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9 M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1细胞的代谢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2013年高考试题 ‎1.(2013北京)5.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答案】 C ‎【解析】 噬菌体属于侵染细菌的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缺乏自主代谢机制,它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宿主细胞,故噬菌体繁殖必须在细菌中才能进行。提取DNA利用了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和DNA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进行。细胞壁属于全透性的,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原因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PCR扩增DNA的原理是DNA复制,上一轮复制得到子代DNA可为下一轮DNA复制提供模板。‎ ‎【评价】考查几个与实验相关的知识,没有对实验技能的考查。‎ ‎2.(2013新课标)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答案】C ‎【解析】对植物细胞主动运输的考查。‎ 关于主动运输,把握两个要点:1是载体,2是能量。载体为蛋白质,不同生物及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根本原因在于基因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不同的载体的工作效率可能会有差异。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凡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皆影响主动运输的效率。题干中已经说明矿质元素的吸收是通过主动运输,叶肉细胞是活细胞,它需要的矿质元素也只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主动运输条件及影响因素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3.(2013北京)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答案】 D ‎【解析】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将其分泌到胞外。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老化受损的细胞器与溶酶体融合完成细胞内消化。O2通过自由扩散跨膜运输,不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所以D不会发生。‎ ‎【评价】考查跨膜运输、胞吐、溶酶体的功能和细胞衰老,以及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功能(或者说过程)为线索,考查若干看起来不相干的生物学知识。‎ ‎4.(2013北京)5.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答案】 C ‎【解析】 噬菌体属于侵染细菌的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 缺乏自主代谢机制,它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宿主细胞,故噬菌体繁殖必须在细菌中才能进行。提取DNA利用了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和DNA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进行。细胞壁属于全透性的,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原因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PCR扩增DNA的原理是DNA复制,上一轮复制得到子代DNA可为下一轮DNA复制提供模板。‎ ‎【评价】考查几个与实验相关的知识,没有对实验技能的考查。‎ ‎5.(2013安徽)3.右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 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解析:考查图表的分析能力及代谢与呼吸的关系,II类要求。‎ 据图分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是斜率较大的时期,即在开花后的40天之前,此时期呼吸作用旺盛。种子成熟后期,代谢减慢,自由水减少,脱落酸含量较高。干物质合成时期,代谢旺盛,呼吸速率较强。‎ 答案:D ‎6.(2013天津)3.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答案】D ‎【解析】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A 项错误;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细胞分裂只是增加了细胞的数量,B 项错误;主动运输可逆浓度梯度进行,使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进一步增大,满足了细胞对营养物质的摄取需要,C 项错误;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以免衰老病变的细胞在生物体内积累,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 项正确。‎ ‎【试题评价】本题以生命现象为依托,综合考查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细胞分裂分化、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凋亡等相关内容,跨度较大,但整体较易得分。‎ ‎7.(2013重庆)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 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 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在 95%乙醇中加入无水 Na2CO3 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马铃薯中块茎中也含有蛋白质,A 项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用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B 项正确;酵母菌细胞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不能以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作为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方式,C 项错误;无水 Na2CO3 可以与 95%酒精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 10H2O·Na2CO3,提高乙醇纯度,利于色素的溶解,D 项正确。‎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考生对教材实验的理解识记情况,涉及蛋白质鉴定原料选择、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及色素的提取等相关实验,跨度较大,并与化学学科有一定交叉,具有一定难度。‎ ‎8.(2013海南)2.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 B.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 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A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完全相同的,都产生少量的ATP和[H],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氧化生成水,故A项错误、B项正确;硝化细菌可利用氧化环境中氨气产生的能量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故C项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还原C3化合物,故D项正确 ‎9.(2013海南)3.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 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 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 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 B 在某种恒温动物如人体内各种酶的最适温度应为‎37℃‎左右,A项正确;随着温度降低,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不变,B项错误;低温有利于酶的保存,C项正确;高温下酶空间结构破坏导致酶失活,D项正确。