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7 MB
  • 2021-05-13 发布

化学高考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解题技巧

  • 10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Na2CO3、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 ‎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酒精、乙醇:C2H5OH ‎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 二、 颜色 ‎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 ‎ Fe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 Fe2O3——红棕色粉末 ‎ 铜:单质是紫红色 ‎ Cu2+——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 ‎ ‎ Cu2 (OH)2CO3 —绿色 ‎ Cu(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 FeS——黑色固体 ‎ 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 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 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 ‎ AgI—黄色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度)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腐蚀玻璃 ‎ 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KMnO4--——紫色 MnO4-——紫色 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 指示剂 PH的变色范围 ‎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 ‎ 酚酞 <8.0无色 8.0——10.0浅红色 >10.0红色 ‎ ‎ 石蕊 <5.1红色 5.1——8.0紫色 >8.0蓝色 ‎ ‎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 >K+ ‎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 ‎ ‎ 3 CO32- + 2Al3+ + 3H2O = 2Al(OH)3↓ + 3CO2↑ ‎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 例:电解KCl溶液: 2KCl + 2H2O == H2↑ + Cl2↑ + 2KOH ‎ ‎ 配平: 2KCl + 2H2O == H2↑ + Cl2↑ + 2KOH ‎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 PbSO4 PbO2 +2e- → PbSO4 ‎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 ‎ 应为: 负极:Pb + SO42- -2e- = PbSO4 ‎ ‎ 正极: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 ‎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 ‎ 为: 阴极:PbSO4 +2e- = Pb + SO42- ‎ ‎ 阳极:PbSO4 + 2H2O -2e- = PbO2 + 4H+ + SO42- ‎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 Si、SiC 、SiO2=和金刚石。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 金刚石 >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 ‎12、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4价的S) ‎ 例: I2 +SO2 + H2O = H2SO4 + 2HI ‎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 ‎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 等];(5)是否发生双水解。 ‎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 (‎-38.9C。),;熔点最高的是W(钨‎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常见)是Pt。 ‎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HCO3- ‎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 ‎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 五、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1)‎ ‎(2)铵盐:‎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1)‎ ‎(2)‎ ‎3.Na2S2O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2O32-+2H+=S↓+SO2↑+H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 ‎(2)化合物 ‎5.强烈双水解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 (2)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7.与Na2O2反应 ‎8.2FeCl3+H2S=2FeCl2+S↓+2HCl ‎9.电解 ‎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金属+Al2O3‎ ‎11. Al3+ Al(OH)3 AlO2-‎ ‎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 4NH3+6NO4N2+6H2O ‎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 ‎(2)金属→非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 ‎(4)非金属→金属 ‎14、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 ‎⑴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化合物 如:‎ ‎ Cl2+H2O、H2S+O2、、NH3+O2、CH4+O2、Cl2+FeBr2‎ ‎ ⑵ 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单质 ‎ NH3+NO、 H2S+SO2 、Na2O2+H2O、NaH+H2O、Na2O2+CO2、CO+H2O ‎ ⑶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 ‎ PCl3+Cl2 、Na2SO3+O2 、FeCl3+Fe 、FeCl2+Cl2、CO+O2、Na2O+O2 ‎ ‎14.三角转化:‎ ‎15.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 ‎(1)铵盐 ‎ (2)硝酸盐 ‎16.特征网络:‎ ‎(1)‎ ‎①‎ ‎②‎ ‎③‎ ‎④‎ ‎(2)A—‎ A为弱酸的铵盐:(NH4)2CO3或NH4HCO3;(NH4)2S或NH4HS;(NH4)2SO3或NH4HSO3‎ ‎(3)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有:‎ S、SO32-、HSO3-、H2SO3、SO2、NO2-、Fe2+等,及含-CHO的有机物 七、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 ‎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 ‎ ‎4HNO3(浓)+Cu==2NO2↑+Cu(NO3)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 3S+4 HNO3(稀)===3SO2+4NO↑+2H2O ‎2.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冷、稀4‎ 高温 Cl2+2NaOH=====NaCl+NaClO+H2O ‎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 ‎3.溶液酸碱性.‎ ‎2S2- +SO32-+6H+=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S2-、SO32-,Cl-、ClO3-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Fe2+与NO3-共存,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 ‎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时,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强.故酸性KMnO4溶液氧化性较强.‎ ‎4.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1、2P+3Cl22PCl3(Cl2不足) ; 2P+5Cl22 PCl5(Cl2充足)‎ ‎2、2H2S+3O22H2O+2SO2(O2充足) ; 2H2S+O22H2O+2S(O2不充足)‎ ‎3、4Na+O22Na2O 2Na+O2Na2O2‎ ‎4、Ca(OH)2+CO2CaCO3↓+H2O ; Ca(OH)2+2CO2(过量)==Ca(HCO3)2‎ ‎5、C+O2CO2(O2充足) ; ‎2 C+O22CO (O2不充足)‎ ‎6、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 4HNO3(浓)+Cu==2NO2↑+Cu(NO3)2+2H2O ‎7、AlCl3+3NaOH==Al(OH)3↓+3NaCl ; AlCl3+4NaOH(过量)==NaAlO2+2H2O ‎8、NaAlO2+4HCl(过量)==NaCl+2H2O+AlCl3 NaAlO2+HCl+H2O==NaCl+Al(OH)3↓‎ ‎9、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Fe+HNO3(冷、浓)→(钝化)‎ ‎10、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 Fe+4HNO3(热、浓)Fe(NO3)2+2NO2↑+2H2O 浓H2SO4‎ 浓H2SO4‎ ‎11、Fe+4HNO3(稀)Fe(NO3)3+NO↑+2H2O 3Fe+8HNO3(稀) 3Fe(NO3)3+2NO↑+4H2O ‎140℃‎ ‎170℃‎ ‎12、C2H5OH CH2=CH2↑+H2O C2H5-OH+HO-C2H‎5‎        C2H5-O-C2H5+H2O ‎13C‎2H5Cl+NaOH C2H5OH+NaCl    C2H5Cl+NaOHCH2=CH2↑+NaCl+H2O ‎14、6FeBr2+3Cl2(不足)==4FeBr3+2FeCl3 2FeBr2+3Cl2(过量)==2Br2+2FeCl3‎ 八、离子共存问题 ‎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凡能使溶液中因反应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著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或能转变成其它种类的离子(包括氧化一还原反应).‎ ‎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如Fe3+、Al3+、Zn2+、Cu2+、NH4+、Ag+ ‎ 等均与OH-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如CH3COO-、F-、CO32-、SO32-、S2-、PO43-、 AlO2-均与H+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OH-)生成正盐和水. 如:HSO3-、HCO3-、HS-、H2PO4-、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 ‎ 如:Ba2+、Ca2+与CO32-、SO32-、PO43-、SO42-等;Ag+与Cl-、Br-、I- 等;Ca2+与F-,C2O42- 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 如:Al3+与HCO3-、CO32-、HS-、S2-、AlO2-、ClO-、SiO32-等 ‎ Fe3+与HCO3-、CO32-、AlO2-、ClO-、SiO32-、C6H5O-等;NH4+与AlO2-、SiO32-、ClO-、CO3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 如:Fe3+与I-、S2-;MnO4-(H+)与I-、Br-、Cl-、S2-、SO32-、Fe2+等;NO3-(H+)与上述阴离子;‎ ‎ S2-、SO32-、H+ ‎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 如:Fe3+与F-、CN-、SCN-等; H2PO4-与PO43-会生成HPO42-,故两者不共存.‎ 九、离子方程式判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写、拆、删、查四个步骤来写)‎ ‎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例如:(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 如:Fe2O3与氢碘酸:Fe2O3+6H+=2 Fe3++3H2O错因: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 ‎ 如:FeCl2溶液中通Cl2 :Fe2++Cl2=Fe3++2Cl- 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 ‎(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 如:NaOH溶液中通入HI:OH-+HI=H2O+I-错因:HI误认为弱酸.‎ ‎(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 如:次氯酸钠中加浓HCl:ClO-+H++Cl-=OH-+Cl2↑错因:强酸制得强碱 ‎(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 ‎ 如:H2SO4 溶液加入Ba(OH)2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 正确:Ba2++2OH-+2H++SO42-=BaSO4↓+2H2O ‎(6)“=”“ ”“↑”“↓”符号运用不当 ‎ 如:Al3++3H2O=Al(OH)3↓+3H+注意: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Al(OH)3量少,故不能打“↓”‎ ‎2.判断离子共存时,审题一定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 ⑴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amol/L(a>7或a<7)的溶液等。‎ ⑵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⑶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⑷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⑸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还是“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 ⑹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和要求,如“过量”、“少量”、“适量”、“等物质的量”、“任意量”以及滴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对反应的影响等。‎ 十、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1、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 ‎2、CO2、Cl2、SO2与氢氧化钠溶液;‎ ‎3、C2H2、C2H4与溴水反应 十一、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十二、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2Cu+SCu2S Cu+Cl2CuCl2 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十三,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1.“10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10电子的 Ne N3−、O2−、F−、Na+、Mg2+、Al3+‎ 二核10电子的 HF OH−、‎ 三核10电子的 H2O NH2−‎ 四核10电子的 NH3‎ H3O+‎ 五核10电子的 CH4‎ NH4+‎ ‎2.“18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18电子的 Ar K+、Ca2+、Cl‾、S2−‎ 二核18电子的 F2、HCl HS−‎ 三核18电子的 H2S 四核18电子的 PH3、H2O2‎ 五核18电子的 SiH4、CH‎3F 六核18电子的 N2H4、CH3OH 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十四‘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十五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氧化作用 化合作用 吸附作用 Cl2、O3、Na2O2、浓HNO3‎ SO2‎ 活性炭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不可逆 可逆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浓HNO3及Na2O2‎ 十六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与NH3·H2O:‎ ‎ AgNO3向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  NH3·H2O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与AlCl3:‎ ‎ NaOH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 AlCl3向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l与NaAlO2:‎ ‎ HCl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 NaAlO2向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与盐酸:‎ ‎ 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十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1.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4. 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5. 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6.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1. ‎-2价硫的化合物(H2S、氢硫酸、硫化物);‎ 2. ‎+4价硫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亚硫酸盐);‎ 3. 双氧水(H2O2,其中氧为-1价)‎ 十八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和C6H6‎ ‎2.CH2:烯烃和环烷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十九实验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 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02, H2,C2H4,C2H2,CH4,NO。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气体中的N02杂质。‎ ‎5.鉴别: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 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利用溶解性溶解热鉴别,如: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鉴别。‎ ‎6.检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二十、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等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等”。‎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1)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2)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乙醇等。‎ ‎(3)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双原子分子。胶体粒子及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4)要用到‎22.4L·mol-1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否则不能用此概念;‎ ‎(5)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 ‎(6)注意常见的的可逆反应:如NO2中存在着NO2与N2O4的平衡;‎ ‎(7)不要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也不能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的求算一定要细心。如Na2O2+H2O;Cl2+NaOH;电解AgNO3溶液等。‎ 二十一、氧化还原反应 升失氧还还、降得还氧氧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失ne—)被氧化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ne—)被还原 ‎(较强)(较强) (较弱) (较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二十二化还原反应配平 ‎ 标价态、列变化、求总数、定系数、后检查 一标出有变的元素化合价;‎ 二列出化合价升降变化 三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相等;‎ 四定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五平:观察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六查:检查是否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通常通过检查氧元素的原子数),画上等号。‎ ‎ 二十三、盐类水解 盐类水解,水被弱解;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呈谁性,同强呈中性。‎ 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⑴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Na+]+[H+]=[HCO3-]+2[CO32-]+[OH-]‎ ⑵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 ⑶质子守恒:(不一定掌握)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NH4HCO3溶液中H3O+、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H3O+)+c(H2CO3)=c(NH3)+c(OH-)+c(CO32-)。‎ 二十四、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三查”‎ ‎1.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 ‎2.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注意△H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 ‎3.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 注意:⑴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若反应在298K和1.013×105Pa条件下进行,可不予注明;‎ ⑵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常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 ⑶△H与化学计量系数有关,注意不要弄错。方程式与△H应用分号隔开,一定要写明“+”、“-”数值和单位。计量系数以“mol”为单位,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⑷一定要区别比较“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概念的异同。‎ 二十五、浓硫酸“五性”‎ 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难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二十六、浓硝酸“四性”‎ 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挥发性 ‎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二十七、烷烃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①选主链,称某烷 ‎②编号位,定支链 ‎③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④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使用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①最简化原则,②明确化原则,主要表现在一长一近一多一小,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一小”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这些原则在命名时或判断命名的正误时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十八、"五同的区别"‎ ‎ ‎ 同位素(相同的中子数,不同的质子数,是微观微粒)‎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不同的单质,是宏观物质)‎ 同分异构体(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同系物(组成的元素相同,同一类的有机物,相差一个或若干个的CH2)‎ 同一种的物质(氯仿和三氯甲烷,异丁烷和2-甲基丙烷等)‎ 二十九、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题步骤一般是:‎ 看图像:一看面(即横纵坐标的意义); 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三看点(即曲线的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先拐先平”。 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变化、浓度变化等),“定一议二”。‎ 三十、中学常见物质电子式分类书写 Cl ‎1.Cl-的电子式为: ‎ O H O H ‎2.-OH: OH-电子式:‎ Cl Mg2+‎ Cl S ‎ 2–‎ Na+‎ Na+‎ ‎3.Na2S MgCl2‎ CaC2、 Na2O2‎ Na+‎ Na+‎ O O ‎ 2–‎ ‎ 2–‎ Ca2+‎ C C ‎4. NH4Cl (NH4)2S H H N H H S ‎ 2–‎ H H N H H Cl H H N H H CO2‎ O O C 写结构式 补孤电子对 共用电子对代共价键 O OO C O OO C ‎5.‎ ‎ 结构式 电子式 Cl Cl ‎ Cl ‎ Cl ‎6.MgCl2形成过程: + Mg + Mg2+ ‎ 三十一、等效平衡问题及解题思路 ‎1、等效平衡的含义 在一定条件(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 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分数(体积、物质的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2、等效平衡的分类 ‎(1)定温(T)、定容(V)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Ⅰ类: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定T、V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Ⅱ类:在定T、V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①‎ ‎2‎ ‎4‎ ‎0‎ ‎2a ‎②‎ ‎0‎ ‎0.5‎ ‎1‎ ‎0.5a ‎③‎ m g(g≥‎2m)‎ ‎2(g‎-2m)‎ ‎(g-m)•a ‎(2)定T、P下的等效平衡(例4: 与例3的相似。如将反应换成合成氨反应)‎ Ⅲ类:在T、P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三十二、元素的一些特殊性质 ‎1.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Ge。‎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 ‎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 ‎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⑨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 ‎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 ‎④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 ;最轻的金属单质的元素:Li 。