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
(语文版)
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整理
必修一
《赤壁赋》苏轼
通假字
1、举酒属客 (“属”通“嘱” 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 盘绕,环绕)
4、举匏樽以相属
(“尊”通“樽”,盛酒的器皿)
5、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越过
今义:欺辱,欺侮。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儿子
词类活用
1、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
2、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3、空明:击空明兮溯流光
(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4、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5、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6、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7、南、西:乌鹊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8、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9、东: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往东)
10、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 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11、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2、舳舻(连接)千里:(省略谓语)
《陈情表》李密
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4.常在床蓐。蓐,通“褥”,垫子。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像犬马一样。
3. 则刘病日笃。 日:一天天。
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在家外。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在家内。
6. 躬亲抚养。 躬:亲自。
(二)使动用法
1.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使……闻,使……知道。
2.无以终余年。 终:使……终。
3. 保卒余年。 保:使……保全。
(三)形容词作名词
1. 夙遭闵凶。 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2. 猥以微贱。 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
3. 凡在故老。 故老: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四)形容词作动词
1.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远离。
2. 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五)名词作动词
1.臣少多疾病。 病:生病。
2.且臣少仕伪朝。 仕:做官。
3.历职郎署。 职:任职。
特殊句式
(一)介宾短语后置
1.急于星火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二)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
2.则告诉不许
(三)省略句
1.拜臣(为)郎中
2.且臣少仕(于)伪朝
3.但以刘日薄西山
(四)判断句
1.今臣亡国贱俘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2、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3、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太子随从
4、臣欲奉召奔驰:奔走效劳
5、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6、则告诉不许:申诉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8 、至于成立:
至于:一直到....... 成立:成人自立。
9、急于星火:
古义-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义-微小的光
一词多义
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动词,施行)
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顾惜)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见:①慈父见背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
②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③臣诚恐见齐于王而负赵(被)
5、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6、日: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③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7、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8、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③薄微细古(微小)
9、拜: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0、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1、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12、区区: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②何乃太区区(短浅的)
13、卒:①保卒余年 终
②卒成帝业 终究
③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士兵
④卒然边境有急 突然
《项脊轩志》归有光
古今异义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古:原来的 今:老,与新相对)
2、南北为一 (一,古:整体 今:数词)
3、室仅方丈
(方丈,古:一丈见方 今:庙宇里的住持)
4、往往而是(往往,古:到处 今:经常)
5、凡再变矣 (凡,古:总共 今:平凡;再,古:两次 今:第二次)
6、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古:桌子 今:案件)
7、久不见若影 (若,古:你 今:像)
8、日过午已昏 (昏,古:暗 今:昏沉)
9、或凭几学书(几,古:书桌 今:数词;书,古:写字 今:书本)
10、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古:交错 今:杂乱)
11、比去,以手阖门(比,古:等到 今:比较)
12、亦遂增胜
(胜,古:佳景,引申为光彩 今:胜利)
13、吾妻来归
(归,古:旧时指女子出嫁 今:回来)
14、始为篱,已为墙
(已,古:后来、不久 今:已经)
15、三五之夜 (三五,古:即农历十五)
16、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古:整 今:竟然)
17、且何谓阁子也 (且,古:那么 今:并且)
18、余稍为修葺 (余,古:我 今:剩下的)
19、雨泽下注 (下注,古:向下,名作状)
21、余自束发
(束发,古:表示成童 今:扎头发)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1)乳二世 (乳,抚养)
(2)客逾庖而宴 (宴,赴宴)
(3)执此以朝 (朝,上朝)
(4)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
(5)或凭几学书 (书,写字)
2、名词用作状语
(1)雨泽下注。使不上漏
(下,朝下,上,从上面)
(2)前辟四窗
(前,指阁子北面,因阁子是向北的)
(3)又北向 (北,朝北)
(4)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指西家)
(5)室西连于中闺(西,在西面)
(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
(7)内外多置小门窗(在内外)
(8)垣墙周庭(用垣墙)
(9)时至轩中(不时)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4、数词用作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一,一体,整体)
通假字
1、以当南日(“当”通“挡” )
2、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3、以手阖门(“阖”通“合”)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2) 轩东故尝为厨
