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8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8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高考命题规律 ‎2019年高考必备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命题角度1‎ 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空间结构 ‎4~6‎ ‎2‎ ‎4~6‎ ‎4~5‎ 命题角度2‎ 城市化 ‎6‎ ‎1~2‎ ‎3‎ ‎1‎ 命题角度3‎ 城市与城市化的分析与评价 命题角度1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空间结构 ‎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2018全国Ⅲ·4~5)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 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第1~2题。‎ ‎1.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29 / 29‎ ‎2.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考查城市的服务功能。据材料信息,该县的农民有多种类型。针对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可采取“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从事商业活动的农民住在集镇,种田农民住在村,留守子女可安排集中住校。第2题,考查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措施。该县为大别山区,地形崎岖,不适宜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业;应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全面发展。鼓励外出务工农民把学到的技术及经验应用到家乡,回乡创业,发展农村经济。该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且大部分农民需依靠土地,不适宜中心集镇的房地产开发。故②③正确,选B项。‎ ‎3.(2017全国Ⅰ·2)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29 / 29‎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答案D 解析阅读材料可知,街道两侧景观同为绿化隔离带,用地类型相同,可排除A选项;居民爱好不会在街道两侧有明显差异,可排除B选项;材料显示“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排除C选项;街道两侧可能分属不同的行政区管辖范围(××区往往以街道作为行政区分界线),因为对绿化带的管理维护的效果不同使得绿化隔离带景观产生了差异,因此D选项最符合题意。‎ ‎(2017全国Ⅲ·4~6)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第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29 / 29‎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4.B 5.A 6.C 解析第4题,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因素。地铁是客运的一种方式,其站点等级高低取决于客运量,与周边地区的人流量有直接关系,与用地面积、信息化水平、环境质量关系不大。第5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地铁站点密集、服务等级高,客运量非常大,同时甲、乙、丙站点沿线与内环线相交,交通便利,靠近城市几何中心,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应为中心商务区。第6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图中显示有多个地铁一级站点,是其所在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多个核心,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就会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2016全国Ⅰ·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第7~9题。‎ ‎7.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29 / 29‎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8.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9.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7.A 8.B 9.D 解析第7题,从材料“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该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定了各核心城市的职能,也就是服务种类,其服务等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要看各自的发展情况,并没有受到限制。第8题,从材料可知,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显著地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的空间集聚,从而达到分工明确的格局,对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品升级会有空间集聚后产生的间接影响,但不会直接产生大的影响,故选B项。第9题,该空间规划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兰斯塔德城市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口比重不会提高,也不会降低兰斯塔德地区的人口密度。本规划注重本区域城市体系中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一体化发展,而不是城市之间的同质(职能相似)与竞争,当然各城市因产业集中发展会使其对外的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心为乡村地带,周围为绿地间隔的城镇”这种空间规划对城乡用地规划较为合理,会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且会避免城市个体规模的过度扩张及其带来的城市问题和农业用地的大量减少。‎ 29 / 29‎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2018四川遂宁第一次诊断)城市地标(如下图)多由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建筑构成,一般具备五大要素:外形、地段、技术、规模以及公众性。首先是建筑本身的形象鲜明突出,富有本土文化特点和内涵,有良好的视觉视线效果;其次,其所在位置必须是城市中的显赫地段、稀缺地段;第三,要代表当时最高的建筑技术和水平;第四,地标性的建筑应该是具有完备的能承载城市功能的群落,因此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最后是这样的建筑群落应有极强的包容性、公众性,让市民可以随时融入其中,参与其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第1~2题。