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4.50 KB
  • 2021-05-14 发布

2017年度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经典试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含2017年度模拟试题)

  • 8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4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经典试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含2014模拟试题)‎ ‎1.(江西省南昌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们看到的颜色相同吗?‎ 有些人对某些色彩高度敏感。科学家称这些人为四色视者,和我们这些三色视者不同,他们能看到四种不同的颜色范围。也许普通人很难想象四色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学家的描述来窥探一下。‎ 视觉学家告诉我们,视网膜上有三种类型的感光细胞,分别用来感知蓝、绿和红,每种能分辨100个颜色等级。然后,大脑可以凭借指数递增的方式对这些参数进行叠加,从而让我们普通人分辨出100万种不同的色彩。一个真正的四色视者会在橙色光谱的某个区域多出一类感光细胞,其增加的100种颜色等级能在理论上使其分辨出多达1亿种颜色! 对于不同河流,一个四色视者可以通过辨别细微的色差说出它们的相对深度和浑浊度,而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望尘莫及的。‎ 并且,只有女子才会拥有这种超颜色视觉,这与基因相关,因为控制红绿两种视锥细胞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而只有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只有女性才会拥有真正的四色视觉。‎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鸟类和爬行类动物早已拥有四色视觉,但关键的区别是,它们的第四种色位或在红外区或在紫外区,而我们人类仍在可见光区徘徊。‎ 虽然人们依旧看不到红外或紫外光谱,但却扩展了色彩的丰富度,所以还是可喜可贺的。而对于幸运的四色视者来讲,我们三色视者恐怕就是色盲了,因为我们无法靠眼睛分辨出更详细的色彩信息。三幅似乎一致的米黄色油漆作品,三色视者看不出其中的不同,而四色视者却可以分辨出这三幅作品掺杂了不同的金黄、灰色和绿色。所以,当我们同样面对海上夕阳下落的美景,由于感光细胞各有不同,我们眼睛中所呈现的色彩也许是不一样的。‎ 但是即便你我都是三色视者,都可以看到绿色树木、红色太阳和蓝色天空,那我们对色彩的内心感受就会是一致的吗?可能未必。因为有些东西只属于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当我们一起看到某些蓝色的东西,我们之间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我们的所见不仅融合了我们眼睛所接收的信息,还融合了各自的感受和记忆,这可能导致我们对蓝色很宁静,还有人感觉蓝色很广阔。其他颜色也是如此,同样的红色,有人看到兴奋和热烈,有人看到了血腥与残酷;同样的黑色。有人看到了黑暗,有人看到了深刻。我们使用相同的词语,用它们来分享彼此的感受,但实际上没人看到完全一样的夕阳景色,也没人对同样的景色有着完全相同的心理感受,我们可能永远不能体会他人所能看到的独特色彩,因为这世上没有人可以拥有相同的思维。‎ ‎(摘自《大科技》2012年12期)‎ ‎6.下面关于“四色视者” 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四色视者对色彩高度敏感,能看到四种不同的颜色范围,而这种能力是普通人群中三色视者望尘奠及的。‎ B.四色视者能说出不同河流的相对深度和浑浊度,借助的是他们在大脑中将颜色等级多次叠加后形成的色差辨别能力。‎ C.四色视者能靠眼睛分辨出更详细的色彩信息,是他们视网膜某个区域比普通人多出了一类感光细胞。‎ D.四色视者都为女性,这是因为女性的基因中拥有的两条x染色体上,具有能控制红绿视锥的细胞。‎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普通人的感光器官分别能感知蓝、绿、红三类色彩,每种分辨100个颜色等级,这些颜色等级又能让人们分辨出许许多多的不同的色彩。‎ B.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四色视觉与人类的四色视觉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第四种色位所处的光区不同。‎ C.由于三色视者看不到红外或紫外光谱,相对于四色视者就是色盲,但他们在可见光区,仍可辨识1亿种色彩。‎ D.一般情况下,三色视者难以分辨颜色比较接近的油漆作品,但四色视者却可以分辨出其中掺杂不同颜色。‎ ‎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能看到各种景物和颜色,这都不只是靠眼睛来接收的信息,还有每个人各自心底的感受和记忆。‎ B.尽管我们可以用相同的词语来分享彼此对颜色的感受,但同样的景色在每个人眼里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C.我们看到的颜色之所以存在不同,客观上,是每个人个体视觉能力的不同,主观上,是我们的感受各异。‎ D.无论三色视者还是四色视者,对同样的颜色和景物产生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是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不相同。‎ ‎2.(四川省南充市高2014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节省能源的路灯 节省能源,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减少能源损失。要是有一种感应器能够在受到压强的作用下自动控制开关,控制相应范围内的灯的亮和灭,这就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 那么这个感应器不能是通过声音产生的空气震动控制的,而是要通过车辆和行人对路面的冲击和压强而产生的路面震动控制,这两种震动是不同的,否则就会阴差阳错,说不定是动物的叫声,路以外的喧哗声就让灯亮了,同样达不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倘若车辆、行人发出的声音很小,灯不会亮,那么就形同虚设,毫不起作用。汽车的行驶、行人的走路,自然而然会对地面产生冲击和压强,使路面震动,这就可以利用路面的震动来控制路灯亮还是熄灭。假如有这样的一个装置,我们不妨先把它命名为“震动感应器” 。它可以安装在路灯的灯箱内,各个装置用一根金属棒与路面相连,当路面受到冲击和压强产生震动时,对应的路灯就会发光,哪里有车辆或行人,哪里的灯就会亮起来,震动停止,灯在一定时间限定内自动熄灭。当然,为了减少装置的安装数量,可以由这样的一个装置控制多盏路灯,装置与装置之间并联连接在一个电路中,也就是每隔一段路程安装一个,然后通过导线把装置与相应的路灯连接起来。‎ 我们再来看一看“震动感应器” 的工作原理:首先,金属棒就是用来感应路面上有无震动的。当汽车或行人在某一路段上经过,对路面施加压力,产生震动时,金属棒将震动传到“震动感应器” ,“震动感应器” 受到震动的刺激,命令由它控制的几盏路灯闭合开关发亮;车辆和行人继续经过下一路段,下个路段的“震动感应器” 同样受到震动刺激也使对应的路灯发亮,依此类推。同时,车辆和行人经过以后的路段的“震动感应器” 由于没有继续受到金属棒传给它的震动信息而断开开关,不再使相应路灯继续发光。但要求这种“震动感应器” 灵敏度要高,而且还能够判别震动的来源。比如遇到特殊情况,遇到雷电天气或者工厂产生的高分贝声响使空气剧烈震动,也会经过金属棒传到“震动感应器” ,“震动感应器” 误以为震动是由路面传来的,使路灯发光。‎ 只要在有路灯的公路上安装这种“震动感应器” ,就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控制供电了,一切工作就交给机器来自动控制。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汽车或行人在路面经过,路灯次第发光与熄灭的情景,熠熠夺目,应接不暇,不也是夜间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吗?在方便交通的同时,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的节省了能源。‎ 这种“震动感应器” 是为节省能源而设计,希望这种装置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去,发挥巨大的作用。节省能源可以减少开支,促进经济的增长,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也是走“可持续发展” 道路的先决条件,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5、下列关于“震动感应器” 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震动感应器通过金属棒来感应路面有无震动,当路面上有车或行人时,金属棒就将震动传到震动感应器上。‎ B.震动感应器受到震动刺激使对应的路灯发亮,当车和行人经过后震动感应器没有继续受到金属棒传给它的震动信息而断开开关,从而实现节能。‎ C.震动感应器灵敏度高,能够判别震动的来源,遇到特殊情况,如雷电天气或工厂高分贝声响的震动也能分辨。‎ D.震动感应器各装置之间采用并联电路连接,通过导线把各装置与相应的路灯连接起来,路面受到震动时对应路灯就会发光,照亮道路。‎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路灯上安装一种感应器能够在受到压强的作用下自动控制开关,控制相应范围内的灯的亮和灭,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 B.路灯的感应器控制与声控原理一样,都是靠震动控制的,因此汽车按喇叭时震动感应器就会受到震动,路灯就会亮。‎ C.公路上安装了震动感应器,实现了自动化,一切工作就给机器自动完成,就不需要人力来控制供电了。‎ D.夜间的路灯因为已经安装了震动感应器,随着汽车或行人在路面经过,路灯次第发光与熄灭,熠熠夺目,应接不暇,成为夜间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化城市中安装的震动感应器已经在节约能源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B.节省能源就是不能让能源损失。这样经济才会更好地增长,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C.走“可持续发展” 道路,是因为节省能源减少开支,促进经济增长,保护自然环境。‎ D.无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力图以最节省的方式,尽可能办好每件事情,这是人类的共识。‎ ‎3.(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 宣金学 门罗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人。她也是在该奖项设立的100多年里,第13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而在此之前,她3次荣获加拿大总督小说奖,以及英联邦作家奖,欧·亨利奖,还有布克国际文学奖等。‎ 门罗觉得,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 。在过去的大半生里,“我没有一天停止过写作” 。‎ 她生活在加拿大西部一个只有3000居民的小镇,这是她第二任丈夫出生的地方。家境贫寒的门罗只完成了大学前两年的课程,随后就嫁给詹姆斯·门罗,来到温哥华的郊区,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在随后几年里,她连生4个女儿。怀孕期间,门罗一直“像疯了一样” 写作,因为她觉得,“以后有了孩子,就再也不能写作了” 。‎ 写作对主妇门罗来讲变成一件奢侈的事。孩子们还没到上学年龄之前,门罗在她们睡午觉的时候写作。等孩子上学了,她就在她们上学之后写。她和第一任丈夫开了一家小书店,去打理书店之前,在家做完家务后的空余时间也用来写作。‎ 她对自己每天的写作页数有一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这是一种强迫症,非常糟糕” 。‎ 有一段时间,她要照顾4个孩子,她试过一直写到凌晨1点,然后第二天一早6点起床。‎ 在她有些绝望的时候,1968年,门罗37岁,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终于问世——这部集子的写作时间差不多和她大女儿年龄相仿。而这本迟到的处女作一炮而红,为她第一次赢下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 随着声名鹊起,她反而成了加拿大文学圈一个不折不扣的“逃离者” 。她搬回了自己出生的安大略省,在克林顿小镇定居下来。‎ 有记者称她在避开与文学界的接触方面是个“高手” 。“我想我是个友善的人,但不好交际。” 门罗淡淡地回答道,“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已经丧失了自信。我会听到太多我不理解的谈话。”‎ 她从不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公众意义上的作家,她说:“唯一会阻止我写作的就是把写作当成一份职业。”‎ 门罗是个绝好的聆听者,她小说中的许多素材,都来自她听到的小镇上的故事。她写的基本都是在这个小镇上演的平民爱情、家庭生活。‎ 门罗共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 ‎“我从不为寻找素材发愁。我只要等,素材就会冒出来,唯一让我犯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海量的资料。” 她说她永远都不会离开这个小镇。‎ ‎“她的作品地域性非常强,同时,她在小说中为我们呈现出这些地方人们的普遍共通的人性。” 《纽约客》小说编辑黛博拉·特瑞斯曼评价道。‎ 但是很久以来,加拿大作家都不太敢触碰与加拿大相关的题材和小城镇的故事。“我们被告知这些题材在市场上销量惨淡。” 加拿大作家联盟的执行主任约翰·德根表示,“爱丽丝·门罗则为我们照亮了这条道路,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写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这是她成功的秘诀。”‎ 门罗每天坚持走很远的路。门罗给自己定的目标是5公里,如果哪一天不能走这么多,以后必须在其他时间补回来。‎ ‎“你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像每天坚持散步一样,门罗也从没停止写作。其实,门罗所害怕的“不是放弃写作,而是放弃那种兴奋,或者失去想要写作的冲动” 。‎ 她一直疑惑:一旦不需要一直工作了,大多数人会干什么?“我唯一用来填补生活的就是写作,我没有学会如何多姿多彩地生活。”‎ ‎ 面对法新社的记者,她谦虚地讲道,“我想我在文学方面成功,或许是因为我没有其他的天赋。”‎ 在出版最后一本小说集《亲爱的生活》之后,门罗宣布封笔。该书获得了安大略省的延龄草图书奖。“在欢呼中离去,感觉很美。” 门罗自我安慰道。‎ 获得诺奖,似乎又让她燃起了写作的冲动。门罗笑着说:“我实在工作太久了,我想也许自己该放松放松了。但是,获得诺奖或许会让我改变封笔的主意。”‎ 宣布门罗获奖的彼得·英格伦评价道:“短篇小说一直处于长篇小说的阴影中,门罗选择了这种艺术形式,她将它很好地开垦,接近完美。”‎ 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兹克曾称她为“我们时代的契诃夫” ,“她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 。‎ 很多人想知道,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对门罗来讲是否算是赢得了这场“绝望的竞赛” 。‎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10月16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门罗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而在此之前,她3次荣获加拿大总督小说奖,以及英联邦作家奖,欧·亨利奖,还有布克国际文学奖等。‎ B. 门罗是加拿大文学圈一个“逃离者” ,因为害怕听到她所不理解的谈话,失去自信;但她创作的许多素材又都是聆听来的,作者这样写有点前后矛盾。‎ C. 门罗写作臻于完美,却不把写作当成一种职业。美国作家奥兹克认为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她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 D. 门罗认为如果你遵守了你认为的好的规矩和习惯,那么你是在保护你自己,因为这样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E. 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客观、直白、真实地讲述了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门罗的故事,语言朴实,同时引用了许多名家的评价,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门罗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的作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门罗成功的秘诀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4)门罗为什么说“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 ?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对门罗来讲是否算是赢得了这场“绝望的竞赛”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4.(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吴冠中—傲然不屈的艺术魂 吴志菲 说真话是鲁迅给我的影响 吴冠中走了,说真话的人又少一个。鲁迅是吴冠中追随的“精神之父” ,血管里融了他的血,品格上附了他的魂。“说真话是鲁迅给我的影响,我用几十年的人生去实践这一点。” 从初中起,吴冠中就喜欢鲁迅,他一辈子都想说真话,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他才有了说真话的机会。1979年,吴冠中对“政治第一、艺术第二” 开火:“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这样的第二,永远是第二,艺术永远上不去。我说,这个看法有问题,应该辩论。” 整个会场竟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茬儿。‎ ‎1992年,他发表文章《笔墨等于零》,意在说明绘画效果依凭全局笔墨构成,而不能孤立、局部地看待笔墨,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结果被一些人断章取义,横加指责。‎ ‎2007年3月,身为全国政协常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88岁高龄的吴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美协、画院就是一个衙门,养了好多官僚,是一群不下蛋的鸡” ,呼吁取消美协、画院,建议对画家实行“以奖代养” 。“现在国家给的奖不够,文化部给艺术的奖只有3万,还是日本人捐的钱,我觉得很耻辱。”‎ 吴冠中书房的书架上,有一格摆的都是不同版本的鲁迅作品。他把鲁迅看作是“民族魂” 。他在很多方面和鲁迅一样,对中国艺术现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别人不敢说的问题他颇有不说不快的劲头。‎ 悲壮毁画与慷慨“嫁女” 背后 吴冠中曾有“中国最贵画家” 之说。即使冒名顶替的赝品,也动辄以百万成交。尽管他的作品拍卖价居高不下,但是他对自己稍有瑕疵的作品,从不肯轻易出手,而是忍痛销毁,令人惊异的是他恰恰在作品走红时销毁行动更强劲。‎ 吴冠中绘画的一生上演了无数的烧画事件。1991年9月,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也全部毁掉,此举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 。吴冠中对这一豪举给出的解释是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吴冠中晚年着意表现人生之惑或不惑了,“怀孕生子” 已不易,但他对以往的作品更加苛求,在家里常常抽空做这样的功课,他一次次把不满意的作品张挂起来,一次次用挑剔的眼光审判着,一次次定案,一批批忍痛毁灭。‎ 在烧画的同时,吴冠中对伪作的出现更是毫不含糊,为了心中至高无上的艺术不受污染而不惜对簿公堂。假如不能为艺术而生,那就为艺术而死。‎ 他视画如命,却常常将作品捐赠给各大美术馆,他说 “我的作品是属于人民的。而艺术也只能在纯洁无私的心灵中诞生。”‎ 殉道才足以维持艺术的尊严 ‎  在作品进入市场后,他完全有条件改善现有的“生活质量” ,可他依旧是劳动者朴素的习惯,在用钱方面像对待时间一样节俭。被他称作“下蛋的窝儿” 的家在北京方庄芳古园小区的一处老居民楼内,是20世纪90年代初搬进来的。那套小四居几乎没什么装修,家具也都是用了好些年,与平常人家无异,访客常常会惊讶于沙发上补洞的透明胶。他的住房连同被友人戏称为“蜗居” 的画室从来没有刻意装潢过,一次有工人到他家换水表,一进门就大惊小怪直呼:“哟!现在很难见到水泥地的人家了!”‎ 就是这样一个“落笔成金” 的画家,却一直过着近乎寒酸的平淡生活,不尚虚华。曾经有一个房地产老板提出,愿意给吴冠中在大厦的顶层盖一个四合院,顶层有阳光,适合作画。但吴冠中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不需要。他对艺术创作是高追求,于物质生活没有追求。吴冠中曾经长期失眠,学生推荐说,足底按摩对睡眠很有好处,只“体验” 了一回,他还是那句话:“不合适我。” 在美术圈流传较广的是,吴冠中脚穿孙儿穿剩下的旅游鞋,经常花两元钱在楼下找个“蹲摊” 的理发师傅“剃头” 。一次,熟人遇见了他,开玩笑说:这么有价值的脑袋怎就这么廉价地“处理” 一下?见有人说话,吴冠中扭过头说,剃头师傅是“行为艺术” ,我是纸上谈兵,我们工作的领域不同,价值一样。‎ 苦惯了的吴冠中很满意自己的生活。艺术创造的享受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并不需要过多的物质条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吴冠中深受鲁迅的影响,品格上附了他的魂。和鲁迅一样,他对于中国的艺术现状很不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B. 文章采用小标题分段的形式,显得层次分明,人物的形象表现得也较为立体。这三层之间各有侧重,又逐层推进。‎ C. 吴冠中对艺术的追求很严格,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属于人民的;尽管爱画如命,但他还是很慷慨地把画捐给国家。‎ D. 88岁高龄的吴冠中呼吁取消艺术衙门,对画家以奖代养,认为文化部拿日本人捐的钱作为给艺术的奖金是耻辱。‎ E. 吴冠中认为艺术创造的享受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享受,优裕的物质条件会侵蚀人对艺术的热情,故鄙视物质享受。‎ ‎(2)请简要分析吴冠中先生悲壮毁画的原因。(6分)‎ ‎(3)吴冠中傲然不屈的艺术魂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4)吴冠中说“艺术也只能在纯洁无私的心灵中诞生” ,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5.(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2分)‎ 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用不着因自己写不出她那样的小说而自卑,完全可以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个你早就熟悉的邻里乡亲来看待。‎ 我是按约定于9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下午3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了门铃。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 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这种随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的亲近与随和。‎ 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我首先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绍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美景。当我说到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时,她马上接口说:“我也是个农民的女儿啊。” 那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在异乡遇见走失的同道,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 ‎ 当然,作为《金色笔记》的中文译者之一,我没有忘记此次拜访的目的:于是再次提出为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她明确地答复我,这个序她不便写:一个原因是她不懂中文,无法对译文下这样那样的断语;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金色笔记》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她说1993年去过北京,当时陪同的翻译告诉她:《金色笔记》的中译本一出版就印了8万册。我微笑着调侃道: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翻译都很随便;现在我们走上正规了,不会再有盗版一类的事。她笑笑说:她并不计较这种事,只是不满意随便改动书名:因为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 谈了上述一些话,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溜走一个半小时左右。虽然没有规定过谈话的时限,我觉得也该起身告辞了。为使这次拜访留下珍贵的纪念,我问她是否可以合个影。“Why not” 她爽快地说。照完相后,莱辛则回书房拿来5本她写的小说,一本本签上名,送给我。得到她亲笔签名的书,我真的很激动。随后她还递过两张价值30英镑左右的购书券,嘱我自己去书店买希尼译的《贝奥武甫》。‎ 得知她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我比谁都高兴。这两天许多媒体来采访我,因为译了她的《金色笔记》,我成了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了。他们不断地问我莱辛个子有多高,拜访她时穿什么衣服,招待我喝茶还是咖啡等等一些问题。我想我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耐心,而莱辛现在面对的媒体比我所面对的不知要多多少,她就更需要耐心了。‎ ‎16.关于文本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用类比的手法,用普通的家庭妇女和熟悉的邻里乡亲与之类比,突出莱辛的性格特征,为下文作铺垫。‎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入了国际版权组织,已经走上了正轨,盗版的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了。莱辛对是否盗版却不是十分在意。‎ C.文章第2段详细地叙写了她客厅内的摆设和给人的印象,渲染一种随和、适意的氛围,以便开启宾主的对话。‎ D.莱辛不懂中文,坚持不为中文译本写序,不敢妄下断语的行为,反映她的严谨、踏实的写作精神。‎ ‎17.文中说“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 ,“语言不通” 与“语言相通” 矛盾吗?为什么?(4分)               ‎ ‎18.作者在文中凸现了多丽丝·莱辛哪些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的优秀品质? 请简要概括。‎ ‎               ‎ ‎6.(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选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总重量2350千克,设计寿命一年。该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并充分继承资源一号、二号等地球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例如,三维定向技术,即卫星的太阳能电池翼、遥感器和传输信息的天线分别要时刻对准太阳、月亮、地球。它采用三轴稳定方式,对月定向工作,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为了实现探月的四大科学目标,嫦娥一号上载有6套24件130千克月球探测仪器,其中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r/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等。其中中科院高能所研制的X射线成像光谱仪是嫦娥1号卫星的重要有效载荷之一。它是一个宽谱段、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荧光X射线探测系统,综合了新型的X射线成像技术、磁场屏蔽技术、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等,用于探测月表元素受太阳X射线或宇宙射线激发产生的和天然放射元素辐射的X射线,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月表主要元素的含量和分布,从而确定月球表面位置类型和资源分布;实现对1-60 keV能区全月面的成象观测,得到X射线月貌图和辐射能谱分布。其中在10-60 keV能段,将是人类首次在环月轨道上对月面的观测,很有可能会有想象不到的新发现。‎ 嫦娥一号奔月要转几次路,才能到达月球附近的轨道。整个飞行过程要经历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月球捕获轨道和环月工作轨道几个阶段。‎ 中国发射过各种轨道的地球航天器,迄今为止飞行最远的航天器是“双星探测”‎ ‎ 卫星。嫦娥一号要飞行到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的奔月轨道,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距离的10倍,是“双星探测” 飞行距离的5倍。进行月球探测不仅要跨过这样的距离,而且由于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关系具有其固有的特点,所面对的环境也和地球卫星有明显的不同,更加复杂和严酷,这些因素给发射嫦娥一号及其对月球开展环绕探测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因此,实施探月工程对中国航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研制和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要突破四项主要技术难关。‎ 轨道设计与控制是实现月球控测卫星月球探测飞行的保证。在飞往月球轨道的过程中,嫦娥一号既不能碰着月球,也不能飞过去。因此轨道设计和控制是一个新问题,要考虑多个天体引力作用下的飞行轨道,合理选择变轨策略,综合考虑多天体及航天器间的运动关系,优化飞行轨迹,满足燃料、光照、测探通信等各方面的需求。月球探测卫星从环绕地球飞行到准确进入环绕月球的飞行轨道,需经历多次复杂的轨道和姿态机动,要求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强。所以,嫦娥一号的飞行轨道与一般卫星的轨道不同,设计非常复杂,受到的制约因素也较多,必须正确认识月球卫星轨道设计的客观规律,寻找合理的工程实施途径。如面临地月相对运动、测控要求、运载火箭发射、月影分布、月食时机等一系列条件的制约。分析求解地月转移轨道,利用调相轨道扩大发射窗口,环月轨道的长期性研究,嫦娥一号轨道捕获等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轨道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对其中的一些不利结果逐一加以甄别和排除,最终解决了最优化轨道设计难关,使嫦娥一号奔月飞行所需能量最少。‎ ‎(节选自《天文爱好者》2007年第10期)‎ ‎5. 下列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 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一号” 是在将资源一号、二号等地球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的基础上设计成的。‎ B.“嫦娥一号” 采用的是三轴稳定方式,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展开对月定向工作。‎ C.“嫦娥一号” 上载有6套24件130千克月球探测仪器,其中X射线成像光谱仪是由中科院高能所研制的。‎ D.“嫦娥一号” 总重量2350千克,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设计寿命一年。‎ ‎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嫦娥一号” 采用的三维定向技术,是指卫星的太阳能电池翼、遥感器和传输信息的天线分别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对准太阳、月亮、地球。‎ B.X射线成像光谱仪综合了新型的X射线成像技术、磁场屏蔽技术、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等,是一个宽谱段、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荧光X射线探测系统。‎ C.中国发射过各种轨道的地球航天器,迄今为止飞行最远的航天器是“双星探测”‎ ‎ 卫星,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比它还要飞得远。‎ D.在“嫦娥一号” 飞行轨道设计过程中,只有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对其中的一些不利结果逐一排除,才能使嫦娥一号奔月飞行所需的能量最少。‎ ‎7. 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X射线成像光谱仪可实现对1-60 keV能区全月面的成象观测,得到X射线月貌图和辐射能谱分布,这样就很可能在10-60 keV能段会有想象不到的新发现。‎ B.嫦娥一号所面对的环境比地球卫星更加复杂和严酷,其根本原因是它要飞行到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的奔月轨道上,飞行的距离太过于遥远了。‎ C.嫦娥一号的飞行轨道设计非常复杂,分析求解地月转移轨道、利用调相轨道扩大发射窗口、环月轨道的长期性研究、嫦娥一号轨道捕获等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D.月球探测卫星从环绕地球飞行到准确进入环绕月球的飞行轨道,因为必须要经历多次复杂的轨道和姿态机动,所以要求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强。‎ ‎7.(江苏省南通市2014届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测试)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与鲁迅相遇 程振兴 与鲁迅相遇,是与我的学生———中国当代80后、90后青年的相遇。‎ 年过三旬的我,“身内的青春” 已经逝去,“身外的青春” 固在。是鲁迅,让我与世上的青年,保持着精神的联系。当代中国,社会病象依然存在,“潜规则” 有时超越“显规则” ,阻碍青年上升的通道。青年感慨“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但如何才能强大?‎ 时至今日,鲁迅式的“铁屋中的呐喊” ,早已打破黑夜的沉寂,并已穿透“无声的中国” 。国人不再沉默,他们竞相追逐着“中国好声音” 。然而,娱乐界的“中国好声音” ,绝非鲁迅式的“真的恶声” 。‎ 青年需要一个真正的、精神上的父亲。“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鲁迅,是在“大时代” 里,一个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青年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的父亲的形象。今天的青年,遭遇的是一个“小时代” 。他们或许有一个“小爸爸” ,但“小爸爸” 并非真正的父亲。青年们需要一个精神上的父亲,一个勇敢无畏的父亲,唯有鲁迅能当此重任。鲁迅告诉青年,要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小时代”! 作为一个旷代的全智者,铁屋中的鲁迅,早已洞彻了人心的隐秘与幽微: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了倔强地反抗,反抗绝望。‎ 于是,在遥远的南中国,一所最偏远的大学校园里,70后的我,向一群80后、90后的青年开讲鲁迅。因为鲁迅,我们相遇,见证精神生命的延续。‎ ‎(选自《中华读书报》‎2013年12月4日)‎ ‎24.鲁迅式的“铁屋中的呐喊” 与国人追逐的“中国好声音” 有何不同?(4分)‎ ‎25.作者为什么说今天的青年遭遇的是一个“小时代” ?(5分)‎ ‎26.你是如何看待作者向80后、90后青年开讲鲁迅这一做法的?(6分)‎ ‎8.(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一生风骨凝成诗 一米九一的魁伟身材,炯炯的眼神,稳健的步伐,洪钟般的声音,要不是一头华发,你根本无法将牛汉与80多岁的年龄相联系。83岁生日那天,他说:“我腰板很直!不,我的脊梁很直。” 每每有人称羡他身体健康,他总是说多亏了20多年的“劳动改造” 。一切的不幸被一句轻松的幽默带过,无数的磨难已化作斑斓的人生。