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科学家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科技明“星”之科研事迹+话题角度+时评金句+名校范文 ‎  有这样一群人 经冬复历春 在“冷板凳”上钻研着“热课题”‎ 伴青灯黄卷 默默攻克着一个个“不可能”‎ ‎ ‎ 他们都曾在万众瞩目中 接过沉甸甸的荣誉证书 他们都有同样耀眼的称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 ‎ 一、热点事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黄旭华、曾庆存两位科学家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为最高奖获得者颁奖。‎ ‎ ‎ 二、时评主题角度 角度一:国家角度。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只有以改革激活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角度二:社会角度。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也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 激发科技创新的力量,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事,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讲好科学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让那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成为时代偶像,方能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热爱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 角度三:爱国、责任与使命。他们矢志报国,把个人选择融入民族发展的大潮中,成就国家成就自我。他们的成功启迪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洞察变革于端倪,把握先机于初始,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角度四: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刻苦钻研,离不开发扬爱岗敬业精神。怀揣一颗火热的“科研心”,甘坐数十年“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刻苦钻研、攻坚克难,是他们在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角度五: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精神。他们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大力弘扬。‎ ‎ ‎ 三、语言素材积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爱因斯坦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马克·吐温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                            ——阿西莫夫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托马斯·彼得斯 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        ——司汤达 ‎ ‎ 四、大师感人事迹:‎ ‎(一)黄旭华院士:核潜艇研制“痴翁”痴心不改乐在其中 ‎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孙自法)“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30多年前,世界上首位亲自参与深潜的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在试验艇起浮过程中,激情澎湃赋诗一首。‎ ‎  这位“痴翁”痴心不改,为中国“大国重器”核潜艇研制奉献一生,立下不朽功勋。1月10日,96岁高龄、满头银发的黄旭华院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神采奕奕登上领奖台,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1.对敌斗争磨砺坚强意志 ‎  1924年2月,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海丰一个小镇,小学毕业时,日本军国主义挑起的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在时局动荡和无休止的炮火中,黄旭华历经辗转艰难完成初中、高中学业,为考大学继续学习,在战火连天的混乱中,黄旭华和同学在柳州挤上开往贵阳的火车。‎ ‎  1945年8月,黄旭华以造船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国立交通大学,学术生涯和革命思想同步启蒙,他立志要好好读书,将来为国家做点事情,让国家强大起来。‎ ‎  大学读书期间,黄旭华参加进步组织“山茶社”,加入地下党,积极参与护校、反内战、反饥饿等各种学习运动,组织和领导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并在白色恐怖中坚持对敌斗争磨砺坚强意志,这些能力和品质,也为他后来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完成核潜艇研制任务奠定重要基础。‎ ‎  2.坚信中国不能没有核潜艇 ‎  解密资料显示,1958年6月,聂荣臻向中共中央呈报《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周恩来、邓小平分别对这份绝密文件作出批示并呈送毛泽东签批,中国核潜艇研制事业大幕由此拉开。‎ ‎  同年8月,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近10年、参加过常规潜艇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的黄旭华奉命调往北京,到海军“造船技术研究室”从事核动力潜艇的研究设计工作。‎ ‎  中国核潜艇研制工作虽正式起步,但步履维艰:一没有专业技术人才,二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三没有技术参考资料。困难没能吓倒黄旭华和同事们,反而激起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干劲十足的斗志,他们边学习、边研究、边验证,仅用3个月时间就提出5个核潜艇总体设想方案。‎ ‎  就在黄旭华和同事们怀揣梦想日夜苦干时,残酷的现实又给了他们重重的一击:1962年,因国家经济困难、技术力量不足、给“两弹一星”让路等原因,中央经过长时间多次讨论研究后忍痛作出决定:核潜艇工程暂时下马。‎ ‎  不过,黄旭华坚信中国不能没有核潜艇,终有一天会重新上马。作为留下的技术骨干之一,继续进行核潜艇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他的坚持很快等来回报,1965年8月,周恩来主持中央专门委员会第13次会议,决定代号“09”的核潜艇研制工程重新立项上马,正式进入型号研制,原国防科工办同时批准组建代号“719”的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黄旭华任副总工程师,中国核潜艇研制步伐由此加快并步入正轨。‎ ‎  黄旭华接受采访时感慨说:“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那么多挫折,项目上马下马,我都没有动摇过。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当年的29个人,一直坚持到上世纪80年代的,除了我之外再没有别人,我非要实现目标不可。”‎ ‎  3.“三面镜子”看资料“土办法”促研制 ‎  面对核潜艇研制一时难以解决的诸多困难和错综复杂的矛盾,黄旭华和同事们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以摸清国际核潜艇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和发展趋势,提高对核潜艇的认识和研制工作起点。