‎ ‎⑤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金属元素:Hg 。‎ ‎⑥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Be、Al、Zn。‎ ‎⑦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N;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 ‎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 ‎⑨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 ‎⑩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C、P、O、S。‎ 分块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概念及转化关系 变化 ‎↑ ↑‎ ‎→产物 反应物→‎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变化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 ↓‎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 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双线桥:‎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 电子 还原剂 +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箭号起止 要区别: 电子数目等 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配平 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 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强弱比较 ‎①、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 ‎②、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③、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④、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氧化剂: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 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①、活泼的金属,如Na、Al、Zn、Fe 等;‎ ‎②、元素(如C、S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CO、SO2等 还原剂: ③、元素(如Cl、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HCl、H2S等 ‎④、元素(如S、Fe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 ‎ ‎⑤、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 、C、Si等。‎ 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离子互换反应 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类型: 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参加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反应: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法: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种类、个数、电荷数是否相等。‎ 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Al2O3、SiO2)‎ 中学常见的难溶物 碱:Mg(OH)2、Al(OH)3、Cu(OH)2、Fe(OH)3‎ 生成难溶的物质:Cu2++OH-=Cu(OH)2↓ 盐:AgCl、AgBr、AgI、CaCO3、BaCO3‎ 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2Ag++SO42-=Ag2SO4↓‎ 发生条件 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Ca(OH)2+CO32-=CaCO3↓+2OH-‎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有H2O、CH3COOH、H2CO3、NH3·H2O ‎ 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常见易挥发性物质有CO2、SO2、NH3等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符号:△H 单位:一般采用KJ·mol-1‎ 测量:可用量热计测量 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反应热: 表示方法:放热反应△H<0,用“-”表示;吸热反应△H>0,用“+”表示。‎ 燃烧热:在101KPa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 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aq)+OH-(aq)=H2O(l); △H=-57.3KJ·mol-‎ 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 |△H|<57.3KJ·mol-1‎ 原理: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反应热的微观解释:反应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定义: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意义:既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 ①、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是在298K,1atm可不注明;‎ 方程式 ②、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型;‎ 书写方法 ③、△H与方程式计量数有关,注意方程式与△H对应,△H以KJ·mol-1单位,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④、在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后写下△H的“+”或“-”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H之间用“;”分开。‎ 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 按物质类别 和种数分类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C+AB 按化合价有无变化分类 和种数分类 复分解反 AB+CD=AC+BD 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特征、本质、分析表示方法、应用 按实际反应的微粒分类 和种数分类 化学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本质、特点、分类、发生的条件 按反应中的 能量变化分 分子反应 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放热反应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吸热反应 燃烧热 中和热 物质的量 ‎①、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②、符号:n 物质的量 ③、单位:摩尔、摩、符号mol ‎④、1mol任何粒子(分、原、离、电、质、中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 ‎⑤、、架起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联系的桥梁。‎ ‎①、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 ②、符号NA ‎③、近似值:6.02×1023‎ ‎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 基本概念 气体摩尔体积:②、符号:Vm ‎③、单位:L·mol-1‎ ‎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 摩尔质量:②、符号:M ③、单位:g·mol-1或kg·mol-1‎ ‎④、若以g·mol-1为单位,数值上与该物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物质的量 ‎①、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②、符号:c(B)‎ ‎③、单位:mol·L-1‎ ‎①、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作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同温同压下:‎ 阿伏加德 罗定律及 其推论:‎ ‎②、推论: 同温同压下:‎ 同温同体积下:‎ Ⅰ、气体休的密度和相对密度:‎ 标况下:‎ ‎③、运用:‎ A气体对B气体的相对密度:‎ Ⅱ、摩尔质量M(或平均摩尔质量)‎ M=‎22.4L·mol-1×ρ,‎ ‎=M(A)ф(A)+M(B)ф(B)+··· ф为体积分数。‎ ‎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物理量的换算关系:‎ 物质所含粒子数N ‎÷÷化合价 ‎×NA ÷NA ‎ ‎×M ‎÷M ‎×化合价 物质的量n 电解质电离出离子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质量(m)‎ ‎÷‎96500C·mol-1‎ ‎×Vm(‎22.4L/mol)‎ ‎×‎96500C·mol-1‎ ‎÷Vm(‎22.4L/mol)‎ 电量(C) 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Vm ‎×△H ‎÷Vm ‎÷△H V气体体积(非标准状况) 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KJ)Q ‎×V(溶液) ÷V(溶液)‎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A)‎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关系及其它 ‎②、物质的量与其它量之间的换算恒等式:‎ ‎③、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拉伯龙方程):‎ PV=nRT 或 (R=8.314J/mol·K)‎ ‎④决定于 、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微粒的大小 1mol固、液体的体积 决定于 物质体积 微粒的个数 1mol物质的体积 决定于 微粒之间距离 1mol气体的体积 ‎①、溶液稀释定律:溶质的量不变,m(浓)·w(浓)= m(稀)·w(稀);c(浓)·V(浓)=c(稀)·V(稀)‎ ‎⑤、溶液浓度换算式:‎ ‎②、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w换算式:‎ ‎③、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④、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主要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溶液的配配制: 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 识差分析:关键看溶质或溶液体积的量的变化。依据来判断。‎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决定原子种类 中子N(不带电荷) 同位素 (核素)‎ 原子核 → 质量数(A=N+Z)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Z(带正电荷) → 核电荷数 元素 →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的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个):‎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 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 决定 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具体表现形式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编排依据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七主七副零和八 三长三短一不全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ⅦA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ⅦB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半径 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 ‎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①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 ③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电解中在阴极上得电子的先后)‎ ‎④互相置换反应 依据: ⑤原电池反应中正负极 ‎①与H2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元素的 非金属性强弱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金属性或非金属 ③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 性强弱的判断 ④互相置换反应 ‎①、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Na>Mg>Al;非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SiCl>Br>I。‎ ‎③、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定义:以‎12C原子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一,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 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 如:一个Cl2分子的m(Cl2)=2.657×10‎-26kg。‎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1/12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诸量比较: 如35Cl为34.969,37Cl为36.966。‎ ‎(原子量) ‎ 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数值上与该核素的质量数相等。如:35Cl为35,37Cl为3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Ar(Cl)=Ar(35Cl)×a% + Ar(37Cl)×b%‎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 注意: ①、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必要的计算。‎ 定义: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即: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或核素)‎ 同位素 ①、结构上,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特点: ②、性质上,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不同;‎ ‎③、存在上,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同位素的原子(个数不是质量)百分含量一般是不变的(即丰度一定)。‎ ‎1、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 ‎①、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②、存在:离子化合物(NaCl、NaOH、Na2O2等);离子晶体。‎ ‎①、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不同原子间 ‎②、存在: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单质、离子化合物中(如:NaOH、Na2O2);‎ 共价键 分子、原子、离子晶体。‎ 分子的极性 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 存在 ‎2、分类 极性键 共价化合物 化学键 非极性键 非金属单质 相同原子间 ‎③、分类:‎ ‎(孤对电子)‎ 双方提供: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的来源 单方提供:配位键 如:NH4+、H3O+‎ 金属键: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于金属单质、金属晶体中。‎ 决定 分子的极性 分子的空间构型 决定 分子的稳定性 键能 ‎ ‎3、键参数 键长 ‎ 键角 ‎ ‎4、表示方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后两者适用于共价键)‎ 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影响因素: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作用: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 ‎①、定义: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 ②、形成条件: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N、O、F与H之间(NH3、H2O)‎ ‎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④、氢键的形成及表示方式:F-—H···F-—H···F-—H···←代表氢键。‎ 氢键 O O H H H H ‎ O ‎ H H ‎⑤、说明: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 双原子分子:只含非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O2、H2、Cl2等。‎ 举例: 只含非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O3、P4等 分子极性 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 如:CO2、CS2(直线型)、CH4、CCl4(正四面体型)‎ 极性分子: 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的。‎ 举例 双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HCl、NO、CO等 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 如:NH3(三角锥型)、H2O(折线型或V型)、H2O2‎ 非晶体 离子晶体 ‎①构成晶体粒子种类 ‎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固体物质 分子晶体 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①构成微粒:离子 ‎②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 ‎③举例:CaF2、KNO3、CsCl、NaCl、Na2O等 NaCl型晶体: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l-离子,每个Cl-同 结构特点 时吸引6个Na+;Na+与Cl-以离子键结合,个数比为1:1。‎ ‎④微粒空间排列特点:‎ CsCl型晶体:每个Cs+同时吸引8个Cl-离子,每个Cl-同时吸引8个Cs+;Cs+与Cl-以离子键结合,个数比为1:1。‎ 离子晶体: ⑤说明: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表示离子个数比的式子。‎ ‎①、硬度大,难于压缩,具有较高熔点和沸点;‎ 性质特点 ②、离子晶体固态时一般不导电,但在受热熔化或溶于水时可以导电;‎ ‎③、溶解性:(参见溶解性表)‎ 晶体晶胞中微粒个数的计算:顶点,占1/8;棱上,占1/4;面心,占1/2;体心,占1‎ ‎①、构成微粒:分子 结构特点 ②、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作用力 ‎③、空间排列:(CO2如右图)‎ 分子晶体: ④、举例:SO2、S、CO2、Cl2等 ‎①、硬度小,熔点和沸点低,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性质特点 ②、固态及熔化状态时均不导电;‎ ‎③、溶解性:遵守“相似相溶原理”:即非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溶剂。‎ ‎①构成微粒:原子 ‎②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共价键 ‎③举例:SiC、Si、SiO2、C(金刚石)等 Ⅰ、金刚石:(最小的环为非平面6元环)‎ 结构特点 每个C被相邻4个碳包围,处于4个C原子的中心 ‎④微粒空间排列特点:‎ 原子晶体: Ⅱ、SiO2相当于金刚石晶体中C换成Si,Si与Si间间插O ‎⑤说明: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表示原子个数比的式子。‎ ‎①、硬度大,难于压缩,具有较高熔点和沸点;‎ 性质特点 ②、一般不导电;‎ ‎③、溶解性:难溶于一般的溶剂。‎ ‎①、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 结构特点 ②、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金属键 ‎③、空间排列:‎ 金属晶体: ④、举例:Cu、Au、Na等 ‎①、良好的导电性;‎ 性质特点 ②、良好的导热性;‎ ‎③、良好的延展性和具有金属光泽。‎ ‎①、层状结构 结构:②、层内C——C之间为共价键;层与层之间为分子间作用力;‎ 过渡型晶体(石墨): ③、空间排列:(如图)‎ 性质:熔沸点高;容易滑动;硬度小;能导电。‎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 ‎(一)原子结构 ‎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关系 ‎(1)原子的构成 ‎(2)各粒子间关系 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电荷数 原子、离子中: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各种粒子决定的属性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核素的质量数或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元素中是否有同位素由中子数决定。‎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决定是原子还是离子。‎ 原子半径由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和质子数决定。‎ 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短周期元素中具有特殊性排布的原子 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H。‎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3、4倍的元素:依次是C、O、Ne。‎ 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O。‎ 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 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2.原子、离子半径的比较 ‎(1)原子的半径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 ‎(2)原子的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 ‎(3)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4)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5)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其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也如此。 ‎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3.核素、同位素 ‎(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2)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 ‎(3)区别与联系:不同的核素不一定是同位素;同位素一定是不同的核素。‎ ‎(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1)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性质 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原子结构上的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元素性质上的周期性变化,充分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具体关系如下:‎ ‎2.比较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易,说明其金属性就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 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2)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与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非金属单质问的置换反应。非金属甲把非金属乙对应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如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3.常见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1)金属元素无负价。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 ‎(2)氟、氧一般无正价。‎ ‎(3)若元素有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4)除某些元素外(如N元素),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也常呈奇数价,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也常呈偶数价,即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则元素的正常化合价为一系列连续的奇数,若有偶数则为非正常化合价,其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如NO;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则正常化合价为一系列连续的偶数。‎ ‎4.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越易,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在周期表中,左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大于右上方元素;左下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小于右上方元素。‎ ‎5.解答元素推断题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元素的推断多为文字叙述题。考查该知识点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等,涉及知识面广,常给出如下条件:结构特点,性质特点,定量计算。常需运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 ‎(1)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的规律 电子层数=周期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质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 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 ‎(2)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用原子序数减去比它小而相近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得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再运用纵行数与族序数的关系确定元素所在的族;这种元素的周期数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周期数大1。‎ ‎(3)根据位置上的特殊性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短周期元素:H、Be、Al。‎ 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Si 短周期中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S。