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8.5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太原高三期末)《后汉书·王景传》记载,在公元65年,王景出任庐江(今合肥)太守,“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而食常不足”。由此可推断( )
A.大规模牛耕出现在汉代
B.牛耕发展在全国不平衡
C.当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
D.农业不是当地主要产业
解析:选B。不能从材料中判断出大规模牛耕出现在汉代,信息不足,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庐江这个地方的百姓不知道牛耕,而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所以可以判断出汉代牛耕发展在全国不平衡,故B项正确;材料未说江南地区,也未说人地情况,故C项错误;农业是不是当地主要产业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2.(2018·遵义高三联考)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
A.比较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B.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
C.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D.人们对于外国稻米的喜好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可知当地人商业意识强,不愿选择获利较小的稻米种植,故A项错误;材料“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体现了政府重农抑商的主导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进口稻米……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表明当时福建一带,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故C项正确;材料“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表明种植稻米获利较小,人们不愿种植稻米,只能进口,故D项错误。
3.(2018·合肥高三质检)明朝后期马铃薯传入我国后,迅速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只有达官贵族方能享用。到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对这一变化原因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B.人口增长粮食短缺
C.中外贸易不断扩大 D.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解析:选B。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等级观念不是日益淡化,故A项错误;马铃薯是高产作物,清朝时期人口增长粮食短缺,故政府推广种植马铃薯,导致材料这一变化,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外贸易日益萎缩,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与西方往来很少,崇尚西方生活方式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4.(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因粮食丰裕,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民谚已变为“湖广熟,天下足”。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湖广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动
D.江南地区社会经济急剧衰退
5
解析:选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 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由宋元以来“苏湖熟,天下足” 到明代中后期“湖广熟,天下足”变化反映的问题,故A项错误;江浙地区是宋代的产粮大区,故民谚称“苏湖熟,天下足”;到了明代中后期,这一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经济类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明代主要的产粮区转移至湖广地区,民谚改称“湖广熟,天下足”,这不能说明湖广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故B项错误;其中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江浙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动,故C项正确;明代主要的产粮区转移至湖广地区并不能说明江南地区社会经济急剧衰退,故D项错误。
5.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 )
解析:选A。司母辛鼎“辛”是妇好死后的庙号,出土于妇好墓,故A项正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半两钱为全国统一的铸币,与商朝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右丞相是古代官职,自汉至金有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从字体判断是小篆(秦朝),时间与商朝不符,故C项错误;双镰铁范是冶铁业发展的产物,出现在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6.《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当时的海外贸易( )
A.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B.重视买卖船舶获利
C.主要服务于皇室享乐 D.是国库最重要的财源
解析:选A。宋高宗发表此番言论说明海外贸易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买卖的物品是船舶,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海外贸易有助于国用而不是服务于皇室享乐,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是南宋国库最重要的财源,故D项错误。
7.(2018·衡阳高三期末)罗兹·墨菲在《东亚史》中说,那种认为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体系“没有变动”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宋朝时所发生的这些变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不但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而且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 以下符合“现代”特征的是( )
A.设通判监督知州 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工场手工业萌芽 D.白银被交子取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宋代社会发展呈现出“现代”特征的表现,设通判监督知州仍属于传统的监察制度,不能体现“现代”特征,故A项错误;坊市界限的打破使传统“坊市制”向近代“街市制”发展,从封闭古典型向开放近代型转化,因而体现了“现代”特征,故B项正确;明朝中后期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才逐渐发展,因而C项不符合宋朝社会特征,故C项错误;北宋尽管出现交子,但并未取代白银的流通,故D项错误。
8.(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联考)唐代诗人杜牧《上李太尉江贼书》中曾谈到江淮间的草市,谓“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由此可以获悉( )
A.突破政府对商品交易的时间限制
B.促进了江河沿岸富家大户的形成
C.草市交通便利政府往往任其发展
D.唐朝后期草市已获得了一定发展
解析:选D。据材料可得草市突破了商品交易的地域限制,不是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江淮草市临近富室大户居住地,B项材料无体现,故B项错误;政府政策材料不涉及,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唐后期已有草市,并已获得了一定发展,故D项正确。
9.(2018·衡阳高三期末)据《农业经济史研究》记载:到宋代,庶民、商人纷纷购买田产,因而出现为数不少的庶民地主。乡村上的富户“乃从来兼并之家”
5
,称之为富民,这些富民并无官位爵衔,只是平民百姓身份的庶民地主。这些富民“招客为佃户”,着佃的客户,即为给地主种田的佃农,富民和佃户构成了此时的佃耕制。以下关于佃耕制的解读错误的是( )
A.佃耕制阻碍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产生
B.商品经济发展是佃耕制产生的重要条件
C.佃耕制侧面反映出门阀士族的衰落
D.土地私有制是富民阶层形成的根本原因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 佃耕制下佃户与富民地主并无人身依附关系,因而有利于自由劳动力的形成,从而也有利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产生,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庶民、商人纷纷购买田产,因而出现为数不少的庶民地主”,体现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佃耕制产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乡村上的富户‘乃从来兼并之家’,称之为富民,这些富民并无官位爵衔,只是平民百姓身份的庶民地主”说明庶族地主的不断发展,因而从侧面反映出门阀士族的衰落,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庶民、商人纷纷购买田产,因而出现为数不少的庶民地主”,说明土地私有制是推动富民阶层形成的根本原因,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2018·安徽江南十校高三联考)17、18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两种甚至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重商主义。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都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C.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
解析:选A。17、18世纪的中国当时处于封建政府的统治之下,因此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西方则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西方封建国家为推动经济发展,积极推行重商主义,因此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市场的扩展,阻碍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西方的重商主义则是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起了促进作用,故C项错误;中国的重农抑商加强了封建势力,重商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错误。
