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7.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4·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独木舟之道 ‎[美] 西格德·F.奥尔森 ‎①移动的独木舟颇像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宁静是它的一部分,还有拍打的水声,树中的鸟语和风声。荡舟之人是独木舟的一部分,从而也与它所熟悉的山水融为一体。从他将船桨浸入水中的那一刻起,他便与它一起漂流,独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愿而行。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划独木舟的感觉与在一片绝好的雪坡上滑雪几近相同,带着那种轻快如飞的惬意,小舟灵活敏捷,任你摆布;划独木舟还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然而,对于一个划独木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当他荡起船桨时所体验的那种欢乐。‎ ‎②掌控独木舟需要平衡,要使小舟与灵活摇摆的身体成为一体。当每次划桨的节律与独木舟本身前进的节律相吻合时,疲劳便被忘却,还有时间来观望天空和岸上的风景,不必费力,也不必去考虑行驶的距离。此时,独木舟随意滑行,划桨就如同呼吸那样毫无意识,悠然自得。倘若你幸而划过一片映照着云影的平静水面,或许还会有悬在天地之间的感觉,仿佛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天上荡舟。‎ ‎③如果风起浪涌,你必须破浪前进,则另有一番奋战的乐趣。每一道席卷而来的浪头都成为要被挫败的敌手。顶风破浪的一天——巧妙地躲过一个又一个小岛,沿着狂风肆虐的水域下风处的岸边艰难行进,猛然再冲进激荡的水流和狂风之中,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可以确保你晚上睡得香,做个好梦。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狂风暴雨抗争。这就是为什么当经过一天的搏斗之后,终于在能挡风避雨的悬崖的背风处支起帐篷,竖起独木舟晾干,烧着晚饭时,心中会油然升起那种只有划独木舟的人才会有的得意之情。乘风破浪需要的不只是划桨的技巧,而且要凭直觉判断出浪的规模势头,要知道它们在身后如何破碎。荡舟之人不仅要熟悉他的独木舟及其路数,还要懂得身后涌起的波涛意味着什么。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的风浪冲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 ‎④急流也是一种挑战。尽管它们充满险情,变化多端,无法预测,但凡是熟悉独木舟水路的人都喜爱它们的怒吼和激流。人们可以在大船、驳船、橡皮船及木筏上冲过急流,然而,只有在独木舟上,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河流及其力量。当独木舟冲向一泻千里、奔腾咆哮的急流边缘,继而被它那看不见的力量所掌控时,在全神贯注之中是否也会有隐隐的不安?起初,并无速度的感觉,但是,陡然间你便成为急流的一部分,被卷入吐着白沫、水花四溅的岩石之中。当你明白已经无法掌控命运,没有任何选择时,便如同以往所有那些荡舟人一样高喊着冲入激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小舟完全处于河流的掌控之中时,荡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义。当他凭借着技巧或运气穿过河中的沉树、突出的岩石和掀起的巨浪时,他没必要得到别的奖赏,只要他体验到那种欢乐就足矣。‎ ‎⑤印第安人说,只有傻子才在急流中荡舟。然而,我却知道只要有眼里闪烁着探险的目光,心中怀有触摸荒野之愿望的年轻人,就会有人在急流中荡舟。体验大自然的风雨及风险是可怕而又奇妙的,尽管我也悲叹年轻人的鲁莽,可是也疑惑倘若没有它,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我知道这种鲁莽不对,可是我赞成年轻人敢想敢做的精神。我赞许他们所知道的那种荣耀。‎ ‎⑥然而,比冲过白浪、迎战飓风或躲过它们更重要的是那种感性认识,即只要水路之间有可以连接的陆路,就没有你去不了的地方。独木舟所给予的是无边无际的水域和自由,是毫无约束的漂流和探索,那种感觉是大船永远无法体验的。帆船、划艇、汽艇和游艇无不因其重量和规模而受制于所航行的水域。但独木舟全无这种限制。它如同风一般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 ‎⑦只要有水路的地方,就有连接水路之间的小路。尽管路上长满了荒草,有时难以被发现,但它们总是在那里。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荡舟人喜欢划桨的声音及它在水中移动的感觉,其原因之一便是这使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在人类实施机械化运输和学会使用舵轮之前很多年,古人便划着小木舟、兽皮制作的打猎小舟和独木舟在大地的水路上运行。荡舟人随着桨的划动和小舟的前行而摇荡时,便沉浸于忘却已久的回忆之中,并在潜意识中激起了深深的沧桑感。‎ ‎⑧当他荡舟漂流多日,远离自己的家园时;当他查看外出的行囊,知道那是他的全部家当并将靠着它旅行到任何他想去的新天地时,就会感到自己终于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生活本质。以前他在一些烦琐小事中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如今才回到一种古老明智的生活惯例之中。不知何故,生活突然间变得简单圆满;他的欲望所剩无几,迷茫与困惑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幸福和满足。‎ ‎⑨划桨和荡舟的感觉中有魔力,那是一种由距离、探险、孤独和宁静融合在一起的魔力。当你与自己的独木舟融为一体时,便与独木舟所经过的山水密不可分。‎ ‎(选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低吟的荒野》 ,有删节)‎ ‎11.根据③④两段内容,分别概括在不同情境下划独木舟的乐趣。(4分)‎ 顶风破浪:___ ‎ 冲过急流:___ ___________‎ ‎11.[答案] 顶风破浪:奋战抗争,欢快得意。冲过急流:挑战凶险,超然生死。‎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学作品的内容要点。先要确定答题区间,再整合内容进行归纳概括。题目已经给出答题区间是第③④段,如针对“顶风破浪”进行概括时,应该先筛选 “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狂风暴雨抗争”“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的风浪冲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等关键句,然后再进行提炼、概括。‎ ‎12.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答案] (1)荡舟人划桨灵活自如,得心应手,船桨犹如荡舟人身体的一部分;人舟和谐,融为一体。‎ ‎(2)长满荒草的小路,是通向历史、连接传统的路;荡舟人走过时,便与往昔旅者心灵相通,并从他们那里得到精神的鼓舞。‎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文学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答题时,要侧重考虑语言的思想内容。如果题目要求指向“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就要侧重考虑语言的表现形式。答题时必须通俗地、明确地指出句子蕴含的实际意义。‎ ‎13.有人认为第⑤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答案] 示例:(1)不可删。结构上,第⑤段承接上文对急流中荡舟之乐的描述,并由此转入下文对独木舟之道的阐发,衔接顺畅自然;内容上,第⑤‎ 段所强调的敢想敢做的探险精神,是独木舟之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化。‎ ‎(2)可删。结构上,第⑥段首句可直接上承第④段,删去第⑤段,上下文联系更为紧密;内容上,第⑤段意在强调荡舟体现的探险精神,而这种意思已蕴含在上文关于荡舟之乐的描写之中,删去不影响文章内涵,且使文章意味蕴藉。‎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答题时,必须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然后阐述理由,理由要围绕结构、内容等方面展开,表达时要落在实处。比如赞成“不可删”的观点时,从结构上分析,主要是“承上启下”,那就必须具体指出是如何“承上”“启下”的;从内容上分析,要具体指出是文章什么重要内容的一个部分。‎ ‎14.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答案] 示例:(1)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划独木舟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荡舟的过程中既能感受荡舟之乐,欣赏自然之美,也能从自然中获得精神启迪。‎ ‎(2)独木舟之道即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荡舟人背着行囊,远离家园,漂流荒野,就能直面生活的本质,懂得简单就是幸福,从而获得精神的充实与内心的宁静。‎ ‎(3)独木舟之道即探险之道,就是崇尚一种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狂风暴雨和急流中,充满着变化多端、无法预测的险情,荡舟其中,能够真正感受自然的力量,激发出置生死于度外、抗争命运的勇气与豪情。‎ ‎(4)独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追求一种超越限制、摆脱羁绊的自由境界。