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2.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五 高考中的圆锥曲线问题
1.已知F1、F2为椭圆+=1的两个焦点,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F2A|+|F2B|=12,则|AB|=________.
答案 8
解析 由题意知(|AF1|+|AF2|)+(|BF1|+|BF2|)
=|AB|+|AF2|+|BF2|=2a+2a,
又由a=5,可得|AB|+(|BF2|+|AF2|)=20,
即|AB|=8.
2.设AB为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弦,则|AB|的最小值为 ( )
A. B.p C.2p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解析 当弦AB垂直于对称轴时|AB|最短,
这时x=,∴y=±p,|AB|min=2p.
3.若双曲线-=1的一条渐近线被圆(x-2)2+y2=4所截得的弦长为2,则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 ( )
A.1 B.2 C.3 D.6
答案 B
解析 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y=±x,即x±ay=0,圆(x-2)2+y2=4的圆心为C(2,0),半径为r=2,如图,由圆的弦长公式得弦心距|CD|==,另一方面,圆心C(2,0)到双曲线-=1的渐近线x-ay=0的距离为d==,所以=,解得a2=1,即a=1,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2a=2.
4.在抛物线y=2x2上有一点P,它到A(1,3)的距离与它到焦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的坐标是 ( )
A.(-2,1) B.(1,2) C.(2,1) D.(-1,2)
答案 B
解析 如图所示,直线l为抛物线y=2x2的准线,F为其焦点,PN⊥l,
AN1⊥l,由抛物线的定义知,|PF|=|PN|,
∴|AP|+|PF|=|AP|+|PN|≥|AN1|,
当且仅当A、P、N三点共线时取等号.
∴P点的横坐标与A点的横坐标相同即为1,
则可排除A、C、D,故选B.
5.设坐标原点为O,抛物线y2=2x与过焦点的直线交于A、B两点,则·等于 ( )
A. B.- C.3 D.-3
答案 B
解析 方法一 (特殊值法)
抛物线的焦点为F,过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1),B(,-1),
∴·=·=-1=-.
方法二 设A(x1,y1),B(x2,y2),
则·=x1x2+y1y2.
由抛物线的过焦点的弦的性质知:
x1x2==,y1y2=-p2=-1.
∴·=-1=-.
题型一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
例1 (2012·浙江改编)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1,)到抛
物线C:y2=2px(p>0)的准线的距离为.点M(t,1)是C上的定点,A,B
是C上的两动点,且线段AB的中点Q(m,n)在直线OM上.
(1)求曲线C的方程及t的值;
(2)记d=,求d的最大值.
思维启迪 (1)依条件,构建关于p,t的方程;
(2)建立直线AB的斜率k与线段AB中点坐标间的关系,并表示弦AB的长度,运用函数的性质或基本不等式求d的最大值.
解 (1)y2=2px(p>0)的准线x=-,
∴1-(-)=,p=,
∴抛物线C的方程为y2=x.
又点M(t,1)在曲线C上,∴t=1.
(2)由(1)知,点M(1,1),从而n=m,即点Q(m,m),
依题意,直线AB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直线AB的斜率为k(k≠0).
且A(x1,y1),B(x2.y2),
由得(y1-y2)(y1+y2)=x1-x2,故k·2m=1,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m=(x-m),
即x-2my+2m2-m=0.
由消去x,
整理得y2-2my+2m2-m=0,
所以Δ=4m-4m2>0,y1+y2=2m,y1y2=2m2-m.
从而|AB|= ·|y1-y2|=·
=2
∴d==2≤m+(1-m)=1,
当且仅当m=1-m,即m=时,上式等号成立,
又m=满足Δ=4m-4m2>0.∴d的最大值为1.
思维升华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解决方法一般分两种:一是几何法,特别是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来求最值;二是代数法,常将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或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函数的单调性或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等求最值.
已知点A(-1,0),B(1,0),动点M的轨迹曲线C满足∠AMB=2θ,||·||cos2θ=3,过点B的直线交曲线C于P,Q两点.
(1)求||+||的值,并写出曲线C的方程;
(2)求△APQ面积的最大值.
解 (1)设M(x,y),在△MAB中,
|AB|=2,∠AMB=2θ,
根据余弦定理得
||2+||2-2||·||cos 2θ=4.
即(||+||)2-2||·||(1+cos 2θ)=4.
(||+||)2-4||·||cos2θ=4.