‎ ‎  黄旭华还针对性提出,收集资料时要带上“三面镜子”:一要用“放大镜”,沙里淘金,追踪线索;二要用“显微镜”,去粗取精,看清实质;三要用“照妖镜”,鉴别真假,去伪存真。经过对收集到零散资料的分析、整理,他们对核潜艇总算有了一个大体认识,并集成核潜艇的完整总体。‎ ‎  在调查研究的同时,黄旭华和同事们不等不靠,提出“骑驴找马”‎ 工作思路,先启动核潜艇研制相关基础工作,边干边创造条件,提升科研能力、锻炼科研队伍。为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他们组织三组人马同时计算,如果三组人的计算结果都一样,就通过,得出的数据稍有出入,就必须重算,直到得出同一数值。‎ ‎  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前进”牌算盘,这把算盘曾经伴随着他度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许多关键数据都出自于这把算盘。‎ ‎  此外,黄旭华和同事们还反复研究,广泛吸取参研人员意见,提出多项控制潜艇总重和稳性的措施,其中一条“土办法”堪称“斤斤计较”,即所有设备、管道、电缆等上艇都要称重备案,安装完毕切下的边角废料、剩下的管道和电缆等拿下艇时也要过秤,并从总重量中扣除。就是通过这样的“土办法”,保证中国核潜艇研制工作顺利进行。‎ ‎  4.深潜试验亲身参与开先例 ‎  1988年,中国首艘核潜艇迎来期待已久的深潜试验,虽然有关方面为这次深潜作出周全准备,但参试人员精神压力很大,十几位参试人员拍了“生死照”,有参试的年轻艇员甚至写好遗书。看到这个情况,当时已年过花甲的黄旭华立即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作为核潜艇总设计师,他要同参试人员一起去深潜。‎ ‎  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与深潜,在世界上尚无先例,很多人都劝当年已64岁的黄旭华不要参加深潜。黄旭华却坚持参加,他说:“首先我对它很有信心,但是,我担心深潜时出现超出了我现在认知水平之外的问题。而且,万一还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时协助艇长判断和处置。”‎ ‎  参试决心已定,黄旭华心怀愧疚地将决定告诉了夫人李世英,夫妻俩一起在719所工作几十年,李世英深知深潜的重要和风险,她宽慰丈夫说:“你当然要下去,否则将来你怎么带这支队伍?我支持你。你下去,没事的,我在家里等你。”‎ ‎  试验过程中,黄旭华随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注意收集深潜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指挥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录音找到每一处发生船体变形的部位,分析成因、制定对策,进一步提高艇体结构可靠性。‎ ‎  这次深潜试验,核潜艇稳稳下潜到设计的极限深度,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鱼雷攻击型核潜艇达到设计目标,符合实战需要,中国海军潜艇史上首个深潜纪录由此诞生,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随同首艇一起深潜,也成为719所一项“光荣传统”。‎ ‎  5.荣誉等身牵挂核潜艇人才培养 ‎  作为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现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19所名誉所长的黄旭华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还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何梁何利基金成就奖及科技进步奖、共和国勋章等荣誉。‎ ‎  2014年,黄旭华获评“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从那以后,这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核潜艇专家才从幕后走到台前,也让国人和世界知道,中国人凭着自己的智慧,仅用不到10年时间,就实现毛泽东“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 ‎  虽然荣誉等身,但黄旭华总是强调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他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核潜艇研制团队,荣誉属于同他一起并肩战斗、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核潜艇研制事业的默默无闻的战友们,以及今天为了让核潜艇研制事业跟国家一样强起来而接续奋战的年轻一代。‎ ‎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黄旭华院士还一直密切关注中国核潜艇研制,除心系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外,黄旭华最牵挂的就是核潜艇研制事业的人才培养。‎ ‎  黄旭华主张从工程实践中培养人,几十年来,他率领团队开展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并通过在研制工程实践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让年轻人放手去干。”黄老说,年轻人需要支持需要鼓励,所以他自己定位当“拉拉队”,给年轻人撑腰、给他们敲锣打鼓。‎ 特别是退出一线后,黄旭华更愿意充当中国核潜艇研制必要的“场外指导”角色,而不是当教练。他鼓励将任务交给年轻人,在工作中大胆使用。黄老认为,年轻人干事,就是要敢想敢做敢于承担,“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跌倒了爬起来总结经验再前进”。‎ ‎(二)大气科学家曾庆存院士:致力“天有可测风云”‎ ‎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孙自法)他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领域——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开创性和基础性贡献;他为国际上推进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发展成为现代先进学科做出杰出贡献;他还密切结合国家需要,为解决中国相关气象业务的关键问题做出卓越贡献……‎ ‎  他就是从事大气科学研究近60年,致力推动“天有不测风云”成为“天有可测风云”的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院士。1月10日,85岁高龄的曾庆存院士以卓著成就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1.留学归来立志攀登气象科学高峰 ‎  1935年5月,曾庆存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整天田间劳碌,哥哥便带着年幼的他一起上学堂听课,就这样以非正规的身份开始了学生时代。‎ ‎  这对打着赤脚、衣衫褴褛的兄弟一边劳动、一边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52年,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求学期间,他延续着幼时刻苦学习的劲头,埋头苦读。‎ ‎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急需气象科学人才。在乡村长大的曾庆存对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受天气和气候的重大影响有深切感受,气象学也深深地吸引着这个年轻人。曾庆存回忆说:“我印象很深的有一件事,1954年的一场晚霜把河南40%的小麦冻死了,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粮食产量。如果能提前预判天气,做好防范,肯定能减不少损失。”‎ ‎  北大毕业前夕曾庆存到中央气象台实习,看到气象预报员们废寝忘食地守候在天气图旁进行分析判断和发布天气预报,但由于缺少精确计算,往往只能是定性分析判断和凭经验做天气预报。