独木舟小巧灵活,不受水域限制,荡舟人可以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充分享受划独木舟带来的自在与乐趣,体验到无拘无束的心灵自由。‎ ‎(5)独木舟之道即传统之道,就是通过体验传统生活方式来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当独木舟穿行于渐趋荒僻的水道时,荡舟人与往昔旅者精神相通,感慨古老明智的生活传统的逝去,并对现代人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是一篇哲理散文,饱含着深刻的哲理。答题时,先要给出观点,也就是具体的合乎文本的“感悟”,再联系文本、个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理解进行阐述。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感悟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之上。比如从“挑战”的角度谈感悟,就要结合“它们充满险情,变化多端,无法预测,但凡是熟悉独木舟水路的人都喜爱它们的怒吼和激流”“只有在独木舟上,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河流及其力量”“当你明白已经无法掌控命运,没有任何选择时,便如同以往所有那些荡舟人一样高喊着冲入激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小舟完全处于河流的掌控之中时,荡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义”等内容,再结合个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理解,如挑战要有勇气,要有豪情,要有迎难而上、不服输的精神等。‎ ‎[2014·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 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纠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废墟”这一语词的错误解释。‎ B.中国的长城废墟凝聚着岁月沧桑,如同希腊卫城废墟一样,给人以一种“‎ 悟性的陶醉”。‎ C.废墟遗存往往透露着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苦,从而带给后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D.对废墟的认知事关国人审美意识的改进,也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 E.文章既蕴含着历史感兴,也渗透了现实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热望。‎ ‎18.A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作者不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错误,更没有纠正错误的目的,只是要通过我们通常对“废墟”的解读引出作者心中的“废墟”,所以A项错误。“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等语句表明作者对“修旧如旧”做法的不满,他希望能保持废墟原貌,体现废墟本身的价值,所以D项错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3分)‎ ‎19.[答案] 指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的建筑遗存。‎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废墟”首先是一种建筑遗存,而此文中的“废墟”包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正如文中所言:“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考生从中提取相关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20.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废墟中引发了思古的幽情和创造的热情,生成了残缺美意识。‎ ‎(浪漫主义运动阶段)人们在废墟中寄托了缅怀田园,喜好远古,追求神奇和神秘的审美理想。‎ ‎(1820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使人们深化了对废墟残缺美的认知。‎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首先审题,答案核心是“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明确要求答出三个重要历史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阅读区间为文章第二段至第四段,作者很明显地将时间分为三个阶段,考生只要从这三段中分别提取有关“审美感悟”的信息即可。‎ ‎21.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答案] 同意。圆明园凝聚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残缺的圆明园能引起人们的痛惜,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它带着岁月的沧桑,能唤起人们“悟性的陶醉”,重修圆明园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和评价的能力,重在评价。考生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答“同意”好说,但答出自己的见解不易,因为同意就难脱作者的窠臼,对考生信息筛选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是一个考验,考生可从文中抽取有关语句,如“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等等,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即可。若答“不同意”,虽没有现成的信息,却可以显示考生独特的思考,独立的见解,或许更能打动阅卷老师。‎ ‎[2014·大纲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听 雨 叶延滨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细,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 ‎…………‎ 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砖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 ‎…………‎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 “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 ‎…………‎ 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 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 ‎(有删改)‎ ‎14.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答案] 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看,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句子作用的理解的能力。必须从结构和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进行回答。此句位于句首,在结构上就有开篇点题,呼应题目,引出话题等作用;从文章内容(主题)上来说,用雨“是古典的”来表明古人对于此有比现代人更为深刻的理解,由此来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答案] (1)①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雨声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②人们喜爱雨声,因为雨声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 ‎(2)①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②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句子含意的理解的能力。理解文句的含意遵循“以文解文”的原则,即在原文中该句的上下文甚至全文中寻求答案。应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某些关键词还要兼顾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两方面。如(1)句中的“每一个人”,(2)句中的“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均为关键之处,应着重从这些地方考虑作答。另外应着重考虑“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的深层含意。‎ ‎16.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答案] ①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别开来;②直述其情其事,省去文字过渡;③扩充文章的思想内涵。‎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理解标示内容与对应段落的关系。此文为回忆性散文,作者在回忆过程中,穿插现实生活,表达对过去事情的印象、理解,充分显示过去的生活对自己的影响。