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52016新高考人民版历史练习册 必修二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下面图(a)到图(b)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2.如右图,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 A.人们以采集畜牧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原始农业的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已经产生 ‎3.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  )‎ A.分散性 B.自给自足 C.相对稳定性 D.精耕细作 ‎4.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耕生产的是(  )‎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6.右图中的农业灌溉工具出现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朝时期 ‎7.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下面两图,其中图(a)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8.下图中被称为“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的是(  )‎ ‎    A            B ‎    C             D ‎9.《吕氏春秋·审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任地》:“时至而作,渴(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讲求精耕细作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10.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使用。牛力用于生产,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的一次革命,它对当时生产方式带来的变化是(  )‎ A.私田开垦的规模扩大 B.精耕细作的程度提高 C.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D.土地国有制转变为个人土地所有制 ‎11.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12.“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某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铸铁、冶铁示意图 材料二 春秋时期的铁农具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材料三 ‎ 材料四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比较材料二中春秋与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三,图中是什么时期的何种工具?各有何作用?‎ ‎(3)材料三、四中的两种牛犁相比,后者有何优点?‎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材料二 农夫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图片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古代中国小农经济有哪些特征。‎ ‎(3)简述小农经济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茧壳,有学者通过鉴定认为它是家蚕茧。经过对现场的认真清理,却并未发现第二颗。这颗蚕茧(  )‎ A.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B.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蚕丝 C.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 D.是一个孤证,并无史料价值 ‎2.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  )‎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 C.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D.棉花成为松江的主要农作物 ‎3.“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 A.丝 B.棉 C.毛 D.麻 ‎4.下图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下图没有包含的信息是(  )‎ 戈 母已簋(食器) 角(酒器)   耜      犁 A.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 B.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C.人类进入金石并用时代 ‎ D.青铜农具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5.南北朝时期我国金属冶炼技术的重大突破是(  )‎ A.发明了块炼钢技术 B.开始用煤做燃料 C.开始用焦炭冶铁 D.发明了灌钢法 ‎6.‎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下列文物中最能够反映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成就的是(  )‎ A.耒耜 B.司母戊鼎 C.牛耕图 D.纺车 ‎7.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找出以下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瓷器的说明,哪一个是错误的(  )‎ A.汉代珐琅彩 B.唐代白瓷 C.宋代青瓷 D.清朝粉彩瓷 ‎8.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产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琉璃 ‎9.史书记载:罗马共和国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用熟铁制成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需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却锐利坚硬。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 A.战国时期我国已能够造钢剑 B.同一时期我国战争更多 C.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灌钢技术 D.春秋时期我国铁质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 ‎10.“赛里斯国(即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普林尼《自然史》)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信息或深层信息是(  )‎ A.古罗马和中国已有丝绸贸易 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C.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 D.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 ‎11.‎ 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②考古发掘 ③史书记载 ④民间传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丝织品,以临淄和襄邑(在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丝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简明宋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朝代 地区     ‎ 西汉 ‎(公元2年)‎ 唐朝 ‎(752年)‎ 南宋 ‎(121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 江淮地区 ‎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 ‎——《简明宋史》‎ 材料三 渭水上游有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称作“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封建王朝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筑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数……更多的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 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早就无影无踪了。