‎ 人到晚年,自言“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唱歌、极少吃药、只叹气” 的牛汉,依旧笔耕不辍,诗情焕发。除了诗作,他还有散文集《滹沱河与我》《萤火集》和评论集《学诗手记》等问世。他说:“叹气不是悲观。深深地叹一口气,像唱歌一样地叹气,能把内心的块垒吐出来,比唱歌还痛快。” 牛汉的书房“汗血斋” ,整面墙是书架,书桌上也堆满了书,还有信札、诗稿。他不用电脑,不上网,与世界的联系不通过任何媒介,而是和大自然、人生直接联系。文坛上出现了罕见的“牛汉现象” 。‎ 牛汉这一辈子,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包括流亡、受迫害、坐牢,什么重活都干过……称得上是一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 。‎ ‎1923年,牛汉出生在山西定襄一个穷苦却有着文化传统的农民家庭。父亲曾在北大旁听过两年,旧体诗写得很好,家里有全套的《新青年》等杂志。14岁时,牛汉便在日军的炮火声中离开了家乡,直到晚年才实现了在祖坟上为先人叩几个响头的夙愿。牛汉说他一直“土” 得很,几十年来不仅乡音未改,就连吃饭、穿衣也保持了一些家乡的习惯。1943年,牛汉考入西北联大学俄文,但他写诗的兴趣却不曾削减。那时,他便成为很有影响的“七月诗派” 的一员,并以自己富于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唤民主的歌声,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1955年,牛汉因被打成“胡风分子” 而被捕。他没有发表作品的权利,不断接受“劳动改造” ……刚刚被关押时,就连看守都紧张得睡不着,但他每天仍然呼呼地睡大觉。有时,实在闲得无聊,他就学鸡叫、学狗叫,学各种动物叫。1980年,胡风来到北京,牛汉去看望他。胡风犯了精神分裂症,使他感到意外。他清楚地记得,胡风曾对他说过,他的神经有缆绳那么粗,不会断裂。现在见到了曾为“分子” 们之“首” 的胡风,牛汉感慨万千。‎ 牛汉一辈子是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写诗。他是历史的伤疤、活着的伤疤,他的肉体与心灵里里外外都是伤疤,每一首诗都是伤疤在诉说。牛汉的诗不是个人的自传,而是历史大传的一个微小的细节,是历史结出的一枚果子。他所有的作品,包括散文,是历史的一个活生生的、新鲜的断层,有一种史诗的痛感。他和他的诗所以这么顽强地活着,绝不是为了咀嚼痛苦,更不是为了对历史进行报复。他的诗只是让历史清醒地从灾难中走出来。以一个见证人的身份,表现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苦难,祈盼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再一次重复这样的大灾难,是牛汉诗歌创作的“自定义” 。‎ 牛汉曾开玩笑说,他过去是“热血青年” ,现在是“热血老年” 。在现当代诗坛,牛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2003年,马其顿作协主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向牛汉颁发了象征着巍然权威的国际性文学奖“文学节杖奖” 。‎ ‎2013年,牛汉离开了我们,但他用一生风骨凝成的诗,将永远在读者心底吟唱。‎ ‎15.结合第二段分条说明“牛汉现象” 的表现。(6分)‎ 答:        ▲          ‎ ‎16.文中写父亲、胡风、马其顿作协主席,对刻画牛汉形象各有什么作用?(6分)‎ 答:        ▲          ‎ ‎17.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的喉舌。”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        ▲          ‎ ‎9.(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一模考试,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特立独行梁漱溟 梁漱溟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之称,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依附任何势力,也不趋新媚时;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东方……这是一个直道而行的狂士,是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是一个重视行动的仁者。在中国人利用一切思想资源来追求个性时,粱先生已经实践了一个世纪中国人的梦想。但遗憾的是,我们绕过了梁先生。这不是粱先生的悲剧,而是我们浮躁社会的悲剧。‎ ‎1953年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的小组讨论会上,梁漱溟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在一个公开场合,梁漱溟被毛泽东批得一无是处。自此梁漱溟深居简出。文革中,他受到冲击,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来了。1972年毛泽东生日那天,梁漱溟把尚未出版的《中国——理性之国》手抄书稿送到中南海作为寿礼。这并不代表梁漱溟臣服了,他在人格上始终是平视对方的。‎ 文革结束后,不少人希望听到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批评,90岁高龄的他却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指毛泽东)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这是一位世纪长者的直言。粱先生的态度值得我们尊重,甚至应该是我们思考的起点。‎ 走近梁先生,我们也许能够理解,他最大的贡献在于给我们示范了一种在中国文化中极为稀有的人格:我们的社会总是压抑人的个性,我们自身也会背叛曾经有过的自尊自强,转而依附,随大流。梁先生却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自己的思考人生,在时代变迁中直道而行。‎ 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文化支配着中国知识精英,梁漱溟却坚持自己的思考。1921年,他发表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以极大的勇气批评“向西走” 不对,宣称他就是要“向东走” 。他没有把中国经典悬置起来,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要么欠缺西方知识,要么排斥中国经典,要么对佛教文化想当然,甚至不少人以为只有科学或西方社会学科教授的,才称得上知识。‎ ‎1973年底,全国兴起“批林批孔” 运动。在学习会上,人人要“表态” ,梁漱溟一直沉默不语。众人追问他对“批林批孔” 的态度时,他说“我的态度是不批孔,只批林” ,这番话引起了对他的大规模批判。l974午9月,对梁历时大半年的批判会告一段落时,主持人询问梁漱溟对大家批判他的感想,梁漱溟脱口而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主持人勒令他作解释,梁漱溟说:“‘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招只是坚信他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梁澈溟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他的独特曾被视为迂腐,但他并非不近人情。他一生从不坐人力车,因为年轻时碰见一个老人拉人力车,内心感到痛楚难忍。梁漱溟好布施,他自己花销少,却经常接济别人。后来成为哲学家的唐君毅,就收到过梁漱溟托人带给他的5元钱。‎ 晚年,梁漱溟苦于络绎不绝的访客,亲自书写了“敬告来访宾客” 的字条,上写:“漱溟今年九十有二,精力就衰,谈话请以一个半小时为限,如有未尽之意,可以改日续谈,敬此陈情,唯希见谅,幸甚。” 有心人看出,那“一个半小时” 的“半” 字,是后来加上去的。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 梁漱溟说:“我愿终身为华夏民族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 他做到了自己所说的,‎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去世,享年95岁,他弥留之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累了,我要休息!”‎ ‎(有删改,作者余世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梁漱溟先生虽然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却成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被人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 B.在许多中国人运用各种方式来追求个性时,梁漱溟先生差不多做到了个性十足,实践着一个世纪中国人的梦想。‎ C.梁先生没有像一般中国人一样欠缺西方知识,排斥中国经典,对佛教文化想当然,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 D.在“批林批孔” 运动中,虽然遭受了大半年的批判,但梁先生认为“匹夫不可夺志” ,仍然坚持反对“批林批孔” 的观点。‎ E.梁先生的品格与言行,使他成为社会永久信赖的人;临终的话“我累了,我要休息!” 表明他终身都在为华夏民族尽力。‎ ‎(2)梁漱溟“是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 ,在文章中有哪些表现?请简要说明(6分)‎ ‎(3)文章说梁漱溟先生是“重视行动的仁者” ,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说的原因。(6分)‎ ‎(4)梁漱溟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在他身上有许多言行品格值得我们去学习,请你从“治学” 和“做人” 等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8分)‎ ‎10.(黑龙江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饶宗颐的书写情怀 方孝坤 有人把饶宗颐比作一座山、一片海、一座孤独的海岛。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 、“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 香港特首曾荫权说:国学大师饶宗颐以旷世之才,文通六国,学富五车,堪为一代鸿儒。‎ 文化部前副部长郑欣淼说:饶公继承了我们传统文化最精致典雅的一部分。他研究之广、学问之深,古今一人而已。‎ 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说:近年,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饶氏家族是近代潮州首富,书香门第,少年饶宗颐就是在自家的藏书楼“天啸楼” 中打下了学问的根基,同时也打下了书画的坚实基础。他幼年即从唐人欧阳询及颜真卿之楷书及宋人行草入手。现在其潮洲故居壁上,仍存有他13岁时以欧体楷书所写对联,笔力刚健,不似幼年人之作。他的梨俱室还藏有他20多岁所书的扇面,也是典型欧体行书,他的早年学书经历似乎跟常人无异,但表现出的天赋则大异常人。‎ 饶宗颐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观察力及转化能力。他的书法能够神追古人又极具个性。他曾对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北碑,及唐欧阳询化度寺碑,深入研习其笔法,之后他广阅众碑之余,偶然涉笔写其他北碑与唐碑,皆能写得形神俱似而又匠心独运。他写金冬心漆书,参入了爨宝子,汉简隶体写得比金冬心还要灵动,他的隶书,扎根汉碑而广参汉镜铭、砖文、木简,同时吸收了清代隶书的意趣,既沉雄刚健,又生动有趣。行草方面,师法古人,自上而下,博精约取。篆书则广泛吸收古文字修养,独具特色。在工具的选择上,饶宗颐善用茅龙笔,且扩展其功能。亦书亦画,各体皆能,其成就远远超越茅龙笔书法的创始人理学大家陈白沙先生。‎ 饶宗颐的书法得益于他在书画上的博、厚、通。‎ 在学习古人上,饶宗颐博学诸家,转益多师,楷书除上述诸家外,更取法瘗鹤铭、张猛龙碑、爨宝子碑及龙门造像。章草取法简而参以急就章。行草好唐怀素与宋黄山谷、米南宫。隶书取径张迁碑、石门颂及开通褒斜石刻,而参入清人意趣,篆书于天发神谶碑,浸淫至深。正是在广博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其书写技巧得到锤炼和升华,其书法视野得到开拓,其书法学养得以丰厚。其学书过程不仅遍临经典,而且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和思考对传统书法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且留下了精辟的理论,为后人提供了更多的营养。饶宗颐的“学书十要” 对书法技法、学书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发人深省。‎ 饶宗颐之所以能够在学术和书画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他有一颗童心——一颗探索世界的不知疲倦的童心,他自己曾经表述过,他孜孜以求的学术之路其实都是在玩,似轻松幽默的话语包含了他的达观和童真,没有这份童真,就没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探索精神,没有这份童真就没有他的独特的书画艺术。另外一点是他的书写情怀,所谓书写情怀,就是生活之闲暇可以以书画以寄情,生活之沧桑可以以书画以移情,生活之劳碌可以以书画以悦情。‎ ‎2003年8月底,饶公患上了轻度中风,他的右手偏瘫,不能提笔。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主任郑炜民博士去看望他,饶宗颐跟郑炜民说:“炜民,我将用左手写字画画,学高凤翰一样。” 当时饶公已经用左手执笔,练习写字。到‎2003年12月24日,饶公学术馆,走进他的画室内,开始画画;他已经用右手执笔绘画的,很快就画成一幅《灵鹫山图》,这幅画的题字则是大约半年后才加写上去的。饶公先左手,后右手,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执著恢复了右手的功能,重新利用他的智慧的手书写性情,挥洒人生,他的书画情怀和书写实践验证了书画延年益寿的功能。‎ 饶宗颐就是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 ‎(摘编自《传记文学》2013年10月第281期)‎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有人把饶宗颐比作一座孤独的海岛,一方面肯定他的巨大成就让人难以企及,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的一些思想还不能被世人理解。‎ B. 饶氏家族是近代潮州首富,书香门第,少年饶宗颐就是在自家的藏书楼“天啸楼” 中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幼年即从唐人欧阳修及颜真卿之楷书及宋人行草入手,早年学书经历大异常人。‎ C. 饶宗颐的隶书,吸收了清代隶书的意趣;行草方面博精约取;篆书广泛吸收古文字修养。从中可以看出饶宗颐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的观察力和转化能力。‎ D. 饶宗颐自己曾经表述过,他孜孜以求的学术之路其实都是在玩,可见,他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只有轻松和乐趣,从都不会感到疲劳。‎ E. 正是有学养和人格作为支撑,饶宗颐才成为了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他的才情和他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变得越来越丰厚。‎ ‎(2)饶宗颐是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他是怎样成就这一点的呢?请概括回答。(6分)‎ ‎(3)文章开篇引用了学术界和一些名人对饶宗颐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4)有人评价饶宗颐“以其博洽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成为当代罕有的国学宗匠”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博” 的认识。(8分)‎ ‎11.(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25分)‎ 宫白羽:“无聊文字” 成就武侠宗师 小城 宫白羽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一代宗师” “中国大仲马” ,他以《十二金钱镖》《联镖记》等作品,纵横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武侠文坛,“武林” 一词,就是由他首创。‎ 宫白羽年少时就迷恋上评话、公案和侠义小说,每读到精彩处,总是忍不住手且舞之,足且蹈之,甚至有时候还有模有样地自己动手写些故事。15岁时便开始给北京各报刊投一些评点时事的稿件。有一次作文课,他写了一篇《述志》,字里行间已流露出日后要著书之志。1918年,宫白羽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不想命运多舛,其父不久便撒手西去,宫家自此开始败落。宫白羽被迫辍学,到邮局做了一名分拣员,靠着微薄薪酬养家糊口。酷爱文学的宫白羽立志要做一名新文艺家。‎ ‎1921年,宫白羽偶然知道了当时的名作家周作人的家庭地址,他鼓足勇气给周作人写了一封信。一周后,宫白羽竟然收到了回信,但署名不是周作人,而是周树人。宫白羽并不知道周树冬便是当时大名鼎鼎的鲁迅,捧着这封充满真诚的信,他既感动又惊喜。初出茅庐的年轻后生,开始了和一代文学大师的联系,也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此后,鲁迅又和宫白羽通了几次信,有鲁迅的指点,宫白羽进军新文学的决心更强了。宫白羽决定辞去工作,义无反顾地投身文坛。‎ 宫白羽的文坛生涯走得极不顺利,先是卖文为生,于1926年到北京《国民晚报》做编辑,不久该报停刊。他去做校对,没干多久又干不下去了。宫白羽只身来到天津,在《商报》做文书,后来在另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做校对和编辑,都好景不长。1937年抗战爆发,天津沦陷。正当宫白羽生计无着落之时,天津的一家出版社给出高额稿酬邀他写武侠小说。当时沦陷区里的武侠小说成了老百姓寻找安慰打发时光的东西,很受欢迎。迫于生计的宫白羽无奈地收起了’自己的纯文学梦,拿起了写武侠这种“无聊文字” 的笔。‎ 深受五四新文学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影响的宫白羽,虽然写的是武侠小说,但他仍严格遵循着鲁迅对自己的教诲,将武侠故事融入平常人的生活当中,因而比起那些胡编乱造的武侠小说,他的作品更能打动人心。宫白羽和别人舍写了《十二金钱镖》的上半部后,又独立完成了下半部。作品一经发表,立马引起关注,成群结队的读者每日排队买报纸看他的连载,他一鼓作气,写出了一系列和《十二金钱镖》相关联的作品,组成了“钱镖,四部稿” 。几年时间,宫白羽便出版了十几部畅销作品,一下子闻名全国。20世纪50年代初,宫白羽又应邀为香港《大公报》写《绿林豪侠传》,而当时的副刊编辑便是日后的武侠名家梁羽生,正是受到宫白羽作品的影响,梁羽生也开始写起了武侠小说。宫白羽的武侠小说不但人物形象生动深刻,语言洒脱顺畅,其思想内容亦丰富深远,被时人誉为“北派武侠小说四大名家” 之一。‎ 虽然因武侠小说名就功成,但宫白羽却始终对自己创作武侠心中抱愧,深感辜负了鲁迅先生对自己的殷切期望,他说:“环境与饭碗联合起来,逼迫我写了些无聊的文字。” 在武侠小说的盛名之外,宫白羽一直在潜心研究甲骨文和金文。他觉得这才是真正价值的,也才算没有辜负鲁迅先生当初对自己的教诲。宫白羽的知识面很广,中国典籍,西方名著,他无不通晓。新中国成立后,因在研究甲骨文和金文方面的成就,他于1961年被聘为天津文史馆馆员。到了晚年,宫白羽更是无意名利,一心投入甲骨文和金文研究当中。当时的年轻学者慕名去拜访他,原以为这位武侠小说宗师如香港报纸上所写的那样,家有演武堂,整日宾朋满座。一到“宫宅” ,但见一代风云人物,只是蜗居在十平方米左右的斗室里,屋子里光线昏暗,陈设简陋,一张老旧的小炕桌放在床上,是宫白羽写字吃饭的唯一用具。‎ 暮年清贫,宫白羽却不愿提及自己武侠小说创作上的名头,他只想在甲骨文和金文研究方面有些成就。1966年,67岁的宫白羽于天津去世。一代武侠宗师,走完了传奇的人生。‎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少年时对侠义小说的迷恋和刻意模仿其套路,为宫白羽日后在武侠小说创作上的一炮走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酷爱文学,立志著书,是宫白羽成为“中国大仲马” 的原因之一,而巧遇鲁迅,得其指点;也是一条重要原因。‎ C.宫白羽的文坛生涯起初并不顺利,他多次去报社做校对和编辑都遭挫折,说明初出茅庐的他工作能力还未获认可。‎ D.宫白羽认为武侠小说是“无聊文字” ,而他的写作是出于无奈,在他心目中,武侠小说不是他向往的纯文学。‎ E.晚年的宫白羽蜗居斗室,其境凄凉,借研究甲骨文和金文打发时光,不禁让人生出成也武侠败也武侠的感慨。‎ ‎(2) 宫白羽写武侠小说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纵观全文,为什么说宫白羽的一生具有“传奇” 色彩?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人说宫白羽人生的成功靠的是运气,也有人说他的成功靠的是才气,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河北省唐山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郭秉文:国立东南大学之父 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的创建是郭秉文办学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正是由于在东南大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郭秉文被人们誉为“东南大学之父” 。‎ ‎1908年郭秉文远涉重洋,赴美留学。郭秉文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是美国最著名的教育学院,在管理上别具特色,有一套较系统体现民主精神的管理规范。这些都在郭秉文日后执掌东南大学的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1914年,他以题为《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一文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的教育学博士。郭秉文对教育问题广泛而深入的思考,无疑为他以后的办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郭秉文一拿到博士学位,旋即回国,协助江谦筹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要将他所学到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江谦为耆德硕儒,国学根基深厚,而郭秉文通晓中西,时称“新学巨子” ,两人相得益彰。‎ ‎1919年教育部正式委任郭秉文为校长。其时正值“五四” 运动,在时代潮流推动下,郭秉文着手对南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有意义的改革是开“女禁” ,倡男女同校。“五四” 之前中国的高等学校,除个别私立大学外,仅招男生而不招女生。兼收女生的消息传出,朝野哗然,流言蜚语不堪入耳,甚至思想比较开明的南高老校长江谦也明确表示反对。后经郭秉文多方解释,招收女生的入学考试终于如期进行。高等教育中“女禁” 的打破推进了教育的民主化,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新的一页。‎ ‎1920年4月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正式提出建立东南大学的建议,经过讨论,一致赞成。经过郭秉文一年多的奔走,虽几经波折,1921年9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成立,郭秉文任校长。‎ 清末以来,中国大学的办学模式主要模仿日本,而日本又是学欧洲。民国建立,这种状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不过从转手日本变成了直接向欧洲学习。而对美国大学模式的引入则自东南大学始,郭秉文在其中厥功甚伟。郭秉文从一开始就努力移植美国大学模式,选科制、评议会、董事会,处处可见美国大学模式的痕迹。和北大的欧洲大学模式相比,东南大学的美国模式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在学校行政管理上,设置董事会;在大学职能的定位上,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还在东南大学筹备之初,郭秉文就借鉴欧美各大学设立董事会。董事会的职权是很大的,它是全校最高的立法和决策机构,地位与校长并列甚至更高。这种领导体制在国立、公立各高校中是首次建立。董事会不仅加强了学校与政府、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提高了东大的知名度,而且,为东大在解决资金、物质供给以及与地方相处方面的各种具体问题上,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一做法后为其他大学所仿效。郭秉文对美国大学管理体制的引入及其在东大的成功,对整个近现代中国大学管理体系的变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南大学的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强调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所谓面向社会,就是办学的资金从社会筹集,学校的系科设置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加以调整。所谓服务社会,就是将大学活动扩展到校园之外,让大学走出象牙塔,使大学成了社会进步与社区发展的“服务站” 。也就是说,大学除了承担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的基本职能外,还有社会服务的职能。‎ ‎1921年,东南大学成立后,郭秉文就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暑期学校,郭秉文不仅亲自上阵授课,还特地邀请了美国的杜威、孟禄,德国的杜里舒和国内的梁启超、胡适等一批名家前来讲学。‎ 除了暑期学校外,东大教育科还举办了许多其他“推广事业” ,如推广平民教育,为乡村失学儿童进行义务教育等;衣科则通过组织农村巡回演讲团、农业展览会,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优良品种等;商科则通过坚持办商科夜校,为各界有志求学的青年提供业余学习提高的机会。‎ 近代以来,随着科举的废除和学堂的建立,中小学教师均由专门的师范院校培养。郭秉文不赞同这种做法,他力主高等师范学校应并入综合大学,使综合大学兼有培养师资的功能。郭秉文留学美国多年,他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就是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成功典范,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认为,要培养上乘的教师,必须“寓师范于大学” 。因为中学以上的教师必须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在一个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大学里,能够很好地协调通才与专才的关系,使通才不致空疏,专才不致狭隘。综合大学的优秀人才,经过一定的教师训练,一定会成为优秀的教师。‎ 由于政局的剧变,1925年郭秉文被免职。离开东南大学后的郭秉文并未放弃对教育的热爱。1926年,他在美国费城组织了中国五千年教育文化发展的图片展览。晚年定居美国的郭秉文在1958年创办了中美文化教育协会,虽在暮年,“未尝以优游林泉,而自寻暇逸也” ,他仍在为教育事业忙碌。‎ ‎(摘编自《郭秉文:国立东南大学之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郭秉文赴美留学期间,美国大学富有民主精神的管理模式和当时自己对教育问题广泛而深入的思考,都对他日后回国办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B.东南大学刚一建立,郭秉文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有意义的就是开“女禁” ,虽然遭到了非议,但经过他多方努力,最终得以施行。‎ C.郭秉文在东南大学之所以积极倡导美国大学模式,是因为这一模式不论在学校行政管理上还是在大学职能的定位上都优于北大的欧洲模式。‎ D.郭秉文主张大学应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要走出象牙塔,把办学的重点放在服务社会这一职能上,让大学成为社会进步与社区发展的“服务站” 。‎ E.尽管离开了大学,郭秉文仍关心和热爱着中国教育事业,在美国宣传中国教育文化,促进中美文化教育的交流,虽在暮年仍为教育忙碌不已。‎ ‎(2)郭秉文在办学生涯中,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请简要概括。(6分)‎ ‎(3)郭秉文为什么主张“寓师范于大学”? 请简要分析。(6分)‎ ‎(4)郭秉文倡导的“美国大学模式” 有何特点?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13.(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个真实的李鸿章 在1896年的万国运动会上,各国国旗伴着各自的国歌依次升起,等到清帝国的黄龙旗升起时,现场却是一片寂静——偌大个中国,竟然连自己的国歌都没有。正当人们惊诧之余,一位年已七旬的中国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黄龙旗下,用尽全身力气高唱起他家乡的民间小调《茉莉花》,苍老的声音,苍老的背影,捍卫起一个民族最后的一点尊严,他因此得到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这位老人,就是李鸿章。‎ 在近代中国,位极人臣的李鸿章无疑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卖国贼” ,中国近代史上屡次大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几乎全部出自李鸿章之手,许多国人更是恨不得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但这样的罪责,对于李鸿章而言未免太过沉重。‎ 李鸿章自幼聪慧,学问广博,20岁入选优贡,24岁中进士,后来又拜在曾国藩门下,并最终成为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研修学问,他心诚神明;平定叛乱,他居功至伟;投身洋务,他是维护清廷统治的中流砥柱;再后来,他成为西方列强唯一认可的晚清外交家,并在斗争中赢得了“东方俾斯麦” 的称谓。但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少不了有其局限性,镇压农民起义时的残暴,抗法战争中的软弱表现,以及大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注定要成为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 ‎1894年的甲午之战,无疑给了投身洋务的李鸿章致命一击,由于统治者的傲慢自大,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败于一个弹丸小国,朝廷顾不得颜面,急派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没有强大的国力做后盾,谈判的过程可想而知,他忍着被刺客袭击的伤痛,承受着国内巨大的舆论压力,同蛮横的日本侵略者据理力争。《马关条约》的签订成为他永远的心痛,他发誓有生之年决不再踏上日本半步,后来他出访回国借道日本横滨港换船,宁愿冒着坠海的危险在两船之间搭上木板登上另一艘船也不愿踏上日本的土地,此情此景,就连船上的美国船员也为之动容。‎ 由于中国已无力抵抗列强入侵,有些人便想到了“以夷制夷” ,为此,李鸿章在自己73岁高龄之际,拖着花白的大辫子开始了周游世界的旅程。在俄国,他本着“联俄拒日” 的思想与俄亲善;在英国,他详细考察英国的军队建设;在美国,他重点了解了当地的科技文化发展。在他看来,只要利用好列强之间的互相掣肘,中国就有发展的机会,但他机关算尽,到头来依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侵略者们是不可能对一个弱小的国家讲什么仁义道德的。八国联军侵华再次向国人证明了一个道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每一次国家面临危机时出来收拾残局的总会是李鸿章,他为腐朽的清政府背上了所有的罪责,换来的却是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的一致声讨,“叛国者秦桧,卖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终其一生都在替朝廷卖命,甚至在他临死前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此时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只剩下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扪心自问,处在那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年代,朝廷无实力也无决心与敌人作战,而面对拥有最先进军事实力而且狼狈为奸的西方列强,他作为统治者的一颗棋子,除了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又能做些什么呢?梁启超对他的评价似乎能让委屈的李鸿章稍稍宽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没有得到大多数国人的认可,却赢得了许多西方外交家的肯定与尊重,在和他打过交道的西方外交官看来,“李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始终在尽他最大的努力来维持他国家的利益,但遗憾的是,他手中的筹码太少了。”‎ ‎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12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中国近代史上屡次大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全部出自李鸿章之手,国人对之恨之入骨,但作者觉得这有失公允。‎ B. 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发誓不再踏上日本半步,这表明他对日本非常痛恨,也是为了挽回自己的尊严。‎ C. 李鸿章在73岁高龄时开始周游世界,想利用列强之间的相互掣肘,寻求中国发展机会。但这种“以夷制夷” 的策略最终失败了。‎ D. 李鸿章在临终前一个小时仍被俄国公使逼着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此时他因此生签订的卖国条约而流下忏悔的泪。‎ E.本文通过对李鸿章一生重要事迹的概述,力求以历史的真实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客观公正地评价李鸿章的所作所为。‎ ‎(2)本文的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3)李鸿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4)李鸿章是不是“卖国贼” ?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8分)‎ ‎14.(河北省石家庄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2006年1月9日‎,91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院士叶笃正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面对前来祝贺的同事和学生,这位与中国第一份气象记录同龄的老人淡然地说:“获得这个奖,只是我们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继续演下去。” 1916年,叶笃正降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家中,14岁考入南开中学,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 ‎1916年,叶笃正降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家中,14岁考入南开中学,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两年后,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核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1945年.叶笃正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 硕士、博士都师从叶笃正的黄刚说:“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国外,学生经常会打断老师,提出问题。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视野很阔,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 这种治学方式后来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叶笃正认为自然科学要以事实服人,他最不能接受“似乎、好像、大概” 选样的字眼,如果有谁的论文中出现类似推论。都会被立刻划掉。‎ ‎1949年叶笃正结束在美国的学业,他的博士论文引起了美国气象界的关注,并借此获得了一份年薪4300美元的工作,而当时,美国一个大学教授也只有5000美元。但是叶笃正选择了离开,他对导师罗斯贝说:“我觉得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 1950年l0月,在新中国正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登上轮船,辗转回到了中国。