这样将过去与现在交织,使内容更加充实,内涵更加丰富。‎ ‎17.“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 “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答案] 第一问:①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②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③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 第二问: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题、文章内容、文章主题的理解的能力。第一问为概括归纳题,答案应力求完备。首先要给文章分出层次,不同地点(南方老城、川滇边界、陕北高原)的雨给作者留下了不同的记忆和感受。然后找出每一部分的关键词,如“漏湿了童年”“让人心怵”“灰色”“苦味”“温馨”“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等。最后进行梳理整合。第二问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句。如对文末“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这样的议论、抒情句段,要特别关注。‎ ‎[2014·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祖 屋 农 人 祖屋,是我内心深处最鲜活的那一处,秘不示人,只怕她遭了风雨的侵蚀,抑或因晾在空气下而变质。在我心中,她由高大到矮小,由缤纷到简单,由喧嚣到沉寂,到后来一直缩进我的梦里,晶莹成了枕边的一颗泪珠。‎ 在很长的时间里,祖屋是我的整个世界。或许是自第一次睁开眼睛,我便开始了探寻祖屋的秘密。接下来,便用小小的身躯,摸爬丈量着这个宅院……‎ 祖屋的大门朝东南。所谓的大门,只是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而已,柴扉上钉着小扣,上着一把几乎锈透了的老锁,其实只是做做样子。主屋是三间西屋,石头砌垒的底层墙上,土坯一直到顶,其上是用厚厚的黄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正屋用细泥糊就的外墙面,被风雨侵蚀,一条条的细槽沟和窄缝遍布其上,斑驳着岁月的手艺。‎ 祖屋中,正正当当四平八稳地摆着一张八仙桌。记事起,就觉得爷爷除去到院里纳凉、到地里干活之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桌子右边——也被我们称为“上首”——他那把椅子。每年除夕夜,总是这样一幅场景:爷爷稳坐上首,爸爸、叔叔、哥哥、我和堂弟则围桌而坐,相互让菜、敬酒、劝酒,奶奶则带着她的儿媳们张罗忙活。‎ 大桌子的旁边,是在农村被称为“憋来气”的土炉子,也是我印象里最暖的所在。冬天里,往炉边一凑,仿佛冻透了的手脚、冻得通红的鼻头和接近透明的耳朵瞬间被暖了过来,有时接过奶奶递来的煎饼,贴在炉壁上一烤,一股香气便悄悄弥漫开来。那被土炉子烙得焦黄的煎饼,至今烙在我的脑海里,抠都抠不掉……‎ 呼吸着祖屋院子里几代人呼吸过的空气,踩着院子里叠了无数摞的几代人的脚印,我渐渐长大。祖屋却总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看起来同样一成不变的,是屋檐下的那个燕子窝。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回来,我同忙碌着的燕子有过一次对话,刚刚北归的它,身上还附着南方的暖意。我对燕子说,“佐罗先生,你好”,燕子瞅着我发愣,看来这家伙健忘,过了个冬天就把老朋友给忘了,“它不是你那只燕子了,这是它孩子,我认得”,奶奶在一旁边喂着鸡边对我说。噢,原来也是在变的。‎ 那时候,无论上学还是上班,在外面游荡累了,总要回祖屋住上几天。每到清晨,爷爷奶奶便会在院子里说起话来。有时是催我们起床,有时则是云彩啦天气啦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原来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话头来打破这农家院的寂静罢了。早上飘荡在祖屋院里或高或低的说话声,或许是我所有关于故乡的记忆中最难割舍的情愫。‎ 后来,没有了人气养着的祖屋,再也打不起一点点精神来。就像当年我的祖父,坐在他那把咯吱作响的躺椅上,到最后老得连眼皮都不愿眨一下。没有悬念,一切都抵御不了岁月的磨洗。我的祖屋,虽然拼命挣扎着力图站直身子,拼命挣扎着不被风雨剥去最后一层外衣,拼命挣扎着给这个院落和世界留下最后一点记忆,但在一个风雨之夜,最终还是轰然倒下——这当然是父亲后来告诉我的。若干年下来,我觉得那轰然倒下的身影,一直实实在在地压在我心上。‎ 现在,站在已无往日印迹的祖屋的院子里,思绪纷扬。一阵从岁月深处的角落里吹来的风,抚着我的耳朵,轻轻告诉我:“她也经常思念过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7月13日)‎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祖屋深藏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担心“她”被侵蚀或变质;祖屋曾是“我”的整个世界,“她”陪伴着“我”长大。‎ B.“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石头砌垒的底层墙”“厚厚的黄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写出了祖屋的简朴、雅致与厚重。‎ C.文中写祖屋里的八仙桌及发生在它周围的生活片段,点明“爷爷”‎ 在祖屋中的中心地位,表现了“我”家的和乐融洽。‎ D.祖屋里的“土炉子”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它既可取暖又可烙饼,用它烙的煎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E.文章生动描绘了祖屋形象,突出“她”的可亲可爱,借此强调“她”是“我”的精神支柱,“她”的倒塌令“我”失魂落魄。‎ ‎13.B E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与理解能力。B项中“雅致”有误,枝条、石头、黄草极尽简朴之意,底层墙由石头砌垒、黄草是厚厚的则显出祖屋有一定的厚重感。E项中“失魂落魄”言过其实,关键是要理解好“若干年下来,我觉得那轰然倒下的身影,一直实实在在地压在我心上”这句话。这句话传达出作者对老屋的倒塌感到沉重的心情,用“失魂落魄”显然言过其实,夸大了老屋对作者的影响。‎ ‎14.文中借“燕子窝”表达了“我”的什么情感?请简要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答案] [要点]①对祖屋的依恋,对祖屋及其中人与事物的怀念;②对祖屋始终如一的挚爱。(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一题关键要正确把握文章中作者感情的落脚点。老屋是作者回忆的对象,是感情的主线,写其他内容都是为写对老屋的感情做铺垫。因此,写燕子窝是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写燕子窝及窝中燕子来表达对老屋的爱,是谓爱屋及乌。岁月更迭,燕子南来北往,物是“燕”非,但不变的是“我”对它们的爱,这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挚爱之情。‎ ‎15.请根据文本,探析“她也经常思念过去”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答案] [要点]①祖屋具有灵性,也经常思念过去的人和事;②祖屋的主人,对祖屋与故乡、亲人与亲情充满思念与不舍;③人与祖屋息息相通,对逝去的岁月与事物都充满思念。(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能力。探究题相对比较开放,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但切不可抛开文本泛泛而谈。因此,解答这类题的时候也要把握角度,分条列举。“她”“思念”,而且“经常”,这是一个角度;“也”说明思念不仅仅是“我”或者“我们”,还有老屋,这也是一个角度;人的思念是多元的,“老屋”只是思念的一个触点,老屋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也是一个角度。这才是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真正价值(或意义)所在。‎ ‎[2014·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粮 食 学 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下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 ‎15.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答案] ①以人们日常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开篇,亲切自然。②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粮食话题,突出其重要性。‎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本题首先要明确具体写法,第一段写了人与人见面的问候语,然后写了不同的人对待问候语的不同态度,有的人认为“土”,而乡下人“依旧这样问着”。显然本段在写法上,一是运用了问候语,二是运用了对比。然后要明确运用这些写法的具体作用:用问候语开篇自然亲切;用对比是为了引出话题“粮食”,表明作者对粮食的态度,突出了粮食的重要性——“生命中不可或缺”。 ‎ ‎16.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答案] 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情感,颠倒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文中重要词语的丰富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应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同时必须借助结构梳理。