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4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经典试题 古代诗歌鉴赏(含2014模拟试题)
1.(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阅读下面陆游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小园四首(其二)
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⑴两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3分)
⑵两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略加分析。(3分)
2.(重庆市五区2014届高三第一次学生学业调研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①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包羞:于心不安,感到耻辱。
(1)该诗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绘秋景?这种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有人评说本诗“既表现了儒家的忧世之情,也表现了道家的超然之想” ,请结合该诗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
3.(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21-22题。(7分)
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①。
汴河②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汉文陵:汉文帝刘桓的陵墓,即霸陵,与秦始皇墓距离近。
②汴河:即大运河,即隋炀帝时疏浚开掘的通济渠。
21.这两首诗从写作内容的角度看,都属于 ▲ 诗,许浑的诗借古墓而寄寓观点,皮日休的诗则借大运河表达对 ▲ 和对开凿运河的肯定。(3分,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
22.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
4.(四川省南充市高2014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②端居:闲居③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远书归梦两悠悠” ,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请赏析“悠悠” 二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5.(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颔联写登楼远眺之景,请说说为什么写的好?(4分)
(2)尾联言简意明,意味却深沉丰富,请简要赏析其中的思绪和情感。(4分)
6.(安徽省黄山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8~9题。(8分)
中吕·满庭芳
姚 燧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①。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选自《元曲三百首》)
注释:①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 之一。诗豪:诗中的英豪。
8.“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 两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曲内容简要分析。(4分)
9.联系全曲,简析“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三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7.(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10题,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①,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②,木犀花③。
[注]①熟水:古代指煎泡而成的饮料、药汤。②酝藉:同“蕴藉” 。③木犀花:通称桂花。
8.词中所写多为平凡之事、寻常之情,请简要概括。(4分)
9.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想等年,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①见贤思齐焉, 。 (《论语·里仁》)
② ,芳菲菲其弥章。 (屈原《离骚》)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官, 。 (李密《陈情表》)
④ ,梦啼妆泪红阑干。 (白居易《琵琶行》)
⑤ ,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李凭箜篌引》)
⑥鸟雀呼晴, 。 (周邦彦《苏幕遮》)
8.(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①
陆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
(1)简要说明“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 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
(2)诗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3)“却恐他乡胜故乡”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9.(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8.词的上片如何表现“愁” ?请简要赏析。(5分)
9.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
10.(山东省青岛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北山①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③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①王安石晚年隐居金陵,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又叫北山)的山腰中。②陂:池塘。③堑:护城河。
(1)第一句的“输绿” 一词别致典雅,试结合诗歌前两句分析该词的妙处。(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1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一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8、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6分)
9、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秋山又几重” 中的“秋山” ,可否改为“青山” ,请简要分析。(5分)
12.(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小孤山
戴复古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
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
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
(1) 结合全诗,分析首联两句的作用。(4分)
(2) 简要分析诗歌尾联两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13.(江苏省南通市2014届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却望千门草色闲” 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4分)
14.(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 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1)“风乱万畴青锦褥” 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2分)
答: ▲
(2)第三联“遥” “忽” 二字富有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答: ▲
(3)诗题为“喜雨” ,尾联却写“愁” 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答: ▲
15.(江西省南昌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浣溪沙①
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②,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③,乌鸢翔舞赛神④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①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果然求得甘霖。初夏,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二首。②使君:苏轼。③收麦社:夏天麦收后的祭祀谢恩仪式。④赛神:用仪仗、箫鼓、杂戏迎神的活动,又称“赛会” 。
(1)上片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旋抹红妆” 写得极为精彩,请加以赏析。
(2)下片用什么描写方式表现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16.(江西省红色学校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这首词的动词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 字为例分析说明。(3分)
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说明。(5分)
17.(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一模考试,8-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建业
丁开
谁遣凄凉满眼中,蘋花渺渺又秋风。
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纵有千人惟诺诺,本无百岁更匆匆。
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
【注】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后。诗人途经建业(今南京),有感于它的残破荒芜。
8.首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找出来并赏析。(5分)
9. 赏析颔联诗人表达感情的手法。(6分)
18.(湖北省武汉市2014届高三2月调研测试,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满江红
题范尉梅谷
刘克庄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
宁委涧,嫌金屋;宁映水,羞银烛。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竞爱东邻姬傅粉,谁怜空谷人如玉?笑林逋何逊漫为诗,无人读。
(1)这首词上阕写“梅” ,却不着一“梅” 字。请简要分析这一写法。(4分)
(2)前人评词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 请联系下阕对此作简要赏析。(4分)
19.(湖北省黄冈市2014届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
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注】①游丝:细长飘柔的柳枝。②飞絮:柳絮。阁定:停住。
(1)上片写的是什么内容?请结合所用的典型意象简要分析。(4分)
(2)“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词以此作结有何妙处?(4分)
20.(湖北省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份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千秋岁引
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①,庾楼月②,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①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②《世说新语·容止》中说:庾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其中两种。(4分)
(2)这首词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指出其中两种并作具体分析(4分)
21.(湖北省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14)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黄州①道中
张养浩②
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
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
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③话旧游。
[注]①黄州,地名,元朝为黄州路,今属湖北省。②张养浩: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兼擅诗、文。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先后担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历经宦海风波。③沈既济《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卢生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小米饭还没有熟,因有所悟。后世称之为“黄粱梦” 或“邯郸梦” 。
(1)颈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句分析全诗蕴涵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黑龙江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法曲献仙音·咏铁马同云臣赋①
[清]陈维崧
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屈作小廊檐马。碎珮琮琤,丛铃戛②,依稀客窗闲话。更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
几悲咤。想多年、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流落到而今,踠③霜蹄、寄人篱下。潦倒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
【注】①铁马:又称“檐马” 、“风铎” ,悬于檐间的铁片,风吹则相击发声,是现代风铃的前身。②琮琤,戛:象声词。③踠:曲。
8.词的上片描写出铁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分析。(5分)
9.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6分)
23.(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古风(二十七)
李白
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
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8.这首诗五、六句中“恐” “泣” 两字形象传神,请简要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歌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河北省唐山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晚登江楼有怀
唐·李嘉祐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
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注】李嘉祐,天宝年间进士,授秘书正字。以罪谪鄱阳,贬为江阴令。
8.诗歌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色? 这些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分)
9.你怎样理解诗中的“心闲” 与“欲沾巾”? 请加以赏析。(6分)
25.(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8.“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一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9. 这首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之。(6分)
26.(河北省石家庄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①,谁肯与莺花②做主?
