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寿光8万农民工“寒冬”不失岗 崔永刚 王德贞 本报寿光12月29日讯 今天上午,虽然天寒地冻,但寿光市侯镇项目区内却是春意盎然。山东联盟化工集团在此举行新员工宣誓上岗仪式,25岁的农民工王发亮和46名工友经过1个月的岗前培训,今天正式上班,从此成为寿光8万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员。‎ 正当一些地方的很多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纷纷裁员应对经济“寒冬”时,寿光却是另一番景象。寿光市总工会副主席李仁光说,目前全市有大小企业4088家,其中的8万名农民工,已全部纳入工会组织。为保障农民工权益,寿光市总工会发出了《致厂长(经理)的一封信》,倡议企业理性应对危机,不做“经济性裁员”,这一举措得到了城内企业的集体响应。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出口型企业,虽然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是1000多名职工无一下岗。公司总经理杨树仁认为,让职工有稳定的收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且熟练工人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裁掉容易招回难。杨树仁说:“关键时刻要有担当,企业愿做农民工的‘挡风墙’。”‎ 目前在寿光,农民工不仅没有因经济“寒冬”而失岗,今年全市146亿元的工业投入还催生了近万个就业岗位,又吸纳了8622名农民变工人。仅山东联盟化工集团今年就开工了5个项目,新招进了951名农民工。‎ ‎“寿光企业能从容应对危机,被称为‘寿光模式’的银政企合作,功不可没。”山东社科院研究员秦庆武介绍,寿光的银政企合作,就是由政府建立中小企业协会和政策性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至今,作为银企“红娘”的担保公司,已为寿光25家中小企业提供了4550万元贷款担保,助其在“风雨飘摇”中站稳脚跟。‎ 工业之外,快速发展的服务业也生成了一汪就业“活水”。近日,寿光全福元超市东城店开业,新聘800多名农民工;银座商场寿光店临近开张,又推出1600个招聘岗位。据悉,已有10家大型卖场先后落户寿光。‎ 从今年10月下旬开始,寿光市职业介绍中心专门设立了“失业农民工登记服务窗口”,该中心主任刘月祯今天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前来登记失业的人数为零。”‎ ‎(有删改)‎ ‎(1)在经济“寒冬”中,寿光是怎样保证农民工不失岗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章分别从政府、工会、企业及“银政企合作”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在经济“寒冬”中,寿光是怎样保障农民工不失岗的,作答时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就可得出答案。‎ 答案:政府积极增加经济投入,工会及时倡议维护权益,企业履行责任勇担当,“银政企合作”渡难关,发展项目增岗位。‎ ‎(2)这则新闻的导语有何特点?好处是什么?试加以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则新闻打破了一般的新闻导语概括新闻内容的特点,采用叙述故事的方式,这种方式更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还保持了新闻的时效感和新鲜感。‎ 答案:特点:有悬念。好处:以简单而充满吸引力的文字,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将“旧闻”转化为“新闻”,保持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由于这则新闻中的事件时间跨度相对较大,发稿时新闻已经成了“旧闻”,但记者巧借新员工宣誓上岗仪式这一事件,以及具体的普通农民变成工人的事实,把“旧闻”变成了“新闻”;同时也过渡到了新闻的主题。‎ ‎(3)美国著名记者唐·怀特黑特说:“一篇好的报道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 本文是一则采写工作经验的新闻,但记者巧妙地采用人物的视角和讲述故事的方式来报道,使人读来毫不枯燥。请举例分析本文是怎样“讲”新闻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让新闻中的人物现身说法。如让寿光市总工会副主席李仁光说工会是怎样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让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树仁说“企业愿做农民工的‘挡风墙’”,这就把新闻人物与读者的距离拉到了最近。②记者讲述自己在采访中的所见所感。如导语中“今天上午,虽然天寒地冻,但寿光市候镇项目区内却是春意盎然”,这是一种具有强烈个人心理感受的描述,可以赋予新闻人情味。