“篡改”出现在文中的第二段,第二段是全文的总领段落,领起了农耕时代和大机器时代,而“篡改”指的就是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篡改”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机器对粮食的“篡改”,即“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二是化肥、激素、农药对粮食的篡改,即“改写了季节……改写了生命的密码”,“农药……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对上述两方面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17.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答案] 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搔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颤动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②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侧重考查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赏析主要从两方面思考:一是分析具体的描写手法,关注写了什么;二是赏析细节描写的作用。描写手法只需要逐层梳理即可。细节描写的作用从手法本身而言是生动地表现形象特点,从内容角度则要注意多层分析:①从爷爷奶奶“养猪送猪”而言,爷爷奶奶对猪的爱护、不舍、呼唤表现了对猪的深厚感情;②从“养猪送猪”的细节对于主题表达而言,写“养猪送猪”的目的表明在农耕时代,人们一直在“参与”粮食的生产;这与大机器时代对粮食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18.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答案] 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概括作品主题”时首先要注意农耕时代和大机器时代人们对于粮食不同态度的对比;其次要逐层梳理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语句,再进行整合。如粮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等指出了粮食的重要性,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表明了作者对粮食的态度,敬畏粮食、敬畏生命;而作者肯定农耕时代,否定了大机器时代表明应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主旨。‎ 联系现实一要紧扣主旨谈,二要注意与生活的对接,切忌重复原文内容。‎ ‎[2014·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浣花草堂 黄 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 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 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 ‎(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 ‎ ‎19.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答案] 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②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以此统领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作者写这篇游记以杜诗开头的原因,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维度去思考。就本题来说,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时,需注意杜甫的身份和后文描写的内容;分析结构上的作用时,要注意这篇游记所写的杜诗位于文章的开头部分,文章起始句段的作用一般是统摄全文,或引出下文。‎ ‎20.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答案] (1)①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②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 ‎(2)①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 ②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需要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同时结合文章主旨进行。(1)句中的“清疏”“仙气”是理解的重点,同时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是“难得”的。(2)句中的“梦游者”“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具体内涵是理解的重点,同时还要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及其表达效果。‎ ‎21.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4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答案] ①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②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③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④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和平的生活。⑤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 ‎[解析]‎ ‎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本题的答案区间在第一段、第九段和最后一段。第一段开头写在蜀道上重读杜诗给作者带来更加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第九段,概括了草堂的环境:“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由此作者得到对杜甫的新的认识。最后一段的“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等语句也是写作者对杜甫的新的认识。‎ ‎22.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答案] ①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②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③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④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不凭主观随意取舍。(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解答此题,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作者的做法;二是给我们的启示。首先要分析概括作者在全面认识杜甫时的做法是怎样的,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这些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在这篇游记里,作者从别人对杜甫诗歌的介绍、评价,后人对杜甫草堂进行的修建,个人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及他人对杜甫诗歌的误解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杜甫,我们便可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写出作者的做法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4·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 郁达夫 ‎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 ‎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幻,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15.A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此题难度偏易,只要将每个选项的内容比对相应的原文内容,就能选出答案。A项,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目的是为了说明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人生、艺术的影响。答案区域在第①段。C项,“‘清凉散’之喻……欣赏”表述有误,“清凉散”是治疗利欲熏心的“良药”,它是“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答案区域在第⑤段。‎ ‎16.