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5课堂新坐标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套课后限时自测卷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  )‎ A.呼吸酶        B.乙酰胆碱 C.麦芽糖 D.载体蛋白 ‎【解析】  呼吸酶属于胞内酶,麦芽糖属于植物二糖,载体蛋白分布于生物膜上,三者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 B ‎2.关于下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C.⑥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 ‎【解析】  血浆不同于血液,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而血液则不是,由此判定D项不正确。‎ ‎【答案】 D ‎3.(2013·望城一中高三联考)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液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丙与乙之间的关系表示错误 B.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乙 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 ‎【解析】  丙是细胞内液,乙是血浆,甲是组织液,若丙为血细胞内液,乙、丙关系存在;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乙;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 ‎【答案】 A ‎4.(2013·合肥高三一模)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缓冲物质能促进有关物质分解,使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协同作用,使内环境的葡萄糖保持相对稳定 C.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可以维持内环境中多种成分的相对稳定 D.人体免疫能力的强弱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强弱呈正相关 ‎【解析】  缓冲物质不是催化剂,只是对血浆中pH起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拮抗作用;患自身免疫的病人,其免疫能力很强,但对自身的组织进行攻击,使稳态受到影响。‎ ‎【答案】 C ‎5.(2013·广州一模)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了大量酸性物质 B.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将其清除 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抑制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解析】  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也进行有氧呼吸,只是在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血液中CO2浓度升高时由于缓冲物质的调节,合成碳酸氢钠后可随尿液排到体外;渴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答案】 B ‎6.(2013·连云港高三一模)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颤栗 B.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 C.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D.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 ‎【解析】  A项通过神经调节使体温升高以维持体温的稳定;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当胰岛B细胞受损时会出现尿糖现象,是稳态失调的实例;C项通过抗利尿激素的调节使更多的水被重吸收,以维持水盐平衡;剧烈运动后,由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存在,使血液中的pH不致下降过低。‎ ‎【答案】 B ‎7.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 D ‎8.(2013·潍坊高三一模)病毒性肠胃炎多由诺如病毒引起,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诺如病毒变异性强,极易造成反复感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诺如病毒的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突变 B.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C.反复感染该病的原因是机体内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调节人体发热的中枢在下丘脑 ‎【答案】 C ‎9.(2014·大庆实验中学高三模考 ‎)生命活动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着稳态的现象,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内环境的稳态发生变化时,可能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机体中的免疫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D.反馈调节在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对维持稳态意义重大 ‎【解析】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不是保持恒定不变,而是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 B ‎10.(2013·哈尔滨六中高三期末)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体液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解析】  根据题干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可以判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③属于细胞内液。人体正常的细胞(除成熟的红细胞外),都能进行“C6H12O6―→CO2+H2O”的反应。‎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4分)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⑦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④与①⑥的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 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用图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与⑥相比,⑥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图中标号[ ]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5)若该图为肝脏组织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则合成脂蛋白的场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____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 ‎【解析】  ①是淋巴,②是组织细胞,③是毛细血管壁,④是血浆,⑤是红细胞,⑥是组织液,⑦是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含有的蛋白质很少。如若题图为肝脏组织,合成脂蛋白的场所为肝细胞;若一个人长期营养不良,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水分子过多的滞留于组织液中,将会引起组织水肿等等。‎ ‎【答案】 (1)2/3 蛋白质 细胞外液 无机盐、蛋白质 组织液和血浆 (2)⑤→④→③→⑥→② 6 ② 组织细胞 (3)大分子蛋白质 (4)不会 ④ 缓冲 (5)② 肝细胞 (6)⑥ 组织液 水肿 ‎12.(13分)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__调节。‎ ‎(2)在遇到危险的环境时,人常常会出现瞳孔放大、手心出汗等紧张现象。这是因为在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________作用。‎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其变化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和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图乙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联系的。‎ ‎【解析】  题图中②是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时,这两种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这种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人在遇到危险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它们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协同作用。内环境主要指的是细胞外液,即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它们成分的变化主要是细胞内部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结果。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神经细胞分泌的递质会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受体,使得人体免疫能力下降。由题图乙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而它们之间又是靠信号分子进行联系的。‎ ‎【答案】 (1)(负)反馈 (2)b 协同 (3)外界环境因素 细胞代谢活动 (4)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5)信号分子(或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因子)‎ ‎13.(13分)我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并于2012年6月18日首次进行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下表A、B、C是在航天员训练过程中实际测得的三项指标。请分析回答问题:‎ A项 进食后 ‎(小时)‎ ‎0.5‎ ‎1.0‎ ‎1.5‎ ‎2‎ ‎2.5‎ 血糖浓度 ‎(g/L)‎ ‎1.2‎ ‎1.3‎ ‎1.1‎ ‎0.9‎ ‎0.95‎ B项 测量 时间 ‎6时 ‎9时 ‎12时 ‎15时 ‎18时 体温(℃)‎ ‎36.7‎ ‎36.8‎ ‎37.0‎ ‎37.2‎ ‎36.9‎ C项 测试物 胃液 唾液 血液 肠液 胰液 pH ‎0.9~1.5‎ ‎6.8‎ ‎7.4‎ ‎7.7‎ ‎8.0‎ ‎(1)上述三项指标中,基本正常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在这些生理指标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直接参与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是因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常人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下列几组物质中,对维持血液pH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的是(  )‎ A.HCl/NaOH       B.NaH2PO4/Na2HPO4‎ C.KCl/NaCl D.Na2CO3/NaHCO3‎ ‎(5)从C表中看出,不同消化液的pH存在明显差异,这反映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分析表中数据知血糖浓度在0.8~1.2 g/L这个正常变动范围;体温在24小时内始终接近37 ℃且变化幅度不超过1 ℃;不同消化液的pH也在正常范围之内。‎ ‎(2)下丘脑内有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等,由此判断A、B所述指标符合题意。‎ ‎(3)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即降血糖,所以对于维持血糖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维持血液pH的稳定是靠弱酸与对应的弱酸盐组成的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来调节的。‎ ‎(5)酶的作用条件是较温和的,不同的酶对酸碱度的强弱要求是不一样的,如胃液中的酶需要强酸性环境,而胰液中的消化酶则需要碱性环境,肠液需要中性环境。‎ ‎【答案】 (1)A、B、C (2)A、B (3)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一种激素 (4)B (5)不同的酶,需要的最适pH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