‎ ‎10.(2013海南)4.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能量 ‎ C.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 ‎ D.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C 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动力是膜内外的浓度差,不需要消耗ATP,C项错误;DNA复制需要消耗的能量由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提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的能量由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和线粒体中产生。故A、B、D三项正确。‎ ‎11.(2013海南)8.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 ‎ B.加入少许CaC0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 ‎ 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 ‎ 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C 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包括胡萝卜素溶于无水乙醇。C项错误;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研磨时加入SiO2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加入少许CaC0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A、C、D三项正确。‎ ‎12.(2013海南)9.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 ‎ 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D 小麦种子消毒后虽有生活力,但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无菌水中无氧气,小麦种子长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13.(2013海南)10.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 ‎ 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 ‎ 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 ‎ 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 ‎ 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 ‎ 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 A .a、b和d B.a、c和e C.c、d和e D.b、c和e B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淀粉遇碘变蓝。a侧黄白色,没有叶绿素,特别是没有叶绿素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侧有叶绿体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e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有叶绿素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14.(2013广东)6.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Ⅲ是叶绿素a,Ⅳ是叶绿素b,故A错误;透明带越大,说明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故B正确;由图中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中央可知, 该细胞处于分裂中期,故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该数据说明了酶的高效性,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教材的相关实验内容,属于容易题。‎ ‎15.(2013江苏)5.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 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 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 次 D. 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答案】B ‎【解析】过滤主要是将滤渣和滤液分开,要用吸水性差的纱布而不能用吸水性强的滤纸过滤研磨液,A错误;干燥处理定性滤纸是为了让层析 液能够更快的上升,使色素更好地分离,B正确;画滤液细线,要等一次画完干燥后才能重复,防止滤液细线过粗,C错误;叶绿体中色素为脂溶性的,要用无水乙醇溶解,D错误。‎ ‎【试题评价】此题着重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要求注重细节,难度不大。‎ ‎16.(2013江苏)17.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 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答案】B ‎【解析】图中管口1为进气口,管口2为排气孔,管口3可以检查液体中的成分,因此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应打开阀门a通入氧气,A正确;管口3可以检测酒精,管口2可以与澄清石灰水相连以检查CO2,因此B错误。‎ ‎17.(2013江苏)23.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试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②‎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③‎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④‎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斐林试剂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答案】ACD ‎【解析】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溶液的PH会影响淀粉的水解,并且碘液可与碱反应,婓林试剂可与酸反应,不宜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一般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综上答案为ACD。‎ ‎【试题评价】本题通过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 ‎18.(2013江苏)24.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右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答案】AB ‎【解析】由图可知土埋方式下残留物下降最快,即分解最快,因此是还田后合理的处理方式,A正确;微生物分解作用包括体外有机物分解和体内细胞呼吸作用,土壤中一定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细胞呼吸,B正确;如果处理时间提前,则处理期间的平均温度比原处理的平均温度要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故秸秆的残留量会呈现下移趋势,C项错误;堆放时氧气较为充足,而残留物的减少速率最慢,可推测好氧型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于厌氧性微生物,D错误。‎ ‎【试题评价】本题通过小麦秸秆三种不同的处理实验,考查学生识图、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013海南)26.(10分)‎ ‎ 某同学将生长一致的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阳光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中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麦苗的干重,发现两组存在明显差异。‎ ‎ 回答下列问题:‎ ‎ (l)两组麦苗中,于重较大的是____组,原因是____。