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陆地自然带
(1)成因
(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条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变化例证
沿海←内陆←沿海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赤道两极
↓
热量带:赤道两极
↓
植被:赤道两极
↓
土壤:赤道两极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内陆
↓
降水量:沿海内陆
↓
植被:沿海内陆
↓
土壤:沿海内陆
(2015·呼和浩特考试)读图,完成1~3题。
1.①地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
2.从①→②自然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这种变化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
D.地方性分异
3.决定由直线③→④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高度 D.光照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①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长江入海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C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从①地到②地是从沿海向内陆,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故B项正确。第3题,由图可知,由③地到④地是由我国南部沿海到东北地区,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故A项正确。
答案:1.C 2.B 3.A
考点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
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 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 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1 200米。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热量或
纬度)因素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降水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地貌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季节因素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
人类活动因素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因
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图示
一探险队在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表示海拔(单位:米)。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形区最有可能为( )
A.横断山脉 B.秦岭山脉
C.天山山脉 D.青藏高原
2.该地形区海拔2 100~3 000米处,南坡为荒漠、草原,北坡为云杉林,主要因为北坡( )
A.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
B.受西风带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
C.受山谷风影响,多夜雨
D.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控制,多降雪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形区的山麓基带为荒漠带,说明该地形区气候干旱,结合基带的海拔和所处的纬度,可判断出该地形区为天山山脉。第2题,天山山脉的北坡可受到西风携带的来自大西洋的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适宜森林的生长。
答案:1.C 2.B
考点三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如下表: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
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
地形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高山植被区
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水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2015·盐城模拟)读塔里木盆地局部图,回答1~2题。
1.图中绿洲分布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
2.有关该地绿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洲不断向河流下游萎缩
B.导致绿洲废弃的直接原因是过量引水灌溉
C.绿洲水源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D.绿洲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解析:第1题,图中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地处干旱地区,属于温带荒漠带,出现绿洲,说明此处的水源条件较好,应反映了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规律。第2题,绿洲遭到废弃,说明水源条件发生了变化,图中显示现代绿洲的面积明显扩大,说明现代绿洲开垦影响了该地水资源的分布,过度引水灌溉,导致了原有的河流下游的绿洲萎缩。
答案:1.D 2.B
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现象,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图3)呈现,它们都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图1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
带谱示意图
图2 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图
图3 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相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5.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上图所示。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思维流程]
1.问题探究
(1)简析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差异大的原因。
提示:①南坡纬度较北坡低;②南坡相对高度大于北坡。
(2)说明南坡雪线低于北坡的原因。
提示: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较低。
(3)同一自然带北坡分布高度高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北坡的水分条件比南坡差。
2.信息解读
[标准答案] (1)C (2)A
考向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回答1~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K岛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故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第2题,注意题中关键信息:火山爆发而植被消失,4年后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同为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此地独特条件就是有过火山爆发。
答案:1.A 2.C
3.(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解析:选C。图示区域位于45°N的大陆西岸,故山脉西坡山麓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该气候下发育的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考向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4.(2014·高考浙江卷)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解析:选B。此区域地处中亚内陆,地带性植被多荒漠草原,但因阿拉木图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自咸海沿岸至阿拉木图,植被应呈现荒漠向草原的变化,故A项错误。乌鲁木齐地处天山北坡,结合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判断B项正确。锡尔河属于内流河,流域内降水较少,沿岸地区河流补给少的同时灌溉消耗多,故河流流量自上游向下游减少,故C项错误。从阿拉木图向北山地针叶林的分布海拔不断下降,故D项错误。
5.(2013·高考海南卷)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解析:选D。由题干可知,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由图可知,北京喇叭沟门纬度比东北地区低,但海拔高得多,根据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关系可知,喇叭沟门因海拔高而存在白桦林,D项正确。
6.(2013·高考上海卷)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解析:(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自然带带谱差异可以从自然带的多少,山麓自然带基带的不同,相同自然带分布海拔不同等方面进行分析。(2)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3)雪线在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答案:(1)差异: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更加丰富;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 乙图山脉。
(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一、选择题
