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0 KB
  • 2021-05-14 发布

2015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版选修4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2015·福建文综·41)(16分)历史 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 ‎——摘自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6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10分)‎ ‎【考点】唐太宗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可以归纳为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根据材料一“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可以归纳为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可以归纳为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第二小问分析,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通过御史制度约束官吏。从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等信息可以归纳为自省、纳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 ‎【答案】(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6分)‎ ‎(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4分)‎ 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6分)‎ ‎2.(2015·江苏单科·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3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3分)‎ ‎(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4分)‎ ‎【考点】唐太宗 ‎【解析】(1)据材料中“太宗令……修定法律”,并说“不可任情以轻重”、“法令严肃,谁敢为非?”得出严肃法令,遵守法律,据材料“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得出减少独断,广任贤良,据材料“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得出兼听纳谏,激励直言,结合所学概括回答。‎ ‎(2)据材料中“天子者,……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并结合所学,得出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据材料“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并结合所学,得出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结合所学,从唐初大乱初定,经济凋敝的角度回答。‎ ‎(3)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即可,据材料“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结合所学得出一方面: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结合所学得出另一方面: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 ‎【答案】(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3分)‎ ‎(2)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分)‎ ‎(3)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2分)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2分)‎ 古代中国的军事家 ‎1.(2015·重庆文综·5)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主张:“操兵之道,不独执械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阎(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可见戚继光更强调士兵的(  )‎ A.队形操练B.武艺训练 C.阵法演练D.习惯养成 ‎【考点】戚继光 ‎ 【解析】队形操练是军事训练的一个方面,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武艺训练,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操兵之道,不独执械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可知阵法演练仅仅是戚继光军事训练的一个方面,故C项错误;材料“操兵之道,不独执械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阎(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可看出戚继光强调军事练兵不仅是在规定训练时间内,而且即使是在士兵闲居坐睡嬉戏时、街巷独处时也力求内化日常操练,因而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故D项正确。‎ ‎【答案】D 古代中国的道学家 ‎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 ‎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 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 ‎——据《元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9分)‎ ‎【考点】丘处机 ‎【解析】(1)“兼修儒、释”,反映出丘处机学识广博;“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明丘处机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成吉思汗控制了广大的地区,急需治理方法等。‎ ‎(2)“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反映出中原的思想文化对蒙古最高统治者的影响;“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可见丘处机西行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从长远看,统治者采取了丘处机的某些思想,为后来元朝统治起了一定作用。‎ ‎【答案】(1)原因: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6分)‎ ‎(2)意义: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9分)‎ 东西方先哲 ‎1.(2015·天津文综·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主张;孔子 ‎【解析】(1)第一小问品德,根据材料一中连词“而且”可知分为两部分,前部分的中心句为“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后半部分的中心句为“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第二小问政治抱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抱负为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答案】(1)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4分)‎ ‎ 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分)‎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2015·浙江自选模块·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非、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运送”。到了18世纪,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材料二克伦威尔说:“真正的绅士我固愿尊敬有加,但与其信俗所谓‘绅士’,还不如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这班队伍以“铁骑军”著称于世,“铁骑军”的雅号起初赠与他们的领袖,但不久即为全军所公用。‎ ‎——摘编自屈勒味林《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颁布歧视性法令的目的和结果。(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铁骑军”的来源及选拔军官的标准。(4分)‎ ‎【考点】克伦威尔 ‎【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依据材料一中“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可得出 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维护英国商业利益;据“到了18世纪,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可得出巩固英国海上权威。第二小问结果,结合所学从英荷战争结果的角度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来源,据材料二“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和所学知识可知是信奉清教的自耕农;第二小问标准,依据材料二“其信俗所谓‘绅士’,还不如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勇敢和忠诚提拔军官,依据材料二“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可得出废除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 ‎【答案】(1)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维护英国商业利益,巩固英国海上权威。(4分)‎ 结果:英荷战争爆发,荷兰失去海上霸主地位。(2分)‎ ‎(2)来源:信奉清教的自耕农。(2分)‎ 标准:根据勇敢和忠诚提拔军官,废除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2分)‎ 近代世界的政治家 ‎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 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加以评析。(9分)‎ ‎【考点】俾斯麦 ‎【解析】(1)从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可总结背景是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从“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可总结背景是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从“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结合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史实,可总结背景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德国统一后建立不彻底的资本主义政体,可总结背景是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2)第一小问政策,从材料中“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可总结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是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小问评价,结合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对统治阶级、对工人运动和对民生等方面论述影响。‎ ‎【答案】(1)背景: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6分)‎ ‎(2)政策: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分)‎ 评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5分)‎ 杰出的科学家 ‎1.(2015·重庆文综·10)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2.(2015·浙江文综·39)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 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10分)‎ ‎【考点】(1)牛顿和经典力学;启蒙运动——洛克思想主张 ‎【解析】(1)第一小问名字,依据材料一中“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可知是牛顿;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从经典力学对自然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第三小问主张,依据材料一中“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得出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据“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得出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据“当统治者滥用权力,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得出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第四小问影响,依据所学从对英国和其他国家反封建斗争的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伟人:牛顿。(2分)‎ 意义: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2分)‎ 主张: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4分)‎ 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