试要点三: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从而使得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在近地面上受热处形成低气压、冷却处形成高气压;在受热处高空上形成了高气压、冷却处高空上形成了低气压),进而使得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产生了水平运动(方向是从高压向低压),从而形成了环流。
热力环流的几个实例:海陆风(因为白天温度陆地高——热源、海洋低——冷源吹海风,夜晚温度海洋高——热源、陆地低——冷源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山谷吹向山顶、夜晚吹山风——山顶吹向山谷)、城市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思路清晰,提升能力!
1.逆温现象
(1)什么是逆温:对流层的温度一般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C,称为逆温现象。即高空的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理论温度。
(2)逆温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辐射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地形逆温。
(3)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2.热力环流的成因:
(1)热力环流的成因: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之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从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
(2)热力环流的类型:
①海陆风 ②山谷风
冷
热
白天、谷风
晚上、山风
山谷风
海陆风
海洋
陆地
冷
热
白天、海风
海洋
陆地
热
冷
晚上、陆风
③城市风
【真题亮相】
两年高考真题 精彩无限
(2007海南地理卷)下图中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中心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3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 ⑥或⑧ D. ③或⑦
(2008年上海卷)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回答3~5题。
3.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4.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5.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三年名校模拟 图文并茂
(2007.泰安2月) 读右图,回答1~3题。
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2.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3.若图中表示水平大洋环流,易形成大规模渔场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2007.烟台3月)关于右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2008.省沭中3月)作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是全球华人和海内外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据此回答5~6题。
5.“嫦娥一号”在发射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穿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最后到达电离层
B.在穿越大气过程中要经过降温、升温、再降温、再升温又降温的过程
C.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大气密度由小到大
D.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发生向右偏转的现象
6.宇宙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人们最有可能利用的月球资源是
A.空间资源 B.太阳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2008.省沭中3月)7.从烟囱排出的烟流的扩散的形状与大气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风速较小、地面平坦的地区,可以通过观察烟尘的扩散方式确定大气的稳定程度,观察下面一种烟尘的扩散方式,与之对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
(2009.江苏省建陵中学10月)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8~9题。
8.E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
9.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城市
(2009.江苏省建陵中学10月)《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正式生效。目前,已有141个国家签署了该项协议。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5%,在2012年之前,他们还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2%。
10.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
A.大气的逆辐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社会热点】
命题专家对热点预测
2008—2009年高考时事热点——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成分的改变)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A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B预案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
C预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
(3)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4)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5)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实战演练,金榜题名!
1.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
A.南北纬30°附近 B.南北纬4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纬80°附近
右图为“某月沿0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回答3-5题
3.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5.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下面6~7题。
6.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7.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④ D.⑤
右图为某地工业、商业、文化、住宅区分布示意图,工业区内24小时连续生产钢铁、化肥等产品。据此回答第8题。
8.住宅区的居民发现白天大气污染比夜间严重,主要原因是
A.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B.逆温层的出现
C.海陆风的影响 D.山谷风的影响
9.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10.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B.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D.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11.右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 ;冷却的是 地,空气 。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专题四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两年高考真题
【答案】1、A 【解析】在北半球,在共同作用下右偏,⑥正确;在,⑦正确。
【答案】 2、C【解析】高空大气运动与等压线平行,③或⑦正确。
【答案】3、 D 【解析】根据图示知是由于地形的抬升形成的地形雨。
【答案】 4、C 【解析】主要要弄清海陆间循环和夏季风环流之间在环流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答案】 5、A 【解析】根据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推知该大陆位于南半球,判断月份则主要根据: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缘故,一月份,无论南半球和北半球,大陆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都向北凸出;七月份则相反。