[注解]①东君:传说中的司春之神。②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天的景物。
8.本曲题目为“春日送别” .曲中是如何表现别春之情的?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9.请赏析“丝丝檑柳风.点点梨花雨” 中“丝丝” “点点” 两词的表达效果。(5分)
27.(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8.“竟晓月空明” 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
9.请结含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 中的“情” 包括哪些方面。(6分)
28.(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相关的问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
21. 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6分)
2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分)
29.(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8~9题。
咏岩桂
朱 熹
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
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①难同调,篱边②不并时。
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岩 桂
曾 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
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
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注]①木末,指荷花。②篱边,指菊花。
8.两诗中的“岩桂” 有何共同特点?简要概括。( 4分)
9.试简要赏析第一首诗中“攀援” “叹息” 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4分)
30.(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3月质量调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池口①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注:①池口:地名,今安徽贵池。黄庭坚在做官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时写下本诗。②属玉:水鸟名。③舂锄:水鸟名,即白鹭。
10. 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首联描绘一座孤城在风雨中已经三日,市井之中的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
B.“水远” 二句写诗人放眼四顾看见的景象,暗示作者貌似平静内心却充满矛盾。
C.颈联写渔翁从屋舍来水边收拾渔网,恰巧在此的诗人却因满怀心事无意观看。
D.“俯仰” 二句写出诗人心志:既然世事变化无常,还不如到书中去寻找乐趣。
11. 在诗文中反用典故成语,将常见的典故成语翻出新意,古人称为“翻案法”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是如何运用“翻案法” 的。(4分)
31.(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质检)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题玄真子①图
【宋】张元斡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②笑。
明月太虚③同一照,浮家泛宅④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⑤,谁能惹得闲烦恼。
【注】①玄真子:指唐代诗人张志和。②渔童和樵青:指玄真子的两个奴婢。③太虚:天空。④浮家泛宅:指舟居。⑤烟波老:指在烟波浩瀚的江湖中终老一生。
(1)词的上阕作者通过描述玄真子图中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2)作者笔下的“玄真子” 是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词的下阕作简要分析。(3分)
32.(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②凉生。莲芰③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指颍州西湖。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回到颍州私第居住。②轩槛:长廊的栏杆。③芰:指菱。
(1)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33.(广东省汕头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塞外杂咏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 ②琼瑶:美玉。
(1) 诗中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4分)
(2) 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中“笑” 的含义。(3分)
34.(广西六市(柳州、玉林、贵港、钦州、梧州、河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莎 衣①
宋·杨 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②影里和烟卧,菡萏③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④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⑤。
【注释】①莎衣,即蓑衣。②蒹葭:芦苇 ③菡萏:荷花。④饶,任凭。⑤伊:它,此指莎衣。
⑴请对颔联“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作简要赏析。(4分)
⑵在本诗中,“莎衣” 有怎样的象征意义?(4分)
35.(绵阳市高中2011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岳阳楼①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②,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③,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任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 ②梦泽:云梦泽。③图障:图画。
(1)本诗怎样突出洞庭湖“漫漫” 的特征?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36.(天津七校联考高三语文学科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按要求作答。(8分)
虞美人 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 “蒋捷” 生活在南宋末年。
(1)首句两个“丝丝” 一词的韵味。(3分)
(2)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的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皆运用生动的比喻使无法捉摸的愁情具体化、形象化,那么蒋捷在本词中“楼儿忒小不藏愁” 一句是怎样写“愁” 的呢?(2分)
(3)杨慎《词品》中说:“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妙者难。” 蒋捷的这首词达到到了“平淡入妙” 的境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举例简析作答。(3分)
37.(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题君山①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②镜中心。
[注] ①君山:又名湘山,处于洞庭湖畔。②青黛:女子青黑色发丝。
8.首二句句对君山的描写十分精妙,有人称之为“起笔别致” 。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38.(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统一测试)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屈祠 楚城
(唐)汪遵 (宋)陆游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注】①忠梗没沧浪:指屈原投江的典故。②楚王:指楚怀王。③楚城,也称楚王城,遗址在今湖北秭归境内。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 被罢回乡四年,又入蜀奔走八年,至淳熙五年(1178)始奉召东归,经归州(秭归),作此诗。
(1)这两首诗使用了哪些相同的表现方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表述。(4分)
(2)相比汪遵的诗,陆游诗“滩声” “似旧”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含蓄丰富。请作简要的分析。(4分)
39.(湖北省黄冈市2013年秋季高三年级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吕】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①,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注释]①钓鱼子陵:严子陵和刘秀的关系非常密切,刘秀称帝后多次邀请他做官他都没有答应。后来刘秀又将严子陵请到宫中,想请他做谏议大夫时,他终于不辞而别,隐居富春山下,每天钓鱼。
(1)请简要概括曲中刻画出的人物形象。(3分)
(2)这首元曲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进行鉴赏。(5分)
40.(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诗歌鉴赏11分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3、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 烘托出怎样的情思?(5分)
14、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 是什么关系?试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41.(陕西省渭南市2014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 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
除夜即除夕。
8.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 字的妙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①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飗①:形容风声
(1)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 “开” 二字分析颈联,说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43.(江苏省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却望千门草色闲” 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4分)
4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①长是,系行舟。
[注]①:徒然。
1.“离人心上秋” 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 (5分)
2.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6分)
4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8. 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 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5分)
9. 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6分)
4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阴 朱弁①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竞何事? 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①朱弁(1058~1144) :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9.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6分)
4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鹊踏枝
