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 KB
  • 2021-05-14 发布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专题十三考点45 哲学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过模拟)新人教版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45 哲学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1.(2017·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2,28,2分)一寺庙小和尚指着一尊佛像说:“师父,佛像上有黑点。”师父板起面孔对小和尚说:“黑点只在你的眼睛里,而不在佛像上。”由此可以判断该师父 ( D )‎ ‎①认为人的主观认识决定事物的存在 ②否认了客观世界是主观精神的外化 ③认为世界上有思维与存在两个本原 ④肯定了人能够认识客观存在的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黑点只在你的眼睛里,而不在佛像上”,这种观点是认识决定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①正确;该师父的观点是承认客观世界是主观精神的外化,②错误;该师父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这是认为思维是本原,并不是认为世界上有思维和存在两个本原,③不选;该师父的观点在世界观上虽然是错误的,但他肯定了人能够认识客观存在的世界,④应选。‎ ‎2.(2017·江苏如东学情测试,20,2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 B )‎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③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④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①属于不可知论,符合题意;③是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②④没有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排除。‎ ‎3.(2017·河南南阳五校联考,4,2分)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 A )‎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3‎ 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桓谭的观点强调精神离不开物质,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认为“人的精神和灵魂是上帝直接创造的”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②正确,④错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有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③判断错误。‎ ‎4.(2017·浙江金华十校9月联考,27,2分)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下列选项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观点相对立的是 ( B )‎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④天地为万物之本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的观点将人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②④属于唯物主义,符合题意;①③均是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 ‎5.(2018·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上期初考试,26,2分)2017年3月6日,许多游客来到杭州“三生石”前留影拍照。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有在三生石上刻下自己和爱人名字的桥段,有不少网友“入戏太深”,来到杭州三生石前刻字留念,认为在杭州三生石上刻下自己和爱人的名字就能成就好姻缘。这些网友的观点属于 ( A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解析】 网友认为在“三生石”上刻下自己和爱人的名字就能成就好姻缘,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该观点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故A入选;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 ‎6.(2017·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二模,20,4分)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 D )‎ A.“心病终须心药医”与“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B.“道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C.“物是观念的集合”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D.“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仁者心动”‎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3‎ 可以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A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中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辩证法;C中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D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