三年名校模拟
【答案】1.D【解析】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甲地有下沉气流b,而乙地有上升气
流d,则说明甲地相对较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而乙地相对较暖,气流t升,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同高度的甲地降低,因而甲乙两地气压关系为甲>乙。甲乙两地上空的丙丁两地,由于b、d垂直气流运动使两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降低,而丁处气压则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升高,故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丁>丙。又据随高度升高气压递减的原理,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乙>丁,所以正确选项为D。
【答案】2.B 【解析】因为水平气流a是从甲地吹向乙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将有大量废气、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布局在甲地,以确保城市大气环境不被污染。造纸厂污水排放量大,废气排放量较小,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家具厂和电子厂属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因而选B项。
【答案】3.D【解析】若图中表示水平大洋环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应为北半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丁处位于中纬度大洋西岸。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水平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因而在中纬度大洋西岸有来自低纬度的暖流和来自高纬度的寒流相交汇,易形成大规模渔场。
【答案】4. B【解析】由图知,甲处近地面为高气压,乙地为低气压。低压控制下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5. C【解析】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所以说最后到达电离层是错误的;在穿越大气过程中要经过降温、升温、再降温、再升温的过程;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大气密度由大到小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6. C 【解析】目前人们最有可能利用的月球资源是矿产资源。
答案7. D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烟流在同一高度上扩散,说明上升的对流运动受阻,因此出现了逆温现象。
【答案】8.A 9.A【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E两侧为山地,而E处为山谷,所以气温比同纬气温高,等温线向北弯曲。第9题F处的气温在1℃以上,比周围气候高,因此不可能是山峰。
【答案】10.C 【解析】1.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温度升高。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则会减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社会热点】
A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B预案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
C预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
【答案】:11.(1)0.30-0.32; 1.1-1.5; 1.6-2 (2)
(3)B (4)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5)共同性原则。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或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解析】第(1)题是计算题,解题的基础是认真读取图中的数据,然后计算每种预案从2000年到2100年期间上升的度数,由此算出每10年上升的度数,便可做出正确答案。第(2)题是在计算、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推知每一种预案相应的能源消费状况,如果以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则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少;如果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则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多,而用天然气广泛取代煤,排放的温室气体居两者之间。(3)题在城市中植树种草,加大绿化,可以减少城市的噪声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美化环境,增加湿度、调节气候等。但具体到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屋顶、阳台等对大气的热辐射和美化环境。第(4)题是对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其答案应是耳熟能详的。(5)全球变暖不是一个国家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全人类的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三原则中的共同性原则。
【实战演练】
【答案】1.B 【解析】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到的房屋的主要功能是保暖。
【答案】2.A
【解析】解析: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无风带主要是盛行上升或下沉气流的地区。南北纬40°附近受西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南北纬60°附近地区主要盛行西风;南北纬80°附近地区主要盛行极地东风。
【答案】3.C 4.A 5.D【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出赤道低气压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30º-40ºN,南半球则主要分布在20º-30ºS,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第4题:甲地位于10ºS附近,7月份,该地受东南信风控制。第5题:乙地位于30º-40ºN之间,属于地中海式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答案】6.A 7.C【解析】从图中可看出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太 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⑤是大气辐射。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主要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从而导致大气削弱作用较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导致冷空气不易进入,暖空气与外界交换慢则气温较高;与青藏高原相比主要是地势不同导致大气密度、水汽含量不同,则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同,具体说就是大气逆辐射的差异导致两地气温差异。
【答案】8.D【解析】白天由于山坡上升温较快,在河谷与山坡之问形成了热力环流,风向由谷底吹向山坡,谷地工业区排放的污染物到达居民区较多;而夜晚山坡降温较快,谷地成为相对高温区,风由山坡吹向谷地,则居民区受工业区的污染较小。
【答案】9.B【解析】高空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空气运动向右偏,因而飞机是在逆风飞行。
【答案】10.C【解析】影响大气运动的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其中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若无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有夹角。
【答案】11.(1)④⑤ (2)B上升A下沉 (3)地面由A流向B,高空由④流向⑤,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热力环流形成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高空等压面的凹凸人手,逐步推理。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000米高空附近A地等压面下凹,B地等压面上凸,B地上空的气压高于A地上空的气压(或④点气压大于③点气压,①、②、③点的气压值相等,①点气压又大于⑤点气压,故④点气压大于⑤点气压),这说明A地空气下沉,B地空气上升,从而可以判定A地冷却,B地受热,高空气流从④地流向⑤地,近地面气流从A地流向B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