(2015·山东泰安模拟)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植被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草原
2.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热量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气温由苔原、针叶林、混交林、落叶林、甲、荒漠逐渐升高,则甲位于亚热带;同时甲处降水在400 mm左右,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只能是常绿硬叶林。第2题,由图中气温和自然植被变化可知,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致,则热量是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答案:1.C 2.D
(2015·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回答3~4题。
3.南半球缺失的植被类型序号及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⑨—海陆位置 B.⑨—海陆分布
C.⑧—海陆分布 D.⑧—地形
4.关于北半球的植被类型⑥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类型主要为畜牧业
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C.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D.植被具有叶大、根深的特点
解析:第3题,图中①是热带雨林带、②是热带季雨林带、③是热带草原带、④是热带荒漠带、⑤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⑧是温带荒漠带、⑨是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由于相应纬度没有陆地分布而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南美洲大陆南部东岸有巴塔哥尼亚沙漠,属于温带荒漠带。第4题,依上题分析,⑥所在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无高温期而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多发展畜牧业。
答案:3.B 4.A
(2015·南京模拟)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
6.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针阔叶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
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山地南坡雪线分布的海拔较低,则南坡为迎风坡;同时南坡7月等温线分布海拔较高,则南坡为阳坡。第6题,图中①7月等温线为3 ℃、②有雪线经过,则①②间为雪线以下的高寒荒漠带。
答案:5.D 6.B
读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植被为热带草原
B.②地植被四季常青,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③地植被为荒漠
D.④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丰沛
8.图中①→②→③→④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降水量
C.海陆热力性质 D.洋流
解析:第7题,位于赤道附近的①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丰沛,植被为热带雨林;②地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③地位于撒哈拉沙漠,植被为荒漠;④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第8题,①→②→③→④植被变化主要体现了不同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故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答案:7.C 8.A
下图为某大陆沿某一线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自然带依次是( )
A.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0.甲地降水量丰富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B.受地形抬升的影响
C.受暖流增湿作用的影响
D.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解析:第9题,由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可知四地是位于澳大利亚由东北部到西南部的四个地点。由四个地区的降水情况和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规律可以判断出B选项正确。第10题,由甲地的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导致该地降水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有: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受南北走向大分水岭山脉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降水量大。由于该地位于10°S以南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较小。故选A项。
答案:9.B 10.A
11.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据研究表明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全球部分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据图判断( )
A.北半球山地林线北坡高于南坡
B.南半球山地林线高于北半球
C.同一纬度山地林线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D.同一纬度山地林线沿海高于内陆
解析:选C。该图显示的是林线随纬度的分布规律,对比南北半球可以看出,同一纬度山地林线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二、综合题
12.(2015·同安模拟)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体现了什么地带性规律?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图中森林带一般属于哪类森林自然带?该自然带在南、北坡分布差异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3)北坡森林带上、下均有丰富的草场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当地牧民一般把________带(图中自然带)作为夏季牧场。
解析:图中显示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不同海拔的水热条件不同,发育了不同的自然带,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该山地北坡在海拔4
000米左右出现了森林带,南坡则没有,说明在此海拔上北坡的降水较多,可以判断北坡属于迎风坡;从该山地的基带为旱荒漠可知,此山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高温炎热,因此牧民会将海拔较高的草场作为夏季牧场。
答案:(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产生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明显的垂直变化,导致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特征发生垂直分异。
(2)针叶林带。北坡降水比南坡降水多。
(3)高山草甸
13.(2015·福州质检)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中A是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山脉,C是________山脉,D是________山脉。
(2)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①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②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③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④可能属________山脉。(填字母)
(3)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
C.针阔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
(4)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①~④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
(5)④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________。
(6)④→②→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
(7)②→①→③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
解析:第(1)题,根据A、B、C、D山脉的位置判断。第(2)题,根据各山地自然带基带判断所属山脉。第(3)题,①是阴山,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带之上为针叶林,故M带应为针阔叶混交林。第(4)题,①、③、④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主要都与降水因素有关。第(5)题,④是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区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第(6)、(7)题,由于基带为当地自然带,故④→②→①基带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②→①→③基带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阿尔泰山 阴山 太行山 秦岭
(2)B C A D
(3)C
(4)南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 ③④
(5)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
(6)热量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7)水分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