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28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年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概括分析题:综合练习
练习一
高元裕传
练习二
萧复传
练习三
岳飞传
练习四
史可法传
(一)
高元裕,字景圭,其先盖渤海人。第进士,累辟节度府。以右补阙召,道商州, 会方士赵归真擅乘驿马,元裕诋曰:“天子置驿,尔敢疾驱邪?”命左右夺之,还,具以闻。敬宗视朝不时,稍稍决事禁中,宦竖恣放,大臣不得进见。元裕谏曰:“今西头势乃重南衙,枢密之权过宰相。”帝颇寤而不能有所检制,人皆危之。俄换侍御史内供奉,士始相贺。李宗闵高其节,擢谏议大夫,进中书舍人。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注死,复授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立,择可辅导者,乃兼宾客。进御史中丞。即建言:“纪纲地官属须选,有不称职者,请罢之。”于是监察御史杜宣猷、柳瑰、崔郢、侍御史魏中庸、高弘简并夺职。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元和中,李夷简因请按察本道州县。后益不职。元裕请监院御史隶本台,得专督察。诏可。累擢尚书左丞,领吏部选。出为宣歙观察使,入授吏部尚书。拜山南东道节度使,封渤海郡公,奏蠲逋赋甚众。在镇五年,复以吏部尚书召,卒于道,年七十六,赠尚书右仆射。元裕性勤约,通经术,敏于为吏,岩岩有风采,推重于时。自侍讲为中丞,文宗难其代,元裕表言兄少逸才可任,因以命之,世荣其迁。少逸,长庆末为侍御史,坐失举劾,贬赞善大夫,累迁谏议大夫,乃代元裕。稍进给事中,出为陕虢观察使。中人责峡石驿吏供饼恶,鞭之,少逸封饼以闻。宣宗怒,召使者责曰:“山谷间是饼岂易具邪?”谪隶恭陵,中人皆敛手。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元裕始名允中,大和中改今名。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B.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C.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D.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古代人才举荐制度,指帝王或公府召见并授与官职,又称辟除、辟召等。
B.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宫苑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C.宾客,古代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为太子东宫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
D.文宗、宣宗为庙号,是皇帝退朝后人们所称呼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庙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元裕忧心国事,敢于进言。敬宗不准时上朝听政,在宫中决断事情,高元裕以枢密使的权力不能超过宰相劝谏皇上。
B.高元裕心有百姓,关心民瘼。高元裕由吏部尚书拜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在任期间奏请朝廷减免了许多百姓拖欠的赋税。
C.高元裕身怀正气,受人推崇。高元裕任御史,士人庆贺,李宗闵赞赏他的气节,提拔他为谏议大夫,又升任中书舍人。
D.高元裕精通经术,颇有才华。高元裕胜任翰林侍讲学士,也很受文宗赏识,升任御史中丞后文宗却不肯让他前去赴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5分)
