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0.82 KB
  • 2021-05-13 发布

全国Ⅰ高考生物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五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名师猜题卷(五)‎ ‎(时间:3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对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显微镜计数法可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B.通过温度控制法可鉴定西红柿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C.通过实验观察法可探究胰岛素对猫生命活动的影响 D.通过条件控制法可排除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 命题意图 本题除了考查考生对一些实验基本原理、概念的理解外,还考查考生对基本操作的掌握,如B选项就是特例的问题。‎ 解析 通过显微镜和血球计数板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A正确;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用的实验材料是含还原糖量高且颜色较浅的生物组织,西红柿虽然葡萄糖含量高,但是西红柿本身是红色的,对实验现象有干扰,B错误;给正常猫注射胰岛素,猫会出现低血糖现象,因此通过实验观察法可探究胰岛素对猫生命活动影响,C正确;将植物放在黑暗条件下,可以排除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D正确。‎ 答案 B ‎2.生活中有很多动态平衡体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 B.哺乳动物血浆中红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中 C.叶肉细胞中含量相等的C3和C5在光照条件下相互转化并处于动态平衡中 D.无论是外界温度变化过程还是人体发高烧过程,人体的产热量总是等于散热量 解析 红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无法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B错误;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C3和C5发生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中,但是C3和C5的含量不能确定是否相等,C错误;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中,但是在人发高烧的过程中,产热大于散热,D错误。‎ 答案 A ‎3.下图是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及在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图中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生 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细胞需A的协助且可能消耗能量 B.胰岛素可通过促进①过程使机体的血糖下降 C.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D.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CO2/O2的比值增大 解析 由图可知,A为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一定消耗ATP,A正确;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或转化,B正确;④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产生的ATP最多,C正确;肌细胞在剧烈运动时,进行无氧呼吸,通过⑤过程产生乳酸(物质C),但不消耗O2,也不产生CO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等于消耗的O2,D错误。‎ 答案 D ‎4.进食可刺激人体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1~4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现有甲、乙两个糖尿病患者,甲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2的抗体(此抗体还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乙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3的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K细胞分泌GIP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与口服适量葡萄糖相比,注射使机体胰岛素水平更高 C.甲、乙患糖尿病的病因不同,但二者均为自身免疫病 D.患者甲通过注射适量胰岛素更能有效控制其血糖浓度 解析 K细胞分泌GIP体现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错误;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细胞可接受血 糖升高、K细胞分泌的GIP两方面的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加强,B错误;由于抗体损伤胰岛细胞的葡萄糖受体和抗体损伤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都会引起糖尿病,虽然致病机理不同,但都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乙体内的受体2未被破坏,可通过注射胰岛素作用于组织细胞降低血糖,D错误。‎ 答案 C ‎5.下图为神经骨骼肌接头亚显微结构图(相当于突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兴奋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单向传递 B.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 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D.突触小体是由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兴奋的传递、神经递质的运输和突触结构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析 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结构相当于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A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B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之间扩散到突触后膜,不消耗能量,C错误;突触小体是由神经元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形成的,D正确。‎ 答案 C ‎6.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 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 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 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等知识。‎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某一玉米群体自交后F1‎ 产生两种表现型,则该玉米群体中一定有杂合子,它们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不会改变,A正确;亲本可能全是突变型杂合子,B正确;F1中杂合子基因型为Bb,其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根据题意杂合子中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即7/8为突变型可推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突变型∶野生型=(1/4+2/4×7/8)∶(2/4×1/8+1/4)=11∶5,C正确;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杂合子比例会发生变化,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D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29.(8分)为研究大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总糖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 ‎(1)研究人员首先进行了大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实验。请完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 a.将3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培养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b.