③由记者同被采访者共同讲出新闻事实。如篇末“从今年10月下旬开始,寿光市职业介绍中心专门设立了失业农民工登记服务窗口,该中心主任刘月祯今天告诉记者:“到目前,前来登记失业的人数为零。”使读者易于接受,且能引人深思。‎ ‎(4)这则新闻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它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也有些许可以改进的地方。你认为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篇消息的结尾处,缺少与开头的呼应。王发亮是谁,他上班当天怎样了,等等,均没有交代。如果消息结尾处再回归到导语中的人物上,用另一个生活化的情形收尾,呼应开头,或深化主题,将是较为成功的一笔。②消息来源交代不清,无法验证消息真实性。比如这条消息中的“据悉,已有10家大型卖场先后落户寿光”,没有交代消息来源,使人无法确信,这是记者写作中的疏漏。③消息的清晰度和可信度低。该消息中使用“近日”含糊表达时间,而文中所记事实,只能发生在具体的时间内。‎ ‎2.(2012·襄攀四中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约克·伊万斯今夜值班 罗伯特·凯塞 在德国对英国狂轰滥炸的时候,人们很少能想起伊万斯,更不会在他那瘦小的胸膛上挂一枚奖章,即使在他死后也不会。‎ 他绝不会在一次伴随着低沉的鼓声和嘶哑的喇叭声进行的殡仪中接受人们的致敬。事实上,人们很可能根本不会为他举行葬礼。‎ 战争打响之前,他没有做过任何足以使自己为人所知的事情。他在码头上干活儿,那里尘土飞扬,对他的肺部有影响。上次世界大战后期,为招募新兵进行的体格检查并不十分严格。尽管如此,由于视力差和其他缺陷,人们还是拒绝他入伍。‎ 然而,尽管他无声无息,他却具有英雄的品格。‎ 让我们继续讲伊万斯的故事吧。他死前成了一名防空民防人员。他接受了一年的训练,学习如何戴防毒面具;如何让昏倒的妇女苏醒过来;怎样把行人引导到最近的防空洞等等。在训练中,他的表现平常。 ‎ 这天夜里,约克·伊万斯值班。过去一个月中,他几乎每夜都要值班,因为每夜都有空袭警报。如果他还活着,那么,他每次都得值班。现在,空袭随时都可能发生。‎ 那天夜间11时,他打电话给民防指挥中心,报告说他看到远处有一点亮光。伊万斯的长官听到是伊万斯,就漫不经心地说,那是有人在抽雪茄,不过烟火太亮罢了。‎ 伊万斯守护在郊区某地一个公用电话间旁边,敌人轰炸城区时,这里也挨过炸弹,当一枚大炸弹丢下来时,他没有来得及离开。‎ 这个炸弹没有爆炸,对此伊万斯开始很高兴。炸弹是带着撕裂人神经的尖叫声落到地面上的,过了一会儿,伊万斯想到他应当去看看这枚炸弹。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炸弹,在受训期间,他看过不少图片和图表,知道这是一枚定时炸弹, 而且是一枚大的。‎ 几分钟后,他把这一切向上司作了报告。‎ ‎ “炸弹在哪里?”上司问道。‎ ‎“在街心花园里。”伊万斯答道。‎ 上司命令说:“把无关的人赶走,把附近住宅里的人撤光,让行人不要靠近!”‎ ‎“是,先生!”伊万斯说。‎ 伊万斯遵照命令行事。在不到一小时内,他把附近几户居民撤走。在这以后,他坚守在岗位上疏导行人。‎ 早上7时以前,行人不多。在这以后,上班的工人和各种行人成群结队而至,有的步行,有的骑自行车,有的乘汽车。‎ 在连续遭到轰炸的地区,有这样一种荒唐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对可能造成严重伤亡的事情,反而非常好奇。‎ 突然,约克·伊万斯发现他一个人得干两个人的事。这枚炸弹落在两条街的交叉口上,使四个方向的行人都受到威胁。‎ 伊万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他把炸弹后面100多码的地方用绳子拦了起来,然后,他把自己的岗位移到十字路口的中间。‎ 有数以百计的行人听到他说:“此处有定时炸弹,请走开,请走开。”他们走开了。‎ 从这里路过的人中有一位是附近圣公会教堂的神父。这位神父向记者提供了关于伊万斯生命最后时刻的最生动的情况。‎ 神父说:“他几乎完全没有必要用手指炸弹在哪里,炸弹就在他身后的草坪上。很明显,他是了解这是多么危险的。他面色苍白、憔悴,但是,从他的声音中人们听不到丝毫颤抖。我永远忘不掉这个:他吹哨子,呼喊着,要人们离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像中世纪的麻风病人,他摇着铃,呼喊着‘避开我,避开我!’” 。‎ ‎“我要他用绳子把大街拦起来,然后自己撤离。但是,他却对我说:‘我的任务是留在这里。请走开吧,不要给别人树立坏榜样。’于是我只得走开,到电话间打电话向有关方面求助。”‎ ‎ 9时10分,炸弹爆炸了,把地面炸开了一个大弹坑。伊万斯连尸骨也没有留下。‎ ‎ (选自《西方新闻作品选读》)‎ ‎(1)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运用目击者的话语,记述新闻主人公约克·伊万斯在生死关头从容不迫、忠于职守的感人事迹,增强了现场感和真实性,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 B.文章开头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吸引读者眼球,为下文叙写一位忠于职守的忘我的英雄作铺垫。