用“……也”表示判断。如:
3)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省主语“余”)
2) ( )借书满架 (省主语“余”)
3) 吾儿,( )久不见若影 (省主语“吾”)
4) 使( )不上漏 (省兼语“之”)
5) 明月( )半墙 (省谓语“照”)
6) 余自束发读书( )轩中 (省介词“于”)
7) 垣墙( )周庭 (省介词“于”)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各句状语(下划线)放在动词、形容词(粗体)之后。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如: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在这里居住)
3) 室西连于中闺 (与中闺相连)
4) 鸡栖于厅 (在厅里栖息)
5) 其制稍异于前 (跟以前不同)
4、被动句
1)得不焚 意念被动句
《兰亭集序》王羲之
古今异义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如:引以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3.是日也
古义:代词,这。如:是日也。
今义:判断句
4.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文中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
7.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8.向之所欣
古义:过去,从前。
今义:对着
9.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特殊句式
判断句
修禊事也
死生亦大矣
其致一也
倒装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
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省略句
映带(于)左右
列坐(于)其次
悟言(于)一室之内
放浪(于)形骸之外
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死生亦大矣, 大事
⑤映带左右 环绕 名词作动词
⑥一觞一咏 喝酒 名词作动词
⑦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 使……奔驰 动词使动
⑧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使感叹产生 动词使动
⑨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必修二
《鸿门宴》
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不者(“不”通“否”读fou 三声)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
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告诉)
不可不语(告诉)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示意)
刑人如恐不胜(惩罚)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若入前为寿(走上前)
沛公奉卮酒为寿(祝寿或者敬酒)
名词用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连夜)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
道芷阳间行(抄小路)
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停步,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
项伯乃夜驰之(在夜晚)
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后续者)
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非常)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今义:河南省,河北省)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离间之言。今义:仔细说来)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 古义:现在别人,指刘邦。今义:现在的人)
沛公已去(古:离开;今:从自己一方到另一方)
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之所以。..是因为...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沛公奉卮酒为寿(古:敬酒;今:岁数大)
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用“……也”表示判断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③用“为”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无标记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无标记
珍宝尽有之。
省略句
沛公欲王(省介词宾语“于”)关中
沛公军霸上
为(省介词宾语“之”) 击破沛公军
则与(省介词宾语“之”)一生彘肩
旦日(省主语“你”)不可不蚤自来谢(省介词宾语“于”)项王
欲呼张良与(省介词宾语“之”)俱去,曰:“毋从(省介词宾语“之”)俱死也。”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上
将军战(省介词宾语“于”)河北,臣战(省介词宾语“于”)河南
置之(省介词宾语“于”)坐上
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的)
《段太尉以事状》柳宗元
古今异义
纵士卒无赖 古:横暴 今: 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古:钱财和货物 今:指货物
请假设草具 古:假,借用。 设,置,安排。 今:姑且认定
段公,仁信大人也 古:指长者 今:指成年人
一夕自恨死 古:羞愧 今:怨恨
朱泚幸致货币 古:财物 今:钱
折人手足。古义:指手和脚。今义: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古义:①“生民”,避太宗之讳,指老百姓。 ②单音词连用。今义:①陌生人。②指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
通假字
1. 不嗛,辄奋击。 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
2.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4. 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2. 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 乃我困汝。
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 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 裂裳衣疮。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崔杼弑其君》
通假字:
①遂取之“取”通“娶”
②反队,遂弑之“队”通“坠”
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说”通“脱”
④干掫有淫者“干”通“捍”
古今异义:
(1)君之臣杼疾病
(古:病得很重;今:病的总称)
(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
(古:吃喝;今: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
词类活用:
(1)东郭偃臣崔武子(名作动,做……家臣)
(2)见棠姜而美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公鞭侍人贾举(名作动,鞭打)
(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
(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5)死乎(为动用法,为……而死)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②独吾君也乎哉?
③吾罪也乎哉?
④非其私昵。
⑤民之望也。
2、变式句:
(1)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欲弑公以说于晋。
②莒子朝于齐。
③请自刃于庙。
④近于公宫。
⑤盟国人于大宫。
(2)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句。
①君死,安归?
②将庸何归?
(3)加助词“是”,让非代词宾语前置句。
①社稷是主。
②社稷是养。
③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
(4)宾语后置句。
①且人有君而弑之。
虚词:
1、其
(1)代词,第三人称。
A、作定语。例:
①其人曰:“死乎?”②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③崔杼弑其君。④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B、作小主语。例:
⑤又以其间伐晋也。
(2)作指示代词:那。例:
⑥岂为其口实?