11.清朝曾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又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材料表明( )
A.清政府严格实行保甲制度
B.清政府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C.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D.清政府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选D。材料中江苏省的出海船只被规定“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可知清政府对于出海贸易加以严格的行政干预,故D项正确。
12.(2018·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西汉武帝时任命理财家桑弘羊改革财政,实行“盐铁官营”“平准均输法”等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专制君主的统治权威
B.打击王国及地方割据势力
C.稳定物价进一步改善民生
D.扩大国家的财政税收来源
5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盐铁官营”“平准均输法”等措施是为了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加强专制君主的统治权威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这些措施打击了富商大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但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可以起到稳定物价进一步改善民生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国家的财政税收来源以巩固统治,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始自宋元时代,反映了中国传统文明内在结构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临安城郊的市镇“商贾骈集,物货辐萃”,江阴的江夏市“商船倭舶,岁常辐凑”,嘉兴的濮院市“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永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摘编自陈国灿《略论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社会形态》
材料二 市镇“丝行”“布庄”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双林镇“俗皆织绢。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其特色产品包头绢“通用于天下”。嘉定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丝与棉闯入农村经济生活,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仅涟市镇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于杭嘉湖苏四府六县。
——摘编自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
材料三 明清中叶之后,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市镇也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向它聚集。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即便是中小型市镇,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如浙江湖州的南浔镇,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民谚,入清以后保持着“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南宋时期市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市镇兴盛的主要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市镇发展的主要表现及所引发的农村经济变革。(9分)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江南市镇所引发的农村社会变革。有学者认为,江南市镇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自我调适和转型。请依据以上材料阐释学者的观点。(8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商贾骈集,物货辐萃”得出工商业兴盛,据材料一“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得出呈现出城市化特征;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得出农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一“商船倭舶,岁常辐凑”结合所学得出海外贸易的兴盛。(2)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双林镇‘俗皆织绢。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得出出现专业化市镇,据材料二“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得出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据材料二“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于杭嘉湖苏四府六县”得出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第二小问变革,据材料二“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得出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化,据材料二“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得出农村家庭收益结构变化,主副业倒置。(3)第一小问变革,据材料三“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市镇也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得出农村社会阶层多元化,据材料三“即便是中小型市镇,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得出文风昌盛,科第兴旺,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阐释,据材料二“市镇丝行、布庄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得出农村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互相结合,
5
据材料三“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得出工商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结合,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 (1)特点:工商业兴盛;呈现出城市化特征。
原因:农业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
(2)表现:出现专业化市镇;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
变革: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农村家庭收益结构变化,主副业倒置。
(3)变革:农村社会阶层多元化;文风昌盛,科第兴旺。
阐释:农村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互相结合;工商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结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在农业和商贸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城市生活得到了拓展,城市中的商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但不是政治上)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到17世纪,在中国商业活动已经很普遍了,甚至比任何一个17世纪的其他国家都普遍。清朝初期,大城市之间和许多贸易城镇之间的商贸活动保持了明代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
历史学家总是喜欢问:为什么中国拥有庞大的、在金融方面成熟的商业阶级,在许多理念和技术方面也有着领先的地位,但却没能突破成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家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在一个世纪后才出现的那种“工业革命”呢?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结合16-17世纪中外相关史实,围绕“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材料中有效信息分为几个层次: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中国没有实现由商业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的原因(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或者商业发展的因素);西方实现了商业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的原因(西方在商业发展的表现)等。选取其中一个层次进行论述。
答案 示例一:17世纪时中国出现商业革命。
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城市商业贸易的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快速发展;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晋商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瓷器销往海外。
示例二: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的工业革命。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实行专卖制度;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影响;传统科技没有突破。
示例三:西方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西方的商业革命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引起了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