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11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一轮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训练题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一轮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1~2题。‎ ‎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 ‎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B 2.B【解析】第1题,金沙江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较大;且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于水电的梯级开发。第2题,选项中①为有利影响,④引发旱涝灾害不是水库建设导致的,反而水库建设能缓解旱涝灾害。‎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两条河流都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图乙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地质不稳,工程建设质量低 B.科技水平低,设计不准确 C.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 D.地震多发,大坝毁损 ‎4.目前,图甲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科技水平提高,核电成为该国主要能源 B.地势低平,水能资源不足,水电成本太高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该国对生态环境问题非常重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3.C 4.D【解析】第3题,图示区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淤积,水库库容减少,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第4题,水坝建设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环境,导致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拆除水坝主要是恢复自然的生态环境。‎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5~6题。‎ ‎5.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影响 B.甲河下游受地形影响,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两河均受地形影响 D.两河均受气候影响 ‎6.目前,乙河下游三角洲增长速度快于甲河三角洲,是因为乙河 A.流域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 B.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C.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严重 D.潮汐和海浪的顶托作用强 ‎5.A6.B【解析】第5题,依据图示经纬度可知,甲为尼罗河,乙为湄公河(澜沧江)。尼罗河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乙河上游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受地形约束,流域面积较小。第6题,湄公河流域人口密集,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口三角洲增长快。‎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 000多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 500米。历史上多洪涝灾害。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回答7~8题。‎ ‎7.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少,流域面积广 B.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落差大,多曲流 ‎8.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 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 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7.B 8.D【解析】第7题,一般洪涝灾害多发原因包括来水量大、落差小导致排水不畅等,而材料中提示该河落差大,故只能从来水量大角度分析。该地位于长江中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降水较多,且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易出现洪涝灾害。第8题,该流域内落差大,不可能全流域通航;修建水利工程只能为工业发展提供电力,而不是原料;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就是重要的景点,可以发展以山水、大坝、水库为景点的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渭河南岸无大支流——地转偏向力影响 B.泾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洛河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D.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发源于高原 ‎10.图中泾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  )‎ A.加固大堤,治理“地上河”‎ B.修建水库,梯级开发 C.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D.合理采矿,保持水土 ‎9.B 10.D【解析】第9题,图中能明显看出河流流向,河流流向能反映地势高低。渭河南部为秦岭山脉,所以无大支流汇入;洛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而河流含沙量高。第10题,图中显示泾河上游多矿产资源,同时流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采矿容易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故可持续发展重点是保持水土。‎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都江堰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据此回答11~13题。‎ ‎11.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如图a中适宜修建引水工程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河水侵蚀河岸易引起崩岸决口。“遇弯裁角”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治理岷江水患的成功经验。如图b中需裁去的是 A.甲角 B.乙角 C.丙角 D.丁角 ‎13.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开发了水利。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保护其自身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至关重要。从这一角度考虑,在背景区内发生的下列行为对都江堰工程保护危害最大的是 A.上游破坏植被和湿地 B.下游随意添加辅助设施 ‎ C.上游乱建水利工程 D.下游不断扩大灌区面积 ‎11.C12.B13.C【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①②两处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高,不便于修筑水利工程;③处位于河流下游,出山口位置,河水水量集中,河流两侧地形平坦,便于引水。④处位于河流下游,河道宽阔,水位低,水量分散。第12题,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沿运动方向向右偏转,水量大量集中于河流右岸,乙处位于河流右岸,阻挡河道,需裁去。第13题,‎ 在河流上游破坏植被和沼泽,加大河流上游的水土流失,但都江堰水利工程有自动排沙功能,对中下游地区影响不大。在河流上游乱建水利工程,会破坏原有的水利设计,影响河流全线,影响较大。在河流下游随意添置辅助设施和不断扩大下游灌溉区面积,影响范围主要集中于下游地区,对中上游影响较小。‎ 二、综合题 ‎14.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W国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表X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 冬季 开发前的比例 ‎61%‎ ‎24%‎ ‎15%‎ 开发后的比例 ‎38%‎ ‎32%‎ ‎30%‎ ‎(1)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2)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3)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 ‎(1)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2)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工农业基础好;(2分)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 ‎(3)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河是顿河,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N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读上下河段降水量柱状对比可知,上河段降水量较多且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下河段降水量较少且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较多,径流量注入的少。第(2)题,新疆位于干旱地区,与新疆相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甲河流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甲河流域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第(3)题,W国是乌克兰,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为乌克兰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水库能够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有利于农业的稳产、高产。‎ ‎15.读图16、17,回答下列问题。 ‎ ‎                                                                                图16                                                      图17  乙、丙两城市降水量折线图 (1)判断图16中甲-丁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图17比较比较乙、丙两城市降水量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简述成因。‎ 多瑙河干流长2850千米,可通航里程2742千米。其上游有运河与莱茵河相连,形成了从大西洋沿岸到黑海沿岸的欧洲航运大动脉,方便了欧洲内陆国的对外联系。 (3)分析多瑙河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 ‎【答案】(1)地形类型:盆地。‎ 判断理由:该河段大致位于基本封闭的面积较大的200米等高线附近,该闭合曲线西南和东北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该区域的支流多从北、西、南向东南汇入多瑙河干流),说明该区域的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 ‎(2)不同点:丙城年降水总量多于乙城。原因:丙城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乙位于盆地中,地形雨少)。‎ 相同: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原因: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3)多瑙河流域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变化较小,水量较大而稳定(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主要流经海拔200米左右的地区(落差小),水流平缓;上游有运河与莱茵河相连,构成内河海水运网。‎ ‎【解析】第(1)题,甲~丁河段大致位于基本封闭的面积较大的200米等高线附近,该闭合曲线西南和东北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说明该区域的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第(2)题,图示区域位于30°N~60°N之间的欧洲地区,终年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小;但丙城位于西风带山地迎风坡,年降水总量多于乙城。第(3)题,可从河流流量、有无结冰期、落差、沿途经济发展、其他河网联系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