‎ ‎(4)根据元素性质、存在、用途的特殊性。‎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或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现液态的元素:O。‎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F;最活泼的金属元素:Cs;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最轻的金属元素:Li;单质的着火点最低的非金属元素是:P。‎ ‎6.确定元素性质的方法 ‎(1)先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一般情况下,主族序数-2=本主族中非金属元素的种数(IA除外)。‎ ‎(3)若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为m,周期数为n,则:时,为金属,值越小,金属性越强;时,为非金属,值越大,非金属性越强;时是两性元素。‎ ‎(三)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化学键 ‎(1)化学键的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化学键的存在: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内部或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以及阴、阳离子间。对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来说就是分子内的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由离子形成的物质来说,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这些作用是物质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 ‎(3)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成键粒子 离子 原子 作用的实质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原子核与共用电子对间的电性作用 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非金属元素形成单质或化合物时形成共价键 ‎(4)键的强弱与成键粒子的关系 离子键的强弱与阴、阳离子半径大小以及电荷数的多少有关。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其离子键的作用就越强。‎ 共价键的强弱与成键双方原子核间距有关。原子半径越小,原子间核间距就越小,共价键就越牢固,作用就越强。‎ 离子键的强弱影响该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溶解性等;共价键的强弱往往会影响分子的稳定性或一些物质熔、沸点的高低。‎ ‎(5)物质中的化学键的判断规律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单质中只有共价键。‎ 稀有气体元素的单质中无化学键。‎ ‎2.书写电子式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的几点:‎ ‎①左边写出形成离子化合物所需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出生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结构时,简单的阳离子一般用离子符号表示,而阴离子和复杂的阳离子则不同,在元素符号周围一般用小黑点(或×)表示最外层电子数,外面再加[],并在[]右上方标出所带电荷。‎ ‎③构成离子化合物的每个离子都要单独写,不可合并;书写原子的电子式时,若有几个相同的原子可合并写。‎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或非金属单质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的几点:‎ ‎①左边写出形成共价化合物所需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出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非金属单质也相同)。‎ ‎②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不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与达到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目相差几个电子,一般就要共用几对电子。‎ ‎③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中,要注意使每个原子周围的电子数均达到稳定的结构的要求。‎ ‎④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表示电子式时不使用括号,也不标电荷数。‎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意义: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量。‎ 定性:根据反应物消耗,生成物产生的快慢(用气体、沉淀等可见现象)来粗略比较 定量: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 表示方法: ①、单位:mol/(L·min)或mol/(L·s )‎ ‎ 说明:‎ 化学 反应速率 ‎②、同一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如: ‎ ‎③、一般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物质表示浓度(因为ρ不变)‎ ‎④、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v正≠v逆 内因(主要因素):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①、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浓度: 则慢。‎ ‎②、说明:只对气体参加的反应或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与反应物总量无关。‎ 影响因素 ①、结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压强: 反之则慢 ‎②、说明:当改变容器内压强而有关反应的气体浓度无变化时,则反应速率不变;如: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 ‎①、结论: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慢。‎ 温度: a、对任何反应都产生影响,无论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 外因: ②、说明 b、对于可逆反应能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程度不同;‎ c、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有些反应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温才能加快。‎ ‎①、结论: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 a、具有选择性;‎ ‎②、说明: b、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c、使用正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减慢。‎ 原因:碰撞理论(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及活化分子等)‎ 其它因素:光、电磁波、超声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 化学平衡状态: 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逆: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动:是指动态平衡,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没有停止。‎ 平衡状态特征: 等: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但不等于零。‎ 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一个定值。‎ 变:外界条件改变,原平衡破坏,建立新的平衡。‎ ‎①、定义:mA(g)+nB(g) pC(g)+qD(g)‎ ‎②、意义:表示可逆反应的反应进行的程度。‎ ‎③、影响因素:温度(正反应吸热时,温度升高,K增大;正反应放热时,化学平衡常数: 温度升高,K减小),而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无关。‎ 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④、用途: a、Q=K时,处于平衡状态,v正=v逆;‎ b、Q>K时,处于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 向正向进行。‎ 原因:反应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 化学平衡: 结果:速率、各组分百分含量与原平衡比较均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移动: v(正)>v(逆)  向右(正向)移 方向: v(正)=v(逆)  平衡不移动 ‎ v(正)c(OH-) 酸性 PH<7‎ 水溶液的酸碱性:c(H+)=c(OH-) 中性 PH=7‎ c(H+)7‎ 抑制电离:加入酸或碱 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加入活泼金属,如Na、K等;‎ 促进电离:加入易水解的盐,如NaAc、NH4Cl等;‎ 升高温度。‎ 表示方法:p H=—lg(H+)‎ 适用范围:浓度小于1mol·L-的稀酸或稀碱溶液。‎ pH试纸:用干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跟比色卡比较,确定该溶液的PH值。‎ 石蕊: (红) 5.0 (紫) 8.0 (蓝)‎ 测定方法: 酸碱指示剂 酚酞: (无) 8.2 (粉红) 10.0 (红)‎ 及其变色范围 甲基橙: (红) 3.1 (橙) 4.4 (黄)‎ 甲基红: (红) 4.4 (橙) 6.2 (黄)‎ cc(H+)‎ cpH Cc(OH-‎)‎ cpOH pH+pOH=pKw C(H+)·c(OH-)=Kw pH=-lgc(H+)‎ c(H+)=10-pH pOH=-lgc(OH-‎)‎ c(OH-‎)=10-pOH pH计:精确测定 ‎ ‎ 溶液的pH 换算关系:‎ 两强酸混合:‎ 混合: 两强碱混合: c(OH-)混=c(H+)混=Kw/c(OH-)混 →pH 强酸强碱混合:‎ 强酸 HnA c(H+)=n·c(HnA)‎ pH值 单一:‎ 计算:‎ 强碱 B(OH)n c(OH-)=n·c{B(OH-)n}‎ 弱酸 HnA c(H+)=c(HnA)·α(HnA)‎ 弱碱 B(OH)n c(OH-)= c{B(OH-)n}·α{B(OH-)n}‎ 混合前 混合后 条件 两强等体积 pH1+pH2≥15 pH1-0.3 pH1>pH2‎ 速算规律:‎ 混合(近似) pH1+pH2=14 pH= 7 ‎ pH1+pH2≤13 pH2+0.3 pH1>pH2‎ pH之和为14的一强一弱等体积相混 结果:谁强显谁的性质。‎ 实质:盐中弱(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分子或离子,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条件:①、盐中必有弱离子 ②、盐必须能溶于水 ‎①、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弱均水解、不弱不水解。‎ 规律:②、弱的程度越大,水解的能力越强。‎ ‎③、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④、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特征:‎ ‎①、属可逆反应,其逆反应为酸碱中和(符合化学平衡规律);‎ ‎②、水解程度一般微弱,且吸热。‎ 内因:盐类本身的性质 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 Na2CO3>NaHCO3 (碱性)‎ 影响因素: Na2CO3 >NaAc (碱性)‎ ‎①、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变大;‎ 外因 ②、浓度的影响:稀释可促进盐类的水解,浓度越低水解程度越大;‎ ‎③、pH的影响: NH4++H2O NH3·H2O +H+ 加酸抑制,加碱促进。‎ NaAc Ac-+H2O HAc + ‎OH-‎ 强碱弱酸盐:Na2SO3 (分步) SO32-+H2O HSO3-+OH-‎ 单水解: HSO3-+H2O H2SO3 +OH-‎ ‎ 盐类的水解 强酸弱碱盐:NH4Cl NH4Cl +H2O HCl +NH3·H2O ‎ AlCl3 (应分步但简为一步) Al3++3H2O Al(OH)3+3H+‎ 分类 ①、常见易双水解的离子组合:‎ Al3+与CO32-、HCO3-、S2-、HS-、AlO2-‎ Fe3+与CO32-、HCO3-、AlO2-、(S2-、HS-主要发生氧化还原)‎ 双水解: NH4+与AlO2-、SO32-‎ 能进行到底不用可逆号,用等号,沉淀、气体一般要标出:‎ 表示: 如:2Al3++2CO32-+3H2O =2Al(OH)3↓+3CO2↑‎ ‎②、表示: Al3++3AlO2-+6H2O= 4Al(OH)3↓‎ 一般不用“=”,用“ ”的如:‎ NH4++Ac-+H2O NH3·H2O +HAc ‎ NH4++CO32-+H2O NH3·H2O +HCO3-‎ ‎①、首先指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再决定如何水解;‎ 说明: ②、某种盐溶液只有一种离子水解,水解程度小,一般用可逆号,不用↑或↓;‎ ‎③、多无弱酸阴离子分步水解,多元弱碱阳离子只看作一步水解。‎ 正盐:弱酸强碱盐(碱性)、弱碱强酸盐(酸性)、弱酸弱碱盐(视相对强弱)‎ 盐溶液的 强酸的酸式盐,不水解如NaHSO4显酸性;‎ 酸碱性: 酸式盐 弱酸的酸式盐,既水解又能电离,酸碱性视电离和水解的相对强弱 应用: 酸性:NaH2PO4、NaHSO3 ;碱性:NaHCO3、NaHS、Na2HPO4。‎ 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碱性 Na2CO3>NaAc → 酸性HAc>H2CO3‎ ‎ 酸性 NH4Cl Al(OH)3‎ 解释在生活中的应用:①、明矾净水②、纯碱去污③、泡沫灭火器④、FeCl3溶液配制。‎ 电荷守恒 c(H+)+c(Na+)=‎2c(CO32-)+c(HCO3-)+c(OH-) 正负电荷相等 相等关系: 物料守恒 c(Na+)=‎2c(CO32-)+‎2c(HCO3-)+‎2c(H2CO3) C原子守恒 ‎(以Na2CO3)质子守恒 c(OH-)=c(H+)+c(HCO3-)+‎2c(H2CO3) H+离子守恒 离子浓度比较: ①多元弱酸 H3PO‎4 c(H+)>c(H2PO4-)>c(HPO42-)>c(PO43-)‎ ‎②多元弱酸形成的正盐 Na2CO‎3 c(Na+)>c(CO32-)>c(OH-)>c(HCO3-)>c(H+)‎ 大小关系: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 浓度0.1mol/L的①、NH4Cl ②、CH3COONH4③、NH4HSO4 则c(NH4+) ③>①>②‎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 0.1mol/LNH4Cl与0.1mol/LNH3混合 则:‎ c(NH4+)>c(Cl-)>c(OH-‎)>c(H+)‎ ‎①、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溶液的容器;‎ ‎②、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或由橡皮管、‎ 概述: 玻璃球组成的阀);‎ ‎③、规格有25ml、50ml,估读到0.01ml;‎ ‎④、分为酸式滴定管(不能盛碱液,HF以及Na2SiO3、Na2CO3等碱性溶液)‎ 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和强氧化性溶液)‎ 滴定管: 使用方法:①检漏→②润洗→③注液→④排气→⑤调零→⑥放液→⑦读数→⑧记录 ‎①、滴定管在装入酸或碱溶液后,要排净滴定管尖嘴内空气使尖嘴内充满液体而无气泡。‎ 方法: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注意: ②、调整刻度时,应使液面在“0”或“0”以下,但不能太往下以免液体不足。‎ ‎③、控制滴液速度,使得液体逐滴流出。‎ ‎④、读数时等液面稳定后,视线与凹液面相切的刻度水平,并估读到0.01ml的精确度。‎ 定义:用已制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中和实质:H++OH-‎=H2O ‎ 原理:酸碱中和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 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 仪器: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作用: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终点;‎ 中和滴定:指示剂: 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终点尽可能与变色范围一致)‎ ‎①、中和滴定,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颜色变化不明显;‎ 说明: ②、酸滴碱,一般选甲基橙 终点由黄色 → 橙色;‎ ‎③、碱滴酸,一般选酚酞 终点由无色 → 红色;‎ 准备:滴定管(锥形瓶)洗涤→滴定管查漏→滴定管的润洗→注液→排气→调零→读数→记录 操作: 移取待测液,加入指示剂2~3滴,然后滴定,判断终点,读数。‎ 滴定: 左手操管、右手旋瓶、目视瓶中、滴滴入瓶、突变暂停、半分定终、重复两次、求均值。‎ 计算: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平均值然后求c待 ‎①、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刻度值由上往下增大;‎ ‎②、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切;‎ 体积: ③、滴定管测量液体,有两次读数 ‎(初、末)两数值之差为液体体积;‎ ‎④、中和滴定体积测量,有待测液和标准液两方面。‎ 原理: 误差分析方法是分别判断C标、V标和V测的误差变化而对C测的影响。‎ ‎①、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在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②、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在水洗后没润洗,就装标准液;‎ 中和滴定 偏 ③、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误差分析 高 ④、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挂有液滴;‎ ‎⑤、滴定后仰视读数(前正常);‎ 举例 ⑥、滴定前俯视读数(后正常);‎ ‎①、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没有润洗就取待测液;‎ 偏 ②、滴定时待测液溅出;‎ 低 ③、滴定后俯视读数;‎ ‎④、滴定前仰视 说明:由于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引起的误差,一般可忽略不计。‎ 电化学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形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 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 电 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池 基本概念: 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原 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总反应。‎ 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理 ‎ 氧化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移 向 阳离子 溶解 不断 Zn-2e-=Zn2+ 2H++2e-=2H2↑‎ ‎ ‎ 电解质溶液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Zn2+‎ 正极(石墨)2NH4++2e-=2NH3+H2↑‎ ‎①、普通锌——锰干电池 总反应:Zn+2NH4+=Zn2++2NH3+H2↑‎ 干电池: 电解质溶液:糊状的NH4Cl 特点:电量小,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 ‎②、碱性锌——锰干电池 电极:负极由锌改锌粉(反应面积增大,放电电流增加);‎ 电解液:由中性变为碱性(离子导电性好)。‎ 正极(PbO2) PbO2+SO42-+4H++2e-=PbSO4+2H2O 放电 负极(Pb) Pb+SO42--2e-=PbSO4‎ 充电 铅蓄电池:总反应:PbO2+Pb+2H2SO4 2PbSO4+2H2O 电解液:‎1.25g/cm3~‎1.28g/cm3的H2SO4 溶液 化学电源简介 蓄电池 特点:电压稳定。‎ 放电 放电`‎ Ⅰ、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 其它蓄电池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 Ⅱ、银锌蓄电池 锂电池 ‎①、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 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 燃料 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电池 ②、原料:除氢气和氧气外,也可以是CH4、煤气、燃料、空气、氯气等氧化剂。‎ 负极:2H2+2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 ‎③、氢氧燃料电池: 总反应:O2 +2H2 =2H2O ‎ 特点:转化率高,持续使用,无污染。‎ 废旧电池的危害: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Hg2+)酸碱等物质;回收金属,防止污染。‎ 腐蚀概念: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概述: 腐蚀危害:‎ 腐蚀的本质:M-ne-→Mn+(氧化反应)‎ 分类: 化学腐蚀(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电化腐蚀 定义: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使金属腐蚀的形式。‎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负极(Fe):Fe-2e-=Fe2+;正极(C):O2+2H2O+4e-=4OH-‎ 电化 吸氧腐蚀: 总反应:2Fe+O2+2H2O=Fe(OH)2‎ ‎△‎ 腐蚀 后继反应:4Fe(OH)2 +O2 +2H2O =4Fe(OH)3 ‎ 钢铁的腐蚀: 2Fe(OH)3 Fe2O3 +3H2O ‎ 负极(Fe):Fe-2e-=Fe2+;‎ 析氢腐蚀: 正极(C):2H++2e-=H2↑‎ 总反应:Fe+2H+=Fe2++H2↑‎ 影响腐蚀的因素:金属本性、介质。‎ 金属的防护: ①、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保护方法:②、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③、电化学保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装置特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①、与电源本连的两个电极;‎ 形成条件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 ‎③、形成闭合回路。‎ 电解池原理 电极 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叫阳极。 ‎ 概念 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叫阴极。‎ 电极反应:‎ 原理:谁还原性或氧化性强谁先放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放电顺序: 阳极:阴离子还原性 S2->I->Br->Cl->OH->SO42-(含氧酸根)>F-‎ 阴极:阳离子氧化性 Ag+>Fe3+>Cu2+>Pb2+>Sn2+>Fe2+>Zn2+>H+>Al3+>Mg2+>Na+‎ 电子流向 e- e-‎ 移 向 阳离子 氧化反应 阳极 阴极 还原反应 移向 阴离子 反应原理:4OH--4e-=2H2O +O2 Cu2++2e-=Cu ‎ ‎ 电解质溶液 电解 电解结果:在两极上有新物质生成。‎ 总反应:2CuSO4+2H2O 2Cu+2H2SO4+O2↑‎ 粗铜板作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①、装置 纯铜作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用CuSO4 (加一定量H2SO4)作电解液。‎ 阴极:Cu2++2e-=Cu 电解精炼铜 阳极:Cu-2e-=Cu2+、Zn-2e-=Zn2+‎ ‎②、原理: Ni-2e-=Ni2+‎ 阳极泥:含Ag、Au等贵重金属;‎ 电解液:溶液中CuSO4浓度基本不变 ‎③、电解铜的特点:纯度高、导电性好。‎ ‎①、概念: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的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将待镀金属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 ‎②、方法:镀层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 电镀: 用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配成电镀液。‎ 电解的应用 ‎③、原理:阳极 Cu-2e-=Cu2+ ;Cu2++2e-=Cu ‎④、装置:‎ ‎⑤、电镀工业:镀件预处理→电镀液添加剂→‎ 装置:(如图)‎ 现象 ①、阴极上有气泡;②、阳极有刺激性气体产,能使湿润的淀粉KI变蓝;‎ 电解食盐水 ③、阴极区附近溶液变红,有碱生成 原理: 通电前: NaCl =Na++Cl- H2O H++‎OH-‎ 原理 阴极(Fe):Na+,H+移向阴极;2H++2e-=H2↑(还原反应)‎ 电解 通电后:阳极(C):Cl-、OH-移向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总反应:2NaCl +2H2O 2NaOH +Cl2↑+H2↑‎ 氯碱 工业 阳极、阴极、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导电铜棒等 ‎①、组成:阳极:金属钛网(涂有钌氧化物);阴极:碳钢网(涂有Ni涂层)‎ 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阻止阴离子和空气通过;‎ ‎②、装置:‎ 食盐 湿氯气 氯气 离子交换膜③、生成流程: 淡盐水 氢气 法制烧碱: NaOH溶液 →NaOH固体 精制食盐水 + — 纯水(含少量NaOH)‎ 粗盐水(含泥沙、Cu2+、Mg2+、Ba2+、SO42-等)‎ 阳离子交换树脂:除Cu2+、Mg2+等 加BaCl2,Ba2++SO42-=BaSO4↓‎ ‎④、粗盐水精制: 加Na2CO3:Ca2++CO32-=CaCO3↓;Ba2++CO32-=BaCO3↓‎ 加NaOH:Mg2++2OH-=Mg(OH)2↓;Fe3++3OH-=Fe(OH)3↓‎ 分散系——胶体 ‎<10‎-9m 溶液 液溶胶 如:Fe(OH)3、AgI等胶体;‎ 分散质 分散剂 组成 分散质微粒直径 按分散剂 固溶胶: 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 分散系 10‎-9m~10‎-7m 气溶胶 如烟、云、雾等。‎ ‎(胶体) 分子胶体:(高分子胶体)如蛋白质胶 按分散质体 、淀粉胶体;‎ 粒子胶体:如Fe(OH)3胶体,AgI胶体 ‎>10‎-7m 浊液(悬浊液、乳浊液)‎ ‎①、微粒特征:直径在10‎-9m~10‎-7m,表面积大。‎ ‎②、鉴别胶体的方法:丁达尔现象 ‎③、净化和精制:渗析 Fe(OH)3胶体:将1~2mlFeCl3饱和溶液滴入20ml沸水溶液显红褐色 ‎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 Ⅰ、将0.01mol·L-AgNO3溶液8~10逐滴滴加到10ml0.01mol/LKI ‎④、胶体的制备: 溶液中边滴加边用力振荡。‎ AgI胶体: Ⅱ、AgNO3+KI=AgI(胶体)+KNO3‎ Ⅲ、说明:滴加顺序不同AgI胶体带电不同,本法KI过量,AgI胶体吸附I-带负电反之带正电(Ag+)‎ 硅酸胶体: 将1ml水玻璃加到5~10ml 1mol/L盐酸中边滴加边振荡。‎ 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胶体 Ⅰ、丁达尔现象: 定义: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原因:胶粒对光的散射而形成的。‎ Ⅱ、布朗运动 ⅰ、在外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或阴极)作定向移动现象。‎ ‎⑤、胶体的性质:Ⅲ、电泳:ⅱ、原因:表面积大,吸附强,胶粒带电。‎ ⅲ、吸附规律: 带正电: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 带负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胶体。‎ ⅳ、应用:除尘。‎ 原因:使胶体粒子从分散剂中析出的过程。‎ Ⅳ、胶体的聚沉: 方法: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加入电解质;‎ 加热等。‎ ‎①、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可吸附带正电的肥料;‎ ‎⑥、应用 ②、制豆腐的化学原理;‎ ‎③、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④、明矾净水原理。‎ 意义: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液态溶剂里当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形成饱和溶 溶解平衡: 液的状态(动态平衡)‎ 表示 Mg(OH)2(S)Mg2+(ag)+2OH-(ag) 注意:溶解方程式与电离方程式的不同点。