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08高考解答图表分析题讲义与专项训练
解读图示题有规律可循:一是确信分就在图里;二是做到数看:如看名称,看标记,看图象运动轨迹(柱状、箭头、曲线、折线,一般都反映某个指标的增加或减少),看数字,看时间,看设问等。三是对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纵向、横向)、分析,用政治术语把图示揭示的现象和问题表述出来,要进行比较。在过程中比较,看变化。
套路:时间 + 有关指标及其变化情况 + 简要分析 = 答案要点
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5、组织答案时必须做到两个统一:
第一、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由图表式材料概括归纳出其反映的经济现象,用理论知识对这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提示其所体现的本质。
第二、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运用理论知识,紧扣材料,分层论述,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论证观点。避免观点材料相脱节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题目提供的材料抛在一边,漫天撒网,一味地堆砌理论观点;二是一味地照搬材料。
6、要恰当地使用政治术语,包括基本原理、观点和时政语言。
7、组织答案要增强时事敏感性,要懂得党和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不说行外话和过时话。
8、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也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专题训练一(描述)
常见的图表转换题型:
(一)表格阅读概括题:
① 一表单读:
“到哪儿去买休闲服”,为了这个问题,记者选取北京、上海、南京和武汉4个城市,在各自的主要商业街上,随机抽取了400个样本进行调查,结果见下面提供的表格。阅读比较此表,可以归纳出哪两点结论。
各收入层次在购买休闲服时选择商店的比例
收入水平(年收入人民币元)
<8000元
8000元~1.5万元
1.5~2万元
2~3万元
>3万
专卖店
49.91%
49.91%
52.34%
52.82%
52.20%
外资或合资百货店
5.99%
12.16%
13.06%
17.86%
23.90%
私营服装店
21.51%
15.24%
14.96%
14.66%
10.66%
1. 。2. 。
② 多表齐读:
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出生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及以后
比例
23.33%
64.29%
12.38
教龄
20年以上
11~20年
10年以内
比例
4.76%
73.81%
21.43%
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 为主, 次之。
这说明: “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
(二)直块或柱形图表阅读概括题:
① 个体展示:
根据下边的统计图,完成后边的两小题。
1988年~1993年某地区人口示意图(单位:万)(均为年初统计)
1988 805.38
1989 836.1
1990 851.03
1991 860.44
1992 872.12
1993 883.5
(1) 说明该地区人口增长最多最少的情况:
答:1988~1993年的6年间,某地区 (25字内)
(2) 说明1990年以后人口增长的变化:
答:1990年以来,某地区 (限20字内)
② 比较展示:
平方米
建国50年来,中华大地上的沧桑巨变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反映。下表是1978年以来老百姓住房面积变化情况。请你用概括性的语句介绍我国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变化情况。
我国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变化情况。(不超过35字)
(三)图表阅读概括题:
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也面临着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读下面的图文,通过分析,写出一个结论,让其与后文衔接。
上图显示: ,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必须创新开放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引国外各类投资主体到西部投资。
(四)曲线图表阅读概括题: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② 在读下面“各类经济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比图”,续写句子,揭示图中数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所说明的问题,不超过70字。(4分)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 。
专题训练二(政治原题)
(2005年北京)阅读材料。材料一 图是“微笑曲线”示意图。图中的两条曲线均呈现U型,好似微笑的嘴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图 “微笑曲线”示意图
回答: (1)“微笑曲线”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结合材料二,说明“微笑曲线”对我国企业提高利润水平有什么启示。(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企业的现状及发展。
(3)结合政治常识,从法律和政策两个方面,说明国家应怎样营造有利于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的环境,并列举事例(法律和政策两个方面各举一例)。
国家行为(8分)
简单举例(2分)
范
例
对外开放,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设立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
法律
方面
政策
方面
(2002卷)40.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30分)
(3)读图8,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6分)
14%
28%
17%
41%
耕地
森林
草地
其它
图8 1999年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示意
4%
10%
29%
57%
农业
牧业
林业
渔业
图9 1999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
(4)读图9,说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6分)
(2004年全国2)38.(32分)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又称“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材料一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
其中:8个主要产粮省份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
收入年增长率
1997年—2003年
4%
2.73%
8%
*系1999年—2003年数据
材料二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A) 其中:来自农业部分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B)
A : B
1997年
2090元
1268元
5160元
1:2.47
2003年
2622元
1168元*
8500元
1:3.24
*系2002年数据
(1)联系“一号文件”,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11分)
(2)运用国家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必要性。(10分)
(3)试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策依据。(11分)
2005年全国1)38.(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表1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单位:元/人)
年份
地收入
1.工资性收入
占比
(%)
2.家庭经营纯收入
占比
(%)
3.转移
性收入
占比
(%)
4.其它
收入
占比
(%)
2001
2366
772
32.6
1460
61.7
47
2.0
88
3.7
2002
2476
840
33.9
1488
60.1
51
2.1
98
4.0
2003
2622
919
35.0
1541
58.8
66
2.5
97
3.7