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答案] 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解析] 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回归原文“截”(截取重要的语段和语句),然后“删”(删掉不重要的句子或词语,使答案精炼),最后“改”(将原文中的话转化为自己的话)。‎ ‎17.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答案] 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解析] 首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①承上启下;②前后照应;③点明中心主旨。其次,在内容上,我们要考虑文段本身叙述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我们将结构和内容结合起来思考,得出答案。‎ ‎18.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6分)‎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18.[答案] 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与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 ‎,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示例二: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 ‎[解析] 此题是探究题。首先,要理解“欣赏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的含意。答题时要始终围绕这句话来回答。其次,要根据题干下面所给出的两个语段,结合相应内容理解“欣赏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的含意。‎ ‎(一)2014·凉山一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2分)‎ 夜之灯 ‎①积雪孤独地堆积在山脊上。有风吹过,我以为会把一些雪吹动得飘起来,但这些雪像长在山脊上似的一动不动,因此风很快便无趣地消失了。在藏北行进的路途中,除了一动不动的雪山外,就只有风像是没有主意似的在乱撞。这样的情景持续得久了,你便觉得一切都变得安详而沉静。如果谁要望几眼雪山,他便会觉得只有这些雪山才是强大的,强大得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将它们改变,于是他便明白,积雪的冈仁波钦是神山的原因。‎ ‎②那天,当我们驱车从什布奇返回狮泉河的时候,太阳在一种乳汁般的光晕中一颤就落下山了。因为天将黑的缘故,我一路上都觉得高原像一个吃饱了的婴儿,安详地入睡了。好好睡吧,沉睡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足。‎ ‎③天很快黑了,高原上的一切都变得模模糊糊,静静地被淹没在了夜色中。‎ ‎④后来,月亮似乎慢慢地就要爬上来了。‎ ‎⑤就在我随意一瞥时,我发现黝黑的山顶上,积雪被突然出现的一片月光照得白净透亮,比白天还要白,还要亮,还要干净。我仔细端详,发现被月光照耀的积雪似乎散发出了一种高贵和矜持。它好像从白天的无奈中终于走了出来,抖落尽浑身的灰尘,袒露出冰清玉洁的身体,要为高原的夜展示出一种美。不一会儿,山峰便被月光照亮了。在这种慢慢被照亮的过程中,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光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些雪水冲出的痕迹,在一丝光亮里显得轻盈而柔美。我静静地注视着月光和雪山的这一场美之嬗变,感到自己无比庆幸,如果不是天黑了还在路上,又怎能看到这难得的一幕呢?‎ ‎⑥我想,高原的夜之灯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⑦我很激动,积雪被月光照亮后流溢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慢慢向下涌动,吸引着我的目光。我眼看着那片亮光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我有些惶恐,亮光全部展开时,月亮就出来了,这个神秘的高原之夜就不再神秘了,我多么希望这一美景持续得久一些,让我多看几眼。‎ ‎⑧但我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那片光亮在几乎快要全都照亮雪峰时,却像池塘里的水一样不再动了,恍若浑然天造的美,不轻易为世俗而屈身。后来,月亮仍没有出来。我们的车子峰回路转,驶上一片宽阔地。就在我回头的一刹那,月光不知何时已了无踪迹,积雪已丧失所有的亮光,重新又站入了黑夜中。‎ ‎⑨积雪经历了这场熔炼后,也许已完成了任务,所以它仍然要与夜色融为一体。而夜色似乎一往情深,重又抖落开宽大的衣衫把高原遮罩在里面。‎ ‎⑩一个在低处的人,因为始终行进在熟悉的路途上,他有些伤心。‎ ‎(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第①段运用拟人手法,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积雪的安详、沉静而又强大得几乎不可改变的不屈形象。‎ B.第②段写藏北旅途上的时间过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白天旅途所见之景,下启“天很快黑了”。‎ C.第⑤段“擦拭”两字用得极好,化静为动,将雪峰被月光“照亮的过程”写得有动作,有声响,有情态。‎ D.第⑦段“流溢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慢慢向下涌动”一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突出了“涌动”的气势。‎ E.第⑧段写雪月辉映临近高潮时却突然停止,月亮最终也没有出来,但正是这惊鸿一瞥,才让人激动不已,回味无穷。‎ ‎2.作者为什么说“高原的夜之灯不是月亮,而是积雪”?(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藏北雪山的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全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AD 【解析】 A.第①段主要写雪峰而非积雪。D.不是排比,而是比喻。‎ ‎2.【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为什么说“不是月亮”和为什么说“是积雪”。从内容上看,选文重点写的是积雪被月亮照亮后发出的亮光;从主题上看,是积雪使雪峰显得高贵和矜持,像明灯一样启示和启迪着夜行的人们。‎ ‎【答案】 ①从文章内容上讲,“月亮仍没有出来”;②本文重点写的是“积雪被月光照亮后流溢的亮光”;③正是积雪流溢的亮光,使雪峰显得“高贵和矜持”,“不轻易为世俗而屈身”,像明灯一样指示和启迪着夜行的人们。(答对一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 ‎3.【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有关藏北雪山的描写,集中在选文第①②⑤⑦⑧⑨段。要注意对雪光的描写,也是描写雪山的段落。另外,回答时可优先从文中挑选描写雪或雪山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答案】 白天的雪峰“安详而沉静”,“强大得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将它们改变”;②夜晚的雪峰“高贵和矜持”“冰清玉洁”(①②点是雪峰的形式美);③“恍若浑然天造的美,不轻易为世俗而屈身”(这是雪峰的精神之美)。(答对一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 ‎4.【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个性化阅读。‎ ‎【答案】 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驾车行进在巍峨的雪山下,奔波在极为熟悉的公路上,深感自己的卑微与平庸,因而不免有些伤心。(2分)但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在向高处行驶,也没有谁的人生、事业永远处于高峰,能够仰望高山,认识到自己的平凡与平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4分)‎ ‎(六)2014·赣州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1分)‎ 此 岸 贾梦玮 ‎①人生都是单程之旅,人不分贵贱,手里捏着的都是单程票。没有返程票可买,因为根本就没有返程车。活在此岸,免不了的,都会想象离开此岸后的去处,也就是彼岸。因为此岸总不尽如人意,所以人在此岸想象、创造的彼岸总是美好的。但彼岸往往不能落实,身在此岸的人总是一边想象着彼岸,一边又留恋着此岸。人们或许还期望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搭一座桥,比如梦想、宗教,也许就是这样的桥。‎ ‎②人在旅途,碰巧经历的一些场景总难忘怀。我与场景中的人素不相识,也许是因为我对这些场景的敏感,它们才在我的记忆中逗留?‎ 一 ‎③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因为它曾是教皇城,街巷到处是宗教题材的建筑、雕塑;站在庞大森严的教皇宫前,更是不禁想起此岸、彼岸之思。‎ ‎④到达教皇宫前的椭圆形广场时已近黄昏。夕阳的一抹余晖中,我看见一位年轻的修女,白衣白帽,正从广场左手边一座修道院的山坡上翩然走下来。一位法国男青年推着自行车,手里拿着两根法国长棍面包等候在高高的铁栅栏门外。修女开了锁,男青年将面包递进去,门随即关闭、上锁。隔着门,两人简单地说了几句什么。我能感受到那气氛,没有缠绵悱恻,没有怨,也没有依依惜别。修女转身往回走,一直没有再回过头。而男青年一直等那山坡上的白点最终消失,才骑上自行车离开。‎ ‎⑤那男青年是修女的哥哥,还是她以前的男友?