(2)中人责峡石驿吏供饼恶,鞭之,少逸封饼以闻。(5分)
答案与解析
1.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辨析能力。作答本题,可从比较不同处着手,排除错误选项。“翰林”为“入”的处所,不是“元裕”的官职,“翰林”前不能断开。“以医术侍”是“乃言”的宾语,“乃言”后不可断开。“愧”“憾”同为“注”的心理,其间不可断开。“得罪”的主体是“宗闵”,“得罪”后须断开。
2.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运用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退朝后被人们所称呼的名号”表述不当,应该是“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3.D 【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曲解文意。“升任御史中丞后文宗却不肯让他前去赴任”理解错误,原文为“文宗难其代”, 意思是文宗发愁无人代替他。
4.(1)按照旧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衔的人,号称外台,可以监察风俗,检举不法分子。(2)宦官责备峡石驿的官员供给的饼子不好,鞭打他们,高少逸封上饼子奏报皇上。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故事,按照旧例;带御史者,带御史衔的人;号,号称;得,可以;举,检举;语意通顺。(以上错一处扣1分,扣满5分为止) (2)得分点:中人,宦官;责,责备;鞭,鞭打;以闻,奏报皇上;语意通顺。
参考译文
高元裕,字景圭,他的祖先大概是渤海人。考中进士科,多次被征用到节度使的幕府中任职,召入朝廷任右补阙,途径商州,适逢方士赵归真擅自骑驿马,高元裕呵斥他说:“天子设置的驿马,你怎敢骑上奔驰呢?”命令左右的人夺下他骑的马,回到京城,将此事奏报皇上。敬宗不准时上朝听政,逐渐开始在宫中决断事情,宦官恣意放肆,大臣不能进宫拜见。高元裕劝谏道:“如今西头的势力重于南衙,枢密使的权力超过宰相。”皇帝有所醒悟却不能有所约束,人们都为他担忧。不久改任御史在宫内供奉,士大夫开始互相庆贺。李宗闵赞赏他的气节,提拔为谏议大夫,升任中书舍人。郑注进入翰林院是,高元裕当值起草制书,就说 “用医术侍奉”,郑注惭愧怨恨。等李宗闵获罪后,高元裕因出城饯行获罪,贬为阆州刺史。郑注死后,又拜授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册立后,选择可以辅助劝导的人,于是兼任太子宾客。升任御史中丞。随即建议说:“试行法令部门的官吏必须挑选,有不称职的请免之。”于是监察御史杜宣猷、柳瑰、崔郢、侍御史魏中庸、 高弘简都被削夺官职。按照旧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衔的人号称“外台”,可以监察风俗,检举不法分子。元和年间,李夷简藉此请求按察本道州县。后来更加不称职。高元裕请求将监院御史的权利收回隶属御史台,使其能够专门监督巡察。皇上下诏许可。几次升任后为尚书左丞,兼管吏部铨选事务。出任宣歙观察使,召入朝廷授任吏部尚书。拜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为渤海郡公,奏请减免了许多拖欠的赋税。在军镇五年,再次召入朝廷任吏部尚书,在途中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尚书右仆射。高元裕生性勤俭节约,通晓经术,为官勤勉,高大英俊很有风度,受到当时人的推崇。从侍讲学士升任御史中丞,文宗发愁无人代替他,高元裕上表说他的哥哥高少逸有才能可以胜任,因此任命高少逸为侍讲学士,世人认为他们的升迁很荣耀。高少逸,长庆末年任侍御史,因检举弹劾有失误,贬任赞善大夫,几次升任后为谏议大夫,并取代高元裕。逐渐升任为给事中,出任为陕虢观察使。宦官责备峡石驿的官员供给的饼子不好,鞭打他们,高少逸封上饼子奏报皇上。宣宗愤怒,召见出使的宦官责备说:“山谷之间这样的饼子难道是容易做得出来的吗?”把他贬谪到隶恭陵服役,宦官都不敢恣意妄为。以兵部尚书退休,去世。高元裕开始名叫允中,大和年间中改叫今名。
