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00 KB
  • 2021-05-14 发布

2014年版高考数学理二轮分类练习题目6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备战 2014 数学分类突破赢高考 6 1.已知△ABC 为锐角三角形,向量 m=(3cos2A,sin A),n=(1,-sin A),且 m⊥n. (1)求 A 的大小; (2)当 AB  =pm, AC  =qn(p>0,q>0),且满足 p+q=6 时,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解:(1)∵m⊥n,∴3cos2A-sin2A=0. ∴3cos2A-1+cos2A=0, ∴cos2A=1 4 . 又∵△ABC 为锐角三角形, ∴cos A=1 2 , ∴A=π 3 . (2)由(1)可得 m= 3 4 , 3 2 ,n= 1,- 3 2 . ∴| AB  |= 21 4 p,| AC  |= 7 2 q. ∴S△ABC=1 2 | AB  |·| AC  |·sin A=21 32 pq. 又∵p+q=6,且 p>0,q>0, ∴ p· q≤p+q 2 , 即 p· q≤3. ∴p·q≤9. 故△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1 32 ×9=189 32 . 2.某工厂有 120 名工人,且年龄都在 20 岁到 60 岁之间,各年龄段人数按[20,30), [30,40),[40,50),[50,60]分组,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工厂为了开发新产品,引 进了新的生产设备,要求每名工人都要参加 A、B 两项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结业考试.已 知各年龄段两项培训结业考试成绩优秀的人数如下表所示.假设两项培训是相互独立的,结 业考试也互不影响. 年龄分组 A 项培训成绩优秀人数 B 项培训成绩优秀人数 [20,30) 30 18 [30,40) 36 24 [40,50) 12 9 [50,60] 4 3 (1)若用分层抽样法从全厂工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40 的样本,求各年龄段应分别抽取的 人数; (2)随机从年龄段[20,30)和[30,40)内各抽取 1 人,设这两人中 A、B 两项培训结业考试 成绩都优秀的人数为 X,求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在年龄段[20,30),[30,40),[40,50),[50,60]内的人 数的频率分别为 0.35,0.4,0.15,0.1. ∵0.35×40=14,0.4×40=16,0.15×40=6,0.1×40=4, ∴在年龄段[20,30),[30,40),[40,50),[50,60]内应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14,16,6,4. (2)∵在年龄段[20,30)内的人数为 120×0.35=42(人),从该年龄段任取 1 人,由表知, 此人 A 项培训结业考试成绩优秀的概率为30 42 =5 7 ;B 项培训结业考试成绩优秀的概率为18 42 =3 7 , ∴此人 A、B 两项培训结业考试成绩都优秀的概率为5 7 ×3 7 =15 49 . ∵在年龄段[30,40)内的人数为 120×0.4=48(人),从该年龄段任取 1 人,由表知,此 人 A 项培训结业考试成绩优秀的概率为36 48 =3 4 ;B 项培训结业考试成绩优秀的概率为24 48 =1 2 , ∴此人 A、B 两项培训结业考试成绩都优秀的概率为3 4 ×1 2 =3 8 . 由题设知,X 的可能取值为 0,1,2, ∴P(X=0)= 1-15 49 1-3 8 = 85 196 , P(X=1)=15 49 × 1-3 8 + 1-15 49 ×3 8 =177 392 , P(X=2)=15 49 ×3 8 = 45 392 , ∴X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P 85 196 177 392 45 392 X 的数学期望为 E(X)=0× 85 196 +1×177 392 +2× 45 392 =267 392 . 3.设正项数列{an}的前 n 项和是 Sn,若{an}和{ Sn}都是等差数列,且公差相等.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若 a1,a2,a5 恰为等比数列{bn}的前三项,记 cn= 1 log34bn+1·log34bn+2 ,数列{cn}的 前 n 项和为 Tn,求 Tn. 解:(1)设{an}的公差为 d,则 Sn=na1+n n-1 d 2 , 即 Sn= d 2 n2+ a1-d 2 n, 由 Sn是等差数列,得到 a1-d 2 =0, Sn= d 2 ·n, 则 d= d 2 且 d=2a1>0, 所以 d=1 2 , a1=d 2 =1 4 , an=1 4 +(n-1)·1 2 =2n-1 4 . (2)由 b1=a1=1 4 ,b2=a2=3 4 ,b3=a5=9 4 ,得等比数列{bn}的公比 q=3, 所以 bn=1 4 ×3n-1, 所以 cn= 1 log33n·log33n+1= 1 n n+1 =1 n - 1 n+1 , Tn=1-1 2 +1 2 -1 3 +…+1 n - 1 n+1 =1- 1 n+1 = n n+1 . 4.如图,正三棱柱 ABCA1B1C1 的所有棱长都为 2,CD  =λ 1CC  (λ∈R). (1)当λ=1 2 时,求证:AB1⊥平面 A1BD; (2)当二面角 AA1DB 的大小为π 3 时,求实数λ的值. 解:(1)证明:取 BC 的中点 O,连接 AO. 因为在正三棱柱 ABCA1B1C1 中,平面 ABC⊥平面 CBB1C1,且△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 AO ⊥BC,AO⊥平面 CBB1C1. 以 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则 A(0,0, 3),B1(1,2,0),D(-1,1,0),A1(0,2, 3), B(1,0,0).所以 1AB  =(1,2,- 3), 1DA  =(1,1, 3),DB  = (2,-1,0). 因为 1AB  · 1DA  =1+2-3=0, 1AB  · DB  =2-2=0, 所以 AB1⊥DA1,AB1⊥DB,又 DA1∩DB=D, 所以 AB1⊥平面 A1BD. (2)由(1)得 D(-1,2λ,0),所以 1DA  =(1,2-2λ, 3),DB  =(2,-2λ,0),DA  =(1,-2λ, 3). 设平面 A1B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1=(x,y,z),平面 AA1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2=(s,t,u), 由 n1·1DA  =0, n1· DB  =0, 得平面 A1B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1= λ,1,λ-2 3 . 同理可求得平面 AA1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2=( 3,0,-1), 由|cos〈n1,n2〉|= |n1·n2| |n1|·|n2| =1 2 ,解得λ=1 4 , 故λ的值为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