而||·||cos2θ=3,
所以(||+||)2-4×3=4.
所以||+||=4.
又||+||=4>2=|AB|,
因此点M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点M在x轴上也符合题意),a=2,c=1.
所以曲线C的方程为+=1.
(2)设直线PQ的方程为x=my+1.
由
消去x并整理得(3m2+4)y2+6my-9=0.①
显然方程①的Δ>0,设P(x1,y1),Q(x2,y2),
则S△APQ=×2×|y1-y2|=|y1-y2|.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y1+y2=-,y1y2=-.
所以(y1-y2)2=(y1+y2)2-4y1y2=48×.
令t=3m2+3,则t≥3,(y1-y2)2=.
由于函数φ(t)=t+在[3,+∞)上是增函数,
所以t+≥,当t=3m2+3=3,即m=0时取等号.
所以(y1-y2)2≤=9,即|y1-y2|的最大值为3.
所以△APQ面积的最大值为3,
此时直线PQ的方程为x=1.
题型二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例2 (2012·福建)如图,等边三角形OAB的边长为8,且其三个顶点均在
抛物线E:x2=2py(p>0)上.
(1)求抛物线E的方程;
(2)设动直线l与抛物线E相切于点P,与直线y=-1相交于点Q,证明: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y轴上某定点.
思维启迪 既然圆过y轴上的点,即满足·=0,对任意P、Q恒成立可待定M(0,y1),也可给定特殊的P点,猜想M点坐标,再证明.
(1)解 依题意,得|OB|=8,∠BOy=30°.
设B(x,y),则x=|OB|sin 30°=4,y=|OB|cos 30°=12.
因为点B(4,12)在x2=2py上,
所以(4)2=2p×12,解得p=2.
故抛物线E的方程为x2=4y.
(2)证明 方法一 由(1)知y=x2,y′=x.
设P(x0,y0),则x0≠0,且l的方程为
y-y0=x0(x-x0),即y=x0x-x.
由得
所以Q为.
设M(0,y1),令·=0对满足y0=x(x0≠0)的x0,y0恒成立.
由于=(x0,y0-y1),=,
由·=0,得-y0-y0y1+y1+y=0,
即(y+y1-2)+(1-y1)y0=0.(*)
由于(*)式对满足y0=x(x0≠0)的y0恒成立,
所以解得y1=1.
故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y轴上的定点M(0,1).
方法二 由(1)知y=x2,y′=x.
设P(x0,y0),则x0≠0,
且l的方程为y-y0=x0(x-x0),
即y=x0x-x.
由得
所以Q为.
取x0=2,此时P(2,1),Q(0,-1),
以PQ为直径的圆为(x-1)2+y2=2,
交y轴于点M1(0,1)或M2(0,-1);
取x0=1,此时P,Q,
以PQ为直径的圆为2+2=,
交y轴于点M3(0,1)、M4.
故若满足条件的点M存在,只能是M(0,1).
以下证明点M(0,1)就是所要求的点.
因为=(x0,y0-1),=,
所以·=-2y0+2=2y0-2-2y0+2=0.
故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y轴上的定点M(0,1).
思维升华 求定点及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
(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2013·江西)椭圆C:+=1(a>b>0)的离心率e= ,a+b=3.
(1)求椭圆C的方程;
(2)如图所示,A、B、D是椭圆C的顶点,P是椭圆C上除顶点外的任意一点,直线DP交x轴于点N,直线AD交BP于点M,设BP的斜率为k,MN的斜率为m.证明:2m-k为定值.
(1)解 因为e==,
所以a=c,b=c.
代入a+b=3得,c=,a=2,b=1.
故椭圆C的方程为+y2=1.
(2)证明 方法一 因为B(2,0),点P不为椭圆顶点,则直线BP的方程为y=k(x-2)(k≠0,k≠±), ①
①代入+y2=1,解得P.
直线AD的方程为y=x+1. ②
①与②联立解得M.
由D(0,1),P,N(x,0)三点共线知
=,解得N.
所以MN的斜率为m=
==.
则2m-k=-k=(定值).
方法二 设P(x0,y0)(x0≠0,±2),则k=,
直线AD的方程为y=(x+2),
直线BP的方程为y=(x-2),
直线DP的方程为y-1=x,令y=0,
由于y0≠1可得N,
联立,
解得M,
因此MN的斜率为
m==
=
=,
所以2m-k=-
=
=
=
=(定值).