‎ 固体 固体的溶解度=(溶剂)‎ 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影响因素温度: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影响很小,如NaCl;‎ 溶解度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概念:在1.01×105Pa和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所溶解气体的体积;‎ 溶液 气体 表示方法:非标况下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标况下的体积;‎ 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mol·L-)=‎ 结晶方法:蒸发溶剂结晶;蒸发后冷却。‎ 其它 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 风化:在室温下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潮解:晶体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在其表面逐渐形成溶液的现象。‎ 化学计算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 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ˊD。 ‎ ‎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 ‎ ‎5.相对原子质量 ①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1%、a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 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二) 溶液计算 ‎1、 ‎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1V1=C2V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混=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 ①‎ ‎②(饱和溶液,S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③混合:m‎1a1%+m‎2a2%=(m1+m2)a%混 ‎④稀释:m‎1a1%=m‎2a2%‎ ‎5、有关pH值的计算:酸算H+,碱算OH—‎ Ⅰ. pH= —lg[H+] C(H+)=10-pH Ⅱ. KW=[H+][OH—]=10-14(‎25℃‎时)‎ ‎ ×M ×NA ‎ 质 量 物质的量 微 粒 ‎ m ÷M n ÷NA N ‎ ‎ ‎ × ÷‎ ‎ ‎22.4 L/ mol ‎22.4 L/ mol ‎ ‎ ‎ ‎ ‎ 气体的体积 ‎ (标准状况下)‎ ‎6、图中的公式:1. 2. 3. 4. ‎ 有机推断与有机合成题型 思 考 方 法 ‎ ‎ 一、有机物的推断 ‎1.有机物的推断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由结构推断有机物 (2)由性质推断有机物 (3)由实验推断有机物 (4)由计算推断有机物等 ‎2.有机物的推断方法分为顺推法、逆推法和猜测论证法 (1)顺推法。以题所给信息顺序或层次为突破口,沿正向思路层层分析推理,逐步作出推断,得出结论。 (2)逆推法。以最终物质为起点,向前步步递推,得出结论,这是有机合成推断题中常用的方法。 (3)猜测论证法。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假设,然后归纳、猜测、选择,得出合理的假设范围,最后得出结论。其解题思路为:‎ ‎ 审题印象 猜测 验证 ‎ (具有模糊性) (具有意向性) (具有确认性) ‎ ‎ 二、有机合成常见题型通常有:自行设计合成路线和框图(指定合成路线)两种 1.解题思路简要如下: ‎ ‎2.有机合成常用的解题方法:   解答有机合成的常用方法有“正推法”和“逆推法”。具体某个题目是用正推法还是逆推法,或是正推、逆推双向结合,这由题目给出条件决定。近几年考题中出现的问题多以逆推为主,使用该方法的思维途径是: (1)首先确定所要合成的有机物属于何类别,以及题中所给定的条件与所要合成的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2)以题中要求最终产物为起点,考虑这一有机物如何从另一有机物甲经过一步反应而制得,若甲不是所给已知原料,需再进一步考虑甲又是如何从另一有机物乙经过一步反应制得,一直推导到题目中给定的原料为终点。‎ ‎(3)在合成某一种产物时,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应在兼顾原料省、副产物少、产率高、环保好的前提下选择最合理、最简单的方法和途径。 ‎ 热 点 荟 萃 ‎ 一、有机推断、有机合成的常用方法 1.官能团的引入 (1)引入双键  ①通过消去反应得到碳碳双键,如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②通过氧化反应得到--,如烯烃、醇的氧化 (2)引入-OH  ①加成反应:烯烃与水的加成、醛酮与H2的加成  ②水解反应: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醇钠(盐)的水解 (3)引入-COOH ①氧化反应:醛的氧化 ②水解反应:酯、蛋白质、羧酸盐的水解 (4)引入-X ①加成反应:不饱和烃与HX加成 ②取代反应:烃与X2、醇与HX的取代 2.官能团的改变 (1)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如:伯醇(RCH2OH,羟基所连碳有两个氢) 醛 羧酸 酯 ‎ ‎ (2)官能团数目的改变  如:①‎ ‎    ②‎ ‎(3)官能团位置的改变 如:①   ②‎ ‎3.官能团的消除 (1)通过加成可以消除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2)通过消去、氧化、酯化可以消除-OH ‎(3)通过加成(还原)或氧化可以消除--H ‎ ‎(4)通过水解反应消除--O-(酯基)‎ ‎4.碳骨架的增减 (1)增长:有机合成题中碳键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形式给出,常见方式有酯化、有机物与HCN反应以及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等。 (2)变短:如烃的裂化裂解、某些烃(如苯的同系物、烯烃)的氧化、羧酸盐脱羧反应等。‎ 二、常见有机反应条件与反应类型 ‎1.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它们的性质:‎ 官能团 结构 性质 碳碳双键 加成(H2、X2、HX、H2O)氧化(O2、KMnO4) 加聚 碳碳叁键 ‎-C≡C-‎ 加成(H2、X2、HX、H2O)氧化(O2、KMnO4)、加聚 ‎ 苯 取代(X2、HNO3、H2SO4)加成(H2)、氧化(O2)‎ 卤素原子 ‎-X 水解(NaOH水溶液)消去(NaOH醇溶液)‎ 醇羟基 R-OH 取代【活泼金属、HX、分子间脱水、酯化反应】氧化【铜的催化氧化、燃烧】消去 ‎ 酚羟基 C6H5-OH 取代(浓溴水)、弱酸性、加成(H2)、显色反应(Fe3+)‎ 醛基 ‎-CHO 加成或还原(H2)氧化【O2、银氨溶液、新制Cu(OH) 2】‎ 羰基(酮里才有)‎ ‎(丙酮)加成或还原(H2) ‎ 羧基 ‎-COOH 酸性、酯化 ‎ 酯基 ‎-COOR 水解 (稀H2SO4、NaOH溶液)‎ ‎2.由反应条件确定官能团 :‎ 反应条件 可能官能团 浓硫酸 ‎①醇的消去(醇羟基)②酯化反应(含有羟基、羧基)③纤维素水解(90%)‎ 稀硫酸 ‎①酯的水解(含有酯基) ②二糖、多糖(淀粉)的水解(20%硫酸)‎ NaOH水溶液 ‎①卤代烃的水解 ②酯的水解 ‎ NaOH醇溶液 卤代烃消去(-X)‎ H2、催化剂 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羰基、苯环)‎ O2/Cu、加热 醇羟基 (-CH2OH、-CHOH)‎ Cl2(Br2)/Fe 苯环 Cl2(Br2)/光照 烷烃或苯环上烷烃基 碱石灰/加热 R-COONa ‎3.根据反应物性质确定官能团 :‎ 反应条件 可能官能团 能与NaHCO3反应的 羧基 能与Na2CO3反应的 羧基、酚羟基 ‎ 能与Na反应的 羧基、酚羟基、醇羟基 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醛基 ‎ 与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 醛基 (羧基为中和反应)‎ 使溴水褪色 碳碳双键、-C≡C-‎ 加溴水产生白色沉淀、遇Fe3+显紫色 酚 A B 氧化 氧化 C A是醇(-CH2OH)或乙烯 ‎ ‎4.分子中原子个数比 ‎(1)C︰H=1︰1,可能为乙炔、苯、苯乙烯、苯酚。‎ ‎(2)C︰H=l︰2,可能分为单烯烃、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等。‎ ‎(3)C︰H=1︰4,可能为甲烷、甲醇、尿素[CO(NH2)2]‎ ‎5.反应类型 反应的试剂 有机物 现象 与溴水反应 ‎(1)烯烃、二烯烃 (2)炔烃 溴水褪色,且产物分层 ‎(3)醛 溴水褪色,且产物不分层 ‎(4)苯酚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与酸性高 锰酸钾反应 ‎(1)烯烃、二烯烃(2)炔烃 ‎(3)苯的同系物(4)醛 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 与金属钠反应 ‎(1)醇 放出气体,反应缓和 ‎(2)苯酚 放出气体,反应速度较快 ‎(3)羧酸 放出气体,反应速度更快 与氢氧化钠反应 ‎(1)卤代烃 分层消失,生成一种有机物 ‎(2)苯酚 浑浊变澄清 ‎(3)羧酸 无明显现象 ‎(4)酯 分层消失,生成两种有机物 与碳酸氢钠反应 羧酸 放出气体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银氨溶液或 新制氢氧化铜 ‎(1)醛 有银镜或红色沉淀产生 ‎(2)甲酸或甲酸钠 加碱中和后有银镜或红色沉淀产生 ‎(3)甲酸酯 有银镜或红色沉淀生成 ‎6、官能团的引入:‎ 引入官能团 有关反应 羟基-OH 烯烃与水加成,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 卤素原子(-X)‎ 烃与X2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醇与HX取代)‎ 碳碳双键 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炔烃加氢 醛基-CHO 某些醇(-CH2OH)氧化,烯氧化,糖类水解,(炔水化)‎ 羧基-COOH 醛氧化,酯酸性水解,羧酸盐酸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 酯基-COO-‎ 酯化反应 ‎7、根据反应类型来推断官能团:‎ 反应类型 可能官能团 ‎ 加成反应 ‎、-C≡C-、-CHO、羰基、苯环 ‎ 加聚反应 ‎、-C≡C-‎ 酯化反应 羟基或羧基 水解反应 ‎-X、酯基、肽键 、多糖 单一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 分子中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或羧基和胺基 ‎ ‎8、有机合成中的成环反应:‎ ‎①加成成环:不饱和烃小分子加成(信息题);②二元醇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成环;‎ ‎③二元醇和二元酸酯化成环;④羟基酸、氨基酸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脱去小分子的成环。‎ ‎9、有机合成中的增减碳链的反应:‎ ‎⑴增加碳链的反应:‎ ‎①酯化反应 ②加聚反应 ③ 缩聚反应 ‎⑵减少碳链的反应:‎ ‎① 水解反应:酯的水解,糖类、蛋白质的水解;② 裂化和裂解反应;③ 氧化反应:燃烧,烯催化氧化(信息题),脱羧反应(信息题)。‎ ‎10、典型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 ‎11、特殊的物理性质总结归纳:‎ ‎①能溶于水:低碳的醇、醛、酸、钠盐,如乙(醇、醛、酸)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钠 ‎②难溶于水的:烃,卤代烃,酯类,硝基化合物 ‎ 比水轻:烃(汽油、苯及其同系物、己烷、己烯)酯(如乙酸乙酯)、油脂 ‎ 比水重:硝基苯,溴苯CCl4,(二)溴乙烷 ‎③微溶于水:苯酚、苯甲酸 ‎④苯酚溶解的特殊性:常温微溶,‎65℃‎以上任意溶 ‎⑤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烃(C<4)甲醛 ‎⑥有毒物质:涂料油漆中的苯、硝基苯,假酒中的甲醇,居室装修产生的甲醛气体 三、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的几种情况 ‎ 四、三个重要相对分子质量增减的规律 1.RCH2OH RCHO RCOOH ‎   M      M-2     M+14‎ ‎2.RCH2OH CH3COOCH2R ‎   M          M+42‎ ‎3.RCOOH RCOOCH2CH3‎ ‎   M          M+28‎ 五、由高分子有机物结构确定单体 ‎ 首先确定高分子化合物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若链节结构中主链上是碳与碳原子形成碳链,则一般为加聚产物;若链节结构中主链上有--O-或--NH-,则一般为缩聚产物。若为加聚产物,将加聚物的链节取出,单键改双键,双键改单,再断开错误的双键(以C为4价键判),得出加聚物单体;若为缩聚产物,只要将主链中的 或 断开,分别补上(左)-OH和(右)-H即可得出相反应单体。‎ 六、有机成环反应方法 1.有机成环反应规律:有机成环方式一种是通过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来实现的,另一种是至少含有两个相同或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分子,如多元醇、羟基酸、氨基酸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脱去小分子(如水或氨等)而成环。‎ ‎2.有机成环反应类型 ‎(1)聚合反应:如乙炔的聚合  3CH≡CH C6H6。‎ ‎(2)脱水反应 多元醇脱水:①分子内脱水。如: +H2O ‎②分子间脱水,如 +2H2O ‎(3)酯化反应:多元醇与多元酸酯化反应生成环状酯,如+2H2O 羟基酸酯化反应:分子内酯化,如 分子间酯化,如 ‎(4)缩合反应。氨基酸可以分子内缩合合成内酰胺(含--NH-结构的物质),也可分子间缩合成环状酰胺。‎ 分子内缩合:如 分子间缩合:如 ‎ 应 对 策 略 一、利用结构性质推断 有机物性质是与其所具有的官能团相对应的,可根据有机物的某些性质(如反应对象、反应条件、反应数据、反应特征、反应现象、反应前后分子式的差异等等),首先确定其中的官能团及位置,然后再结合分子式价键规律、取代产物的种类、不饱和度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再根据题设要求进行解答。 例1 有机物A(C6H8O4)为食品包装纸的常用防腐剂。A可以使溴水褪色,且难溶于水,但在酸性条件可发生水解反应,得到B(C4H4O4)和甲醇。通常状况下B为无色晶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1)A可以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 ②酯化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氧化反应 (2)B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分子中没有支链,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B的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B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门冬氨酸(C4H7NO4)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可由B通过以下反应制取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A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分子中含碳碳双键,故能发生加成、加聚及氧化反应。‎ ‎(2)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B和醇,说明A含酯基,故B中应含羧基、碳碳双键。‎ ‎(3)从不饱和度看B少6个氢原子,含一个碳碳双键(少2H),又含羧基,还需少4H,则应是含两个羧基,故可推出B的结构。 (5)由B到C应是加成,C中应含氯原子,由C到天门冬氨酸必然是-NH2取代了氯原子。‎ 答案: (1)①③④ (2)碳碳双键、羧基    ‎ 例2 化合物A(C8H8O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的物质,从A出发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化合物A硝化时可生成4种-硝基取代物,化合物H分子式为C6H6O,G能发生银镜反应。(已知RCOONa+NaOHRH+Na2CO3) ‎ 请回答:‎ ‎(1)下列化合物可能的简式:A_________,E_________。‎ ‎ (2)反应类型:(I) ________,(II) ________,(III) _______。‎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H→K:__________________;②C→E:________________;③C+F→G: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反应条件I和A有特殊香味,可推知A为酯,由B→D条件说明B有-COONa,由H→K加溴水有白色沉淀可知H为 ,则A、B中均应含有“”结构。根据A→B→D→H的碳原子数变化可推知C为含一个碳原子的甲醇。则A中还应有“”结构。A有4种一硝基化合物可确定A中-OH和--OCH3邻位或间位。‎ 答案:  (1)或;H--H ‎(2)水解反应;取代(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3) +3Br2 ↓+3HBr;  2CH3OH+O22HCHO+2H2O; CH3OH+HCOOHHCOOCH3+H2O 二、利用数据、实验推断数据往往起突破口的作用,常用来确定某种有机物分子式或官能团的数目或推测发生的反应类型。‎ 利用实验推断实际是利用实验现象、实验条件、实验对象、实验中相关物质的个数比、同分异构体的个数等等来推测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对相关实验知识必须要熟悉。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题经常同时考查“实验现象描述”或“实验结论的判断”等方面的书写。 例3 下列图示表示A、B、C、D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能跟NaOH溶液反应,B能使溴水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可能的各种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反应①______;反应②_________。‎ ‎(3)若将A催化氧化可得另一种化合物E,E可发生银镜反应,则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写出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A→D的反应条件及对象可知,A含有-COOH,从134→162。结合酯化反应前后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特征(每结合一个甲酯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4),可推知A有两个-COOH;而C4H6O5相对于C4H10减少4个氢原子,正好是两个-COOH所致,所以A中不含其他不饱和键。则再从A→B的反应条件及B使溴水褪色可推知,A中有一个-OH(所以A中只有5个O,两个-COOH只用去4个O)。 答案:‎ ‎ (2)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例4 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50,经测定,A具有下列性质:‎ A的性质 推断A的组成、结构 ‎①A的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 ‎ ‎ ‎②A与醇或羧酸在浓H2SO4共热条件下均能生成有香味的物质 ‎ ‎ ‎③一定条件下,A可发生分子内的脱水反应,生成物与溴水混合,溴水褪色 ‎④0.1molA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 ‎ ‎ ‎(1)填写表中空白部分的内容。‎ ‎(2)已知A中含氧元索的质量分数为59.7%,写出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 ‎(3)若A分子内无含碳支链,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A不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填序号) ______。 a.水解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去反应 e.加聚反应 f.缩聚反应 (5)下列物质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序号) 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 ___。‎ ‎ 解析:从④的数据和②的表述可以椎知一个A含两个-COOH,至少有一个-OH,则A至少含3个氧原子,由A中ω(O)=59.7%且M(A)≤150。知A中氧原子数最多为%=5.59,假设A有3个氧原子,则M(A)=%≈80,而两个-COOH式量即为90,不合题意。A有4个氧原子,M(A)≈107,而两个-COOH、一个-OH式量之和为107。不合题意。A有5个氧原子,M(A)=134,分子中C、H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54。商余法求得“C4H‎6”‎,所以A的分子式为C4H6O5,羧基必须在端点。即可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 答案:(1)①A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不合其他元素 ‎②A结构既有-COOH又有-OH ‎④A结构中含有两个-COOH ‎ ‎   ‎ ‎(4)a、c、e (5)a、h;b、g 三、利用信息推断 解答此类题时,对试题给予的信息进行分析,区分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与解题无关的信息,一定要围绕如何利用信息这个角度来思考,对于信息方程式要观察旧化学键的断裂(位置)方式和新化学键的生成(位置)方式,反应物和产物结构上的差异。找出新信息与题目要求及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解题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验证或校正。 例5 设R为烃基,已知RX+Mg RMgX(格林试剂)‎ 分析下列合成线路,回答有关问题。‎ ‎(1)以上①~⑦步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 ‎(2)写出A、D、E的结构简式:A_______,D_______,E_______。‎ ‎(3)分别写出第④和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 解析:信息迁移题。关键是思考如何用信息,格林试剂就是直接把变成,再增加了烃基R,是一种延长碳链的方法,难点在于是否注意题目的暗示。D有6个C,B和C2H4O结合,则应观察出B为XMgCH2CH2MgX,套用信息,则C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1)①④⑦ ‎ 四、有机合成 ‎1.有机合成中官能团掩蔽和保护和定位合成,在有机合成中,尤其是含有多个官能团的有机物的合成中属于难点,多种官能团之间会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即当制备某一官能团或拼接碳链时,分子中已有的官能团或者被破坏,或者首先发生反应,因而造成在制备的过程中要把分子中已存在的某种官能团先用恰当的方法掩蔽而保护起来,在适当的时候再把它转变过来,从而达到合成的目的。常见需保护的情况。如“氧化时先保护”,“对加成时先保护-CHO”,“对苯环邻位(或对位)取代时先保护对位(或邻位)”,“氧化其他基团时先保护醛基”等等。‎ ‎2.信息类有机合成仍以“围绕如何运用信息”这点来寻求突破点。 例6 6-羰基庚酸是合成某些高分子材料和药材的重要中间体,某实验室以溴代甲基环已烷为原料合成6-羰基庚酸。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最合理的合成方案(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ABC……H 解析:这是一道有机合成题。本题中有几个重要信息①环状反应物最终生成链状生成物,判断断键位置,如何断键;②反应物为卤代烃的性质,发生一系列反应后断键;③生成物中有--、-COOH,说明是发生了氧化以后的产物,本题采用逆推法,很明显此处依信息碳碳键断裂并加氧,再考虑如何在环上形成双键,依据卤代烃的性质进行一系列反应,此题就可顺利完成。‎ ‎ 答案:   ‎ 例7 在有机分析中,常用臭氧氧化水解来确定有机物中碳碳双键的位置与数目。如:‎ ‎(CH3)‎2C=CH-CH3(CH3)‎2C=O+CH3CHO 已知某有机物A经臭氧氧化水解后发生下列一系列的变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A、F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合成E通常要经过几步有机反应,其中最佳的次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水解、酸化、氧化  B.氧化、水解、酸化   C.水解、酸化、还原  D.氧化、水解、酯化 ‎(3)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I水解生成E和H:____________________,②F制取G: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观察I显然由两部分(E)和CH3COOH(H)反应而得,结合G的分子式逆推G为CH3COOH,紧扣信息方程式键的断裂和生成方式,则F为CH3CH2OH,结合观察信息方程式前后,知B的分子式为C7H5OBr,因B中一定有“--”,对照E的结构(B→E碳链不变)知B为,套用信息则A为,从B→E,若先把“-Br”变成“-OH”,则在“-CHO”氧化为“-COOH”的过程中,“ ”可能也被氧化,所以必须先使“-CHO”氧化为“-COOH”,再把“-Br”取代为“-OH”,酸化只是把“-COONa、-ONa”变为“-COOH和-OH”。 答案:(1)  (2)B 体 验 高 考 ‎1.有4种有机物:①CH3;②;③;④,其中可用于合成结构简式为的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根据烯烃加聚反应的原理逆推该高聚物的单体应为:,,。‎ 答案:D ‎2.化合物A(C4H10O)是一种有机溶剂,A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 ‎ ‎(1)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A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B,写出由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A的同分异构体F也可以有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且F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则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HQ”(C6H6O2)可用做显影剂,“HQ”可以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HQ”还能发生的反应是(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水解反应 “HQ”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HQ”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HQ”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水与一种食品抗氧化剂。“TBHQ”,“TBHQ”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得到化学式为C10H12O2Na2的化合物,“TBHQ”的结构筒式是_________。‎ 解析:A可与Na反应,A的化学式为C4H10O,说明A中一定有-OH;由A只有一种一氯化物B,可推出A为(CH3)‎3C-OH,A与Cl2先光照反应只能发生在烃基上,由此可推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是A的同分异构体,也可发生图示变化,说明F也是醇类结合F的一氯化物有三种,可推出F的结构简式。 由化合物“HQ”的化学式,可做显影剂,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知“HQ”属于酚类,酚类可发生加成(有苯环),可发生氧化反应(醇羟基)。由“HQ”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可推知“HQ”为。由A与“HQ”反应生成水和“TBHQ”,“TBHQ”与NaOH反应得到C10H12O2Na2的化合物,可推知,酚羟基没有与A结合,与A中羟基结合的应是酚羟基邻位上的氢,由此可推出“TBHQ”的结构简式。 ‎ 答案: (2)①、②;  (3) ‎ ‎3.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香料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已知:  ‎ ‎ (1)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类型:④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可检验阿司匹林样品中混有水杨酸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三氯化铁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石蕊试液 解析: 从④的反应对象推知D为 ;从反应特征(D→E)知E为 ;从反应对象(E)知C6H10Br2为;从⑧的反应产物特征逆推结合⑦的反应对象特征知F为,①、②、③的反应可从反应对象和水杨酸的结构推知,阿司匹林结构中无酚羟基,而水杨酸()结构中有酚羟无酚羟基,酚羟基能与Fe3+生成紫色络合物,所以选(a)三氯化铁溶液。‎ 答案: (1)‎ ‎ (2) +(CH3CO)2O +CH3COOH (3)n (4)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5)a 4.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结构简式为,它是制作软质隐形眼镜的材料。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2)由甲基丙烯酸制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3)由乙烯制备乙二醇。 解析:本题考查对加聚反应、酯化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的理解。用逆推法解题由题给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可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结构简式为,根据甲基丙烯酸为可推知(2)的另一种反应物为HO-CH2CH2-OH。