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下决心要研究客观定量的数值天气预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 ‎ ‎ 1957年年底至1961年年初,曾庆存通过国家考试被选拔派遣至前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作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气象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基别尔。基别尔为曾庆存选择了一道世界著名难题作为论文题目,即应用斜压大气动力学原始方程组做数值天气预报的研究。通过苦读冥思、反复试验,几经失败后曾庆存终于提出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半隐式差分法”,并随即被用于实际天气预报业务,至今仍在应用,奠定了当今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的动力框架基础。‎ ‎  在前苏联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后,曾庆存立即回国,还写下一首《自励》诗:“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当年仅26岁的曾庆存立下志向,一定要在气象科学领域踏上世界最高峰。学成归国,曾庆存分配到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气象研究室工作,从此开始了他投身大气研究、科学报国的科研生涯。‎ ‎  2.科研攻关“风云变幻”成就卓著 ‎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曾庆存院士与“风云变幻”打了一辈子交道,从“中国北坡”攀登大气科学“珠峰”的征途中,他用汗水和智慧收获了一大批原创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科研成果。‎ ‎  在数值天气预报与地球流体力学的数学物理系统理论方面,曾院士建立起完整的地转适应过程理论、地转适应过程与大尺度大气运动演变过程的弱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准可分性理论,阐明天气系统演变的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本质特性;其专著《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将气象问题、动力学理论和数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发展的“波包动力学”“非标准模方法”和运动稳定性理论研究,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大气和大洋环流以及天气—气候动力诊断分析研究中。‎ ‎  在数值天气和气候预测模式的研制与计算地球流体力学研究方面,曾院士首创求解大气运动原始方程组的“半隐式差分法”,随后还发展“标准层结扣除法”“平方守恒格式”等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是世界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核心技术。他还将数值天气预报延伸至气候变化模拟和预测,率领团队自主研制出大气环流、陆表过程以及气候系统和地球系统等诸多模式,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同时也用于中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与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  在建立大气红外遥感系统理论和发展定量信息提取方法方面,曾院士1974年出版的《大气红外遥测原理》是国际上第一本系统讲述卫星大气红外遥感定量理论的专著,将各种辐射传输方程统一作为“遥感方程”处理,特别是提出的“‎ 最佳信息层”等概念和方法,是如今监测暴雨、台风等及相应灾害性天气的极为重要的手段。此外,他提出求解“遥感方程”的反演算法,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卫星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的主要算法。‎ ‎  在开创跨季度气候动力学预测研究和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与防灾调度方法研究方面,上世纪80年代起,曾庆存就致力于跨季度气候数值预测以及集卫星遥感、数值预测和超算为一体的气象灾害防控研究:1994年建立世界第一个实际应用的短期气候预报系统;1992年起,给出“季风”“季风区”“季风指数”“季风爆发”等客观严格的统一数学表达和动力学特征,揭示出季风的本质、成因、时空结构和变异,均得到广泛应用;1999年起研究将遥感、数值预报和超算紧密联系的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预警,提高其防控时效和效果。‎ ‎  曾庆存1991年还创立自然环境自控和人工调控的新理论——自然控制论,他提出通过合理的人类活动来减少对大气和环境的破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大气科学研究的新内涵。目前,自然控制论已成功应用于大气污染和核生化污染风险防控等方面。‎ ‎  地球系统模式是当今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问题研究的制高点,曾庆存是建立中国地球系统模式的主要倡导者、领导者,并参与具体设计和研制。1991年他即前瞻性提出要建立“气候和环境生态的动力学”模式,并提出建模和机理研究方法,2007年起一直领导和亲自参与研制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系统模式。2011年,曾庆存等多位科学家向国家提出以研制中国地球系统模式为首要任务并带动地球科学数值模拟研究的“大科学装置”,2016年获国家批准,现今被形象称为“可以给地球做CT”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已在北京怀柔科学城积极建设,预计2022年建成运行。‎ ‎  曾庆存表示,“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将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并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  3.力推中国大气科研机构建设和国际合作 ‎  ‎ 曾庆存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科研带头人,还是一位杰出的科研工作领导者和组织者。1984年,49岁的曾庆存便肩负起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所长的重任,提出要发展成为“中国的一个高水平的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对国内外开放,在世界大气科学发展中做出贡献”。‎ ‎  担任所长9年间,曾庆存争取到在中科院建设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两个大气科学实验室——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曾庆存得知第三世界科学院(现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有意要在中国合办研究机构时,立即通过当时兼任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的中科院院长卢嘉锡向第三世界科学院申办“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后来又以此为基础,成立中科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世界气象组织共建的“国际气候问题论坛”,定期召开国际研讨会或培训班,这两者也成为中国大气科学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和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科研人才的重要平台。