‎ ‎ (2)观察叶片颜色,出现黄化现象的是____组,其主要原因是____。‎ ‎ (3)该实验探究了环境因子中的____对小麦____的影响。‎ ‎ (4)若将甲组置于红光下,乙组置于绿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组麦苗中干重较 大的是甲组,原因是____。‎ ‎26.(10分)‎ ‎ (1)甲 (1分)‎ ‎ 甲组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乙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呼吸作用 ‎ 消耗有机物 (2分)‎ ‎ (2)乙 (1分)‎ ‎ 在黑暗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降解,且无叶绿素合成 ‎ (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3)光(1分) 光合作用(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4)甲组吸收的光能多,光合作用强:乙组吸收的光能少,光合作用弱(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相关实验探究。 甲组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乙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甲组干重大于乙组。 乙组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合成叶绿素,且叶绿素降解。所以乙组易出现黄化现象。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探究的是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甲组吸收的光是红光属于有效光,光合作用强;乙组吸收的绿光属于低效光,光合作用弱。 ‎ ‎20.(2013上海)6.图3显示了人体内能源物质的代谢途径,‎ ‎ 大写字母代表物质,其中物质Z直接参 ‎ 与了过程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是葡萄糖 ‎ B.Y是丙酮酸 ‎ C.Q是甘油 ‎ D.Z可以是氨基酸脱去氨基的碳链 ‎【答案】C ‎21.(2013上海)7.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 ‎ 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 ‎ 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 ‎【答案】A ‎22.(2013上海)8.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 A.细胞内的氧浓度 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 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答案】C ‎ ‎23.(2013上海)15.图5显示肝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物质交换,X和Y分别可代表 A.葡萄糖、CO2‎ ‎ B.氨基酸、胰岛素 ‎ C.肾上腺素、尿素 ‎ D.甘油三酯、脂肪酸 ‎【答案】A ‎24.(2013上海)29.在酶的催化水解过程中,酶与底物会形成复 ‎ 合物,最终把底物水解,形成产物。已知酶 ‎ 催化水解的反应时间和产物生成量的关系如 ‎ 图11。那么,在反应过程中酶·底物复合物 ‎ 浓度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答案】B ‎25.(2013上海)(五)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 ‎51.图14所示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物 质X是_______。在本阶段内,最终接受X和活化叶 绿素a释放的e的物质是_________。‎ ‎52.用相同方法提取某植物和菠菜光合色素,同时进行纸 ‎ 层析。图谱显示:与菠菜相比,该植物缺少距层析起 ‎ 点最近的一条色素带。据此可初步推测该植物缺少__________。‎ ‎ A.叶绿素a,颜色为黄绿色 B.叶绿素b,颜色为黄绿色 ‎ C.叶绿素a,颜色为篮绿色 D.叶绿素b,颜色为蓝绿色 ‎ E.胡萝卜素,颜色为橙黄色 F.叶黄素,颜色为黄色 ‎ ‎ ‎ 发菜是一种陆生多细胞藻类,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图15为发菜光合速 率随光强变化的曲线,图16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发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 曲线。‎ ‎53.据图15所示,该发菜光合速率刚达到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______μmol·m-2·S-1。‎ ‎ A.25 B.‎100 C.175 D.500‎ ‎54.据图15所示,若光强从150μmol·m-2·S-1减少到130μmol·m-2·S-1,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反应终产物量___________。‎ ‎ A.随之减小 B.随之增加 c.基本不变 D.不能确定 ‎55.据图16,‎30℃‎时,发菜净光合速率是_____μmolO2·mg-1叶绿素·h-1。发菜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 ‎ A.‎15℃‎ B.‎‎25℃‎ ‎ C.‎35℃‎ D.‎‎40℃‎ ‎【答案】 ‎ ‎51.光反应 质子/H+ NADP+‎ ‎52.B ‎53.B ‎54.C ‎55..‎‎50 C ‎26.(2013上海) (九)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10分)‎ ‎【实验一】‎ 研究背景:某植物的种子自植株开花后60天开始逐渐成熟,至开花后81天完全成熟。‎ 研究目的:研究该植物不同成熟度种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数后的发芽率差异。‎ 材料准备:‎ ‎69.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为测种子发芽率而准备实验材料的合理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70.按照方案准备好种子后,将种子合理分组并发芽。下列不属于实验时需控制的因素 ‎ 是_______。‎ ‎ A.每组种子的数量 B.发芽的温度和湿度 ‎ C.发芽时的光照 D.芽的长度 数据采集及处理:‎ ‎71.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23,则该直角坐标系的 横坐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纵坐标名称 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研究背景:该植物种子春播萌发后,对缺水环境很敏感,遇干旱后表现为胚根萎缩甚至脱 ‎ 落,发芽停止。‎ 研究目的:对发芽不同天数的种子,干旱处理后再补水,通过比较干旱前后胚根的生长能 ‎ 力,研究发芽不同天数种子的耐旱能力,以便于指导农业灌溉。‎ 实验材料:根据实验一的结果,选取最佳发芽率的种子。‎ 实验过程:‎ ‎72.此实验宜将种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发芽,而不是用培养皿发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下列①④实验步骤:‎ ‎ ①将种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 ②干燥脱水4天(模拟春播干旱)‎ ‎ ③种子发芽不同天数 ④测量发芽不同天数的胚根长度等 使用实验步骤①~④(步骤可重复使用),针对研究目的,用实验步骤的编号写出合理的实验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69.自植物开花后60天开始,每隔一定天数采摘一批种子,至开花后81天为止,并将每批种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数后备测 ‎ ‎70.D ‎ ‎71.自然干燥天数 发芽率 ‎ ‎72.便于观察胚根形态和数量、便于测量胚根长度 ‎ ‎73.①→③→④→②→③→④‎ ‎27.(2013重庆)6.题 6 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 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 t2 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 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 ADP 和 Pi 含量升高,C3 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 降低 ‎【答案】D ‎【解析】水的光解、O2 释放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而不是叶绿体基质,A 项错误;t2→t3,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 CO2 浓度此时光照充足且恒定,若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会提高,B 项错误;t3→t4,暗反应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快 ATP 和 ADP 的转化,同时促进了光反应,C 项错误;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减弱甚至停止,类囊体薄膜上 ATP 合成受阻,ATP 含量减少,ADP 和 Pi 含量升高,被还原的 C3 化合物减少,直接产物含量降低,D 项正确。