根据提示信息,制备HO-CH2CH2-OH应先制X-CH2CH2-X,所以由乙烯制乙二醇首先要乙烯和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 ‎  ‎ 演 习 战 场 ‎1.下列有机化学反应一定没有副反应发生的是(  ) A.2-溴丁烷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 B.乙醇、浓H2SO4共热制乙烯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用氯气漂白石蜡 2.1mol有机物A(分子式为C6H10O4)经水解得到1molB和2molC,C经分子内脱水得D,D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CH2-CH2 ,由此可知A为 (  ) A.HOOC(CH2)4COOH B.HOOC(CH2)3COOCH‎3 ‎  C.CH3COO(CH2)2COOCH3 D.CH3CH2OOC-COOCH2CH3 3.由乙炔为原料制聚氯乙烯的成本比用石油裂解气制聚氯乙烯高得多。若采用石油裂解气(含CH2=CH2)为主要原料(其他原料任选)制取聚氯乙烯,按反应流程的前后顺序应该经历的反应为(  ) ①取代 ②消去 ③加成 ④氧化 ⑤加聚 A.①②③⑤ B.③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④②③⑤‎ ‎ 4.有机物甲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甲经催化加氢还原成乙,乙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了84,据此推断乙可能是(  ) A.HOCH2CHO B.CH2OHCH2OH C.CH2OHCOOH D.CH3CH(OH)CH(OH)CH3 5.某有机物有如下性质:①能和银氨溶液共热得到银镜;②加入碳酸氢钠无变化;③与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发现红色褪去。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乙醇 B.乙醛 C.乙酸 D.甲酸乙酯 6.A、B、C都是有机化合物,且有如下转化关系:ABC,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16,C能与A反应生成酯(C4H8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是乙炔,B是乙烯 B.A是乙烯,B是乙烷 C.A是乙醇,B是乙醛 D.A是环已烷,B是苯 7.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药物的主要成分能发生下列六种反应的是(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水解反应 ④中和反应 ⑤酯化反应 ⑥与NaHCO3溶液反应 A.维生素 B.阿司匹林   C.芬必得 D.扑热息痛 8.有一种有机物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可得丙三醇,这种有机物可通过氧化、酯化、加聚反应而制得高聚物,这种有机物为(  ) A.CH3CH2CH2OH B.CH2=CH-CH2-OH C.CH3CH(OH)CH2OH D.CH2ClCHClCH2OH ‎9.0.1mol有机物的蒸气跟过量O2混合后点燃,生成13.2gCO2和5.4gH2O,该有机物跟金属反应放出H2;又能跟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此有机物还能跟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该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CH3-CH(OCH3)-CHO B.H--CH2-CH2COOCH‎3 ‎C. D. ‎ ‎10.A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有机物。请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F的结构简式:A_______,B_______,F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A→C: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 E→D: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 ‎(3)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含一个-CH3,且1mol该物质能与浓Br2水反应,共消耗3molBr2,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B: F:‎ ‎(2)A→C:+2Ag(NH3)2OH+3NH3+2Ag↓+H2O;氧化反应 ‎  E→D:+Br2 ;加成反应 (3) ‎ ‎11.有机物A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C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与Na反应,且1molC与足量Na完全反应时产生1molH2。‎ ‎(1)分别写出A、D、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C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填序号) _________。‎ a.水解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去反应 e.加聚反应 f.缩聚反应 (3)写出G发生银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从反应条件看C→D应是分子内脱水(醇→烯,或酯化),若脱1个H2O,则C的式量为104,1molC和1mol乙酸→E,式量增加42,E的式量为146;1molC+1mol乙醇→F,F的式量为132(增加28),均符合事实,成立;若C→D脱2个H2O,则C的式量为122,则E、F的式量不可能如题目所给,故不可能,所以C→D应是分子内脱一个H2O,结合B→C,G→C的条件,判断C中可能有一个-OH,一个-COOH。则C中烃基部分总相对分子质量为42,商余法得为“C3H‎6”‎,由C→G知羟基在端点,无支链,则C为HOCH2CH2CH2COONH4。‎ 答案:(1)A:HOCH2CH2CH2COONH4  D:CH2=CHCH2COOH或 ‎ F:HOCH2CH2CH2COOCH2CH3   (2)b、d、f ‎(3) +2[Ag(NH3)2]++2OH-+2NH4++2NH3+2Ag↓+H2O 12.已知:(1)醛(如糠醛)在碱作用下,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OH+‎ ‎(2)2--H ---‎ ‎(3)化合物A~F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化合物A是含有苯环的醛类化合物,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1molC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生成B和C的反应是______,F不可以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 A.氧化、还原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酯化反应 (2)写出A生成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D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不同的有机物E。写出等物质的量的C和D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链状有机物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等物质的量的C和D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聚物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机酸F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 +2NaOH +    (3) + HOOCCOOCH2CH2OH+H2O;        (4)‎ ‎    ‎ 解题技巧 策略 1 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1金点子: ‎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经典题: ‎ 例题1 :(2001年全国高考)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方法: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 捷径: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油用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应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出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 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题2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 方法: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 捷径:根据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之间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B正确。C有一个负电荷,为从外界得到一个电子,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个非极性共价键,正确。以此得正确选项为A。‎ 总结: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用语中的重点内容。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原子的电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时电子的得失与偏移进行分析而获解。‎ 例题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 )‎ A.空气 B.石蜡 C.氨水 D.二氧化氮气体 方法:从纯净物与混合物进行分析。‎ 捷径:因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组成。分析选项可得D。‎ 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及有机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混在一起,它们虽是混合物,但却有固定的元素组成。此类试题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设问,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策略 2 物质的量方面试题的求解技巧 ‎ ‎2金点子: ‎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从微观到宏观,从固体到气体,从纯净物到混合物中的各类计算,均要用到物质的量。在溶液方面,还要涉及到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求算及溶液中各种守恒关系的分析。‎ 对气体来说,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因温度、压强不同,等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不同。对于NO2方面的试题,还要考虑后续反应,即NO2与N2O4的平衡转换。‎ 对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析,既要考虑反应,还要考虑反应进行的程度及过量问题。经典题: ‎ 例题1 :(2001年全国高考)在100mL 0.10 mol·L-1的 AgNO3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2.08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0.010 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最为0.02 mol 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方法:通过溶液中的离子进行整体分析。 ‎ 捷径:题中n(Ag+)=‎0.1L×0.1mol·L—1=0.01 mol,n(Ba2+)=‎2.08g/‎208g·mol—1 = 0.01mol,n(Cl—)= 0.02 mol,n(Cu2+)=0.01mol,n(SO42—)= 0.01 mol,所以生成n(AgCl)=0.01mol,n(BaSO4)=0.01mol。生成AgCl、BaSO4两种白色沉淀,它们物质的量相等。在生成的溶液中n(Cl—)= 0.02mol — 0.01mol = 0.01mol,Cu2+未参加反应,所以溶液显蓝色,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大约为200mL,所以C(Cu2+)= 0.05mol·L—1。以此正确的是B。‎ 总结:这是集化学计算,实验现象描述为一体的学科内综合试题。尽管难度不大,但很有新意。‎ 例题2 :(2001年上海高考)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8NA B. ‎18g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 ‎46g 二氧化氮和‎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 D. 在‎1 L 2 mol·L—1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A 方法:根据题意对选项逐一化解。‎ 捷径:A.在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22.4L液态辛烷物质的量要比1mol大得多,所以A选项错误。B‎.18g水为1mol水,其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mol。C.NO2和N2O4具有相同的最简式,相同质量的NO2和N2O4必然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46g NO2即为1mol NO2共含有3mol原子。D.n(NO3—)= ‎1L×2 mol/L×2 = 4 mol。以此不正确的为A。‎ 总结:此类试题是高考试卷中的热点题型,在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要注意物质所处的状态,二要理清微粒间的联系。‎ 例题3 :(1997年全国高考)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 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 (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 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方法:从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分析。‎ 捷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由于取等质量甲、乙两种溶液,其中含水的质量不知道,无法推断其溶解度的大小。但降低相同的温度,甲析出的质量大于乙,所以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故选D。‎ 总结:有关溶解度方面的试题,在解题时既要考虑某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又要考虑温度变化时溶解度的改变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溶液不是饱和溶液,则不能利用溶解度进行有关计算。‎ 策略 3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试题的分析技巧 金点子: ‎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部分的试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根据概念判断一些说法的正确性;二是比较粒子中电子数及电荷数的多少;三是原子及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四是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 此类试题的解法技巧主要有,逐项分析法、电子守恒法、比较分析法、分类归纳法、推理验证法等 经典题: ‎ 例题1 :(2001年全国高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方法:依靠概念逐一分析。‎ 捷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而离子由于有电子的得失,当失去电子时,其离子的电子层数不一定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如Na+等。A选项错。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正确。氦的最外层为第一层,仅有2个电子,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正确。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D选项错。以此得答案为AD。‎ 总结:此题要求考生对元素及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虽不难,但容易出错。‎ 例题2 :(2001年上海高考)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 方法:采用分类归纳法。‎ 捷径:首先将四种离子分成阳离子与阴离子两类,分析其原子序数及离子半径。阳离子为aA2+、bB+,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原子序数a>b,离子半径AD。再将其综合分析,因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A、B位于C、D的下一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b>d>c,离子半径A ① > ③ > ② B.① > ④ > ③ > ②‎ C.① > ② > ③ > ④ D.④ > ③ > ① > ②‎ 方法:溶液pH的大小由两种情况决定,一是电解质本身的电离,二是水的电离,而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又决定于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此类试题要求准确把握酸碱的相对强弱,充分依靠水解规律判析。‎ 捷径:四种溶液可分成三组,②NaHSO4,电离显酸性,pH < 7;③NaCl ‎ 为强酸强碱的正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pH= 7;①④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均呈碱性,因 CH3COOH 的酸性较C6H5OH强,故pH值应为 ④ > ① ,以此得答案A。‎ 总结:此类试题解答的一般步骤为:先分组,然后再对组内物质根据电离与水解程度进行判析。题中溶液除为盐溶液外,还可能为酸或碱。如等浓度的八种稀溶液:①Na2SO4②H2SO4 ③NaHSO4 ④NH4Cl ⑤NaHCO3 ⑥NaCO3 ⑦NaOH ⑧Ba(OH)2 ,其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②③④①⑤⑥⑦⑧ 。‎ 例题2 :(1991年全国高考题)已知一种c(H+)=1×10-3mol·L-1的酸和一种c(OH— )= 1×10-3 mol· L-1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方法:酸碱中和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制约,①盐的水解,②酸碱用量。解题时既要考虑酸碱的强弱,又要考虑酸碱用量的多少,两者缺一不可。‎ 捷径:题中两溶液中的c(H+)= c(OH— ),采用中和假想法,若是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一定呈中性。现溶液呈酸性,说明酸过量,且必须是弱酸。以此得答案B。‎ 总结:中和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由两方面决定。该题给出c(H+)= c(OH—),故应从酸碱用量考虑。如未理解题意,极易从盐的水解进行分析,故易错选C、D。‎ 策略6碳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 金点子: ‎ 碳族元素,作为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点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巳波及到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锗、锡、铅三种元素的内容。‎ 此类试题中的常规题,其解法有过量分析、守恒分析、方程式的合并分析等。‎ 此类试题中的信息题,其解法有迁移类比、现象剖析、效用比较等。‎ 经典题: ‎ 例题1 :(1996年上海高考)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 B.1:‎2 ‎ C.1:3 D.1:4‎ 方法:利用假想法。将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假想成消耗6molH+和产生5molCO2,然后再行分析求算。‎ 捷径:设二价金属碳酸盐为RCO3,碳酸氢盐为R(HCO3)2,其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根据题意有:2x + 2y = 6mol ,x + 2y = 5mol 。解得x = 1mol ,y = 2mol 。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选B。‎ 总结:部分考生在解题时,将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理解成CO32-和HCO3-,而出现错选D选项的较多。‎ 例题2 :(1996年全国高考)将1体积选项中的一种气体与10体积O2混和后,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和盛有足量灼热铜屑的管子(假设反应都进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气可以是 (  )‎ A.Cl2       B.CO     C.CO2     D.N2‎ 方法:找对气体来源,分析好气体去路。通过剖析来龙去脉求解。‎ 捷径:A.Cl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Cl2全部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B.CO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都不能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发生反应:2Cu+O2     2CuO,CuO+CO   Cu+CO2最后得到的尾气是CO2,故C选项为最后得到的尾气。‎ C.CO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CO2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D.N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都没有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吸收,最后得到尾气N2,所以D选项也为最后得到的尾气。‎ 故本题答案为CD。‎ 总结:本题的难点是对题意的理解。有学生误认为选项中的某种气体混入氧气后,再按题意依次反应后的尾气仍然是原选项中的气体。这是对题意的片面理解。正确的理解是,尾气可以是原选项,也可以是其他选项。对于这种设问尽管比较少见。但只要认真阅读,题中的设问是可以理解明白的。‎ ‎ 策略7氮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 氮族元素,作为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点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主要内容有氮族概念的分析与判断、氮的氧化物的分析与计算、硝酸及硝酸的性质分析与计算、磷及磷的化合物的分析与应用等。‎ 此类试题中的常规题,其解法有过量分析、守恒分析、方程式的合并分析、工业生产中的用量比较等。‎ 此类试题中的信息题,其解法有迁移类比、现象剖析、效用比较等。‎ 经典题: ‎ 例题1 :(2001年上海高考综合)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 ~ 3%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NO2+NH4Cl = 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      N2+2H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H4NO2是氧化剂 ②NH4NO2是还原剂 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方法:根据方程式,对照叙述,从化合价、反应类型等方面综合分析。 ‎ 捷径:NH4NO2==N2+2H2O这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NO2—被NH4+还原生成N2,显然都是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以此得答案为D。‎ 总结:同一元素,如果一种显正价的微粒,另一种显负价的微粒,若它们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往往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如2H2S+SO2==3S+2H2O,NaH+H2O==NaOH+H2等。‎ 例题2 :(1997年全国高考)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 还原产物是 ( )‎ A.NO2 B.NO C.N2O D.N2‎ 方法:据题可知,2mol金属失去的电子给了 1mol HNO3。可采取讨论试算的方法确定选项。‎ 捷径: 令金属为+1价,失2 mol电子,N被还原后显+3价。‎ 令金属为+2价,失4 mol电子,N被还原后显+1价。令金属为+3价,失6 mol电子,N被还原后显—1价。选项只有C符合。‎ 总结:金属与HNO3反应后的价态,是该题求解的关键。部分考生因难以确定金属的价态,而造成无法获得结果。‎ 策略8氧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 氧族元素包括了初中化学中氧气、水,高中化学中的臭氧、过氧化氢,硫及硫的化合物等。内容多,知识广,且有时还可能扩展到硒、碲、钋等元素。因此对其解题方法的掌握尤其重要。‎ 此类试题中的常规题,其解法有过量分析、守恒分析等。‎ 此类试题中的信息题,其解法有迁移类比、现象剖析、效用比较等。‎ 由于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不同,故在解题时,还必须注意,反应进行时浓度变化引起的反应变化。‎ 经典题: ‎ 例题1 :(1997年全国高考)向50mL18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 )‎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 ‎ C.在0.45mol和0.90mol         D.大于0.90mol ‎ 方法:根据方程式,将参加反应的硫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氧化作用,一部分为酸性作用,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但又要注意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的浓度越来越稀,稀硫酸不能与铜片反应,以此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值。‎ 捷径:浓H2SO4与足量的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CuSO4 + SO2↑+ 2H2O,从方程式看,被还原的H2SO4应为所给H2SO4 0.90 mol的一半,即0.45mol(中间值),但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的浓度越来越稀,反应停止,故不可能等于0.45mol,一定小于0.45mol。故答案为A。‎ 总结:该题存在着一个隐含信息,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自行停止。在解题时必须特别注意此类隐含信息。‎ 例题2 :(1995年上海高考)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 A.H2SO4· H2O B.H2SO4·H2O C.H2SO4·SO3 D.SO3· H2O 方法:质量假想法。‎ 捷径:假设原98%硫酸的质量为‎100g,则98%浓H2SO4中有纯H2SO4 ‎98g ,水‎2g。‎ 则H2SO4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1︰ ,可判断A正确,B C错误。D ‎ 项是A项略作变形,H2SO4· H2O → SO3·H2O· H2O → SO3· H2O,以此得答案为A D。‎ 总结:将化合物或混合物按其组成进行拆分,在无机及有机试题中均有出现。‎ 策略9 卤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 卤族方面试题的题型主要有:卤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分析、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应用性试题及新情境试题等。‎ 在解题时,要充分运用守恒法、迁移类比法、方程式合并法、多步反应一步计算等。‎ 信息给予题(又叫新情境试题),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题型,此类试题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基本形式为:给出全新的情境(最新科研成果等信息)、冗长的题干、频繁的设问。但题示的新信息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经处理后可迁移或灵活运用。‎ 经典题: ‎ 例题1 :(1998年全国高考)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 ‎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 方法:迁移类比法求解,但要考虑到ICl 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 捷径:ICl是拟卤素,很多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但不是完全相同,因为Cl比I的得电子能力强,所以在ICl中,I为+1价,Cl为—1价。