‎ ‎  这次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之前,曾庆存已是荣誉等身,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他还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和杰出成就奖,2016年被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授予该组织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 ‎  曾庆存院士言传身教、严谨治学,为中国气象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大部分已成长为国家大气科学研究和业务领域的骨干和顶尖人才。同时,他也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多位留学生,其中,中科院首位外籍博士古拉姆·拉索尔回国后任巴基斯坦国家气象局局长。‎ ‎  虽已桃李满天下,但曾庆存院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仍坚持在科研一线带领和指导年轻学生,他希望为中国气象事业培养更多栋梁,为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搭建桥梁,推动中国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 ‎ ‎(三)2013--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及奖获得者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刘永坦:科技可以兴国 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为我国海域监控面积的 全覆盖提供技术手段;‎ ‎40年坚守 带出一支“雷达铁军”……‎ 他就是刘永坦!‎ ‎ ‎ 刘永坦坚信 科技可以兴国,‎ 他一定要实现这个最朴素的愿望。‎ 他说:‎ ‎“雷达看多远,国防安全就能保多远。‎ 这样的雷达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 中国决不能落下,‎ 这就是我要做的事。”‎ ‎ ‎ 钱七虎: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 他用毕生精力成就一项事业,‎ 建立起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 创立了防护工程学科,‎ 引领着防护工程科技创新,‎ 为我国铸就固若金汤的“地下钢铁长城”。他就是战略科学家钱七虎 钱七虎说:‎ ‎“国家间的军事竞争就像两个武士格斗,‎ 一人拿矛、一人持盾,‎ 拼的是矛利盾坚。‎ 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 ‎ ‎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王泽山:走一条自己的路 他在火炸药研究方面的贡献 堪称“中国的诺贝尔”‎ ‎60多年,他走一条自己的路,‎ 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 他就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 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王泽山 王泽山说,‎ 如今搞科研,‎ 很多人会习惯性地 去参照国外的解决方案和研究进展,‎ 但他总希望“用科学研究科学”‎ 走一条自己的路,‎ 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 ‎ ‎ 侯云德:认识实践再认识,直到无穷 他与病毒“斗”了一辈子 他痛恨曾夺去长兄生命的传染病,‎ 从小立志学医,不让“猛虎”伤人。道固远,笃行可至;‎ 事虽巨,坚为必成。‎ 他就是我国生物医学领域 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 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 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 主要奠基人侯云德。‎ ‎ ‎ 跟病毒搏击了一辈子,‎ 侯云德从不懈怠。‎ ‎“如果让我对年轻人说点什么,‎ 就是要学点哲学。‎ 哲学是规律的规律,在更高层次指导科研。‎ 认识实践再认识,直到无穷。”‎ ‎ ‎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赵忠贤:力争提出新的概念、新的理论 有没有一项工作 能让一个人专注不移38年,‎ 并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兴趣和活跃的思考?‎ 对于赵忠贤来说,‎ 回答是:当然有!‎ ‎50多年来,除参加国防任务的几年外,‎ 赵忠贤一直从事超导研究,‎ 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 赵忠贤说,‎ 力争提出新的概念、新的理论 并且让外国人接受,‎ 真正去引领世界超导研究的发展。‎ ‎ ‎ 屠呦呦:荣誉越多,责任越大 她带领团队发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 让中国医药拯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 她曾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也是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 首位女性科学家。‎ 她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 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 作为抗疟首选方案。‎ 正是传统中医药的宝贵价值 和屠呦呦对于国家使命的忠诚之心,‎ 让世界疟疾感染者免于病痛,‎ 重获新生。‎ ‎“荣誉越多,责任越大,‎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于敏: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 他的名字绝密了28年 他和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核卫士”一道,‎ 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 挺立起新中国不屈的脊梁。‎ 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 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 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于敏 ‎ ‎ ‎“一个人的名字,‎ 早晚是要没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 便足以自慰了。” 于敏说 ‎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张存浩: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张存浩,著名物理化学家,‎ 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 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是一位留美高材生,‎ 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 毅然回到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的祖国。 ‎ ‎“回国后,‎ 做了这么多任务性科研,‎ 有没有关注过自己的科学兴趣?”‎ 曾有记者这样问他。‎ 张存浩坚定而从容:‎ ‎“从青年时代起,‎ 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人生理想,‎ 就是报国。‎ 国家的需要,‎ 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程开甲:刻苦学习、顽强攻关、勇攀高峰 ‎50多年前,‎ 中国西部的戈壁上空腾起巨大蘑菇云,‎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声东方巨响的背后 有一个传奇的名字——程开甲。