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6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这一权利属于天,否定了由天子个人的意志决定帝位传承方式的观点。并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见,孟子主张( )
A.君权神授
B.以民为本
C.天命有常
D.天人感应
解析:选B。主张“君权神授”的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家董仲舒而非战国时期的孟子,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表明孟子极为重视“民”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故B项正确;“天命有常”是战国思想家荀子的哲学观,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同样是西汉董仲舒的观点,故D项错误。
2.韩非子认为,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这些思想“铸造了韩非子管理(治世)思想的独到价值”。体现其这一价值的思想是( )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B.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解析:选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源于《孟子·梁惠王上》,是儒家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韩非子“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选用封建官吏维护统治”即建立君主专制与“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相符,故B项正确;“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不偏袒权贵,法律的准绳决不能屈从于邪恶,材料中并无体现法治,故C项错误;“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出自《韩非子·说难》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3.《儒学意蕴新析》一文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学“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来化解社会、伦理、精神三方面的冲突。这说明,儒学化解现实冲突的方式是( )
A.依托传统关注人性
B.强化尊卑等级关系
C.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D.提升民众道德水平
6
解析:选C。孔子的思想注重“仁”“礼”,并未突出人性,突出人性的是孟子、荀子等思想家,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意欲强调“解决冲突的方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不难看出,这是通过伦理道德的作用来维系统治,故C项正确;注重伦理道德与提升民众道德水平无关,故D项错误。
4.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C.礼乐与法制并举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解析:选B。君主专制政体开创于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故A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其门客之集大成的著作,兼采儒、墨、名、法等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故B项正确;《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其中并没有法制和礼乐,故C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的史学和文学巨著,如此规模兼收并蓄和博采众长,突出和强调的也不可能是思想文化专制,故D项错误。
5.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主张“为无为,则无不治”,“勿伐”“不为”“不言”“无欲”“无兵”“无味”“我有三宝,持有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无为是指时有时无的一般的人类活动
B.老子的主张主要是对普通人的道德要求
C.体现了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D.是老子对现实的不满及消极避世的心态
解析:选C。无为指的是顺其自然,故A项错误;老子的主张是对圣人提出的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构想,故C项正确;老子的治国构想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顺应规律,而非消极避世,故D项错误。
6.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这显露出( )
A.“尚同”的治世理想 B.人性本恶的思维惯性
C.专制统治的特征 D.百家融合的趋势
解析:
6
选A。为了避免出现“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墨子开出的治世良药叫“尚同”,“尚同”的治世理想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人性本恶的思维惯性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专制统治的特征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百家融合的趋势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7.荀子不仅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还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这说明荀子( )
A.清除了儒学中的迷信思想
B.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
C.接受了法家“人治”主张
D.完善了儒家“德政”思想
解析:选B。材料中“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仅仅是迷信思想的自然方面,无法体现完全清除了迷信,故A项错误;材料中“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表明人从天命的控制下解放,说明以人为中心,故B项正确;法家的“人治”推崇君主专制,与材料中“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把人还原给社会”的人与自然关系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没有涉及“德政”思想,故D项错误。
8.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解析:选A。董仲舒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为了实现官学体系的“大一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就是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故A项正确;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神化儒学的信息,故C项错误;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这不是在探究人性发展本原,故D项错误。
9.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 )
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
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解析:选C。材料认为“君王受命于天”与民本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天人合一”体现了汉代儒学对皇权的制约的一面,与强调君权至高无上不符,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的思想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至高无上的特点,为专制皇权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故C项正确;材料思想某种程度体现出皇帝对人民的绝对权力, 未提及人民的态度问题,故D项错误。
10.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汉武帝采纳“养士”建议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儒家思想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6
C.加强思想专制 D.建立郡国教育体系
解析:选C。根据材料结合史实得知,董仲舒主张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巩固大一统帝国和维护统治秩序,“传播儒家思想”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目的,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两汉不过是在加强和巩固这一趋势而已,故B项错误;根据董仲舒的建议由政府出资来“置师养士”,其主要目的就是来通过“独尊儒术”来加强思想控制,故C项正确;“建立郡国教育体系”同样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D项错误。
11.从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有新解释出现,其中强调中央至高无上的权威却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题干反映出( )
A.君主专制必须借助儒学
B.古代统治者注重礼法治国
C.孔子原创儒学不合时宜
D.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
解析:选D。从题干内容可知,西汉以后儒学更强调中央权威,未涉及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题干未体现礼法治国思想,故B项错误;C选项非题干主旨,故C项错误;从汉代儒学新解释更强调中央权威来看,表明儒学为政治大一统服务,即此时儒学成为了封建统治的工具,故D项正确。
12.汉代儒学家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这一观点( )
A.体现了君主专制源于原始宗教权威
B.继承了汉以前传统文化的精髓
C.说明了儒家以探讨天人关系为目的
D.迎合了汉武帝强化君权的需要
解析:选B。材料中体现上天设立君主的意志与原始宗教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天立君主,是为了老百姓,因此君主实行德政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上天就会奖赏君主,如果君主对百姓实行暴政,上天就会惩罚,这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儒家思想的主要目的是君主要服务于民,故C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君主要实行德政,是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滥用,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
材料一 秦朝的封建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着主导的地位。汉初,由于秦朝的速亡,给封建统治者以极其深刻的教训。他们在“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口号下,以黄老思想作为政策的指导思想,从而使这一思想居于统治地位。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国内形势有了变化,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当时的汉王朝为了长治久安,亟须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设弟子员,并以董仲舒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专制统治的理论根据,从此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摘编自赵吉惠主编《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经学形成于西汉。汉武帝即位后,实行学术统一,独尊儒术。儒家经典完全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神圣的法定经典。经学的本质在于,它是(汉代)儒家学者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研究先贤圣哲们的修齐治平体系以及他们对这一体系的主观认识和评价,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哲学和历史的依据。
——摘编自吴雁南主编《中国经学史》
材料三 据凤凰网报道,2015年10月31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在“中国经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国际高层论坛上说,当代中国正在兴起一个经学热。在当代中国,不仅仅是学术界、教育界,应该说是整个思想文化界,开始出现了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重视中国经典学习的思想潮流。中国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封建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13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传统经典的当代意义。(12分)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可由材料一“秦朝的封建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着主导”“以黄老思想作为政策的指导思想”“儒家学说定于一尊”等信息可直接得出;第二小问原因,可由材料一“秦朝的速亡,给封建统治者以极其深刻的教训……反秦之弊,与民休息”“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长治久安,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等信息得出答案;第三小问区别,可由材料二“儒家经典完全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神圣的法定经典”写出两者的不同而得出答案。(2)可由材料三“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等信息,并结合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这个热点得出。
答案:(1)变化:秦朝法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汉初黄老思想居于统治地位;汉武帝时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原因:西汉初年,封建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汉武帝时,为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实现长治久安,适应封建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区别:先秦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经典和各家典籍地位一样;经学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神圣的法定经典,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
(2)意义:中国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
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根据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可知,儒家思想围绕的是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体现出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反映的也是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提炼和概括出儒家文化“入世精神”之后,只需结合史实给予充分论述即可,如孔子的“仁学”主张、孟子的“仁政”主张,以及后世儒学大家对这些观点继承和发展都可以。
答案: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示例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