题型三 圆锥曲线中的探索性问题
例3 (2012·广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e= ,且椭圆C上的点到点Q(0,2)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
(1)求椭圆C的方程.
(2)在椭圆C上,是否存在点M(m,n),使得直线l:mx+ny=1与圆O:x2+y2=1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OAB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及对应的△OAB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维启迪 圆锥曲线中,这类问题的解题思想是假设其结论成立、存在等,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推理论证,如果得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推理结果,就肯定假设,对问题作出正面回答;如果得到一个矛盾的结果,就否定假设,对问题作出反面回答.
解 (1)∵e2===,
∴a2=3b2,
∴椭圆方程为+=1,即x2+3y2=3b2.
设椭圆上的点到点Q(0,2)的距离为d,则
d==
==,
∴当y=-1时,d取得最大值,dmax==3,
解得b2=1,∴a2=3.
∴椭圆C的方程为+y2=1.
(2)假设存在点M(m,n)满足题意,则+n2=1,
即m2=3-3n2.
设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d′<1,
d′==.
∴|AB|=2=2 .
∴S△OAB=|AB|d′=·2 ·
= .
∵d′<1,∴m2+n2>1,
∴0<<1,
∴1->0.
∴S△OAB=
≤ =,
当且仅当=1-,
即m2+n2=2>1时,S△OAB取得最大值.
由得
∴存在点M满足题意,M点坐标为,,或,
此时△OAB的面积为.
思维升华 (1)探索性问题通常采用“肯定顺推法”,将不确定性问题明朗化.其步骤为假设满足条件的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若方程组有实数解,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否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不存在.
(2)反证法与验证法也是求解探索性问题常用的方法.
(2013·长春调研)已知椭圆C1、抛物线C2的焦点均在x轴上,C1的中心和C2的顶点均为原点O,从每条曲线上各取两个点,将其坐标记录于下表中:
x
3
-2
4
y
-2
0
-4
(1)求C1,C2的标准方程;
(2)是否存在直线l满足条件:①过C2的焦点F;②与C1交于不同的两点M,N,且满足⊥?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1)设抛物线C2:y2=2px(p≠0),则有=2p(x≠0),
据此验证四个点知(3,-2),(4,-4)在C2上,
易求得C2的标准方程为y2=4x.
设椭圆C1:+=1(a>b>0),
把点(-2,0),(,)代入得,
解得,所以C1的标准方程为+y2=1.
(2)容易验证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题意.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k(x-1),
与C1的交点为M(x1,y1),N(x2,y2).
由
消去y并整理得(1+4k2)x2-8k2x+4(k2-1)=0,
于是x1+x2=, ①
x1x2=. ②
所以y1y2=k2(x1-1)(x2-1)=k2[x1x2-(x1+x2)+1]
=k2[-+1]=-. ③
由⊥,即·=0,得x1x2+y1y2=0.(*)
将②③代入(*)式,得-==0,
解得k=±2,所以存在直线l满足条件,
且直线l的方程为2x-y-2=0或2x+y-2=0.
题型四 直线、圆及圆锥曲线的交汇问题
例4 (2013·浙江)如图,点P(0,-1)是椭圆C1:+=1(a>b>0)
的一个顶点,C1的长轴是圆C2:x2+y2=4的直径.l1,l2是过点P且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其中l1交圆C2于A,B两点,l2交椭圆C1于
另一点D.
(1)求椭圆C1的方程;
(2)求△ABD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1的方程.
思维启迪 (1)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易求出a,b的值,从而写出椭圆的方程;
(2)要求△ABD的面积,需要求出AB,PD的长,AB是圆的弦,考虑用圆的知识来求,PD应当考虑用椭圆的相关知识来求.求出AB,PD的长后,表示出△ABD的面积,再根据式子的形式选择适当的方法求最值.
解 (1)由题意得
所以椭圆C1的方程为+y2=1.
(2)设A(x1,y1),B(x2,y2),D(x0,y0).
由题意知直线l1的斜率存在,不妨设其为k,
则直线l1的方程为y=kx-1.
又圆C2:x2+y2=4,
故点O到直线l1的距离
d=,
所以|AB|=2=2.
又l2⊥l1,故直线l2的方程为x+ky+k=0.
由
消去y,整理得(4+k2)x2+8kx=0,
故x0=-.
所以|PD|=.
设△ABD的面积为S,则S=·|AB|·|PD|
=,
所以S=≤
=,
当且仅当k=±时取等号.
