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 M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系列调查类实验大题过关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本专题考情分析:‎ 社会调查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是落实实践教学切实可行的途径。实践证明,在该课程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不仅可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际调查,也培养了学生 ‎ (1)样方法注意事项是取样大小,取样数量(10等份,各取中央样方)和随机取样。(1)选取样方时,要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选取样方的个数要依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选取的样方应多些。(2)样方大小的确定应随植物的种类而定。一般而言,北方温带地区每个样方的大小,乔木为l‎00m2‎,灌木为‎16m2‎,草本为lm2。(3)选取样方时要按要求选取。不能随意更换位置和面积,否则调查结果将与实际有较大偏差,使调查失去意义。调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这时进行调查便于识别植物。(4)计数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线上的,只计样方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个体,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 ‎ ‎(2)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1)每次捕捉必须严格保持条件一致,如位置、走向、路线、撒网次数、力度及气候条件,以减少误差。(2)每次捕到的动物,不得放回原种群,同时应尽量防止种群内有迁出或迁入的个体。(3)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保证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造成影响。(4)标志不能过分醒目。否则,在自然界中可能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有可能改变样本中标志个体的比例而导致结果失去信度。(5)标志符号必须能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丢失。‎ ‎ (3)常见错误分析:①取样不合理,造成数据偏差,原因是没有严格按要求进行取样。②计数不准,原因是重复计数或漏计。③取样数量过少,导致统计结果出现偏差。 ‎ ‎⑤统计表格(供参考)‎ 某地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统计表 序号 地点 名称 数目 备注 ‎1‎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归纳提升:‎ ‎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不适合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还可以考虑不同时间(如白天与晚上)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的土层)做调查。‎ ‎3.从不同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4.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小动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5.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越复杂。‎ 附:观察调查类实验的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总结如下表: ‎ 实习、研究 性课题 调查对象 统计 方法 计算公式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 ‎ 植物 样方法 调查人群中遗传病 人类某种遗传病 汇总法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土壤中的小动物 取样器 取样 记名计算法、目测 估计法 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污染程度 汇总法 ‎①调查方法:取样调查法。可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对象应用不同的取样方法。‎ ‎②调查选材:为使实验获得成功,常选用一些容易调查的内容,如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选择容易辨别个体的双子叶植物,遗传病的调查选择发病率高的遗传病等。‎ ‎③随机调查:调查的随机性决定了调查的准确性,所以应做到无区别对待调查对象,以确保调查的准确性。‎ 三、分析典型例题,明确考题类型 ‎1.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 ‎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 。‎ ‎ (2)下图示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 ‎ (3)下表是一个班级10个小组对苦荬菜调查的结果统计,则该块地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 m2‎ ‎0‎ ‎2‎ ‎3‎ ‎3‎ ‎4‎ ‎12‎ ‎4‎ ‎2‎ ‎3‎ ‎3‎ ‎  ‎ ‎2.四川某乡镇被大山和河流隔为多个相对集中的村落,受经济、文化、交通和传统婚俗的影响,发现该地区遗传病发病率很高。为此该地某中学准备组织学生对当地7个自然村落进行一次遗传病调查,目的是提醒人们改变传统的婚俗习惯,以降低遗传病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1)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目的,确定一个调查课题,并简述选题理由。‎ 研究课题名称:                 。‎ 选题理由:                            。‎ ‎(2)简要拟定出你的调查方案:‎ 调查对象 (或者内容)                        ;‎ 调查方法(获取数据信息的方法)                   ;‎ 调查结果出现方式四川某乡镇被大山和河流隔为多个相对集中的村落     。‎ ‎(3)在实验结果分析中,为了证明该种遗传病在本乡镇的发病率高与传统习俗中近亲结婚有关,应特别注意从哪些方面分析调查结果,并预期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可能结果?‎ ‎                                       ‎ ‎                                       ‎ ‎                                       。‎ ‎(4)调查中,对与患病个体的交往你有何建议?‎ ‎                                       。‎ ‎(5)最终的成果形式是      。‎ ‎  【解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提醒人们改变传统的婚俗习惯(近亲结婚),以降低遗传病发病率,调查研究的范围是“本地7个自然村”,在选择调查遗传病类型时,应以调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隐性遗传病为主,因隐性遗传病在近亲结婚中发病率远远高于非近亲结婚者。