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考专题离子反应 9页

  • 468.00 KB
  • 2021-05-13 发布

09高考专题离子反应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1年 高考专题--离子反应 ‎1.(2011江苏高考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解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硝酸的氧化性、亚铁离子还原性、甲基橙呈红色水溶液的呈酸性、酸性溶液AlO2-不能在其中共存、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有强酸碱性两种可能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答案:C ‎2.(2011安徽高考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 ‎ B.c(H+)=1.0×10-13mol/L溶液中 C6H5O-、K+、SO42-、Br-‎ ‎ C.Na2S溶液中 SO42-、 K+、Cl-、Cu2+ ‎ ‎ D.pH=12的溶液中 NO3-、I-、Na+、Al3+‎ 解析:饱和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32-氧化成SO42-,A中不能大量共存;c(H+)=1.0×10-13mol/L溶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因此可以大量共存;S2-和Cu2+可以结合生成难溶性CuS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pH=12的溶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而Al3+与碱不能大量共存。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答案:B ‎3. (2011广东高考8)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H+、I―、NO3―、SiO32- B. Ag+、Fe3+、Cl―、SO42―‎ 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 解析:本题考察离子共存问题。SiO32-属于弱酸硅酸的酸根与酸不能大量共存,同时在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I―生成单质碘,A不正确;Ag+与Cl―和SO42―均可生成难溶性物质AgCl和Ag2SO4,B不正确;在碱性溶液中NH4+和HCO3-均与OH-结合分别形成氨水和CO32-,因此D也不正确,所以答案是C。‎ 答案:C ‎4.(2011全国II卷11)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 C.Na+、S2-、OH-、SO42- D.Na+、C6H5O-、CH3COO-、HCO3-‎ 解析:SiO32-与CO2反应;OH-与CO2反应;C6H5O-与CO2反应。‎ 答案:B ‎5.(2011四川)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哈有Mg2+‎ 解析:可以形成白色沉淀的只有BaSO4、BaCO3、Mg(OH)2,因此甲只能是Ba(OH)2;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什么乙是硫酸;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丙是MgCl2,所以丁是NH4HCO3。‎ 答案:D ‎6.(2011上海)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 Na+ B.SO42- C. Ba2+ D.NH4+‎ 解析:溶液显弱酸性,说明有NH4+(水解显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排除I-、S2-。所以必需含有SO42-,故不能有Ba2+。Na+无法排除。‎ 答案:A ‎7.(2011江苏高考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 A.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要注意三守恒(元素、电子、电荷)等。正确的方程式是:Cu+2Fe3+=Cu2++2Fe2+;‎ B.NO2与水的反应生成硝酸和NO,仅硝酸可折成离子。‎ C.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涉及到弱电解质及难溶物质的书写,碳酸钙、醋酸均不能拆成离子,内容来源于必修二的课本内容。正确的方程式是: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产物是Al(OH)3↓+HCO3-,本选项对部分学生有难度,但在单项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解决。正确的方程式是:AlO2-+CO2+2H2O=Al(OH)3↓+HCO3-。‎ 答案:B ‎8.(2011北京高考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用Na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 ‎ 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 ‎ 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 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 解析:S2-和Hg2+易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A正确;NO的氧化性强于CO,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NON2+2CO2,因此B不正确;明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C正确;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可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正确。‎ 答案:B ‎9.(2011新课标全国)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 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 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解析: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S,因此产物应该是硝酸铁、硫酸和一氧化氮,A不正确;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除了生成碳酸钠外还有氨气生成,方程式为:‎ NH4++HCO3-+2OH-=CO32-+2H2O+NH3↑,B不正确;SO2不足产物应该是SO32-,C不正确。所以答案是D。‎ 答案:D ‎10. (2011海南)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 A. NaHCO3和Al(OH)3 B. BaCl2和NaCl C. KClO3和K2SO4 D. Na2SO3和BaCO3‎ ‎[答案]D 命题立意:基本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的考查 解析:根据题中的要求,要产生气泡同时有沉淀生成。A选项无沉淀生成,B选项无气 体生成,C选项物质不熟悉可用排除法,D可得到气体和沉淀,符合题目要求。‎ ‎【技巧点拨】关于物质性质考查的题,通常出现在单选题中。如果选项中有不熟悉的物 质,一般用排除法处理,以防解题出错。‎ ‎11.(2011上海21)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是 ‎ A. Fe2++SO42-+Ba2++2OH-=BaSO4↓+Fe(OH)2↓‎ B.NH4++Fe3++ 2SO42-+ 2Ba2++ 4OH-=2BaSO4↓+ Fe(OH)3↓+ NH3·H2O ‎ C.2Fe3++ 3SO42-+ 3Ba2++6OH-=3BaSO4↓+ 2Fe(OH)3↓‎ D.3NH4++ Fe3++3SO42-+ 3Ba2++ 6OH-=3BaSO4↓+Fe(OH)3↓+3NH3·H2O 解析;复盐NH4Fe(SO4)2中Fe的化合价是+3价,因此选项A不正确;又因为NH4Fe(SO4)2‎ 还可以形成(NH4)2SO4·Fe2(SO4)3的形式,因此当Ba(OH)2不足时选项C也有可能发生。‎ 答案:BC ‎2010高考专题—离子反应 ‎1.(2010全国卷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铜屑加入溶液中:‎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2.(2010全国2)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铜屑加入溶液中:‎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3.