‎ 程开甲,我国著名物理学家,‎ 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 ‎ 程开甲曾在一篇文章回忆道:‎ ‎“我们艰苦奋斗的传统 不仅仅是生活上、工作中的 喝苦水、战风沙、吃苦耐劳,‎ 更重要的是 刻苦学习、顽强攻关、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 是新观点、新思想的提出和实现,‎ 是不断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 他们的一生 矢志报国、忠于职守 殚精竭虑、深藏功名 祖国强大了 他们也老了 但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 接过了他们手中的火炬 这样的科技明星还有很多 ‎……‎ 科技星空 群星闪耀 让我们铭记他们的名字 感恩他们的奉献 传承他们的精神 他们,才是最该追的星!‎ ‎ ‎ 五、新睿时评 ‎ (一)中国发展,他们才是顶级流量 孔方斌 ‎2020年01月10日13: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看着他们经历风霜、满是爱国情怀的脸,就想哭。”“国家有了你们,变得有底气,有发展,更有力量。”网友们不吝赞美,今天,科学家们才是顶流!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了2019 年度获奖的科技工作者,人民大会堂内掌声雷动、星光璀璨。这是党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褒奖,这是中华民族对科技追求的最佳注解,这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光时刻。‎ 大会上,最受瞩目的是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另一位是“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的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时至今日,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名单中,已有33名科学家散发着耀眼星光,刷新着中国创造的高度。他们从不夸夸其谈,始终身揣矢志不移、赶超先进的家国情怀;他们从不人前争名,始终坚守心无旁骛、严谨务实的初心;他们从不艳羡闪耀荧屏,始终砥砺迎难而上、携手攻关的脚步。这些中国脊梁,在中国科技创新高原上顶起一座座高峰,激发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富民之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勇攀科技高峰。‎ 如今,跨过科学跟跑阶段的中国,已进入了多领域并跑、强领域领跑的大科学时代。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加快,关于人才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科研诚信、科研管理等政策不断出台。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各类创新主体迸发强劲活力。刚刚过去的2019年,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科技体制的锐意改革与科技人员的勇攀高峰交相辉映,结出傲人成果,书写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实践证明,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只有以改革激活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然而,21世纪的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推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犹如逆水行舟、滚石上山,进则海阔天空,退则前功尽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对标“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把握大势、抢占先机,洞察变革于端倪,把握先机于初始,引领方向于“无人区”,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激发科技创新的力量,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事,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讲好科学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让那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成为时代偶像,方能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热爱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当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必然群英荟萃,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必然群星闪耀。‎ ‎                 ‎ ‎(二) 他们是科技天空中31颗大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1-10 03:44‎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我国科技界最重要的盛事之一。其中,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颁发。该奖代表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两名,有时还会空缺,自2000年设立至今,只有31位科学家获奖。其中既包括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抗疟药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也有曾隐姓埋名几十年的我国核武器开拓者和奠基人程开甲、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他们矢志创新、求真务实,在各自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科技界和全社会的赞誉。他们是我国科技界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创新开拓、团结协作的精神。‎ 他们,把爱国之情化作报国之志,践行强国之梦。‎ ‎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小谟,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谈起缘何选择“预警机”作为终身事业,他爽朗地笑着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想为国家争一口气。’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报效国家,是成长中最重要的信念。”‎ 从研究合成石油,到火箭推进剂及发动机,再到高能化学激光,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张存浩院士,一次又一次改行。有人不解,但他很坚定:“这是国家战略需要的前沿课题,不能讲价钱。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  他们,爱岗敬业,求真务实。‎ ‎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是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也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他说:“爱国,对我们航天人来说,表现就是爱航天,爱航天就要把航天的事业办成。”