‎ ‎1.地标建筑一般具有的功能是(  )‎ A.商务 行政 休闲 B.商务 文化 旅游 C.住宅 教育 行政 D.旅游 商务 住宅 ‎2.地标建筑一般不会分布在下列地点中的(  )‎ A.山麓 B.水畔 C.广场 D.路口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地标建筑一般位于城市中的显赫地段,具有商务功能;富有本土文化特点和内涵,具有文化功能;市民可以随时融入其中,具有旅游功能。第2题,地标建筑是一个城市的代表,主要分布于视野开阔的地段,一般不会分布在山麓地带。‎ 29 / 29‎ ‎(2018安徽安庆二模)汉堡是一座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港口城市,由水路和高速公路与其他城市甚至整个欧洲大陆相联系,沿轴线呈放射状发展。旧城是现在城市的中心××区,为保护古城历史风貌旧城的发展受到严格管制。在通往西部港口中,为了应对恶劣天气,建设了人行天桥路网体系,将各个办公建筑联系起来。据此完成第3~4题。‎ ‎3.适宜在汉堡旧××区布局的是(  )‎ A.住宅区、商业区、风景区 B.工业区、商业区和风景区 C.行政区、商业区、仓储区 D.工业区、行政区和住宅区 ‎4.在××区建设人行天桥路网的最主要目的(  )‎ A.方便各办公室间联系 B.增加西部港口的客流 C.减少行人对机动车干扰 D.减小洪水和暴风雪的影响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汉堡旧城作为现在的市中心,从保护古城历史风貌出发,不宜发展有污染的工业区;仓储区也有轻度污染,且增加了交通压力,最理想的是住宅区、商业区和风景区。第4题,材料中提到“为了应对恶劣天气”,汉堡地处德国西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上的西风影响,冬季降水较多,有洪涝灾害和暴风雪危害,修建人行天桥路网体系,保证了恶劣天气道路的畅通。‎ 29 / 29‎ ‎(2018安徽淮北一模)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国家规划建设北京通州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两项战略举措,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读下图,完成第5~6题。‎ ‎5.与通州相比,选择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 ‎①靠近白洋淀,资源环境承载力强 ②距北京较近,受辐射影响发展快 ③交通设施好,便于开展对外联系 ④开发程度低,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市(  )‎ A.扩大城市规模 B.丰富城市职能 C.改善城市环境 D.提高城市等级 答案5.D 6.C 解析第5题,读图分析可知,雄安新区距离北京比通州距离北京的距离远;雄安新区靠近白洋淀,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强;雄安新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比较充裕。因此①④正确。第6题,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市分散城市职能,从而疏散人口,控制人口规模,改善城市环境。‎ ‎(2018湖南十四校联考)读××市区四种类型制造业就业密度分布曲线,图中10 km以内处于核心区域,10~20 km为边缘区,20~40 km为近××区,大于40 km为远××区。读图,完成第7~9题。‎ ‎7.下列说法和图中相符的是(  )‎ 29 / 29‎ A.核心区内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密度相对于其他类型最高 B.高新技术制造业在核心区就业密度比其他几类都高 C.核心区域高新技术制造业就业密度最低,都是商业区的影响 D.2008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密度从市中心向外一直减少 ‎8.关于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密度分析中,合理的是 (  )‎ A.对技术水平和配套设施的要求高,因此就业空间分布两个年份比较变化不大 B.在距市中心35 km左右出现次高中心,产品附加值一定高于核心区域 C.图示2004年到2008年就业密度变化比其他几类都大 D.在距市中心35 km左右出现次高中心,产品附加值一定低于核心区域 ‎9.关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密度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远××区,就业密度很低 B.图示两个年份比较,在近××区密度变化较大 C.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本和技术装备,用地面积较小 D.根据图示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推断,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对交通要求不高 答案7.A 8.A 9.D 29 / 29‎ 解析第7题,注意每一个图的坐标数值不同,根据图上数值,核心区内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密度相对于其他类型最高。第8题,高新技术制造业要求靠近科研院所,就业人员科技水平高,且专业配套设施齐全,一般情况下这两个要素变化相对较小,故其不同年份比较变化不大。第9题,根据图示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推断,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在市中心,城市中心区交通便捷程度较高。‎ ‎(2018全国26省3月联考)××市近些年来地铁线的建设和运营,对站点附近的楼盘均价产生了重要影响。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图1中,楼盘均价最高值出现在距离最近轨道交通站点300~600米的主要原因是(  )‎ A.距地铁站较近,土地租金高 B.交通便捷,环境相对安静 C.货流中转集聚,仓储用地多 D.人流密集,购房需求高 ‎11.图2中轨道交通对站点周围楼盘均价变化影响最大的类型是(  )‎ A.公共中心区型 B.交通枢纽型 C.居住区型 D.城市××区型 答案10.B 11.A 解析第10题,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材料中主要考虑交通通达度,在距离最近轨道交通站点300~600米的位置,不仅交通便捷,而且因为距站点有一定距离,环境相对安静。第11题,图中显示轨道交通会使得周边地价发生变化,对站点周围楼盘均价会产生影响,其中公共中心区型受影响最大。‎ 29 / 29‎ ‎(2018湖南十四校联考)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和不同功能用地间的相互转换。我国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区的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237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年的330平方千米。下图为2003—2012年该城市某一种主要功能用地的演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 ‎12.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城市几何中心和主要街道交会处 B.是城市中最主要的用地形式 C.该功能区集中区域人口昼夜变化大 D.