‎ ‎【试题评价】本题以坐标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光照、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和考生的理解能力,选项迷惑性强,具有一定难度。‎ ‎28.(2013新课标)29.(11分)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 和 。‎ ‎【答案】(1)苏丹Ⅲ(Ⅳ) 橘黄(红) (2) O ‎ ‎ (3)一定的光照 适宜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无机盐)‎ ‎【解析】以种子萌发为背景,重点考查了植物代谢的基本知识。但是对知识的要求很低,主要是对考生从试题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查,第(2)、(3)题思考空间较大,而答案却又较为简单,利于评分的客观公正。体现了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的主题。‎ ‎(1)属于记忆类。‎ ‎(2)从图中可以看出,种子的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在6-8 d时最大。培养条件为黑暗,蒸馏水。干重增加不可能是来源于光合作用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因而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不会是C和N,只能是O。为什么?应是吸收的水参与种子中物质代谢以及成为结合水等,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特别是胚乳中脂肪转化为幼苗中糖等亲水物质,会使细胞中结合水增加。‎ ‎(3)从图中可知,实验第11d时种子干重已经下降到开始时水平,并呈继续下降趋势,说明种子通过呼吸和生长发育,胚乳中的脂肪已经消耗殆尽,幼苗再增加干重只能靠幼苗的光合作用及从培养液中吸收无机盐离子。‎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实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检测、有机物的相互关系、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29.(全国大纲2013)31.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 ,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 ,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 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 的方式进行的。 ‎ ‎(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 (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 (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 。‎ ‎【答案】 (1)固定的CO2总量 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量 释放CO2 自由扩散 (2)A B 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增强 ‎ ‎【解析】 (1)根据坐标图分析,A为叶肉细胞吸收外界的CO2,而B+C的总和则是植物自身产生CO2的量,两部分的CO2都会被植物的叶肉细胞所吸收,即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遮光之后,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根据遮光后平稳段的直线的变化趋势可以推出B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而C段则表示植物可能通过其他途径产生CO2。CO2属于小分子,进出细胞都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行的。‎ ‎(2)题干中提到适宜条件是针对光合作用,所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都会使光合作用减弱,所以A的面积会变小,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要高,所以提高问题会增大呼吸作用的速率,而光照的改变对呼吸作用无影响,所以B的面积会变大。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图形处理能力,难度较大。‎ ‎30.(2013北京)29.(16分)‎ 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 ‎ 图 1 图 2‎ ‎(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 ,在 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 。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 。‎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 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 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 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 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 ,则支持上述推测。‎ ‎【答案】(1)[H]/NADPH 叶绿体基质 ‎ ‎(2)逐渐下降 28‎ ‎(3)淀粉和蔗糖的含量 输出量 ‎ ‎(4)抑制 ‎(5)末遮光的 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 ‎【解析】(1)光反应为暗(碳)反应提供了ATP和[H](NADPH),用于三碳化合物(三碳糖)的还原。‎ ‎(2)根据图1可以看出,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提高,二氧化碳固定的速率下降;对照组没有去除棉铃即去除棉铃的百分率为0,此时植物二氧化碳固定速率为28。‎ ‎(3)由图2可知,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逐渐提高,叶片干重百分比逐渐升高。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含量虽然降低,但最终净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量提高,说明叶片和棉铃的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减少。‎ ‎(4)根据图1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图2则说明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叶片中积累,所以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5)去除掉棉铃以后并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这是唯一的变量,如果检测到未遮光的叶片有机物不再积累,则未遮光的叶片的有机物运输到遮光的叶片中去了,说明了遮光叶片是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 ‎【点评】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以及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非常恰当地运用了背景材料“探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命题角度选择合理。使命题既不落俗套,又未入歧途。较好地考查了课标中的主干知识和考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31.(2013浙江)30.(14分)为研究某植物对盐的耐受性,进行了不同盐浓度对其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对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 ‎ 注:相对电导率表示处理细胞与正常细胞渗出液体中的电解质含量之比,可反映细胞 膜受损程度。 ‎ 请据表分析回答:  (1)表中最大光合速率所对应的最小光强度称为_____________。与低盐和对照相比, 高盐浓度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___,原因是CO2被还原成______的量减少,最大光合速率下降;而且有机物分解增加,________上升。  (2)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膜受损,电解质外渗,使测定的_____ 升高。同时,根细胞周围盐浓度增高,细胞会因_______作用失水,造成植物萎蔫。  (3)高盐浓度条件下,细胞失水导致叶片中的_______增加,使气孔关闭,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 答案:(1)光饱和点 减少 三碳糖 呼吸速率 ‎(2)根相对电导率 渗透 ‎(3)脱落酸 解析:(1)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此时再增大光照强度,光合作用的速率也不再增加; 高浓度条件下植物为保水关闭气孔光合作用强度减弱,CO2被还原成的三碳糖减少,但是呼吸作用在增强。‎ ‎(2)根据题干信息电导率越强细胞受损越严重,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浓度,细胞会由于渗透作用失水。‎ ‎(3)细胞失水脱落酸浓度升高,有利于细胞保水。‎ ‎32.(2013福建)2.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 NaCl 茉莉酸 ‎①‎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②‎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③‎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 ‎“-”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 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都是通过渗透作用,A 正确;质壁分离后液泡因失水体积缩小,B 正确;自变量是最初变动的量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变动而引起变动的量,实验中NaCl 和茉莉酸显然是自变量,细胞正常与否及有无质壁分离是因变量,C 错误;通过实验①②对照知道茉莉酸对NaCl 引起的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D 正确。‎ ‎【试题点评】通过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的实验,考察了学生对渗透作用、质壁分离、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的理解,也考察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3.(2013四川)4.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答案】:D ‎【解析】:降低反应活化能实际上是催化剂的功能,D中水浴加热只是提高了分子的热运动,而与催化剂无关 ‎34.(2013福建)26.为研究淹水时KNO3 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 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 请回答:‎ ‎(1)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 的场所是 ,分析图中A、B、C 三点,可知 点 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 ‎(2)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KNO3 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 作用,其中 mmol·L-1 的KNO3 溶液作用效果最好。‎ ‎(3)淹水缺氧使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均受到阻碍,地上部分叶色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 减少;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实验过程中能否改用CO2 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请分析说明 。‎ ‎【答案】(1)线粒体基质A ‎(2)减慢 30‎ ‎(3)ATP 不能,因为无氧呼吸可能会产生 CO2‎ ‎【解析】(1)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CO2,进行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由图示可知,A、B、C 三点中A 点有氧呼吸速率最高,在单位时间内生成的[H]最多。‎ ‎(2)据图可知,加KNO3‎ ‎ 溶液组与清水组对照,有氧呼吸速率在相同时间都高于清水组,说明KNO3 溶液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其中30mmol·L-1 的KNO3溶液组速率最高,作用效果最好。‎ ‎(3)淹水缺氧使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减弱,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 减少;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但不能改用CO2 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因为无氧呼吸可能会产生CO2。‎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及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及理解能力。‎ ‎35.(2013重庆)9.(14分)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 + L-天冬酰胺酶 + 淋巴瘤细胞 ‎ 对照组:培养基 + ‎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 生长状态 ‎ L-天冬酰胺含量 培养液 细胞内 实验组 ‎ ‎① ‎ 缺乏 缺乏 对照组 ‎ 正常 ‎ 缺乏 正常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 特性;表中①应为 ;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 ‎ ‎(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 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 。 ‎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 ‎【答案】‎ ‎(1)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专一性;抑制;能合成L-天冬酰胺酶(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 ‎ ‎(2)免疫(拮抗);酶被分解作用, ‎ ‎(3)对肿瘤细胞有专一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实验设计原则的应用和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1)实验的目的是验证L-天冬酰胺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实验组加入了淋巴瘤细胞,对照组应在相同条件下加入正常细胞,即:培养基+ 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该实验利用了酶的专一性;肿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天冬酰胺,体内已有的天冬酰胺会被L-天冬酰胺酶分解,而正常细胞中的天冬酰胺尽管会被酶分解,但自身能够继续产生天冬酰胺,故含量正常。 ‎ ‎(2)外源性L-天冬酰胺酶会被免疫系统当抗原进行处理,多次注射后发生免疫反应,L-天冬酰胺酶被免疫系统处理失活,疗效降低;L-天冬酰胺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若口服的话会被消化系统消化分解成氨基酸,从而丧失其功能。‎ ‎(3)作为人体肿瘤康复治疗的药物是即不损伤机体又达到疗效宗旨就是只专一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负面影响。 ‎ ‎【试题评价】本题以验证性实验为载体,通过实验方案的完善,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环节,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对高中生物实验原则的理解运用能力,难度不大,较易得分。‎ ‎36.