‎ ‎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和袁隆平院士一起被国人并称“南袁北李”。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  他们,品德高尚,淡泊名利。‎ ‎  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屠呦呦没有发表过SCI论文,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过洋,也没有院士头衔……是一个“三无”科学家。她说:“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2016年,她拿出诺贝尔奖奖金中的10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北京大学医学部设立“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又将100万元人民币捐给中医科学院成立创新基金,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中医药科研中去。‎ ‎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成立基金会,重点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让他们有学上、上好学。谈及捐献的初衷,钱七虎院士对记者说:“我就是在国家的资助下成长成才的,现在还有很多贫困学生,如果他们能像我一样完成学业,将会给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  他们,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 ‎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作为中国医药卫生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他将当年获得的奖金全部捐出,培养科技人才,奖励有重大贡献的医护人员。吴孟超院士多次提供机会,资助学生赴欧美学习深造,其中1987年,他将王红阳送到德国科学院学习,现在王红阳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不仅如此,除了王红阳院士,吴孟超院士的学生杨甲梅、杨广顺、郭亚军、沈锋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内著名专家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 ‎  在医学科学界,还有“一门四院士”的佳话。曾经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振义院士,不仅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还先后培养出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在上海血研所,师徒接力攻克白血病,让中国故事传向了世界。‎ ‎  他们,心系苍生,造福人类。‎ ‎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发明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专家称为“东方魔稻”,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也为全人类免于饥饿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抗疟治疗失效难题,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如今,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法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介的最佳疟疾治疗方法,这是中医药带给世界民众健康福祉的生动诠释。‎ ‎  回顾这些获奖的科学大家,他们爱国敬业,德才兼备,国家的需要就是他们的研究方向,他们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他们,是我国科技界最闪亮的“星”,是国家的功臣!他们身上体现的科学家精神,将激励着我国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不负韶华,传承接力,朝着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奋进。‎ ‎ ‎ ‎(三)火热的心捂热“冷板凳”‎ ‎2020-01-09 14:54:06 来源:新华网 宋 燕 ‎  一部科学史,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吴文俊、袁隆平、屠呦呦、刘永坦、钱七虎……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感人事迹被广为传颂,他们以亲身行动阐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完善的科技奖励制度,也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科学、尊崇科学家的社会氛围,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是科技发展潮流中的探路人、领军者,也是我们心中最耀眼的星。‎ 科学的道路上从来没有什么坦途,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科研行业投入高、周期长、见效慢,一项成功的科研成果可能建立在如山的实验数据之上,建立在一次次失败的基础之上,其背后是长年累月的艰辛付出,有的还是几代人的心血结晶。正因如此,怀揣一颗火热的“科研心”,甘坐数十年“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刻苦钻研、攻坚克难,是优秀科技工作者们的普遍精神特质。‎ ‎  科技工作者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力与能力。我国涌现出的众多杰出科学家无一不是在各自的科研领域日复一日、潜心钻研,用满腔热忱“捂热”了一条条“冷板凳”,才创造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他们这种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大力弘扬。‎ ‎  要让科技工作者有更多获得感。弘扬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并不意味着只讲付出,不谈回报。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上不断下硬功夫、啃硬骨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拥有科技成果的人员创业等举措,为科技工作者松绑,持续改善和提升他们的薪酬待遇。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以国家荣誉、高额奖金,表彰奖励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就是要让科研更有“含金量”,让科技工作者更有荣光和尊严。只有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他们有尊严有待遇有发展,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勇攀科学高峰的队伍中来。‎ ‎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回望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走过的历程,正是因为一代代不畏艰难、甘于寂寞的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从未停止探索未知领域的脚步,才创造出了诸多令世界叹为观止的发展奇迹。今天,迈步走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为他们点赞、打call,更要鼓励年轻一代传承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书写更加精彩的创新奉献故事,创造出新时代科技创新更加光明的未来。