‎ ‎——《沧桑河山:名山品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中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古代丝织品,通常是很难保存下来的,由于新疆的吐鲁番等地的雨量稀少,气候干燥,才使这些珍贵的丝织品遗物得到很好的保存。……在不少7世纪中叶的墓葬中,也发现了组织疏松的联珠对禽、联珠立鸟、联珠鹿纹、联珠天马骑士和联珠猪头等在纬线上起花的纬锦;这些多种依照西方花纹的织物的情况,既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也说明了我国丝织品大量向西方输出的日益繁荣的盛况。‎ ‎……我国丝织工艺到唐朝中期(公元8世纪)品种更为丰富,装饰也更为精致多彩了。随墓又发现了用同样花鸟纹锦缝制的锦袜一双。……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块斜纹纬锦。这块纬锦,在红底上用八种颜色的丝线构成图案,组织严密,配色华丽,花鸟形态也非常生动自然,不论在组织技法上,还是在花纹的描绘技巧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显然它已是我国织造纬锦颇为熟练时期的产品。‎ ‎——《新疆吐鲁番晋唐墓葬中发现的重要文物》‎ 请回答:‎ ‎(1)为什么当代还能在新疆的吐鲁番等地区发现大量唐代的丝织品遗存?‎ ‎ (2)材料中介绍的丝织品遗存的发现有何价值?‎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中国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是(  )‎ A.士 B.农 ‎ C.工 D.商 ‎2.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提及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卖翁。”此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 ‎3.史记记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  )‎ A.长期停滞不前 B.虽受官府压抑但仍有发展 C.一直非常发达 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4.下列关于“草市”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②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③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 ④没有行政管理,自由交易 ⑤唐代时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⑤‎ ‎5.唐诗《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曰:“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从诗句中能捕捉到的信息是(  )‎ A.草市在当时很繁荣 B.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C.出现了私人经营的邸店 D.扬州成为唐朝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下列各项中能阻碍商业发展的是(  )‎ ‎①商人重利轻别离 ②商业由官府控制 ③日中为市的规定 ④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北宋城市发展的新特点是(  )‎ ‎①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②城郊、乡村允许置市贸易 ③市的启用不再受固定时间的限制 ④商业活动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8.“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明朝李鼎《李长卿集》)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 A.春秋商业贸易的繁荣 B.战国商业贸易的繁荣 C.明朝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D.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9.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 D.民主思想影响 ‎10.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出苏州的情况有(  )‎ ‎①工匠技术水平 ②出现劳务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时工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图截取自一幅古代名画,描绘的是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繁荣的情形。你认为这一经济现象最早产生于(  )‎ A.春秋 B.秦汉 C.唐朝 D.北宋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材料二 北宋东京(汴京)城平面图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二两图,与唐代长安城比较,北宋东京城商业有什么变化?‎ ‎(2)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是什么。‎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商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四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3)比较材料一、二、三中“草市”与“市”的区别,并说明“草市”出现的意义。‎ ‎(4)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和商业市镇的繁荣说明了什么?‎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下列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D.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产生 ‎2.我国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B.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 C.防止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3.“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与此指导思想相一致的是(  )‎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精耕细作 ‎4.下列措施,不属于西汉王朝严格管理工商业措施的是(  )‎ A.对商人“重租税以困辱之”‎ B.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C.设专门管理机构管理“市”‎ D.办理官营贷款业务 ‎5.下图为乾隆帝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有关清朝闭关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B.目的在于维护国内的商品市场 C.对外商加以种种限制 D.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6.清代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主要反映了(  )‎ A.“恐西洋教传入,有乱中国固有道统”‎ B.“蛮夷觊觎中土时日已久”‎ C.“郑氏后裔偏安于东南一隅”‎ D.“天朝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7.(清朝前期)“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以下各项不能正确反映材料中揭示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是(  )‎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B.大量资金投向土地,加剧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维护自然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8.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D.封建统治者重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轻视手工业的发展 ‎9.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历代政府大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列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西汉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B.《吕氏春秋》强调农业发展能够安定人心 C.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D.