(二)
萧复,字履初,衡子。生戚里,姻从豪汰,以服御舆马相夸,复常衣垢弊,居一室,学自力,非名士夙儒不与游,以清操显。广德中,岁大饥,家百口,不自振,议鬻昭应墅。宰相王缙欲得之,使弟纮说曰:“以君才宜在左右,胡不以墅奉丞相取右职?”复曰:“鬻先人墅以济孀单,吾何用美官,使门内馁且寒乎?”缙憾之,由是废。迁湖南观察使。改同州刺史,岁歉,州有京畿观察使储粟,复辄发以贷人,有司
劾治,诏削阶,停刺史。或吊之,复曰:“苟利于人,胡责之辞!”久乃拜兵部侍郎。
复尝言:“艰难以来,始用宦者监军,权望太重,是曹正可委宫掖事,兵要政机,叵使参领。”帝不听。又言:“陛下厥初清明,自杨炎、卢杞妨命秽盛德,播越及兹。今阽于危,当惩乂前败。”因述君臣大端。杞对上或谄谀阿匼,复厉言:“杞词不正!”帝色眙,谓左右曰:“复慢我。”因诏复充山南、江淮、湖南、岭南等道宣抚、安慰使。
初,淮南陈少游左附李希烈,而张镒判官韦皋杀邠、陇叛卒,不应楚琳。复还执政,建言:“陛下反正,功臣已贵矣,唯甄善汰恶为未明。少游位将相,首臣贼,皋名浅官下,独挺挺抗忠。如以皋代少游,则天下嘹然知逆顺之理。”帝许之复出中官马钦绪揖宰相刘从一附耳语既而从一密谂复曰有诏与公议向所奏不欲李勉、卢翰闻知。复曰:“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今与公行此或可,第恐浸以生常,政由是敝。”从一以闻,帝不悦。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许之复出/中官马钦绪揖宰相刘从一/附耳语/既而从一密谂复曰/有诏与公议向所奏/不欲李勉、卢翰闻知。
B.帝许之/复出中官/马钦绪揖宰相/刘从一附耳语/既而从一密谂/复曰/有诏与公议/向所奏不欲李勉、卢翰闻知。
C.帝许之/复出/中官马钦绪揖宰相刘从一/附耳语/既而从一密谂复曰/有诏与公议向所奏/不欲李勉卢翰闻知
D.帝许之复出/中官马钦绪揖宰相/刘从一附耳语/既而从一密谂/复曰/有诏与公议/向所奏不欲李勉、卢翰闻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一般有名有字,长辈称下及自称用字,下对上称名不称字。
B.道,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唐朝的“道”为州县之上的一种监察区。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右职,指重要的职务。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大、为贵、为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复不慕奢华,学习勤苦。他出生外戚之家,族中人多以服御车马相炫耀,他常穿着破旧污垢的衣服在一间房子里勤苦学习。
B.萧复关爱民众,敢于担当。他因为开仓借粮给百姓而被削除品阶,有人劝慰他,他却说只要有利于百姓,自己愿意担当责任。
C.萧复刚直不阿,光明磊落。他不怕得罪上司,拒绝将别墅送给宰相王缙以获高官;卢杞对皇上谄谀迎合,他当庭厉声斥责。
D.萧复胸怀坦荡,敢于进言。他建议宦官不得参与统领军队,用忠贞的韦皋替换奸佞之首陈少游,以便让天下人知道逆顺之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鬻先人墅以济孀单,吾何用美官,使门内馁且寒乎?(5分)
(2)今与公行此或可,第恐浸以生常,政由是敝。(5分)
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辨析能力。作答本题,可从比较不同处着手,排除错误选项。“帝许之”是一个主谓宾齐全的完整句,其后当断开。“宰相”即“刘从一”,为复指短语,其间不可断开。“有诏与公……”等语是“从一”对“复”所言,不是“复”所言,所以“从一密谂复曰”之间不可断开。“不欲李勉卢翰闻知”的是“有诏与公议向所奏”,不是“向所奏”,所以“有诏与公议向所奏”之间不可断开。
2.A【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A项将情况说反了,应该是:长辈称下及自称用名,下对上称字不称名。