(3)作语气副词,作反诘。例:
⑦不为崔子,其无冠乎?
2 、之
(1)结构助词。
A、的,定语标志。例:
①齐棠之妻,东郭偃之姊也。②以崔子之冠赐人。③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④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
B、用于主谓间,取消其独立性。例:
①民之望也。②叔权宣伯之在齐也。
(2)代词。
A、人称代词,作宾语。例:
①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②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③公逾墙,又射之……遂弑之。④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君为社稷亡,则亡之。⑤且人有君而弑之。⑥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⑦必杀之!
B、指示代词,这。例:
①莒为且于之役故。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3、而
连词:
A、表承接关系。例:
①见棠姜而美之。②公登台而请。③三踊而出。④枕尸股而哭。⑤门启而入。
B、表转折关系。例:
①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②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③且人有君而弑之。
C、表修限关系。例:
①公拊楹而歌。
D、表选择关系。例:
①若为已死而为已亡。
E、表结果,致使,导致。例:
①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F、表并列关系。例:
①吾焉得死亡,而焉得亡之?
G、表递进关系。例:
①崔杼立而相之。
4、是
结构助词,助非代词宾语前置。例:
①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
②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必修三
《阿房宫赋》杜牧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骊山,从骊山 ,名作状)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精英,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名词作状语。铛、石、块、砾,看做铁锅,看做石头,看做土块,看做沙砾。名词作动词。)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0.廊腰缦回(腰、缦,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13.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14.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15.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16.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
1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18.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副词作动词,极尽)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语后置
(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差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
④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⑤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
⑥直走咸阳(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今义:行)
一词多义
一:
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4、而或长烟一空 (全都。)
5、用心一也 (专一。)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 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4、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家族)
焉:
1、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2、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3、 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4、 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疑问副词。)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兼词。)
6、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
而:
1、 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北麓建构,折向西面。)
2、 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 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夫:
1、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
2、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语气助词。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观夫巴陵胜状(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滕王阁序》王勃
通假字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采”同“寀”,官员,这里指人才。)
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失)
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接孟氏之芳邻 (“接”通“结”,结交)
古今异义
1)一介书生
古义:量词,个 今义:介绍,介于
2)千里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屁
3)时维九月
古义:在;今义:常作“维护”、“维持”之义。
4)俨骖騑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道路 今义:走上路程。
5)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6)穷且益坚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没有钱,穷困。
7)所赖君子见机
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看机会,看形式。
8)阮籍猖狂
古义:狂放,不拘礼法 今义:肆无忌惮。
9)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10)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一词多义
故: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故:旧。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
3.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地。
4.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
尽:
1、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
2.潦水尽而寒潭清 尽:没,干。
3.则智者尽其谋 尽: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归尽 尽:完,尽头。
属: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是。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属:在。
即:
1.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
2.胡天八月即飞雪 即:就
3.且壮士之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即:则。
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趋:
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词类活用
①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②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③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④ 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⑤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⑥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⑦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⑧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⑨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⑩雾: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雾一样)
⑾骇:川泽纡其骇瞩 (使动 使……吃惊)
必修四
《师说》韩愈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
③吾师道也:(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 (结构助词,这)
③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指示代词,那(些) )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强调,真是;表反问,难道)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10.君子不齿:齿,表并列。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8.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1.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12.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
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省略句
则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被动
不拘于时
所字结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重点背诵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劝学》荀子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异义
1.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 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黄泉古义:地下水,很深的地下水。例:下饮黄泉。
今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
8.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9. 用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10.跪 古义:蟹腿
今义:跪下
词类活用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5.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
9.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 (比)
(2)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 (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递进关系)
(3)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
(4)而见者远 (表转折)
(5)锲而舍之 (表假设)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原因,或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 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无义)
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4.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5.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7.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8.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
9.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10.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11.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12.学不可以已(省略句)
必修五
《论修身》
通假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
幼而不孙弟(“弟”通“悌”)
词类活用
1.朝闻道,夕死可矣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2.宰予昼寝
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3.司马牛问君子
名词作动词;如何成为一个君子。
4.左丘明耻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
5.匿怨而友其人
名词作动词;友善,友好。
古今异义
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古义:朴实而又文采;
今义: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
2.患其不能也
古义:没有能力;今义:不可以
3.居处恭,执事敬
古义:日常生活;今义:居住的地方
4.君子亦有穷乎
古义:指窘迫,走投无路;今义:指贫困
特殊句式
1.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判断句;老师的思想就是尽心竭力和推己及人。
2.何谓也?