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 ‎10.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11.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12.明朝中期以后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形式有(  )‎ ‎①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 ②劳动力成为商品 ③苏州丝织业的“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④景德镇制瓷业雇佣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工资 ⑤景德镇制瓷业雇佣长工按年或季发工资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材料二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三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汉书》‎ 材料四 朕(雍正帝)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中的“本”与“末”各指的是什么?这种表达方式能说明作者怎样的观念?‎ ‎(2)材料四中,清政府以“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为由推行的经济政策,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奉行的“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进一步凝固、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同时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长期关闭国门,实行海禁政策……把西洋器物当作“贡品”“玩好”收藏,如英使马戛尔尼赠送给乾隆帝的地球仪、望远镜、铜炮、火枪、西洋船模型等礼物。‎ 材料三 海禁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鸦片战争前,行驶于东南亚和日本的中国帆船仅有295艘,地位一落千丈……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终于在近代的前夜迟滞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总趋势。‎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交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 (3)根据材料,你对清政府实行的对外交往政策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B  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图片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的变化,由商周时期的耒耜到西汉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 ‎2.C  由“制耒耜,教民农作”可知这一时期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3.C  题干民谚反映出古代人民重视农业生产,轻视商业。A、B、C、D四个选项都是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但与题意相符的只有C项。正是因为农业相对稳定,有利于生活安定,所以才使人民重农业而轻商业。‎ ‎4.D  曲辕犁是隋唐时期发明的,标志着我们古代传统步犁的基本成型。‎ ‎5.D  题干要求“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指战国以后的耕作方式,应该是铁犁牛耕。‎ ‎6.D  结合图片可以判断,此灌溉工具为筒车,出现于唐朝时期,故答案选D项。‎ ‎7.D  解答此题首先要识别图片内容。图(a)是一牛挽犁,图(b)是耦犁(二牛抬杠)。回忆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出现了耦犁,但因其回转不便,在东汉时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D项。‎ ‎8.B  只要了解“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牛耕的出现,本题即可作答。‎ ‎9.C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题干中的四则材料都是为了提高土地的生产率,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农书·粪田之宜》的内容,故排除。‎ ‎10.C  只要抓住题目所要求的“生产方式”,即可排除A、B、D三项。正是牛力的使用,才使得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 ‎11.C  本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读取与理解。从“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可判断A、B两项正确;从种植的“桑”“麻”,可判断D项正确;古代小农经济容易受到天灾、苛政、战争等因素影响,具有脆弱性,因此C项是错误的。‎ ‎12.B  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猪”“鼠”与农业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才会出现它们与农历纪年的相配。‎ ‎13.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铁农具逐渐取代石制、木制工具并被广泛使用。‎ 不同: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与战国时期相比,较为笨重、粗糙。说明: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器使用的进一步推广。‎ ‎(2)图中是汉代的“二牛抬杠”犁及耧车。“二牛抬杠”犁出现了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使牛耕得到广泛推广;耧车提高了播种速度。‎ ‎(3)优点:减轻了自身重量,克服“回转相妨”的缺点;使入土的深浅、宽窄随心所欲;耕作平稳,有利于水田使用;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14. (1)现象: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牛耕逐渐推广。意义: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2)特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以个体农民私有制为基础。‎ ‎(3)影响:小农经济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资料基本归农民所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C  依据所学可知,家蚕茧的发现可以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故C项正确。单个的史料不能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不能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蚕丝,故排除A、B两项;这颗蚕茧虽是孤证,但作为文物,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排除D项。‎ ‎2.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从材料可知,明代的时候,松江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出现“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的现象,说明棉花成为当时松江的主要农作物,所以D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3.D  明代后期棉布取代丝麻成为重要衣料,而在此之前,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绸和麻布。而丝织品主要使用者是贵族,作为布衣贫民的主要衣料是麻布。‎ ‎4.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代青铜器使用情况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识记。从所学知识可知,商代青铜农具很少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所以选择D项。‎ ‎5.D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成就的识记与再现能力。注意两个限定条件:一是南北朝时期,二是金属冶炼技术。‎ ‎6.B  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重大成果是青铜器。‎ ‎7.A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制瓷业。依据所学可知,珐琅彩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故A项“汉代珐琅彩瓷”表述错误,所以应选A。