〔五代〕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①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①青芜:丛生的草。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的首句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5分)
9.“河畔青芜堤上柳” 同“新愁” 有什么关系?“独立小桥风满袖” 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简要分析。(6分)
4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东流道中
王质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①雾露且分霏。
马蹄已踏两邮舍②,人家渐开双竹扉。
冬青匝路野蜂乱,荞麦满园山雀飞。
明朝大江送吾去,万里天风吹客衣。
注释:①食时:古人一日两餐,早餐在日出之后,隅中(太阳当顶)之前,食时指的就是这段时间。②邮舍:统称驿站,宋代称邮铺或邮舍,供传递文书的人员和官员歇宿换马的所在。
(1)本诗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颈联。(3分)
(3)作者常以苏轼自况,你怎样看?请结合尾联从语言风格角度简析。(3分)
4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12分)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 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2、“一声横笛锁空楼”中“锁”字用词精当,请结合诗句对“锁”字作简要赏析。(4分)
3、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对这句词作简要赏析。(5分)
5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荔枝香近
宋·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①,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③。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 ②燕新乳③报鹦鹉:都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1)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3分)
(2) 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相关诗句做简要分析。(4分)
51.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①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③已为佳人④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 ②痴儿:指作者自己。
②朱弦:琴的代称。 ④佳人:知心朋友。
8.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5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8.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5分)
9.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 ,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6分)
5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 ①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位于金陵府西北。②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8.请鉴赏前两联运用的艺术手法。(5分)
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54.(2013大纲,12,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 从
杜 甫
客从南溟来, 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 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 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 哀今征敛无。
[注] ①泉客珠: 指珍珠。泉客, 传说中的人鱼, 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 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 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 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全诗看, “珠中有隐字” 、珍珠“化为血” 各有什么寓意?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2013重庆,12,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 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 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 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 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 字尔斐, 号菊农, 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 举人, 明朝曾为官, 入清不仕, 撰有《菊农词》。
[注] ①孝峙: 王屋, 字孝峙, 浙江嘉善人, 明末文学家。②罾: 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 东南风。
(1)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 运用了什么手法?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2013四川,13,8分)阅读下面的宋诗, 回答问题。(8分)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 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 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 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 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 ①九日, 农历九月九日, 即重阳节; 韩魏公, 即韩琦, 时为丞相。②金罍, 泛指酒盏。③曲台, 指太常寺, 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 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佳节久从愁里过, 壮心偶傍醉中来” 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2013广东,10,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 张 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 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 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 卖饧③时, 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 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 ①劳劳: 遥远。②修禊: 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 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 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 以柳闻名。
(1)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 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2013福建,6,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 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 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 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 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 ①杜鹃: 又名子规。②息机: 摆脱琐事杂务, 停止世俗活动。
(1)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 字的妙处。(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 请简要赏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2013江西,14,8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 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 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 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 又树蕙之百亩, 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 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 问何似, 身后名? 人间万事, 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 乐莫乐新相识, 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 归与白鸥盟。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 辛弃疾奉召赴临安, 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 三句出自《离骚》: “余既滋兰之九畹, 又树蕙之百亩”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
(1) 概括“兰” “蕙” “菊” 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听我楚狂声” 和“富贵非吾事” 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2013湖北,14,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 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 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 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 红树远连霞。
[注]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 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 通判, 远道来访, 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 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 “阆苑” 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请简要概括。(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前人评此词, 称其“飘逸”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 楼高不见君家” 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2013湖南,10,8分)阅读下面的宋词, 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 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 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1) “鳜鱼肥” 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 句。(1分)
(2) 简析首句中“净” 字的妙处。(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2013安徽,8—9,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 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 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 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 寒枝不成宿。