‎ C.“人们对可能造成严重伤亡的事情,反而非常好奇”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用“这样一种荒唐的现象”来反衬约克·伊万斯疏散群众工作的难度,衬托伊万斯忘我的精神。‎ D.“长官听到是伊万斯,就漫不经心地说,那是有人在抽雪茄,不过烟火太亮罢了”,这句话表明,伊万斯的工作从来就没有得到上司的重视,他的上司对社会安全漠不关心,这也为下文写他孤军奋战埋下了伏笔。‎ E.作者使用“这天夜里”“夜间11时”“过了一小会儿”“几分钟后”“在不到一小时内”“早上7时以前”“9时10分”这些表示时间推移的短语,增加了现场紧迫感,目的是使读者的心跟随作者的叙述而悬起来。‎ 解析:选AC。B.应为“先抑后扬”;D.说法绝对,也许伊万斯的上司当时是警惕性不够,但从后面与伊万斯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上司对群众安全是重视的;E.“目的”分析有误。‎ ‎(2)这个特写标题看似平常,文中也多次强调伊万斯是个“平常人”,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必须先总体把握文章的这一写法特点——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分析时还要注意,无论是标题,还是反复渲染约克·伊万斯的“平凡”与“普通”的文字,都是为了表现他的英雄行为作铺垫的。‎ 答案:新闻标题朴实,就像一个貌不惊人的普通人,但是,新闻内容却让人大为震惊。文中也没有对新闻主人公约克·伊万斯的肖像进行描写,只是多次强调他是个平常人,如“在训练中,他的表现平常”,“没有做过任何足以使自己为人所知的事情”,“他无声无息”,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死亡的威胁面前,从容自若,镇定地指挥行人,以自己的牺牲彰显了严守岗位、自我牺牲精神的伟大。在这一点上,他具有“英雄的品格”。作者的用意是,通过写他的极平凡,反衬平凡中的伟大,使人们在强烈的对比中,为英雄行为所折服。(言之成理即可)‎ ‎(3)约克·伊万斯发现定时炸弹后做了一系列的事情,他的这些行为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学生应该认真阅读有关约克·伊万斯发现定时炸弹后所采取的措施的文字,从中归纳提炼出人物的品质特点,如镇定从容、尽心尽责、勇于牺牲等。‎ 答案:虽然约克·伊万斯知道身处定时炸弹边上的巨大危险,他的面色苍白、憔悴,但是,从他的声音中人们听不到丝毫颤抖,在众人的生与自己的死的选择中,他是那样镇定、从容。虽然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防空民防人员,但在生死关头却能恪尽职守,竭尽全力疏散行人,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置自己安危于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连尸骨也没留下,而数以百计的人却因为他的疏导而得救。这是一种多么感人的、壮烈的献身精神!(意思对即可)‎ ‎(4)这篇特写的开头原来有这么一段议论的话:“艺术家完全应该以他为模特儿,塑造大英帝国精神的形象,就是依靠这种精神,大英帝国才维持到今天。”有人说这是画龙点睛,有人则说这是画蛇添足。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时,考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和写作技能,并能结合所给的新闻文本阐述自己的见解看法,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一般答题模式是:先表态后阐述。‎ 答案:示例一:我赞成“画龙点睛”说。面对约克·伊万斯这样的英雄,作者不应该以纯客观的手法来写作。作者应该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也可以有一语中的的议论、发自肺腑的抒情。这是动情的评价,既是抒情也是议论,对特写塑造形象、讴歌英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示例二:我赞成“画蛇添足”说。约克·伊万斯是千千万万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英雄之一,但说艺术家应当以他为模特儿,“塑造大英帝国精神的形象,就是依靠这种精神,大英帝国才维持到今天”,就有溢美与夸大之嫌,使本来感人的故事反而显得做作,失去其感人肺腑的震撼意义。况且还带有明显的政治宣传色彩。所以,还是删掉这段议论比较好。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倾听历史的诉说 ‎——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侧记 马六甲,是马来半岛历史上最悠久的古城,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航程中多次驻节的地方,是马来西亚摆脱西方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的地方……当地人常说:“了解了马六甲的历史,就意味着了解了马来西亚的历史。”