(2)对遗传病的调查方法可以是逐个家庭(或家系)调查,调查中要注意调查对象之间的亲缘关系,特别注意近亲婚配家系的调查研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与当地卫生保 ‎3.在人群中,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某小组计划调查某市500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间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对夫妻只有一个孩子),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1)如果你是该小组中的一员,请确定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 ‎(2)请设计一张表格(写在下面),用于调查时统计数据,并给表格起一个标题:‎ ‎(3)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  【解析】(1)已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显隐性(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如果进行调查,就可以调查基因的频率、发病率等。(2)由于只调查500个家庭,因此表格的标题要体现部分家庭,具体内容要有双亲的性状,子代要分别记录儿子和女儿,以有利于分析是否为伴性遗传。(3)对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应保证被调查群体足够大,只调查500个家庭,群体过小。‎ ‎  【答案】(1)确定这一性状是否为伴性遗传(或基因的分离定律、调查基因的频率等正确的说法都可以) (2)部分家庭耳垂性状遗传的调查统计表 父亲性状 母亲性状 儿子性状 女儿性状 有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  【点评】有的同学在设计表格时会忽视子代性别的区分,以至于无法分析是否为伴性遗传;另外题目中告知调查500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间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容易误解为这种调查就是科学的、合理的。‎ ‎4.为探究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 从4个不同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号)、工业污水(2号)、混合污水(3号)、人工池塘水(4号);‎ ‎②分别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量,单位:mg/L)‎ 和总氮含量(单位:mg/L);‎ ‎③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等重量的4份菖蒲分别在4个容器中水培15天,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菖蒲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 ‎ ‎ ‎ ‎④取经过菖蒲处理的4种水样,再次测定其BOD和总氮含量。‎ 数据整理后,如下图所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 。4号在实验中起    作用。‎ ‎(2)该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菖蒲的    、   (要求写出两项)等生理指标来比较其在各种水样中的生长程度。‎ ‎ BOD和总氮含量的测定表明,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明显,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了解水质净化程度。‎ ‎ 现有金鱼若干条、金鱼缸4个、各种水样以及其他需要的材料用具,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就菖蒲对生活污水的净化程度进行定性对比实验。‎ ‎ ①取4个相同的金鱼缸,编号为A、B、C、D。‎ ‎② ‎ ‎ 。‎ ‎③ ‎ ‎ 。‎ ‎④ ‎ ‎ 。‎ ‎ (4)其他研究发现,水浮莲、水花生、金鱼藻等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与菖蒲相似。由此看来,利用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水浮莲、水花生这类外来物种的应用必须谨慎,以防止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危害。原因是这些物种 。(5)从安全角度考虑,用于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收获以后,不适宜作为 ‎ ‎ 。‎ 种、长势相同的金鱼,在相同适宜条件下饲养 ④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每个鱼缸中金鱼的生存时间(天数),取平均值。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4)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如当地缺乏天敌和强有力的竞争者,则容易泛滥成灾 (5)动物饲料 ‎ 【点评】(1)凡是识图作答题,一定要仔细观察,捕捉每一个标注或文字等,挖掘所有的信息(特别注意图问结合),把图解信息转变为文字信息,然后综合作答。(2)定性实验设计也要遵循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四、赏析高考(模拟)试题,把握复习方向 ‎ ‎1.(2012·江苏)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和图2分析,3种藻类中pH适应范围最广的是________;在pH为8.0时,3种藻类中利用CO2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 ‎(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__________。‎ ‎(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 ‎③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个/mL。‎ ‎  【解析】(1)由图1、图2可知,PH改变后绿藻的生长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不大,其次是蓝藻。由图2在PH为8.0时,蓝藻的光合速率最大,利用CO2能力最强。‎ ‎(2)藻类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大量吸收CO2,代谢过程产生一些物质会改变培养液的PH。‎ ‎(3)①取样后向样液中加入固定液来杀死细胞,维持藻类细胞数目不变;‎ ‎②由于样液藻类细胞的密度比较高,稀释后方便计数;‎ ‎③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采用五点取样法,取四角和最中间的5个中方格计数,采取“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处理,平均每个中方格内有4个酵母菌。计数区有25个中方格,共计有酵母菌4×25=100个。计数区体积为‎1mm×‎1mm×0.1mm ‎=‎0.1mm3=0.1×10-3 mL,换算成1mL,则有酵母菌100×104个,再乘以稀释倍数100,结果为108个。