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3高考百天仿真冲刺卷
理 综 试 卷(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Cu 64 Hg 201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现代生物技术利用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导致基因重组,可产生定向的变异
B.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可培育新品种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可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
D.现代生物技术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利用,使生物性状更符合人类需求
2.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右图所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3.为了研究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
B.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
C.可分别用本尼迪特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性糖含量
D.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含量将增加
4.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主要由特定的DNA序列与蛋白质构成,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保证染色体末端完整复制,使染色体的结构保持稳定。当端粒酶存在时,在染色体末端才能合成端粒的DNA,以保持端粒长度。端粒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端粒酶RNA、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右图为细胞分裂时,在有、无端粒酶情况下染色体结构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端粒DNA
B.无端粒酶时端粒逐渐缩短可能导致细胞分裂次数有限
C.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能长久保持分裂能力且不发生癌变
D.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命
5.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则
A.细胞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使其激素分泌增加
B.人体对寒冷刺激做出的反应与乙图有关,与甲图无关
C.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传递给细胞d
D.信号从细胞c传递到d的速度比从细胞a传递到b的快
6.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A.生活中可用铝制的水壶烧水
B.镀锌铁制品破损后,镀层仍能保护铁制品
C.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铁,用电解法冶炼钠
D.电解法精炼铜时,其含有的Ag、Au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
7.反应2C+O2=2CO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 g C(s)与一定量O2(g)反应生成14 g CO(g)
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
B.2 mol C(s)与足量O2 (g)反应生成CO2 (g),
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D.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
8.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操作
目的
A
取4g NaOH加入96mL水中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配置4%NaOH溶液
B
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避免造成误差使滴定结果偏低
C
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
证明升高温度能促进CH3COONa水解
D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
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9.4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X元素原子内质子数之比为1:2,X2-和Z-离子的电子数之差为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W相邻的同主族元素可制成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B.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X、Y、Z
C.WZ4分子中W、Z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且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结构
D.W、Y、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2YO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B.将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
C.检验某酸性溶液中Cl-和SO42-,选用试剂及顺序是过量Ba(NO3)2溶液、AgNO3溶液
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5的NH4Cl溶液或醋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mol/L
B.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C.在c(H):c(OH)=1:10的溶液中,Na、I、NO3-、SO42-能大量共存
D.0.1 mol/LNa2CO3溶液和0.1 mol/L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12.某温度下2 L密闭容器中,3种气体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W
(起始状态)/mol
2
1
0
(平衡状态)/mol
1
0.5
1.5
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B.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此反应△H>0
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该温度下,再向容器中通入3mol W,达到平衡时,
13.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 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C.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D.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14.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4个质子()聚变为1个氦核()的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
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
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1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为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C.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16.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k倍,则
A.第一宇宙速度是同步卫星运行线速度的k倍
B.第一宇宙速度是同步卫星运行线速度的倍
C.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是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k倍
D.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是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倍