地租水平是城市三类主要功能用地中最低的 ‎13.2003—2012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 A.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不大 C.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 D.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 答案12.D 13.D 解析第12题,图中显示该城市功能用地,城市中心区的面积不断缩小,而城市外部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内部用地类型被替换,这应是工业用地,地租水平是城市三类主要功能用地中最低的。第13题,2003—2012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城市规模扩大。‎ 29 / 29‎ ‎(2018河北邯郸一模)××区的××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的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读××县城道路网及河流位置示意图,完成第14~16题。‎ ‎14.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乌孙国。在此地建城的突出优势是(  )‎ A.北依山地,森林茂密 B.河谷平坦,利于筑城 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 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 ‎15.××县城的马路上没有一盏红绿灯,但从来不会堵车,主要是由于该县城(  )‎ A.地形平坦开阔,街道平直 B.河流远离,未穿××区 C.道路环形放射,街道相连 D.过境干道,绕城边缘 ‎16.××市区交通拥堵时有发生,但无法借鉴××县城设计八卦布局的原因是北京(  )‎ A.深受皇家文化影响 B.气候湿润,××区被河流分隔 C.缺乏易经文化传播 D.市区多山地,地势起伏较大 29 / 29‎ 答案14.B 15.C 16.A 解析第14题,由材料可知,××县城地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地形平坦开阔,利于筑城;虽沿河分布,但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河流水量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故水运并不便利。第15题,由材料及图可知,××县城设计成八卦布局的形式,街道相连,可避免车流汇集导致堵车,C项正确。第16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是著名古都,深受皇家文化影响,市中心方格布局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因素影响显著。‎ 命题角度2城市化 ‎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5全国Ⅰ·3)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因此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C项正确。‎ 29 / 29‎ ‎2.(2015全国Ⅱ·1)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下垫面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基塘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大气降水增多,气温变率较小。而建设用地由于比热容较小,气温变率较大。所以该地基塘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使得该地气温变率增大。故选D项。‎ ‎(2014全国Ⅱ·1~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4.“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区不再扩大 29 / 29‎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考查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过程。图中显示农民自建的“握手楼”楼层高、房间多,不可能为自住考虑,也不适宜外来人口长期定居;“握手楼”位于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利于外来人口租住,故其直接目的应是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故D项正确。第4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握手楼”吸引××区人口居住,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区人口多,房价昂贵,故B项正确。‎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2018山东德州一模)耦合协调度是反映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协调程度的指标,耦合度越高,城市环境质量越好。读2000—2012年××市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度变化曲线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期间××市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逆城市化 B.××区城市化 C.再城市化 D.城市中心空洞化 ‎2.与图示时期××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度变化关系较小的因素可能是(  )‎ A.绿地面积增加 B.产业结构变化 C.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D.经营管理理念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从左图中可以看出,××市城市人口比重逐年上升,说明其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区逐渐演变成市区,此时处于××‎ 29 / 29‎ 区城市化阶段。第2题,图中显示××市耦合度指标不断上升,说明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这与城市经营管理理念分不开,且城市中应逐步淘汰落后、污染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绿地面积,从而改善环境质量。‎ ‎(2018河南一轮诊断联考)美、日、德三个国家各自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分别是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模式、日本的综合发展模式和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美国人口主要居住在大都市区内。大城市聚集发展在日本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中小城市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国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较大城市的人口仅有2 500万,占总人口的30%左右。下图示意美、日、德三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读下图,完成第3~4题。