‎ 回国后的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中国的气象研究。整个气象室113个人,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叶笃正曾向弟子们描述当时的工作状况:“没有图,我们自己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毫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实验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 在当时,天气图在国外是最普通的配件,做研究做预报都要用,可中国没有。他的很多学生都记得叶笃正指着挂在墙上的巨幅天气图所说的话,“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令后,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该在中国结束了。”‎ ‎1984年,几位美国气象学家专程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这一次合作的成果,被叶笃正认为是自己最大的贡献。当时。他已接近古稀之年,因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但这一次,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领域,成为“全球变化” 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 ‎2005年12月。学经济的丑洁明在叶笃正门下学习四年后,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很多人都很吃惊,气象学家为什幺要招一个学经济的研究生,叶笃正的回答是“我们是互相学习” 。‎2006年1月11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305室,十多平方米的房问里摆了5张办公桌,叶笃正的办公桌放在最里面.桌上杂乱地堆积着两厚沓学术刊物.一个工作了10多年的老式台灯还在继续“服役” 。91岁的叶笃正,每周一、三、五的早上,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所里给叶老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办公室,可是叶老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就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我们办公室。” 黄刚说。叶笃正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总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他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个人离不开群众,荣誉归于大家,要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是大家给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 在大气物理研究所,所有的人都把叶笃正尊称为叶老,叶笃正的秘书崔桂云说,几百个人的所里.80%的研究人员都是叶笃正的学生。“作为晚辈,我们跟叶老在一起,从来不用担心相处问题,他不会因为你资历浅而不重视你,也不会因为你声望高而轻信你;你可以轻松地跟他开玩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直接跟他争辩。” 曾经有报纸报道叶笃正任何时候身上都会带一个小本子,黄刚说:“从年轻时叶老一直如此.这样方便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他会在每次上班时跟我们分享他本子里的新想法和新信息,供我们参考,跟我们一起探讨。” 在黄刚看来,老师的阅读面非常宽泛,他总是能够迅速捕捉到其他领域可以借鉴或者衔接的方法,运用到气象研究中。“他的视野起码超前20年。”‎ 相关链接:‎ ‎①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近年来.叶笃正一直从事如何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负面效应的研究。2003年.他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 的概念。同年,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国际气象界的“诺贝尔奖” ——“国际气象组织奖” 。‎ ‎②他科研上的“朝前” 和“超前” 眼光,既来自于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也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学识素养。‎ ‎③叶笃正使中国气候研究走进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清华大学,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而选择了气象学,这是因为他接受了学长钱强的“气象学对国家更为实用” 的观点。‎ B.叶笃正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在美国的学业,博士论文也引起气象界的关注,并在以后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都是因为有罗斯贝的影响。‎ C.阅读材料中三次引用黄刚的话,第一次表现的是叶笃正的治学精神,第二次表现叶笃正心态年轻,第三次表现叶老搜集材料的习惯。‎ D.叶笃正说:“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 这话一方面表现出叶笃正的谦逊,一方面说明他认为在研究中别人的贡献是主要的。‎ E.本文选择典型事例,不仅介绍了叶笃正的求学经历、治学态度和学术成就,还从待人处事角度为我们展现出叶老可亲可敬的一面。‎ ‎(2)作为一个气象学家.叶笃正有哪些方面的成就? 请简要分析。(6分)‎ ‎(3)叶笃正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他受到尊敬的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叶笃正之所以有很高成就.与他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有关。也与他丰厚的学识素养有关。试从其中一个方面,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与对你的启示。(8分)‎ ‎15.(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飞机的“中国心” ,吴大观的“中国情”‎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空前的灾难。中学时代就对“航空” 有着极大兴趣的吴大观在目睹了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侵略行径后,下定决心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航空救国” 之路,毅然从西南联大机械系转学航空系。毕业后不久因业绩突出,被选赴美国航空发动机厂学习、深造。在美期间亲身感受到的种族歧视,深深地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激发了他发奋图强的志气和爱国、救国的热情。1947年,他婉言谢绝了友人请他留美继续学习、就业的好意,毅然回到祖国,报效国家和人民。‎ 从美国回来,国民党的腐败无能,让吴大观满腔的报国热情得不到施展。1948年冬,在地下党的帮助下,他带着家人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吴大观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航空发动机事业中。1956年11月,他在沈阳建立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设计室,并亲自领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的喷发‎1A发动机。1959年9月,他负责设计、试制的红旗2号发动机上台试车,向国庆1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装备水平、科技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据日本业界的一项分析,在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比这一数值上,船舶为1,轿车为9,计算机为300,支线飞机是800,而航空发动机则高达1400,因而它被称为世界工业产品中的皇冠。文革结束后,新中国建设的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航空工业更是如此。‎ ‎1977年底,吴大观被调到西安发动机制造厂,全面负责英国罗·罗公司斯贝发动机专利技术的引进和试制。1980年5月,引进的第一台斯贝发动机制造成功,这次技术引进对加速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具有战略意义。对此,罗·罗公司的一位技术董事胡克先生说:“你们中国人真厉害啊!买我们的苹果,还想要连苹果树都买走。苹果树嘛,那是另一回事儿。” 言外之意是核心技术他们是不会卖给我们的。这也让吴大观清醒地认识到航空工业的发展应该走独立自主的研发道路。‎ ‎1983年,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不少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只有少数人坚持自行研制。在决定“太行” 发动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吴大观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我们在这方面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 于是他和我国九住专家联名上书邓小平同志,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最后经邓小平批示,“太行” 发动机项目才得以立项。‎ 十八年后,“太行” 终于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跨越。而当年下马的“斯贝” 发动机也“变身” 为“秦岭” ,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飞豹” 歼击轰炸机装上了一颗“中国心” 。‎ 吴大观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发动机,献给了他深爱的航空事业,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从1963年起,吴大观每月多交100元党费,同事们都不理解,可是他总说:“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省吃俭用,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富裕,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我作为共产党员,把钱节省下来缴党费,心里踏实,党给我的太多,我为党做的太少。” 早在沈阳工作的时候,吴大观已是国家二级工程师,每月273元,在当时普遍实行低工资的年代里,单位数他的工资最高,为此,他总感觉到不安,后来曾经两次打报告要求给自己减工资,都遭到拒绝。1963年吴大观向组织多缴了第一笔党费,把1200元寄到越南驻中国大使馆,支持抗美援越,此后就开始每月多缴100元党费。‎ ‎1982年,吴大观从西安调到北京,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并从1996年起每月多缴200元党费。近些年,他的工资增加了,为了救济农村贫困的失学儿童,他向希望工程捐款6000多元,向西南联大教育基金捐教2万元,临终前又拿出10万积蓄缴纳最后一次党费,走进吴大观的家,我们看到的是80年代的旧家具,斑驳破旧的皮沙发,与时代接不上轨的洋瓷碗,袖口磨起白边的中山装,开口的旧皮鞋……就是这样一位省吃俭用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捐献巨额党费,一点都没有犹豫。‎ 吴大观的外孙女梁焱在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道:“在你眼里,你的外公是个怎样的人?” 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外公是一个中国人。” ‎2009年3月18日,九十三岁的吴大观那颗为中国航空事业热烈跳动的心,停止了跳动。而此时,装着“中国心” 的我国第三代战机正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 ‎(摘自李倩《飞机的“中国心” 吴大观的“中国情” 》和徐秉君《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目睹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侵略行径的吴大观在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 口号的影响下,毅然决定从西南联大机械系转学航空系。‎ B.航空发动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装备水平、科技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综合国力较弱,我们尚没能掌握这项核心技术。‎ C.我国引进的第一台斯贝发动机制造成功意义重大,但罗·罗公司技术董事的一番话也让吴大观认识到航空工业的发展要想不受制于人,就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 D.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大多数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只有包括吴大观在内的十名专家坚持自行研制。‎ E.这篇传记述评结合,在记叙吴大观感人事迹的同时,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评价他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卓越贡献,赞美他克己为国的高尚品格,富有感染力。‎ ‎(2)吴大观最终能为中国战机装上“中国心” 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文章最后写到吴大观的外孙女粱焱回答记者的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吴大观一生是怎样诠释他的“中国情” 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16.(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3月质量调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大数据” 是当今公众津津乐道的一个热词,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呢??打个比方,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有2600万册,如果从数据来看的话,一个家庭一年产生的数据就相当于半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总量。一个时代的人没有办法用那个时代的工具来处理的数据就可以称为大数据。‎ 推动大数据大量产生的核心动力,是人们渴望能将现实物理社会存在的东西记录下来,能够测量它,并且能够分析。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人们会利用云平台,通过先进技术从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有质量、有价值的数据,从而使大量的数据转化成知识。现在的数据计算单位,已经从GB到达了TB、PB,甚至是EB了,绝大多数大数据是非结构性的,其种类十分复杂,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没法对此进行处理。数据产生和传送的频率非常快,从大量的低质量、低价值的数据中获取知识,犹如从大海中捞针,获取数据成本很高,但有待挖掘价值大。‎ 大数据的发展也关乎广大公众的切实利益。利用大数据可以有效地实现“智慧医疗” ,为全面的个人健康管理进行服务;个人可以方便获取医院的就诊信息、检查数据、医疗影像以及个人健康的历史数据等等。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广大公众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便利。大数据给企业和商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比如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降低了不良贷款率,减少了交易成本;谷歌利用大数据预测季节性流感的爆发和传播;AT& T将用户在WiFi网络中的地理位置、网络浏览历史记录以及使用的应用等数据销售给广告客户。‎ 大数据时代关注的是用户的特征,而不是具体的信息。比如通过大数据,希望知道用户是一个处于20—30岁年龄段生育过子女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而不是想知道她姓甚名谁,今年多大,有几个小孩。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主要是由一些大型的公司在做,它们有自己严格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信息安全。企业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对用户信息进行不可逆的处理。一旦发生用户信息外泄,企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国家相关的法律也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定。2013年工信部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出台了关于互联网和电信网个人信息保护的条例以保护用户的隐私,这些都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具有一定的作用。用户也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一些信息泄露事件的出现,也与广大用户本身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足有一定关系。所以,在大数据时代,迫切需要向用户开展加强自身信息保护意识的教育,也就是安全上网的知识普及和教育。‎ 不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它,大数据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要充分适应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变革,享受它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取材于‎2014年2月13日《光明日报》)‎ ‎14.根据文意,产生“大数据” 的基本单位是(     )(3分)‎ ‎  A.社会    B.企业    C.家庭     D.个人 ‎15.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  A.大数据并不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任何时代都会产生自己的大数据。‎ ‎  B.对所存储数据应进行控制与筛选,避免因数据过大造成的分析困难。‎ ‎  C.如果没有相关技术与有效的分析手段支持,所谓的大数据没有价值。‎ ‎  D.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从对大数据的应用中获得极大的切实收益。‎ E.因为大企业管理严格,所以它们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数据不会泄露。‎ ‎16.根据文意,请分条概括大数据具有哪些特点。(5分)‎ ‎17.(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质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传奇12年,羽坛“超级丹”‎ 格林 ‎2012年8月5日‎,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单打决赛中,林丹与李宗伟上演了完美无缺的对决大片,让世界观众过足了顶级欣赏之瘾。最终,林丹耗时79分钟2:1逆转击败李宗伟,夺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金牌,成为奥林匹克史上羽毛球男子单打卫冕第一人。‎ ‎“林丹的霸气从小就有。” 林丹母亲接受采访时说,“林丹不服输,比较好强” 。不服输、要强的性格,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成就了后来的林丹,也让他在职业生涯中多次遭遇危机。‎ ‎2000年,林丹这一批年龄段的球员开始接受国家队的选拔。然而,第一批选拔名单里没有他。后来,林丹被单独通知进入国家队,两个月后,亚洲青年锦标赛在日本开打,林丹拿下了男团、男单两项冠军,在国家队逐步站稳了脚跟。‎ 从少年体校到国家队,林丹顶着“N0.‎‎1”‎ ‎ 的光环走来,直到2002年。当时,国际羽联在每局7分制和15分制上摇摆不定,林丹一时调整不过来,接连输球,且都是首轮出局,“林一轮” 的外号不胫而走。那大半年,国家队教练不再让林丹参加任何比赛,而这接连几次的挫败也惊醒了少年成名的林丹,他意识到不能仅仅拿着天赋做武器,他开始对自己“下狠手” ,除了苦练,还是苦练。‎ 天道酬勤,林丹开始爆发,在接下来的赛事中狂揽5个冠军。2004年的全英公开赛,林丹更是将丹麦名将皮特·盖德拉下了马,夺得男单桂冠的同时,也从对手那里获得了“超级丹” 的称号。‎ 战胜盖德让林丹的自信心再度爆棚,出征雅典奥运前,林丹目标直指冠军。他甚至把自己夺冠后的庆祝动作都设计好了,但是,雅典奥运却给林丹上了一课。‎ 雅典奥运会,林丹的首轮对手是印尼选手苏西洛。“因为担心这担心那,上场后感觉自己怎么也释放不出来。相反,我的对手的状态特别棒。” 林丹最终以12比15、10比15败下阵来。‎ 经历了“一轮游” 的打击,林丹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回到北京,林丹细细咀嚼总教练李永波的话,仔细分析自己的失利原因。他明白了自己被淘汰其实不是什么大冷门,外界把他捧得太高了,他还不是“超级丹” 。“雅典奥运会的失败教会我用平静心态看待比赛和人生。”‎ 林丹平静了。于是,我们看到,2004年广州公开赛上,当鲍春来在拉锯战中回球落网,林丹兴奋地将球拍抛向空中,继而双手握拳举向空中、跪地、仰天长啸。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潮中,他右手举起向四面看台献上标准的军礼——“超级丹” 回来了!‎ 不过,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霸气到有些嚣张的愣小子了。‎ ‎2008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林丹对阵李宗伟。赛前,林丹很从容,“我记得当天下午临出发前,我把音响声音开到很大,跟着音响一起唱。记得有周杰伦Live版的《听妈妈的话》,演唱会上那山呼海啸般的尖叫声让我提前进入了状态。”‎ 整个看台被红色淹没,那种狂热好像随时都要把屋顶掀翻。第二局打到20比8,林丹拿到冠军点,“我提醒自己要冷静下来,拿下这最后一分。深呼吸,屏息凝神,我能听到球拍击球时发出的‘刷刷’声,一声比一声坚定,一声比一声致命。” 看回放录像的时候,林丹自己也承认:“我很少看到自己如此专注。”‎ 林丹拿下了奥运会的男单冠军。这只是开始。2010年广州亚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林丹再次击败李宗伟夺冠。他成为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羽毛球历史上唯一一位全满贯选手。‎ ‎2011年、2012年,超级丹依然不可撼动。到今天,林丹已握有17个世界冠军头衔。‎ 然而,林丹没有陶醉于冠军这个美词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其实我真的不是看中某一个冠军,我看中的是我12年的职业生涯,我给中国羽毛球能带来什么,给羽毛球这项运动带来什么,或者给自己带来什么,这个比金牌意义更大。”‎ ‎(选自《青年文摘》2012年第18期,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在这篇新闻通讯的开篇,作者不惜用“完美无缺” “顶级” 等溢美之词来盛赞伦敦奥运会林丹与李宗伟羽毛球单打决赛的精彩。‎ B.知子莫如母,引用林丹母亲对其不服输性格的介绍,为后面写他夺冠的霸气做了铺垫,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C.出征雅典奥运前,林丹甚至把自己夺冠后的庆祝动作都设计好了,说明他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但最终输在自己的患得患失上。‎ D.写北京奥运会狂热的场面,是为了衬托当晚比赛的惊心动魄,表现观众对林丹的喜爱和支持。‎ E.林丹是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羽毛球历史上唯一一位全满贯选手,而且已握有17个世界冠军头衔,因此被队友誉为“超级丹” 。‎ ‎14.作者怎样写2004年广州公开赛上林丹夺冠后的一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5.结合文本,探究羽坛“超级丹” 的成长的条件以及给我们的启示。(6分)‎ ‎18.(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一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 ‎——专访《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 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古代技术百科全书”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潘伟以《天工开物》为线索,遍访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现场,编著《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书。该书以大量的田野调查图文,融合历史考证与现实考察,展示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一经出版便广受各方关注。‎ 下面是南方网对《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的专访。‎ 主持人:在现今的工业化时代,您是如何产生编写这本《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念头呢?‎ 潘伟:写这本书一开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80年代初期我在一个旧书摊里发现了一本《天工开物》的上集,是清华大学机械厂工人理论小组注释的,也没认真看,只是看插图,当时是学美术,觉得里面木刻版的白描很有趣,我就在书摊里买了回来。后来我偶尔发现我拍的一些照片跟《天工开物》的一些插图很相似,我才很认真地看这本书,就想能不能用现在的图片和文字和宋应星展开一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所以这个想法应该是十年前就有了。‎ 主持人:潘老师,其实您是十年磨一剑。您所有的闲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吗?‎ 潘伟:几乎是的,但也不辛苦,因为做得好玩,不紧不慢的。按照现在的条件,比如一个出版社,找5个摄影师分布在全国各地,然后找两个写手一编就行了,一年可以做好。但是没有味道,因为几百年、上千年的生产方式不可能短时间拍好并考察明白。虽然能编出来,但做不到这样的书。‎ 主持人:我们看到书中所提及的工具和手艺有一部分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一部分就已经进了博物馆或成了陈列品。您在选取写作素材时有没有一定的标准?‎ 潘伟:我的标准是:必须还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我是把那些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从明代400年前拉回到当代做一个物证,所以必须在生产现场。因此,成为陈列品的是少数,基本上我书上的工具还在用。因为我这本书是做给两种人看的,一个是专业人士,搞专业学术研究的人,给他提供一种物证。比如你写一篇论文、写一本书,这种农耕方式这种工具用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域,为什么要用,这几方面我在书中必须说清楚。同时我也写给一般的读者看,有人说这是科普的“公仔书” ,可以给现在的孩子看,也不是很学术,但也不是光有趣。所以,必须要很认真地去考证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工具。‎ 主持人:每一件工具都要认真考证,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写这本书是否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哪些?‎ 潘伟:最基本的就是古文知识,首先要看得懂《天工开物》这本书,当然我本身是学中文的,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基础。还包括摄影技术,这当然也需要。还有科技知识,包括一些物理、化学、农学上的知识等等,这个是我最缺的。因为涉及方方面面,不懂就要去查资料,去了解,一个是请教专业人士,还有查百科全书。有时候甚至为了一个问题、几句话,在网上或者在书店里面查阅大量的论文,去考证对不对。花的精力很多,但是写起来很简单。‎ 主持人:这本书真可以称得上是您的心血之作。有人说,《天工开物》凝聚了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千年智慧,在现今农业文明逐渐远去,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写这样一本“溯古” 的书,有何意义和影响呢?‎ 潘伟:首先是记录上的意义,现在随着工业社会快速的增长,农业工具消失得也很快,可能我现在再去拍,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消失了。还有,可以说是作为当代人的反思:我们的这种不消耗能源的耕作方式和现在消耗能源的机械化农耕方式——甚至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生产农产品,是否都是正确的?以前的是否都是落后的?‎ 主持人:有人担心这类书的销量,您怎么看?‎ 潘伟:出版社告诉我不用担心,他们已决定再版。据我了解,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的图书馆都把这本书作为推荐图书。‎ 主持人:这本书真的非常有意义。您对网友读者们有什么期望?‎ 潘伟:现在人人手头上应该都有一台照相机,每个人其实 都可以做一点事情,把我们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包括用文字、相片等方式,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像我这样去做,我们这一代人所见到的事情——各行各业——就不会流失,起码在影像上不会流失。挺有意思的,希望大家一起来做。‎ ‎(选自南方网‎2012年2月19日,有删改)‎ ‎19.《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对《天工开物》的继承和发展分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0.潘伟为什么能够完成这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 ?请说出三点理由,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21.《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不同读者群的关注,如此强烈的反响说明了什么?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6分)‎ ‎19.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代学人” 蒋廷黻 长期以来,蒋廷黻一直处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当胡适的传记已有十数本之多时,迄今大陆也没有出过一本蒋廷黻的传记。但蒋廷黻实在是一个不该被忘却的人。当年,他与胡适一样,曾经可是个风云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上,有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中国驻苏联大使、台湾蒋介石政府驻联合国大使。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 、“民国以来学者从政中最有成就的一位” 。‎ 二十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还是一片荒漠。蒋廷黻任教于南开大学之后,便有志于做一名拓荒者。他开垦的第一片荒地,就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他积累了大批中国近代外交史第一手资料,编纂出我国第一本《中国近代外交史资料辑要》,为日后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现代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充分地占有原始资料,这在今天的史学界乃是常识,但对二十年代初期的人们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在采用这一方法上,蒋廷黻开了风气之先。他在我国首倡研究原始档案资料,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要以事实为基础;历史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之一就是必须从原始资料的研究入手。他自己身体力行,为搜集和整理中国近代外交原始资料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蒋廷黻在传播现代研究方法的同时,又引进了新的研究观念。在南开,他主张研究历史要参考多方面意见,本着客观的态度解释史实。1928年,他在介绍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中国革新运动与日本土耳其革新运动的异同》译文的前记中,特别强调要借鉴外国人看中国的见解,多听听旁观者的话。‎ 不过,从骨子里看,蒋廷黻与其说是一个学者,还不如说是一个士大夫。这是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通态。他们不会仅仅安于治学问,还要走出书斋,匡治天下。‎ 目睹国家多难,蒋廷黻痛心疾首。1932年,蒋廷黻与胡适、丁文江等当时知名学者,创办《独立周刊》,讨论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尽知识分子在国难时期的责任。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 签订后,蒋廷黻告诫当时青年学生“吾辈皆黄帝子孙,岂容外人将祖遗夺去而不顾” 。‎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特定历史时期,蒋廷黻是个讲求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他治中国近代史,就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富强国家。李敖对多少前人长辈嗤之以鼻,偏偏对蒋廷黻赞不绝口,评价说蒋廷黻“所要求于知识界的,是动态、是入世、是事业、是实物,是书本以外、是主义以外、是文字以外、是‘清议’以外,是与小百姓同一呼吸” ,“这种真正的民胞物与①、经世致用的精神,才是蒋廷黻的真精神,才是蒋廷黻要求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真精神” 。‎ ‎1935年冬,蒋廷黻被任命为行政院政务处长,走上从政道路。‎ 有人曾这样形容从政的蒋廷黻:“他是一个简单的人,不复杂的人。他像一头牛,充满着笨劲,一直往前冲,眼睛只往前看,这使他能够排除万难而达到他的目标。这是他的可爱之处,也是他成功之处。” 学者许纪霖因此借用一则西谚,形容蒋廷黻为“瓷器店中的猛牛” 。‎ 猛牛闯进瓷器店,瓷器易碎,然而民国官场的“潜规则” 却着实牢固着呢。一个大学教授,从书生议政到书生从政,短短3个月中,他对政府部门的结构做了一番研究,发现机构臃肿、叠床架屋,大大影响了行政效率。蒋介石要他拿出改革建议,他兴冲冲地拟了一份精简机构的方案,却遭到官僚、政客的激烈反对。他仿照西方的做法,提出征收所得税时,必须以真实姓名登记财产。为此他到处游说,但无人响应。‎ 官作长久了都不免圆滑,蒋廷黻却几十年如一日,保持其书生的耿直本色。中国官场的秘诀是少说少错,多说多错,不说不错。偏偏蒋廷黻却要求自己和部下,即使说错,也不能不说。据张平群先生回忆,当抗战时期担任行政院发言人时,顶头上司正是蒋廷黻。行政院每周都有记者招待会,碰到中外记者尖锐的提问,一般人都会以“无可奉告” 、“不予置评” 来应付。但蒋廷黻却要求张平群“尽量地说,宁可说错犯过,可是不要不讲” 。至于说错的责任,由他蒋廷黻来承担!‎ 蒋廷黻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他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发表过许多批评国民党腐败和政策失当的言论,始终坚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注:①民胞物与:出处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本开篇便从传记的角度将蒋廷黼与胡适做对比,采用了先抑后扬的笔法,指出蒋廷黼也是一位学业有成、职务显赫的风云人物。‎ B.蒋廷黼在进行现代历史研究时,提倡尊重事实,认为只要占有原始资料,便把握了历史研究的规律 。