而HCl中,Cl为—1价,HIO中I为+1价,在ICl与水反应后其产物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故反应为:ICl+H2O = HCl+HIO,以此答案为B。‎ 总结: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ICl和Cl2性质的理解能力和比较能力。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ICl与H2O反应生成物究竟是HI与HClO,还是HCl与HIO,不少同学未能从化合价去分析、判断,因而误选A。通过本题不仅要认识ICl与H2O反应生成HCl与HIO,还要理解此反应为一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果将此反应扩展至ICl与碱反应,也要知道生成物为NaCl与NaIO。‎ 例题2 :(1997年全国高考)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 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 可和I- 发生反应:IO3- + 5I- +6H+ = 3I2 + 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 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B )‎ A.①③ B.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⑦ ‎ 方法:这是一道无机信息题,利用给定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鉴别食盐中是否含有IO3—。要充分理解消化题目给定的知识——IO3—可在酸性条件下,将I—氧化,产生I2。‎ 捷径:根据鉴别I2的方法得B。‎ 总结:充分利用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这是我们常用的解题方法。本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范例。题中的信息是I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即需要酸,从题中可顺利选出食醋)生成了I2单质,检验碘单质需要淀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正确理解,充分消化信息的重要性。‎ 策略10金属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碱金属内容,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其中有关过氧化物的分析与计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解题时,要在理清题中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反应合并、守恒法。对于信息类试题,如NaH、超氧化物等,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化合价的分析。‎ 经典题: ‎ 例题1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B ).‎ A.干冰灭火剂  B.黄砂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 方法: 根据性质分析获解。‎ 捷径: 分析性质,因钠可与干冰灭火剂及干粉灭火剂产生的CO2发生反应,与泡沫灭火剂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行。而钠与黄砂不能发生反应,故可用黄砂扑灭金属钠着火。综合后得答案为B。‎ 总结:将课本中镁与CO2的反应迁移到钠,是解答出此题的重要之点。‎ 例题2 :(1994年全国高考)在一定温度下, 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 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而小于2.86 ‎ 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 方法:通过假想类比分析(不必计算)。‎ 捷径: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 无水碳酸钠,析出晶体(Na2CO3·10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106 ‎286‎ ‎1.06 2.86‎ 由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使原溶液中水量减小,减少溶剂又有晶体析出,导致析出晶体大于‎2.86 g,所以选D。‎ 总结:根据考试说明,对析出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的计算不作要求,但并不排斥对结晶出来晶体的质量的范围作估计,或者对溶液质量变化或者溶液的浓度的计算或判断。因此在复习时注意复习范围。‎ 策略11镁铝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 镁,铝是重要轻金属,具有较强还原性。镁,铝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及生活中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用途,特别是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在题目中的计算形式方法性和技巧性均较强,是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代表题型有;天平平衡判断题,镁的强还原性,铝盐与强碱反应产物的讨论,含铝化合物沉淀图像题等。‎ 解题关键是:(1)熟悉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与过量计算相结合。(3)结合图像综合分析。(4)充分利用守恒关系。‎ 经典题: ‎ 例题1 :(1996年上海高考)0.1 mol 镁粉分别在足量的O2、CO2、N2中燃烧, 生成固体的质量依次为W1、W2、W3。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W2>W1>W3 B.W1=W2>W‎3 C.W1=W2=W3 D.W3>W2>W1‎ 方法: 将方程式比较后分析。‎ 捷径:反应式依次为2Mg+O2 2MgO,2Mg+2CO2 2MgO+C,3Mg+N2‎ ‎ Mg3N2,根据计算式可求出答案为A。‎ 总结: W2中还有碳生成,是固体。如果疏忽这一点就误选B。‎ 例题2 :(2000年全国高考)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m·yH2O],式中m等于 ( )   A.3-n      B.6-n      C.6+n       D.3+n   方法:电荷守恒(化合价代数和为0)。‎ 捷径:根据化合价的代数等于0得,2×3=n+m,所以m=6—n。答案为B。‎ 总结:此题为一易题,如不能运用电荷守恒,也很难获解。‎ 策略12铁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 铁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变价元素。在高考中有关铁方面的试题主要类型有:性质分析、实验原理与操作分析、有关铁方面的计算等。‎ ‎1.性质分析试题的解题方法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铁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方面去分析试题内容。特别是铁的变价问题。‎ ‎2.实验原理与操作试题的解题方法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注意点等方面对实验内容作较为详实的分析。主要有铁的性质实验、铁的制取实验、Fe(OH)2制取实验等。‎ ‎3.有关铁方面的计算试题的解题方法 此类试题可采用方程式分析或将方程式合并后统一分析求解。在解题时尽可能利用守恒法求解。‎ 经典题:‎ 例题1 :(1993年全国高考)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5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 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 )‎ A.Fe Cu Al Ag Mg       B.Al Cu Mg Ag Fe C.Mg Cu Al Ag Fe       D.Mg Ag Al Cu Fe 方法: 寻找突破囗,并从突破囗推出其它金属。‎ 捷径: 以c、e金属钝化为突破口,由(1)(3)(4)知c为Al,再由(4)知e为Fe。有上述结果和(1)知a为Mg,最后由(2)知b为Cu、d为Ag。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c,然后很容易判断出e、a。得答案为C。‎ 总结:判断出c为Al,e为Fe,就可舍去选项A、B,由(2)确定b和d的活泼性。这样判断可简捷些。‎ 例题2 :(1995年上海高考)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 )‎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方法:从反应过程进行分析。‎ 捷径:当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表面生成氧化铜,造成铜片质量增加。当该铜片插入硝酸中,表面的氧化铜及未被氧化的铜均能被硝酸溶解。插入无水乙醇中发生反应CH3CH2OH+CuO   CH3CHO+Cu+H2O,铜片又恢复到原来的质量。若插入盐酸中,表面的CuO溶于盐酸中,质量减少。只有插入石灰水中,铜片不发生反应,表面的氧化铜仍附着在铜片上,质量增加。以此得答案为C。‎ 总结:在插入溶液之前,Cu片质量就己增加。部分考生未能理解这一点而造成错选。‎ 策略 13方程式的巧析巧写技巧 ‎ 金点子: ‎ 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与书写,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 有关分析题主要有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分析、反应用量分析、反应过程分析等。其方法在于抓住反应的实质,比较反应前后的关系。‎ 有关方程式的书写主要是信息类方程式。在书写时要在充分理清题示信息,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特别是对生成物的判断,切不可依据熟题效应而得出结论,要知道,即使是同一反应物,条件不同,其产物也有可能不同。‎ 经典题:‎ 例题1 :(2002年全国高考)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 +Z = X + Z2+ ; Y + Z2+ = Y2+ + 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 )‎ A.R2+>X2+>Z2+>Y2+ B.X2+>R2+>Y2+>Z2+‎ C.Y2+>Z2+>R2+>X2+ D.Z2+>X2+>R2+>Y2+‎ 方法:利用“强氧化剂 + 强还原剂 → 弱氧化剂 + 弱还原剂”的反应原理对题中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分析。‎ 捷径:根据反应X2+ +Z = X + Z2+ 知:氧化性X2+ > Z2+ ;根据反应Y + Z2+ = Y2+ + Z 知:氧化性Z2+ > Y2+ 。又X2+与单质R不反应,得氧化性R2+>X2+。以此得结果R2+>X2+>Z2+>Y2+。选A。‎ 总结:对离子氧化性与还原性判断的方法较多,其它如根据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金属活动顺序表、元素周期表等。 ‎ 例题2 :(1996年全国高考)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 ( ) ‎ A.2H2(气)+O2(气)=2H2O(气)+Q1 2H2(气)+O2(气)=2H2O(液)+Q2‎ B.S(气)+O2(气)=SO2(气)+Q1 S(固)+O2(气)=SO2(气)+Q2‎ C.‎ D.H2(气)+Cl2(气)=2HCl(气)+Q1‎ 方法: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密切关系。以此解答该题可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聚集状态进行分析而获得结果。‎ 捷径:A.由于从气态水到液态水会放热,所以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即Q2﹥Q1;‎ B.由于从固态硫到气态硫要吸热,所以气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固态硫燃烧放的热量多,即Q1﹥Q2;‎ C.由于O2与CO反应生成CO2又放出热量,所以Q2﹥Q1‎ D.Q1=2Q2‎ 正确答案即为AC 。 ‎ 总结:现行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已有所改变。在此是为了保持高考题的原样而列出。‎ 策略 14无机结构的分析与判断技巧 金点子:‎ 无机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等。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其主要方法与技巧包括:‎ ‎1.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判断技巧 对于ABn型分子,如果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即A原子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如NH3、PCl3、H2S等。其计算式为:‎ ‎┃A的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 = 8 。‎ ‎2.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技巧 对于ABn型分子,如果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即为非极性分子。如CO2、BF3、PCl5等。其计算式为:┃A的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 。‎ ‎3.分子结构的分析与判断技巧 常见的无机分子结构有直线形分子(如CO2)、平面三角形分子(如BF3)、弯曲形分子(如H2O)、三角锥形分子(如NH3)等。在解题时,要能将常见的分子构形根据电子排布的相似点,迁移到新的物质中。此类试题主要采用迁移类比法分析。‎ ‎4.晶体结构的分析与判断技巧 常见的晶体有离子晶体(NaCl型和CsCl型)、分子晶体(如干冰)、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及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晶体及过渡型晶体(如石墨)。在解题时,既要能分析其晶体结构,又要能将常见的晶体结构根据题中叙述,迁移到新的物质中。此类试题主要采用迁移类比法分析。‎ 经典题:‎ 例题1 :(1999年全国高考)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2      B.PCl‎3 ‎     C.PCl5       D.N2‎ 方法:利用ABn型分子中价电子排布规律分析求解。 ‎ 捷径: 根据金点子中的技法概述1知,属ABn型分子的有BeCl2、PCl3、PCl5,只有PCl3分子中的┃P的化合价+3┃+ 最外层电子数 = 8 。故PCl3分子中P原子的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又Cl原子为-1价,也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B符合题设要求。又因N2的电子式是 , 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以此得正确答案为BD。‎ 总结: BeCl2中Be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所以它不论形成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其最外层电子数都不可能是8。PCl3的电子式可联系到中学阶段所学的NH3分子的结构书写,即为 。‎ 例题2 :(1999年全国高考)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方法:从中学范围内四种类型的晶体综合分析。‎ 捷径:在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故B选项错误;晶体硅的熔点‎1410℃‎,要比金属钨的熔点(‎3419℃‎)低,而金属汞的熔点(常温下是液态)又比蔗糖、磷等(常温下是固态)低。以此说法正确的只有A。‎ 总结:部分考生由于对金属晶体理解不深,错误认为: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而出现误选B的现象较多。‎ 策略15常见仪器及实验装置的分析技巧 金点子: ‎ 此类试题包括:仪器的使用、仪器的选用、仪器组合成的简单装置等的分析。‎ ‎1.仪器的使用分析 仪器的使用分析,要从仪器要求和使用范围上去整体把握,采用的方法是迁移应用。‎ ‎2.仪器的选用分析 仪器的选用要从实验原理和实验要求去确定采用何种仪器。‎ ‎3.仪器组合成的简单装置的分析 装置依赖于目的、原理和注意点。以此分析装置需从实验要求出发,采用仪器原理相结合的手段确定实验结果。‎ 经典题:‎ 例题 1 :(1996年上海高考)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 可选用的仪器是 ( )‎ A.50 mL量筒 B.10 mL量筒 ‎ 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 方法:从所给仪器的精确度分析。‎ 捷径:用量筒取溶液的体积不可能精确到0.01mL,只能用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又因为高锰酸钾溶液能腐蚀橡胶,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所以选C。‎ 总结:此题为一常规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验仪器精确度的理解。‎ 例题 2 :(1996年全国高考)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填写标号) ( ).‎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克 E.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方法:从托盘天平的使用要求分析。‎ 捷径:因为托盘天平的游码刻度为‎0.1g,精确度为‎0.1g。被称量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腐蚀性药品及易潮解药品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即使没有腐蚀性的药品也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而应放在一张洁净的纸上。故叙述不正确的有C D。‎ 总结:托盘天平中的质量关系为:左盘质量 = 右盘质量 + 游码质量。‎ 例题3 :(1999年上海高考)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 )‎ A.在量筒的上端 B.在滴定管上端 C.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正中 D.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右边 方法:从具体仪器去分析。‎ 捷径:量筒无“0”刻度,其刻度数下端最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托盘天平的“0”刻度在刻度尺的左端。温度计的“0”刻度因种类不同而不能确定。选B。‎ 总结:量筒的最下端无刻度,也即无“0”刻度,是有关“0”刻度方面的重要之点。部分考生由于分不清这一点而出错。‎ 其原因可能是 ( )‎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方法:酸碱中和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制约,①盐的水解,②酸碱用量。解题时既要考虑酸碱的强弱,又要考虑酸碱用量的多少,两者缺一不可。‎ 捷径:题中两溶液中的c(H+)= c(OH— ),采用中和假想法,若是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一定呈中性。现溶液呈酸性,说明酸过量,且必须是弱酸。以此得答案B。‎ 总结:中和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由两方面决定。该题给出c(H+)= c(OH—),故应从酸碱用量考虑。如未理解题意,极易从盐的水解进行分析,故易错选C、D。例题1 :(1999年上海高考题)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 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 A.自来水 B.0.5 mol· L-1 盐酸 C.0.5 mol· L-1 HAc 溶液 D.0.5 mol· L-1 KCl 溶液 方法:导电性强弱决定于什么?是解答出此类试题的关键。一般说来,金属的导电性决定于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电解质的导电性决定于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的离子数,也即自由离子的浓度。‎ 捷径: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也即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变化最小。选项A、C均有弱电解质变成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选项D由于加入NaOH 固体,增大了离子浓度。B中NaOH 与含等物质的量HCl 的盐酸反应后,溶质由HCl 变成NaCl ,离子浓度不变,导电性几乎不变。故选B。强弱要分清、浓度是关键。若不注意强弱电解质问题,此题极易误选答案C。‎ 总结:导电性问题是生产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其导电性不仅有溶液中的导电,还有金属与非金属(如石墨)的导电。此类试题一要注意自由电荷的浓度;二要注意两类导电物质本质不同,金属的导电为物理过程,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际上是一电解过程。‎ 例题2 :(1992年全国高考题)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①CH3COONa②NaHSO4 ③NaCl ④C6H5—ONa,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④ > ① > ③ > ② B.① > ④ > ③ > ②‎ C.① > ② > ③ > ④ D.④ > ③ > ① > ②‎ 方法:溶液pH的大小由两种情况决定,一是电解质本身的电离,二是水的电离,而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又决定于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此类试题要求准确把握酸碱的相对强弱,充分依靠水解规律判析。‎ 捷径:四种溶液可分成三组,②NaHSO4,电离显酸性,pH < 7;③NaCl 为强酸强碱的正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pH= 7;①④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均呈碱性,因 CH3COOH 的酸性较C6H5OH强,故pH值应为 ④ > ① ,以此得答案A。‎ 总结:此类试题解答的一般步骤为:先分组,然后再对组内物质根据电离与水解程度进行判析。题中溶液除为盐溶液外,还可能为酸或碱。如等浓度的八种稀溶液:①Na2SO4②H2SO4 ③NaHSO4 ④NH4Cl ⑤NaHCO3 ⑥NaCO3 ⑦NaOH ⑧Ba(OH)2 ,其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②③④①⑤⑥⑦⑧ 。‎ 例题3 :(1991年全国高考题)已知一种c(H+)=1×10-3mol·L-1的酸和一种c(OH— )= 1×10-3 mol· L-1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 高中化学巧解100题 1. 将KCl和KBr的混合物‎13.4g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再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固体蒸干得固体‎11.175g。求原来所配溶液中K+、Cl¯、Br¯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3:2:1 (B)3:2:2 (C)5:4:2 (D)4:3:2 【简析】题设中的数据,虽然按常规方法或差量法都可解。但都费事费力,若考虑到溶液为电中性,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量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量可得出nK+=nCl¯+nBr¯,对照选项只能选A。‎ 2. 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三种气体,电火花点燃后,三种气体都正好反应完全,冷却到室温,所得溶液得质量分数为25.26%,则原混合气体中三者得分子个数之比为 ( ) (A)6:3:1 (B)9:6:1 (C)13:6:1 (D)15:8:1 【简析】巧思时,根据2H2+O2==2H2O,H2+Cl2===2HCl。可得出 n(H2)=2n(O2)+n(Cl2),分析四选项只能是C。‎ 3. KCl和KBr的混合物‎3.87g溶于水后,加入过量AgNO3溶液,共产生沉淀‎6.63g,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4.1% (B)40.3% (C)25.9% (D)37.4% 【简析】原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的沉淀与原物质相比只是把K+换成了Ag+,利用差量法就可求出K+的物质的量。 =0.04mol 则K+%=×100%=40.3% 选B。‎ 4. O2和Cl2的混合气体500mL,使H2‎ 在其中充分燃烧后,用适量水吸收反应产物制得250mL溶液,从中取出25mL,用0.125mol/L的NaOH溶液20.00mL恰好完全中和,则与混合气体反应掉的H2(标况)的体积为( ) (A) 448mL (B) 460mL (C) 472mL (D) 720mL 【简析】此题谁若动笔就算必误入歧途,必须得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当你慎思时,你会发现。若混合气体都是Cl2,完全反应时需H2500mL,若都是O2,则需H2更多,对照选项前三者都小于500,所以必是D选项。‎ 1. 标准状况下Cl2和H2共a L,在光照下充分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气体恰好能使b mol NaOH完全转化成盐,则a、b的关系不可能是下列的 ( ) (A) b= a/11.2 (B) b< a/22.4 (C) b> a/22.4 (D) b> a/11.2 【简析】此题可根据终态产物Na+或Cl原子守恒去解。不论Cl2、H2谁过量再与NaOH反应,反应后的终态产物总是NaCl或NaCl与NaClO的混合物。总有nNa+=nCl,所以有nCl≤a/11.2mol,即b≤a/11.2。故选D 2. 向KI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直到反应完为止,滤去沉淀,滤液的质量恰好等于反应前KI溶液的质量,则AgNO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 50% (B) 67.3% (C)72.3% (D)75.6% 【简析】这是一道无数字计算题,一般的思路是:析出的I-的质量=NO3-的质量+加入的水的质量,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就复杂了。但若理解透析出的沉淀的质量=加入的AgNO3溶液的质量这一点,则不难想到若析出AgI为1mol,则加入的AgNO3溶液的质量应是108+127=‎235g,其中含AgNO3为1mol是‎170g。所以AgNO3%= ×100%=72.34% 选C。高考资源网 3. 密度为‎1.45g/ml的H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直到SO42-全部沉淀为止,已知沉淀的质量与原来H2SO4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来H2SO4溶液的浓度为( ) (A)29.6% (B)42.1% (C)12.4mol (D)6.22mol/L 【简析】解题思路同上,选B、D。‎ 4. 足量浓硫酸加入a g铜,完全反应后放出b L气体;足量的盐酸中加入m g FeS,完全反应后放出V L气体(标准状况),已知二者所产生的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则a:b:m:V应是( ) (A)40:14:110:7 (B)40:14:55:14 (C)20:7:55:14 (D)20:7:55:21 【简析】b L为SO2,V L为H2S,由2H2S+SO2=3Sâ+2H2O,可知: b:V=1:2,则只有C符合。选择C。‎ 5. 向500ml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2S气体,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滤液的质量比原来增重‎1g,则原Fe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mol/L (B)1.5mol/L (C)2mol/L (D)2.5mol/L 【简析】根据2Fe3++H2S=2Fe2++Sâ+2H+可知,增重的‎1g是H+,则通入的H2‎ S为0.5mol,原溶液中的FeCl3为1mol,所以浓度为2mol/L,选C。‎ 1. 今有3mol/L盐酸和硫酸各100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待反应完毕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3∶4,则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 (A)‎5.6g (B)‎8.4g (C)‎11.2g (D)‎16.8g 【简析】两种酸都完全反应时,盐酸溶解铁为‎8.4g,硫酸溶解铁为‎16.8g,产生H2的质量比是1∶2。现在比值是3∶4,可见,对盐酸铁有剩余,对硫酸,铁不足。所以‎8.4g1∶1.4。故选(C) (D) 。‎ 2. 鱼苗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需要保持水中溶有适量的氧气;(2)鱼苗呼出的CO2必须及时除净;(3)防止大量细菌的繁殖。所以运输过程中需加入一定的化学式,下列最合适的试剂是( ) (A) 直接不断通入氧气 (B) 加入Na2O2粉末 (C) 加入CaO2粉末 (D) 加入少量CuSO4 【简析】这是社会生产性题,但扣住供氧、除净CO2的条件,选用(C)选项(CaO2与水反应速率较慢缓慢放出O2)。