‎ ‎  【答案】(1)绿藻  蓝藻  (2)藻类生长代谢会改变培养液pH ‎(3)①维持藻细胞数量不变  ②藻细胞密度过大  ③1×108‎ ‎2.(2012·吉林模拟)夏季校园的浅水池塘中均匀分布着开黄花(完全花,有雌蕊和雄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水毛茛,它的叶裸露在空气中的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水毛茛全株有毒,为一般鱼类等水生动物所不食。生物小组的同学拟在池塘中放养专食水毛茛的转基因小金鱼,经过实地调查和科学计算,他们共放了X尾小金鱼,认为这是该池塘能平衡喂养的最大数量。‎ ‎(1)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他们是如何进行调查和计算的?‎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快速增加水毛茛的种群数量,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其丝状叶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一次获得1500株幼苗。组织培养应使用_______________培养基;幼苗的叶为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010· 福建)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检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如下表:‎ 调查日期(月—日)‎ ‎6—l0‎ ‎6—15 ‎ ‎6—20‎ ‎6—25 ‎ ‎6—30‎ ‎ 7—5 ‎ ‎7—10‎ ‎ 7—15 ‎ ‎7—20‎ 棉蚜数量(只/株)‎ ‎0.42‎ ‎4.79‎ ‎4l‎.58‎ ‎261.73‎ ‎1181.94‎ ‎1976.96‎ ‎2175.63‎ ‎2171.46‎ ‎2173.23‎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 。‎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 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 型,在 (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 (增大、不变、减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法,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判断寄生关系有两点:①寄生虫必须生活在寄主体内或体表;②必须从寄主体内获取营养。以上两点棉蚜虫与棉花植株都满足。‎ ‎(2)人教版必修三P62第一段的叙述“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采用样方法。”样方法主要适用与活动能力弱的生物。从上表数据中得知到‎7月10日种群增长就停止了,说明达到了环境容纳量即K值。由此可知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量最大,应在‎6月30日。‎ ‎(3)长期使用农药,不断挑选出具有抗药性的棉蚜虫,淘汰没有抗药性的棉蚜虫,最终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答案】(1)寄生 (2)样方 S 6—30 (3)增大 ‎4.(2012·蚌埠二模)某野外调查小组对某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小组对该地区树种进行辨认和挂牌,并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若树木A与树木B相邻、且是同一物种,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_____和______引起的,若树木A与树木C、D、E、F是不同种类,它们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__多样性。‎ ‎(2)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会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 ‎(3)调查小组对该地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做了统计,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其采集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群落中物种之间往往有复杂的关系,如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____调节。‎ ‎(5)蜜蜂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例如:蜜蜂在发现蜜源后,可通过跳“圆圈舞”或“摆尾舞”来告知同伴蜜源,这种信息属于_____信息。上述实例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能够调节__________。‎ ‎5.(2012·广东惠州一模)关于土壤动物的调查。‎ ‎(1)调查常采用____________方法,而不适于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的正确步骤为_________(①取样、②统计分析、③观察和分类、④采集小动物)。‎ ‎(2)若从土壤中分离和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多选)( )‎ A.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B.纤维素为碳源的培养基 C.刚果红染液 D.粉红指示剂 ‎①Ⅲ10 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Ⅵ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__________________,只患甲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的手段有遗传咨询和    ,遗传咨询通常分四个步骤进行: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          ‎ ‎—→           —→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  【解析】(1)常染色体患病率男女比例中大致相同,而伴性遗传中,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比例更大,显性则女性更大。根据表中女性有乙病的患者少而可以做出判断。‎ ‎(2)由图表可知:甲病中,男性患病:279+6=285,女性患病:281+2=283,所以男女患病人数相当,为常染色体遗传,又由于代代患病,所以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中,‎ ‎ (1)调查湖泊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____ _ _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____ _ _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___ _ __等环境资源。‎ ‎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__ _ ____。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 _ _ _ _ _ _ __。