‎ 历史的回声,伴随着马六甲海峡的涛声。11月11日下午,正在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马六甲。这里呈现着热烈的景象:高楼上悬挂着印有“热烈欢迎胡锦涛主席及夫人莅临马六甲”的巨大绸幅,众多马六甲市民沿途夹道欢迎。欢迎的热潮,印证了《星洲日报》“胡锦涛访马”专页前一天刊登的市民心声:我们希望能让胡主席感受到马六甲人民的热情。‎ 胡锦涛来到双岛城岸边的马六甲海峡石碑旁,拿起望远镜眺望这片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浩渺海域。水天之际,碧波荡漾;云霞之下,艨艟巡行。胡锦涛详细询问了海峡通商、港口建设等情况。当地官员介绍,当前世界海上贸易的25%都经过马六甲海峡,日轮船穿行量超过200艘。‎ 人们兴奋地簇拥过来,争相同胡锦涛合影。两位居民捧着两只精致的瓶子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到胡锦涛面前,原来他们是要向中国贵宾赠送马六甲海峡的海水、沙粒标本。胡锦涛高兴地说:“感谢你们的珍贵礼物!”‎ ‎“我早就听说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今天到这里来确实是百闻不如一见。距今600多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曾多次到过这里,现在经过这里航行的中国船只越来越多。我们要把中马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继承和发扬下去。”胡锦涛在参观结束时对当地陪同人员的一席谈话,道出了中马两国人民共同的感受。‎ 棕榈婆娑,波涛细语,仿佛依然在诉说600多年前的动人故事。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用和平的方式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用合作的方式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繁荣。马六甲百姓精心为郑和建亭、塑像、修庙,用郑和的名衔为这里的山峰和水井命名,表达他们对来自远方的和平友好使者的尊崇和怀念。‎ 马六甲的中华记忆是温馨的。胡锦涛专门参观了这里的巴巴娘惹博物馆。巴巴娘惹是指15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加(马六甲)王国、满者伯夷国、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一般为男性华人与当地妇女通婚所生,男性称巴巴,女性称娘惹。他们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马来文化。这座博物馆的建筑已有113年历史,亮丽的砖瓦,木制的窗板,黑色匾额上镌刻的金色汉字,显示了鲜明的建筑特色。室内陈列的黑檀木桌椅、描绘中国风景的屏风、产自中国的瓷器、传统婚礼服饰等,既显出浓厚的中华文化渊源,也反映出文化交融的特征。‎ 胡锦涛一边参观,一边询问博物馆主人曾金礼一家几代人生活在这里的情况。他饶有兴致地从墙上的老照片中分辨出曾金礼年轻时的形象。得知他们特有的生活习俗时,胡锦涛说:“这就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 主人特意向胡锦涛展示了一幅绘画作品:600多年前马六甲海峡港口的街道繁荣兴盛,郑和宝船和满剌加国王的船相依泊岸的场面栩栩如生。画作表达了两国人民对中马友好交往历史的深深感念。‎ 依依惜别,当地民众聚集在街道两旁,不停地挥动中国国旗,中国留学生们激动地高呼“祖国万岁”。胡锦涛向欢送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这是胡锦涛在同马来西亚领导人的交谈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是体现中马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的一句话,这是中马两国人民心中常常念记的一句话。‎ 胡锦涛访问马来西亚,适值新中国同马来西亚建交35周年。这次访问增进了中马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了两国互利合作,推动了中马战略性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正如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所说,胡锦涛主席这次访问恰逢其时。 ‎ 马六甲的友谊诉说,贯串中马友好的历史,也必将伴随中马友好的未来。‎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点明马六甲在马来西亚悠久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也强调了胡主席此次访问的重大历史意义;照应题目,引起下文对中马历史友谊的诉说。‎ ‎(2)文章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场面?