取3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③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2)进一步定量测定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结果如图,对图中结果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种子的萌发和有机物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分析能力。体现了生物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 解析 (1)本实验测定的是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常用双缩脲试剂对蛋白质进行鉴定,通过颜色的深浅判断蛋白质含量的高低。a步骤制备的是萌发不同天数的大豆种子的蛋白质制备液,则b步骤的3支试管中应分别加入等量的培养1、5、9天的大豆种子蛋白质制备液,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2)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时需要产生更多的蛋白质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后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与此同时,需要消耗糖类提供能量和用于生成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糖类的含量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减少,蛋白质的含量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 答案 (1)①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一定范围内,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3分)‎ ‎②b.分别编号1、2、3,依次分别加入等量(2 mL)培养1、5、9天的大豆种子蛋白质制备液(1分)‎ c.分别往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分别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1分)‎ ‎(2)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时需要产生更多的蛋白质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后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与此同时,需要消耗糖类提供能量和用于生成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因此蛋白质含量上升而总糖含量下降(3分)‎ ‎30.(9分)请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Ⅰ.1941年鲁宾和卡门用小球藻做了三组实验,每一组提供给小球藻的水和碳酸氢盐中都含有比例不等的18O,分析每组产生的氧气中18O比例,结果如下:‎ 水中18O比例 碳酸氢盐中的18O的比例 产生的氧气中的18O比例 实验1‎ ‎0.85%‎ ‎0.61%‎ ‎0.86%‎ 实验2‎ ‎0.20%‎ ‎0.40%‎ ‎0.20%‎ 实验3‎ ‎0.20%‎ ‎0.57%‎ ‎0.20%‎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该在适宜的光照下进行,其他条件的设置也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碳酸氢盐的作用是为小球藻提供    。‎ ‎(3)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下列实验中也运用了该项技术的有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B.探究DNA的半保留复制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Ⅱ.如图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示意图。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装置,可知该实验用        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通过      来控制光照强度,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写出两种)。‎ 解析 Ⅰ.(1)对无关变量控制要做到适宜且相同。(2)该实验中碳酸氢盐的主要作用是为小球藻提供二氧化碳。(3)通过对比反应物和产物中的氧气中的18O的比例,发现总是和水一致,所以可以得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只来自水。(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探究DNA的半保留复制、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时均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用荧光标记的方法。Ⅱ.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通过控制台灯与装置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光照强度;下沉的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使圆叶片上浮,通过统计单位时间内上浮圆叶片的数量(或全部圆叶片上浮所用的时间)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除光照强度外,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都是无关变量,如温度、清水的量、CO2的含量等。‎ 答案 (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Ⅰ(1)适宜且相同 ‎(2)CO2‎ ‎(3)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水 ‎(4)ABC Ⅱ.单位时间内上浮圆叶片的数量(或全部圆叶片上浮所用的时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 移动台灯(或控制台灯与装置之间的距离) 温度、清水的量、CO2的含量等(答出两个即可,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1.(10分)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表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的装置,图5表示测得的电位差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    ,其由      组成。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    (填字母)。‎ ‎(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    (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此过程中N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3)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时刺破手指皮肤时并未缩手。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    控制。‎ ‎(4)图4所示,神经纤维未受刺激状态下测得的电位差相当于图5中的    (填字母)区段的电位差。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对应图5中    (填字母)区段的变化。若图4中的神经纤维所在神经元接受左侧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图4的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图1中突触结构或神经节的位置可以判断甲是感受器、乙是效应器,在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组成;图2中a表示突触前膜、b表示突触间隙、c表示突触后膜、d表示突触小泡、e表示神经递质、f表示受体,其中a、b、c共同构成突触结构。(2)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K+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膜电位,所以图3中的g、i表示未兴奋部位;受到刺激后,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形成内正外负的膜电位,所以h表示兴奋部位。(3)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皮肤时并未缩手,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控制。(4)图4电流计两电极分别放在膜内外,测得的电位差为静息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AB段;当图4中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时,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对应图5中BC 段的变化。若该神经纤维所在神经元接受左侧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当兴奋未传到图4中电极所在位置时,指针不变,当兴奋到达图4中电极所在位置时,该处产生动作电位,指针向左偏,当兴奋经过图4中电极所在位置继续向前传导时,指针向右偏,并逐渐恢复到图示位置。