[注] ①韦苏州: 即韦应物, 因其曾任苏州刺史, 故称“韦苏州” 。
8.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 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并加以赏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2013浙江,21—22,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21—22题。(7分)
秦中吟·歌舞
(唐) 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 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 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 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 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 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 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 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 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①狱, 中有冻死囚。
[注] ①阌(wén) 乡: 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 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21. 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 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与杜甫诗名句“ , ” 一脉相承。(2分)
22. 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2013江苏,9,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 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 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 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 拈笔又忘筌。
[注] 唐庚, 北宋文学家, 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 说明“山静似太古” 一句的含意。(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世味门常掩, 时光簟已便” 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 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 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2013山东,14,8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 回答问题。(8分)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 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 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 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 山中独不眠。
(1) 三四两句中的“烟” 有哪些特点? 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 的原因。(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2013辽宁,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 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 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 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 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 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故称。
8.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 请简要分析。(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2013天津,14,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 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 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 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 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秋试: 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 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 即龙门, 古时以“鱼跃龙门” 喻指考试得中。
(1) “白苎新袍入嫩凉” 句中的“嫩” 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鹏北海, 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2013北京,12,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①—②题。(7分)
古风(其十)
李 白
齐有倜傥生, 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
[注] ①鲁连: 鲁仲连, 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 即平原君, 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 譬海出明珠” 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
B. “后世仰末照” 句, 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 本诗最后两句, 以“澹荡人” 与开头的“倜傥生” 相呼应, 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 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 并把他引为“同调”, 内容显豁, 感情深挚。
②前人评此诗: “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 结合诗句, 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2013课标Ⅱ,8—9,11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 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 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 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 却望柴荆独自回。
8. 这首咏梅诗中,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 请简要分析。(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2013课标Ⅰ,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 雕鞍驰射, 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一取封侯, 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 低篷三扇, 占断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 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 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 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 占尽。洲烟雨: 指长满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 即鉴湖, 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 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 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 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文1.(1) 示例: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希望为国家出力而不愿居闲的愤懑与无奈之情。(2分)前一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骑驴入川,饮酒吟诗的远游征途情境,抒发了诗人内心因受排斥苦闷和不愿居闲成为诗人的无奈;后一首通过诗人一生前后不同情形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晚年隐居乡里壮志难酬的愁苦。(2分)
⑵抒情方式上,前一首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结合。通过刻划诗人征途中骑驴饮酒吟诗这一苦中作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征途远行的孤独、遭受排斥的愤闷和壮志难酬的无奈,并通过反问和“远游无处不销魂” 的直抒胸臆,来加强情感;(2分)后一首则是通过写景、叙事的方式间接抒情,诗歌前两句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绘了自己隐居乡的田园之景,后两句则叙述自己一生前后的不同经历,在对比中表达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希望与无奈。(2分) 2.(1)第二联用了白描【或“意象并列” 、“名词叠用” 亦可】手法,描绘出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秋日景象,质朴而清丽,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之情。(3分。手法1分,作用2分)
(2)“秋怀” 重在“怀” ,秋日风光好,诗人却黯然,黯然的是双鬓因忧伤国事而染霜;食厚禄却于国无补,这些均是儒家的忧世之情;尾联希望驾鹿车回到颍东去过躬耕田园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与世浮沉和苟且生活的厌倦,向往道家归隐超然的生活。(能结合第三四联进行分析,答出儒家“忧国事” 、道家“望归隐” 即可。4分,一点2分) 3.21.答案 咏史诗(1分) 隋炀帝荒淫生活的批判(2分)
22.答案 许诗先描写眼前的高坟,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煊赫的声势;“势入浮云亦是崩” ,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形成鲜明对照。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对比路人之行为态度,表明自己的观点。(2分)皮诗先以“尽道” 与“至今” 形成对比,对自古以来的观点进行辨析,肯定运河之功。后用一个“若” 字引出隋炀帝与大禹的对比,表达对隋炀帝荒淫生活的批评。(2分)言之成理即可。 4.(1)答案 “悠悠” 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夫妻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4分)
(2)答案 第三四句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 、“红树” 以及“雨” 景、“月” 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如互文手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4分) 5.(1)①从整体上写登高览胜,不但宣城秋境尽收眼底,而且间接写出“山晚” “晴空” 的澄彻明净,可任意纵目的畅快惬意。②用比拟,以“明镜” 写秋水的澄明和“晚晴” 时的水光潋潋,用“彩虹” 状双桥在夕阳下的倒影,写出秋色斑斓的水光天气。③以动写静,“夹” 不但写出宣城处于双溪之中的轮廓,而且活化了溪流绕城而过的形象;“落” 使地上桥影拥有从天而降的动感,令人遐想。④江水,双桥相映成趣,互为烘托。“明镜” 让彩虹的色彩更为瑰丽,“彩虹” 使“明镜” 更为清澈晶莹。(能从两个角度,用贴切的表现手法支持阐释即可)