‎ ‎3.甲、乙、丙依次表示(  )‎ A.美国、日本、德国 B.美国、德国、日本 C.日本、德国、美国 D.德国、美国、日本 ‎4.与美国、日本相比,德国城市化模式的明显优点是 (  )‎ A.城市数量少 B.城市间竞争小 C.“大城市病”不严重 D.城市功能区多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德国城市化起步早,开始时城市化水平最高,乙是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丙是日本。甲、乙、丙依次表示美国、德国、日本。第4题,与美国、日本相比,德国城市化模式是中小城市发展模式,明显优点是“大城市病”不严重。‎ 29 / 29‎ ‎(2018四川德阳第一次诊断)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城市要素密度相对值曲线。据此完成第5~6题。‎ ‎5.该城市的各城市要素集聚度最高的是(  )‎ A.商业 B.人口 C.道路 D.不透水表面 ‎6.大面积的高密度不透水表面会导致(  )‎ A.地下水位升高 B.地表蒸发加剧 C.径流流速减慢 D.城市内涝加剧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各城市要素集聚度最高的是不透水路面。第6题,大面积的高密度不透水表面会导致地表径流难以下渗,因此地表蒸发加剧,内涝主要是由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 ‎(2018四川德阳第一次诊断)1929年,纽约市政府将原本穿越曼哈顿××区105条街道的地面铁轨改造为高架铁路,火车在楼房间穿行,完成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运输和卸载。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段街区的高架铁路运输日益衰弱。如今,纽约人将这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线型空中花园(如图),沿线原有的很多仓库和工厂被转化为艺术画廊、零售商店、餐厅等。据此完成第7~9题。‎ ‎7.当时,纽约市政府将地面铁轨改造为高架铁路的主要目的是(  )‎ A.丰富城市景观 B.提高交通安全 C.促进港区发展 D.节约城市用地 ‎8.早期,高架铁路沿线地区的城市用地类型主要属于 (  )‎ 29 / 29‎ A.交通用地 B.商业用地 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 ‎9.如今,将高架铁路改造成线型空中花园,可以(  )‎ A.带动周边房地产发展 B.增强××区热岛效应 C.增加城市地表水下渗 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答案7.B 8.C 9.A 解析第7题,当时,原地面铁轨穿越曼哈顿××区,该地为商业金融区,白天人口密度大,交通拥挤,所以当时改为高架铁路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与公路交叉通行,提高交通安全。第8题,早期,“火车在楼房间穿行,完成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运输和卸载”,说明高架铁路沿线地区的城市用地类型主要属于工业用地。第9题,如今将高架铁路改造成线型空中花园,已经丧失其交通功能,可以美化环境,带动周边房地产发展。‎ ‎(2018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图甲为我国××市某小区的平面图,七幢楼高度均为84米左右。图乙为沿着小区花园NS线的局部纵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0~12题。‎ ‎10.营造小区花园的主要植被是(  )‎ A.落叶乔木 B.落叶灌木 C.常绿乔木 D.硬叶乔木 ‎11.小区花园的M地布局高大乔木的主要优势是(  )‎ A.土层厚 B.光照强 C.易浇灌 D.风力小 29 / 29‎ ‎12.小区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保持生物多样性 B.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C.调节局地小气候 D.增强城市雨水利用 答案10.B 11.A 12.B 解析第10题,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的主要植被,我国没有这种气候类型;天津位于温带地区,其植被主要以落叶林为主;乔木每年秋冬季节叶全部脱落,小区花园主要植被是落叶乔木的话,会阻挡视线,同时会加重地下车库的压力,所以B项正确。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小区花园的M地为承重柱,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且这里土层深厚,高大乔木可以获取充足的水分及养分,因此在这里可以布局高大乔木,所以A项正确。第12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大、中城市里的居民,在购房时,除了关注房型、面积、采光外,也特别关注住宅小区绿化质量,故小区花园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2018江西上饶三模)建设“宜居城市”,城市规划先行。图甲、图乙为同一××区道路网络(实线粗细表示道路主次等级)的两种规划方案。图甲是专家们提倡的方案,图乙是不提倡的方案。图丙是专家们提倡的合理的街区方案,该方案住宅临街分布,打破封闭的“大院式”小区。据此完成第13~15题。‎ ‎13.与图乙比较,图甲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拓宽主干道,缓解交通压力 B.便于居民出行购物 29 / 29‎ C.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 D.提高土地利用率 ‎14.下列是图丙中街区方案的功能解读,不合理的是 (  )‎ A.方块状街区有四个切角可以增加临街门店 B.方块状街区有四个切角可以缓解交通拥堵 C.方块状街区中间的天井可以通风散热 D.方块状街区中间的天井方便人员疏散 ‎15.若某地城市建设按图甲道路网络和图丙的街区规划方案实施,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红绿灯路口增多,交通拥堵加剧 B.临街店铺多,社区服务业较为发达 C.增大了居住区的噪音干扰 D.居住区楼下的车流增加,增加交通安全隐患 答案13.C 14.A 15.A 29 / 29‎ 解析第13题,与图乙比较,图甲方案路网密集,但等级低,路口多,显然不是拓宽主干道;道路并非都指向商业区,故该设计虽然有利于行人通行,但不一定便于居民出行购物,故A、B两项错;由图可知,甲方案的路网密集,增加了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但街区小,道路用地占比大,土地利用效率低。据此分析选C项。第14题,切角位于路口,路口最易发生交通堵塞,切角拓展了空间,便于修建分行道,使人、车都分道行驶,可以防止或缓解交通拥堵。方块状街区中间的天井可以通风散热也方便人员疏散。但方块状街区的切角不适宜都作为临街门店,否则会加大交通拥堵。第15题,若某地城市建设按图甲道路网络和图丙的街区规划方案实施,道路用地占比大,红绿灯路口增多,交通拥堵减缓;临街店铺多,社区服务业较为发达;由于路网密度大,增大了居住区的噪音干扰;由于小区的临街开放性,居住区楼下的车流增加,增加交通安全隐患。‎ 命题角度3城市与城市化的分析与评价 ‎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山西富平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前,住在大连南关岭的人世代为农。这里矿产丰富,他们除种地外,还开采矿石;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开发区很近,不少本地人办起了企业。