‎ C.蒋廷黻是一名历史学家,尤其又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文章从其治史特点、学术著作、学者评价及亲人缅怀等角度呈现了其史学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D.蒋廷黼为人充满书生意气,导致仕途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所以他晚年产生后悔从政的感慨,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 E.他是一个抱经世之志的学者,他不会因爱惜清誉而躲在书斋做纯学者,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不管是做研究还是从政都期望有裨于世事。‎ ‎(2)蒋廷黻作为历史学家,对历史研究有哪些创新行为?(6分)‎ ‎(3)学者许纪霖为什么把蒋廷黻形容为“瓷器店中的猛牛” ?(6分)‎ ‎(4)如何理解蒋廷黻所追求的知识分子“真精神” ?结合文本和实际谈谈你的理解。(8分)‎ ‎20.(重庆市五区2014届高三第一次学生学业调研抽)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落月的短短十多分钟,耗费了研制团队惊心动魄的十年时间。落月指的是着陆探测器自距离月面‎15km高度的近月点开始,至降落到月面为止的全过程。由于月球周围几乎没有大气,因此在落月过程中不能依靠降落伞,只能依靠发动机反推,以达到制动减速的目的。由于地月距离远,测控延迟长,地面测控和人为干预基本“无能为力” 。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谭梅甚至把这十几分钟称为“黑色750秒” 。‎ 这段过程需要制导、导航与控制(GNC分系统)三方面的完美结合,需要GNC创造性地依次解决三大难题:认路、选路、辨路。具体说来,认路就是给着陆器自身定位,即依靠着陆器自身携带的设备来确定其相对于月面的位置姿态;选路就是要事先规划好路径免走冤枉路,也就是说设计一条着陆轨迹,在满足姿态、光照等约束条件下尽量减少燃料的消耗;辨路就是要分辨并躲避路上的坑洼之处,自主分辨月面障碍并主动避开障碍,保证着陆器安全降落。‎ 关于认路,着陆器面临的是一个几乎未知的目标月球。因此,着陆器需要有自问自答的能力,要求着陆器对被测的月面目标有去粗取精功能。为此,五院着陆器GNC团队全新研制了激光测距敏感器和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两种不同谱段的相对导航敏感器,以适应不同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下对相对位置和速度测量精度的要求。多种测量信息融合导航算法也为落月过程的精确相对导航提供了保证。‎ 关于选路,与以往轨道设计不同的是,落月过程是一个集制导导航控制于一体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始终开启主发动机。嫦娥三号着陆器GNC在充分调研并借鉴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等成功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着陆过程不同飞行阶段的特点,形成了多制导律结合的优化轨迹设计方案,兼顾了各飞行阶段切换的平稳性和燃料的最优性。‎ 关于辨路,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不同的是,阿波罗依靠宇航员识别月面障碍,而我国的嫦娥三号则采用无人软着陆,因此必须具有自主障碍识别能力。为此,GNC团队全新研制了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代替人眼,在距离月面较近时获得待着陆区域精确的三维高程图信息,可精确分辨月面上比较小的障碍。同时,在距离月面较远时还增加了一个光学成像敏感器,用于在较大范围内识别较大尺寸的障碍。如此一来,形成了一套远近结合、粗精并用的接力避障策略,大大提高了着陆的安全性。‎ ‎2013年12月14日晚上9点11分,嫦娥三号成功登陆;11点45分,地面发出指令,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巡视器开始分离;15日凌晨4点35分,玉兔稳稳地站到了月球上。‎ ‎5. 下列不属于嫦娥三号卫星落月时“辨路” 的一项是(3分)‎ A. 采用无人软着陆,不依靠宇航员识别月面障碍。‎ B. 在距月面近时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代替人眼,可精确分辨月面上比较小的障碍。‎ C. 在距离月面较远时增加了光学成像敏感器,在较大范围内识别较大尺寸的障碍。‎ D. 用激光测距敏感器和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形成了一套远近结合、粗精并用的接力避障策略,大大提高了着陆的安全性。‎ ‎6. 下列对落月的短短十多分钟被称为“黑色750秒” 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着陆探测器自距离月面‎15km高度的近月点开始,至降落到月面为止的全过程。‎ B. 月球周围几乎没有大气,因此在落月过程中不能依靠降落伞,只能依靠发动机反推减速。‎ C. 地球与月球距离远,测控延迟的时间长。‎ D. 无人驾驶登月器的着陆瞬间,目前人类还不具备精确及时制导的能力。‎ ‎7. 有人说嫦娥三号登月着陆的瞬间是“黑色750秒” ,又有人说是“黑色720秒” ,为什么会有数据上的不同?(5分)‎ ‎21.(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代名士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 ,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堪称中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 张伯驹7岁时被过继给其伯父长芦盐运使张镇芳。当时科举刚刚废除,新式学堂方兴未艾,但张镇芳沿用旧式家塾教育,请来名师为张伯驹启蒙。他从《三字经》《千家文》等学起,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9岁时,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20多岁时已读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更是脱口而出。‎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这位翩翩公子能够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弃世俗,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填词作诗,写字作画,学唱京剧……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 张伯驹天资超逸,利用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洪宪纪事诗注》《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另外,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造诣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 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幼喜爱京剧,后跟李佩卿学戏,从钱包森、王福山习武工。学习期间,他严守传统,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乱无所不学,只一年就能登台演出,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了“国剧会社” 。‎ 张伯驹的生活被人形容为中国现代最后的名士生活。由于他对世俗生活相当淡薄,在他人眼里,张伯驹的言谈举动便十分“怪异” ,不循成规。高朋满座之时,众人谈笑风生,他若觉得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颏儿,一根一根的拔胡子。他生活在政治大家族里,却始终与各派政治势力保持一段距离。身为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老板,他对“毛票换大洋” 的生意经丝毫没有兴趣,完全是个甩手掌柜,总经理有事来问,他不住点头说“是,是,是;好,好,好;可以,可以,你看着办吧。” 虽然拥有偌大一份家业,但张伯驹在生活上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从不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而且饮食非常随便,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轮子而且能转就行了。因为这些,朋友给他起了外号叫“张大怪” ,张伯驹每有呼必欣然应允。‎ 也许,正是这份狷狂和洒脱,促使他后来用尽毕生精力,散尽毕生财力来收藏古字画,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 。‎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混乱,许多古董商唯利是图,致使大量国宝流落海外。张伯驹对此甚为痛惜,所以为了收藏古字画一掷千金,哪怕变卖家产或借贷也在所不惜。他曾花4万大洋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变卖了自己最喜爱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饰,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以240两黄金保住了中国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尽管此后他债台高筑,但是直至后来,即使他被绑匪绑架,生命堪虞时,犹称“宁死魔窟,绝不许变卖家藏” 。经他收藏的书画字迹有118件之多,建国后,这些名贵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为此,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专门为其夫妇颁发了褒奖令,这纸褒奖令被他悬挂在家中屋顶靠近房梁的地方。‎ 文革期间,张伯驹被诬陷,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靠变卖家中残存家当度日;但张伯驹照样上香山,爬鬼见愁,游西安访古人遗迹,吟诗填词,不改其乐。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此称赞他:“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一生,浓缩了近现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它折射出来的那种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一种耀眼的光芒,也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任凤霞《一代名师张伯驹》)‎ ‎1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使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并能摒弃世俗,悠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B.民国时张伯驹痛惜国宝流失,为了收藏古字画一掷千金,尽管后来债台高筑甚至生命堪虞仍坚守所藏,建国后他却几乎倾囊而捐,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C.张伯驹自幼喜爱京剧,曾师从名家学戏,进步很快;后来与梅兰芳、齐如山等人组织“国剧会社” ,他在京剧方面造诣很高。‎ D.文革期间,张伯驹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但他却并不在意,依然自得其乐。‎ E.本文通过记述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人生,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也展现他动人的文化和人格力量。‎ ‎17、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张伯驹“堪称中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的?请归纳概括并作简要分析。(6分)‎ ‎18、作者为什么要写张伯驹在名士圈中被朋友称做“大怪” ?请简要分析。(6分)‎ ‎19、“趣味” “品格” 是造就“一代名士” 张伯驹不可或缺的条件。请结合传主的人生经历,从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8分)‎ ‎22.(陕西省渭南市2014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一(4) 题。(25分)‎ 可爱梁宗岱 梅子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化界,梁宗岱算是浪尖上的人物。他祖籍广东新会,聪颖早慧。有一次,一群记者登门访问在文坛崭露头角的诗人梁宗岱,前来开门的是一个小孩,问:“你们找谁?” “找你爸爸梁宗岱。” “我就是梁宗岱。” 开门的小孩说。此时梁宗岱十六岁,还是个中学生呢。‎ 梁宗岱1923年被保送岭南大学文科,第二年赴法国留学。留法期间,他与法国象征派诗歌大师瓦雷里的相识相知,以及从罗曼·罗兰口中所获的赞誉,成为他终身受用的人生经历。梁宗岱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法文系主任兼教授,同时兼任清华大学讲师,年方二十八岁。l941年至l944年受聘于复旦大学,任外国文学系主任,跻身于著名教授、学者行列。‎ 梁宗岱性情放达可爱,诗人彭燕郊有篇写梁宗岱的文章,题目就叫《可爱的梁宗岱先生》。梁宗岱的可爱,主要缘于他的好辩,而且他与人争辩的缘由,多是纯粹的理论问题。‎ ‎1931年1月,徐志摩等人创办的《诗刊》创刊,上海新月书店发行。创刊号发行不久,远在柏林的梁宗岱写信给徐志摩,谈论他对《诗刊》的看法。信末,梁宗岱说:“这种问题(即诗) 永久是累人累物的。你还记得么? 两年前在匕黎卢森堡公园旁边,一碰头便不住口地哕唆’了三天三夜,连你游览的时间都没有了。”‎ ‎20世纪30年代的北大教授温源宁,在他那本用英文写的《不算知己》中,则留有梁宗岱与人争辩时的生动描述:“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起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也完全照样。辩论的题目呢,恐怕最难对付的就是朗弗罗和丁尼孙这两位诗人的功过如何。要是不跟宗岱谈,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梁宗岱与人争辩甚至会“动武” 。著名学者、教授、古希腊文学翻译家罗念生先生曾在文章中回忆道:“l935年我和宗岱在北京第二次见面,两人曾就新诗的节奏问题进行过一场辩论,因各不相让竟打了起来,他把我按在地上,我又翻过身来压倒他,终使他动弹不得。”‎ 而梁宗岱任教于复旦大学时的一位学生,在回忆文章中也记录了梁宗岱与一位中文系老教授为一个学术问题争论直至交手的场面:“两人从休息室一直打到院子当间,终于一齐滚进了一个水坑;两人水淋淋爬了起来,彼此相觑一下,又一齐放声大笑……这两位师长放浪形骸的潇洒风度,令一些讶然旁观的学生永远忘不了。”‎ 梁宗岱教授上课的时候,讲到忘我处,经常捋起衣袖,露出上臂肌肉,“炫耀” 自己的强壮,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学生被他的这种亲切感染,整个课堂气氛让人如沐春风。‎ ‎1944年秋天,正在复旦大学任教的梁宗岱刚刚完成一个学期的授课任务,正赶上蒋介石物色“智囊团” 人选,他看中了在知识界有影响的梁宗岱,就派人持他的亲笔信来召见梁宗岱,前后三次召见都被梁宗岱婉言拒绝了。第四次,由徐道麟坐蒋介石的轿车来到重庆北碚,要亲自接他去见蒋介石。徐是梁宗岱早年留欧时的同学,又是蒋介石的亲信。他来之前曾先打电话通知复旦大学校长章益,梁宗岱知道这一次走脱不了,只得出面周旋。他见到徐道麟后便说:“老同学,我刚下课,肚子饿得叫了,咱们先上馆子吃一顿再说。” 于是他拉上章益校长一同下饭馆。在餐桌上,梁宗岱不断饮酒,并装出一副醉态,摇摇晃晃地对徐道麟说:“今天不能去拜见蒋总裁了,改天再去吧。在北碚兜兜风,就送我们回学校好不好?” 就这样,巧妙地躲过了蒋介石的“召见” 。‎ ‎(选自:2013年第10期《名人传记》,有删改)‎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梁宗岱十六岁时在文坛崭露头角,一群记者来访却把他当成梁宗岱的儿子,我们可以从这一侧面看出梁宗岱的聪颖早慧。‎ B.梁宗岱在法国留学时,从大师那里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经历,回国后先后在多所名校任教,跻身著名教授学者行列。‎ C.梁宗岱在蒋介石“召见” 的时候,拉着老同学下饭馆,拼命喝酒,一副醉态,我们可以看出他缺乏政治远见。‎ D.梁宗岱与罗念生曾就新诗的节奏问题进行辩论并大打出手,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学养的大家形象。‎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地生动叙述,讲述了梁宗岱的“可爱” ,表达了作者对梁宗岱的敬仰之情。‎ ‎(2) 梁宗岱的“可爱” 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你根据文意进行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引用北大教授温源宁《不算知己》中对梁宗岱的生动描述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梁宗岱先生的好辩留下了许多佳话,有人说“好辩” 是人性的优点,也有人说“好辩”‎ 是人性的弱点,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美梦如真的虚拟现实技术 镜子里的人是你,可你并不在镜子里。你面对镜子站在这一侧,正窥视虚幻世界的“那边” 。而“那边” 的“你” 不会有任何感觉。如果设法让你闯入到“那边” 的世界,那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现在,通过传感器与计算机模拟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甚至还能触摸。而且,你得到的是在你神志完全清醒情况下的感觉,这就是当今正在开发的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看上去很神奇,但它确实已闯入人们的生活中。比如,首先将虚拟现实技术商品化的日本松下公司推出了一款“厨房世界” ,戴上显示器和数据手套,便能在“厨房世界” 里潇洒走一回,看看用所选购的橱柜和用具装备的整体厨房是否令人满意,还可以打开抽屉,或从碗柜里取出盘子,甚至还能打开水龙头听见流水声,感觉到水流进了水池中。‎ 东京大学工程系的广濑教授为长期住在医院无法体验外界生活的孩子们研究出了“虚拟足球”‎ ‎ 系统。这是一种使用高视觉线路的装置,能将不在现场的孩子们置于绿茵场上,进行模拟的足球攻防战。戴上立体传感器的孩子,如果向映在画面上的球门做踢球的动作,他的动作会被追踪,通过计算,虚拟的球会在空中飞起来,而担任守门员的孩子可以扑救来球。‎ 虚拟现实技术是将动作或感觉纳入信息处理中的技术。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将肉体的残余能力发挥到极限。如果将这项技术更好地发展,即使对身体障碍者也能够提供更大的希望。另外,这项技术将给孩子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康复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开始思考,人类能够适应环境到何等程度。显然,人类的感觉是可变的,通过适应环境,使自身的感觉达到“现实” 。‎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环境的现实与感觉的现实,两者之间原本明显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人类有可能真的会在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中“庄生晓梦迷蝴蝶” ,不知道是庄生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生。‎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将人类引入恐怖的气氛之中。因为现实世界与虚拟的界限一旦变得暧昧,落入虚拟世界的危险性很高,甚至可能出现去了“对侧” 的镜子里却不想回来的人。这是因为他们会怀疑原来自己所呆的这个世界是否真实。‎ 最近在西方市场上出现了通过屏幕想象吸毒的虚拟体验。值得庆幸的是,戴上特殊的立体眼镜后,在眺望着的超现实主义的影像中,除了精神得到了松弛外,并无特别明显的不良效果,即并未产生像吸毒带来的陶醉感或恍惚感。可是,谁能保证将来不会虚拟出有害的吸毒体验呢?另外,专家们担心,虚拟技术被滥用作为精神控制或人格破坏的工具。‎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不断得到拓展,将给人们的生活装点上梦幻的色彩。‎ ‎6、以下对“虚拟现实技术”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虚拟现实技术” 是指导通过传感器与计算机模拟环境的相互作用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一门技术。‎ B、“虚拟现实技术” 是将动作或感觉纳入信息处理中的一门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 将使环境的现实与感受的现实之意原本明显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D、“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触摸的方式,使你得到在你神志完全清醒情况下的感觉。‎ ‎7、根据文意,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将给孩子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康复效果,对身体障碍者也能够提供更大的希望。‎ B、人类的感觉是可变的,通过适应环境,使自身的感觉达到“现实” ,这是虚拟现实技术产生的原理。‎ C、目前,通过屏幕想象吸毒的虚拟体验除了使体验者得到松弛外,并无任何不良效果。‎ D、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一旦变得暧昧,那么将使人类落入虚拟世界,这将是十分恐怖的。‎ ‎8、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人类能够无限度地适应环境,所以虚拟现实技术将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将不断得到拓展。‎ B、专家们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将会被滥用作为精神控制或人格破坏的工具,这是十分可怕的。‎ C、“虚拟足球” 系统能将不在现场的孩子们仿佛置于真正的绿茵场上,进行模拟的足球攻防战。‎ D、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将肉体的残余能力发挥到极限,使弱小者强大,使残废者健全。‎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25分) ‎ 王国维的忧郁 苏珊·桑塔格认为本雅明是个深具“深刻的忧郁” 气质的人,她极细腻地分析了这种气质:身体孱弱、性喜沉思、敏感孤僻、行为古板、隐藏的激情等等,并与本雅明的作品及生平对证,文字透出一种让人感伤的宿命色彩。我眼前出现的影像,却是我国一代宿学王国维。‎ 两人的确有一定的可比性,都生在国运飘摇、战火连绵的时代。本雅明身为犹太人,纳粹横行时,仍苦留在他认为是文化阵地的欧洲,宁愿成为欧洲最后一个知识分子。大战发生后,本雅明自杀在逃亡的路上。而王国维,沿着这气质一路行来,其悲剧的结局,似乎也是注定了的。‎ 忧郁沉潜的气质决定了王国维选择研究的方向。‎ ‎1898年,王国维再次乡试落第后到上海谋生,利用工余学习新学。“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 王氏忧郁的禀性与叔本华的悲观哲学一拍即合,但是最后收获却是“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理智上虽接受了西方思想,感情上却与中国旧文化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人生方向反而更加彷徨。接下来填词成功使他在文学中找到了乐趣,遂转向文学研究;不过他很快意识到:自己欲为哲学家,则苦于感情多而知力寡;欲为诗人,则又苦于感情寡而理性多,所以愈加苦闷,在文学、哲学之间徘徊不定,不能决定专攻方向。1909年,转向戏曲研究。然而,辛亥革命的爆发打破了他怡情弄性的生活。跟随罗振玉流亡日本京都之后,处在漂泊异乡、家国无望的时期,内心之苦闷显而易见。罗振玉此时起到了精神导师的作用,他坚定地告诉王国维:“士生今日,万事无可为,欲拯此横流,舍返经信古未由也,期与子共勉之。” 王国维如闻雷击,觉得自己从多年的蒙昧中苏醒。以前觉得济世无门,才灰心于文学戏曲研究。现在罗振玉指出道路,让王国维看到了他一直苦苦追索的人生价值所在,为了道统(儒家传道系统) ,他毅然抛弃哲学、文学、戏曲,坚定地转向经史考证。‎ 性格忧郁的人喜好译解神秘的事物。王国维沉入甲骨残片的破译中后,著《‎ 殷周制度论》,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流露出怅望周孔的感伤。他努力在断瓦残片之中辨认着中国文化的昔日身影。在上海时,曾与学生庄敬严肃地演习古礼,亲自设计搭盖“芦殿” ,叹之为“极美之事” 。“五四” 以后,王国维面对文化无法挽救的陨落,蓄起了辫子,摆出世人皆废我独特的悲壮姿势,这与他最后走向死亡已不远了。‎ 忧郁的人行事刻板,他们是自剖的大师,毫不宽容、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惩罚。‎ 王国维遗书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他用自己迷恋的悲剧形式遽尔撒手,让后世之人去深哀痛惜和费心猜度其由。1923年,王国维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 ,由一个秀才荣升为“帝师” 。他深感溥仪的知遇之恩,寄望于溥仪励精图治、重振朝纲,但天下共和大势浩浩汤汤,溥仪自己也旦夕不保,这使得王国维思想上陷于绝望。1924年,冯玉祥率军“逼宫” ,溥仪先藏于日本公馆,后又移居天津张园,苟安一时。此时王国维作为溥仪册封的命臣,将革命军撕毁民国优待皇室条约的行为引为奇耻大辱,便约罗振玉等同沉神武门御河,后因家人极力阻拦、严密看守未果。中国士大夫自古名节观念极重,王朝更替时,必有一批士人眷恋旧朝,甚至以死相抗,传统价值观往往使这样的士人青史留名。既然没有死成,王国维在心理上便觉得名节有亏,遗书中说“只欠一死” ,应当是指此次自杀行动。后来北伐军一路成功,天将变色,王国维眼看溥仪不保,猜测北伐军一旦进京,自己的一场大辱在所难免,自杀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苏珊·桑塔格说:“他带着所有残篇断简、他的抗议态度、他的沉思和梦想、他的无尽的忧郁,和他向下望的双眼,将在最后审判面前,对他所占据的全部位置和一直到死对精神生活的捍卫,作出辩护。” 这同样适用于王国维。这些忧郁的天才总是过分敏感,莫名地痛苦,最终为他们的忧郁气质和天才的某种偏蔽所累,走着一条近乎宿命的长道,直至上苍收走了他们。而这也是注定了的。‎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王国维和本雅明生在同一时代。本雅明宁愿成为欧洲最后一个知识分子,大战爆发后在逃亡中自杀;王国维自杀,跟传统中国士大夫极为重视的名节观念有关。‎ B.王国维选择研究西方哲学是由他的气质决定的。然而,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法割舍,理智与感情形成激烈冲突,最终无法接受西方思想,人生方向更为迷茫。‎ C.罗振玉认为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中,想要救世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重返经典古籍研究。这对于王国维触动极大,于是他决定为了继承儒家道统而考证经史。‎ D.王国维沉迷于甲骨残片的破译,实际上是沉醉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的衰落和无法挽救的现实,他蓄起辫子,以这样一副悲壮姿势反抗新文化。‎ E.作者认为王国维不能认清共和大势,只是单纯捍卫自己的精神生活,又因为性格中的忧郁气质,过分敏感与天才的某种偏执,进而导致了他的自杀。‎ ‎(2) 文章主要写王国维,却又从苏珊·桑塔格对本雅明的评价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请简要分析。(6分) ‎ ‎(3) 请简要概括作者对王国维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的理解。(6分) ‎ ‎(4) 王国维治学方向经历了哪几次转变? 结合实际,谈谈王国维治学道路的变化给你怎样的启示。(8分) ‎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25分)‎ ‎       吴良镛:为良居谋 ‎     钱炜 ‎   ‎2012年2月14日,人民大会堂,吴良镛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奖证书。在国家的圣殿里,在聚光灯映射下的那一刻,人们再一次“认识” 了吴良镛。‎ ‎   圆脸、浓眉、银发、厚厚的嘴唇,眼前这位年届90岁的矮胖老人,就是师从梁思成、林徽因,参与创办清华建筑系,留学美国,精于水彩画的建筑大师。自四年前在工地上中风后,吴良镛行动迟缓,说话更加慢声细语。这位建筑大师的客厅,堆满了各种书籍、照片与字画,看上去与普通人家也没有什么不同。他在清华园的一生时光,都只在为国人良居谋。‎ ‎   1945年,在重庆的一间茶馆里,从云南远征军归来的吴良镛却告诉要好的同学,眼下抗战胜利了,他计划将重心由建筑转向规划。吴良镛改变心意的原因,是在滇西行军途中,眼见战争摧毁了一个个城市与乡村。他深感,在废墟上进行重建,“光搞建筑、盖几间房子根本不能满足要求” 。‎ ‎   此时,他已在梁思成手下的“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 工作。因他此前在重庆中央大学校刊《建筑》上发表题为《释“阙” 》的文章,而被梁思成看中。‎ ‎   还没等吴良镛将自己的主意告诉梁思成,梁就要他随自己去北京,创建清华建筑系。两年后,梁思成又拿出一份奖学金申请表,让他去建筑大师沙里宁主持的美国匡溪艺术设计学院学习。‎ ‎   到清华和去美国,是他人生的新起点。‎ ‎   吴良镛追随梁思成多年,深得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的帮助与熏陶。在匡溪,他又得到了沙里宁离世前最后两年的亲身教导。此时,吴良镛对中国建筑道路的思考开始萌芽。他认为梁思成提出的“Morden and Chinese(现代的,并且中国化)” 值得倡导。这得到沙里宁的肯定,“你们一方面要现代化,一方面不能丢掉中国文化的传统。” ‎ ‎   但回国后,吴良镛就一头扎进纷乱忙碌的建设热潮中去,除去清华建筑系与学界内的事务,还参与了中南海紫光阁修缮、唐山重建、毛泽东纪念堂、天安门广场扩建等项目的规划设计……他在美国的思考,只成为一颗没有破土的种子,一撂下就是30年。‎ ‎   文革结束后,包括吴良镛在内的国内建筑界开始重拾发展道路与方向的探寻。1981年,吴良镛首次提出“广义建筑学” 的初步构想。‎ ‎   广义建筑学的提出,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吴良镛曾在山西蒋宅发现一个聚落,由五个群族聚集而成。他当即想到,虽然聚落是由房子组成,但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其内涵是由家族构成的小社会。以聚落来看建筑,就从将建筑的内涵由原先狭隘的房子的概念扩展到社会的概念。由此,他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核心思想:建筑行业的内容应当扩大展开,而不囿于原先单一的建筑含义。‎ ‎   他的这一想法,直到1989年《广义建筑学》的出版,才相对完善成熟。吴良镛说,“广义建筑学” 的出现是反思“文革” 时期的混乱,在中国建筑方向上探寻出路的结果。但下一步怎么走? 如何用广义建筑学这个看似空泛的理论来指导建筑实践? 四年后,吴良镛找到的答案是人居环境科学。‎ ‎   “聚落的根本要素,还是人。我们有各种建筑,铁路、公路、港口、商场……没有一个不是直接跟人有关系的,但目前这些与人居的需求是割裂的。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就是要把各方面的建设,跟人居的需求结合起来,做系统的考虑。” 他解释说。‎ ‎   在2001年出版的专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里,吴良镛就提出,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角度,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 ‎   吴良镛清楚地认识到,人居环境科学的建立,并不代表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但如果这些问题在学术道路上没有一个大致的框架,还是茫然的。” ‎ ‎   也许是受梁、林二人的影响,吴良镛尤其提倡人文精神。2009年11月,他在清华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成立25周年时说,“长期以来,有一种学术思潮是提倡科学精神,我认为只有科学精神是不够的,还应该包括人文精神,只有科学技术只是‘半个人的世界’。科学精神一定要跟人文精神相结合,‘产生第三种文化’。要深究人居环境科学,必不能忽视人文精神。” ‎ ‎(1)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 吴的一生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密相连,无论是报考建筑系,参加远征军,留学美国,还是回国后投入建设热潮,都是服从国家需要。‎ B. 经过长达30多年对中国建筑道路的思考,再加上受山西蒋宅聚落的启发,终于在1981年,吴提出了“广义建筑学” 的初步构想。‎ C. 本文运用倒叙的方式,先从吴的获奖写起,再叙述他一生“为良居谋” 的曲折经历与不懈追求,具体展现了他的科学成就及伟大人格。‎ D. 矮胖、圆脸、浓眉、银发、厚嘴唇,行动迟缓,说话慢声细语,外貌平凡的吴却能够得到梁思成的青睐,这也说明他在建筑领域的才华。‎ E. 由于广义建筑学理论仍比较空乏,吴进而提出来了人居环境科学,把建筑和人居需求结合起来,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2)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吴的一生的学术思想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6分)‎ ‎(3) 请简要说明吴良镛这一人物的特点。(6分)‎ ‎               ‎ ‎             ‎ ‎(4) 作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得主,吴良镛带给你哪些科研或人生方面的启示?请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8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25分) ‎ 特立独行梁漱溟 梁漱溟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之称,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依附任何势力,也不趋新媚时;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东方……这是一个直道而行的狂士,是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是一个重视行动的仁者。在中国人利用一切思想资源来追求个性时,粱先生已经实践了一个世纪中国人的梦想。但遗憾的是,我们绕过了梁先生。这不是粱先生的悲剧,而是我们浮躁社会的悲剧。‎ ‎1953年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的小组讨论会上,梁漱溟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在一个公开场合,梁漱溟被毛泽东批得一无是处。自此梁漱溟深居简出。文革中,他受到冲击,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来了。1972年毛泽东生日那天,梁漱溟把尚未出版的《中国——理性之国》手抄书稿送到中南海作为寿礼。这并不代表梁漱溟臣服了,他在人格上始终是平视对方的。‎ 文革结束后,不少人希望听到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批评,90岁高龄的他却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指毛泽东) 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这是一位世纪长者的直言。粱先生的态度值得我们尊重,甚至应该是我们思考的起点。‎ 走近梁先生,我们也许能够理解,他最大的贡献在于给我们示范了一种在中国文化中极为稀有的人格:我们的社会总是压抑人的个性,我们自身也会背叛曾经有过的自尊自强,转而依附,随大流。梁先生却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自己的思考人生,在时代变迁中直道而行。‎ 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文化支配着中国知识精英,梁漱溟却坚持自己的思考。1921年,他发表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以极大的勇气批评“向西走” 不对,宣称他就是要“向东走” 。他没有把中国经典悬置起来,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要么欠缺西方知识,要么排斥中国经典,要么对佛教文化想当然,甚至不少人以为只有科学或西方社会学科教授的才称得上知识。‎ ‎1973年底,全国兴起“批林批孔” 运动。在学习会上,人人要“表态” ,梁漱溟一直沉默不语。众人追问他对“批林” 的态度时,他说“我的态度是不批孔,只批林” ,这番话引起了对他的大规模批判、l974午9月,对梁历时大半年的批判会告一段落时,主持人询问梁漱溟对大家批判他的感想,梁漱溟脱口而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主持人勒令他作解释,梁漱溟说:“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招只是坚信他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 梁澈溟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他的独特曾被视为迂腐,但他并非不近人情。