宾语前置;什么意思?
3.不患人之不己知
宾语前置;不怕没有人了解自己。
4.于予与何诛
宾语前置;对宰予还能责备什么呢?
5.其何以行之哉
宾语前置;他靠什么能启动?
《论民本》
通假字
1. 为众驱爵者(通“雀”)
2. 放辟邪侈(通“僻”)
3. 是罔民也(通“网”)
4. 则盍反其本矣(通“返”)
5.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已(通“斑”)
6. 无不为已(通“矣”)
词类活用
1. 而民莫之死也(为……而死)
2. 今之欲王者(名作动,统一天下)
3. 死其长矣(为……而死)
4. 然后从而刑之(名作动,处治)
5. 然后驱而之善(形做名,善道)
6.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
7. 树之以桑(名作动,种植)
古今异义
1. 牺牲既成
古义:祭祀用的牲畜
今义:为公众事业而死
2. 然后从而刑之
古义:接着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3. 俯足以蓄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丈夫的配偶
特殊句式
1.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判断句;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
2. 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定语后置;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填尸沟壑。
3. 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没有过这样的事。
《神游物外》
一.虚词
1. 之
(1)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3)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4)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助词,的)
(9)则芥为之舟(代词,小草的)
(10)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
(1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12)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些)
(1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指宋荣子)
(1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指彭祖)
2. 而
(1)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3)决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4)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就)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3. 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4.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 以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6. 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 于
(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 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二. 实词
通假字
1.北冥有鱼 冥:通“溟”,大海。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4.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 反:通“返”。
5.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
6.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7.而征一国 而:通“耐”,能。
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指动物
今义:虫子
(5)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短的
今义:农历腊月;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一词多义
知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 词类活用
(1)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
(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4)德合一君(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
(5)而徵一国者(使动用法,使……信任)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誉 名词用作动词 称赞)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 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 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 变式句
(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6)之二虫又何知(知何,宾语前置)
选修(部分)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祭十二郎文》
古今异义:
①吾去汴州
去:(古义)离开
(今义)离开所在地方到别处去
②明年,丞相薨
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③又可冀其成立邪
成立:(古义)成家立业
(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④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动摇:(古义)松动
(今义)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之间或在两条对立的行动路线之间摇摆不定
⑤未可以为信也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⑥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几何:(古义)多少(日子),意指过不了多久
(今义)多少(用于反问)
⑦其无知,悲不几时
无知:(古义)(我)死后无知
(今义)不懂情理;缺乏知识
⑧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无意:(古义)没有心思
(今义)不是有意的
⑨然后惟其所愿
然后:(古义)这样之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⑩将成家而致汝
成家:(古义)安家
(今义)男子结婚
(11)虽然,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
虽然:(古义)即使这样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与之呼应
通假字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美味食物
②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死
④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兆:通“垗[zhào] ”,墓地
⑤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⑥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曷:通“何”,什么
⑦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已:通“以”,表示时间的界限
8.以待馀年 馀:通“余”,剩下的
重要虚词
其:
其能久存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选择的连词)
其无知,悲不几时(表假设的连词)
乎:(助词,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反问语气见“其”的例句)
矣:其信然矣(判断语气,语气较重)
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汝又不果来 果:实现
业其家 业:继承……的事业
东亦客也 客:做客
②名词作状语
莫如西归 西:向西
中年兄殁南方 中年:在中年
毛血日益衰 日:一天天地
③动词作名词
而视茫茫 视:视力
惟其所愿 愿:愿望
传之非其真也 传:传来的消息
④使动用法
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 夭:使......夭折
成家以致汝 成家:使家成 致:使......来
长吾女及汝女 长:养育,使……成长,
⑤形容词作名词
乃能衔哀致诚 诚:诚意
苍苍者欲化为白矣 白:白发
⒍形容词作动词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全:保全
一词多义
①乃能衔哀致诚 (表达)
②致敬亭于幕府 (送达)
③将成家而致汝 (使……来)
④何意致不厚 (招引,引来)
⑤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取得,得到)
⑥老妇前致词 (传达,表达)
⑦[蒋]干还,称瑜雅量高致 (兴致,情致)
⒉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到)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就职上任)
③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④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接近,靠近)
⒊之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②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主谓之间)
③佯狂不知所之者 (到)
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代词,事情)
⑤告汝十二郎之灵 (的)
⒋始
①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当初,最初(初次)】
②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开始)
③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曾经)
④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才)
⒌舍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离开)
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停止)
③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客舍)
④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 (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⑤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建房舍)
⑥屋舍俨然 (房舍)
⒍其
①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难道)
②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那)
③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他的)
④齐国其庶几乎 (或许)
⑤汝其善抚之 (一定)
⒎信
①其信然邪?其梦邪? (真实,确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相信)
③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信用)
④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随意,随便)
⑤烟涛微茫信难求 ( 实在,的确)
⒏然
①呜呼!其信然矣!