3.D 【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用忠贞的韦皋替换奸佞之首陈少游”理解错误,原文是“首臣贼”,意思是“首先臣服贼兵”,不是“奸佞之首”。
4.(1)卖掉先人的别墅是用来救济孀妇孤子的,我怎能为了高官,使家人受饿受寒呢?(2)如今和公这样做或许可以,只是害怕渐渐成为常规,朝政由此衰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鬻,卖掉;济孀单,救济孀妇孤子;美官,高官;门内,家人;馁,饿;语意通顺。(以上错一处扣1分,扣满5分为止)(2)得分点:第,但是;浸,渐渐;生常,成为常规;敝,衰败;语意通顺。
参考译文
萧复,字履初,是萧衡的儿子。出生在外戚之家,姻戚从亲豪奢,大家以服御车马互相炫耀,萧复常常穿着破旧污垢的衣服,居住在一间房子里,勤苦学习,不是名人儒生不和其交往,以节操高洁而著名。广德年间,发生大饥荒,一家百口人,不能自养,商议卖掉昭应别墅。宰相王缙打算买它,派弟弟萧纮劝说道:“以君的才华应该在皇帝左右做官,何不将别墅奉送给丞相以获取高官?”萧复说:“卖掉先人的别墅是用来救济孀妇孤子的,我怎能为了高官,使家人受饿受寒呢?”王缙由此怀恨他,从此迟迟不得晋升。升任湖南观察使,改任同州刺史,这年歉收,州中有京畿观察使储存的粮食,萧复就开仓借粮食给百
姓,有关部门弹劾并给他定罪,下诏削除品阶,停任刺史。有人劝慰他,萧复说:“假如有利于百姓,责任有什么可推卸的!”很长时间后才拜授兵部侍郎。
萧复曾经说:“自从国家有难以来,开始用宦官监军,他们权势太重,这些人只可委任宫禁事务,军政机要,不要让他们参与统领军队。”皇帝不听。又言:“陛下在位初期政治清明,自从杨炎、卢杞违命毁坏皇上的盛德,流亡迁转到这种地步。如今频临危亡,应当惩戒先前的败政。”于是论述君臣之间大的要领。卢杞对皇上有时谄谀迎合,萧复厉声说:“卢杞言词不正!”皇帝脸色惊变,对左右的人说:“萧复慢怠我。”因而下诏让萧复充任山南、江淮、湖南、岭南等道的宣抚、安慰使。
当初,淮南的陈少游依附李希烈,而张镒的判官韦皋杀邠、陇叛卒,不响应李楚琳。萧复回朝执政,建议说:“陛下拨乱反正,功臣已经显贵,只有存善去恶做得尚不明显。陈少游位居将相,首先臣服贼兵,韦皋名低官小,独能正直忠烈。如果使韦皋替代陈少游,那么天下人就能清楚地知道逆顺之理了。”皇帝同意了他的建议。萧复退出,中官马钦绪向宰相刘从一作揖,靠近刘从一耳朵说了一些话,接着刘从一秘密劝告萧复说:“有诏与公商量先前所所奏之事,不要让李勉、卢翰知道。”萧复说:“朝廷大事还应当和公卿商议。如果李勉等人不称职,应当罢免。既然是宰相,而商议事情可以单独避开他们吗?如今和公这样做或许可以,只是害怕渐渐成为常规,朝政由此衰败。”刘从一告诉皇帝,皇帝不高兴。
(三)
杨幺为寇。岳飞所部皆西北人,不习水战。飞曰:“兵何常,顾用之何如耳!”先遣使招谕之。贼党黄佐曰:“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必善遇我。”遂降。飞单骑按其部,拊佐背曰:“子知逆顺者,果能立功,封侯岂足道!欲复遣子至湖中,视其可乘者擒之,可劝者招之,如何?”佐感泣,誓以死报。时张浚以都督军事至潭。参政席益与浚语,疑飞玩寇,浚曰:“岳侯忠孝人也。兵有深机,何可易言?”益惭而止。黄佐袭周伦寨,杀伦,擒其统制陈贵等。会召浚还防秋。飞袖小图示浚。浚欲待来年议之,飞曰:“王四厢以王师攻水寇,则难。飞以水寇攻水寇,则易。水战,我短彼长,以所短攻所长,所以难。若因敌将用敌兵夺其手足之助离其腹心之托使孤立而后以王师乘之八日之内当俘诸酋。”浚许之。飞遂如鼎州。黄佐招杨钦来降,飞喜曰:“杨钦骁悍,既降,贼腹心溃矣!”表授钦武义大夫,礼遇甚厚,乃复遣归湖中。两日,钦说全琮、刘锐等降。飞诡骂曰:“贼不尽降,何来也?”杖之,复令入湖。是夜掩敌营,降其众数万。幺负固不服,方浮舟湖中,以轮激水,其行如飞;旁置撞竿,官舟迎之,辄碎。飞伐君山木为巨筏,塞诸港汊,又以腐木乱草,浮上流而下。择水浅处,遣善骂者挑之,且行且骂。贼怒来追,则草壅积,舟轮碍不行。飞亟遣兵击之,贼奔港中,为筏所拒。官军乘筏,张牛革以蔽矢石,举巨木撞其舟,尽坏。幺投水中,牛皋擒斩。飞入贼垒,余酋惊曰:“何神也!”俱降。飞亲行诸寨慰抚之,纵老弱归籍,少壮为军,果八日而贼平。浚叹曰:“岳侯神算也!”