他一生从不坐人力车,因为年轻时碰见一个老人拉人力车,内心感到痛楚难忍。梁漱溟好布施,他自己花销少,却经常接济别人。后来成为哲学家的唐君毅,就收到过梁漱溟托人带给他的5元钱。‎ 晚年,梁漱溟苦于络绎不绝的访客,亲自书写了“敬告来访宾客” 的字条,上写:“漱溟今年九十有二,精力就衰,谈话请以一个半小时为限,如有未尽之意,可以改日续谈,敬此陈情,唯希见谅,幸甚。” 有心人看出,那“一个半小时" 的“半” 字,是后来加上去的。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 梁漱溟说:“我愿终身为华夏民族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 他做到了自己所说的,‎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去世,享年95岁,他弥留之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累了,我要休息!” ‎ ‎(有删改,作者余世存) ‎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梁漱溟先生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成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被人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 B.在许多中国人运用各种方式来追求个性时,梁漱溟先生已经做到了个性十足,可悲的是他曾被这个浮躁社会给忽视了。‎ C.梁先生没有像一般中国人一样欠缺西方知识,排斥中国经典,对佛教文化想当然,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 D.在“批林批孔” 运动中,虽然遭受了大半年的批判,但梁先生认为“匹夫不可夺志” ,仍然坚持反对“批林批孔” 的观点。‎ E. 梁先生的晶格与言行,使他成为社会永久信赖的人;临终的话“我累了,我要休息!” 表明他终身都在为华夏民族尽力。‎ ‎(2) 梁漱溟的“特立独行” 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6分) ‎ ‎(3) 文章说梁漱溟先生是“重视行动的仁者” ,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说的原因。(6分) ‎ ‎(4) 梁先生“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自己的思考人生” ‎ ‎,这样做并非易事,有时甚至要付出代价。梁先生是怎样做到的? 给了你哪些启示? 结合全文分析。(8分) ‎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个用“特殊材料” 做成的人  陈方 ‎60年前,他留学美国归国受阻,曾致信美国总统,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60年后,他因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而备受瞩目。他就是我国合金材料的开拓者师昌绪。师昌绪不仅是我国材料科学与技术界的一代宗师,更是推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的杰出管理者和科技战略家,可谓中国“材料之父” 。回顾自己的大半生,他的话语朴实无华:“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 在美国学习期间,师昌绪就显示出他的科研才华。就在他准备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下令,所有在美国攻读理工的中国留学生一律不准回国。这份禁令非但没能束缚住师昌绪,反而促使他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斗争。‎ 师昌绪联合部分留美学生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申诉美国不应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将这封信向美国人民散发。这些公开信在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终于,在各方面的压力下,美国被迫公布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名单,其中就有师昌绪。临走前,他的导师问他:“如果因为在美国职务低,挣钱少的话,我可以帮忙。” 师昌绪回答说:“你说的这些原因都不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的祖国需要我!” ‎ 回国后,师昌绪被分到了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当时,领导问他:“有两个地方供你选择,一个是沈阳,一个是上海。你去哪里?” 这位35岁的留洋博士就一句话:“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就这样,师昌绪被分配到了条件比较艰苦的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开始从事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一干就是30年。‎ ‎1961年,我国围绕国产米格21飞机发动机采用什么设计材料的问题,航空研究院荣科教授大胆提出了“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 的方案,并立下军令状——一年内研制成功。‎ 方案提出来了,谁来干?一天晚上,荣科走进师昌绪的家,希望他挑起研制空心涡轮叶片的担子。‎ ‎“荣总和我一说,我的第一反应是‘一无所知’——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但荣总说美国人已经研制成功,他在巴黎航展上见过。我想,既然美国人能做出来,我们怎么就做不出来?只要努力冲,我们肯定能行。” 师昌绪回忆道,面对老朋友,他当时心里想的只有八个字——“发了誓言,共同承担” 。‎ 临走时,荣科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了一个空心叶片的草图给师昌绪。就是根据这幅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草图,师昌绪组织起了100余人的攻关队伍,日夜奋斗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不到一年时间,他们就做出了第一片涡轮空心叶片,并通过了试车。使我国成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研制出涡轮空心叶片的国家。‎ ‎1984年,他被调到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任主任。到北京后,他不再只是一个研究材料的专家了,还扮演起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20年,他高瞻远瞩,为材料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战略性的建议,在碳纤维、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方面都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 碳纤维广泛应用于导弹与飞机制造材料中,是国防工业极为重要的材料。然而,我国碳纤维的技术研究自1975年起步,直到2000年仍然未能取得决定性进展。师昌绪心急如焚, 找到基金委材料科学部李克健,说想和他一起抓一下碳纤维。李克健听后立马摇头,“这事太复杂!谁抓谁麻烦!” 师昌绪不甘心地说,“如果碳纤维搞不上去,拖了国防的后腿,我死不瞑目。” 李克健听后深受感动,接受了师昌绪的邀请。可是,上亿的科研资金哪里去找?‎ 师昌绪上书中央,陈说利害。很快,这封信批转到科技部,科技部在863计划中专门增设了1亿元的碳纤维专项资金。在师昌绪的带领下,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攻关,使碳纤维很快实现了批量生产。‎ 现在,91岁高龄的师昌绪,仍然关注着中国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还在不停地工作。每天早晨8点走出家门,9点钟到办公室,直到下午4点,才离开办公室。中间的8个小时,他从不午睡, 除了埋头工作,还要接待一拨拨请他提供咨询意见、指导科研工作的客人。2010年,他还出差10次,北到哈尔滨,南到广州,主持了几十个学术研讨会。‎ 他就是这样一个用“特殊材料” 做成的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年逾九旬的师昌绪仍然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始终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不停地奔忙,以为祖国做出贡献为人生的第一要义。‎ B. 当年轻的师昌绪准备回国时,受到了美国当局和他的导师的阻拦。为争取回国,他坚决展开斗争,并直接给美国总统写信,在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C. 从事科研管理的20年里,师昌绪在碳纤维、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米技术的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战略性的建议。‎ D. 航空、航天的关键材料——碳纤维的研究一直未能取得决定性进展。为此,师昌绪一边说服李克健同自己携手,一边向科技部申请专项科研经费。‎ E. 本文撷取了师昌绪人生的几个片断,记叙了他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和他在材料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表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赤子之情。‎ ‎(2)文章叙述师昌绪年轻时在美国的留学经历,有什么意义?(6分)‎ ‎(3)师昌绪承担自己不熟悉的研制空心涡轮叶片的任务,有哪些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4)师昌绪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人” 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 ‎2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 21题。‎ 学历越高求职越难全国研究生就业率不敌本科 孙 震 ‎  据《武汉晨报》‎1月5日报道,近日武汉一名女硕士因求职碰壁,索性将简历上学历改为本科,“冒充” 本科生求职,引发全社会对硕士生就业困境的关注。‎ ‎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从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的2005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敌本科生。一份来自江苏省人才市场的统计也表明,2011年高校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86.6%,本科生为90.3%,专科生为94.10%,硕士生就业率比专科生低近8个百分点,就业与学历呈现出倒挂现象。‎ ‎  这似乎在表明,学历文凭已不再是理想工作的“通行证” 。对比2003年的教育统计数据和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每年新招研究生人数从220007人增长到517200人,10年间扩张了1.35倍。就业紧张也随之而来。根据人社部最新劳动统计年鉴,2010年城镇失业人口中25—29岁男性,本科学历的失业率为28.7%,硕士为53.3%,同一年龄区间的女性,本科学历的失业率为37.8%,硕士为57.1%。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有约l60万研究生在校等待就业,每年毕业季就会新增50万硕士毕业生。但市场上并没有足够多的合适岗位对口新增毕业生。‎ ‎  研究生就业之所以出现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研究生扩招后,部分高校软件和硬件不相配套,培养质量没有跟上;二是研究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辛苦多读了几年书,都希望获得更好的职位薪水,宁肯待业在家也不愿“屈就” ;三是在很多用人单位看来,招用研究生既要支付高薪酬,又要担心他们“眼高手低” ,权衡之下,显然本科生“性价比” 更高。‎ ‎  据《参考消息》报道,由于扩招严重,很多高校的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生。但我国研究生教育仍存在科研能力差,“产学研” 链条断裂,缺乏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导师” 等问题,致使部分研究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提升。‎ ‎  据新华网报道,目前高校或研究院的硕士生导师,是以教授和研究员为主体,大多从事的是理论研究,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给予的帮助有限,更无法提供训练平台。研究生在实际培养中,过分强调理论研究水平,出校门时空有一套见解却毫无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结果是,虽然培养了大量人才,却无视就业市场需要,高校和企业都消化不了,只能“贬值” 。‎ ‎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如今中小企业是主要的就业岗位提供者,但对研究生的吸引力有限。一方面,产业结构影响了企业用人方向;另一方面,较小的发展空间和不规范的用工标准,也让研究生顾虑颇多。辽宁省人社厅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辽宁省职业供求数据表明,由于该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对熟练工要求较多,企业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需求量只是高职生的21%。‎ ‎  由此可见,想要转变硕士生“产能过剩” 的现状,要从高校、个人和市场三方面入手。高校转变培养观念,以“社会可用的高水平人才” 为培养标准;硕士生在加强实践能力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求职心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会从根本上缓解高水平人才的就业压力。‎ ‎  “建议高校建立一个就业数据库、”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建民表示,我们的研究生扩招缺乏整体设计,招生没有和就业联系,没有和经济转型、社会发展联系。我们应该根据出口调整研究生招生,根据社会需求建立反馈机制。在这方面,国外一些一流大学的培养模式值得借鉴,比如,哈佛大学长期与校友保持联系,并进行系统、完善的跟踪调查,根据校友和市场的反馈,来调整学校的招生和培养,始终保持了就业和招生、专业设置的动态平衡。‎ ‎  对于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来说,眼前的就业尴尬是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影响成功就业的一大原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研究生要想更好就业,就要正确认识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调整职业期待值。‎ ‎  由于学校课程已经全部修完,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小王,正准备搬出学校,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利用各自专业优势进行创业。这个过程中,他对互联网行业的了解,也从理论模型转向了具体的技术层面。这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充足的信心。“即便最终不能创业成功,在探索中也能发现新的方向和兴趣点,好过躺在所谓金字招牌上,迎接‘毕业即失业’的命运。” 他说。‎ ‎       ——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10日)‎ ‎19. 第2、3段引用了大量统计数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 结合文本,说说当前研究生教育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5分)‎ ‎21. 这篇调查报告有什么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2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雷抒雁:一个时代的激情诗人 张毅静 ‎    ‎2013年2月14日凌晨1时31分,一个毕生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诗人走了。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为之讴歌了一生的世界。他,就是著名诗人雷抒雁。‎ ‎  他的诗都与时代重大事件有关。‎ ‎  一切可能都来自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教育。雷抒雁读初二就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启蒙老师告诉同学们说:“文人是干嘛的?就应该像我们大儒张载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种思想深入其心,使得雷抒雁一生以诗文为喉舌,在每一个时代重大事件面前,在每一个大的历史变革时期,我们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的政治刚刚开始解冻。为在“反右” 和“文革” 中蒙冤者进行的平反也没有开始。年仅三十岁出头的雷抒雁在无意间看到辽宁张志新烈士的事迹后,他被烈士的死难真相所震撼,感慨不已。他在文章中写道:“那时候,我有大梦初醒的感觉……那是一个思索的年代,一个反问的年代,一个不断地解剖自己,解剖灵魂,解剖社会的年代。” 雷抒雁以正直人的良知、以勇敢者的锐气、以诗人的敏感与才华,一蹴而就《小草在歌唱》这首悼念张志新的诗。诗中具有这样掷地有声地写道:“我敢说,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红日,就不会再升起在东方!我敢说,如果罪行得不到清算,地球,也会失去分量!” 此诗经《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刊载,在当时引起巨大社会反响,被形容为“重磅炸弹” ,震撼着沉闷已久的诗坛,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  1984年雷抒雁创作了长诗《父母之河》,在这首诗中,诗人的艺术神思伸向精神上的文化寻根,把黄河的文化底蕴与改革开放时代的博大精深诉求结合起来,这首诗是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 更博大的拓展。‎ ‎  2008年,雷抒雁创作了反映抗击冰雪灾害和抗震救灾的长诗《冰雪之劫:战歌与颂歌》、《悲回风:哀悼日》等,对中国人遭受的苦难做出了积极的、激情昂扬的诗歌回应。‎ ‎  雷抒雁曾在一次访谈中说:“诗与时代的关系是复杂的。从我的创作来看,我的诗都与时代重大事件有关。其中写得更多的则是个人心灵在时代际遇中的感发和情感。” 过去的30年,对于中国,对于中国的每个普通的公民来说,都是最重要和最了不起的年代。历史学(此处好似有脱漏,后面系添加)家会以他们凝重的文字将它镌刻在纪念碑上;普通人也会以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那么,对于一颗敏感而活跃的诗心来说,则会有激情的篇章写下情感的记录。‎ 生活和工作中的雷抒雁,性子急、率真、直爽,富于激情。‎ ‎  老同事毕星星曾写道:“雷抒雁的名字好,很抒情,像个诗人。他常奚落我,叫个星星干什么!有一次,我意外地发现了他的一枚图章,木制的,四个字‘雷书彦章’,于是知道了,他原来的名字叫雷书彦,有点古旧的书香气,也有点迂腐陈旧的意味。雷抒雁是后来就着音改的,改得好。雷抒雁从大学入伍,一股子书生气。闲下来打扑克,雷抒雁是最难伺候的一位。一旦牌好了,他目中无人,豪气干云,赢得得意洋洋犹有余威。一旦一把烂牌,立刻没了神气,凝思沮丧强撑着,一副等待世界末日的架势……” ‎ ‎  自小生长在关中,雷抒雁一生对秦腔、眉户特别钟爱。家乡陕西的剧团每次去北京演出,他都要去现场提建议。对剧本、唱腔设计和演员的表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他从来都是直率敢言,有啥说啥。‎ ‎  2009年3月,雷抒雁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他的母校西北大学召开。会上,初听有人称他是“人民诗人” ,雷抒雁的眉头锁了起来;随后,又有几位作家评论家称他是“人民诗人” ‎ ‎,雷抒雁坐不住了,干脆打断发言者的话:“刚才大家用了天才的、伟大的、杰出等词来形容我,以后,请你们在我听不见的时候说,我不欣赏那些词。” 他直截了当地表示:“有人说我是‘人民诗人’,我觉得自己担当不起,但我希望自己能为人民多写点东西。” ‎ ‎  诗人王久辛记得,在一次古体诗词研讨会上,轮到雷抒雁发言时,他将准备好的发言稿放到一边,正色地说:“今天参加会议的全是诗人,本来没有什么尊卑贵贱,在诗的面前一律平等,以诗论高下。可是你们弄这么个主席台,按官职排位,这还是研讨诗吗?” ‎ ‎  对于近年来中国诗歌创作的现象,雷抒雁也是直抒胸臆,他认为现在一些诗人没有生活积累,无病呻吟;叙事性的诗多,几乎是顺口溜;诗句很花哨,只有好的句子,没有好的内容……‎ ‎(摘编自‎2013年2月18日《海南日报》,有删改)‎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少年时代的教育对雷抒雁具有深远影响,他初中时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启蒙老师的教导使雷抒雁一生的创作都关注时代生活,反映时代特征。‎ ‎  B.由于张志新烈士事迹感人,加上《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刊载,所以,《小草在歌唱》发表后,引起巨大社会反响,被形容为“重磅炸弹” 。‎ ‎  C.雷抒雁原名叫“雷书彦” ,既有古旧的书香气,也有点迂腐陈旧的意味,以至于雷抒雁从大学入伍时,还有一股子书生气。‎ ‎  D.在母校召开的雷抒雁诗歌创作研讨会上,面对众人的赞誉,雷抒雁感到很不安,他不愿意别人称他为“人民诗人” ,这表现了他谦虚的品质。‎ ‎    E.文章通过叙写雷抒雁诗歌创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情况,刻画出一个思想激进、性情豪爽、富有激情的诗人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雷抒雁为什么能够创作出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诗作《小草在歌唱》? 请简要分析。(6分)‎ ‎                ‎ ‎(3)作为一个时代的激情诗人,雷抒雁的“激情” 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 (6分)‎ ‎                ‎ ‎(4)雷抒雁的“率真” 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8分)‎ ‎                 ‎ ‎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 ‎    霍达:社会的良心, 时代的秘书 ‎ ‎      ‎1988年11月2日,江苏某县发生了一起由于乡干部催粮引起农民喝农药自杀身亡的事件。霍达从一份文件中得知此事,春节前夕,她与人民日报记者高宁一起赶赴事件发生地采访。 ‎ ‎      到村子时天已黑了,当地干部没让她们进村。在村外一问废弃的空房里,她们终于见到了死者的妻子,一个普通农妇。她的丈夫因为不配合纳粮,遭干部捆绑,不堪受辱,服毒自尽。农妇不善言辞,只会哭:“我的男人死了,我没得用了!” 当地干部口中的“那个男劳力” 是她的全部,死了男人,她就真的“没得用了” ,谁来为她伸冤呢?霍达把这呐喊写进了报告文学《民以食为天》。 ‎ ‎      《民以食为天》发表在《中国作家》1989年第4期,《报告文学选刊》1989年第6期转载。文章关注的是粮食问题。1984年我国粮食大丰收,使高层过高地估计了农村的经济形势,过高地估计了“包产到户” 的威力,农业投入逐年减少。此后连续4年,粮食产量徘徊不前。 ‎ ‎      一些地方干部为了完成粮食订购任务,甚至上门抢粮,干群关系紧张。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粮食减产,全世界面临粮荒。霍达以沉重的笔写道:“神农氏的子孙在寻找出路,我们已经不再具备‘失误’的资格。” “未来的10年、20年,如果再出现‘失误’,我们连纠正的机会都没有了!” 文章面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 ‎      霍达另一部反响巨大的报告文学,是描写中年知识分子生存与死亡状况的《国殇》。促使霍达关注这一问题的人,是与她同住一幢楼的邻居高建民。高建民是北京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程师,他以首创的“负特征角斜轧理论” ,一反沿用百年的西方传统,独辟蹊径,设计出新型低成本、高效率的大直径与特大直径的无缝钢管轧机。1986年,高建民的这一创造发明已申请了国内外专利,一旦得以确认,我国在无缝钢管的轧制理论和应用上都将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 ‎      然而,当他准备最后的答辩之际,却查出患有脑部胶质瘤。手术前医生问他:“你是要生存质量,还是要生存期?” 高建民毫不犹豫地回答:“要生存质量!”  ‎ ‎      这一答案让霍达震动。她亲眼看见手术后的高建民戴着个帽子匆匆奔走,为他的无缝钢管进行最后的冲刺。没等到《国殇》发表,高建民就辞世了,年仅45岁。 ‎ ‎      与高建民接踵而去的,还有著名数学家张广厚、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王振泰、农大讲师谢以铨、北师大讲师徐志英,一个又一个,英年早逝。据当年统计,我国中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远远高于老年人,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要短十年。在祖国经济腾飞的时候,中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窘况让她悲愤,对此,霍达大声疾呼:“为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抢救我们的国宝!” 《国殇》发表后,《新华文摘》立即转载,当年88岁高龄的冰心老人用“惊心动魄” 来形容这部作品。 ‎ ‎      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激起了霍达为香港写史的念头。 ‎ ‎      霍达初到香港时,十分艰苦。她早晨8点起床,有时走访到深夜12点才搭上地铁末班车回到住处。 ‎ ‎      香港有谚:“有钱到香港,没钱没话讲。” 住在那里,步步要花钱。一次,丈夫来电:“钱还够吗?”  ‎ ‎      “还够一张机票钱,我得回北京了。”  ‎ ‎      “你箱子旁边的袋子里,我还放了一万块钱。”  ‎ ‎      就这样,又可以多采访几天了。 ‎ ‎      不是没有“借水行舟” 的机会。有关部门曾介绍霍达给一位香港富豪写传记,不但可以轻松解决在港的房、车问题,还付给天价稿酬:500万港币,霍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 ‎      为写这部香港史,霍达让自己成了不折不扣的港史专家。在中共双方的档案馆、图书馆,她查阅了近千万字的文献资料。她对资料的爱护到了“强迫症” 的地步:每份资料都要复印三份,一份传真回家,一份用快递寄回家,还有一份随身携带。“即使我飞机失事了,这些史料也不会丢失。”  ‎ ‎      她靠两只脚踏遍港岛的街头巷尾,走访各界人士数百人次。 ‎ ‎      经历漫长而艰苦的三年,1997年春,《补天裂》终于脱稿。 ‎ ‎      霍达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偏爱,因为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以文学形式再现这段历史,在我之前没有人写” 。 ‎ ‎      霍达说:“无论社会怎么变迁,作为知识分子,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忧思,对时代走向的认知把握,对人生和人类前途的关注,这就是‘士’的本质。无论到了什么时代,写作毕竟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 ‎        (摘编自‎2011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 ‎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村干部不让前往采访农民服毒自杀事件的霍达进村,是为了保护她们的人身安全。这一方面表现了她采访的不易,一方面反映了当地干群关系紧张的现实。 ‎ ‎      B.“神农氏的子孙在寻找出路,我们已经不再具备‘失误’的资格。” 霍达以沉重的语调引导读者反思我国的粮食问题,警醒人们关注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粮荒。 ‎ ‎      C.在无缝钢管轧制理论和应用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师高建民,在他的“负特征角斜轧理论” 专利申请即将得到确认之际撒手人寰,令人无比痛惜。      D.在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知识分子英年早逝。霍达的大声疾呼源于她对中年知识分子群体生存窘况的悲愤和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切。 ‎ ‎      E.本文介绍了霍达的几部反映现实、关注时代的作品及其创作情况,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有着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女作家形象。 ‎ ‎    (2)霍达的《民以食为天》和《国殇》两部报告文学在创作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6分) ‎ ‎    (3)从《补天裂》一书的创作过程中,可以看出霍达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 ‎    (4)霍达说:“无论到了什么时代,写作毕竟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8分) ‎ ‎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记者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①‎ ‎【美】大卫·马纳尼斯 ‎  [本报讯]浦利策奖评奖委员会昨天②宣布取消《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的获奖资格。这个决定,是在该记者承认她的获奖作品纯属捏造后宣布的。‎ ‎  库克的报道《吉米的世界》,讲的是哥伦比亚特区一个八岁男孩吸食海洛因成了瘾。这篇报道据说是通过采访吉米本人、他母亲及其同伴写成的。现在库克承认,她从未采访过其中任何一个人,而是根据华盛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来源提供的关于吸毒者的材料编造了这篇报道。‎ ‎  在她承认编造假报道后,有人揭发她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自传也是编造的。库克曾说过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瓦萨学院,并在托菜多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 昨天,库克辞去了在《华盛顿邮报》的职务。‎ ‎“像珍妮特·库克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居然编造假报道,这实在是一幕悲剧,” 《华盛顿邮报》主编本杰明·布莱德里说,“对报纸来说,信誉是最宝贵的,而报纸的信誉完全取决于记者的道德品质。记者的品行不端,会造成严重后果。目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向读者交代清楚事实真相,向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道歉,并立即设法完成恢复报纸信誉这一极为艰巨的任务。” ‎ ‎  负责普利策奖金评奖工作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奥斯卡·艾里奥特昨天下午说,委员会经电话投票决定撤销库克受奖的资格,由候补受奖人领奖。艾里奥特说:“我很伤心,这位优秀女记者的锦绣前程就这样毫无必要地给毁掉了。” ‎ ‎  二十六岁的库克昨天发表声明说:“这篇报道严重歪曲了事实,对此,我追悔莫及。我谨向我的报社、我的职业、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致歉。” ‎ ‎  库克的报道是‎1980年9月28日发表的。报道发表之前,库克对主编说,她得对吉米及其母亲负责,因为她曾答应不透露这母子俩的真实姓名。库克还说,吉米母亲的男朋友威胁说,假如有关方面或警察找到了吉米,他就要记者的命。库克的报道发表后,立刻就在该城引起了强烈反应。马里昂·巴里市长和警察局长B.杰弗逊立即组织了一个小组,设法找到吉米以便给他治疗。但这项工作毫无结果。巴里表示,有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叫“吉米” 的孩子。‎ ‎《华盛顿邮报》还了解到,星期二③午后库克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自传也有失实之处。原来,瓦萨学院的官员前来拜访布莱德里,指出库克只在那里上过一年级。同时,美联社也派人来反映:库克在托莱多大学只获得过学士学位。了解以上情况后,布莱德里、经营主编和都市版主编立即同库克进行了一系列谈话,她由矢口否认到后来终于逐项承认了自传中的编造。库克的交代,使主编们进而怀疑使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是否属实和吉米是否确有其人。‎ 后来,库克同城市版主编一道驱车前往华盛顿东南区某处,据库克说吉米就住在那里,但她却找不到他的住所。《华盛顿邮报》的几位编辑同时查阅了库克报道这件事时的采访笔记,并审听了几卷当时的采访录音带,随后确定,《吉米的世界》一文是库克仅仅根据她得到的某些真人真事拼凑起来的。‎ 星期三凌晨,库克承认吉米根本不存在,报道是她根据几个年轻吸毒者的真实故事编造的。‎ ‎《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唐纳德·格拉汉姆昨天说:“本报同仁均认为,首要的义务是尽力查明我们为什么刊登了这篇假报道。” 在谈到库克时,他说:“本报许多同仁一直同她的亲属保持联系,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她。” ‎ ‎(删节自《新闻阅渎与写作》)‎ ‎[注] ①《华盛顿邮报》‎1981年4月16‎日(星期四)。普利策奖:以美国著名报人J. 普利策的遗赠为基金设立的奖金,新闻奖每年一次授予有优异成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②‎1981年4月15日。③‎1981年4月14日。‎ ‎(1) 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昨天” 这个词多次出现在这篇报道的文字中,这样做不仅突出了报道的时效性,也表明了发布本报道的急迫性。‎ B.文中先后引用了《华盛顿邮报》主编、普利策奖金评奖工作负责人和库克本人的话,重在突出炮制假新闻的危害。‎ C.《华盛顿邮报》几位编辑查阅库克的采访笔记和审听其采访录音带后认为,库克的报道虽属拼凑但有一定真实性。‎ D.文中不厌其烦地列出了发现和处理库克造假丑闻的有关人物,是在表明人们对待这一事件的严肃态度和重视程度。‎ E.从全文看,披露库克编造自传事件,不仅是要表明库克造假的错上加错,更在于表明对库克错上加错的深恶痛绝。‎ ‎(2) 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这篇报道的导语。(6分)‎ ‎(3) 文中回顾了揭露珍妮特·库克炮制虚假报道的过程,请简要概括这样写的作用。(6分)‎ ‎(4) 《纽约时报》说:“当一份报纸说谎的时候,它就毒化了我们生存的社会。” 请就你对“媒体形象” 和“记者品格” 两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32.(2013广东,19—2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9—21小题。‎ 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赵野木 ‎①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 我们习惯叫“山水画” 。山水画滥觞于六朝, 独立于隋朝, 发展于唐代, 至五代进入高峰阶段, 经两宋至元朝, 成为居统治地位的画种。‎ ‎②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 以自然为师。盛唐画家张璪说: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师造化” 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研究表现自然的技法。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 山石结构不同, 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 其中主要是皴法。在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技法书《芥子园画传》中列举前人的皴法就有近二十种: 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雨点皴、荷叶皴、解索皴、乱柴皴等等。