‎ ‎ ‎ ‎(四)弘扬科学精神 激发创新热情 ‎——科技奖励制度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来源:新华网2020-01-09 10:56‎ ‎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题:弘扬科学精神 激发创新热情——科技奖励制度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  新华社记者张泉、温竞华 ‎  吴文俊、袁隆平、屠呦呦、刘永坦、钱七虎……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感人事迹被广为传颂,他们以亲身行动阐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 ‎  经过多年发展,科技奖励已经成为我国人才政策、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乃至全民族奋斗不息、创新不止,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  持续改革 “五大奖”体系不断完善 ‎  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会上对7657项科技成果举行了隆重的颁奖活动,标志着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40多年来,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发展完善,在激励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  ——奖励体系不断丰富。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相继恢复,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先后设立,“五大奖”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奖项设置服务国家战略,例如,2005年起把科普作品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励范围,2008年起将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励范围等,均为国家科技战略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  ——奖励质量持续提升。各奖项奖金标准持续提升,奖励力度不断加大;自然、发明、进步“三大奖”奖励数量减少25%,奖励质量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鼓励自主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激励科技人员的作用日益明显。‎ ‎  ——评审机制日臻完善。我国将公开、公平、公正视为评奖“生命线”,自2006年起实施国家科技奖励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全面规范和完善了相关工作程序、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2018年起,国家科学技术奖五个奖种全面实施专家学者提名,打破部门垄断,并强化提名责任,强化诚信要求,加大违纪惩戒力度。‎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构建既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又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注入更大动力。‎ ‎  奖励创新 国家科技奖励营造良好科学氛围 ‎  多年来,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崇尚科学、积极投身科学的良好氛围。‎ ‎  1999年以来,31位杰出科学家被授予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极大提高了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热情和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 ‎ ‎ 40多年来,国家共授予10多万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授予20个国家的118位外籍专家和2个国际组织、1个外国组织国际科技合作奖。2000年至2018年间,共授自然科学奖636项,技术发明奖946项,科技进步奖4246项,包括高温超导材料、载人航天、青藏铁路、特高压交流输电、超级计算机、杂交水稻、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 ‎  与此同时,我国逐步完善对创新企业、一线创新人才的奖励,大力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积极引导各类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  近年授予的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都保持在70%以上,牵头完成的达25%以上。获奖者既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一大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国有大中型创新企业,也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民营企业。‎ ‎  规范发展 多层次奖励激发创新热情 ‎  作为我国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部级科技奖励在调动科技人员创造性、推动学科或行业科技进步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国家和国防安全,推动了地方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 ‎  与此同时,通过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数量日渐增多,评审日渐规范,奖励对象各有侧重,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和行业,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态势,奖励质量逐年提高,涌现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等一批学科或行业影响力较大的奖项。‎ ‎ ‎ 六、金太阳联考作文实战:“致敬科学前辈”主题演讲稿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材料一:“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防护工程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表示,将800万元奖金捐献,在家乡成立助学基金。‎ 材料二:2019年1月16日,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院士与世长辞,享年93周岁,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隐姓埋名几十年,连妻子都不知道他从事的是“这么高级的保密工作”。‎ 材料三:2019年1月,英国广播公司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活动。在公布的“科学家篇”候选人名单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阿兰·图灵共同入选。英国广播公司列出屠呦呦入选的理由: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成就跨越东西。 ‎ 为什么老一辈科学家能做出卓越的贡献?有人认为,这是源于其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有人认为这奠基于其坚实的科学文化素养,还有的则认为这取决于他们非凡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养的融合。