也许是她想念和他一起吃过的某家面包店的面包,因此让他买了送来;或者只是她的父母托比邻而居的他顺路将面包送来,并无隐情?修女进入修道院后经过三次发愿,即将自己完全献给上帝,绝财、绝色、绝意,究竟是何机缘使她发愿进入修道院?对于这些,我只能疑问,没法深究。‎ ‎⑥回到旅馆,对面小教堂的花窗已经被教堂内的灯光照亮,温暖而神秘。我躺在旅馆的床上,安稳,静谧,还有一丝淡淡的感伤。‎ 二 ‎⑦南京自古佛寺众多,比如鸡鸣寺、栖霞寺等,至今仍是香火旺盛,声名远播。江北的兜率寺也是金陵名寺之一,知道的人就少了。“兜率”乃佛家梵语,意谓“喜足”,即“受乐知足而生喜是心也”。‎ ‎⑧我去兜率寺的那天,天气阴沉。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便到佛殿的房檐下避雨。佛殿里有一女性正在打坐,年纪尚轻,穿着得体,气质不俗。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那打坐的女子突然开声说话,大概是唤谁的乳名:“××,下雨了,去把窗户关上!”一个小男孩答应一声从里间应声而出——原来是个小和尚,大概七八岁的样子,天庭饱满,面容白皙祥和,穿一身灰色僧服,头上的戒疤尚新。有人向寺里的义工打听,原来小和尚和打坐女子是一对母子,而且是母亲亲自将儿子送来做了和尚,寺里要求做妈的暂时留下,照应儿子。其他的细节,不得而知。‎ ‎⑨我不禁想:肤发是父母所赠,剃发就是绝意于父母,自古就是大事。那母亲似乎并不缺钱,在物质生活无虞,孩子还不懂事时就让他剃度为僧,这与信仰有关,还是另有隐情?那小和尚的父亲呢?等到儿子可以脱手,做母亲的也要削发为尼吗?或者她仍回俗世生活,偶尔来看看那小和尚一天天长大……‎ ‎⑩圆霖法师的法位上安放着一帧照片,照片尚新,满面慈悲,音容笑貌宛在。老法师于振兴兜率寺功德最大,不久前才圆寂。听说,正是他亲自为小和尚剃度……‎ 三 ‎⑪葛仙山是武夷山的支脉,位于江西铅山县中部,因晋代著名道士葛玄曾在此炼丹传教而得名。山峦叠翠,云雾缭绕,让人时有登临仙境之感。我们一行人结伴上山,大家由着各自的兴趣,走走停停。‎ ‎⑫上得山来,我离开众人,独自往最高处走去。走到一处叫“飞升台”的地方,传说便是当年葛玄最终羽化升仙之地。我站在台上,山风习习,四周一览无余。不远处,有一年轻道士,道袍道服,衣袂飘飘,正拿着手机打电话。升仙台上只有我和他两人,出奇得静。稍稍走近,不但可以听到道士的声音,也可以听到电话里传出的年轻女孩的声音。年轻道士用企盼的声音说:“快放暑假了,你来看看我!”话筒里的女声颤颤地说:“这个暑假我要去外地实习,不能来看你了。”道士仍在坚持:“你抽时间来看看我!”话筒里的女声静了一会儿,虽无奈但颇坚决地说:“我以后再不能来看你了。”接下来就没了任何声音……我猛地看到,年轻道士已是满面泪水,如玻璃碴子般,在太阳底下闪着晶莹而刺目的光……‎ ‎⑬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终于将这三个我亲身经历的情景写下来。那场景中的人们,曾无数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有时甚至到了让我神思恍惚的地步。此岸,彼岸,我牵挂他们,也是牵挂我自己。‎ ‎(选自《十月》2013年第5期,有删改)‎ ‎1.请用简练、直白的文字,分点概括文章开头一段的大意,并简要说明其对全文的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文章作者的三个“亲身经历的情景”,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章的第⑤段和第⑨段,都有一连串的提问。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写道:“此岸,彼岸,我牵挂他们,也是牵挂我自己。”请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解析】 这道题考查了两个方面:①体会重点语句在文中的含义;②分析议论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从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入手。‎ ‎【答案】 大意:①人生的过程不可逆转;②人们常在“生”“死”之间陷入矛盾、犹豫;③人们又常期望借助梦想和宗教,将“生”“死”两界连接在一起。(意思对即可给分)‎ 作用:这一段以议论开篇,总起下文,既交代了所叙述故事的思想背景,又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意思对即可给分)‎ ‎2.【解析】 对故事特点的分析,可从叙事的要素如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等入手。‎ ‎【答案】 ①故事都发生在与宗教密切相关的地方(修道院、佛寺和道观)。②故事主人公都是年轻人(包括孩子)。③故事中的人物都未能割断与“此岸”(凡间尘世)的联系。‎ ‎3.【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设问在文中的作用,可从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 ①作者发出一连串的提问的用意,一是为了表明对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关切;二是为了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4.【解析】 本题要求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可以指出手法、还原内容、说明作用与妙处的程式来答题。‎ ‎【答案】 “我”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乘坐的都是由“此岸”(生)向“彼岸”(死)的单程车,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作者这句话既体现出对他人的悲悯与关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奥秘的敏锐(睿智)思考。‎ ‎(十)2014·邵阳联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1分)‎ 太湖纪游(节选)‎ 成仿吾 ‎①现在在我们面前展开着的是一片一望茫茫的旷野。我们远望浑浊的层云,我们近看澄清的流水,我们看远树,看近村,看阡陌上的行人来往。 ‎ ‎②到处都是一样的树木,一样的人家与一样的田亩,上海到无锡的旅程毋宁说是单调已极。在这样的单调之中,多少可以给人一点新的刺激的,只是昆山、天平山与苏州的城廓。然而以这点新的刺激来破这极端的单调,未免太微弱了,我们终于在这种单调之中到了无锡。 ‎ ‎③我们在寄畅园与淮军昭忠祠走了一转,看了所谓天下第二泉之后,便直向梅园的路走去。这条路说是梅园的主人荣某所修的,路的两旁差不多尽是一样高的桑树。间有勤劳的农夫在田中一根一根地处理。我常在路的两边行,便有媚人的小枝时常把我的衣袖牵住。我幻想到采桑的时节应当是如何明媚的一片风景:美妙的年轻的姑娘,艳阳的天气,含烟吐翠的桑园,欲绝还飞的低唱。我想大抵要这样才是真的江南的情景。 ‎ ‎④路旁有一个私立的小学,虽然狭小,却很清洁。水径从这里右转。一池碧玉般的静水首先牵住了我们的视线。接着便是左右两条雪白的小桥,与对岸的一个两层的洁白的亭子。稍远处便是一栋矮而明洁的红漆的小屋。我们加快速度,看看左面的池水,又左右看看路旁的梅花,高兴得什么似的前进。有时梅花的香气飞来,我们也不禁为它暂时停止。桥旁的柳树下有三五个小儿在喧叫。我们轻轻地走上桥来,似乎把他们吓了一跳。小屋共三间,还没有人住。我们从阶下回头望远,隐隐有连山在那边的天际横卧着。亭子建在屋前的假山上,中有长椅,可以坐看这自然清艳的小天地。屋右的林中时有萧萧的风声在响。我们倾耳而听,大地顿如沉入了静默的深渊,只闻风声在天空之中消涨,世界在静默之中推移,我们好像超然物外,独立着的样子。 ‎ ‎⑤理智命令我们离开了此处,也不管我们是怎样依依不舍。回到大路上来时,我们还是偷偷地频频回首,我们口里不断地说会再来,虽然心里明明知道世事鲜如人意,明朝的事谁也不能断定在先。 ‎ ‎⑥湖水好像在绕着几个远岛右旋:不多远的路,便转到我们的脚底。我们弃车直下水滨,恰巧有只小船在等着。 ‎ ‎⑦我们曾从车上望见有几片孤帆在远处的水天之间倾欹,但是湖边的水却很平静。湖中的鼋头渚在招引我们,犹如神怪小说中的仙岛。当我们离开湖边的时候,我们觉得好像是能够离开了现在的世界,向着一个新的可惊异的世界在走;我们被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希望萦绕着,舟子的橹声是异常轻快而果敢。 ‎ ‎⑧转瞬之间,我们已经发现了自己完全在一个水的世界,我们刚才所离开的岸与岸上的湖神庙已经远隔着浮在那边,我们是在水天之间徙倚。我环顾湖山,日本濑户内海的风景无端又显示在我的前面。那是七八年前的事,在一个春假中,我与爱牟曾在这湖一般的内海畅游过一次。那明媚的风光,至今还不时进入我的清梦。只是鲜明的程度一年不如一年了。我竭力想捕住当年的情景,然而在我眼中显出的,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幻象。清风徐来,把我眼中的幻象也吹得像湖水一样激荡不宁。 ‎ ‎⑨隐忧一来,我眼前的世界忽然杳无痕迹了。一片茫漠的“虚无”逼近我,我如一只小鸟在昏暗之中升沉,又如一片孤帆在荒海之上漂泊。一种突发的震动把我惊醒时,多谢舟子们,他们把我由荒海之上救到鼋头渚了。 ‎ ‎⑩我遥瞰着太湖,徐徐吞吐新鲜的呼吸,觉得神清气爽,好像可以振翼飞去。这时候夕阳将下山,好像一个将溺的人红着脸独自在云海之中奋斗。东边的连山映在夕阳中,显出了他们的色彩的变化之丰富。和我同行的一位画家,便从衣袋中抽出一个小簿子来临写。我们一齐抬头仰看太阳的车骑在云海之中动摇;金鞭指处,一片灿烂的金光射来,暂时辉耀不已。 ‎ ‎⑪渚的高处有亭,亭的那边尚有一座花神庙。我们匆匆跑过一遍时,渚下的舟子已经在招我们归去。我们同夕阳一步步往下行来,我们下得船来时,夕阳也已经沉下去了。 ‎ ‎⑫连山与我们之间,渐渐垂下了一重重的帘幕;山洼岛上忽然吐出了一片片的青烟。天空越发低下来了。 ‎ ‎⑬我们在沉默之中登了岸,又入岸上的古项王庙看了一回;庙中的人已经在吃晚饭,我们便匆匆出来了。车夫好像已经等得不耐烦,见我们出来,便一个个活跃起来了。 ‎ ‎⑭我们在昏冥之中,还从车上不住回头远望。我们自恨没有更多的时间,我们同太湖诚恳地约了再会。太湖哟,永远的太湖哟!我们虽是乍见便要分离,我们是永远不能忘你! ‎ ‎⑮过梅园时,门前已经没有人影,我们入园约略跑了一遍,人为的风景总觉引不起我们的兴趣来。一堆堆绰约的梅花空在晚风之中把她们的清香徐吐。 ‎ ‎⑯一路犬吠声把我们送出门来,四围已经打成了一片无缝的黑暗。我在车上不禁又想起了格雷《墓畔挽歌》中的“把全盘的世界剩给我与黄昏”。 ‎ 一九二四年三月九日 ‎ ‎(本文摘自《传世文典》,团结出版社出版) ‎ ‎【注】 成仿吾(1897—1984),湖南新化县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革命家、文学家。1910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郁达夫等发起成立创造社。曾在广东大学任教,还曾兼任黄埔军校教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山东大学校长等职。‎ ‎1.第③段和第⑦段画线句有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 ‎ ‎(1)我常在路的两边行,便有媚人的小枝时常把我的衣袖牵住。(3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觉得好像是能够离开了现在的世界,向着一个新的可惊异的世界在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写日本濑户内海的风景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⑫段,作者以白描手法写太湖景观,请分析文章这几段的行踪以及各写了景致的什么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山水名胜多有一些人文建筑平添游人雅兴。请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各种人文建筑,并选择其中的两种,体会它们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1.【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对句子含义的理解通常从修辞手法、事物特点、表达效果三个角度来回答。(1)以“媚人”形容“小枝”,突出了其娇嫩柔美的特点,用“牵”而不用“挂”字,体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2)主要从因果角度来思考,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旨在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1)“媚人的小枝”指路边桑树柔嫩撩人的枝条。全句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作者在田间桑树道上行走,感觉到桑枝的细嫩柔媚,并不时地被它们挂住行走时挥动的衣袖的情形;(1分)表现了作者对烘托太湖的周围景致的喜爱之情。(1分) ‎ ‎(2)“现在的世界”既指作者此时此刻身处的太湖之滨,又指作者生活的现实社会,“新的可惊异的世界”‎ 指作者想象中太湖的浩渺水域。(1分)全句指的是:作者乘舟离岸,向着自己神往的太湖中心进发,浩渺的水域对作者充满了神奇的诱惑;(1分)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山川的无比向往之情。(1分)‎ ‎2.【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欣赏太湖之景时油然联想到日本濑户内海的风景,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 ‎【答案】 日本濑户内海的风景是世界闻名的海上自然景观。作者此时联想到它,说明太湖的景观和那里的景观一样寥廓和秀丽,意在衬托太湖风景之美;(2分)表现了作者对太湖风景的喜爱之情。(2分)‎ ‎3.【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的思路结构和概括主要内容。关于行踪,抓住文中地点变化的词句即可,如第⑥段“我们弃车直下水滨”,第⑨段“他们把我由荒海之上救到鼋头渚了”,第⑪段“我们下得船来时”。关于景致特点,主要是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然后提炼出来概括即可。‎ ‎【答案】 这几段的行踪如下:直下水滨→立足鼋头渚→下船上岸。(2分)①直下水滨,直赴鼋头渚。作者处在一个水的世界,如一片孤帆在荒海之上漂泊。②立足鼋头渚,观赏夕阳、连山。在鼋头渚上遥瞰太湖,觉得神清气爽;看夕阳下山,红脸摇动,辉耀不已;连山映落日,色彩多变化;渚的高处有亭有庙,景致丰富。③下船上岸,关注连山、山洼岛。夜幕低垂,连山已淡;山洼岛上,青烟频吐。(三点各1分,共3分)‎ ‎4.【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文化内涵。首先要注意题干中“人文建筑”的限制,否则容易搞错对象,将文章中的小屋、柳树、桑树等作为答案。其次,需要对桥、亭、庙、园林等建筑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 ‎【答案】 文中出现的人文建筑有桥、亭、庙、园林等等。(2分)①桥:我国是桥的故乡,它横跨在山水之间,遍布在神州大地,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与才能。②亭:亭原是供游人途中遮阴避雨、稍事休憩的简易建筑,大多坐落在村头、路旁、渡口和山野之间,供过往行人歇脚。它在园林中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景点和赏景建筑,是我国古典建筑艺术中非常迷人而又能典型反映我国文化艺术成就的一种建筑类型。③庙:庙是祭祀祖宗、先圣先师以及山川神灵的建筑。它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表现了我国历代人民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缅怀先祖先贤和神灵的传统美德。④园林: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园林造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四个要点写出两点分析即可,每点2分,共4分)‎ ‎(十一)2014·湘潭联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1分)‎ 看见的日子 周 伟 眼睛睁开了,你就什么都看见了?‎ 眼睛瞎了,我就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吗?‎ 孩子,听我讲,真的不是那么回事。‎ 孩子,你别老那么看我。我嘛,几十年了都这样,一天到晚在木桶上坐着。有人说我木了。我木了吗?我在一丁点儿一丁点儿地嚼着日子。你要说,还不是一粒粒嚼着干豆豉,嘎嘣嘣地响。也对,也不对。一个个日子或酸,或甜,或苦,或辣……我掉下一把口水,它慢慢地从地上变戏法似的长高,一闪,又不见了。再闪出来,一下是哭,一下是笑,一会儿竟半笑半哭,一会儿却不哭不笑。再看看,胖的、瘦的、高的、矮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美美的、丑丑的…… 哎呀呀,这么多的日子,怕还在开会呢。‎ 孩子,你瞧,门前的小溪在说着话儿,还悠悠地哼唱着小调。风来时也好,雨下时也好,它总是那么从从容容。从容得你不得不佩服它,佩服它的镇定、豁达与远虑。你不会听不见,听听它的音符,感受感受它的节拍,几多的美妙。你不会看不到,披绿时披绿,挂红时挂红,亭亭地立着,十分可爱。孩子,耳朵眼睛不是什么时候都管用的,有时得用脑上心。小溪是细水长流的从容,孩子,你呢?不要看我,我和好多好多的日子在说话儿。胖的日子说,健健旺旺好;瘦的日子说,够吃就好。我讲,千好万好,要的是细水长流,平平安安过,最好!‎ 孩子,对面山里树上的鸟儿在唱歌,在跳舞。再看看,那其实是一个上树的女娃。她把砍到的柴火丢在了树下,她把一早的重担抛到了一边。上了树的女娃变成了另一个人,把树叶当笛子,把日子当歌唱。下了树的女娃把扁担一横,一担柴火挑在了肩上。挑在肩上的还有日子,好沉好沉。孩子,该丢下的丢下,该抛开的抛开,该挑上的挑上。年纪轻轻的,就老是愁啊,累啊,苦啊,悲啊……垒了一身,这样子很不好。孩子,该唱歌时唱歌,该跳舞时跳舞。这样,你的日子也就上了树了。于是,你就看见那山上开满了鲜花,到处是疯长的野草,飞禽走兽们,都在各显神通,表演着杂耍;那山上的树是绿的,风是柔的,气息都是甜的。于是,你就认定那山上绝对住着神仙,神仙的日子哟……‎ 孩子,神仙的日子,要说有,也就有;要说无,也就无。所以,日子里就有了哭声,就有了笑声。孩子,我经历得多了,哭也好,笑也好,那多是你们年轻人的事。大了,老了,你就不会那么随随便便哭了笑了。别不信,我碰到好多好多哭的日子。他们都跟我讲哭来哭去有什么用呢?人嘛,是靠水养着,你把他一身的水榨干了,还不蒸发了。人一蒸发,什么东西都跑得无影无踪。再说哭的泪水太多,流成河,也会淹死人的。还不如把哭的时间腾出来,磨磨刀。磨刀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呢!把刀磨得亮,抽出来,一闪,就闪过来一个春天。一刀砍下去,就砍死了一个严冬。孩子,哭字上面两个口,哭字下面一只犬,要哭,你就是小狗狗。看看,孩子,你笑起来了,笑起来好。‎ 孩子,走路是最当紧的!我看见你又笑了,你还在心里头讲:呸,哪个不会走路呢?两三岁的娃娃都会。好吧,就讲门前的这条路,弯弯曲曲,老长老长,有好多人总走不出去,有好多人总是原地踏步,有好多人又走了回头路,还有好多人摔倒了……日子也一样,老长老长,弯弯曲曲,好比门前的这条路。走吧,先上路就是。“路是人走出来的”,路再长,脚再短,还不是一脚一脚丈量完。是的,路上,有时会泥土飞扬,有时会泥泞满路,有时会冰雪地冻,甚至路窄坡陡,坑坑洼洼,险象环生……孩子,且莫停下脚步,歪歪斜斜深深浅浅地一路走过,走过去就是了,路的尽头又是另一番风景。你要晓得,路,只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温暖,越走越完美。孩子,你上路了,竟又回头,长长地一望,我晓得,你是怕望不走那片红褐色的泥土,那泥土上的青草地。你无数次地在上面温暖着,那上面留着你的体温和气息。那么,你就带着一抔泥土上路,带着一缕香草上路吧。孩子,你只要在心中的泥土上种上了草籽,浇水,撒肥,一片片嫩绿冒出,四季不断,尽管你走得再远,其实很近很近……‎ 我站在阳光下,看着坐在木桶上的瞎眼二婆婆,她一下一下地往深如黑洞的嘴里丢进一粒粒干豆豉,不一会儿,就一阵嘎嘣嘎嘣响。响过之后,她黑洞的嘴里源源不断地翻吐, 一坨坨地都是咀嚼过的日子。慢慢地日子升起来了,二婆婆黑黑洞洞的瞎眼也升起来了。‎ 孩子,我老了,我看见的日子也老了。‎ 日子也老了?我问。‎ 我又说,二婆婆,你老要是去了,我都不知怎样待日子。‎ 二婆婆,我只有攒起心劲,天天把日子暖着掖着……‎ 孩子,你真的看见日子了……‎ 那一天,二婆婆真的走在一个金色的日子里,当我们焚烧起二婆婆的遗物时,起风了,木桶在禾坪上烧了许久。