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年必修四《生活与哲学》高考知识点梳理2018.3.21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高考考点】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哲学的作用
【知识梳理】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
①含义不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形成不同: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特点不同: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误区:①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②哲学就是世界观;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
别
哲学
具体科学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误区:①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X)
②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X)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X)
④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X)
4、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之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5、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 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高考考点】
1、哲学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知识梳理】
1、 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哪些?
①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它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特别提醒】
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而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②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回答。
③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④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派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把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基本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复杂问题简单化
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1、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本原,即物质 = 具体物质形态
B、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有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并没有真正揭示物质的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微粒说: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
②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中的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A、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即物质 = 原子、分子
B、进步性: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C、局限性:第一,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第二,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的多样性。
第三,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四,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 = 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它不仅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做到了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它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特别提醒】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非科学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是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这里的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如英雄、帝王等。
如:“智子疑邻”中,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2)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3)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4)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5)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6)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7)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如: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思想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封建迷信思想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上帝、神灵等主宰世界,这些都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超自然的“客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2)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3)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4)中外的神创论:上帝创造世界 ;盘古开天地
(5)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6)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
“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特别提醒】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2)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3)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4)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哲学两个对子之间的关系
哲学上“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哲学中这“两个对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其区别在于它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是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关于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是流。
②其联系主要表现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的影响和制约。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高考考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知识梳理】
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为什么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①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科学发展观。
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误区】:1、真正的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时代的先进思想)
2、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只有那些能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能真正称其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考点】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①自然界的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①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物质运动的规律:①规律的概念。
②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知识梳理】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属性: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③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一般属性。
(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①区别: 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②联系: A、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类社会的的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方法论】反对把人们的主观动机或某种神秘的力量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反对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3、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注意: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4、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①静止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人两次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例如:“飞矢不动”、“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例如: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5、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特别提醒:
①规律是联系,但不是任何联系都是规律。规律是有条件的,不是永恒不变的
②哲学上的规律与具体科学的规律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或废除
④唯心主义同样承认规律的存在,但是却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⑤规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
⑥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
⑦“太阳东升西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水往低处流”等是体现规律的现象
▲如何按规律办事?
1、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
2、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造福于人类;
3、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4、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高考考点】
1、物质决定意识:
①意识的起源 ②意识的生理基础 ③意识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2、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客观规律和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知识梳理】
1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①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特别提醒:(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区别:①“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既可以指物质具体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2)、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能动的反映物质):
①(从深度看)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从广度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③(从进程看)有了“思维的眼睛”人类就可以逐步解开自然界和社会之谜。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物质):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往往起阻碍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特别提醒:①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②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的关系
区
别
意识的
能动作用
(1)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 (能动的反映)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的
反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支配下从事实践活动,使客观世界发生变化。其外延要小于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具有指导作用)
主观能动性
包括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即想,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即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的精神状态。其概念的外延要比前两者大
联系
三者都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包含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包含了意识反作用的发挥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原理内容: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②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⑴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
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⑵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⑶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属于唯物论)
①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②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反对错误倾向: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机械唯物主义。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属于唯物论)
①原理内容:A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②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误区:①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中有什么,客观世界中就一定有什么。×
③意识的作用就表现为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⑤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高考考点】
1、实践:①实践的概念
②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真理:①真理的客观性 ②真理的具体性
③真理的条件性 ④真理和谬误
4、认识过程:①认识的反复性;②认识的无限性
【知识梳理】
1、实践
(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特别提醒: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特别提醒:
①理解实践的基本特征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第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第三,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第四,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②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客观物质性使实践活动区别于纯粹的意识活动,坚持这点,在实践观点上就坚持了唯物主义。
第二、主观能动性使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体现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坚持这点,在实践问题上 坚持了辩证法。
第三、 实践的第一、二个特点并不矛盾,主体的客观性渗透着能动性,意识能动性以客观性为基础。
第四、夸大客观物质性否定主观能动性,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主观能动性否定客观物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
2、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另外,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而这就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如果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认识就失去了意义。