⑵ ①诗人临风缅怀南齐的谢朓,心情复杂,但没有人理解,也无人愿理解,深刻的孤寂溢于言表。(2分)②诗人有怀想、追慕谢公的绵绵情思;诗人才华卓著而仕途困顿,与当年谢朓的命运如出一辙,临秋登谢朓之楼,思慕中有纠结,纠结中有感叹,感叹中有悲苦;不被理解,孤寂和苦闷;秋风袭袭,正是诗人心中凄风苦雨的写照。③诗人登高所眺,人烟苍寒,橘柚黛青,梧桐泛黄,秋色冷凉,沉重抑郁,凄怆荒寒;诗人追远怀人,思绪跨越古今,走得越远,受伤越深,深沉苦闷,五味俱陈。(②③两点,点到即可2分) 6.8.答案 ①起转折、过渡作用。②由“酒圣诗豪” 的登临转到“我” 的登临;③由" 天风海涛" 的动态、壮美的画面转到“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 相对静态、优美的画面;④作者的情绪由高昂豪放转到平静舒展。(4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9.答案 ①“供吟笑” 三句是说,眼前又如此天地、风景可供“吟笑” ,那我退休后一定来此居住,绝不等老僧的召唤,但眼下还“功名” 未了,还要去奔波国事。②联系此曲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既有志于功名事业,又向往宁静舒适的生活。(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 7.8.答案 主要叙写了观景、熬药、读书、赏花等日常琐事, 闲静中显出闲适、淡泊之情。
9.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末句将木犀拟人化, “酝藉” 即写出木犀花温雅清淡的风度。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 ,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借以表达了作者对木犀花的喜爱。
10.答案 甲: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乙: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佩缤纷其繁饰兮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夜深忽梦少年事 吴质不眠倚桂树 侵晓窥檐语 8.(1)交代自己在归途中(1分),表达急切归乡心情(1分),引出下文(1分)。
(2)初到武昌情景(1分),仕途经历(1分),想象重回故乡情形(1分)。
(3)表达了想回故乡又怕回乡的矛盾心情(2分)。诗人久别故乡,迫切希望回乡(1分),但又担心故乡交旧离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乡更深的寂寞与伤感(1分)。 9.8.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暮江千顷” ,千顷大江,又值黄昏,营造出空旷辽远的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或:“无处” 一句,写离愁满江,竟连飞鸿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极言愁之多,强化愁情。或:上片最后两句写暮色苍茫,唯有阑干的一角还可见一线天光,营造了灰暗沉重的意境,烘托词人的惆怅心情。而词人倚着阑干,借酒浇愁,愁怀难遣。)或:以乐景衬哀情。上片第三、四句写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突然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②使用比喻(夸张)来写愁。上片第六句以“万斛” 之江水喻愁,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每一点写出手法得1分,具体分析得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
9. 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②岁月蹉跎、青春不驻的悲慨。③离别故土的愁绪以及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④欲归隐田园之心情。(任意答出三点得6分。) 10.(1)北山一片翠绿,绿色倒映在河塘中,显得春意盎然。把北山拟人化,化静为动写出春光的浓厚。
(4分)一、二句写北山河塘绿意浓郁,景中含情,表达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三、四句写作者仔细地数着落花,慢慢地寻觅芳草,很晚才回家,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 )中表现出心情的闲适。
(2)本题考査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意为:北山绿色的山泉涨满山塘,笔直的沟渠和曲折回环的池塘里的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诗人不说绿色倒映在水中,而说“输绿” ,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景写动了,写活了。 11.8. 要点:(1)朴素自然 (2)凝练生动
9. 虚写(或以虚写实、想象)(2分)。不能改(1分),“秋山” 这个意象,带有荒凉、凄清的意味,与诗人抒发的依依离情相吻合(1分)。“青山” 生机勃勃,与诗人抒发的情感背离(1分)。 12.(1) 生动形象地描写群山像奔马一样欲渡江而去的情态(1分);反衬(1分,答“对比” 也可)突出小孤山独立江干、力挽狂澜的形象(2分)。
(2) 此山独立,力挽狂澜,但人却不知(1分),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知才不识才的不满(2分),同时也寄托了自己要独立天地、力挽狂澜的精神追求(1分)。 13.(1)借代,“千门” 代指京城长安;拟人,以“草色闲” 衬托诗人内心之愁。
(2)主人公远望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1分);近看宫阙,错落有致,落日笼罩(1分)。刻画了一位内心孤寂愁苦的思乡游子的形象(2分)。
(3)①“逢世难” 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独将” 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衰鬓” 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 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每点1分)
14.(1)描绘了雨中(后)万顷田地的庄稼郁郁葱葱,风吹过,绿浪翻滚的生机勃勃的画面。(2分。“青锦褥” 描绘正确1分,揭示“生机勃勃” 特点1分)
(2)遥:生动描绘雨后水涨河宽两岸相距更远(1分),但人们仍然兴奋不已,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1分)。忽:生动描绘雨后树枝积水很多(1分),而鹭却习惯性立于其上,终至树枝折断,鹭惊惧而飞的情形(1分)。
(3)①以愁衬愁:往年愁没有粮食与酒,这场雨带来丰年,今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②以愁衬喜:今年愁无储粮储酒之器,反衬出喜雨。③出人意料:先写“雨惬群情” 的诸多情形,结尾转写愁情,反写喜悦,出乎意料,使得诗歌脉络跌宕起伏。(4分。答到两点即可) 15.(1)上片写了一群农家女聚在家门前争看州官的情景。(2分)“旋抹红妆” 的“抹红妆” 表现对“使君” 的敬重、“看使君” 的隆重,“旋” 表现“看使君” 心情的急切。(2分)
(2)下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农家丰收后的富足与欢乐的喜悦心情。(2分)第五句写祭品的丰厚表现百姓的喜悦,第六句写一喝醉的老翁表现百姓的喜悦,从而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2分) 16.⑴ “跳” 这个词运用了比拟的手法,一方面突出了雨势之大之急,另一方面把雨水打在荷叶上又反弹起来的情景描写得绘声绘色,生动别致。(3分)
⑵诗人梦中泛舟西湖花底,满湖烟水,阵阵幽香,不觉沉醉其中。忽然急雨打篷,午梦初惊,对急雨惊梦不无遗憾与抱怨;然而醒来一看,眼前出现的却是绿荷跳珠的美妙境界,欣喜之情又油然而生。(5分) 17.8. “遣” 字传神,“使、令、让” 的意思。(“满” 也可)(2分)说明建业的残破荒芜是人为的,是蒙古军的铁骑和南宋统治者的昏庸造成的。(3分)
9. 颔联将建业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2分)南宋王朝的领土十分广阔,建业的地势也相当的险峻,现在却落得个“社稷空” 的下场,(2分)表达了诗人对元朝统治者的抗议之情和对南宋昏庸君臣的无情鞭挞。(2分) 18.(1)上阕用衬托写梅,先用“赤日黄埃” 的环境来反衬梅谷的清幽,再用月、寒、竹等梅谷的环境烘托梅的姿质,最后用范尉对梅谷的钟情来衬托梅的可爱。(4分。写法2分,具体分析2分)
(2)下阕借对“涧” “水” 和“金屋” “银烛” 的取舍态度,高度赞扬了梅的高洁和不合流俗的品质,也暗示了作者与范尉的精神境界;借“姬傅粉” 和“人如玉” 的对比,凸显出作者与范尉清雅的人格。(每点2分,共4分) 19.(1)上片写的是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送别场景” 等大意对即可,2分)。“游丝” “飞絮” 一以喻情,一以喻人,含蓄地点出离别季节,交待了送留之情事。“一溪” “烟柳” “兰舟” 等意象巧妙地点出送别地点与行人所用的工具。这样,一对恋人在绿柳垂丝,柳絮飞舞的春光中,在水边依依惜别的情境生动地凸现在读者的面前(关键意象以及作用等明确即可,2分)。
(2)这两句表达了离别之后恋人相思之苦,孤独、苦闷、难以排遣的愁绪绵长无尽(下片主要写别后的相思,2分)。以疑问句作结,推想别后的一时一刻都备受煎熬,将思念之苦写到极致,启人思考,给人印象深刻,久久难以忘怀(2分)。 20.(1)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宦游思乡的悲凉;②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③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了自由生活的感慨。(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上片以写景为主,像是一篇凄清哀婉的秋声赋,又像是一幅岑寂冷隽的秋光图。旅舍客馆本已令羁身异乡的客子心中抑郁,而砧上的捣衣之声表明天时渐寒,已是“寒衣处处催刀尺” 的时分了。 “孤城画角” 则是以城头角声来状秋声萧条。
②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孤城画角” 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下面接着说:“一派秋声入寥廓” ,“一派” 本应修饰秋色、秋景,而借以形容秋声,正道出了秋声的悠远哀长,也能给人以空间的广度感, 燕子东归,大雁南飞,都是秋日寻常景物,而燕子飞往那苍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都寓有久别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词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
③用典。“楚台风” 用典。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庾楼月” 亦用典。《世说新语·容止》中说:庾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这里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而于“宛如昨” 三字中表明对于往日的欢情与佳景未尝一刻忘怀。
④直抒胸臆。下片以议论的方式表达了为功名利禄所缚、失去自由随心生活的无奈,有对生活的顿悟,对宦游生活的追悔之意。 21.(1)意象叠加、寓情于景、烘托、视听结合(2分,任答两种),通过落日、断鸿、远路、西风、长笛、高楼六种景物的组合,渲染出一直凄清悠远的意境,抒发了诗人迷惘悲凉的感情(2分)。
(2)通过濯足、断鸿等处,抒发了诗人因多年为官,仕途坎坷,万里飘零,而自然生发出对乡土的怀念之情(2分);通过黄粱一梦的典故,抒发了诗人虽然看清官场险恶,希望回归田园,但功业未竟,道义未行,欲退不甘,还是无可奈何地留在官场的矛盾痛苦的心情(2分)。 22.8.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遭遇不幸、屈居檐下,任鸟雀相触、霜欺雨打的悲凉形象。(3分)作者把檐下随风摆动的铁马看成“无成” 的赤兔、“不逝” 的乌骓,创业无成,抱恨无穷,不幸屈居檐下,鸟雀可以任意触犯,霜雪可以任意欺凌,风雨可以任意吹打。(2分)
9. 对比,作者以铁马往日的经历(“战场猛气,矜蹴踏” )和当前的境况(“踠霜蹄、寄人篱下” “ 潦倒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 )作对比,突出了铁马的悲惨处境。(2分)作者借铁马表现了穷途失意(寄人篱下)、不受重用(怀才不遇)的辛酸和愤慨,(2分)也表现了作者自伤流落潦倒的同时,猛气仍在、壮心不已。(2分) 23.8. “恐” 字描写出美人迟暮、惶恐不安的心理;(1分)“泣” 字描写美人面对秋风霜草潸然 泪下的神态。(1分) 这两个字照应了下两句屮的“怨” “叹” ,(1分) 表达出美人因时光易逝、 红颜不再而伤感和哀怨的感情。(2分)
9. 这首诗歌主要使用了象征手法,以美人象征诗人自己,以美人希望找比翼齐飞象征自己的庙堂之志,从而抒发出诗人政治上得不到当权者赏识、怀才不遇的愤慨 之情。(象征手法2分,分析象征内容2分,思想感情2分,答比喻等手法,只要言之有理 也可酌情给分〉 24.8. (1)碧水边青山矗立,夕阳下有人渡江。(3分)(2)喜悦之情。(2分)
9. (1)“心闲” ,表层是悠闲,深层则是苦闷、失意。(或答:初始尚有悠闲心境,但想起际遇,则苦闷、无奈。)(2)“欲沾巾” ,表现出眷恋京城、渴望再得任用的心理。(3)“心闲” 与“欲沾巾” 并不矛盾,心闲更衬内心的苦闷。(每点2分) 25.8. 通过描绘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2分),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3分)
9. ①人在羁旅的寂寞思乡之情,②半生飘零的悲凉之情,③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每点2分) 26.8.