17.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5:3。原线圈两端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其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当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0的纯电阻用电器时,用电器恰能正常工作。则
A.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为100V
B.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为60V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36W
D.原线圈中的电流是0. 60A
18.如图所示,倾角为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加速转动时,小物体A与传送
带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只有,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B.只有,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C.只有,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D.无论为多大,A都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19.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有边界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平面(纸面)垂直,磁场边界的间距为L。一个质量为m、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竖直方向运动,线框所在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且线框上、下边始终与磁场的边界平行。时刻导线框的上边恰好与磁场的下边界重合(图中位置I),导线框的速度为经历一段时间后,当导线框的下边恰好与磁场的上边界重合时(图中位置II),导线框的速度刚好为零。此后,导线框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回到初始位置I。则
A.上升过程中,导线框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下降过程中,导线框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C.上升过程中合力做的功与下降过程中的相等
D.上升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比下降过程中的多
20.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有两个正对着的半圆形晃滑轨道,轨道的半径都是R。轨道端点所在的水平线相隔一定的距离。一质量为m的小球能在其间运动而不脱离轨道,经过最低点B时的速度为。小球在最低点B与最高点A对轨道的压力之差为。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一定时,R越大,一定越大
B.、一定时,越大,一定越大
C.、R一定时,越大,一定越大
D.、R一定时,越大,一定越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1小题,共180分)
21.(18分)
(1)某班同学在做“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
①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Rx的阻值,当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100”
的位置时,多用电表指针示数如图1所示,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 Ω。
②某同学按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元件后,闭合开关S,发现A、B灯都不亮。该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检查电路的故障。检查前,应将开关S 。
(选填“闭合”或“断开”)
③若②中同学检查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以确定
A.灯A断路
B.灯B断路
C.灯A、B都断路
D.d、e间导线断路
(2)某同学采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验证规律:“物体质量一定,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
a.按图3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不挂配重,反复移动垫木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配重,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被小车带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
c.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多次改变配重的质量m,再重复步骤b;
d.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
e.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配重受的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作出a-F图象。
①在步骤d中,该同学是采用v-t图象来求加速度的。图4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3个计数点,依次为B、C、D,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
②其余各点的速度都标在了v坐标系中,如图5所示。时,打点计时器恰好打B点。请你将①中所得结果标在图5所示的坐标系中,并作出小车运动的图线;利用图线求出小车此次运动的加速度 m/s2;
③最终该同学所得小车运动的a-F图线如图6所示,从图中我们看出图线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根据图线可以确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小车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
B.小车的加速度可能大于重力加速度
C.可以确定小车的质量约为0.50kg
D.实验中配重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2.(16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弧形轨道的底端恰好与光滑水平面相切。质量为M=2.0kg的小物块B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A从距离水平面高h=0.45m的P点沿轨道从静止开始下滑,经过弧形轨道的最低点Q滑上水平面与B相碰,碰后两个物体以共同速度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经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
(2)A与B碰后速度的大小;
(3)碰撞过程中系统(A、B)损失的机械能。
23.(18分)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后,许多科学家为测量电子的电荷量做了大量的探索。1907~1916年密立根用带电油滴进行实验,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是某一数值的整数倍,于是称这数值e为基本电荷。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d。当质量为的微小带电油滴在两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两板间不加电压时,可以观察到油滴竖直向下做匀速运动,通过某一段距离所用时间为t1;当两板间加电压U(上极板的电势高)时,可以观察到同一油滴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且在时间t2内运动的距离与在时间t1内运动的距离相等。忽略空气浮力。重力加速度为g。
(1)判断上述油滴的电性,要求说明理由;
(2)求上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
(3)在极板间照射X射线可以改变油滴的带电量。再采用上述方法测量油滴的电荷量。如此重复操作,测量出油滴的电荷量如下表所示。如果存在基本电荷,请根据现有数据求出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电荷量
0.95
1.10
1.41
1.57
2.02
24.(20分)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的区域内存在着沿轴正方向、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
的区域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从轴上的点以沿轴正方向的初速度射出,恰好能通过轴上的点。己知带电粒子的质量为,带电量为。、、均大于0。不计重力的影响。
(1)若粒子只在电场作用下直接到达D点,求粒子初速度的大小;
(2)若粒子在第二次经过轴时到达D点,求粒子初速度的大小
(3)若粒子在从电场进入磁场时到达D点,求粒子初速度的大小;