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对文章主体部分划分层次,明确文章共写了五个场面,并用简洁的语言对场面进行概括;其次要分析这五个场面描写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和其表达效果。‎ 答案:文章描写了马六甲民众夹道欢迎、争相合影、赠送标本,曾金礼展示绘画作品和依依惜别等主要场面。这些场面描写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让读者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马六甲当地民众的巨大热情以及中马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3)文章在安排上为什么采用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的写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深刻理解描写历史与现实的作用。‎ 答案:这样安排有利于揭示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在说明中马友谊源远流长的同时,揭示现实与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和美好前景;在展示深厚友谊现实的同时,揭示两国的友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4)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评价中马友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按历史传统、文化渊源、民众基础三个角度进行概括;其次要对概括出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评价时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注意语言要简洁、流畅、得体。‎ 答案:①中马友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可以上溯到郑和下西洋;②中马友谊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对巴巴娘惹博物馆的描写可以看出中马有由民族交融而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③中马友谊有坚实的民众基础,从文中民众活动高度的自发性可以看出民众的巨大热情。总之,中马友谊必将有着美好的未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感动的中国更有力量 ‎——专访《感动中国》节目总策划梁建增 ‎①记者曹建文(以下简称记者):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今年已是第九年举办,《感动中国》初创时是一种什么背景?怎么想到用“感动”两字作为品牌内涵? ‎ 梁建增(以下简称梁):《感动中国》属于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2003年,《东方时空》创办了十周年。大概是2002年秋天的时候,我们想尝试求新求变,就想到了年度人物评选这种方式,希望从年度人物入手,梳理过去一年哪些人和事对公众有影响。从最早的讨论开始,各种有激情的想法开始碰撞。讨论到最后,大家有了一个简单的共识,“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这应该是《感动中国》最早的“核”。 ‎ 有了“核”,然后再打磨“细节”、“瞬间”、“故事”、“感性”这些关键词,最本源的东西——“情感”就浮出来了。“感动”两个字随后就蹦出来了。‎ ‎《感动中国2002》是我们制作的第一期节目,那些当选的人我都还记得。有郑培民、张荣锁、王选、张瑞敏、刘姝威、张前东、赵新民、姚明、黄昆、濮存昕。我们当时只求一个内在的东西,那就是感动。这种设计在2002年,还是非常独特的。‎ ‎②记者:《感动中国》被人们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两个字就是体现精神倾向的。那么,怎样才算是“感动”?怎样才算是“感动中国”? ‎ 梁:“感动”这样一个词,可以说是非常感性的。它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你问一个人:除了悲伤,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流泪?他的回答可能非常出乎你的意料。如果每个人都把这个理由写出来,可能是非常奇妙的。而且“感动”也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过去感动的事,你现在可能只是会心一笑。年轻时候无动于衷的,年纪大的时候,可能会突然被触动。‎ 我们提倡的感动,不是文学家、美学家所说的那种细微的、个体的感动,而应该是一种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属于一个巨大社会群体的心理体会,能够向社会传播,也能够让受众接受认可的一种情绪和价值判断。