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 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 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 ‎③相传唐朝的李思训创立了小斧劈皴。宋代李唐“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驰之, 又变小斧劈为大斧劈” 。范宽常用解索皴, 他画的是终南山风光。元四大家之一倪云林首创折带皴, 这位无锡人画的是太湖边上的石头。他的画横皴如迭糕, 和太湖边石头上的层理相符。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 创造出拖泥带水皴, 山水画又出现一番新的天地。‎ ‎④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 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 我们的地质学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芥子园画传》中的图, 能大致指出画的是哪种岩石: 折带皴画的是水平层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 大斧劈皴画的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 解索皴画的是玄武岩山体; 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 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沙岩。‎ ‎⑤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对象有变动, 画法也会不同。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往往会使地壳发生巨大的变动。一般地说,‎ ‎ 比较韧性的岩石如薄页岩或泥质岩石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 地质学上称为“褶皱” 。比较脆性的岩石或厚层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变形, 倾斜甚至直立, 再经风化剥蚀作用, 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奇形怪状。面对这样的山石再用表现垂直节理的披麻皴和表现水平层理的折带皴就不行了, 而运用乱柴皴和乱麻皴等画法就比较合适。那些风化后的砂岩、砾岩、石灰岩等情况就更复杂些。‎ ‎⑥这些皴法只是表现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山岩, 千番模样, 万种风姿, 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 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山水画的成熟过程就是画家用笔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过程。因此可以说, 山水画的历史就是皴法不断发展的技法史。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 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 探索新的技法, 表现新的山水的人。现代画家傅抱石画华山偏不用前人的荷叶皴, 而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抱石皴, 把华山的“雄伟” 表现得更为理想。另一位画家石鲁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也创出了一种表现黄土高原的新的皴法。‎ ‎⑦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的法国画家塞尚曾说过: “为了画好一张风景画, 应先明了地质学上的地层。” 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 但他们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 发现了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 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 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 ‎(选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有删改)‎ ‎19. 第②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 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 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 你如何理解?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简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 请结合文意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2013福建,13—15,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15题。‎ 那一种遥远的幽默 杨 芳 ‎①本来, 曹禺从南开转学到清华, 一半是冲着王文显①。他早就听说, 这位外国语文学系主任, 对戏剧颇有研究。‎ ‎②但听课后, 他竟有些失望。从头至尾, 王文显都在念英文讲义, 而且年年如此, 从不增删。难怪教《近代诗歌》的温源宁教授说, 那情形“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 。‎ ‎③即便在课下, 他也枯燥无味。据说, 学生登门拜访, 大多是谈正事, 说完便走, “没有人逗留, 也没有人希望延长约会时间” 。‎ ‎④他不苟言笑, 瘦长白净的脸上, 嘴角略微向下撇。1936年外国语文学会的合影里, 他穿件深色的西服, 搭配斜纹领带, 背着手, 和吴宓一左一右立在中央, 满脸严肃。自1915年伦敦大学毕业, 王文显便在清华教书, 直至1937年学校南迁。其间, 他历任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和外文系主任。‎ ‎⑤不同于为人的刻板, 他写出的剧本却别有一番幽默, “没有丝毫沉闷无味之处” 。‎ ‎⑥在暗讽袁世凯称帝的喜剧《梦里京华》中, 他写下一幕大小老婆争当皇后的闹剧: “大太太喘气喘得活像夏天的狗。她旋转得眼花缭乱。一姨太太一个箭步跳到她身后, 伸手要抓她的头发。她没有抓住头发, 仅仅撕下她的领子。”‎ ‎⑦他的另一部英文喜剧《委曲求全》, 写的则是教授勾心斗角的丑态。男主角是一位大学校长, 一出场, 便抱着哈巴狗, 大言不惭地对下人说: “我要不耍一点儿手腕, 你想我能维持五分钟之久吗?”‎ ‎⑧这是这位代理校长的切身感受吗? 人们不得而知。至少, 在现实中不大看得出来。在会议上, 他不慌不忙, 不东拉西扯; 做事方面, 他一丝不苟, “各个方面无疵可求” 。甚至, 他永远一个样儿, 抽烟斗, 打网球, 夏天穿短装, 冬天换长袍。‎ ‎⑨温源宁说他“像个固定的设备毫无改变”, 调侃他为清华的“不倒翁” 和“定影②液”: “没有他, 清华就不是清华; 有了他, 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 也依旧是清华。”‎ ‎⑩与学生曹禺的悲剧不同, 王文显的作品是喜剧, 充满了嘲讽, 令人捧腹大笑后若有所思。《委曲求全》在耶鲁大学演出时, 《波士顿报》一位记者评价: “柔和的、恶嘲的微笑……实在是中国人对于喜剧的一种贡献。”‎ ‎“(他的作品) 是那种坐在小剧场里, 一边喝着咖啡和茶, 一边细细品味的话剧。”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耀杰说。‎ ‎1990年, 正读研究生的张耀杰在资料室无意中发现一本二三十年代的杂志。上面布满灰尘, 旧得“翻几下就会烂掉”, 其中介绍了王文显。不同于那个年代常有的慷慨激昂, 他的剧作文字温文尔雅, 很有情趣。‎ ‎“这种情趣充满了文人式幽默, 没有火药味, 温厚中带着一丝人文关怀。” 张耀杰说, “我们现在很少还有这种幽默。”‎ 只是这种情趣“缺乏战斗性”, 这些文字也在以往的戏剧史研究中被忽略。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中国戏剧史权威著作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一书, 732页里对他的介绍只有薄薄4页。“剧中所表现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基于这种精神对当时中国黑暗现实的批判, 是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 书中写道。‎ 清华大学图书馆东北角不远处,‎ ‎ 曾是王文显居住的北院住宅区。梁启超、朱自清等学者也一度在这里居住。‎ 而如今, 这里则是一大片草坪, 稀稀拉拉种着柳树和杨树, 有学生在看书, 也有老人推着童车, 早已不复是“点点翠竹千般绿, 几条小路尽文人” 的景象了。‎ ‎(摘编自《过去的那些人》)‎ ‎[注] ①王文显(1886—1968): 中国现代戏剧的重要先驱之一。②定影: 把经过显影的感光材料放入配好的药液里, 溶去全部卤化银, 只留下银质的影像, 并把影像固定下来, 不再变化。‎ ‎13.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第②段说温源宁用“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 一语描述王文显上课的情形, 写出了他严肃、枯燥的授课特点。‎ B. 第⑥段引用《梦里京华》对大小老婆争宠的生动描写, 目的是为了突出袁世凯称帝的荒谬, 说明王文显的剧作别有一番幽默。‎ C. 王文显的话剧作品文字饶有情趣, 值得细细品味; 他追求的风格与当时的社会潮流不尽吻合, 其作品透露出一定的人文情怀。‎ D. 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王文显旧居周边的环境与情景, 营造了肃杀悲凉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对王文显的深切怀念与沉痛哀悼。‎ E. “那一种遥远的幽默” 意味深长, “遥远” 既指王文显的喜剧已少有人知, 也指王文显式的幽默在如今的文学作品中已不多见。‎ ‎14. 文章已有“《梦里京华》” 一例, 为何还要例举“《委曲求全》”? 请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请根据文本, 探析“没有他, 清华就不是清华; 有了他, 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 也依旧是清华” 这句话的涵义。(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2013湖北,16—19,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6—19题。‎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 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 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 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 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 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 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 “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 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 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 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 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 想望的幻梦, 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 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 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 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 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 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 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 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 我就找我的琴去, 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 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 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 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 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 十分的爱慕他, 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 那只俄国的老象, 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 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 那是莎士比亚, 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 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 同是他的英雄, 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 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 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 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 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 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 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 “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 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 泪水在我的眼里。” 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 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 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 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 安慰他, 指示他, 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 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 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 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 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 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 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 3部最著名的传记, 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 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 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 “我没有朋友, 我必得单独过活; 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 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 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 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 谁要能懂得它, 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 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 有选错的给0分) (4分) (  )‎ A. 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 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 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 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 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 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 “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 意指: 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 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 唤醒活泼的世界, 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 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 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 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7. 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 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 (德国) 的音乐艺术? 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 究竟代表些什么? 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 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2013山东,19—2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9—22题。‎ 定和[注]是个音乐迷 沈从文 ‎①“定和是个音乐迷”, 这句话从亲友口中说出时, 包含了一种温暖的爱, 而且说明定和为人与他一群姐妹兄弟性情癖好的稍稍游离。‎ ‎②我初次见定和还是民国二十年以前。他正在美专学习图案画, 对于照相特别发生兴趣。可是图案画在中国, 提倡者既不知从中国的铜玉木石和丝毛织物艺术品参考取法, 又缺少用欧美精美图案作底子, 且当时作用仅限于供应上海商业市场商品标志的需要, 无前途可想而知。照相又只是从光影分配布置中见巧的艺术, 其艺虽巧, 学成亦不甚困难。蕴藏于定和生命中的特长, 即那点混合了忧郁幻想与奔放热忱而为一, 对艺术几乎近于宗教虔敬的情绪, 欲消纳它, 转移它, 当然只有用无固定性音符捕捉热烈而缥缈观念、重新组织加以表现的音乐, 方可见功。定和因此就改学了音乐。这过程实由着迷起始, 音乐迷的称呼即由此而来。‎ ‎③二十六年春天, 有位常走江湖的西洋朋友从上海过北平旅行时, 他告诉我认识了一个朋友, 这人名张定和。认识以后从名姓上才想起一定是我的亲戚, 这位西洋朋友说, 定和身上的可爱处就是那点超越功利世故的单纯气质, 他觉得这是当时中国青年少有的气质。他们那时一同住在法租界霞飞路附近一条马路上, 各据一小房, 比邻对窗, 原本不相识。西洋朋友虽热爱人生, 可不惯在已够骚乱的上海弄堂房子中从耳朵浸入西洋古典音乐。定和却刚好买来一个廉价收音机, 又借来个留声机, 把两种刺激耳膜的玩意儿, 终日轮流开放, 闹得个神经质的朋友简直要神经衰弱。最不能使洋先生原谅的, 也许还是定和午夜以后还在窗边手舞足蹈的狂态: 一脑子古怪欲迸而未迸的狂态。这个有修养的老洋人真上了火, 皱了个八字眉摇头说: “嗐, 艺术家, 你难道当真已经和地球那边有些人一样, 为音乐着了迷吗?” 过不久, 他们在法租界的小饭馆同吃饭时, 偶然有了说话的机会, 一谈天, 才知道定和原来当真是个音乐迷。肖邦、巴赫、莫扎特, 或这位或那位, 总之, 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 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 早已把定和征服了。他的可爱处就是那点狂与痴混合作成的无可比拟的忠诚, 简直是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这位久住中国的洋先生说: “这性格太可爱了。我就想不到十五岁就玩政治、二十岁就吃政治饭的早熟的中国青年中, 还有你这么一个天真烂漫的人!” 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④九年前的八月二十一, 上海战事正十分激烈。定和担心他的乐谱会丧失, 抱了一堆不值钱的物事, 由上海回到苏州家中。看看家中那一房子旧书, 那几大箱旧画, 以及那些老式大皮箱中的世传的珍贵古玩、貂褂狐裘, 觉得不拘是什么, 都在战争中无意义, 存在或遗失, 对于他都无多关系。临走时, 只是抱了那一捆沉甸甸的旧乐谱, 上路向后方跑。苏州, 合肥, 武汉, 一直跑到重庆, 知道音乐迷的资格还存在, 方才停住放了心。身边除了一堆使个人发迷的乐谱外一无所有, 好, 那就啃乐谱吧, 于是在国立戏剧学校教音乐了。这就是他后来作曲和近十年话剧发生重要关联的原因。过不久, 他又离开了剧校, 转入重庆中央广播电台, 任作曲专员, 定期将新作的抒情歌曲, 或与战争时事有关的新歌曲, 由电台广播。‎ ‎⑤在困难的局面下, 对伟大文学能产生如何作用, 我不免感到困惑——可是却保留一点希望, 即文学或其他艺术, 尤其是最容易与年青生命结合的音乐, 此一时或彼一时, 将依然能激发一些人做人的勇气和信心, 使之对一切不良现实所形成的信仰敢于怀疑, 承认以外还知否定, 于明日将来接受更大挫败时, 始终不至于随便倒下或退逃躲避。这点希望使我想起“音乐迷” 三个字的庄严意义。定和的年龄刚过青年而转入壮年时代, 过去的“迷” 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 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 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 ‎(选自《沈从文全集》, 有删改)‎ ‎[注] 定和, 即张定和, 著名作曲家, 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三弟。‎ ‎19. 本文第②段介绍“我” 与定和初见时的情形, 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 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 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 早已把定和征服了。(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过去的“迷” 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 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 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本文③④段通过哪些方面的内容表现定和对音乐的痴迷? 请作简要概括。(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定和追求音乐的经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2013辽宁,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4) 题。‎ 吴良镛: 筑梦人生 ‎  ①1922年的春深时节, 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年少的他, 目睹了收账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 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1937年南京沦陷前, 他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 1940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 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市的轰炸。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 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 在内心树立起“谋万人居” 的理想。‎ ‎②1950年, 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 投身于新中国建设, 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此后, 风雨数十载, 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 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教书育人, 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 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他指出, 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 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土木的历史”, 因此, 北京旧城这个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起, 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他认为, 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求, 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③“自古太守多诗人。” 在吴良镛看来, 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 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情操, 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 是不是想想办法, 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绣上图案。” 相对于大拆大建, 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 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 住房体系的构想。他的这一理论, 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菊儿胡同居民曾一直被危房、积水等问题困扰着。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 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吴良镛说: “民惟邦本, 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他不辞辛劳, 反复修改施工方案, 每天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建筑馆工作, 或奔波于尘土飞扬的工地。改造后的菊儿小区白墙黛瓦, 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在这样一座“类四合院” 里, 邻里进出打招呼, 有了困难互相帮, 北京城原有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情境得以延续。‎ ‎④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栖居在大地上,‎ ‎ 这是吴良镛一生不变的梦想。提到这个梦想时, 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 言传身教, 桃李芬芳。他常常对学生说: “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而每个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又有所不同, 但不管怎样改变, 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 同时建筑业需要赴汤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 ‎⑤针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 吴良镛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 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融贯多学科研究成果, 他创建了“广义建筑学” 理论, 并出版了同名专著, 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 概念拓展为“聚落” 的概念。在1999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 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 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 与“人居环境” 学说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 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⑥2008年, 86岁的吴良镛在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 被医生判断为难以再行走。但他按照科学方法刻苦锻炼, 努力坚持, 很快就可以走路了。出院那天, 满头银发的他亲笔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苍劲有力的字迹, 与绚烂的晚霞交相辉映。医生说, 吴老不仅给建筑界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也创造了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奇迹。‎ ‎⑦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过: “不管你到哪个国家, 说起中国建筑, 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中国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的荣誉和成就并未让吴良镛停下前行的步履。他每每凝思: “人们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 我觉得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 ‎(摘编自田雅婷《吴良镛: 筑梦人生》)‎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本文依次记述了吴良镛的青少年经历、国际声望、事业追求及成就, 详略得当, 人物形象形神兼备, 故事性与励志性相统一。‎ B. 青少年时期的家国之痛对吴良镛树立毕生筑梦为民居的理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经过不断思考和创造性的努力, 最终成为中国建筑学界的领军者。‎ C. 1999年, 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在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通过, 这标志着中国的建筑理论开始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 D. 吴良镛认为, 较之电影艺术, 建筑是更为遗憾的艺术。因为后者完成后, 将会矗立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修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E. 本文写作态度严谨, 文笔凝练, 从不同角度为读者刻画了一位专业造诣深厚、中西学养交融、为理想而奋斗的中国建筑学家形象。‎ ‎(2) 本文第六自然段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吴良镛看来, 城市管理者的素养应包括诗人的情怀和史学家的品格与学识。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 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2013课标Ⅱ,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4) 题。‎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的条款, 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 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 卢作孚邀约友人, 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 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 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70吨的小轮船, 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 便利人群, 开发产业, 富强国家” 的公司宗旨, 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 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 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 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 避实就虚” 的方针, 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 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 使公司站稳了脚跟, 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1930年开始, 民生公司“化零为整”, 逐步壮大实力, 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 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 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经过多年拼搏, 到1945年, 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 争雄于列强”, 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 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 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 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 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 他号召: “国家的抗战开始了, 民生公司应该首先行动起来参加战争。” 在他的指挥下, 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1938年10月, 武汉失守, 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 聚集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航空器材、兵器及轻重工业机器设备, 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 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 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运完。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 日本飞机不断轰炸, 日军节节逼近, 形势十分危急。