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____ _ _ _ _ _ _ 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水质净化。‎ ‎ (3)在夏季,航道区的苦草迅速繁殖达到最大量时可占湖泊中总生物量的60%以上,它所制造的有机物可用于____ _ _ _ _ _ _ _ _、__ _ _ _ _ _ _ _ _ ___、____ _ _ _ _ _ _ _ _ _ _等方面。除人为捕捞外,此湖泊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少。‎ ‎  【解析】(1)取样调查法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有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由于环境的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受光能的影响,植物的分布是垂体分布的,所以调查的结果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航道1和航道2中苦菜的都是优势种,所以航道区的优势种是苦菜。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吸收利用水中的N、P等无机盐使水质净化。‎ ‎(3)苦菜的的能量去向有细胞呼吸消耗、初级消费者取食、被分解者利用的。由于能量的流动时逐级递减的,大型的肉食动物要经过好几个营养级,获得能量就比较少了。‎ ‎  【答案】(1)随机取样(多次取样) 垂直 光能 (2)苦草 河蟹的取食 ‎ 吸收和利用水中的N、P等无机盐 (3)细胞呼吸消耗 初级消费者取食   ‎ 被分解者利用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五、冲关检测,你能行!‎ 本测试共有13道简答题 ‎1.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__。‎ ‎(2)此农田中新迁入一种食草昆虫,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农业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在取样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__________尾。若上述结果成立,那么前提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子变量是地理环境的不同,检测指标是叶球的大小。根据题中的信息,实验结果有三种情况,对应的结论也有三种。‎ ‎  【答案】(1)竞争 (2)样方 (3)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 ‎(4)①北京的圆白菜种子移至西藏,长成的叶球与西藏的一样大 ‎②北京的圆白菜种子在西藏长成的叶球与生长在北京的一样大 圆白菜叶球大小只受遗传因素影响 ‎③北京的圆白菜种子移至西藏,长成的叶球比北京的大,比西藏的小 ‎4.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 查 时 间 调 查 项 目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利用率(%)‎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 ‎[t/(hm2·a-1)]‎ ‎17.43‎ ‎55.50‎ ‎116.61‎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 ‎[t/(hm2·a-1)]‎ ‎1.50‎ ‎14.52‎ ‎23.88‎ ‎26.00‎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种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变化与叶面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绘制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坐标曲线图。‎ 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  【答案】(1)次生演替 逐渐增加 (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利用率升高(或正相关) (3)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连线如下图:‎ ‎(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5)样方 空间上的分布 ‎(分层)‎ ‎5.如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 ‎②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结构。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灾难性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 ‎10.0‎ ‎9.2‎ ‎8‎ ‎6.8‎ ‎5.5‎ B ‎3.0‎ ‎2.1‎ ‎1.1‎ ‎0.3‎ ‎0.1‎ C ‎0.3‎ ‎0.6‎ ‎1.1‎ ‎1.5‎ ‎2.3‎ D ‎3.0‎ ‎2.0‎ ‎0.4‎ ‎0‎ ‎0‎ E ‎3.2‎ ‎2.8‎ ‎1.7‎ ‎1.3‎ ‎0.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________,请在给出的坐标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产地时,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侵入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则该物种在入侵后的基因频率__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如果要全面了解所调查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调查。‎ ‎7.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 ‎(1)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记个体和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________相等。标记技术极为重要,例如:标记物和标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记物不能_______________,否则可能改变该动物与其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标记符号必须能维持一定时间。‎ ‎(2)为了模拟样方法测定种群密度,两位同学分别在1张‎50 cm×‎50 cm的白纸上制作方格表,将200粒绿豆种子随机撒在白纸上,选择5个方格进行计数,再计算出种群密度。两位同学的调查结果有差异,你认为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答两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甲 ‎10‎ ‎—‎ ‎0.1‎ ‎28‎ 乙 ‎10‎ ‎—‎ ‎0.1‎ ‎2‎ 丙 ‎—‎ ‎10‎ ‎0.1‎ ‎28‎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显微镜定期测定甲、乙、丙三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下图信息,判断图中曲线A、B、C分别对应的试管是____________。