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市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到1983年城镇户口占有率已达到了97%。户籍人口约10万,工业企业众多。‎ 材料二 大连地铁线路规划图。‎ ‎(1)据材料说出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 ‎(2)据材料分析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利用方式的变化。‎ ‎(3)分析大连地铁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 答案(1)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均有大幅提高。‎ 29 / 29‎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南关岭地区通车前,其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分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通车后,南关岭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分为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 ‎(3)随着交通的发展,大连地区的社会经济将加速发展,人口和××区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随着城市周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转变为分散;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扩散,也促进市内商业发展。‎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交通通达度大为提高,使得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大幅度提高。第(2)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通车前以工业用地为主,而通车后,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以住宅用地为主。第(3)题,据材料一可知,随着××市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到1983年城镇户口占有率已达到了97%,户籍人口约10万,工业企业众多,说明随着交通的发展,大连地区的社会经济将加速发展,人口和××区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随着城市周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转变为分散;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扩散,也促进市内商业发展。‎ ‎2.(2018重庆第八中学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阿拉木图是中亚第一大城市,曾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临近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于1997年将首都迁至中北部的重要铁路、公路枢纽城市阿斯塔纳。图1为哈萨克斯坦略图。‎ 耶斯勒河从阿斯塔纳市流过,沿河设置了很多林荫道、公园、线性绿地等,形成“沿河绿地”‎ 29 / 29‎ ‎;从城市中心有8条放射式高速公路通向区外,在道路两侧也布局有大量“交通绿地”。城市周围还正在规划建设大面积绿地构成的“绿环”。图2为阿斯塔纳城市绿地规划图。‎ ‎(1)与阿拉木图相比,说明阿斯塔纳建设新首都有利的区位条件。‎ ‎(2)分别说明“沿河绿地”和“交通绿地”的主要功能。‎ ‎(3)简述城市边沿“绿环”对市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答案(1)阿斯塔纳位置居中,便于国家管理;地势更平坦开阔,便于城市建设和发展;远离地震高发区,地质灾害较少;阿斯塔纳是重要的铁路和公路枢纽,交通更加便利。‎ ‎(2)沿河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空间;形成旅游景观;减少河流污染。交通绿地:净化交通尾气;减弱交通噪声。‎ ‎(3)调节市区温度,减缓“热岛效应”;增加市区大气湿度;净化市区空气。‎ 解析第(1)题,阿斯塔纳建设新首都有利的区位条件要结合城市区位因素从地形、交通及地理位置等角度分析。第(2)题,城市绿地在不同区域功能有所差异。第(3)题,城市边沿“绿环”对市区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从“绿环”对温度、湿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3.(2018天津六校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 29 / 29‎ 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以农业用地为主,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材料二 雄安新区位置图。‎ ‎(1)简析我国选择在雄安建新区的原因。‎ ‎(2)雄安新区的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必要性。‎ ‎(3)“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是雄安新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指出雄安新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合理措施。‎ 答案(1)距北京、天津近,有利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入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有公路、铁路与京津等地相连,交通便利;有较大面积湿地,生态环境好;多农业用地,新区建设用地充足。‎ ‎(2)北京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疏解”有利于缓解北京的城市化问题。‎ ‎(3)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比重;合理规划城市,加大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29 / 29‎ 解析第(1)题,选择在雄安建新区,主要从距离、交通、环境、土地等方面考虑。第(2)题,北京是特大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规模大,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人口众多,商业密集,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缓解北京的城市化问题。第(3)题,雄安新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要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环境、科技、意识等方面分析。‎ ‎4.(2018湖北襄阳第一次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荆州,历史名城。