[按]岳飞谋欲造大舟。湖南运判薛弼谓岳曰:“若是,非岁月不胜。且彼之所长,可避而不可斗也。
今大旱,河水落洪,若重购舟首,勿与战,遂筏断江路。藁其上流,使彼之长坐废。而精骑直捣其垒,则彼坏在目前矣。”岳从之,遂平幺。人知岳侯神算,平幺于八日之间,而不知计出薛弼。从来名将名相,未有不资人以成功者。
(选自冯梦龙《智囊》,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若因敌将/用敌兵夺其手足之/助离其腹心之托/使孤立/而后以王师乘之/八日之内/当俘诸酋
B.若因敌将用敌兵/夺其手足之助/离其腹心之托/使孤立/而后以王师乘之/八日之内/当俘诸酋
C.若因敌将/用敌兵夺其手足/之助离其腹心/之托使孤立/而后以王师乘之/八日之内/当俘诸酋
D.若因敌将用敌兵/夺其手足之助/离其腹心之托/使孤立而后/以王师乘之/八日之内/当俘诸酋
解析:选B 文言文断句要学会利用特殊词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表示时间的词等以及句式来判断。如本题中“夺其手足之助”与“离其腹心之托”句式相同,二者为对称句,故各自前后均应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而后”意为“然后,这之后”,一般出现于句首,故其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选B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都督,官名,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三国时成为军事职称,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B.参政,即参知政事,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南宋时行使正宰相之职,与枢密使、枢密副使等统称为执政。
C.统制,宋代武官名。北宋为防将领专兵,战时临时选派一人以“都统制”之名节制兵马。到南宋时朝廷设置“御营司都统制”,“统制”开始成为禁军将官的职衔。
D.防秋,中原王朝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军事惯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故称。
解析:选B “行使正宰相之职”错。此官职在南宋相当于副宰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岳飞善于安抚降众,并且常常是亲自安抚,甚至是独自一人去安抚,这既体现了岳飞的大智,更体现了岳飞的大勇。
B.岳飞作战极富韬略,但这些作战计谋也并非都出自岳飞,平杨幺之策就是薛弼所献。所以“从来名将名相,未有不资人以成功者”。
C.对杨幺部众中的少壮者,岳飞让他们加入自己的军队,而对老弱者,岳飞籍没了他们的家产,将其归入官府为奴。
D.岳飞作战扬长避短,他故意派人到水浅的地方去辱骂杨幺,激怒杨幺出战,使杨幺军队失去自己的优势而被彻底击溃。
解析:选C “纵老弱归籍”的意思是释放年老体弱的人回家,而非“籍没了他们的家产,将其归入官府为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岳飞所部皆西北人,不习水战。飞曰:“兵何常,顾用之何如耳!”先遣使招谕之。