‎ 3. ‎25.4g‎ NaHCO3与AgNO3的混合物加热到‎500℃‎,待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冷却,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小心将溶液蒸干,的无水盐‎25.5g,在原测混合物中AgNO3的质量是 ( ) (A) ‎17g (B) ‎8.5g (C) ‎8.4g (D) ‎9.2g 【简析】此题的巧妙之处也在终端思维。最终的变化是把 NaHCO3→NaNO‎3 ‎ Dm ‎ ‎84g‎ ‎85g ‎1g 现增加‎25.5g-25.4g=‎0.1g 所以原混合物中NaHCO3占‎8.4g,AgNO3则占‎17g。选(A)。‎ 4. 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粉末,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的晶体的质量是( ) (A)等于‎1.06g (B)大于‎1.06g,小于‎2.86g (C)等于‎2.86g (D) 大于‎2.86g 【简析】当加入‎1.06g Na2CO3→‎2.86g Na2CO3·10H2O水的质量减小‎1.8g,还要析出晶体,所以选项为(D) 。‎ 5. 某温度下向硫酸镁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中加入‎1g无水硫酸镁,可析出‎3.15g MgSO4· nH2O晶体,则n值为 ( ) (A) 3 (B) 5 (C) 7 (D)‎ ‎ 10 【简析】根据“溶质析出”“母液饱和”溶液质量减少的部分3.15-1=‎2.15g与原溶液的成分相同,其中含MgSO4为2.15×25%=‎0.5375g,含水2.15-0.5375=‎1.6125g,这水转成了结晶水。所以nH2O/nMgSO4==7。选(C)。‎ 1. 在一定温度下,向‎55.3g蒸馏水中加入Na2SO3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60g滤液和一定质量得Na2SO3· 7H2O晶体。若此温度下Na2SO3得溶解度为‎20g,析出的Na2SO3· 7H2O晶体质量是 ( ) (A) ‎15.3 g (B) ‎10.6 g (C) ‎10g (D) ‎5.3 g 【简析】在1mol Na2SO3· 7H2O中无水盐和水都是‎126g,‎60g滤液中不难算出含水‎50g,析出的晶体中含水质量=55.3-50=‎5.3g。那么晶体的质量比是‎10.6g。选(B)‎ 2. 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O(g)+O2(g)=2CO2(g)+566KJ;CH4(g)+2O2(g)→CO2(g)+2H2O(l) +890KJ 由1mol CO和3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后,释放出的热量 ( )KJ (A) 2912 (B) 2953 (C) 3236 (D) 3827 【简析】动笔计算,麻烦费时。此题只抓住反应热数据的尾数特性即可。1mol CO燃烧放热数据的尾数是3,而甲烷的尾数为零,显然正确选项为(B)‎ 3. 已知下列两个均匀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 C2H2(气) + 2H2 (气) C2H4(气) (1);2CH4(气) C2H4(气)+2H2(气) (2) 在降低温度时(1)式平衡向右移动,(2)式平衡向左移动,则下列三个反应:C(固) +2H2 CH4(气) +Q1 ;C(固) + 1/2H2(气) 1/2C2H2(气) + Q‎2 C(固) + H2 1/2C2H4(气) + Q3。反应热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 (A) Q13,所以O原子的个数应当大于R原子个数的3倍,选D。‎ 2. 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有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4%和25.9%,若甲的分子式为XY2,则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 (A)XY (B)X2Y (C)X2Y3 (D)X2Y5 【简析】抓准甲中X与Y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这一突破点,根据甲中X的含量高于乙,所以乙中原子个数比X∶Y<1∶2。只能选B。‎ 3. 某元素硝酸盐分子量为n,相同价态的醋酸盐的分子量为m,则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为( ) (A) (B) (C) (D) 【简析】因为硝酸根的式量为62,醋酸根的式量为59,而盐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必然为大于零的正整数,对照各选项,B、D小于1,C为负数,只能选A。‎ 4. 化合物AB中含B36.36%,在化合物BC2中含B50%,则在化合物ABC4中,B的百分含量是( ) (A)12.64% (B)19.56% (C)21.11% (D)24.68% 【简析】此题的思路比较狭隘,不易联想所学过的化合物,但我们可以从BC2中B占50%打开思路,用相对比值求出结果。设B的相对质量为1,则C为0.5,A则为1.75,则在ABC4中B%=´100%=21.11%,所以选(C)。‎ 5. 有O、O、H、D、T五种原子可构成的双氧水(如:H216O18O)分子的种类有几种?( ) (A)14 (B)16 (C)16 D24 【巧算】应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O、O:C21、C22, H、D、T:C31、C32, 则有:(C21+C22)(C31+C32)=18。选C。‎ 6. 据测哈雷慧星上碳的两种同位素‎12C和‎13C的原子个数比为65∶1,而地球上‎12C和‎13C的原子个数比为89∶1。地球上碳的原子量是12.011,则哈雷慧星上碳元素的原子量为( ‎ ‎ ) (A)12.000 (B)12.009 (C)12.015 (D) 12.980 【简析】比较‎12C∶‎13C的两个比值,可得出哈雷慧星上碳元素的原子量肯定比地球上的“稍大”,所以选C。‎ 1. A、B、C为短周期相邻的三种元素,A、B为同周期,A、C为同主族,三元素族数之和为19,原子序数之和为41,则A、B、C三元素的符号分别为( ) (A)N、O、S (B)Cl、O、S (C)Si、P、N (D) S、Cl、F 【简析】紧紧抓住(1)族数之和(2)原子序数之和两点中的任意一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为B。‎ 2. 有X、Y、Z三种金属混合物,其原子量之比为3∶5∶7,原子个数之比为4∶2∶1,将其溶解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共产生‎1.568 L气体,反应中三者的化合价相同,则三种金属的原子量分别为( ) (A)24、27、40 (B)9、27、40 (C)24、40、65 (D) 24、40、56 【简析】紧紧抓住原子量之比为3∶5∶7这一点,各选项中符合这一点的只有D。‎ 3. ‎13.9g‎ RSO4·nH2O完全失去结晶水后,余下‎7.6g无水物,若R的原子量约是结晶水分子数的8倍,则R的原子量和n值是( ) (A)23∶6 (B)27∶8 (C)40∶5 56∶7 【巧思】由RSO4可知R的化合价为+2,排除A、B(或由8倍关系也可排除A、B),又因为CaSO4中结晶水数目最多为2,所以只能选D。‎ 4. Pg某结晶水合物A·nH2O,失去部分结晶水后,质量变为q g,由此可得出此结晶水和物的式量为( ) (A) (B) (C) (D) 【简析】巧用差量法:设其式量为x,则: A·nH2OA + nH2O △减 x g 18n g P g (P-q)g 则x =18Pn/(P-q) 选A。‎ 5. 把(1)H2O (2)NaCl (3)Na2S (4)MgO (5)NH3按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MgO、NaS、NaCl、H2O、NH3‎ ‎(B)MgO、NaCl、NaS、H2O、NH3‎ ‎(C)NaCl、MgO、NaS、H2O、NH3‎ ‎(D)H2O、NaCl、NaS、MgO、NH3‎ ‎ 【简析】用排除和比较法。先抓住MgO的沸点最高这一点排除C、D。再比较NaCl和Na2S中Cl¯和S2-的半径,很明显S2-的离子半径大,Na2S中离子键较弱,则沸点NaCl的较高。选B。‎ 1. 将1molCO和1mol水蒸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CO+H2O==CO2+H2,已知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21.75%。则平衡混合气体是同条件下的密度的 ( ) (A) 6.85倍 (B)9倍 (C)11.5倍 (D) 17.8倍 【简析】此题谁若动笔就计算,必然误入歧途。巧思:相同条件下,CO的密度是H2的14倍,H2O(气)是H2密度的9倍,所以混合气体的相对密度在9~14之间,只能是C。‎ 2. 反应mA(气)+nB(气)==pC(气)+qD(气)经5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的浓度减少了a mol/L,而C的浓度增加了2/3a mol/L;又测得平均反应速率vC=2vB。达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给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则该反应可表示为( ) (A)‎2A(气)+6B(气)==‎3C(气)+5D(气) (B)‎3A(气)+B(气)==‎2C(气)+2D(气) (C)‎3A(气)+B(气)==‎2C(气)+D(气) (D) A(气)+3B(气)==‎2C(气)+2D(气)‎ ‎【简析】由加压平衡不移动,可得出V前=V后 再由vC=2vB,则只能是B。‎ 3. 在一个‎6升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了‎3升X气体和‎2升Y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X(气)+3Y(气)2Q(气)+nR(气),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了5%,X的浓度减少了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为( ) (A)3 (B)4 (C)5 (D) 6 【简析】本题数据不少,虚张声势,设陷布障,但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压强比原来增加”,必然有2+n>4+3,则只有D中n =6符合。‎ 4.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R和‎5升Q(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气)+5Q(气)==4X(气)+nY(气)。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 (A)2 (B)3 (C)4 (D) 5 【简析】思路同上,抓住“压强比原来减少”,必有4+n<2+5,则只能是A。‎ 5. 常温下将‎10g下列物质与‎90g水相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最小的是( ) (A)CuSO4·5H2O (B)Na2O2 (C)NaOH和Al(OH)3各‎5g (D) CaO 【简析】此题隐含条件较多,但最关键一点是CaO微溶于水。抓死此点就可得出Ca(OH)2得浓度(不论是物质的量浓度还是溶质得质量分数)最小。所以选(D) 。‎ 6. 为了实现我国政府在‎1997年12月31日前对淮河流域环境的治理,某甲、乙两相邻的工厂做了横向联合。已知两厂排放的污水经初步处理后,只溶有Ag+、Ba2+、Fe3+、Na+、Cl¯‎ ‎、SO42-、NO3-、OH-的各不同的4种离子(设各离子浓度比较大),若单独排放仍会造成环境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变成无色澄清的硝酸钠排出,则污染程度大为降低,你认为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 (A) SO42-和NO3-可存在于同一工厂(B) Cl¯和NO3-一定在不同的工厂 (C) 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 (D) NaNO3来自同一工厂 【简析】这是一道STS型离子共存与否试题,谁若在思考中试图将两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的离子分组,则必坠入“陷阱”。妙解时应考虑,可与Ag+大量共存的阴离子中只有NO3-,所以Cl¯与NO3-定不在同一工厂。所以选(B)‎ 1. 某学生欲把‎100g 5%的CuSO4溶液的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办法是:(1)蒸掉1半水(2)加入无水CuSO4 ‎5.56g(3)加入胆矾‎9.26g(4)加入15%的CuSO4溶液‎100g(5)加入20%CuSO4溶液‎50g,其中正确的是 ( )‎ ‎(A)(1)(2)(4)‎ ‎(B)(2)(3)(5)‎ ‎(C)(2)(3)(4)(5)‎ ‎(D) 都不正确 【简析】此题的判断技巧可用排除法和优选法。判断中(1)肯定不正确,而题中必有正确选项,所以可以排除(A)和(D) 选项,而(B)、(C)选项中又都有(2)(3)(5)则不需考虑,只需要确定(4)是正确的。计算出(4)正确,所以(B)、(C)选项都符合题意。所以选(B)、(C)。‎ 2. 将浓度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M1 mol/L的稀H2SO4,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后,变成浓度为‎2a%物质的量浓度为M2 mol/L的H2SO4,则M1和M2的关系是 ( ) (A) M1=‎2M2‎ (B) M1<‎2M2‎ (C) M2>‎2M1 (D) M2≤‎2M1 【简析】抓住硫酸越浓密度越大这一点,设出密度分别为d1(稀)、d2(浓):则必有= 因为d2>d1所以有M2>‎2M1 选(C)‎ 3. ‎1L‎1mol/L的NaOH溶液吸收了0.8mol 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 ) (A) 1∶3 (B) 2∶1 (C) 2∶3 (D) 3∶2 【简析】巧找不变量,根据Na+守恒,设生成Na2CO3为xmol,NaHCO3为ymol,则有x+y=0.8 2x+y=1得x=0.2 y=0.6所以[CO32-]∶[HCO3-]=0.2∶0.6=1∶3选(A)。‎ 4. 露置的苛性钾经分析其中含有的各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H2O 7.62%、K2CO3 2.38%、KOH 90%。若将此样品‎1g加入到1mol/L盐酸46.00mL中过量的盐酸用1.070mol/LKOH溶液恰好中和。蒸发中和的溶液,可得固体( ) (A) ‎ ‎3.43 g‎ (B) ‎4.00 g (C) ‎4.50 g (D) 无法计算 【简析】此题数据虽多,但多无用。分析反应原理后进行终端归纳:最后的固体只有KCl,而Cl¯只来源于盐酸根据Cl¯守恒,有nKCl=nHCl=0.046mol质量为‎3.43g选(A)。‎ 1.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中含水a%、含K2CO3 b%,其余为KOH。取此样品m g溶于100mL浓度为1mol/L的稀H2SO4中,所得溶液尚需加入n g KOH固体才能完全中和。然后将溶液蒸干,可得固体物质的质量是 ( ) (A) 3.1(m+n) g (B) ‎14.2 g (C) ‎17.4 g (D) ‎20.6 g 【简析】思路同上题SO42-àK2SO4最后得0.1mol K2SO4为‎17.4g。选(C)。‎ 2. 将mgAl2O3和Fe2O3的混合物溶解在过量的100mL[H+]=0.1mol/L的硫酸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和Al3+刚好全部转化为沉淀,用去100mLNaOH溶液,则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1mol/L (B)0.05mol/L (C)0.2mol/L (D) 无法计算 【简析】此题可根据终态反应实质考虑。最终的反应结果可归纳为H++OH-=H2O所以nH+=nOH- 所以选(A)。‎ 3. 将m g含Fe2O3·nH2O杂质的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mL[H+]=0.1mol/L的稀H2SO4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100mL NH3·H2O溶液,使Fe3+和Al3+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所加NH3·H2O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2mol/L (B) 0.1mol/L (C) 0.05mol/L (D) 无法计算 【简析】思路同上,所加入的NH3·H2O实际上是中和酸 nH+=nNH3·H2O 所以选(A)‎ 4. 取100mL Fe(NO3)3与Cu(NO3)2的混合液,若这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在混合液中加入2.5mol/L NaOH溶液150mL恰好反应,则原溶液中NO3-离子的浓度为 ( )。 (A) 1.25mol/L (B) 3.75mol/L (C) 2.5mol/L (D) 5.0mol/L 【简析】根据电荷守恒,nOH-=nNO3-=2.5×0.15=0.375mol,=3.75mol/L选(B)‎ 5. 在Na2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中,当[Na+]=0.2mol/L,[SO42-]=x mol/L时,x与y的关系是( )。 (A) x=y+0.2 (B) x=y/2 (C) x=0.1+y/2 (D) 缺[H+]和[OH-]的数据,无法计算。 【简析】根据正电荷总量=负电荷总量,则有0.2+y=2x所以x=0.1+y/2选(C)‎ 6. 用水稀释0.1mol/L的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 (A)[OH-]/[NH3·H2O] (B)[NH3·H2O]/[OH-] (C)‎ ‎ [H+]和[OH-]的乘积 (D) OH-的物质的量 【简析】因(C)项乘积为常数,(D) 项OH-物质的量增加,在(A) (B)选项中可借助“极端假设”法,无限稀释时[OH-]趋于常数10-7mol/L [NH3·H2O]趋于为零。所以可简捷的判断出应选(B)。‎ 1. ‎0.1mol/L的H2SO4 10mL和0.2mol/L的BaCl2溶液10mL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 (A) [H+]>[Cl¯]>[SO42-]>[OH-] (B) [SO42-]>[Ba2+]>[H+]>[OH-] (C) [Cl¯]>[H+]>[Ba2+]>[SO42-]>[OH-] (D) [H+]>[Cl¯]>[Ba2+]=[SO42-]>[OH-] 【简析】高考题中,不可没有正确选项。分析中紧紧抓住[Cl¯]最大这一点,就可快速选出答案为(C)选项。‎ 2. 将0.2mol/L Ba(OH)2溶液与0.05mol/L 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几种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 ‎ (A) [Ba2+]>[OH-]>[Na+]>[SO42-] (B) [Na+]>[OH-]>[Ba2+]>[SO42-] (C) [Na+]>[Ba2+]>[OH-]>[SO42-] (C) [OH-]>[Ba2+]>[Na+]>[SO42-] 【简析】只要抓住反应后溶液中[OH-]最大着一点即可选出(D) 选。‎ 3. 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mL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H2放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此时溶液中[H+]约为 ( ) (A) 4×10-3mol/L (B) 2×10-3mol/L (C) 1×10-3mol/L (D) 1×10-7mol/L 【简析】要巧找关系量。当有一个Cu2+放电,必有2个OH-放电,也必然产生2个H+。设[H+]为x mol/L则64∶2=0.064∶0.5x 所以x=4×10-3mol/L故选(A)。‎ 4. 对‎2L 6%的KOH溶液(密度‎1.05g/cm3),用石墨做电极电解。当溶液的浓度改变2%时停止电解,此时溶液的浓度及电极上析出的物质的质量是 ( )。(96年化学竞赛题) (A) 浓度为8%;阳极得‎58.33g,阴极得‎466.64g。 (B) 浓度为8%;阳极得‎466.64g,阴极得‎58.33g。 (C) 浓度为4%;阳极得‎445g,阴极得‎55.6g。 (D) 浓度为4%;阳极得‎55.6g,阴极得‎445g。 【简析】因用惰性电极电解KOH,实质是电解水,电解后溶液浓度增加,选排除(C)、(D) 选项。电解时阳极放出O2,阴极放出H2,所以阳极析出物质的质量重,故选(B)项。‎ 5. 将质量分数为0.052(5.2%)的NaOH溶液‎1L(密度为‎1.06g/cm3)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1.0%0时停止电解,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 )。(98年高考题)‎ NaOH的质量分数 阳极析出物质的质量(g)‎ 阴极析出物质的质量(g)‎ ‎(A)‎ ‎0.062(6.2%)‎ ‎19‎ ‎152‎ ‎(B)‎ ‎0.062(6.2%)‎ ‎152‎ ‎19‎ ‎(C)‎ ‎0.042(4.2%)‎ ‎1.2‎ ‎9.4‎ ‎(D)‎ ‎0.042(4.2%)‎ ‎9.4‎ ‎1.2‎ ‎【简析】思路同24题。‎ 1. 用下列方法制备胶体:(1)0.5mol/L的BaCl2与等体积的2mol/LH2SO4混合振荡。(2)将1.5mL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20mL沸水中。(3)1mL水玻璃逐滴加入盐酸中丙振荡。可制得的是 ( ) (A)(1)(2) (B)(1)(2) (C)(2)(3) (D)(1)(2)(3) 【简析】因Ba2+与SO42-作用不会形成胶体,所以排除含(1)的选项,只有选C ‎ 2. 用托盘天平和小烧杯称出一定质量的锌粉,可以分为以下6个步骤:(1)调整零点,静止时使指针处在标尺中间;(2)将游码拨到刻度尺零点;(3)把锌粉放在小烧杯中称量;(4)称量空的小烧杯质量;(5)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6)记录称量结果。其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 ‎(A)(2)(1)(4)(6)(3)(6)(5)(2)‎ ‎(B)(2)(1)(4)(3)(6)(5)‎ ‎(C)(1)(2)(4)(3)(5)(6) (D)(4)(3)(6)(2)(1)(6)(5)‎ ‎【简析】此实验步骤虽多,但抓住“将游码拨到刻度尺零点”是操作的第一步,“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是操作的最后一步,不难发现只有A选项符合上两点,所以选A.‎ 3. 实验桌上放有:托盘天平、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蒸发皿、瓷坩埚、干燥管、酒精灯、火柴、烧杯、量筒、容量瓶、药匙、石棉网、试管,不再另加仪器,下列不能进行的实验是( ) (A)蒸发 (B)萃取分液 (C)配置0.5mol/L的CuSO4溶液 (D) 除去萘中的沙子 (E)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F)稀释硫酸 (G)分离NaCl和NaOH的混合物。 【简析】此例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选择题,且选项有7个,超常。涉及的知识点,面多而广。分析时应抓住:(1)萃取分液的必备仪器是分液漏斗(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没有胶头滴管不能定容,即可选出B、C。‎ 4. 下列各组气体:(1)HCl (2)H I (3)Cl2 (4)H2S (5)SO2 (6)SO3 (7)NH3 (8)HBr,其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1)(2)(4)(7)(8)‎ ‎(B)(3)(5)(6)‎ ‎(C)(2)(4)(6)(7)(8) (D)(1)(3)(5)(7)‎ ‎【简析】只要能理解到HI不能用浓H2SO4干燥,且按顺序(2)排在最前的选项,所以选(C)。‎ 1. 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作标准液,酚酞作指示剂,测定未知浓度的稀盐酸。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测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 ) (1)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2)只用蒸馏水,而未用待测盐酸洗涤锥型瓶;(3)用未知盐酸洗涤了移液管;(4)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前气泡已消失;(5)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并读数。‎ ‎(A)(1)(2)(3)(4)(5)‎ ‎(B)(1)(4)(5)‎ ‎(C)(2)(3)(5) (D)(2)(3)(4)(5)‎ ‎【简析】比较各选项后,除(B)选项外都有(2),而(2)的操作对滴定结果无影响,所以可排除含(2)的选项。故选(B)。‎ 2. 现有(1)Al2(SO4)3 (2)Ba(OH)2 (3)KOH (4)CuCl2 (5)NaCl五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可鉴别,且先后顺序正确的为 ( )‎ ‎(A)(1)(3)(5)(4)‎ ‎(B)(3)(1)(4)(2)(5)‎ ‎(C)(4)(3)(1)(2)(5) (D)(1)(2)(3)(4)(5)‎ ‎【简析】应先观察溶液的颜色,首先鉴别的是CuCl2,所以只能选择(C)项。‎ 3. 在50mL苯中通入‎5.6L乙炔,再加入‎75g苯乙烯,所得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66.7% (B)80% (C)87.75% (D)42.3% 【简析】要巧找共性,三者的最简式都是CH,不论怎样混合c%=12/13´100%=92.3% 所以选(D)。‎ 4. 甲、乙、丙醛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 (A) 16% (B) 37% (C) 48% (D) 无法计算 【简析】共性在于C :H=1:2,碳的百分含量是氢的6倍,占54%。所以氧占37%选(B)。‎ 5. 某饱和一元醛、酮和单稀烃的混合物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x,则共含碳的质量分数是 ( ) (A) x (B) (1-x) (C) (1-x) (D)(1-7) 【简析】共性在于C:H=1:2,碳和氢的总量为(1-x)所以碳占(1-x)选(C)。‎ 6. X、Y、Z三种物质的分子组成分别符合烷烃、稀烃、炔烃的通式,若在一定条件下,V L的X、Y、Z的混合气体可与V LH2发生加成反应,则混合气体中X、Y、Z的体积比可能是 ( ) (A) 1:1:1 (B) 1:2:3 (C) 1:2:1 (D) 3:2: ‎1 【简析】因1mol稀烃可与1molH2加成,1mol炔烃可与2molH2加成所以当V炔=V烷时的选项都符合题意,应选(A)(C)。‎ 1. 甲苯和甘油组成的混合物中,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那么由此可推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 5% (B) 8.7% (C) 17.4% (D) 无法计算 【简析】共性为分子量都是92,都含有8个氢原子,不论怎样相混其中H%=´100% 所以选(B)。‎ 2. 在苯和苯酚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 (A) 2.5% (B) 5% (C) 6.5% (D) 7.5% 【简析】二者含C、H原子个数之比为1∶1质量比应为90%∶7.5%,所以氧的含量占2.5%。选(A)。‎ 3. 下列各组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不变时,各组分以任意比混合后,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不变的是 ( ) (A) 乙烯、乙醇、乙醛 (B) 乙炔、乙醛、乙二醇 (C) 甲烷、甲醇、乙酸 (D) 乙烷、丙酸、甘油 【简析】巧变化其分子式如B组中乙醛写成C2H2·H2O,乙二醇写成C2H2·2H2O,三者以任意比混合耗氧量相同。D组把丙酸写成C2H6·CO2,甘油写成C2H6·CO2·H2O三者以任意比混合耗氧量也相同。所以选(B)(D)。‎ 4. 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断,A 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 ) (A) 2种 (B) 10种 (C) 11种 (D) 12种 【简析】该物苯环上可被取代H原子只有6个,用2个溴原子取代后的同分异构体为9个,那么其四溴代物就相当6个溴原子中有2个被取代,所以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必然也是9种。选(A)。‎ 5. C100H120为含有多个碳碳三键的连状化合物的分子式,该分子中含有的碳碳三键最多是 ( ) (A) 19 (B) 20 (C) 21 (D) 25 【简析】100个碳原子共有400个价电子当与碳原子都形成单键时共耗去价电子分别为120、200,余下的价电子形成双键再与单键合并即为三键,所以碳碳三键的总数应是=20选(B)。‎ 6. 有a mL三种气态烃的混合物与足量的O2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常温、常压)体积缩小‎2a mL,则这三种烃不可能是 ( ‎ ‎ ) (A)CH4、C2H4、C3H4 (B)C2H6、C3H6、C4H6 (C)C2H2、C2H6、C3H8 (D)CH4、C2H6、C2H2 【简析】设混合烃的组成为CxHy则CxHy +(x+y)O2→x CO2+H2O(液) 因V前-V后=‎2a则V减=1+x+-x=1+ 1∶(1+)=a∶‎2a所以y=4,当=4时a mL燃烧后体积减少‎2a mL平均氢原子个数不可能为4个的是(B)组。选(B)。‎ 1. 立方烷分子为正方体碳架结构。如图,其二氯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 (A) 2 (B) 3 (C) 4 (D) 6 【简析】分析时抓住(1)占据同一边上的两个 顶点为1种(2)同一面对角线的两个顶点为又 一种(3)立方体对角线的两顶点再是一种,共3种。选(B)。‎ 甲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75%,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 40.25% (B) 31.75% (C) 58.5% (D) 45.375% 【简析】要巧挖隐含量,因组成均符合CnH2n O2的通式mC∶mH=6∶1,碳的含量为6´9.75%=58.5%所以含氧为31.75%。选(C)。‎ 原子结构习题 例1 设某元素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n,则下列论断 正确的是 (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解析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不是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只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约等于该原子的质量数;任何原子的质量不可能是碳原子质量与此原子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的乘积;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的相对多少是不一定的关系。