①以借景抒情手法表现。(1分)前两句写杨柳拂风、梨花带雨,后两句写梨花瓣落,柳条稀疏。春景由繁盛转衰败,隐隐透露出送别的伤感之情。(2分)②以直抒胸臆手法表现。(1分)以“无奈春归去” 点明春将离开,以“春日何太速” 直写春归得快。最后的“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实指春去则莺不啼、花难开,从而表现了对春去的惋惜之情。(2分)
9. ①“丝丝” 指风轻,“点点” 指雨柔。(2分)②“丝丝” “点点” 两个叠词,把春天特有的风轻雨柔的美好韵味尽情透出,同时暗含了柳摇若风、花落如雨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妙画面。(2分)③为下面的抒情做好铺垫。(或叠词还起到了音韵和谐的效果。)(1分) 27.8. 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 ,无人欣赏。(2分)(“竟晓” 一词遥承“梦断” ,)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1分)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当空本是极美的景致,但诗人无心欣赏,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2分)
9. “情” 包括:①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异乡” 言其飘零,“梦断” 言其孤独难眠,乡梦难成。②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爱书成癖却因病不能读,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却家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人感慨无奈。③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暮春时节花自飘零,“过” 字写春天已逝,暗寓时光易逝的感慨。④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想着故人远行天际,自己思念故人却不得相见,只能把思念化作一声长啸。[6分;答出一点给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28.21. 最传神的字是“吞” 和“醉” (2分) 。“吞” ,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 ,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2分)。两个字表现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1分),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1分)。
22. 用典和借代,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1分) 29.8. (4分)丽质天成、芳香四溢、卓尔不群、顽强不屈。
9. (4分)诗人因仰慕,故而“攀援” ;“叹息” 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对崇高人格追求。 30.10. C
11. 示例: 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极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他由网而联想到鱼,于是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的成语(《汉书·董仲舒传》),这个成语本来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作者反用其意,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黄庭坚此联 31.(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远山浮云环绕、细雨迷濛、斜风中白鸟飞翔、渔翁春江垂钓的优美和乐的画面,(1分)由景入情,(1分)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渔翁闲逸自在生活的向往。(1分,能写出对渔翁自在生活的向往即可得分)
(2) 这首词中玄真子是个不求荣华(或清高),闲逸旷达(或超然物外)的渔翁形象。(1分)“浮家泛宅忘昏晓” 一句写渔翁安居舟上,怡然自得;(1分)“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这三句,直抒渔翁不慕荣华,流连山水,不为世俗烦恼所困的超然物外的情怀。(1分) 32.(1) 作者通过视觉、触觉与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 。①视觉上,作者看到残霞夕照,花草繁茂,岸幽湖平,月上云散,写出了西湖的美景;②触觉上,作者手触轩槛,感到清凉,微风拂面,倍感清爽;③嗅觉上,作者在晚风中闻到阵阵莲菱清香,沁人心脾,倍感惬意。[4分。答出一种感官1分,对应分析1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 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悠然闲适之情,超凡脱俗之情。[3分。“喜爱” ,1分;“悠然闲适” ,1分“超凡脱俗” ,1分。意思对即可。] 33.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万笏” 比喻天山山峰;用“琼瑶”
比喻天山山顶积雪。(2分)表现了天山高耸峻峭(或众多连绵)、洁白晶莹的特点。(2分)(特点一个1分,回答到修辞手法1分,分析1分)
诗中的“笑” 表面上是诗人将“山灵” 引为知己,彼此相视而笑(1分),实际上却是作者因遭受贬谪,遣戍边疆的自嘲(或是寂寞的苦笑),表达的是作者被贬边疆恶满怀愁情、满腔不平。(2分) 34.(1) 颔联既直接描写主人公身披莎衣,驾扁舟畅行江湖,或卧或立,穿蒹葭,闻荷香,又以朦胧烟雨和蒹葭之影、菡萏之香等景象作烘托,充分体现了主人公放旷不羁、自由洒脱的心性。(“人物描写” 意占2分、“景物烘托” 意占1分,表达效果占1分)
(2) 在本诗中,“莎衣” 是诗人放旷不羁、自由洒脱、清高脱俗的品性和热爱自然、崇尚自由、蔑视权贵的志趣的写照。(具体准确答出主人公的志趣或品性即可,其中“自由放旷” 意占2分,“脱俗,不慕权贵” 意占2分) 35.13. (1)①颔联写洞庭湖春涨之时远连云梦、西近长安,用夸张手法正面写洞庭湖的浩瀚无际;②颈联写善飞之雁难以渡湖,侧面烘托洞庭湖的浩瀚无际。(4分,画线处各1分)
(2)洞庭湖风景壮阔美丽,但只能画成图画,张挂在豪华的大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而途经此地只感到“苦” “难” 。蕴含着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4分,画线处各1分) 36.(1)“丝丝” 这一叠词(1分) ,看似平常,其实颇见巧妙,从音调上讲,这个叠词协畅自然,念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1分)既逼真地再现了柳枝随风婆娑起舞的柔姿,也生动地描绘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暗衬倚栏人愁绪的万缕千丝。(1分)
(2)“藏” 有藏不住、飘出之意,暗含“愁” 之多。楼儿忒小,因而愁已经藏不住了,要摆脱小楼的羁绊。(1分)“楼儿忒小” 以空间的大小来喻愁之多少,妙用比喻手法。把无形的愁思化作有形的事物,化实为虚。诗人化抽象为具体,巧妙表现了愁情的深重。(1分)
(3)同意这种说法。全词除“海棠” 句外,皆不事藻饰,不事设色,句句明白如画,自然流畅,可谓“平淡” 。(1分)但这种用笔,看似平淡,却意蕴深婉,如,“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去觅归舟” 两句,词人写愁,不写愁多,只说“楼忒小” ,如此“平淡” 的语言,使无法捉摸的愁情具体化、形象化,愁之多,愁之浓重,不言而喻。(1分)“几度” 一句,特设“云” 、“舟” 以写归思,下字运意更见新巧:不说自己思归,却说“愁” 飞出小楼,随云驾雾去“觅归舟” ,且以“几度” 加倍表现,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感情色彩显得更浓重。(1分) 37.8.答案 诗人起笔不是正面写君山,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1分)。第一句“烟波不动” 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沉沉” ,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的凝重。第二句写不见碧绿的湖水,只能看见那对比鲜明的深翠山影(4分)。
9.答案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作者分别运用了想象(虚写)的手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作者把君山想象成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而后又将水中君山的倒影,比喻成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2分)。形象地写出了洞庭君山的秀美,表现了作者对君山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2分)。 38.答案 (1)①托物言志,选用屈原祠作为吟咏的对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抑郁不平。(或使用典故)②借景抒情,都描写了猿猴哀啼,用猿猴的悲啼来渲染悲凉的气氛。(或渲染烘托)③拟人的手法,把猿写得像人一样有“恨” 有“悲” ,形象生动。(4分,答对手法1分,简要分析1分;答对任意两种手法即可)(2)①陆诗与汪诗深切同情屈原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与屈原惺惺相惜之意(或批判了统治者昏聩无能的丑恶嘴脸)。(1分)②陆诗以“滩声” 的“似旧” 反衬人间万事的非旧,而“楚城” 之“荒” 、“猿鸟” 之“悲” 、诗人爱国忧民之情,都蕴蓄其中,令人寻味无穷。(2分)③陆诗以“滩声” 的“似旧” 暗示南宋与楚末的形势“绝不相同” ,这恰巧是对南宋统治者偏安苟活的辛辣讽刺。(1分) 39.14.答案
(1)这首元曲刻画出一个为功名忙碌奔波直至白发年迈(1分),却始终抑郁潦落、不能施展抱负的失意者形象(2分)。
(2)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这两句写秋日景物,又有很强的概括性:表明自己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是这样辛勤劳碌,但却没有结果。景物描写渲染出一派萧索凄怆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的伤心怀抱。②虚实相生。“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实写秋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化用李白《蜀道难》名句,形容自己求取功名的道路艰难,是虚笔。这四句虚实相生,极写作者劳苦奔波却又落寞凄清、无人赏识的凄苦境况。③用典。“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在富春江垂钓的严光(子陵),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菜鲈鱼脍的张翰(季鹰),都是历史上敝屣功名富贵的著名“高士” 。与他们相比,作者觉得自己热衷功名却落得潦倒失意确实十分可笑。(答出一点给2分,答对两处给5分) 40.13、答案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芭蕉雨声” 烘托出作者思念家乡,辗转反侧的愁思。
14、答案 后三句并未从正面回答“归期” 是否已定,而是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北雁在霜林如醉的长空里哀啼,行人在黄花已瘦的疏篱边痛饮,把“有家归未得” 的矛盾心情和“家乡何处是,忘了除却醉” 的深沉乡思作了出色表达。而秋雨打蕉,惊醒了神游故国的美梦。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情景高度统一。 41.8、答案 “嫌” ,嫌弃,作者衷心感谢这盘残灯不嫌弃自已,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2分) “嫌” 字把残灯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孤灯” 不嫌弃诗人的情态(2分) ,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2分) (共6分)