译文:
(2)飞亟遣兵击之,贼奔港中,为筏所拒。官军乘筏,张牛革以蔽矢石。
译文:
参考答案:(1)岳飞所统率的部队都是西北人,不熟悉水战。岳飞说:“用兵怎么会有固定不变的法则呢,只是怎么样运用它罢了!”先派遣使者招降晓谕贼人。(关键词“所部”“兵”“顾”“招谕”各1分,大意1分)
(2)岳飞立即派遣官兵攻击他们,贼兵奔逃到港汊中,被港口的木筏阻挡。官兵登上木筏,张开牛皮来遮挡箭和石头。(关键词“亟”“张”“蔽”各1分,被动句的翻译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南宋时期杨幺盘踞在洞庭湖作乱。岳飞所统率的部队都是西北人,不熟悉水战。岳飞说:“用兵怎么会有固定不变的法则呢,只是怎么样运用它罢了!”先派遣使者招降晓谕贼人。贼人党羽黄佐说:“岳节使号令如山,如果和岳节使为敌,最后必定会丧命,还不如投顺岳节使,他必会善待我。”于是归降。岳飞只身一人骑马来到黄佐的营地安抚他的部队,拍着他的背说:“你是个识时务的人,终究能立下大功,日后何止是封侯拜爵而已啊!本帅想派你再回到洞庭湖,观察所有的贼众头目,可利用的就抓捕他们,可劝降的就招抚他们,怎么样?”黄佐被岳飞的信任和重用感动得痛哭流涕,发誓要以死相报。这时张浚以都督军事的身份来到潭州。参政席益对张浚说,他怀疑岳飞有轻敌之心,张浚说:“岳侯是忠孝之人。再说军事机密,岂能轻易泄露?”席益听后,不禁为自己的鲁莽感到惭愧,不再说话了。黄佐袭击贼寇周伦的营寨,杀死了周伦,擒获了统制陈贵等人。这时,皇帝下诏让张浚回朝商议防秋。临行之前,岳飞把一张小的战略图藏在袖子中拿给张浚看。张浚想等到明年再商议讨贼,岳飞说:“王四厢用正规军队打水寇,因此难打。我用水寇来打水寇,就容易多了。打水仗,是我军的短项,是贼军的长项,用短项攻打长项,因此难以获胜。如果借助杨幺身边的大将,利用他们的军队,夺去他的手足的帮助,离间他的亲信的托付,使杨幺孤立,然后率官兵再进行围剿,八天之内一定能够擒获诸贼头目。”张浚于是同意岳飞出兵。岳飞于是到鼎州。黄佐已经招抚杨钦归降,岳飞高兴地说:“杨钦骁勇强悍,现在已投降,贼寇众叛亲离了!”于是上表请求授予杨钦武义大夫的官职,对他以礼优待,又让杨钦回到洞庭湖做内应。两天之后,杨钦说服全琮、刘锐等人归降。岳飞看到他们,故意骂道:“贼人没有全部投降,你们来这里做什么?”让人杖打他们,让他们再次回到洞庭湖。这天晚上岳飞率兵偷袭贼营,使数万名贼兵降服。杨幺虽然败了但坚决不投降,乘船从湖上逃跑,以转轮激水,因此船行的速度如同飞一般;又因为他的船边装置有撞竿,官船一靠近,就会被撞竿撞得粉碎。岳飞让人砍伐君山树木做成巨大的木筏,堵塞各个港口,又让人从上游抛
置了大量的腐木杂草,让它们顺流而下。挑选水浅之处,派一些善于骂阵的士兵引诱杨幺,边走边骂。结果杨幺怒气冲天,顾不上水浅就下令船只追击,但杂草堆积,他们船上的转轮被阻碍,动弹不得。岳飞立即派遣官兵攻击他们,贼兵奔逃到港汊中,被港口的木筏阻挡。官兵登上木筏,张开牛皮来遮挡箭和石头,举起大木桩撞击贼船,把它们全都撞坏了。杨幺投水时,被牛皋擒获斩首。岳飞进入到贼营中,残余的贼兵头目惊呼:“怎么这样神奇!”全都投降。岳飞亲自来到各个营寨中安抚众人,释放那些老弱的贼兵回家,而年轻力壮的贼兵则编入正规部队,果然在八天之内平定了贼人。张浚叹服地说:“岳侯真是神算啊!”