在此关键时刻, 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 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 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 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 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 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来是一个主要针对盗匪的治安联防机构, 但他却借此平台, 提出“打破苟安的现局, 创造理想的社会” 的口号。与民国时期其他乡村建设实验不同, 他明确提出“要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 就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 。为此, 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 蓝图, “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 以北碚为中心, 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 以供中国“小至乡村, 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经过努力, 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 ‎ 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 。陶行知参观后说, 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 。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 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 。‎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 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 建设一个国家, 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 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 可以沉溺你的终身, 可以感动无数人心, 可以变更一个社会, 乃至于社会的风气。(卢作孚《工作的报酬》)‎ ‎②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 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 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 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 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 继续不断地去办。(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③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 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 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 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积极目的。(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④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 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 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 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 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 气焰嚣张, 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 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 实行分段运输, 大大缩短了航程。‎ C. 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 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 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 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 卢作孚认识到, 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 需要实施办法, 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 分工合作, 不断努力。‎ E. 在卢作孚看来, 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 增进人民的幸福, 造公众福, 急公众难, 并为此身体力行, 全力趋赴。‎ ‎(2) 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 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 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 之一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 的人? 请结合材料, 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2013课标Ⅰ, 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4) 题 ‎“飞虎将军” 陈纳德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战争中, 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 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 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 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 中日之战一触即发, 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 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 他的朋友, 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 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 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5月, 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在上海, 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终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息, 当即决定留在中国, 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 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 他要为中国, 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此后, 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 训练飞行员, 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战术, 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时, 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警报系统, 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 1940年10月, 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遭遇了很多挫折, 但从未放弃。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 志愿队组建成功, 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事件爆发, 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20日, 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 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 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首战告捷, 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天晚上, 昆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 陈纳德深受感动, 热泪不禁涌出……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 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 “飞虎队” 从此成为志愿队的代称。‎ 次日清晨, 陈纳德收到驻扎在缅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队的报告, 说有敌机在附近出没。陈纳德立即复电说: “据过去日本人的惯例, 侦察机出现区域的地面重要军事目标, 将会在次日, 最迟不超过三日遭到空袭, 务必严加戒备。” 果然不出所料, 23日开始, 日军连续空袭仰光, 飞虎队第三中队和英国皇家空军迎头痛击, 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仰光的连续空战,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陈纳德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上尉,‎ ‎ 成为名扬天下的新闻人物。‎ 此后, 飞虎队又在怒江阻截战、桂林保卫战等战役中, 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 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 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 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陈纳德1942年晋升为准将后, 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停发津贴。1943年晋升为少将, 同年12月, 成为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临终前又晋升为中将。‎ 抗战八年, 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 生死与共, 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飞虎队解散时, 陈纳德受到中国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在中国, 陈纳德还收获了爱情, 1947年和中国记者陈香梅喜结良缘。陈纳德的命运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正如他所说的, “我虽然是美国人, 但我和中国发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 大家共患难, 同生死, 所以我也算是半个中国人” 。‎ 陈纳德去世后, 安葬在美国阿林顿公墓。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获得的各种奖章和勋章, 背面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 七个中文大字。‎ ‎(摘编自赵家业《陈纳德》)‎ 相关链接 ‎①抗战初期, 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持“中立” 态度, 日本人知道有美国顾问在华帮助中国, 要求美国下令让他们离开。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 但陈纳德拒不执行, 他斩钉截铁地说: “日本人离开中国时, 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 (百度百科)‎ ‎②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表现, 莫过于在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地送来情报……为了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 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民工, 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陈纳德回忆录》)‎ ‎③1990年, 美国发行了纪念陈纳德将军的邮票。当年的飞虎队队员每年军人节都要到华盛顿祭奠他。在中国, 重庆要建飞虎队纪念馆, 昆明把从城里到机场的一条公路, 重新命名为陈纳德路。‎ ‎(《北京青年报》‎2007年11月12日)‎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在霍勃鲁克的大力推荐下, 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亲自给陈纳德写去邀请信, 陈纳德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 B. 为扩建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 三十多万民工只用三个月就完成全部工程, 陈纳德认为, 这是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贵表现。‎ C. 陈纳德凭着精湛的飞行技术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为中国抗战立下赫赫战功, 自己也从一名退役上尉成为闻名全球的“飞虎将军” 。‎ D. 作为一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 陈纳德曾经登上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 E. 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飞虎队在中国浴血奋战, 作出杰出的贡献, 因此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嘉奖。‎ ‎(2) 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材料中有哪些体现?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 请结合材料, 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2013课标Ⅰ,4—7,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马文升, 字负图, 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 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 风裁甚著。成化初, 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 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 抚安流移, 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 又败之汤羊岭, 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 总督漕运。淮、徐、和饥, 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 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 悉议行。帝耕藉田, 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 “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此何为者?” 即斥去。明年, 为兵部尚书, 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 兵政废弛, 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 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 夜持弓矢伺其门, 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 尽心戎务, 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 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 即非职守, 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 当早谕教, 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 保抱扶持, 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 浙江及南畿水灾, 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 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 倪岳代滽, 岳卒, 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 文升请帝减膳撤乐, 修德省愆, 御经筵, 绝游宴, 停不急务, 止额外织造, 振饥民, 捕盗贼。已, 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 朝政已移于中官, 文升老, 连疏求去, 许之。家居, 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 辄颦蹙不答。五年卒, 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 长于应变, 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 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 厉廉隅, 直道而行。卒后逾年, 大盗至钧州, 以文升家在, 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 升职。‎ B. 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 记载。‎ C. 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 救济。‎ D. 勒石纪之而还  勒: 铭刻。‎ ‎5. 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  )‎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②即非职守, 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 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 振饥民, 捕盗贼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马文升仕途顺利, 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 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 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 马文升为人正直, 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 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 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 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 奸人怨恨, 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 马文升尽心军事, 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 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 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 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 马文升文武全才, 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 又有显赫边功, 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 品行端正, 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 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 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家居, 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 辄颦蹙不答。‎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文1.6. D ‎7. C ‎8. B  2.5、答案 B ‎6、答案 A ‎7、答案 D  3.(1)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D得1分,选A、B不得分。‎ ‎(2)①素材取自她所在的小镇的平民爱情及家庭生活。②作品地域性强,并且写的是这些地方人们普遍共同的人性。③选用短篇小说艺术形式,接近完美。(每点2分,共6分)‎ ‎(3)①善于聆听,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②不受利益的诱惑,看轻作品的销量。③发挥自己的天赋,不把写作当作一种职业,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乐趣(使命)。④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勤奋写作,且坚持不懈。⑤独立创作,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任选3点,每点2分,共6分)‎ ‎(4)第一问:门罗之所以把“写作比作一场绝望的竞赛” ,是因为在门罗看来,写作是没有终止的,且写作的最高境界是难以达到的。(2分)‎ 第二问:‎ 观点一:门罗赢得了这场绝望的竞赛。(2分)①在她过去的大半生中,她绝望过,逃离过,但她从未停止过。她抽出一切时间写作,并且每天规定一定的页数,强迫自己完成。②诺贝尔文学奖是全世界文学界最高的奖项,她获此殊荣,就是赢得了写作这场绝望的竞赛。③约翰·德根评价说:“爱丽丝•门罗则为我们照亮了这条道路,……这是她成功的秘诀。” 可见他认为门罗是成功的。(或:彼得·英格伦认为她的作品“接近完美” ,可见他认为门罗是成功的。或:辛西娅•奥兹克称门罗为“我们时代的契诃夫” ,“她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 。可见他认为门罗是成功的。)(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 观点二:没有赢得这场绝望的竞赛。(2分)①门罗处女作一炮而红之后,她继续写作;在最后一本小说集出版后,她宣布封笔,但获得诺奖后或许再继续写作。②彼得•英格伦评价她的作品“接近完美” ,但追求无止尽,“接近” 并不等于完美。③辛西娅•奥兹克称她“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 ,这表明她的作品还需要时间的考验。④诺贝尔文学奖并不代表写作的最高境界,获此殊荣不等于赢得了这场竞赛。(四点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  4.(1)答B给3分 C给2分 A给1分  答D、E不给分。‎ ‎(2)①对买家负责,不把作品当作谋取金钱利益的手段。②留传下来的作品要为后代负责。③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苛求完美。(三个要点各占2分)‎ ‎(3)①做人的德行方面:一辈子想说真话,敢说真话,坚持说真话;②艺术创作方面:不对次品、赝品留情,不向金钱低头;③生活追求方面:追求平淡,不尚虚华,不慕名利;(意思接近即可  每个要点2分)‎ ‎(4)艺术是心灵的外化表现,没有心灵的纯洁就没有艺术的纯净。(观点句 2分)吴冠中一生以鲁迅为参照,要求自己不随波逐流,这种美好的德行为他的艺术能够纯洁无私奠定了基础;(2分)吴冠中为了艺术的纯净,他不惜烧画,不惜与造假者对簿公堂;(2分)尽管功成名就,吴冠中仍能保持自己的本真,甘于苦寒,故而他的作品才能保持纯净。(2分)(学生的答案只要有观点句,有论据,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5.16. B ‎17. 不矛盾,“语言不通的陌生人” 是指自己和莱辛所使用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2分) “语言相通的人” 是指作者与莱辛有着相同的家庭出身,心理上有相通之处。(2分) ‎ ‎18. ①谦虚随和,平易近人;②热爱读书,热爱写作;③态度诚恳,治学严谨;④爽朗大气,慷慨无私。(只要能答出其中的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6.5. C ‎6.A ‎7. B  7.24.前者志在打破黑夜的沉寂,唤起国人的清醒;后者以娱乐至上,不具有历史的使命感。 ‎ ‎25.青年人缺少精神上的引领;潜规则等社会病象阻碍着青年上升的通道;国人追逐的时代之音,并非鲁迅式的“真的恶声” 。‎ ‎26.这一做法值得肯定。①质疑当下风靡一时的“好声音” ,可警醒沉醉其中的国人;②开讲鲁迅,可为新时期青年树立起精神标杆;③为当代青年真正发出自己的“真声音” 提供动力之源。  8.15. (1)诗人到晚年依然笔耕不辍,创作领域宽广(“多面手” );(2)历经磨难却不悲观;(3)勤于阅读;(4)以直接接触的方式体验自然、人生。(6分。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16. (1)写父亲表现了家学渊源对牛汉的影响(2分);(2)写胡风既展现牛汉人生遭际,又衬托牛汉坚强(2分);(3)写马其顿作协主席是表现牛汉的文学成就与国际影响(2分)。‎ ‎17. 别林斯基认为,伟大诗人都能将个人的痛苦融入到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并能代表社会、时代及人类发声。(2分)‎ 牛汉创作成果丰富,获得有国际影响的“文学节杖奖” ,是一位伟大(杰出)的诗人(1分)。牛汉一生遭受了太多的磨难,有着深沉的痛苦,他却能坚强、乐观地面对(1分)。他没有将自己的作品局限于个人的痛苦,而是将其视为历史的一个微小细节(1分)。他用自己的作品表现特定历史阶段的民族苦难,唤醒人们认识历史灾难并避免其重复发生(1分)。  9.1. 选A得3分,选E得2分,选B得1分。C、D不得分 ‎2. ①他作为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有自己深刻的认识与见解。他不依附任何势力,也不趋新媚时;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东方。新文化运动后他坚持自己的思考,他发表著作宣称就是要“向东走” 。“批林批孔” 运动中面对对他大规模的批判,他“匹夫不可夺志” 的阐释体现了他深度的思考。②他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深居简出,默默忍受着寂寞与孤独。梁漱溟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在公开场合被批得一无是处。文革中,受到冲击,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来了。③他宽容的态度和不随大流的立场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善于反思,善于担当;“批林批孔” 运动中,他的立场明确“不批孔,只批林” 。面对对他大规模的批判,他“匹夫不可夺志” 的阐释体现了他深度的思考。‎ ‎3.‎ ‎ ①受到毛泽东批评,但在毛泽东逝世后,没有批评攻击毛泽东。②富有同情心,不坐人力车。③好布施,常接济、帮助别人。④仁厚,体谅他人。晚年被访客所苦,书写的“敬告来访宾客” 的字条,将谈话时限,由一小时改成一个半小时。(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4. 治学上严谨认真,实事求是 ,不人云亦云。比如:对待中西文化,不随大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新文化运动时期有自己的思考,认为文化应该“向东走” ,反对当时流行的“向西走” ;在做人上宽容善待别人,与人为善,比如:对待有权势的人,平视对方,体现出人格的独立。文革结束后不少人希望听到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批评,他却反省自己,客观对待当时的事。更多从对方角度思考,善解人意。比如条子上后加的“半” 字。或自圆其说,合理就给分。  10.(1) CE(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D给1分;选AB不给分)‎ ‎(2) ①家族影响,首富的地位和书香门第的氛围帮助他在阅读和书画方面打下坚实基础。②天赋大异常人。③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观察力和转化能力。④有一颗探索世界的不知疲倦的童心。⑤以书画调剂生活的书写情怀。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 ‎(3) ①通过别人的评价,侧面表现饶宗颐的崇高地位和旷世才华。②因为评价者本身也很有地位,所以他们的评价能增加传记的说服力。③引发读者兴趣,让读者很想了解这样的优秀人物是怎样成就自我的。(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 ①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才可能达到学问的高境界。②饶宗颐遍临经典,博学诸家,转益多师,书写技巧得到锤炼和升华,书法视野得到开拓,书法学养得以深厚。③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和思考对传统书法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留下了精辟的理论,“学书十要” 发人深省。④在我们平常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开阔自己的思路。  11.(1) BD(答D给3分, 答B给2分. 答A给1分; 答CE不给分)‎ ‎(2) ①家庭生计的窘迫。父亲去世,家道败落,工作屡遭挫折。②沦陷区百姓的需要。天 津沦陷后,老百姓靠阅读武侠小说寻找安慰。③出版社的邀请。天津一家出版社出高额稿酬 邀请他写武侠小说。(每点2分)‎ ‎(3) ①立志为文之时,偶然的机缘,与文学大师鲁迅书信交流,并得到悉心指点,开始了 文学生涯。②生活困顿之际,受到天津一家出版社邀请,开始写武侠小说。③功成名就之后, 晚年却不想提及给自己带来荣耀的武侠,只想专心研究甲骨文和金文。(每点2分)‎ ‎(4) 观点一:宫白羽的成功靠的是运气。①初入文坛靠运气。与鲁迅书信往来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他义无反顾地投身文坛,就是因为偶遇名家鲁迅,得其指点。②写作武侠靠运气。天津一家出版社的高稿酬邀请,使他走上了写武侠小说之路。‘③作品走红靠运气。宫白羽写武侠,恰值天津沦陷后,此时读武侠成了百姓的精神安慰,故其作品能得到广泛喜爱。‎ 观点二:宫白羽的成功靠的是才气。小时迷恋侠义小说,且动手写故亊,15岁就投稿,为日后创作打下了思想和写作基础。他的武侠小说人物形象生动深刻,语言洒脱顺畅,思想内容丰富深远,将故亊融入平常人的生活之中,更能打动人心。③宮白羽的知识面很广,中国典籍,西方名著,他无不通晓。‎ 观点三:宮白羽的成功,既靠的是运气,也靠的是才气。①能与鲁迅书信往来是运气,但在鲁迅指点下能在文坛上走红,靠的是才气。贫困之时受到天津出版社邀请写武侠是运气,但作品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则靠才气。作品走红固然与他所处时代有关,但关键靠的还是他在写作内容和技巧方面的才气。‎ ‎(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  12.(1) AE(选A给3分,选E给2分,选C给1分)‎ ‎(2) ①打破高等教育中的“女禁” ,推进了教育的民主化。②创建东南大学。③引进了美国大学模式。(每点2分)‎ ‎(3) ①综合大学培养的人才知识宽厚,兼顾通才和专才。②综合大学的优秀人才,容易成长为优秀的教师。③美国有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成功范例。(每点2分)‎ ‎(4) ①在管理上倡导民主。②加强与社会、政府的联系。③学校教育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④协调好学生通才与专才的关系。(每点2分)  13.(1) 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 ‎(2) ①通过李鸿章在万国运动会升国旗时临时唱《茉莉花》代替国歌,刻画李鸿章爱国者的形象,与人们心中的李鸿章形成鲜明的对比;②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李鸿章的同情和赞美;③真实事件的回顾,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④使文章一开始就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支点,表明这不是为一己之私的翻案文章。(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给满分)‎ ‎(3) ①爱国:李鸿章积极投身洋务运动,力求改变祖国落后面貌;②智慧务实:24岁中进士,多次平定叛乱,投身洋务;③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发誓不再踏上日本半步;④思想保守,有局限性:他镇压农民起义,在中法战争中表现软弱。(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给满分)‎ ‎(4)不同意(2分)①表面上看,他是“卖国贼” ,但在灵魂深处他是一个爱国者,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他的“卖国” 不过是无奈之举,是历史和时代造成的,他终其一生为朝廷效命,实际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国者。(2分)②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每一次国家面临危机时,总是他收拾残局,为政府承担罪责。在签订条约时尽个人最大努力,据理力争,勇于维护国家利益。(2分)③为提高朝廷实力,改变清积贫积弱现状,他投身洋务,发展现代科技。(2分)(有不同于参考答案的意见,可酌情给分。)  14.(1) 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选BD不给分。‎ ‎(2) ①带领弟子画出了中国第一张五百毫巴地面图。②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③第一次开辟了在中国的“全球变化” 研究新领域。④为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奠定了研究基础。⑤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 的概念。⑥使中国气候研究走进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每点1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 ‎ ①淡泊、谦虚:面对前来祝贺的同事和学生,老人淡然地说,这个奖只是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②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科学研究以事实服人,谁的论文中出现类似推论,都会被立刻划掉。他认为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③爱国。放弃自己喜欢的物理专业,他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他学成后交,放弃优厚待遇,选择报效祖国。④平等待人。和年轻人相处,不会因为资历浅而不重视,也不会因为声望高而轻信。(答对一点2分,答够3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如果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4) 观点一:叶笃正有很高成就,源于他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①叶笃正年近古稀,仍与美国科学家合作,投入“全球变化” 的国际研究新领域,成为这个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体现了他超前的国际视野。