2004
2936
998
33.98
1746
59.45
77
2.62
116
3.95
注:技术性统计误差由四舍五入造成
(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
(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
(3)农民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人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10分)
(4)表1反映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12分)
(2007广东卷)4l.(18分)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l:2001年-2005年广东省能源消费变动状况。
增长速度
材料2:2001年一2005年广东省人均GDP变动情况
(年份)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广东省人均
GDP(美元)
1660.22
1812.09
2081.38
2382.95
2882.oo
材料3:广东省单位GDP能耗变动状况
注:吨标准朔毛//万元是国际通用的能耗指标。问题:(1)材料1、材料2和材料3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材料l、材料2和材料3之间有什么联系?(5分)
(3)材料2和材料3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7分)
(2007全国卷1)39.(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统计,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30%。但高科技产品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如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进口。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对这一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国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积极增加进口、主动减免某些非洲国家的债务等。通过这些努力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
(1)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10分)
(2)针对从材料一、二中所看出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思路。(8分)
(3)运用政治常识中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14分)
(2007全国卷2)40.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表 2 中国玉米产需表 单位:10000
年度
产量
年度总需求
需求结构
饲料消费
食用消费
工业加工
其他
2001
10600
11813
8380
771
1180
1482
2002
11136
12410
8327
737
1380
1966
2003
12130
13789
9020
828
1450
2500
2004
11400
13077
9156
792
1540
1589
2005
12160
13181
9360
820
1730
1271
2006
13000
13400
10000
—
—
600
(6)根据表 2 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10 分)
作为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美国把玉米加工产业当作一个绿色能源产业加以发展。近年来,出于开发新能源和消化陈化粮等多种考虑,中国发展了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产业。当中国玉米燃料乙醇工业迅速发展引起玉米供需关系明显变化,库存迅速下降,并影响到其他相关产业正常发展的情况下,2006 年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明确表示不支持玉米燃料乙醇等产业过度发展。
(7)运用唯物的辨证的观点分析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10 分)
(2007四川卷)俄罗斯和韩国是中国的重要邻邦。近年来,中俄、中纬贾易发展迅速。见表5 :
表五 中俄、中韩贸易基本情况
( 6)表5 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请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中俄、中韩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10 分)
(2007海南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一国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等内容。
(1)读图3、4,描述2002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和需求变化走势。(6分)
(2)简要分析2002年以来图3、图4所显示的需求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6分)
答案部分:
专题训练一(描述)
『答案』:各消费层次均有约半数消费者选择专卖店;随着收入增长,选择外资或合资百货店的比例递增,而选择私营店的比例递减。
『答案』:以60年代出生、教龄在11~20年的为主;50年代出生和教龄在10年以内的次之。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已成为优秀教师的主体。
答案:(1)人口增长1988年最多、1990年最少,分别为31万人和9万人。
(2)人口增长速度80年代末比较快,90年代比较慢。
『答案』:普通百姓的人均住房面积逐年扩大,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的速度较城市快。
『答案』:我国西部吸引外商及其他投资与中东部特别是东部相比,相差很大。
『答案』:自1987年到1996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原来的1%上升到24%,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主要地位。
专题训练二(政治原题)
[解析]
对于设问(1)的第一问,解答时要认真审读图表,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要用概括性的语言准确地把比较对象发生的变化写出来,不需要透过现象去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或产生的原因。对于设问(1)的第二问,解答时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弄清此种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由此及彼,运用有关利润方面的知识,探究如何借鉴“微笑曲线”,提高我国企业的利润水平。对于设问(2),解答时要以教材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联系题目材料进行回答。设问(3)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特点,解答时要学会类比,学会知识和能力、方法的迁移,结合题目所提供的具体材料,注意从多层次、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
答案要点:(1)①从事产品研发、零件生产、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利润,而从事组装的企业利润水平较低;与60、70年代相比,目前底端与两端的利润水平差距扩大,底端企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②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重视售后服务;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企业信誉,塑造企业形象。
(2)①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把我国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和利润分布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要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认清当前我国企业在“微笑曲线”中所处的位置,继续发挥现有优势,努力改变集中于加工和组装环节的现状。
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解题常备知识:
(一)常考知识点和相关理论知识:
(1)、国民经济问题: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GDP和GNP的经济学价值;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⑤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⑥积极发展第三产业;⑦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
(2)、企业经营状况问题:①企业的资产规模及构成情况;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兼并与破产,注意兼并的意义)。
(3)、人民生活问题:①居民收入的结构问题;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③人民生活水平问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
(4)、对外贸易问题:①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问题;②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和逆差;关税的调节作用;我国利用外资和技术情况)。
答案要点:
(3)耕地比重较小,(2分) 森林比重较小,(2分)草地比重较大。(2分)
(4)农业产值比重偏高,(3分)牧业、林业、渔业产值比重偏低。(3分)(答出
牧业偏低得2分)
38.(共32分)答案要点:
(1)①材料一说明最近7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其中产粮区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尤其缓慢。
②材料二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近7年里有所扩大,而且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减少,这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①农民增收缓慢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②国家具有组织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政府的责任。
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应政策和措施,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1) 唯物辩证法强调,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可以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提纲挚领的意义。
38.(32分)答案要点
(1)在农民收人的构成中,工资性收人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04年略有回落。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04年有所回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2)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务工的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3)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
②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③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4) ①20多年来,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根据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而公有制程度过高的情况,进行生产关系改革,实行家庭承包制,体现了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刻认识。
③振兴农业,不仅要靠政策,还要靠科技,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
④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民利益的满足上,减免农业税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1)①在我国制成品国际贸易中,贸易总额逐年增加。②其中化学类产品是逆差;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和杂项制品保持顺差。③我国制成品贸易总额一直保持顺差,存在贸易不平衡现象。④高科技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核心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说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2)①政府要鼓励进口先进技术和国内短缺资源,积极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②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
(3)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促进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②这些政策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生动体现,既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充分考虑了贸易伙伴国的利益。③通过协商和谈判的途径来解决贸易磨擦和分歧,可以避免贸易磨擦的升级,实现双赢。
(6)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从2001年至2006年,玉米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产量(总供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4分)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小。(3分)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3分)(若回答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也可酌情给分。)
(7)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政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原理; (5 分)从玉米深加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统筹考虑相关政策,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普遍联系的观点。(5分)(如果答出根据中国玉米加工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条件不同,因而不能照搬美国的作法,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或者答出玉米加工业发展规模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体现了量变质变的规律,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0分)(
经济现象:①中俄、中韩贸易额都不能有增长,但增幅差异较大。②中俄、中韩贸易新产品结构不同,但存在互补性。③中俄、中韩都是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
发展原因: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②有利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③有利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节约社会劳动。④有利于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材料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7)指出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并以近年来我国处理与图12(见本卷14页)所示地区一国(或多国)关系的事实,说明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10分)
政治学依据:① 和平与发展是当信时代的主题。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正确性:①以具体事例说明,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②以具体事例说明,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世界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