(2013四川)8. (11分)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气孔导度 ‎(mol·m-2·s-1)‎ ‎4‎ ‎2‎ 光照强度(×102μmol·m-2·s-1)‎ ‎0.2‎ ‎0.4‎ ‎0.6‎ ‎0.8‎ ‎8‎ ‎6‎ ‎12‎ ‎10‎ ‎14‎ 光合速率 ‎(μmol·m-2·s-1)‎ ‎4‎ ‎2‎ 光照强度(×102μmol·m-2·s-1)‎ ‎10‎ ‎20‎ ‎30‎ ‎40‎ ‎8‎ ‎6‎ ‎12‎ ‎10‎ ‎14‎ O ‎0‎ ‎-10‎ 转基因水稻 原种水稻 转基因水稻 原种水稻 ‎( 1)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 ‎(2) CO2通过气孔进人叶肉细胞后,首先与____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 ‎(3)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_____;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_____环境中。‎ ‎ ‎ ‎【答案】:(1)叶绿体 叶绿素a ‎ ‎(2) C5 [H]和ATP ‎ (3)光照强度 细胞可进行呼吸作用补充CO2‎ ‎ (4)提高光合速率的作用 较强光照强度(向阳)‎ ‎37.(2013江苏)27.(8分)右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 ,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8分)‎ ‎(1)S1>S2 ‎ ‎(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3)①X ②标号 蒸馏水 ③质壁分离 ‎(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解析】(1)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故两者浓度关系仍是S1>S2。 ‎ ‎(2)图中半透膜模拟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从功能上,半透膜只是利用孔径大小控制物质进出;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靠能量和载体控制物质出入,具有生物活性,可以完成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 ‎(3)①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KNO3能够通过半透膜,渗透平衡时装置X能出现液面差,装置Y不能出现液面差。‎ ②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成熟植物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选洁净的载玻片分别编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蒸馏水,制作临时装片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蔗糖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不会自动复原,KNO3能被细胞吸收,导致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被消除,从而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 ‎【试题评价】本题综合考查渗透装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操作以及生物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等知识,难度适中,较易得分。‎ ‎38.(2013江苏)28.(7分)雨生红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是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物种之一。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色泽鲜红,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着色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培养雨生红球藻以获得虾青素,科研人员研究了A、B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位体积藻液内雨生红球藻细胞数、干物质质量、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雨生红球藻和蓝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发生的场所不同,前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2)B的浓度从0.1 mg/L提高到0.5 mg/L时,雨生红球藻单位干物质中虾青素含量的变化是 。‎ ‎(3)与B相比,A的浓度变化对虾青素含量影响的特点是 。‎ ‎(4)两种生长调节剂中,与细胞分裂素生理功能更相似的是 。‎ ‎(5)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进行比较,虾青素和其中的 分子结构最相似。‎ ‎(6)在本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探究A、B的协同作用对雨生红球藻增产虾青素的影响,选用A、B时首先应考虑的浓度分别为 。‎ ‎【答案】(1)叶绿体 ‎ ‎(2)增加 ‎ ‎(3)上升较快,下降较快 ‎ ‎(4)A ‎ ‎(5)叶黄素 ‎ ‎(6)0.5mg/L,0.1mg/L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相关知识,和从资料中提取有关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1)雨生红球藻是真核生物植物中的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中;‎ ‎(2)植物生长调节剂B浓度为0.1mg/L时,干物质增加量为119.7%,虾青素含量的增加量8.5%,虾青素含量的增加量与干物质增加量的比值为8.5/119.7;植物生长调节剂B浓度为0.5mg/L时,干物质增加量为41.7%,虾青素含量的增加量3.9%,虾青素含量的增加量与干物质增加量的比值为3.9/41.7;由于8.5/119.7<3.9/41.7,可知B的浓度由0.1mg/L增加到0.5mg/L时,雨生红球藻单位干物质中虾青素的含量在增加;‎ ‎(3)由表中数据A的浓度由0.5mg/L增加到0.5mg/L时,虾青素的含量增加量由57.1%增加到137.8%,当A的浓度增加到5.0mg/L时,虾青素的含量减少到-95.4%,说明A的浓度变化对虾青素含量影响的特点是上升较快,下降也较快;‎ ‎(4)细胞分裂素的功能是促进细胞的分裂,从表中数据随A浓度的增加细胞数也增加,所以A的功能与细胞分裂素的功能更相似;‎ ‎(5)从题干可知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而叶黄素属于类胡萝卜素;‎ ‎(6)要考虑A、B的协同作用对雨生红球藻增产虾青素的影响,应选取表中A、B分别对虾青素增加量最大的相应浓度,由表中数据可知,A为0.5mg/L,B为0.1mg/L。‎ ‎【试题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基本的生物知识应有所了解,比如应知道叶黄素为类胡萝卜素;更主要的是要理解题目所问内容,并从所给资料中提取出重要的信息进行解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对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考查方向,应加强学生从陌生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能力的训练。‎ ‎39.(2013江苏)33.(9分)为探讨盐对某生物燃料树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对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光合色素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检测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没有显著变化。请参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是 。‎ ‎(2)大气中的CO2可通过植物叶片表面的 进入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来源于原料中的 ,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经细胞有氧呼吸后到终产物 中。‎ ‎(3)当NaCl浓度在200~250‎ ‎ mmo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自然条件下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中午净光合速率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前者主要是由于 ,后者主要是由于 。‎ ‎(4)总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 表示。