对此,你怎么看?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参加“致敬科学前辈”主题演讲会。‎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勇于探究  ‎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这三则材料写的都是克服种种困难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获赞誉的卓有成就的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钱七虎院士,“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将800万元奖金捐献,在家乡成立助学基金;“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隐姓埋名几十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入选“20世纪最伟大人物”“科学家篇”‎ 候选人的理由: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成就跨越东西。指导语“请根据材料”要求考生必须围绕以上三则材料生发立意,偏离材料即被视为跑题。‎ ‎2.立意限制。“为什么老一辈科学家能做出卓越的贡献?”此引导语提醒考生在立意时必须回答这一问题,偏离此要求也被视为偏题或跑题。三个“有人认为”是题目提供的三个立意角度,此题为给命意作文。‎ ‎ ‎ ‎3.价值取向限制。命题人对材料中三个人物的情感取向皆为赞美和歌颂,引导语对三位人物的评价是“卓越的贡献”,三个“有人认为”也都是正向的评价: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坚实的科学文化素养,非凡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养的融合。演讲稿主题为“致敬科学前辈”,这些引导语都为考生提供了要选择的价值取向。‎ ‎4.写作体式的限制。文章体式限定为演讲稿,写作时要注意格式。演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同学,应注意人称的使用,最好用便于交流、便于抒情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语言要具有感染力。‎ 开放性 ‎1.内容开放。“请根据材料”写作,意思是应由这三则材料生发立意,但绝不是只写这三则材料。考生在简述材料之后的论证中,可以自由引述现当代同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且可多联系当代社会,如此会更有说服力。‎ ‎2.立意开放。考生可以从指导语中“有人认为,这是源于其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有人认为这奠基于其坚实的科学文化素养,还有的则认为这取决于他们非凡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养的融合”中选一个角度立意。也可以自主探究,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只要能回答“为什么老一辈科学家能做出卓越的贡献”这一问题即可。‎ ‎3.思维开放。演讲稿可以叙述,也可夹叙夹议或抒情,还可以写成议论文,考生可以自由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或举例,或类比,等等。‎ 解题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设置了“‘致敬科学前辈’主题演讲会”的写作情境,考生必须注意演讲稿的写作格式,要有称呼语,本材料作文的称呼语可以写“亲爱的各位朋友”等。演讲稿的语言略偏重口语化,但考场作文不可忽略文采。‎ 写作时要回答“为什么老一辈科学家能做出卓越的贡献”这一问题,可以从指导语中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入手立意,或论述一方面,或结合两方面来论述。立意较简单,不易偏题。“思想道德素养”可以具体化,如写爱国奉献,坚韧毅力等;“科学文化素养”也可以具体化,如写钻研精神,精益求精等。文章主题为“致敬科学家”,但考生写作时若仅仅停留在歌颂科学前辈的优秀精神品质这一层面,立意就浅了,“致敬科学前辈”最好的方式是向他们学习,并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有“卓越的贡献”的人,这才是题目对考生考查的目的所在。‎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德能并重,方臻佳境。‎ ‎2.道德为基,科学助力。‎ ‎3.修文德之光,就大国重器。‎ ‎……‎ 偏题立意:‎ ‎1.少年壮志当拿云。‎ ‎2.我辈砥砺前行,成就辉煌中华。‎ ‎ ‎ ‎ 范文展示  ‎ 德能并重,方臻佳境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高##班的###,很荣幸为大家做演讲。‎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致敬科学前辈,做德能并重之后学”。‎ 忆往昔,钱学森教授不畏美国的封锁阻挠,毅然回国,在火箭导弹领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今朝,“天眼之父”南仁东,几十年目不窥园,焚膏继晷……他们用卓越的才能掀起科学旋风;他们用崇高的品德,坚守爱国初心。科技兴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每当想到为科研事业呕心沥血的无数科学工作者们以其德能夯实祖国建设大厦的基础,我常常思潮翻滚:好儿女当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学习,成为像他们一样贡献卓越的爱国者,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德者,才之帅也”,我致敬前辈之德。钱七虎用国家奖金,助力家乡学子圆求学之梦;于敏,隐姓埋名几十年献身国防矢志不渝;屠呦呦,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科学前辈用亲身实践谱写了一首首“德能并重”的赞歌。今天更有钟扬潜心研究,奔波忙碌,将原本生长在热带的红树林,在上海临港地区的滩涂上试种成功。他们为祖国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折服人心、感动中国。我们当致敬前辈,以前辈为学习楷模,正心诚意,端正德行,努力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才者,德之资也。”我致敬前辈之才。只有德行,而无真才实学,也不能成就科学伟业。“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科学成就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这才是其“根本”,才是其“泉源”。嫦娥探月背后的工作者们为了模拟月球环境,选择西北沙漠,试验队员煞费心思,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终于顺利探月。他们潜心钻研于实验室的身影令人感动,他们用“精”“专”的科学知识打造“他有我精”的独门秘籍,让我们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世界上空。‎ ‎“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德才并重,才使科技工作者们把收获融进奋斗的战场,将预定的目标装入出发的行囊,助力中国奇迹,铸就辉煌。‎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我们新青年当向科学前辈们致敬,更应遵循他们的步伐,德能并重,以高尚的德行操守传后世之效用,以丰富的文化知识滋养民族之芳魂。德能并重,全面发展,以自信饱满的心态迎接未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文章立意准确,核心观点为“德能并重”,行文中能紧扣此观点进行论证。例证充足,说服力强;引证丰富,彰显文采。并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呼吁青年,致敬前辈,要立志做德能并重、全面发展之人,有激情,有鼓动性,符合题目的写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