(形容词的词尾……的样子)
②虽然,我自今年来 (这样)
③吴广以为然 (是的,对的)
④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不过,但是)
⑤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一样)
⒐穷
①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穷尽)
②固将愁苦而终穷 (不得志)
③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阻塞不通,与”通”相对)
⒑书
①汝去年书云 (写信)
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写)
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书籍)
④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表)
⑤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书画)
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指<<尚书>>)
⑦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文字)
⒒比
①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近来)
②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 (并列,挨着)
③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比较)
④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和…比较)
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等到,及)
⒓以
①未始以为忧也 (把)
②其竟以此而殒其身乎 (因为)
③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在)
④使者妄称以应之乎 (来)
⒔如
①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而”)
②日初出大如车盖 (像)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比得上)
④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到)
⒕食
①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粮食)
②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食物)
③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吃)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养)
⒖病
①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 (生病)
②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毛病,弊病)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干枯的)
④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疾病)
⑤君子病无能焉 (担心)
⑥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困苦不堪)
⒗意
①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心思)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心意)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神态)
⑤何意致不厚 (意料)
⒘长
①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养育)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年纪大的)
③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个子)
④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与短相对)
⑤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长度)
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太息:长叹)
⑦茅檐长扫净无苔 (经常)
⑧府吏长跪告 (长久)
⑨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排行第一)
⒙而
①蟹六跪而二螯 (并列)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
③曼丽远视,而望幸焉 (承接)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转折)
⑤提刀而立 (修饰)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假设)
⑦遏其生气——而江浙之梅皆病(因果)
特殊句式
⒈宾语前置
①惟兄嫂是依(应为:"惟依兄嫂是")
②其又何尤(应为:"其又尤何")
③何为而在吾侧也(应为:"为何而在吾侧也")
⒉状语后置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应为:”吾于汴州佐董丞相“)
吾佐戎徐州
(省略“于”,应为:“吾于徐州佐戎”)
⒊被动句
吾又罢去(译为:我又被罢免)
⒋省略句
汝从(吾)于东
既(吾)又与汝就食江南
⒌感叹句
呜呼!其信然邪
⒍反问句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⒎固定句式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其......其......其......”构成选择疑问句,译为:“是......还是......还是......?”)
既然已(“已”同“矣”,了)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词类活用
名作动
1.病瘘,隆然伏行。 病,患…病
2.名我固当。 名,称呼
3.早实以蕃。 实,结果实
4.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作动词用,手抓,掐
5.而卒以祸。 祸,受到祸害。
6.其实仇之。 仇,仇恨。
7.其莳也若子。 子,对待子女一样
名作状
(1) 旦视而暮抚。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
(3)旦暮吏来而呼曰。 旦暮,从早到晚
使动用法
(1)以致其性焉尔。致,使……达到
(2)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
(3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早,使……结得早;蕃,使……多
(4)鸣鼓而聚之。
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繁荣。安,使……安乐。
(6)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烦,使……繁琐。
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业,以……为职业
为动用法
传其事以为官戒。 为……作传
一词多义
害
不害其长。(妨碍)
其实害之。(伤害)
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故
其土欲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
故不我若也。(所以)
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上)
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而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早织而缕。 (通“尔”,你们)
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以
早实以蕃(而且)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表目的,来)
以子之道(把)
古今异义
1、故乡人号之“驼”。 乡人(古义:两个词,所有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 既然 (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 不过(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小人 (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6、已去而复顾。 去 (古义:离开;今义:到某个地方。)
省略句
①然吾居(于,在)乡。
②而卒以(之,指代“好烦其令”。“以之”,因此。)祸。
③传其事以(之,它,指代“本传”)为官戒。
④移之(于,到) 官理可乎?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通“戮”,刑辱的意思)
(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
词类活用
(1)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
(2)穷回溪(形容词作动词,走遍)
(3)卧而梦(名词作动词,做梦)
(4)始指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5)穷山之高而止(形容词用作名词,最高点、顶点)
(6)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7)萦青缭白(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山,白水)
(8)自远而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
古今异义
(1)漫漫而游(古义:没有目的;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2)无远不到(古义:无论;今义:没有)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古义:凡是、这(个);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4)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古义:不曾;今义:没开始)
(5)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接着,表承接)
(6)颓然就醉(古义:文中指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7)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8)攒蹙累积 ( 古义 :重叠、积压 ;今义: 积累)
(9)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10)醉则更相枕以卧 (古义 :动词,更换交替;今义: 程度副词,更加。)
(11)到则披草而坐 (古义 :拨,拨开; 今义: 覆盖在肩背上。)
(12)颓然就醉 (古义 :接近 ;今义 :就是)
(1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 古义: 从前; 今义: 朝)
(14 )故为之文以志
(古义: 记 ;今义: 志气、志向。)