‎ ‎8.某地引入的一种植物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用样方法对该植物和本地原有四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请在相应的坐标图中绘出该引入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在曲线上用字母标注引入植物)。‎ 年 份 A B C D E ‎1991‎ ‎10.0‎ ‎0.3‎ ‎3.0‎ ‎3.0‎ ‎3.2‎ ‎1992‎ ‎9.2‎ ‎0.7‎ ‎2.1‎ ‎2.0‎ ‎2.8‎ ‎1993‎ ‎8.0‎ ‎1.8‎ ‎1.1‎ ‎0.4‎ ‎1.7‎ ‎1994‎ ‎6.8‎ ‎5.1‎ ‎0.3‎ ‎0.0‎ ‎1.5‎ ‎1995‎ ‎5.5‎ ‎8.7‎ ‎0.0‎ ‎0.0‎ ‎1.3‎ ‎1996‎ ‎4.0‎ ‎9.6‎ ‎0.0‎ ‎0.0‎ ‎0.4‎ ‎1997‎ ‎3.2‎ ‎9.6‎ ‎0.0‎ ‎0.0‎ ‎0.2‎ ‎(2)引入植物造成的后果称为生物入侵,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入侵植物,把该植物和一种本地植物在一适宜地块内混合种植,并绘制出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乙种群为该入侵植物,甲种群的数量从t3开始减少 B.t1~t3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 C.t2、t4时,甲、乙种群的数量分别达到最大 D.影响乙种群在t4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等 ‎(4)研究小组利用该植物又进行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在实验田中划出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均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数量不等、分布均匀的该植物。待成熟后分别统计平均单株荚果数、每个荚果中的种子数,结果如下表。‎ 区域号 ‎1‎ ‎2‎ ‎3‎ ‎4‎ ‎5‎ 植株数量 ‎200‎ ‎400‎ ‎600‎ ‎800‎ ‎1000‎ 荚果数/株 ‎8.3‎ ‎6.1‎ ‎4.6‎ ‎2.7‎ ‎2.1‎ 种子数/荚果 ‎6.0‎ ‎5.9‎ ‎6.2‎ ‎5.9‎ ‎6.0‎ 结果反映的规律之一是:平均单株结豆荚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反映的另一规律是:平均单荚中种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不同区域收获种子的总量,说明要获得农作物高产应做到合理密植。‎ ‎(2)生存环境适宜、缺少天敌 (3)C (4)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不随种植密度的变化而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9.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____,身体_______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高度(cm)‎ h≤10‎ ‎10300‎ 数量(株)‎ ‎120‎ ‎62‎ ‎32‎ ‎16‎ ‎6‎ 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的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 ‎(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 关系。‎ ‎11.已知某种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引起的,但是不知道致病基因的位置,所以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该遗传病的调查,为调查的科学准确,请你完善该校学生的调查步骤,并分析致病基因的位置。‎ ‎(1)调查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如下:‎ 双亲性状 调查的家庭个数 子女总数 子女患病人数 男 女 双亲正常 总计 ‎③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④数据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2)回答问题:‎ ‎①请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填出可能的双亲性状。‎ ‎②若男女患病比例相等,且发病率较低,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③若男女患病比例不等,且男多于女,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④若男女患病比例不等,且女多于男,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⑤若只有男性患病,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解析】双亲是否患病的组合方式共有4种,根据表格特点分析最后一行应填写各数据的统计。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患病率相当,但显性发病率高于隐性;伴X染色体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等,显性时女多于男,隐性时男多于女;伴Y染色体遗传病患者只有男性。解题时应根据各遗传病的特点进行分析。‎ ‎【答案】(2)①如下表:‎ 双亲性状 调查的家庭个数 子女总数 子女患病人数 男 女 双亲正常 母患病 父正常 父患病 母正常 双亲都 患病 总计 ‎②常染色体隐性 ④伴X染色体显性 ⑤伴Y染色体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题研究时,确定了对“家庭煤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子课题研究,并制定了研究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 ‎ 。‎ ‎(2)简述该课题研究的两点主要意义:‎ ‎① 。‎ ‎② 。‎ ‎(3)你对该课题研究作出的假设是 ;预期是 。‎ ‎(4)该小组开展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如下:‎ 取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葱,一盆(编号1)置于阳台,一盆(编号2)置于厨房煤炉旁,白天给予同样的护理,并进行同样的光照,经过一个月的观察,结果如下:‎ 项目 编号 原来形态 一周后 二周后 三周后 四周后 长度 ‎1‎ ‎4.‎‎8cm ‎5.‎‎1 cm ‎5.‎‎8 cm ‎6.‎‎7 cm ‎8.‎‎1 cm ‎2‎ ‎5.‎‎1 cm ‎5.‎‎3 cm ‎5.‎‎7 cm ‎6.‎‎1 cm ‎6.‎‎6 cm 颜色 ‎1‎ 绿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2‎ 绿色 绿色 顶尖变黄 黄色扩大 顶尖枯燥 ‎①该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②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5)如果让你完成该课题的研究报告,你的报告中应含有的主要内容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