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4.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7年度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科教文化)二轮复习题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权威命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科教文化 一、选择题 ‎1.(2013·江苏·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生活变迁——大众媒体。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A、B、D三项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是错误的解读。故正确答案选C。‎ ‎2.(2013·梅州)‎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 D.社会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商行的广告,可判断仅是反映出饮食上的变迁,选D项;A项说法绝对化;B项题干未反映;C项“新变化”说法是错误的。‎ ‎3.(2013·山西模拟)《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答案] C ‎[解析] ‎ 根据题干提示“自行车的引进成为时髦男女追求时尚的一种反映”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根除,它的范围还很小。‎ ‎4.(2013·咸宁)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7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这表明(  )‎ ‎①主张婚姻自由呼吁妇女参政 ‎②将提倡女权与民主共和并举 ‎③是民国初年张扬女权的成果 ‎④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可以逆向思维解答,从选项入手,把握特征,③中“民国初年”显然是与题干不一致的,B项正确。‎ ‎5.(2013·河北名校联考)‎1908年5月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 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 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 ‎[答案] C ‎[解析] 通过《大公报》这份报纸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传播了宗教、经济等方面的信息,C项正确;A项是在1914年一战爆发后,B、D各项观点无法直接从材料得出。‎ ‎6.(2103·河北高中联考)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  )‎ 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 B.国家贫穷落后 C.“左”倾思想盛行 D.当时的世界时尚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由题干的“20世纪60年代末”和“军装和‘干部服’盛行”,依据所学知识:60年代由于受政治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A、B、D各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C。‎ ‎7.(2013·汕头二模)晚清时期,中国女报介绍西方的杰出女性时,逐渐从贤妻、孝女转向女爱国者、女政治家。这种变化表明(  )‎ A.革命取代改良成为主流思潮 B.西方正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C.中国女性的政治地位已与男性完全平等 D.女报逐渐担当起国民教育的职责 ‎[答案] D ‎[解析] 女报转向宣传女爱国者、女政治家,这表明女报在号召国民爱国和追求民主,D项符合题意;凭单个间接材料不能证明A项;B项与材料本意无关;C项过于扩大化。‎ ‎8.(2013·韶关二模)意大利人艾儒略(1582~1649)明朝时来华传教,著有《西方答问》,该书以问答的方式,交换了中西之间诸多不同看法。其中不可能涉及的问题是(  )‎ A.白银贸易 B.风土人情 C.欧洲礼仪 D.铁路交通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582~‎1649”‎,这一时期世界的铁路事业尚未兴起,故选D项。‎ ‎9.(2013·济南二模)‎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D.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 ‎[答案] D ‎[解析] A、C两项明显与材料不符,排除;B、D两项,B项仅仅提到西装的流行,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故排除B项选D项。‎ ‎10.(2013·南通)2012年夏上映的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  )‎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通信技术发展的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互联网具有负面影响,排除③,答案为C。‎ ‎11.(2013·新课标Ⅱ卷·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列举的相关的史实有“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了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背景予以判断,可知这些活动的目的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新型的意识形态。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 ‎12.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取信息,调用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呈现这样几个主要信息:一是时间,1958年正是大跃进时期,它的特点是以政治运动的方式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要知道《人民日报》是党报,带有宣传党的政策的使命;三是全民搜集民歌且出现民歌搜集量大幅增长的现象,这与大跃进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一致的。从选项看,首先民歌的搜集不能代表中国整个教育的发展情况,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现实中此时的经济发展比较混乱,无法证明B项的说法;C项的表述符合题干表达的两方面特征,一是政治运动,二是全民行动搜集民歌,所以C项正确;D项在表述上出现了错误,题干讲得清楚:只是搜集民歌,而不是创作民歌,更谈不上社会主义文学这个问题,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3·咸宁)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并,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迎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 材料二 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摘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 材料四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1840~1949)‎ ‎(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并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答案] (1)主张易服、剪辫。理由: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 ‎(2)变化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方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3)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 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 ‎14.(2013·四川·14)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据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材料二 ‎ ‎(2)上图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材料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 ‎[答案] (1)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 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 ‎(2)“文革”时期;‎ 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 ‎(3)史观:前者主要是阶级斗争史观。后者主要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 方面: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贯彻;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以来的课程改革、史观等。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问变化据材料修改的内容可以看出原来注重儒学,现在侧重符合共和国宗旨。作用根据课程改革的内容可从提高国民素养、对共和制的维护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图片文字信息可以判断是“文革”时期;特色及原因主要从“文革”时期的指导思想、办学方式等角度分析。第(3)问史观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前者是阶级斗争史观;后者体现的是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等。时代要求主要从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教育策略、全球化国际交流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