9、答案 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忧虑(2分) ,病中的感伤,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病苦,老之
将至的无奈(3分) 。(共5分) 42.(1)运用了拟人、借代的手法。(2分)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秋风与自己比作朋友似的分别和重逢。诗中假托秋风的口气说,去年黄菊盛开时与你(指作者)分别,今年秋蝉鸣叫时我(秋风自指)又回来了。此联没有直接说是初秋、秋末,而是选择了两个最能表明季节特征的事物:“黄菊” 与“秋蝉” 。听到蝉鸣的季节,用来代指秋初。(结合诗歌具体分析2分)
(2)颈联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着头,抖动拳曲的毛,大雕睁开睡眼看万里青云。一“动” 一“开” ,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 和“盼” (1分),还从侧面显示出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1分)感情:抒发了诗人不服老,想为国立功和积极进取的豪情。(2分) 43.(1)(2分) 借代,“千门” 代指京城长安;拟人,以“草色闲” 衬托诗人内心之愁。
(2)(4分) 主人公远望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1分);近看宫阙,错落有致,落日笼罩(1分)。刻画了一位内心孤寂愁苦的思乡游子的形象(2分)。
(3)(4分) ①“逢世难” 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独将” 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衰鬓” 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 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 44.1.该句将“愁” 巧妙地拆分为“心上秋” ,(1分) 既突出季节为“秋” ,(1分) 又委婉地表明了内心因离别而愁。(1分)
②明月之夜不敢登楼,是因为登高怀远,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让人增添愁苦,表达了月夜思乡怀人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2分)
2.借景抒情。往事如梦。花落成空,美好年华如水,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2分)
②对比(反衬) 。“燕归客留” ,人不如物,更突出了无法归家的哀愁。(2分)
③拟人。词人责备垂柳不能留住亲友,却总是缠留自己的行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2分) 45.8.诗人选取薄暮雪霁天晴时分,出门远眺见遍山白雪,樵人初归,野草燃烧,断断续续的烟霭生于傲立的石松之间,空山寒寂,景物清冷;(2分)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空山独行,情感清冷(心灰意冷、凄凉、失落、苦闷)。(2分)(语言顺畅,无错字别字,1分。)
9.整首诗在写景上,远近结合:选择了“野火” “断烟” “危峰” 等远景,也选择了溪水这样的近景;动静结合,选择了“白屋” “寒日” “溪云” 等静景,也选择“归” “下” 勾勒出山间景物的生气和动态;俯仰结合,写了天上溪水上升腾的云朵,也选择了采樵人沿着羊肠小道缓缓下山;明暗结合,野火为明,断烟为暗,写出了景物时间推移变化;视听结合,这首诗歌前六句全为望景,最后一联写清脆的钟声让诗歌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余韵无穷。(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46.8.表达了诗人长年被拘禁在异国他乡,感到年华已逝(1分),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2分);表现了对故国的深深思念(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9.前两联写遥远的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一二句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极写其荒凉凄惨。(2分)三四句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暗云低垂芳草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极写其荒寒阴森恐怖。(2分)阴惨的景象之中流露出无限的悲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47.8.此词描写闲情难以排遣的苦闷。起句为反问,强调苦闷之深之久;同时有笼罩全篇之效,开端发问之后,句句都是对起句的呼应与发展。(或同时又营造出盘旋沉郁的感情意境)
答出表现“闲情” 的,给2分;答出笼罩全篇或营造意境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9.关系是:“河畔青芜堤上柳” 引起了“新愁” ,“新愁” 亦如萋萋芳草、条条柳丝般每年生发、绵延纤长。
景象是:表现了词人独自立于小桥风露之中的景象,暗示出词人孤独、寒冷、寂寞之情的终难摆脱。
答出关系的,给3分;答出景象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8.(1)首联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宁谧)的东流驿路晨景。高山连绵,树多林茂,朝阳迟升,山路上雾气迷蒙。(2分,清幽、静谧1分,分析1分)
(2)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冬青满路,荞麦满园,山区环境一片静谧,驿路上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晨景。“乱” 形象展现出冬青散发的幽香惹得野蜂成群而来,上下飞舞的景象,“飞” 形象展现了荞麦结实引来山雀啄食的情景(或“首联的静与颈联的动构成对比” );与下文明朝远行为客的孤寂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留恋与不舍。(3分,涉及对动静的分析1分,“飞” “乱” 的具体分析1分,与下文对比作用1分)
(3)尾联想象明朝乘船离去,大江滚滚送行,万里天风突起,隐隐透出游子的哀伤。运用“大江” “天风” 的意象,加之“万里” 修饰,使境界阔大,气势非凡,豪气横生(豪放不羁)确乎有些苏轼的气派。(3分,内容解释1分,意象列举1分,风格1分) 49.1、C
2、“锁”字的本义是关住、拴住、锁住(解释“锁”字本义1分),这里是说笛声萦绕在空寂的楼阁中(解释“锁”字语境义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子思念情郎的愁苦难以排遣的情形(“思念愁苦”1分,“难以排遣”1分)。
3、词人运用想象,描绘了一幅与情郎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图画(“想象”1分,“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图画”1分),创设了一个宁静、温馨的优美意境(意境特征1分),表达了女子渴望与情郎相会的期盼之情(“期盼之情”1分),反衬出女子的离恨之苦(“离恨之苦”1分)。 50.(1) (3分)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景象。乱红飘零水中,随风而逝,在尽日的微寒中,室内香雾萦绕。黄昏时面对细雨当窗,一个人在静静的观看燕子成双。(1.5分)词中蕴含了词人踪迹无定,凄切思乡,孤苦无依,寂寞闲愁的感情。(答出其中一个关键词即给1.5分)
(2) (4分)衬托:下片先写行舟待发,江浦又绿来衬托游子思归。虚实结合:最后三句写虚景,写对未来的展望,对未来的绵绵期冀。化用典故:化用了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句,写出了倦客思归,对家园的向往之情。(答对两点,即给4分) 51.8.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2分)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3分)(意合即可)
9.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包括: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52.8.本词刻画了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虽然词人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 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分析3分;分号前后三处,答出一处给2分,答出两处以上给3分)
9.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溪边住” ,对我深切关怀;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去” ,更是视“我” 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3分)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3分) 53.8.(1)对比。用吴国的雄图霸业以及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和眼前的一片荒凉的景象形成对比。(2)情景交融。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任何的变化,诗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9.(1)吊古伤今之情。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殆尽了。日暮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当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也早已销声匿迹。(2)揭示了六朝兴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事,并警示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3)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希望当今的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 54.(1) 有客人从南海来, 送我珍珠; 珍珠里隐约有字, 想辨认却又不成字; 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 等候官家来征求; 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 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 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答出故事梗概的, 给2分; 答出“欲辨不成书” 的意思的, 给1分; 答出“哀今征敛无” 意思的, 给1分。
(2) “珠中有隐字”, 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 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答出“珠中有隐字” 寓意的, 给2分; 答出珍珠“化为血” 寓意的,
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55.(7分) (1) 容貌病态怪异, 性格坚韧不拔。
用描写刻画外貌, 用比喻突出性格。
(2) 此句意谓: 我为官很久了, 要我再出任官职, 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56.(8分) (1) 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 佳节时愁苦叹息, 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 因愁思而寒夜无眠, 凡此种种, 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