25.(14分)过氧化氢对环境友好,性质多样,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实验室利用反应可制备氧气。
①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H2O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
条件
现象
结论
1
温度/℃
催化剂
2
40
FeCl3溶液
3
20
FeCl3溶液
4
20
MnO2
5
20
无
实验1、2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实验中可以表明该反应速率差异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MnO2做该反应的催化剂,使用如右图所示装置的A部分制备O2,避免反应过于剧烈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Na2O2与水反应也可生成O2。某同学取4g Na2O2样品与过量水反应,待反应完全终止时,得100mL溶液X和448mL O2(已折算为标准状况)。该同学推测样品中含有杂质或反应中生成H2O2,并进行实验研究。
①取少量X于试管中,滴加FeCl2溶液,立即生成红褐色沉淀。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通过如上图所示整套实验装置测定Na2O2样品的纯度,假设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取25mL X,滴入烧瓶内使其与过量KMnO4酸性溶液反应,最终生成56mL O2(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此样品中:Na2O2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26.(10分)工业上以锂辉石(
,含少量Ca、Mg元素)为原料生产碳酸锂。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
②某些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T/℃
20
40
60
80
S(Li2CO3)/g
1.33
1.17
1.01
0.85
S(Li2SO4)/g
34.2
32.8
31.9
30.7
(1)从滤渣1中分离出A12O3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括号表示加入的试剂,方框表示所得到的物质。则步骤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g(OH)2和CaCO3。
向滤液1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 。
(3)向滤液2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过滤后,用“热水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将Li2CO3粗品制备成高纯Li2CO3的部分工艺如下。
a.将Li2CO3溶于盐酸作电解槽的阳极液,LiOH溶液作阴极液,两者用离子选择透过膜隔开,用惰性电极电解。
b.电解后向LiOH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过滤、烘干得高纯Li2CO3。
①a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b中,生成Li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7.(14分)甲、乙、丙、丁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甲+乙丙+丁
(1)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乙为水。
① 若甲为块状固体,丙为可燃性气体,其分子内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则丙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 若甲是由N和Cl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右图所示,丙具有漂白性。则甲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
(2)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乙为水。
① 若甲和丙是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且组成甲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 若丙和丁都可在一定条件下还原CuO,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③ 若甲是由N和O元素组成的气态物质,呈红棕色。将3.36 gFe加到一定量丙
溶液中,收集到1.12 L气体丁(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转化关系测定氨分子的组成。现用
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下浓氨水,至不再反应为止;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待恢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试管内液面上升至处。
① 滴下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② 证明试管内“不再反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 。
28.(20分)有机化合物F是合成电子薄膜材料高聚物Z和增塑剂P的重要原料。
(1)某同学设计了由乙烯合成高聚物Z的3条路线(I、II、III)如下图所示。
① 3条合成路线中,你认为符合“原子经济”要求的合成路线是(填序号“I”、“II”或“III”) 。
② 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
③ l mol F在O2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3,消耗7.5mol O2,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吸收峰,且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F分子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
Y+F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R、R′代表烃基或氢原子)
合成P的路线如下图所示。D分子中有8个碳原子,其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且
分了内只含有两个-CH3。
① 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② BC的反应中,B分子在加热条件下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C;C分子中只有1个碳原子上无氯原子。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
③ 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
④ 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填数字) 种。
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M和N b.一定条件下M可以转化为N
⑤已知:
(R代表烃基或氢原子)
A的同系物W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请参照示例写出以W和另一种有机物为
原料合成肉桂醇()的合成路线: 。
29.(18分)下图表示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体内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完成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
(2)完成②过程需要____________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_。
(3)植物体内通过③过程合成的有机物 (C6H10O5)n包括____________。
(4)过程④、⑤共同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
(5)若X是抗体,产生此物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 ,该细胞中完成⑥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6)土壤中能产生脲酶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尿素。因此,可以利用___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分离出尿素分解菌。
30.(16分)体色是划分鲤鱼品种和检验其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2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样地点
取样总数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黑鲤
红鲤
黑鲤:红鲤
1号池