所以所求直线l1的方程为y=±x-1.
思维升华 对直线、圆及圆锥曲线的交汇问题,要认真审题,学会将问题拆分成基本问题,然后综合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方程的思想等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渐渐增强自己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013·重庆)如图,椭圆的中心为原点O,长轴在x轴
上,离心率e=,过左焦点F1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于A,A′两
点,|AA′|=4.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
(2)取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P,P′,过P,P′作圆心为Q的圆,使椭圆上的其余点均在圆Q外.若PQ⊥P′Q,求圆Q的标准方程.
解 (1)由题意知点A(-c,2)在椭圆上,
则+=1.从而e2+=1.
由e=得b2==8,从而a2==16.
故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由椭圆的对称性,可设Q(x0,0).
又设M(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则|QM|2=(x-x0)2+y2=x2-2x0x+x+8=(x-2x0)2-x+8 (x∈[-4,4]).
设P(x1,y1),由题意知,点P是椭圆上到点Q的距离最小的点.
因此,上式当x=x1时取最小值,又因为x1∈(-4,4),所以上式当x=2x0时取最小值,
从而x1=2x0,且|QP|2=8-x.
因为PQ⊥P′Q,且P′(x1,-y1),
所以·=(x1-x0,y1)·(x1-x0,-y1)=0,
即(x1-x0)2-y=0.
由椭圆方程及x1=2x0得x-8=0,
解得x1=±,x0==±.
从而|QP|2=8-x=.
故这样的圆有两个,其标准方程分别为
2+y2=,2+y2=.
(时间:80分钟)
1.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O的椭圆C经过点A(2,3),且点F(2,0)为其右焦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是否存在平行于OA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椭圆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4?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方法一 (1)依题意,可设椭圆C的方程为+=1(a>b>0),且可知其左焦点为F′(-2,0).
从而有解得
又a2=b2+c2,所以b2=12,
故椭圆C的方程为+=1.
(2)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l,设其方程为y=x+t.
由得3x2+3tx+t2-12=0.
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公共点,
所以Δ=(3t)2-4×3×(t2-12)≥0,
解得-4≤t≤4.
另一方面,由直线OA与l的距离d=4,得=4,解得t=±2.
由于±2∉[-4,4],
所以符合题意的直线l不存在.
方法二 (1)依题意,可设椭圆C的方程为+=1(a>b>0),
且有解得b2=12,b2=-3(舍去).
从而a2=16.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2)同方法一.
2.如图,椭圆C1:+=1(a>b>0)的离心率为,x轴被曲线
C2:y=x2-b截得的线段长等于C1的长半轴长.
(1)求C1,C2的方程;
(2)设C2与y轴的交点为M,过坐标原点O的直线l与C2相交
于点A,B,两直线MA,MB分别与C1相交于点D,E.
①证明:MD⊥ME;
②记△MAB,△MDE的面积分别为S1,S2.问:是否存在直线l,使得=?请说明理由.
(1)解 由题意知,e==,从而a=2b,
又2=a,所以a=2,b=1.
故C1,C2的方程分别为+y2=1,y=x2-1.
(2)①证明 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为k,
则直线l的方程为y=kx,
由
得x2-kx-1=0.
设A(x1,y1),B(x2,y2),
则x1,x2是上述方程的两个实根,
于是x1+x2=k,x1x2=-1.
又点M的坐标为(0,-1),
所以kMA·kMB=·=
===-1.
故MA⊥MB,即MD⊥ME.
②解 设直线MA的斜率为k1,
则直线MA的方程为y=k1x-1.
由解得或
故点A的坐标为(k1,k-1).
又直线MB的斜率为-,
同理可得点B的坐标为(-,-1).
于是S1=|MA|·|MB|
=·|k1|··|-|=.
由得(1+4k)x2-8k1x=0,
解得或
故点D的坐标为(,).
又直线ME的斜率为-,
同理可得点E的坐标为(,).
于是S2=|MD|·|ME|=.
因此=(4k++17).
由题意知,(4k++17)=,
解得k=4或k=.
又由点A,B的坐标可知,k==k1-,
所以k=±.
故满足条件的直线l存在,且有两条,
其方程分别为y=x,y=-x.
3.如图,已知直线l:y=kx-2与抛物线C:x2=-2py(p>0)交于A、B
两点,O为坐标原点,+=(-4,-12).
