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炼字词类 3页

  • 86.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词类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诗歌鉴赏 炼字(词)类 ‎ (2015·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解题思维 ‎(1)答题时既要分析所用字的含义和表现手法,又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从本义来看,“荒”字有荒凉之意,“瘦”字有贫瘠之意。本来极为平常的两个字,但放在诗中就格外传神。这两个字都是修饰景物的,使景物描写尤为生动,把农村的贫寒刻画得入木三分。‎ ‎(2)另外,还要明确,景是为情服务的,字里行间,饱含的是诗人对民生凋敝的忧虑,对百姓困苦的深切的同情。‎ 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整,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2分)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2分)‎ ‎ (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炼字。‎ ‎(1)首先,应该明确“背”的意思。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画面内容,一个“背”‎ 字写出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 ‎(2)然后,点出“背”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结合诗歌中表达感情的关键字眼“愁”“独”等把握诗歌情感。‎ 答案: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共3分)‎ ‎ 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词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古代诗歌对炼字炼词的考查主要有两个角度:①找出诗句中的炼字炼词。②赏析诗句中的炼字炼词。考查形式上,绝大多数是主观题。预计2017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会要求找出诗句中的炼字炼词,分析炼字炼词使用的手法、描述的画面、刻画的人物或营造的意境以及体现的诗人情感等。‎ 一般设问方式:‎ ‎①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 ‎②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④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⑤某句中的某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⑥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赏析字词的“四看”“一结合”‎ ‎1.看传神 即分析字词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 特别提醒:古诗词炼字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词语中,且每种词语因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功用。‎ 炼字类别 主要功用 动词 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 形容词 ‎(修饰词)‎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特殊词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的作用 拟声词 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表颜色的词 数量词 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2.看表情 即分析词语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诗歌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思。‎ ‎3.看造境 ‎“看造境”就是分析诗人如何利用词语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 ‎4.看显性 就是看词语如何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5.结合语境 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放到具体的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该字的语法特点或修辞手法。‎ 答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