1699
1592
107
14.88:1
2号池
62
58
4
14.50:1
(1)鲤鱼体色中的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_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 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F1;
②
③
预期结果_________。
(4)如果_________与_________相符,说明上述推测成立。
31.(16分)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最有效的抗癌制剂之。目前,生产紫杉醇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生长的红豆杉树皮,而大量剥取树皮会造成树木的死亡和资源的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红豆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研人员取生长状况相似的野生南方红豆杉和人上栽培的南方红豆杉,分别测量其不同部位完全烘干的样品中紫杉醇的含量(占干重的百分比),测定结果见表l。
表1 南方红豆杉树木各部位紫杉醇含量(%,w/w)
树皮
树叶
枝条
种子
野生植株
0.01777
0.00946
0.01280
0.01406
人工栽培植株
0.01483
0.00102
0.00193
0.01256
从实验结果看,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为保护红豆杉资源,应以其 为原料,提取、分离紫杉醇。
(2)科研人员为寻找更多紫杉醇来源,尝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杉醇。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中紫杉醇含量(%,)
实验组别
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与水平
外植体
树皮
树叶
顶端分生组织
1
2mg/L 2, 4-D
0.000
0.000
0.001
2
2mg/L 2, 4-D+0.5mg/L NAA
0.000
0.002
0.002
3
2mg/L 2, 4-D+0.5mg/L KT
0.004
0.027
0.004
4
1.5mg/L 2, 4-D+0.5mg/L KT
0.000
0.012
0.009
5
0.5mg/L2, 4-D+1mg/L NAA+0.5mg/L KT
0.000
0.027
0.004
①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最适合做外植体,经过________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
(3)2,4-D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还可以应用在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两点即可)。
2013高考百天仿真冲刺卷
理综试卷(二)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D
A
B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D
A
B
C
B
D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80分)
21.实验题(18分)
(1)①2.6k (2分)
(或2.6×103 2600)
②断开 (2分)
③D (2分)
(2)①0.44(3分)
②如图1
(标点2分)
(连线2分)
1.0(0.95~1.05)(2分)
③ B (3分)
22.(16分)
(1)A从P滑到Q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分)
解得A经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
(3分)
(2)A与B相碰,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2分)
解得 (3分)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3分)
解得A与B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分)
23.(18分)
(1)当极板上加了电压U后,该油滴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说明油滴受到的电场力竖直向上,与板间电场的方向相反,所以该油滴带负电。 (4分)
(2)设油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f与速度大小v满足关系f=kv
当不加电场时,设油滴以速率v1匀速下降,受重力和阻力而平衡,即
(2分)
当极板加电压U时,设油滴以速率v2匀速上升,受电场力、重力和阻力,即
(2分)
(2分)
根据题意: (1分)
解得 (2分)
(3)如果存在基本电荷,那么油滴所带的电荷量Q应为某一最小单位的整数倍,即油滴电荷量的最大公约数(或油滴带电量之差的最大公约数)为基本电荷。
由于
可以看出,油滴带电量之差都近似为某个数的整数倍,即
所以
或者采用作图的方法:
由于油滴所带电荷Q是基本电荷e的
整数倍。即
其中为整数)
以自然数n为横坐标,以电荷量Q为
纵坐标,建立坐标系。
找出油滴带电量之差的最大公约数,再
将电荷量Q1与这个最大公约数的比值
(四舍五入取整)作为,将坐标()对应的点标在坐标纸上,最后作一条直线,使这些点尽可能落在直线上,则为该直线的斜率。
如图2所示,。
说明方法(3分)
写出结果e=1.50×10-19c~1.58×10-19c或(k为自然数)(2分)
24.(20分)
(1)粒子只在电场作用下直接到达D点
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粒子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 ① (1分)
沿y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 ② (1分)
加速度 ③(1分)
粒子只在电场作用下直接到达D点的条件为 ④ (1分)
解①②③④得 (2分)
(2)粒子在第二次经过x轴时到达D点,其轨迹如图3所示。
设粒子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与辐的夹角为,
轨迹半径为R,则
⑤ (1分)
⑥(2分)
粒子第二次经过轴时到达D点的条件为
⑦ (2分)
解①②③⑤⑥⑦得
(2分)
(3)粒子在从电场进入磁场时到达D点,其轨迹如图4所示。
根据运动对称性可知
粒子在从电场进入磁场时到达D点的条件为
⑧
其中为非负整数。
解①②③⑤⑥⑧得
25~28题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25.(14分)
(1)①(2分)温度
(2分)比较FeCl3溶液和MnO2作为催化剂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的差异
(2分)产生气泡的快慢
②(2分)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H2O2溶液的速率
(2)①(3分)2Fe2++4OH-+H2O2=2Fe(OH)3↓
②(3分)97.5%
26.(10分)
(1)(2分)Al3++3NH3·H2O=Al(OH)3 ↓
(2)(2分)Ca(OH)2(s) Ca2++2OH-+3NH4+
+
Mg2+
Mg(OH)2(s)
(3)(2分)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热水洗涤可减少Li2CO3的损失
(4)①(2分)2C1--2e-=Cl2↑
②(2分)2Li2OH+NH4HCO3=Li2CO3+NH3+2H2O
27.(14分)
(1)①(2分)
②(2分)+1
高温
(2)①(2分)2Na+2H2O=2Na++2H-+H2↑
②(2分)C(s)+H2O(g) CI(g)+H2(g)
③(2分) 6Fe+2OH++5NO3- 3Fe2++3Fe3++5NO(g)+10H2O
(3)①(2分)8NH3+3C12 N2+6NH4Cl
②(2分)待产生的大量白烟沉降后,继续滴加浓氨水,不再产生白烟
28.(20分)
(1)①(2分) I ②(2分)
③(2分)羧基
(2分)
(2)①(2分)
②(2分)
③(2分)
④(2分)2
⑤(4分)
29.(每空2分,共1 8分)
(1)叶绿体基质 (多种)酶、五碳化合物(或C5)
(2)光ATP和NADPH
(3)淀粉和纤维素
(4)ATP和[H] (或ATP和NADH、ATP和H+)
(5)效应B细胞 核糖体
(6)仅以尿素为氮源
30.(每空2分,共16分)
(1)黑色
(2)2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3)②F1与隐性亲本(红鲤)杂交
③观察后代性状表现,统计其性状分离比例
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3:1
(4)实验结果 预期结果
31.(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6分)
(1)树皮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树叶(枝条、种子)
(2)(4分)
①研究植物不同部位做外植体所形成的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的含量(2分)
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的组合与水平对愈伤组织中紫杉醇含量的影响(2分)
②树叶 脱分化
(3)(写出两点即可)。
除草剂,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生根,培育无子果实或促进果实发育等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