(2010天津卷)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 Cu2+ + 2Fe2+ ‎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 + H2O = 2Na+ + 2OH- + 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 2H+ + Cl- + Cl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 + 6H+ + 5H2O2 = 2Mn2+ + 5O2↑ + 8H2O ‎ ‎4.(2010安徽卷)9.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a+、Mg2+、ClO—、NO3— B. Al3+、 NH4+、 Br- 、Cl- ‎ C. K+ 、Cr2O72- 、CH3CHO、 SO42- D. Na+、K+ 、SiO32-、Cl-‎ ‎5.(2010广东理综卷)7.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 、Ag+、PO43-、Cl- B.Fe3+、H+、I-、HCO3-‎ C.K+、Na+、NO3- 、MnO4- D.Al3+、Mg2+ 、SO42- 、CO32-‎ ‎6.(2010上海卷)9.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 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 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lO-‎ D.含大量OH一的溶液中:CO32-、Cl-、F-、K+‎ ‎7.(2010上海卷)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 B.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2+ + 2H+ + H2O2 → Fe3++ 2H2O D.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 4I- + O2 + 2H2O → 2I2 + 4OH-‎ ‎8.(2010江苏卷)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9.(2010江苏卷)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 B.由水电离的的溶液中:、、、‎ C.的溶液中:、、、‎ D.的溶液中:、、、‎ ‎10.(2010浙江卷)1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B.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H=-38.6kJ·mol-1‎ C.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 D. 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 ‎11.(2010四川理综卷)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B.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C.向磷酸二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12.(2010浙江卷)13.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 ‎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 ‎⑤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公含三种阴离子。‎ 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A. ①②④⑤ B. 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13.(2010全国卷1)28.(15分)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 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14.(2010天津卷)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g+ ‎ 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和CO ‎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 ‎2009高考专题—离子反应 ‎1.(09全国卷Ⅰ.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A.Ba2+ 、、、 B. 、、、‎ C.、Ba2+、、 D. 、、、‎ ‎2.(09安徽卷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w.w.w.k.s.5.u.c.o.m A. 、、、 B. K+ 、Al3+、 、NH3·H2O C .Na+、K+、、Cl2 D. Na+ 、CH3COO-、、OH-‎ ‎3.(09天津卷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c(H+)>c(OH-)‎ 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 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 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 ‎4.(09江苏卷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 B. 含有0.1 mol·L-1 的溶液中:、、、‎ C. 含有0.1 mol·L-1溶液在中:、、、‎ D. 室温下,pH=1的溶液中:、、、‎ ‎5.(09江苏卷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 B.用浓盐酸与反应制取少量氯气:‎ C.向溶液中通入过量制:‎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反应生成:‎ ‎6.(09广东理科基础3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反应:↑‎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 D.溶液与溶液混合:‎ ‎7.(09广东理科基础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B.Al3+、NO3- 、Cl-、CO32 -、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8.(09广东化学1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 + OH-‎ = H2O B.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 + 3H+ = Fe3+ + 3H2O C. 铜溶于稀硝酸:3Cu + 8H+ + 2NO3- = 3Cu2+ + 2 NO ↑+ 4H2O D. 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 ‎9. (09四川卷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H+、、 ‎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 C.FeCl2溶液:K+、、Na+、、、、‎ D.=0.1 mol/L的溶液:Na+、K+、、‎ ‎10.(09上海卷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与溶液反应: ‎ B.溶液吸收气体: ‎ C.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 D.等体积、等浓度的稀溶液与稀溶液混合:‎ ‎11.(09重庆卷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 C. D ‎ ‎12.(09海南卷9)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5种盐的是:‎ A.A12O3、SO2、CO2、SO3 B.C12、A12O3、N2O5、SO3‎ C.CO2、C12、CaO、SO3 D.SiO2、N2O5、CO、C12‎ ‎13.(09宁夏卷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ClO-+CO2+H2O =CaCO3↓+2HClO ‎ 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a2++2ClO-+SO2+H2O= CaSO3↓+2HClO ‎ C.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 D.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 ‎ ‎14.(09全国卷Ⅱ29) (15分)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现将它们分别配成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E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D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