‎ ‎8.C ‎9.A  材料说明同一时期我国制造刀剑的技术比罗马共和国要发达,刀剑锐利坚硬。材料说明不了B、D两项,我国出现灌钢技术是在南北朝时期。‎ ‎10.D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制造丝绸的工艺以及丝绸传入罗马的情况,并没有反映出罗马已经掌握丝绸的制造工艺,故应选D项。‎ ‎11.A  唐代而非五代生产秘色瓷的史实,可以从“唐诗”(文学记载侧面反映)和“法门寺出土的文物”(考古发掘的正面反映)得到印证。‎ ‎12.C  此题考查知识的记忆提取能力。商周时期以青铜器为主;唐朝奠定南青北白的格局;宋朝出现景德镇,生产出很多瓷器;明清时期棉布生产得到大规模推广。‎ ‎13. (1)变化:①秦汉时代植桑、丝织技术开始向南、向北发展。②唐朝中期以前,中国丝绸的产地主要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③唐朝中期以后,南方的丝绸生产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④北宋时,丝织业的中心已经在四川和东南沿海地区。(2)原因:①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过度开垦。②历代帝王多在北方建都,就近砍伐林木,破坏生态平衡。③唐末五代以来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自然条件更适宜植桑养蚕。‎ ‎14. (1)新疆的吐鲁番等地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些地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 ‎(2)材料中丝织品遗存的发现反映了唐代织锦技术已经颇为高超、熟练,且品种甚多,许多依照西方花纹的织物出土,反映了当时丝织品大量向西方输出的盛况,对于研究古代丝织技术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D ‎2.B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可看出商人不用交农税。“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卖翁”可看出农民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负担,被迫弃农经商。故选B。‎ ‎3.B  从所给的材料可以看出“法律贱商人”是抑商,而“商人已富贵矣”反映了商业有顽强的生命力,虽受压抑,但是仍有发展。‎ ‎4.C  “草市”是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政府设“草市尉”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5.B  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夜雨千灯照碧云”,说明此诗反映的是夜市的繁华景象。‎ ‎6.B  ①描述是商人的生活方式,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②③属于中国古代抑商的重要措施,故选B。‎ ‎7.D  做好本题要熟悉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北宋时期城市商业发展有新的特点,坊市时空界限被打破,政府对商业直接监管有所放松。‎ ‎8.C  从题干中的材料可以看出是将北方的货物运往南方,而同时又将南方的货物运往北方,所以这应属于长途贩运的内容,答案为C。‎ ‎9.A  明朝中后期,婚嫁只注重钱财,“不问非类”,说明人们观念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0.A ‎11.D  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我国古代商业从宋代起打破“市”“坊”界限,所以这种现象只有到宋代才能看到。‎ ‎12. (1)长安城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或坊与市界限分明);而东京城“市”的范围扩大了,没有空间上的限制(或坊与市界限不复存在)。北宋东京城商业活动的时间比唐代长安城更灵活,有夜市、晓市(或北宋的“市”突破了时间限制)。‎ ‎(2)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更加繁荣,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 ‎(3)江南兴起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 ‎13. (1)由政府设置于城中;与居民区分开;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政府重视对市的管理。(任答三点即可)‎ ‎(2)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 ‎(3)“市”设于城中,“草市”形成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市”为政府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方便百姓日常生活,带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交流。‎ ‎(4)商品经济不断进步,并且逐步向农村扩展。‎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D  本题解答关键在于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正确理解。这一政策是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政策。这一政策不仅有经济方面的影响,对政治乃至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长期推行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展,因而对思想的发展也构成了束缚。故D项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产生的表述是错误的。‎ ‎2.B  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的利益,其中的核心利益就是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B  材料的“工商皆末”一词,很明显对商业的态度是抑制,也就是重农抑商。‎ ‎4.D ‎5.B  闭关政策的目的主要是防范外夷入侵和沿海居民的抗清,以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为了维护国内的商品市场。‎ ‎6.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项清朝统治者认为中国无所不有,不需要跟外国通商贸易,而这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导致的认知。‎ ‎7.D  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题干的时间,时间是在清朝时期,当时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在这种情况下要更好地发展商品经济,需要积累资本,但是由于商人把这些钱用于买田置地,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所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当时的土地兼并,有利于维护当时的自然经济,但是不利于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8.A  “翻地块”就是发展农业,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农本思想。‎ ‎9.C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主要是加强政府对商业的管理,而不能体现为抑商。‎ ‎10.B ‎11.A  清朝初年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同海外的交往,而不是禁绝,所以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12.D  本题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形式的考查。①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是农业方面的政策表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3. (1)本:农业。末:商业和手工业。说明了作者重农抑商的观念。‎ ‎(2)没有。原因:商业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14. (1)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自守。‎ ‎(2)经济基础:农耕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经济政策: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海禁”政策。政治制度: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统治者愚昧自大、故步自封。思想文化:脱离世界潮流,鄙薄近代科技。‎ ‎(3)看法:闭关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妨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