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坐标图上绘制该实验中总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 ‎【答案】 ‎ ‎(1)吸收、传递、转换光能 ‎ ‎(2)气孔 CO2 CO2‎ ‎(3)光合色素含量降低 胞间CO2 浓度降低 ‎(4)光合作用消耗的CO2 量(光合作用产生的O2 量或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 绘图 ‎【解析】 (1)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2)大气中CO2的吸收需通过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扩散进入叶肉细胞,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的反应物,CO2中的O进入到暗反应的产物葡萄糖中。葡萄糖参与有氧呼吸时,其中的O在第二阶段进入到产物CO2中。‎ ‎(3)结合三幅图分析,NaCl浓度在200~250mmo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是与光合色素含量低相对应的,抑制光反应过程。但夏季晴朗一天的中午,出现净光合速率下降则是由于抑制暗反应过程,夏日午后气温较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的吸收减少以至于胞间CO2浓度较低,CO2难以扩散到叶肉细胞内参与暗反应。‎ ‎(4)总光合速率可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的消耗量或O2的产生量或有机物的产生量来表示,绘制曲线时需标出横纵坐标的意义,还要注意总光合速率大于净光合速率。此题通过定性分析绘出总光合作用随NaCl浓度变化趋势即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具有准确地从图形中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的分析和转换能力,试题难度适中。‎ ‎2012年高考试题 ‎1(大纲版理综31). 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有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棵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 ‎ (1)该研究探讨了 对金鱼藻 的影响,其中,因变量是 。‎ ‎(2)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度为 lx。在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氧气 微摩尔。‎ ‎(3)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1【答案】(1)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pH 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或每小时每克释放氧气的微摩尔数 (2)12.5 8 (3)pH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在小于最适pH的范围内,随着pH的增大,酶的活性升高,净光合速率不断增大;在高于最适pH的范围内,随着pH的增大,酶的活性降低,净光合速率不断减小。‎ ‎2(大纲版理综33). (8分)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的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 。‎ ‎(2) 。‎ ‎33【答案】(1)③将5支试管放入37℃环境中 该实验中温度为无关变量,应保持适宜;在70℃恒温水浴中,人唾液淀粉酶可能会失活(或活性很低)‎ ‎(2)④应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需要水浴加热;在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将发生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3(安徽理综29).(10分)‎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 A B 线粒体 C D 酵母菌 E F 葡萄糖 ‎- +‎ ‎- +‎ ‎+ +‎ 丙酮酸 ‎+ -‎ ‎+ -‎ ‎- -‎ 氧气 ‎+ -‎ ‎+ -[来源:gkstkgkstk]‎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根据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 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29.(1)C、E B、F B、F (2)线粒体和叶绿体 能 ‎4(广东理综26).(16分)‎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间下表。‎ 叶片 发育情况[来源:中*教*网z*z*s*tep]‎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 A 新叶展开前 ‎19‎ ‎—‎ ‎—‎ ‎-2.8‎ B 新叶展开中 ‎87‎ ‎1.1‎ ‎55‎ ‎1.6‎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____”表示未测数据.‎ ‎(1)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②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 ‎(2)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的叶肉细胞中,‎ 将开始积累_________;D的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__________。‎ ‎(3)与A相比,D合成生长素的能力________;与C相比,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4)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片面积逐渐增大,是______的结果;D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6【答案】‎ ‎(1)气孔开放度相对低  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2)酒精  增多 ‎(3)低 基粒    (4)细胞分裂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北京理综1)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 内质网的膜 D. 篮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6(新课标理综29).(11分) [来源:gkstk.Com]‎ ‎ 将玉米种植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窃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 ,再通过 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事件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 [来源 mg.粒.d-1。呼吸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候,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 ‎29(1)葡萄糖;呼吸 (2)72—96 26.5 (3)22‎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7(福建理综生物1).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8(福建理综生物26).(28分)‎ 回答下列I、Ⅱ题 ‎ I.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 大 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 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 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 。‎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一18℃之问。学习 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 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 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化学本质是 ,可用 ‎ 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 制在 。‎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底物的试管应置于 中以保持 恒温。