‎ 具体说,它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有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精神,有为人民服务的利他传统。在我们年度人物里,比如钱学森、钱伟长,他们都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我们向科学家致敬,因为他们的成就,更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改革创新精神。更多的来自基层的平凡人,比如今年的郭明义、刘丽、王万青,都是非常典型的利他主义者。‎ ‎③记者:作为媒体人,常年与冷静客观的新闻打交道,《感动中国》这样一个情感丰富的节目,是不是也给您本人带来了特别的感受?‎ 梁:做这样的节目,需要客观冷静的眼光,也非常需要热情,这种热情不是工作热情,而是作为一个人,他内心所拥有的善良、责任和激情。‎ 说实话,这是我非常偏爱的一个节目。节目的制作过程非常艰辛,但也非常愉快。我们的主持人敬一丹、白岩松每次在节目开场的时候都有简单的表白,非常有特点。比如,今年他们说:还是这个季节,还是这个时间,还是对温暖的渴望,还是您期待的目光。在这个极具变化的时代里,总要有一些不变的东西,让我们向前走的时候,会更踏实。‎ 这些都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话,观众期待这个节目,主持人期待这个节目,我们整个团队都非常期待这个节目。我们期待的是什么呢?是一种温暖,一种来自人内心的力量。“感动中国”人物的作为,正是这种温暖和力量的源泉。‎ 因为节目的特质,它产生一种特别的吸引人的力量。每年一到深秋,大家开始主动联络,相互收集自己听说的、感受到的感动,只等时间一到,就放下手头的工作,投入到《感动中国》中来。‎ ‎ (有删改)‎ ‎(1)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篇访谈由三部分组成,回答本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记者的每一次提问,这是概括的方向。其次,要注意结合访谈对象的回答。这样总结出来的答案才是准确、全面的。‎ 答案:①《感动中国》的初创背景;②“感动”两字的内涵;③《感动中国》制作者的感受。‎ ‎(2)《感动中国》节目中的“感动”两字包含哪些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答题有效区域为文章第②部分,这部分中特别提出“感动”是基于“巨大社会群体的心理……价值判断”的感动。此外,作答时还要注意结合年度评选的特点,这点在记者的提问中已有提到,即“年度精神”,这是其本质性的特点,作答时不可忽视。‎ 答案:①属于一个巨大社会群体的心理体会,能够向社会传播,能够让受众接受认可的一种情绪和价值判断。②能够体现中国人的年度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具有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或者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精神,或者为人民服务的利他传统等。‎ ‎(3)怎样理解第③部分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该句,要准确理解“一些不变的东西”“踏实”等关键词的内涵,“一些不变的东西”指精神及精神上的追求;而“踏实”一词,结合访谈整体来看,应指“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带给公众的力量、鼓励等。‎ 答案:①这句话强调了“感动中国”人物带来的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力量。②时代极具变化,但人们对高尚精神的追求是不变的。这种追求来自人内心对温暖,对力量的渴求。正是这些感动让一个人在人生行进中拥有善良、责任,受到热情的鼓励。‎ ‎(4)访谈第③部分说“做这样的节目,需要客观冷静的眼光,也非常需要热情,这种热情不是工作热情,而是作为一个人,他内心所拥有的善良、责任和激情”,请联系《感动中国》制作者的感受,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本有针对性地回答仍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由《感动中国》节目的初创背景来看,访谈中提到的有感动之“核”、感动内涵等;从节目制作者角度看,访谈中特别提到了被采访者梁建增的感受。考生从这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①客观冷静才能看到并制作出《感动中国》的“细节”、“瞬间”、“故事”,突出其“感动”的特点。②内心所拥有的善良、责任和激情已远远超出对工作的热情,这促使节目制作者更富热情地去挖掘人物感动社会的一面。同时“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又激励感染着节目制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