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3.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5高考地理(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轮过关测试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金版教程】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回答1~2题。‎ ‎1. 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洼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B 2.C 读我国沙尘暴分布地区及出现次数示意图,回答3~4题。‎ ‎3. 下列关于我国沙尘暴分布状况及出现次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沙尘暴分布呈片状 B.沙尘暴出现次数由中心向四周减小 C.沙尘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D.准噶尔盆地和科尔沁沙地为我国沙尘暴中心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沙尘暴的中心为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西部地区。‎ 答案:D ‎4. 西北地区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  )‎ A.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C.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 D.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 解析:西北地区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答案:A 下图为我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省区图。读图回答5~7题。‎ ‎5. 下列不同地区及其生态问题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C地区—荒漠化    B.B地区—水土流失 C.D地区—盐碱化 D.A地区—石漠化 解析:C地区处于我国西北,气候干旱,其主要生态问题为荒漠化;B地区为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D地区为长江流域,其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A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石漠化严重。‎ 答案:C ‎6. 我国不同省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解析: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答案:D ‎7. 目前治理C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大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解析:C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荒漠化,而大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不利于荒漠化的治理。‎ 答案:D ‎[2014·乌鲁木齐一诊]荒漠化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如图为我国部分荒漠化土地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 防治土地荒漠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①地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是(  )‎ 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以防风固沙 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 D.采取人工措施,增加冰川积雪的融化量 解析:由题可知,①地边缘为绿洲,绿洲区主要是灌溉农业,因此应发展节水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 答案:B ‎9. 科研人员利用手中的GPS信号接收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 A.测定①地的地理位置 ‎ B.测量①地的海拔 C.确定科研人员的行进方向 ‎ D.获取①地荒漠化土地分布的图片 解析:全球定位系统能够确定任何时间,任何地物的经纬度位置、海拔、速度等,但是不能判断地物的分布,判断地物分布可采用遥感(RS)技术,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下面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解析:读图可知,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热带草原带。‎ 答案:B ‎11.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图中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说明人口增长是荒漠化加剧的根源。图中过度砍伐使大约52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使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答案:A 二、综合题 ‎12. 近年来,虽然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成绩显著,但土地沙化仍是我国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2013年3月20日,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表示,我国沙尘暴整体上是呈一个波浪式的递减趋势,今年的年度趋势与整个沙尘发展趋势相吻合。近十多年来,长期肆虐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得到很大缓解,沙尘天气发生频次和强度都处于近50年来的较低水平。读我国沙尘暴分布地区及出现次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沙尘暴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两个中心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沙漠名称)。‎ ‎(2)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但也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试说明沙尘暴的有利影响。‎ ‎(3)试述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减弱的人为原因。‎ 解析:第(1)问,从图中可以得出答案。第(2)问,沙尘暴的好处可从对全球气候、酸雨、海洋生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主要从植被恢复、政策扶持、宣传教育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塔克拉玛干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2)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延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中和酸性气体,降低北方酸雨发生的频率;给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3)政府采取政策,加大了引导和扶持力度;随着宣传教育的加强,公众防治沙尘暴的意识增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等措施的实施。‎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沙湖位于银川市的北面,西依贺兰山,当地盛行东北风,其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沙湖原本是一片湿地,20世纪50年代,一场罕见的暴雨侵袭了贺兰山脉,暴雨引发山洪,顺着山势呼啸而下,倾泻进贺兰山山脚下的一处低洼地,雨过天晴,一汪湖泊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至今地势仍然在不断下沉。‎ 材料三 ‎ 银川,这个美丽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一种流传很广泛的说法是,当地土壤碱性重,地面常常呈白色,故名“银川”。银川平原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洪水漫流,若排水不畅,形成的湖泊、湿地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风沙狂吹,水汽蒸发,很快挥发留下大片的盐碱滩地,导致银川地区土壤碱性重、盐碱地众多。‎ ‎(1)分析宁夏沙湖的成因。‎ ‎(2)近年来,宁夏沙湖周围的一些湖泊均已干涸,而沙湖却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且面积还有扩大的趋势,试分析原因。‎ ‎(3)结合银川名称的由来分析其盐碱化严重的原因,并简述主要的防治措施。‎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沙湖位于沙漠中,其主要是山洪暴发,积水而成。第(2)问,沙湖位于黄河附近,由于地势低,黄河水下渗后,补充了该区域的地下水,加之附近有灌溉区,也给沙湖补充了一定的地下水,且贺兰山对沙湖具有保护作用。第(3)问,原因应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防治措施主要从灌溉技术、农业技术、生物措施及化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地势低洼,山洪暴发,积水而成。‎ ‎(2)地势低、地面沉降,黄河水下渗,利于地下水汇集;北面是灌溉农业区,为沙湖提供补给水源;贺兰山阻挡了西北风携带的风沙。‎ ‎(3)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等;土质疏松,孔隙多,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较高。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修建蓄水工程等。水利改良措施:合理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制度,实行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碱作物,植树造林等。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三、探究性学习 ‎14. [2014·汕头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历史上下图所示区域曾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如今该地区草地沙化十分严重。‎ 材料二 下图是草原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 ‎(1)将下列内容填入材料二图中相应的空白框中。‎ A. 过度放牧 B. 大风季节开垦 C. 生态环境脆弱 D. 陡坡开荒 ‎(2)结合材料一图中信息,从气候方面分析材料一中图示区域土地退化严重的原因。‎ ‎(3)请为材料一图中农牧过渡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该区域主要位于半湿润和半干旱过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会加速土地退化。粗放的经营方式,如过度放牧,会使草原地表植被破坏后难以恢复;不因地制宜的耕作方式,如在陡坡开荒,易造成水土和肥力流失,加速土地退化;不考虑季节、气候等因素,在大风季节开垦土地,会加重土地的沙化程度。第(2)题,该地区位于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带,降水少,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旺盛。第(3)题,针对土地退化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等。‎ 答案:(1)自上而下依次是C、A、D、B。 ‎ ‎(2)大部分地区为温带草原,夏季气温高,蒸发强烈;降水较少,土壤干燥;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加剧水分蒸发。‎ ‎(3)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合理放牧、适度耕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