烧完时,夕阳已经西下,一切皆静了,看时,唯见烟痕淡抹。‎ ‎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这样,你的日子也就上了树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慢慢地日子升起来了,二婆婆黑黑洞洞的瞎眼也升起来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结尾一段有何意蕴和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文章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就其中的某一点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1.(1)【解析】 关键词“这样”“日子上了树了”。从前文来看,“这样”指“该丢下的丢下,该抛开的抛开,该挑上的挑上”,即放下生活中的悲苦,乐观地生活;“日子上了树了”指后文的“你就看见那山上开满了鲜花……风是柔的,气息都是甜的”,即生活的美好。‎ ‎【答案】 巧妙运用比喻,表明“放下生活中的悲苦,保持乐观的心态,你就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的观点。(2分)‎ ‎(2)【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形象化的表述所表达的深刻寓意。“瞎眼升起来”表明对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日子升起来”表明人生得以升华。‎ ‎【答案】 长时间的体味能使人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对生活有更清晰的认识,人生也因此得到升华。‎ ‎2.【解析】 所谓“意蕴”包括内容与含义两个层面,“作用”则需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来思考。‎ ‎【答案】 意蕴:描写“二婆婆”在一个金色的日子里去世后“我们”焚烧她的遗物时的场景,展示出“夕阳西下”“烟痕淡抹”的宁静淡远之境。(2分,意境的特点概括)作用:印证了“二婆婆”从容而豁达的人生态度,总结全篇,达到了余韵无穷的效果。(2分,作用效果分析)‎ ‎3.【解析】 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可从修辞手法、句式特点、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几个角度来思考。准确分析出特点,并能找出恰当的例句。‎ ‎【答案】 ①多用修辞,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文艺性。运用比喻、拟人,将日子形象化为一个个“胖的、瘦的、高的、矮的、老的、少的……”能变戏法般地长高。运用对仗、排比的句式,使语言富于音韵美感,如“你不会听不见……你不会看不到……”“有时会泥土飞扬,有时会泥泞满路,有时会冰雪地冻”。②多用口语,语言朴实而自然。“哎呀呀,这么多的日子,怕还在开会呢”“几多的美妙”“要哭,你就是小狗狗”。③以对话的形式组篇,语言亲切。“孩子,听我讲,真的不是那么回事”“孩子,你笑起来了,笑起来好”。④富含哲理。“眼睛睁开了,你就什么都看见了?眼睛瞎了,我就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吗?”“挑在肩上的还有日子,好沉好沉”“路,只会越走越宽,越走越温暖”。(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5分)‎ ‎4.【解析】 可抓住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句作为触发点。如“我讲,千好万好,要的是细水长流,平平安安过,最好”“孩子,该丢下的丢下,该抛开的抛开,该挑上的挑上”“孩子,且莫停下脚步,歪歪斜斜深深浅浅地一路走过,走过去就是了,路的尽头又是另一番风景”“路,只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温暖,越走越完美”。‎ ‎【答案】 感悟:①过日子要从从容容,平安是福。②要乐观地对待生活,勇于抛弃生活中的烦恼。③人生之路曲折而漫长,要勇敢地往前走。(每点2分,共6分)‎ 理解略。(任选其中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现实来谈,言之成理即可)(2分)‎ ‎(二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3分)‎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又被贬谪,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欧阳修内心有些压抑不住的忧伤。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静默的雕梁玉砌,悲叹:此际一别,何时得还?‎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溢满胸怀的落魄失意,正如潮水一般,一次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亡故,是母亲用荻草秆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日后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不是近“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 心里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不亦乐哉!‎ 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终于,欧阳修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卖与帝王家的。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 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 东京渐远,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东京要美多了。‎ 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冽,山很秀丽。这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 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明丽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一次,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时,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些,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专门修建个亭子,做太守闲看山水之用。这亭子,太守谓之醉翁亭。‎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黎民苍生的喜忧。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也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往事越千年,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而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推动历史的车轮。‎ 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一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两字之上吗?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境界的醉意吗!‎ ‎1.请解释文章第三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是如何一步步展现欧阳修“醉意”境界的?请结合文章的思路作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怎样的境界?你如何评价这种境界?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1.人为了盛名与地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表现出最大的担当。污名与委屈对正直之人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打击,让人难以承受。此处也暗示了欧阳修有担当和忍辱负重的坚强。(2分)‎ ‎2.①渲染了悲壮的氛围,暗示人物惆怅黯然的心理,并含蓄地点出黑暗的社会现实;(3分)②为下文欧阳修的离京与在贬谪地的成就做铺垫。(2分)‎ ‎3.①因为这一事件,其后的第二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2分)②因为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2分)‎ ‎4.①先写欧阳修被贬所受的委屈,为下文展示其“醉意”境界张本。(形成反差对比)②写欧阳修在滁州所做贡献,从而阐释“醉意”的境界内涵。③阐释“醉意”境界的精神实质——入世精神。(6分)‎ ‎5.①“醉意”是一种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的精神;醉于山水却能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的境界。(2分)②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分)③人生总会遇到很多的委屈与不公,与其消极避世,还不如勇敢面对,在新的领域、新的征途中创造更高的价值。(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