(2) 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 “久” 与“偶” 在时间上一长一短: 三层对比, 层层递进, 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 57.(1) 借楼上笛声、春水暝云、千里燕子、雨中梨花, 从听觉、视觉的角度, 以用典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2) 修禊热闹场景, 清明时节的祭祀, 都因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异地而不能参加, 增添愁绪, 夜不能寐, 江畔独步折柳, 更又回想亲人苏堤“折柳” 送别之场景, 更添思乡之愁苦, 也就令人愁眉不展了。 58.(6分) (1) 【要点】“绿” 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 表现了春风的活力, 显示了春天的生机, 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 言之成理亦可。)
(2) 【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 一洗征尘, 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 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 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 言之成理亦可。) 59.(8分) (1) 兰、蕙、菊都是花草, 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 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 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 后者以陶渊明自况, 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60.(8分) (1) (3分) 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 ①久别重逢的喜悦; 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 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2) (5分) ①想象奇特, 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 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 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 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 语言洒脱灵动。“阆山” 通“阆苑”, “滁州” 望“阆州”, 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 二字导入传说, 忽又接以“楼高” 句设想将来, 灵动超逸, 挥洒自如。 61.(1) 桃花流水鳜鱼肥
(2) 联系“春深” “染衣”, “净” 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 “绿” 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 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 词人通过“钓船” “柴扉” “白鸥” “鳜鱼” 等意象的描写, 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 寓示了他自甘淡泊, 隐居为乐, 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62.8. (4分) 相同点: 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 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 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 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 风竹悦耳, 恬静怡人。
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 秋雨寒枝, 凄冷袭人。
9.(4分) 韦诗: 比喻, 以烛喻月。山月皎洁, 宛如夜烛相伴, 照人无眠。
赵诗: 借代, 借“晕” 代月。“晕” 配以“冷”, 突出月夜寒意侵人; “晕” 又预示天气变化, 引出下句。 63.21.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22.①从结构上看, 开头两句兴起全篇, 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 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 文势陡急, 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 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 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 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 震撼人心。 64.(1) 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 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 “门掩世味” “拈笔忘筌” 暗含诗人难忘世事, 透露出幽愤不平之气; 全诗却以“山” “馀花” “好鸟” 等闲适悠远的意象, 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 意味平淡深长。 65.(1) 三、四两句中的“烟” 有两个特点: 一是色白, 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 第四句以“流” 字描写山岚之动态, 形象生动。
(2) 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喜爱山中夜景, 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 第五句“开门惜夜景”, “惜” 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 二是思家, 最后两句中“无家客” “独” 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66.8.(5分) 全联视听结合, 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 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 “梢影细从茶碗入” 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 “叶声轻逐篆烟来” 运用比拟(拟人) 手法, 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 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 可给1分); 答出光影变化, 给1分; 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 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6分)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 “柴门” “狭径” 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 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 “倦卧” “闲吟” 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 “竹” “雪” “梅” 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答出形象特征, 给2分; 结合诗句分析, 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 只要言之成理, 也可酌情给分。 67.(8分) (1) 轻微、新鲜、清爽等
(2) 大鹏、丹凤, 意象豪迈; 北海、太阳、路茫茫, 意境开阔; 携书佩剑, 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 例: “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是实写, 点明时令和环境; “明年此日青云去, 却笑人间举子忙” 是虚写, 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 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68.(7分) ①(3分) B “后世仰末照” 句是指后代的人都仰慕鲁仲连的光彩, 而不是说会被后人遗忘。
②(4分) (示例) 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 表现了鲁仲连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 诗人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 这是极度的推崇。“后世仰末照” 一句, 又承“明月出海底” 的比喻而来, 形容其光芒能穿越时空而照耀后人, 使之景仰。“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 当平原君欲以千金相酬时, 鲁仲连却笑着离去, 可见他高尚的人品。李白是以鲁仲连为楷模, 表达自己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 同时又希望自己能像鲁仲连一样淡泊名利, 最终能功成身退。
要点一: 辅弼天下, 建功立业。结合诗句: “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 不慕名利, 功成身退。结合诗句: “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 69.8. (5分)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 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 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答出烘托和渲染的, 给2分; 能作简要分析的, 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9. (6分) 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 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 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 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 给3分; 能作简要分析的, 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70.8. 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 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 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 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 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 再说, 天地之大, 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 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