‎ 答案 A 点拨 由相对原子质量的引入入手,明确原子的质量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注意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例2 推断下列微粒的名称,并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1)离子化合物AB,阳离子比阴离子多一个电子层,1mol AB中含12mol电子,则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形成过程为___________。‎ ‎(2)由第三周期元素的半径最大的阳离子和半径最小的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___,名称为___________,形成过程为___________。‎ 解析 ‎ ‎(1)AB为离子化合物,则A为金属元素,B为非金属元素,且A、B、的原子序数小于12。A可能为Li、Be、Na,B可能为H、O、F,又因阳离子与阴离子中,半径最大的阳离子为,半径最小的阴离子为。‎ 答案 (1)氢化钠, ‎ ‎(2)NaCl氯化钠, ‎ 点拨 根据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条件和离子化合物中的电子数去确定可能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特别注意氢元素也能形成阴离子。掌握规律,应用结构,综合判断。‎ 例3 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由离子构成的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与水反应出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NaH在水中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C.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D.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 解析 因NaH是离子化合物,其中的钠为+1价,因此氢为-1价。溶液应显碱性,NaH中H元素化合价升离被氧化;与电子层结构与He相同,的核电荷数,所以半径大于半径。‎ 答案 B、C 点拨 思维的关键就是由NaH中分析出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后所作出的相应变化,注意与这两种离子在性质和结构上的不同。‎ 例‎4 A、B、C、D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B可以分别和A、C、D化合成甲、乙、丙。C和D化合生成化合物丁。已知甲、乙、丙每个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并且甲、乙、丙、丁有如下关系:‎ ‎(1)单质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单质D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 ‎(2)单质A和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单质C和化合物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A、B、C、D为常见气体单质,有 ‎,且电子数均相同,大胆确定甲、乙、丙中均含有氢元素,它们的分子中都有10个电子,且B为。又根据甲、乙、丙、丁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推出A为氟气、C为氧气、D为氮气。‎ 答案 (1),‎ ‎(2),‎ 点拨 A、B、C、D为常见的气体单质,A、B、C、D一定为非金属单质,根据甲、乙、丙所含电子数相同,且为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大胆推测甲、乙、丙中均含有氢元素。又根据反应进行逻辑推理可知A、C为何物。‎ 例5 能够说明分子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 )‎ A.两个键之间夹角为120°‎ B.B—F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C.3个B—F键的强弱相同 D.3个B—F键的键长相等 解析 分子的空间结构由两个键之间的夹角决定,若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则键之间的夹角为120°,若4个原子构成三角形,则键之间的夹角小于120°。‎ 点拨 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的思路一般是:键之间的夹角→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极性;或由分子极性→分子空间构型。‎ 例6 若短周期的两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原子序数差不可能是 ( )‎ A.1 B‎.3 C.5 D.6‎ 解析 设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或,根据化合价规则:或,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主族序数一定是奇数,原子序数也一定是奇数,而Y元素所处的主族序数为偶数,原子序数也一定是偶数。奇、偶之差一定为奇数,不可能是偶数。‎ 答案 D 点拨 本题若用具体元素代入或(如、、、等)的解法较用上述规律法推导繁杂,灵活运用恰当的方法可能会变繁为简,所以要针对题目灵活运用方法。‎ ‎【拓展延伸探究】‎ 例7 证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方案自己设计,例如 ‎(1)用镊子夹住去除了氧化膜的镁条,放在酒精灯焰上点燃,把生成的白色氧化镁放入试管里,注入少量蒸馏水,振荡、观察白色粉末的溶解情况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2)把少量红磷入在燃烧匙里,把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使红磷燃烧,再把燃烧匙伸进集气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观察瓶内壁白色固体溶解情况。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3)在盛有少量氧化锌的试管中,加入少许蒸镏水,再把它分装在两个试管中,一试管里加入2mL盐酸,另一试管里加入2mL NaOH溶液,观察两试管的变化。‎ 以上三个实验中的化学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解析 (1)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MgO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只能溶解少许,但这些量足以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可与水反应生成或,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ZnO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它即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 综合述三个实验,MgO是碱性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ZnO是两性氧化物,说明由金属到非金属是逐渐过渡,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答案 (1)‎ ‎(2) ‎ 或 ‎(3)‎ 点拨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首先要依据确定的化学原理,用明显的化学现象证明其存在;其次要简单,充分体现各步的目的和相互依存关系。证明一个事实的实验方案可有多种,思维要开放,探究要灵活,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单元达纲练习】‎ ‎1.(97全国)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正确的是 ( )‎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氢氧化钙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2.(98上海)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 )‎ A.30 B.‎28 C.26 D.24‎ ‎3.(99全国)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位素是,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 )‎ A.77 B.‎114 C.191 D.268‎ ‎4.(94全国)已知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和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5.(94上海)某粒用表示,下列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质量数=Z+A ‎6.(95全国)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 A.111 B.‎161 C.272 D.433‎ ‎7.(2000上海)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 A.136 B.‎50 C.86 D.222‎ ‎8.(95全国)科学家最近制造出第112号新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该新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2‎ 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其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277倍 D.其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 ‎9.(96全国)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10.(2001上海)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A>B>D>C B. 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 单质的还原性A>B>D>C 参考答案 ‎【单元达纲练习】‎ ‎1. A、C 2.A 3.B 4.A 5.B 6.A 7.B 8.B、D 9.C、D 10.C 化学平衡计算题求解技巧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一、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 ‎  (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 恒温、恒容时: ;恒温、恒压时:n1/n2=V1/V2‎ ‎(4)计算模式(“三段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 cC(g)+dD(g)‎ ‎ 起始 m n O O ‎ 转化 ax bx cx dx ‎ 平衡 m-ax n-bx cx dx A的转化率:α(A)=(ax/m)×100%‎ ‎ C的物质的量分数:ω(C)=×100%‎ 技巧一:三步法 三步是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但要注意计算的单位必须保持统一,可用mol、mol/L,也可用L。‎ 例1、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和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 n(Y)=‎ ‎ n(Z),则Y的转化率为( )‎ A、 B、 C、 D、‎ 解析:设Y的转化率为 X + 2Y 2Z ‎ 起始(mol) a b 0‎ ‎ 转化(mol) ‎ ‎ 平衡(mol) ‎ 依题意有:+ = ,解得:= 。故应选B。‎ 技巧二:差量法 ‎ 差量法用于化学平衡计算时,可以是体积差量、压强差量、物质的量差量等等。‎ 例2、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 + 3B ‎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A + 3B ‎2C ‎ ‎ 1 3 2 2‎ ‎ 0.05V 0.15V 0.1V 0.1V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VL + 0.1VL = 1.1VL,由此可得:气体A消耗掉0.05VL,气体B消耗掉0.15VL。故本题选A。‎ 专练.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2B(g)+C(g),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A气体,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则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 。 解析:等温度、等体积时,压强增大了20%,也就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了2 mol×20%=0.4 mol,即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变为2.4 mol。    ‎2A(g) 2B(g) + C(g)   △n    2     2    1    1    变化 0.8 mol 0.4 mol ‎ 平衡时,n(A)=2 mol-0.8 mol =1.2 mol,n(总)=2.4 mol,故A的体积分数为:×100%=50%。‎ 技巧三:守恒法 ‎1、质量守恒 例3、a mol N2与b mol H2混合,要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了c mol NH3,则NH3在平衡体系中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平衡体系中的混合气体总质量应等于反应前N2和H2混合气的总质量。即NH3在平衡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为。故本题应选B。‎ ‎2、原子个数守恒 例4、加热时,N2O5可按下列分解:N2O5 N2O3 + O2、N2O3又可按下列分解: N2O3 N2O + O2。今将 4 molN2O5充入一升密闭容器中,加热至 t℃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时,c(O2)= 4.5 mol/L, c(N2O3)= 1.62 mol/L,c(N2O)= _______ mol/L,此时N2O5的分解率为 ________。‎ 解析:N2O5的起始浓度为c(N2O5)=,平衡时的气体成份及浓度为:‎ 达平衡时的气体成份:N2O5 N2O3 N2O O2‎ 平衡浓度(mol/L) 设x 1.62 设y 4.5‎ 由N原子守恒:‎ 由O原子守恒:‎ 解得:x = 0.94 mol/L,y = 1.44 mol/L,所以,c(N2O)= 1.44 mol/L,N2O5的分解率为:。‎ 专练.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解析:设第一次平衡时n(SO2)、n(O2)、n(SO3)分别为2xmol、3xmol、4xmol,第二次平衡时n(SO2)=ymol。‎ 由O元素守恒得:2x·2+3x·2+4x·3=2y+0.8×2+1.4×3……①‎ 由S元素守恒得:2x+4x=y+1.4……②   解得:x=0.3,y=0.4。答案:A。‎ 专练.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SO2和O2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Q(Q>0)。反应达平衡后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6,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O2和S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1 mol和2.0 mol,此时容器内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 ‎ A. 0.7 mol B. 0.9 mol C. 1.1 mol D. 1.3 mol 解析:设第一种平衡状态下O2为x,则SO3为,变成第二种平衡时O2变化量为y,‎ ‎2SO‎2(g)+O‎2(g) 2SO‎3(g)+Q ‎ x x x+2y=2.0 解得: x=1.2 mol ‎ y 2y x-y=1.1 y=0.1 mol 答案:A。‎ ‎1.1 2.0‎ 技巧四:估算法 例5、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 5Q(g) 4X(g) + 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 A、2 B、‎3 C、4 D、5‎ 解析:本题貌似化学平衡的计算,但实则不然,题干中最关键的一句话为“压强是原来87.5%”说明体积和温度不变,压强减小了,故该反应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即2 + 5 > 4 + n,即n <3。故选A。‎ 技巧五:赋值法 例6、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 A(g) + 2B(g) ‎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 A、40% B、50% C、60% D、70%‎ 解析:由题意可知:设A反应掉一半(即转化率为50%),则可推知B全部反应掉(即转化率为100%),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故A的转化率必小于50%。正确答案应选A。‎ 技巧六:极端假设法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这类反应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到底。据此,若假定某物质完全转化(或完全不转化),可求出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的范围。‎ ‎1、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例7、在一密闭容器中,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 > b 解析: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即减小压强),假如化学平衡不移动,则各种物质的浓度都应是原平衡时的一半,但现在生成物B的浓度却是原平衡的60%,这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发生移动,A的转化率升高,所以化学计量数b > a,又由于B的物质的量增加,B的质量增加,物质B的质量分数必然增大(因为总质量保持不变)。故本题应选AC。‎ ‎2、判断生成物的量 例8、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g)+ H2O(g) CO2(g) + H2(g),达到平衡时,生成molCO2,当H2O(g)改为4mol时,在上述条件下生成的CO2为( )‎ A、0.60mol B、0.95mol C、1.0mol D、2.50mol ‎ 解析:假设反应向正向进行到底,由于CO仍为1mol,故生成的CO2才为‎1m ol,但由于反应的可逆性,这是不可能的。所以,mol < n(CO2 < 1mol。故选B。‎ ‎3、确定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范围 例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g)+ 4Y2(g) 2Z2(g)+ 3Q2(g)的反应中,其中X2、Y2、Z2、Q2的开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4mol/L、0.2mol/L,0.3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 A、c(X2)= 0.15mol/L B、c(Y2)= 0.9mol/L C、c(Z2)= 0.3mol/L D、c(Q2)= 0.6mol/L 解析:假设正向进行到底时,则生成物c(Z2)= 0.4mol/L、c(Q2)= 0.6mol/L,但此反应实为可逆反应,由此可推知:c(Z2)= 0.3mol/L可能,c(Q2)= 0.6mol/L是不可能的。‎ 又假设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到底时,则反应物c(X2)= 0.2mol/L、c(Y2)= 0.8mol/L,同时由于该反应的可逆性,故c(X2)= 0.15mol/L可能,而c(Y2)= 0.9mol/L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该题正确答案是BD。‎ 专练.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g)+2Y(g)2Z(g),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相等,则X、Y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k应满足(  )   A.1<k<3    B.1/4<k<3/2   C.3<k<4   D.1/4<k<2/3   解析:设x、y分别为X、Y的初始物质的量。‎ 若反应物X全部转化,据题意有:y-2x=2x,即:k=x/y=1/4;  若反应物Y全部转化,据题意有:x-y/2=y,即:k=x/y=3/2。  由于可逆反应的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故1/4<k<3/2。答案:B。‎ 技巧七:虚拟状态法 例10、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2,建立如下平衡:2NO2 N2O4,测得NO2的转化率为a%,在其它条件不变下,再充入1molNO2,待新平衡建立时,又测得NO2的转化率为b%,则a与b的关系为( )‎ A、a > b B、a < b C、a = b D、无法确定 解析:直接判断a与b的关系,比较难,但可以虚拟假设一个中间过程Ⅱ。‎ NO2‎ ‎2mol ‎ P V T P 2V T P V T NO2 ‎ ‎2mol NO2‎ ‎1mol ‎ ‎ ‎ Ⅰ Ⅱ Ⅲ 易知Ⅰ与Ⅱ两过程等效,NO2的转化率均为a%,若将容器Ⅱ加压,使容积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即与Ⅰ容积相等,因2NO2 N2O4,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达新平衡后NO2的转化率b%必大于a%。答案应选B。‎ 本题属于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除此之外,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还有如下情况:‎ ‎(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如将题干中的NO2改为HI气体,即发生反应: ‎ ‎2HI(g) H2(g) + I2(g),则会得出a = b的结论。‎ ‎(2)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如将题干中的NO2改为NH3,即发生反应: ‎ ‎2NH3(g) N2(g)+3H2(g),则会得出a > b的结论。‎ 技巧八:参照物法 例1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 ‎,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 SO2 + O2 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解析:以甲为参照物,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甲容器内压强越来越小,而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体积减小相当于加压(与甲比较)反应向正向进行。故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大,故本题应选B。‎ 技巧九:等效平衡法 例12、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 + 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ω%;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B:0.3mol、C:1.4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x值为( )‎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是2,也可能是3 D、无法确定 解析:根据题意,这两平衡为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有两种类型(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 pC(g)+ qD(g)):‎ Ⅰ类恒温恒容:①若m + n = p + q,只要“极限转换”后,与原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相等,就可以达到相同平衡状态。②若m + n p + q,只要“极限转换”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就可达珐相同的平衡状态。‎ Ⅱ类恒温恒压:只要“极限转换”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就可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本题属于Ⅰ类(恒温恒容),由于已知方程式中x未知,故有两种可能:一是x 3(即系数不等),二是x = 3(即系数相等)。‎ 若x 3,‎2A(g) + B(g) xC(g)‎ ‎ 2 1 0‎ ‎ 0.6 0.3 1.4‎ 极限换算 0‎ 依题意可得: = 2‎ ‎ = 1 解得:x = 2 符合题意。‎ 若X = 3时,则():()=():()=4.6:2.3=2:1。‎ 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专练.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A和1 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做起始物质,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  ) ‎ ‎  A.4molA + 2 molB   B.2molA + 1molB + 3molC + 1molD ‎  C.3molC + 1molD + 1molB   D.3molC + 1molD 解析:本题考查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可以采用“一边倒”的方法。结合本题情况,可将选项中各物质均倒向反应物A和B,若为2 molA+1 molB,则可达到等效平衡,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 A选项:因A、B投料是原来的2倍,又是一个固定容积的容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必然大于Wmol/L。B选项:把“3molC + 1molD”倒向反应物,则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也是4molA + 2 molB,实际上相当于与选项A投料完全相同,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必然大于Wmol/L。C选项:把“3molC + 1molD”倒向反应物,相当于投入2 molA和2 molB,与起始投入2 molA和1 molB的平衡相比较,平衡向右发生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必然大于Wmol/L。D选项:把3molC + 1molD倒向左边,恰好相当于2 molA+1 molB,与原平衡的起始投料相同,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答案:D。‎ 技巧十:讨论法 对于可逆反应,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的状态,即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均大于零 例13、在一定条件下,A2 + B2 ‎2C,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c(A2)= 0.5 mol/L,c(B2)= 0.1mol/L,c(C)= 1.6 mol/L,若A2、B2、C起始浓度分别为a、b、c(mol/L),试回答:‎ ‎(1)a、b应满足的关系是 ___________ ;(2)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 解析:(1) A2 + B2 ‎‎2C 起始浓度(mol/L) a b c 平衡浓度 0.5 0.1 1.6‎ 若反应从正向开始,则转化浓度A2:,B2:,C:,‎ 所以, = ,即a = b + 0.4。‎ ‎(2)若平衡时,1.6 mol/LC是由A2、B2反应生成,则反应中生成A2的量等于生成B2的量为0.1mol/L,则a的最小值为0.4mol/L,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0.4 ≤ a ≤ 1.3。‎ 专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 和3molH2 ,在‎850℃‎ 时,气体混合物达到下式所示平衡:CO2+H2 CO+H2O 。已知达到平衡时生成0.75molCO 。那么当H2改为9mol,在上述条件下平衡时生成CO 和H2O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 A 1. 2mol        B 1. 5mol           C 1. 8mol       D 2. 5mol ‎ ‎【分析解答】对于可逆反应,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的状态,即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均大于零。‎ CO2  +   H2 CO  +  H2O 起始  1      3         0       0 变化  x      x         x      x 平衡 0.25   2.25      0.75   0.75     在此基础上,增加H2的用量,平衡右移,CO2的转化率增大,CO、H2O的物质的量均增大。设平衡移动后,CO、H2O的物质的量为a,则a>0.75+0.75=1.5。但CO2不能完全转化,(若CO2完全转化,则a=2),故a<2。因而a的取值范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