②身为一个气象学家,却招一个经济学研究生,“互相学习” ,体现了他多学科融合的超前的学术视野。③总是能够迅速捕捉到其他领域可以借鉴或者衔接的方法,运用到气象研究中,体现了他超前而宽阔的知识视野。(每点2分,共6分。)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有这种精神,我们在自己的事业上才能像叶笃正一样有所成就。(2分。)‎ 观点二:叶笃正有很高成就,源于他丰厚的学识素养。①正是因为叶笃正有丰厚的学识素养,他才能领导其他人在零的起点上发展起中国的气象事业。②正是因为叶笃正有丰厚的学识素养,他才能吸引美国的学者寻求支持,因而他才成为“全球变化” 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③正是因为叶笃正有丰厚的学识素养,他才能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每点2分,共6分。)我们都应当像叶笃正一样,严谨治学,刻苦钻石,积累起丰厚的学识素养,有各自的事业上取得成功。(2分)  15.(1)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2) 客观原因:①国家建设和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掌握不了这一核心技术,就容易受制于人,阻碍航空工业发展。因此自主研发“中国心” 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②国家支持,党中央高度重视,使“太行” 发动机项目得以立项。③技术引进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基础。‎ 主观原因:①以吴大观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②吴大观等专家历时十八年的奋斗和无私奉献。(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3) ①照应标题中的“中国心” 和“中国情” 。②以梁焱“我的外公是一个中国人” 这样朴素而含义深刻的话高度概括吴大观的一生:他的一生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中国,他研发的是“中国心” ,他满怀的是“中国情” 。③从一个晚辈亲人的角度评价吴大观的一生,朴实、真实、亲切,表现了后人对他无私奉献的一生的理解和崇敬。④用别人的评价侧面描写吴大观的形象,丰富了传记的内容和写作角度。(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 观点:吴大观用一生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完美地诠释了他的“中国情” 。理由:①求学时期,为了“航空救国” ,毅然从西南联大机械系转学航空系。②婉拒留美邀请,学成归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中,屡创佳绩。③在引进和仿制航空发动机的过程中,摸索出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之路,为中国第三代战机装上了“中国心” 。④时刻忧心祖国的发展,以国家建设发展为己任,几十年如一日捐献巨额党费。(8分;“观点” 明确2分;“理由”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16.14. D ‎15. BE ‎16. 要点: ①数据庞大  ②种类复杂  ③产生及传送频率快  ④获取数据成本高  ⑤待挖掘价值大  17.13. DE(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4. 作者通过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林丹夺冠后欣喜若狂的激动心情,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交代。(2分)这样写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使报道更为翔实。(2分)‎ ‎15.(1)不服输的精神,要强,有霸气。(2)对自己下狠手,苦练。(3)经历失败和挫折,自我总结,调整心态。(4)追求远大的目标,不陶醉于冠军,追求比金牌意义更大的东西。(5)要有比赛的大舞台,要有强大的对手。(以上观点仅供参考。观点3分,分析3分,分析略。)  18.16. “继承” 体现在《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同样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 ‎“发展” 体现在《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图片不再是木刻版的白描,而是相机拍摄的实物照片;同时不再仅仅是记录,还将引起当代人的反思。[4分。“继承” 2分,其中“图文结合” 1分,“记录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 1分;“发展” 2分,“相机拍摄” 1分,“引起反思” ,1分。意思对即可。]‎ ‎17.①潘伟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深入思考。他能发现自己拍的照片与《天工开物》的图片很相似,并开始认真思考及研究。②潘伟具有享受创作乐趣的心态。十年的创作历程虽然漫长,但亦因为“好玩” 而不觉得辛苦。③潘伟具有锲而不舍的创作精神。因为他用了十年时间专注考察和拍摄。④潘伟具有细致严谨、追求完美的创作态度。他对于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工具都认真考证,遇到不懂的就去查资料,请教专家。⑤潘伟具备相关方面的知识,在古文、摄影技术、科技知识等方面都有一定水平。[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其中观点概括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18. ①图文并茂,吸引读者;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③唤起了人们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④促使人们反思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 [6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9.12.(1)答案 E给3分,A给2分, C给1分。‎ ‎(2)答案 开创新的研究领域——中国近代外交史;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原始档案资料;引进了新的研究观念——参考多方意见,客观解释史实。‎ ‎(3答案 猛牛: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蒋廷黻做事像一头牛,充满笨劲,一直往前冲;牛一样秉直的性格,说话直接,坚持原则,保持其书生的耿直本色。(4分)‎ 瓷器店中:而这就必然触及和损害到官场中某些官僚和政客的利益,触犯众怒,就如猛牛闯进瓷器店造成瓷器易碎一样。(2分)‎ ‎(4)答案 ‎ 蒋廷黼所追求的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志于开拓有成,学以经世致用,勇往直前,独守正道的精神。(2分)①作为历史学者,他首先立足本位,以客观态度解释史实,立志做一名拓荒者,并编纂出我国第一本近代外交史资料。②他讲求学问经世致用,研究历史是为强国提供借鉴,国难之时则创办刊物,讨论大计,告诫青年,已尽知识分子在国难时的责任。③他从政后行事耿直,敢于前冲,破除万难,而且始终不与腐败者同流合污,坚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4分,任写两点即可)‎ 这些精神启迪着今天的知识分子,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知识分子所以区别于其他群体必须保持自己的本色。(2分)  20.5.D ‎6.A ‎7. 这只能是一个大约的数据,具体时间或因轨道而有所偏差,或因着陆时选路、辨路的的难度而有所偏差,因目前人类还暂时“无能为力” ,最终的准确数据只能靠卫星传送的数据反推出来。(大意相符即可,5分)  21.16、答案 B3分,C2分,D1分。‎ ‎17、答案 ①底蕴深厚。自幼记忆力和领悟力非凡,国学基础扎实。②多才多艺。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③狂狷洒脱,淡泊名利。厌弃世俗、远离政治,家资丰厚却对生意却没有兴趣。④倾家收藏,却甘于奉献。变卖家产或借贷收藏古字画,最后捐给国家。⑤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生性豁达乐观,恬退隐忍。即便失去了户口、工作,依然不改其乐。‎ ‎18、答案 ①表明张伯驹对世事淡漠,言谈举动不循常规的“怪异” 特征;(2分)②侧面突出张伯驹不刻意追求升官发财、生活崇尚简单、为人率真洒脱的性格特征;(2分)③结构上承上启下,正是他的狂狷洒脱,特立独行,又淡泊名利的“大怪” 特征才使他将精力多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分)④丰富了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丰满、真实。⑤增加了文章内涵,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 ‎19、答案 示例一:“趣味” 是造就“一代名士” 张伯驹不可或缺的条件。(观点2分)‎ ‎(1)张伯驹喜读诗书,学养深厚,能醉心于诗词、字画,热爱京剧与收藏等高雅艺术,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 。‎ ‎(2)张伯驹远离功名利禄,不为流俗所动,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 。‎ ‎(3)高雅的趣味引导他追求有格调、有理想、有意义的生活,并为此锲而不舍,克服障碍,进而实现人生境界的突破,最终成长为一代文化名士。‎ 我们也应该学习张伯驹的有趣味,自觉摈弃世俗,才能有所成就。‎ 示例二:“品格” 是造就“一代名士” 张伯驹不可或缺的条件。(观点2分)‎ ‎1)张伯驹喜读诗书,学养深厚,能醉心高雅艺术,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 。‎ ‎2)张伯驹生活在政治家族,却与政治势力保持距离。家资丰厚却淡泊名利,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 。‎ ‎3)狂狷洒脱,不为流俗所动,坚守自己的品格操守,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 。‎ 只有有“品格”‎ ‎ 的人才能专注于高雅艺术,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进而实现人生境界的突破。  22.(1) 答案 AE(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2) 答案 ①好辩,与人争辩的多是纯粹的理论问题。②与人争辩甚至会“动武” 。②上课捋起衣袖,露出肌肉,“炫耀” 自己强壮。④巧避蒋介石召见。(每点2分,答出其中兰点即可)‎ ‎(3) 答案 ①这些描写使传记的内容更加充实,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可爱。②这些描写围绕 梁宗岱的好辩,突出了梁宗岱“可爱” 。③这些描写紧扣标题,“可爱梁宗岱” ,有利于突出主题。(每点2分)‎ ‎(4) 答案 观点一:“好辩’’是人性的优点。①“好辩” 可以提高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②“好辩” 是坚持真理的表现。③“好辩” 是自信的表现,因此,“好辩” 是人性的优点。‎ 观点二:“好辩’’是人性的弱点。①“好辩’总是不能尊重别人的看法。②因争辩而大打出手更是显得素质低下。③“好辩’’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显示夸耀自己。因此,“好辩” 是人性的弱点。(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23.6. D ‎7. B ‎8. C  24.(1)  C 3分,D 2分,B 1分 ‎ ‎(2) ①苏珊·桑塔格对本雅明的评价着眼点在“忧郁” ,照应了标题,并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她对于“忧郁气质” 的分析总领了全文。(2分) ‎ ‎②一开始写苏珊,桑塔格对本雅明的评价,是为了由本雅明过渡到王国维,使行文自然巧妙;(2分) ‎ ‎③二人身世、气质、选择、结局均相似,二人比照着写,互相映衬,更能突显王国维的人物形象。(2分) ‎ ‎(3) ①王国维受传统价值观中名节观念影响极重,曾在革命军撕毁民国优待皇室条约后以死相抗,他认为那时就应该一死谢国,因自杀未遂,名节有污,必当赎回,所以称“只欠一死” 。(2分) ‎ ‎②“世变” ,应指后来北伐军一路成功,清王朝岌发可危,即将改朝换代。(2分) ‎ ‎③“再辱” ,王国维曾将革命军撕毁民国优待皇室条约的行为引为奇耻大辱,又猜测北伐军进京后,自己必将再受大辱。(2分) ‎ ‎(4) ①王国维治学方向的四次转变:科举而哲学,哲学而文学,文学而戏曲,戏曲而经史考证。‎ ‎②正确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把握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王国维治学过程中多次转变,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对象,正是由于对自身特征的了解,对自己不利和有利因素的正碗把握。‎ 做大学问首在人生价值观的确立。王国维治学由哲学而文学,是因为研究西方哲学在感情上与中国文化形成了尖锐矛盾;灰心于文学、戏曲,是因为济世无门;最终转向经史考证,是为了继承中国文化的儒家道统。‎ ‎(既括2分,启示正确2分,能依据文本、简单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论证即可得4分,本题共8分)   25.(1)答C3分,E2分,A1分,答BD不得分。‎ ‎(2) ①抗战胜利后,将重心由建筑转向规化,留美后倡导梁思成提出的Morden and Chinese ‎    ②文革结束后,提出广义建筑学的核心思想 ‎    ③90年代后,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3)①矮胖、圆脸、浓眉、银发、厚嘴唇,行动迟缓,说话慢声细语,外貌平凡。‎ ‎   ②热爱祖国,心系祖国,报效国家。‎ ‎   ③科研上虚心求教,持之以恒,不断创新。‎ ‎(4)示例一 科研的根本目的是报效祖国,造福大众 ‎①从事科研,要持之以恒,孜孜不倦,方能取得伟大成就。、‎ ‎②在科研上,要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 ‎③在科研过程中,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 示例二 人生方面,一定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不断奋斗 ‎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把握人生的新起点 ‎②要善于听从师长的意见,虚心接受师长的教悔 ‎③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报效祖国,造福大众  26.(1) (1)B3分,E2分,C1分 ‎(2) ①对待有权势的人,平视对方,体现出人格的独立。文革结束后不少人希望听到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批评,他却反省自己,客观对待当时的事。‎ ‎②对待中西文化,不随大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新文化运动时期有自己的思考,认为文化应该“向东走” ,反对当时流行的“向西走” 。‎ ‎③在政治运动中,坚持匹夫不可夺志,保持了自己独立的操守。“批林批孔” 运动中,梁漱溟“不批孔,只批林” 。‎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 ‎(3) ①受到毛泽东批评,但在毛泽东逝世后,没有批评攻击毛泽东。‎ ‎②富有同情心,不坐人力车。‎ ‎③好布施,常接济、帮助别人。‎ ‎④仁厚,体谅他人。晚年被访客所苦,书写的“敬告来访宾客” 的字条,将谈话时限,由一小时改成一个半小时。‎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 ‎(4) 他始终坚持在时代变迁中直道而行。‎ ‎①他作为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有自己深刻的认识与见解。他不依附任何势力,也不趋新媚时;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东方。新文化运动后他坚持自己的思考,他发表著作宣称就是要“向东走” 。‎ ‎“批林批孔” 运动中面对对他大规模的批判,他“匹夫不可夺志” 的阐释体现了他深度的思考。‎ ‎②他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深居简出,默默忍受着寂寞与孤独。梁漱溟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在公开场合被批得一无是处。文革中,受到冲击,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来了。‎ ‎③他宽容的态度和不随大流的立场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善于反思,善于担当;“批林批孔” 运动中,他的立场明确“不批孔,只批林” 。面对对他大规模的批判,他“匹夫不可夺志” 的阐释体现了他深度的思考。‎ ‎(每点2分,任何两点即可。满分4分。)‎ 启示:①人生路途中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坎坷,要明晓自己心中的目标和自己坚守的原则。‎ ‎②世事纷扰,环境复杂,压力重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③即使不被理解,也不能自暴自弃,要有承受压力的勇气,有忍受寂寞的心量。‎ ‎(每点2分,任何两点即可。满分4分。)  27.(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2)①照应文章首段的第一句,说明师昌绪的爱国情怀由来已久;②突出师昌绪的科研才能,为后面的叙述作铺垫;③揭示出师昌绪一生的执着和卓越贡献源于视祖国的需要为人生的需要。‎ ‎(3)①研制空心涡轮叶片的任务是国家的需要;②科研工作者的自信,使他勇于创新,承担全新的科研任务;③朋友的信任和重托。‎ ‎(4)方面一:在“材料科学” 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①他是我国合金材料的开拓者,推动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获得我国最高科技奖;②不仅是研究材料的专家,而且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方面二:视为祖国做出贡献,为人生第一要义。‎ ‎①在美国留学期间,为能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同美国政府勇敢斗争,最终胜利回国;②以祖国需要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多年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 方面三:对工作充满热情,持之以恒。‎ ‎①别人眼中的难事、烦事,他总是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有着不惧风险的勇气;②在不同人生阶段,在不同工作岗位,他始终关注着中国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不停工作,乐此不疲。‎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如对其他方面进行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28.19. ①通过引用数据,印证“就业与学历呈现出倒挂现象” ; ②为下文分析研究生就业率不敌本科生的原因及分析对策提供依据;③引用大量权威数据,更能客观地反映具体的情况,增加了可信度和说服力。(答对两点给3分)‎ ‎20. ①高校的软件和硬件配置要与研究生培养相配套,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②高校需要转变培养观念,要以“社会可用的高水平人才” 为培养标准;③高校需要建立就业数据库;④高校要帮助研究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适当调整职业期望值。(答对一点2分,二点4分,三点5分)‎ ‎21. 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生就业率不敌本科生的原因,提醒人们要理性看待“就业与学历呈现出倒挂” 的现象。②同时,提醒研究生要理性对待就业难。正确认识自己,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③启示学校教育转变人才培养方式。④提醒人们既要重视研究生就业难的事实,又要多方积极主动寻找解决研究生就业难的途径。(答对三点给6分)  29.(1)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E得1分,选BC不得分。‎ ‎(2)①启蒙老师的教导深入其心,影响到他后来的创作;②被张志新烈士事迹所感动,被烈士死难真相所震撼,有激情;③思索、反问、解剖灵魂和社会的年代促使诗人对时代和社会能深入思考;④雷抒雁具有正直人的良知、勇敢者的锐气、诗人的敏感和才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①诗人特别关注时代重大事件,创作与时代同步,发出时代的强音;②在诗歌作品中强烈地抒发自己真挚的爱憎情感,激情澎湃;③在生活和工作中富于激情。(每点2分,意合即可)‎ ‎(4)方面一:生活中,毫不隐瞒个人的好恶、情绪和意见,性情直爽。①常奚落老同事名字不好;②打扑克时,喜忧情绪形之于色;③陕西剧团进京演出他都到现场提建议,有啥说啥。‎ 方面二:工作中,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正直敢言。①别人赞誉他为“人民诗人” ,他当即表示反感,不愿接受;②在古体诗词研讨会上,他直言反对设主席台,按官职排位的做法;③对近年诗歌创作的不良现象直抒己见,提出尖锐批评。‎ ‎(每个方面4分,其中亮出观点1分,分述每点1分。)  30.(1) 答E 给3分,答D 给2分, 答A给 1分;答B、C不给分。‎ ‎(2)①创作缘起相似:被生活中令人痛心的个案激发,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后落笔成文。②写作手法(写作内容)相似:由点到面(以小见大),以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反映关乎国计民生、民族命运的令人警醒的社会问题。③创作风格相似:作者倾情投入,文笔犀利,呼吁强烈,富有震撼力。④创作目的相同:希望唤起社会关注,改善现实状况。⑤作品反响(影响)相似: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如无概括文字,总体上扣2分)‎ ‎(3)①具有高度的使命感(或强烈的责任感)。香港回归,激发了作者为香港写史的念头,是文学家的使命感使然。(或答热爱祖国)②勤奋执着,能吃苦。两只脚踏遍港岛,有时走访到深夜,独自在港经历漫长艰苦的三年终于完成此作。③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为使文字可信,查阅海量资料,让自己成为不折不扣的港史专家。④有节操,有傲骨。即使经济窘迫也绝不出卖自己的文字。⑤心思缜密,虑事周全。通过不同方式妥善保存资料,确保万无一失。(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启示一: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只为谋生赚钱,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在有限的人生中,应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职业)展示出巨大的价值。] 理由:①克服种种阻碍,深入事件发生地采访,表现出霍达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②深入调查了解后用犀利的语言揭示本质,警醒社会,霍达的勇气和胆魄令人钦佩。③在香港回归之际写作港史,让祖国人民铭记这段苦难,霍达的写作与祖国民族息息相关。④经济窘迫却毅然拒绝写天价传记,不愿意让作品沾染一丝铜臭,霍达的节操堪为楷模。⑤正是由于心系国家民族,霍达才能见微知著,揭示现象背后触目惊心的现实问题,引发巨大反响。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只有肩负起社会责任,才能让我们的工作产生最大社会价值。‎ 启示二:优秀的作家应以锐利的笔锋揭露现实弊端,警醒世人,改变社会。(作家应该坚守社会良知,成为时代的记录者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理由:①霍达具有敏锐的眼光,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新闻线索。②霍达能够深入实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掌握翔实材料,从而找出问题症结,写出发人深省的文章。③霍达的作品紧扣时代脉搏,揭出现实弊端,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④霍达坚守良知,敢于为民呐喊,彰显了作家“铁肩担道义” 的价值追求。⑤霍达为香港写史,让祖国人民了解漂泊孩子的苦难历程,社会意义深远。如果作家都有霍达一样的社会良知,深入现实,了解民情,写出撼人心魄的文章,对提升国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8分;观点明确2分;阐释理由6分,答出一条给2分,答出任意三条即可。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31.(1) 答B得3分,答D得2分,答E得1分。‎ ‎(2) 用简明的语言叙述并突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2分)涵盖了新闻六要素中“人物” “时间” “经过” “原因” 和“结果” 的五个要素。(2分)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2分)‎ ‎(3) 展开了导语的有关内容。(1分)表现出《华盛顿邮报》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职业精神。(2分)‎ ‎(4) 用事实说话,凭良知报道,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品格,也是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操守。本文记者珍妮特·库克的报道严重歪曲了事实,《吉米的世界》一文是她仅仅根据她得到的某些真人真事拼凑起来的,吉米根本不存在。这严重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文中还说“在她承认编造假报道后,有人揭发她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自传也是编造的。” 这说明库克本人已经失信于大众,丧失了作为一个职业记者的职业道德。现今,由于新闻记者自身的素质缺失,导致新闻记者丧失了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屡屡发生,如捏造事实,虚报新闻,对新闻的客观事实的不尊重等。作为新闻记者一定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表明观点得2分,能结合文本分析3分,联系现实分析并言之成理得3分)  32.19. ①山水画表现的既是自然的山石, 更是画家心中的山石; ②山水画家师法自然, 以不同的画法表现不同的山石之美, 是对自然之美的再创造。‎ ‎20.①承接上文对山水画皴法的说明, 引出下文对山水画所反映的地质学知识的分析; ②举例说明古代画家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 说明山水画的皴法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21.①画家因地域不同, 山石结构不同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皴法; ②自然界的山岩千姿万态, 对象不同, 画法不同, 必须不断丰富、创新; ③有成就的画家总是不落前人窠臼, 探索新的技法, 表现新的山水, 从而推动皴法不断发展。  33.13. BD ‎14. 【要点】①增强说服力, 进一步突出王文显剧作别有一番幽默, 肯定他喜剧创作的能力和影响。②引出下文对王文显任代理校长时行事风格的叙写, 形成对比, 以突出王文显治校的持重务实, 一丝不苟。(意思对即可。)‎ ‎15. 【要点】①(表层方面) 王文显身上体现了清华的特质与精神, 在清华有着重要的地位。②(深层方面) 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包容的治校理念, 是清华的灵魂。坚守学术性和包容性, 清华就不会因为任何变革而改变; 反之, 清华将不再是“清华” 。(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 言之成理亦可。)  34.16. AE ‎17. (4分) ①罗兰痴迷于音乐, 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 滋润了罗兰的心灵。‎ ‎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 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 也不了解“德国” 一词意味着什么。‎ ‎18. (4分) ①音乐的天才, 杰出的文学家。②真理的寻求者, 时代的圣人, 理想人格的化身。‎ ‎19. (8分) 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 。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 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 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雄” 。罗兰的“英雄” 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 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③在“英雄” 的影响下, 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 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 联系现实略。‎ ‎(此题考生作答只要言之成理, 即可正常评分)  35.19. ①交代了定和选择音乐的过程和原因; ②引出“音乐迷” 的由来, 呼应题目, 为后面写他对音乐的痴迷作铺垫。‎ ‎20. (1) ①肖邦等西方音乐大师一生沉迷于音乐, 又用音乐长期影响了世界; ②定和被他们的作品征服, 同时也像他们一样痴迷于音乐。‎ ‎(2) ①定和痴迷音乐并有了相当大的成就; ②作者认为他不会满足当前成就, 而会在音乐之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 ‎21. ①定和在上海痴迷于西洋古典音乐的情形; ②定和在逃亡途中放弃其他而独带乐谱; ③重庆避难时继续迷醉音乐并以此为事业。22. ①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 确定目标, 并为之付出最大的心力, 当会有所收获。‎ ‎②真正追求艺术, 应保持单纯的气质和忠诚的态度, 不能急功近利。‎ ‎③要成事就必须持之以恒, 不能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④艺术能激发我们的勇气与信心, 即使在困难之中, 也能给予我们鼓舞与力量。‎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 即可酌情给分)  36.(1) (5分) 答B给3分, 答E给2分, 答D给1分, 答A、C不给分。‎ ‎(2) (6分) 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从不同侧面突显其人格魅力; ②丰富主题意蕴, 增强艺术感染力。‎ 每答出一点给2分, 结合文本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 (6分) ①理论建树方面, 主要有“广义建筑学” 理论、“人居环境” 学说等; ②实践业绩方面, 如菊儿胡同改造工程; ③声望和影响力方面, 如中国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 ④人才培养方面, 参与创建清华建筑系, 桃李芬芳。‎ 每答出一方面给2分, 答出三个方面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4) (8分) ①城市管理者应具备人文关怀、审美修养。城市建设要体现对人的关注, 使生活环境充满诗情画意, 富有美感。②城市管理者应具备历史意识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城市建设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 要与原有的历史人居环境相融合。‎ 要求就以上两方面分别探究, 每方面4分; 观点明确给1分, 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2分, 联系现实给1分。  37.12. (1) (5分) 答D给3分, 答C给2分, 答A给1分; 答B、E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 本题不给分。‎ ‎(2) (6分) ①采取“人弃我取, 避实就虚” 的方针, 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 ②化零为整, 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 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 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 (6分) ①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 ②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 ③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 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 (8分) 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 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 的强国宏愿, 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②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 创办民生实业公司, 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 认为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 注重基础建设, 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 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答出一点给2分, 答出两点给5分, 答出3点给8分; 给满8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 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 酌情给分。  38.(1) 答C给3分, 答D给2分, 答B给1分; 答A、E不给分。‎ ‎(2) ①“二战” 中立下赫赫军功: 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 建立地面空袭警报系统, 组建飞虎队, 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②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写有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 又准确预测美国会卷入战争以及日机袭击仰光的时间。‎ ‎(3) ①强烈的正义感, 过人的勇气: “七七事变” 后立即决定留在中国支援抗战, 即使美国国务院发布命令也不撤回; ②意志坚定, 百折不挠: 克服了重重困难, 招募志愿者来华参战; ③真诚正直, 善良友爱: 主动要求国民政府停发津贴, 得到陈香梅的爱情, 飞虎队队员每年组织悼念活动。‎ ‎(4) ①陈纳德精湛的飞行技术, 过人的军事才能, 在受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期间, 得到了充分施展的机会; ②率领飞虎队在中国境内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 ③在中国抗战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 从一个退休上尉晋升为将军, 事业达到辉煌的顶峰; ④率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协同作战, 生死与共, 结下深厚的友谊; ⑤受到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 ⑥和中国女子陈香梅产生感情并结为连理。  39.4. A    5. B    6. D ‎7. (1) 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 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 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2) 在家闲居, 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 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