[按]岳飞想建造大船征讨杨幺。湖南运判薛弼却劝阻岳飞说:“如果要建造大船,肯定要耗费一年半载的时间。况且水战是杨幺所擅长的,我军只能躲避,不能和他们正面交锋。现在正是天旱水枯的时候,河中水流下降,如果重金收买贼人各船首领,不和贼人发生正面冲突,再用木筏阻断江面。从上游流放大量杂草阻挡船只,使得贼人没有办法发挥水战的优势。再派遣精锐骑兵直攻贼营,贼人很快会兵败。” 岳飞听从薛弼的建议,于是平定了杨幺。一般人都以为岳飞料事如神,在八天之内将杨幺平定,却不知道计谋出自薛弼。自古以来的名将名相,没有不借助他人而获得成功的。
(四)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阕,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选自《明史·史可法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B.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C.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D.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解析:选C 作答本题,可用排除法确定答案。如“哭泣尽哀”指皇帝拜谒孝陵时哭泣竭尽哀思,句意完整,而“道路”意为“道路之人”,为“感动”的主语,因此“道路”前要断开,排除B项和D项;“蒿莱满目”和“鸡犬无声”是对称句,二者中间要断开,排除A项。选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是古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仪式或女子15岁结发加笄时才起的,字和名一般都是有关联的。
B.郎中,文中指官名,始设于战国时期,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
C.服阕是指古代服丧期满后除去丧服,任官者在服丧期满后可以重新出来做官。
D.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日的前一天;而晦指阴历每月初一,表示迎接新月。
解析:选D 朔指阴历每月初一,表示迎接新月;而晦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没有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
B.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议,主张拥立福王,后来参与商议战守之事,意见得到认可。
C.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骜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
D.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勤王;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白衣发丧,十分悲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
解析:选B “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议”有误,原文是“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译文:
(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译文:
参考答案:(1)军队出行,将士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给将士)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史可法)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关键词“行”“御”“死力”各1分,大意2分)
(2)史可法说:“王应该穿上素服驻扎郊外,派遣军队北征,把必定报仇之意昭示天下。”(关键词“次”“发”“示”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有仁惠之政。对他的儿子史从质说:“我家必定昌盛。”史从质的妻子尹氏有身孕,梦见文天祥进入自己的屋舍,生史可法。(史可法)以孝顺闻名。考中崇祯元年进士,授予西安府推官,逐渐升迁为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史可法短小精悍,面貌黑,双目烁烁有光。清廉守信用,与部下同甘共苦。军队出行,将士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给将士)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史可法)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十二年夏天,服父亲之丧离职。守丧期满,起用为户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初一,听说贼军进攻京城,史可法誓师援救皇上。军队渡江抵达浦口,听到北都已经陷落,便身披白色丧服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商议,主张拥立福王。群臣入朝觐见,福王面色羞惭想要躲避。史可法说:“王不必躲避,应该正式接受。”朝拜结束,商议战守之事。史可法说:“王应该穿上素服驻扎郊外,派遣军队北征,把必定报仇之意昭示天下。”福王连声答应。史可法祭告二陵结束,上疏说:“陛下即位之初,只是拜谒孝陵,哭泣竭尽哀思,道路之人为之感动。如果亲自拜谒二陵,亲自见到泗州、凤阳之间杂草丛生满目荒凉,鸡犬寂然无声,将会更加悲愤。希望能慎终如始。”福王嘉许并答应他。高杰驻扎扬州,非常桀骜不驯。史可法开诚布公,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听从指挥。高杰率师北征,到睢州,被许定国所杀。部下士兵大乱,屠杀睢州附近二百里,几乎被杀光。变故传来,史可法流泪顿足叹息说:“中原不能再有作为了。”于是到徐州。不久报告说盱眙已经投降大清。史可法一天一夜奔回扬州。大清军队大规模到来,迫近城下,城于是被攻破。史可法自刎未死,一名参将抱着史可法从小东门离开,于是被捕。史可法大叫说:“我是史督师。”于是杀死了他。史可法四十多岁,没有儿子,其妻想为他纳妾。他长声叹息说:“王事正多,敢考虑儿女之事吗!”史可法死后,过了一年,家人举着他上朝时穿的官服和手拿的笏板为其招魂,埋葬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