单位时间内__ 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 。理由是 ‎ ‎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 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 ‎ 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26答案:⑴幽门盲囊蛋白酶 ⑵①蛋白质 双缩脲 ② 2和8 ③水浴 底物消耗量(产物生成量) ④不能 据图可知酶活性随温度提高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⑶淀粉、脂肪 ‎9(四川理综30).(20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7分)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请回答:‎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 ,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和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 。‎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 。‎ 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的形成 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 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气速率。‎ ‎(3)如果水稻出现叶绿素a完全缺失的突变,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 ‎ ‎ ‎ ‎30Ⅰ(1)CaCO3 最下端 (2)较大 C3 NADPH、ATP(3)缺失的叶绿素a不能完成光能转换 Ⅱ(13分)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 ‎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 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塘进而合成 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与正常的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 (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 ,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 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 调控 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已知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 (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Ⅱ(1)载体蛋白 氨基转换 脱氧核苷酸(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①②③ 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3)原癌 酶 ①④‎ ‎10(重庆理综30).(26分)‎ Ⅰ.长叶刺葵是棕榈科热带植物.为了解其引种到重庆某地后的生理状况,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到了该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图(题30图)‎ ‎(1)据图分析:‎ ‎①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是 .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是 ‎ ‎②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 ;推测导致12:00是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填“光照”或“”).‎ ‎③在14:00时若适当提高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时 .‎ ‎(2)若该土壤缺钙,一段时间后该植物首先表现出钙缺乏症的是 (填“老叶”或“幼叶”)‎ ‎(3)假设若干年后将引种后代重新移栽回原产地,与原产地长夜刺葵杂交不育,原因是地理隔离导致了 。‎ ‎30Ⅰ(1)①10:00;12:00 ② 气孔导度;光照③(2)幼叶(3)生殖隔离 ‎11(江苏生物23).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和2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1和2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12(江苏生物33).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报告 ‎ ‎①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温室盆栽,1mmol/L 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_____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 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 ‎(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µ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mol/L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用要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000µmol•m-2•s-1)。‎ ‎33.‎ ‎(1)②株型、长势、叶片均一  蒸馏水   1mmol/L NaHSO3溶液 ‎③不同光照强度下代浓度NaHSO3溶液可提高水稻光合速率 ‎(2)类囊体  A、B、D ‎(3)见下图 ‎13(浙江生物30).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于水 是______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 内____的主要介质。‎ ‎(2)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A点与B点相比,‎ 光饱和点低的是___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 ‎(3)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_____‎ ‎_____。此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碳反应的 ‎_______减少。‎ ‎(4)生产实践中,可适时喷施植物激素中的_____,起到调节气孔开度的作用。‎ ‎【答案】(1)光合作用  运输 ‎(2)B  气孔开度降低,CO2吸收减少(答出一项即可)‎ ‎(3)叶绿素合成速度变慢或停止(或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答出一项即可) ‎ ‎ NADPH和ATP (4)脱落酸 ‎14.(天津卷,5)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 >K2>K3‎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15(山东理综2).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 株气孔无法关闭 ‎2011年高考试题 ‎1.(2011新课标全国卷)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答案】C ‎2.(2011新课标全国卷) 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答案】B ‎ ‎3. (2011天津卷)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答案】A ‎4. (11年重庆卷)5. 题5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B ‎5.(2011‎ 新课标全国卷)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答案】B ‎6. (2011山东卷)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答案】D ‎7.(2011安徽卷)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与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