‎ 答案 (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乙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 a、b、c ‎(2)h 协助扩散 ‎(3)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 ‎(4)AB BC 向左偏,而后向右偏逐渐恢复到图示位置(2分)‎ ‎32.(12分)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基因A、a控制,叶形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均为完全显性。现将两株黄花宽叶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中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回答:‎ 黄花窄叶 黄花宽叶 白花窄叶 白花宽叶 雄株 ‎1/8‎ ‎1/8‎ ‎1/8‎ ‎1/8‎ 雌株 ‎0‎ ‎1/4‎ ‎0‎ ‎1/4‎ ‎(1)花色的显性性状是    ,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    。‎ ‎(2)为了研究F1分离比异常的原因,研究者对亲本雄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    溶液处理单倍体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结果获得的雌株全是白花宽叶,说明含有基因    的花粉致死。‎ ‎(3)选取F1中宽叶雄株与亲本雌株进行杂交,F2中黄花宽叶雄株占    。选取F1中黄花窄叶雄株与黄花宽叶雌株进行杂交,F2中白花窄叶雌株占    。‎ ‎(4)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F1中的黄花宽叶雄株的测交结果。‎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育种等内容,要求考生能够从题干和表格信息中分析出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方式、后代各性状比例出现的原因。‎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两黄花宽叶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如下:‎ 黄花∶白花 宽叶∶窄叶 雄株 ‎1∶1‎ ‎1∶1‎ 雌株 ‎1∶1‎ 全为宽叶 由表可知,后代出现黄花和白花、宽叶和窄叶,则显性性状为黄花和宽叶;后代中宽叶和窄叶在雌株和雄株中分离比不同(如表所示),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经分析可知,亲本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亲本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2)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单倍体幼苗可使其染色体加倍。理论上亲本雄株的花粉基因型有AXB、aXB、‎ AY、aY四种,单倍体育种后代中对应的雌株应有黄花宽叶和白花宽叶两种表现型,然而获得的雌株全是白花宽叶,则说明含有基因A的花粉致死。(3)F1中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和aaXBY,各占1/2。F1中基因型为AaXBY的宽叶雄株与亲本雌株(AaXBXb)杂交,后代中黄花宽叶雄株占1/8;F1中基因型为aaXBY的宽叶雄株与亲本雌株(AaXBXb)杂交,后代中黄花宽叶雄株占1/8,所以F2中黄花宽叶雄株占1/8×1/2+1/8×1/2=1/8。F1中黄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Xb,各占1/2,其中只有基因型为AaXBXb的黄花宽叶雌株与F1中黄花窄叶雄株(AaXbY)杂交,后代中才会出现白花窄叶雌株,所以F2中白花窄叶雌株占1/2×1/2×1/2×1/2=1/16。(4)F1中的黄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其测交的遗传图解如答案所示。‎ 答案 (1)黄花(1分) AaXBXb(1分) (2)秋水仙素(1分) A(1分) (3)1/8(2分) 1/16(2分)‎ ‎(4)遗传图解(共4分,符号和配子1分,基因型1分,表现型1分,表现型比例1分)‎ 三、选做题(共15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大肠杆菌是遗传学和微生物学中经典的模式生物。科研人员要对大肠杆菌进行研究,首先要纯化大肠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化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制备相应的培养基,除考虑微生物所需的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    、温度、氧气等条件。‎ ‎(2)在大肠杆菌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大肠杆菌的关键是        ,因此,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培养,可以估算出样品中大肠杆菌数量的常用接种方法是        ,用该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般比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膜法”也可计数水样中的大肠杆菌。将过滤过待测水样的滤膜紧贴在培养基上的操作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    (填一操作步骤名称)。采用“滤膜法”对受污染的河流水体进行大肠杆菌数目的测定时,经过培养,得到菌落数分别为33、37、32、38的4个平板(4个平板上接种稀释液用量均为0.1 mL,稀释倍数均为102),那么每升河水中约含大肠杆菌    个。‎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1)pH(或酸碱度)(1分)‎ ‎(2)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偏小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 ‎(4)接种 3.5×107‎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病毒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在种植过程中,马铃薯会被病毒不断侵染而影响其生长,从而影响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的马铃薯植株,其原理是            。该过程通常选用分生区及附近的细胞或组织作为外植体,原因是该部位            。‎ ‎(2)人们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基因工程最核心的步骤是        ,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所用的工具酶作用的化学键是          。‎ ‎(3)研究表明将感染马铃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基因导入马铃薯体内可以获得抗病毒的植株。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内一般采用          法。鉴定马铃薯植株是否具有抗病毒特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4)用两种识别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从马铃薯病毒基因组DNA上切下蛋白质外壳基因后,可利用PCR技术扩增,扩增时需要添加    种引物。‎ 若将上述扩增的蛋白质外壳基因取代质粒pZHZ1(3.7kb,1kb=1 000对碱基)上相应的E-F区域(0.2kb),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          (填“既能被E也能被F切开”或“既不能被E也不能被F切开”)。‎ 解析 (1)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分生区及其附近的细胞中含病毒少,甚至无病毒。(2)基因工程的最核心的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过程涉及黏性末端处的碱基互补配对,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它们所作用的化学键都是磷酸二酯键。(3)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细胞内。鉴定马铃薯植株是否带有抗病毒特性,常选择的方法是将相应的马铃薯病毒接种到马铃薯植株上,看马铃薯植株是否能抗该病毒。(4)PCR扩增时需要2种引物。由于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同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结合题意分析可知,限制酶E和F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目的基因上的两个黏性末端与质粒上的两个黏性末端分别完全相同,因此形成重组质粒后,仍然具有这两种酶的识别序列,所以既能被E切开也能被F切开。‎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1)细胞的全能性(1分) 细胞中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磷酸二酯键 ‎(3)农杆菌转化 将相应的马铃薯病毒接种到马铃薯植株上 ‎(4)2 既能被E也能被F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