(15) 是岁元和四年也
( 古义: 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
一词多义
(1)穷
穷回溪(动词,走遍)
穷山之高而止(动词,走遍)
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头)
(2)梦
卧而梦(动词,做梦)
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始指异之(副词,才)
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
(4)而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承接)
卧而梦(连词,表承接)
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承接)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
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顺承)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连词,表修饰)
而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
而不知其所穷(连词,表转折)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连词,表转折)
(5)之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助词,的)
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词,的)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词,的)
不知日之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为之文以志(指示代词,这)
(6)为
自余为僇人(动词,成为)
不与培塿为类(动词,作为)
故为之文以志(动词,写)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
(2)(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
(3)始指(之)异之
(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4)(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
(5)故为之文以志(之)
(省略宾语“之”,代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定语后置句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被动句
皆我有也(可以认为都被我所拥有)
《秋声赋》欧阳修
一、通假字
1. 忽奔腾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涛汹涌的样子。)
2. 有动于中(“中”通“衷”,内心。)
二、古今异义
1.如赴敌之兵(兵 古:军队 今:士兵)
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 古:自然 今:天)
3.金铁皆鸣(金铁 古:兵器 今:金属名)
4.其色惨淡(惨淡 古:黯然无色 今:多形容“萧条”和“费心苦力”)
5.有动于中(中 古:内心 今:方位名词)
6.黟然黑者为星星(星星 古:点点白发 今:比喻细小的、分散的点儿或别的东西)
三、一词多义
1.既
物既老而悲伤(已经,……以后)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
2.金
金铁皆鸣(金属,引申为武器)
于行用金(五行之一)
请献十金(汉以后银一两为一金)
3.及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到达)
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
四、词类活用
1.欧阳子方夜读书(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春生秋实(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3.四无人声(四,数词作名词,四处)
4.如波涛夜惊(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六国论》苏洵
一词多义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举以予人 ( 来) 省略句:举之以予人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旧事)
犹:
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始:
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古今异义
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古义:以至于。 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 古义:结交 今义:和
9.速: 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不行: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不可以
特殊句式(介后=状后)
1.赵尝五战于秦 -------介后
2.洎牧以谗诛 -------- 被动
3.齐人勿附于秦 ------ 介后
4.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
5.其势弱于秦 -------- 介后
6.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
7.破灭之道也 --------- 判断
8.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省略句
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判断句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
1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省略句
12.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句
1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
14.是又在六国下矣 -----------判断句
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牧连却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每天 、每月。名作状。 )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
不能独完:(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作状,按理来说)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形容词作名词)
通假字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 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 如果)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毋 不要)
4.暴霜露 (通曝冒着)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通假字
1.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词类活用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4.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5.问其深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7.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8.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0. 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
11.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14.往往有得。 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
文言固定句式
1.有怠而欲出者。 (有一个……的人。)
2.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3.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
省略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7.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
判断句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此余之所得也
4.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
5.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倒装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介宾短语后置)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
多义词
1. 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 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⑥道芷阳间行(取道)
3. 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 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7.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欣赏)
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此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建筑物的一种,读gu`an)
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观赏)
8.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定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不名一钱(以私人名义占有)
狄公有盛名(名声)
古今异义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非常】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学者】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悲】
古义:“悲”,感叹
今义:悲伤。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
古义:“至”是“到”,“于”为介词,引出下文地点。
今义:表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