(1)求直线l的方程和抛物线C的方程;
(2)若抛物线上一动点P从A到B运动时,求△ABP面积的最大值.
解 (1)由,得x2+2pkx-4p=0.
设A(x1,y1),B(x2,y2),则x1+x2=-2pk,
y1+y2=k(x1+x2)-4=-2pk2-4.
∵+=(x1+x2,y1+y2)=(-2pk,-2pk2-4)
=(-4,-12),
∴,
解得,故直线l的方程为y=2x-2,
抛物线C的方程为x2=-2y.
(2)方法一 由,得x2+4x-4=0,
∴|AB|=·
=·=4.
设P(t,-t2)(-2-2b>0),则c=1,
又∵·=(a+c)·(a-c)=a2-c2=1.
∴a2=2,b2=1,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1.
(2)假设存在直线l交椭圆于P,Q两点,
且F恰为△PQM的垂心,
设P(x1,y1),Q(x2,y2),
∵M(0,1),F(1,0),∴直线l的斜率k=1.
于是设直线l为y=x+m,由
得3x2+4mx+2m2-2=0,
x1+x2=-m, ①
x1x2=. ②
∵·=x1(x2-1)+y2(y1-1)=0.
又yi=xi+m(i=1,2),
∴x1(x2-1)+(x2+m)(x1+m-1)=0,
即2x1x2+(x1+x2)(m-1)+m2-m=0.
将①②代入得2·-(m-1)+m2-m=0,
解得m=-或m=1,经检验m=-符合条件.
故存在直线l,使点F恰为△PQM的垂心,
直线l的方程为y=x-.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右焦点为F.设过点T(t,m)的直线TA,TB与此椭圆分别交于点M(x1,y1),N(x2,y2),其中m>0,y1>0,y2<0.
(1)设动点P满足:|PF|2-|PB|2=4,求点P的轨迹;
(2)设x1=2,x2=,求点T的坐标;
(3)设t=9,求证: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m无关).
(1)解 设P(x,y),由题知F(2,0),B(3,0),A(-3,0),
则|PF|2=(x-2)2+y2,|PB|2=(x-3)2+y2,
由|PF|2-|PB|2=4,得(x-2)2+y2-[(x-3)2+y2]=4,
化简,得x=.故点P的轨迹方程是x=.
(2)解 将x1=2,x2=分别代入椭圆方程,
并考虑到y1>0,y2<0,得M,N.
则直线MA的方程为=,即x-3y+3=0
直线NB的方程为=,即5x-6y-15=0.
联立方程解得x=7,y=,
所以点T的坐标为.
(3)证明 如图所示,点T的坐标为(9,m).
直线TA的方程为=,
直线TB的方程为=,
分别与椭圆+=1联立方程,
解得M,
N.
直线MN的方程为
=.
令y=0,解得x=1,所以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1,0).
6.(2012·上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1:2x2-y2=1.
(1)过C1的左顶点引C1的一条渐近线的平行线,求该直线与另一条渐近线及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设斜率为1的直线l交C1于P、Q两点.若l与圆x2+y2=1相切,求证:OP⊥OQ.
(3)设椭圆C2:4x2+y2=1.若M、N分别是C1、C2上的动点,且OM⊥ON,求证:O到直线MN的距离是定值.
(1)解 双曲线C1:-y2=1,左顶点A,渐近线方程:y=±x.
不妨取过点A与渐近线y=x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y=,即y=x+1.
解方程组得
所以所求三角形的面积为S=|OA||y|=.
(2)证明 设直线PQ的方程是y=x+b.
因为直线PQ与已知圆相切,故=1,即b2=2.
由得x2-2bx-b2-1=0.
设P(x1,y1)、Q(x2,y2),则
又y1y2=(x1+b)(x2+b),所以
·=x1x2+y1y2=2x1x2+b(x1+x2)+b2
=2(-1-b2)+2b2+b2=b2-2=0.
故OP⊥OQ.
(3)证明 当直线ON垂直于x轴时,
|ON|=1,|OM|=,则O到直线MN的距离为.
当直线ON不垂直于x轴时,设直线ON的方程为y=kx,
则直线OM的方程为y=-x.
由得
所以|ON|2=.
同理|OM|2=.
设O到直线MN的距离为d,
因为(|OM|2+|ON|2)d2=|OM|2|ON|2,
所以=+==3,即d=.
综上,O到直线MN的距离是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