紧邻长江干流,东达吴越,西抵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 材料二 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 材料三 武汉别称“江城”,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汉江、长江在××市区交汇,且市区、××区湖泊众多,现有大小湖泊140余个。‎ ‎(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之后衰落的原因。‎ ‎(2)描述荆州××区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城市聚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要创建宜居城市环境,洪涝、酷暑是武汉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分别分析这些不利条件形成的自然原因。‎ 29 / 29‎ 答案(1)成为中心城市的原因: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并且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成为农业发展中心;紧临长江干流,交通便利。‎ ‎②衰落原因:荆州江面过宽,渡江交通条件差;元代后荆州行政中心地位改变。‎ ‎(2)特征:××区中心从江陵逐步转移到荆州、沙市,不断向(东)南方向(或下游)迁移。原因:该地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泥沙堆积,长江干流不断(向南)偏离,码头的位置(××区交通中心)随之(向南)移动,××区中心随之(向南)移动。‎ ‎(3)①洪涝:(梅雨)雨季时间长,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道淤积,水流不畅。‎ ‎②酷暑:夏季7—8月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处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散热困难,形成酷暑的伏旱天气。‎ 解析第(1)题,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从气候、地形、河流提供水源与水运等方面分析作答。衰落原因与荆州江面过宽,渡江交通条件差;元代后荆州行政中心地位的改变有关。第(2)题,读图可知,荆州××区中心从江陵逐步转移到荆州、沙市,不断向(东)南方向(或下游)迁移。原因是长江干流不断向南偏离,影响码头的位置随之向南移动,导致××区中心随之向南移动。第(3)题,洪涝与梅雨天气及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有关;酷暑是伏旱天气导致的。‎ ‎5.(2018湖北襄阳第一次调研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29 / 29‎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湖面海拔1 600余米,面积6 300多平方千米,在世界高山湖泊中水深居第一、集水量居第二,湖水清澈终年不冻,成为候鸟越冬地,该地已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人们广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这里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说明图中城镇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答案多分布在河流注入湖泊的位置。地势平坦,利于城镇建设;靠近河流,用水方便;河流沿岸,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城镇多分布在河流注入湖泊的位置。原因主要从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 ‎6.(2018山东滨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一般认为,城市中不同功能区之间用地类型、性质、面积等存在差异,造成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而植物和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也存在差异,从而出现了城市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特征。研究发现,在城市土地利用转变较为剧烈的近××区,其生物多样性不仅高于城市中心区域,而且显著大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物种种类数量统计图。‎ ‎(1)分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内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 ‎(2)解释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3)推测城市近××区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原因。‎ 29 / 29‎ 答案(1)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气候(光照、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土壤等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美学观赏性(统一标准绿化等),造成本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 ‎(2)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大,破碎化的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种以植物为主。‎ ‎(3)近××区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近××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更加多样,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种类均较多)。‎ 解析第(1)题,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建筑、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气候等自然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统一,造成本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第(2)题,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一方面与动植物本身特性有关,如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大,破碎化的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种以植物为主。两大原因都导致了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第(3)题,城市近××区生物多样性较高主要是因为近××‎ 29 / 29‎ 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且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该地区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 29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