特别提醒:①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就是实践;
②获取知识的途径可以是书本、网络….等间接经验;也可以是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①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2)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4)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是具体的,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特别提醒: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
2.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论。
3.真理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真理的系统化、理论化,就是科学理论。
意识、认知、理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和科学理论都是正确的
联系: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误区: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②实践是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③实践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④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⑤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⑥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⑦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⑧真理永远是正确的
5、认识过程
(1)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注意制约认识发展的因素
(2)认识的无限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考点】
1、唯物辩证法
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即对立统一规律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①联系的普遍性 ②联系的客观性 ③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系统优化方法
【知识梳理】
1、唯物辩证法
①唯物辩证法的含义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③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在:①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①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不管是自在事物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③(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联系。
④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主观臆造联系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⑤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机械论。
(4)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特别提醒: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②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联系。
★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是不同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务和服从于整体。
(2)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存在。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3)方法论意义:
①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②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第一,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第二,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第三,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
⑤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务和服从于整体。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误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二者完全等同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高考考点】
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①发展的概念 ②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 ③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状态
【知识梳理】
1、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2、理解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重要提示: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3)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趋势)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消极过时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因为: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又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重要提示:①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看形式的新与旧,不是看出现的时间顺序的先与后,也不是看一时力量的强与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新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②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是指总趋势是前进的,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事物发展每一步的方向都是向前的。由于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挫折,甚至会出现局部的、暂时的倒退现象,造成总的前进中的曲折。但这并不是否定总趋势的前进性,这只是暂时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正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体现。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事物发展的状态)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①量变是事物在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生活中的统一、相持、平衡、静止、连续性、稳定性都属于量变)。
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关系: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质量互变规律)。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方法论: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第一,重视量的积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第二,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第三,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重要提示】第一,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质变。第二,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坏变好,还有一种是由好变坏。只有向前的、向上的、向好的方面的质变,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才是发展。第三,不能认为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因为这样割裂了发展两种状态之间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也就没有发展。事物的发展只有通过质变才能实现。因此说,对事物的发展,量变、质变同样有意义。我们不能强调一点而否认另一点。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高考考点】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知识梳理】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①.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注意: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矛盾的斗争性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与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①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不存在的,即:
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②方法论意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①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②方法论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①原理内容: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与同类事物中的其它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注意: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方法论意义: 学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认识事物、研究问题时,要遵循从特殊(个别)到普遍(一般),再从普遍(一般)到特殊(个别)的认识秩序,不断地提高和深化认识。 第三,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工作方法。
重要提示:正确理解矛盾概念要澄清的几种错误观点。
①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事物包含两个方面,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不应称为矛盾,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称为矛盾。而“对立”和“统一”则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就是矛盾的另一方。
②不能把具体矛盾等同于矛盾概念。矛盾概念是对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矛盾则是矛盾的具体表现。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③不能把哲学上的斗争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这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辩证关系。
A、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②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
A、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什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注意: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方法论:这一原理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①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5、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①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第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第一,要客观地如实地承认矛盾;第二,要全面地分析矛盾;第三,要在运动中把握矛盾;第四,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五,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和“一风吹”。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高考考点】
1、辩证的否定观: ①辩证否定 ②形而上学否定观
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②创新的社会作用
【知识梳理】
1、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①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②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③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3、创新的社会作用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发展,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④创新促进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急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5、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
①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④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考考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①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概念
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知识梳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二者的含义
①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二者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别提示]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性质是不同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并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
⑶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辩证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①含义: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及其制度。
②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进步。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二。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现途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已不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是指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重要提示: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高考考点】
1、人生价值:①价值和价值观: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
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的导向作用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④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①价值的实现方式: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知识梳理】
一、价值与价值观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满足(自我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归根到底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7、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①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内涵。
①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
②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
①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②阶级性:
人们的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会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3、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1)价值冲突:
①人们的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会不同。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面对同一问题具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2)评价标准:
自觉站在归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①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因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②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⑴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018.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