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3.0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15-1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15-1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  (2016·东莞模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1~3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 7 - / 7‎ ‎【解析】1选B,2选D,3选B。第1题,夏季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重要因素,距海越近受夏季风影响越明显,越深入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越小。图中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B正确。第2题,甲地位于长白山迎风坡,降水丰富。受地形及降水共同影响,当地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山地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第3题,乙地为东北平原,分布有大面积的肥沃的黑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受纬度位置影响,热量条件较差,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  下图示意××市种植业用地面积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资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B.种植业用地总面积增加 C.蔬菜种植面积比例下降 D.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下降 ‎5.下列措施不适合该市农业未来发展的是(  )‎ A.重视品牌发展,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B.加强示范引领,提升休闲农业层次 C.切实保护耕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创新能力 ‎【解析】4选D,5选C。第4题,根据图示资料,××市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A错。种植业用地总面积减少,B错。蔬菜种植面积比例呈上升趋势,C错。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下降,D对。第5题,该市农业未来发展需要重视品牌发展,建立质量追溯制度,A适合;加强示范引领,提升休闲农业层次,B适合;切实保护耕地,不适合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农业,C不适合;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创新能力,D适合。‎ - 7 - / 7‎ ‎  (2016·厦门模拟)下图示意甲、乙、丙三个地区的农业基本情况。读图完成6、7题。‎ ‎6.与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墨累—达令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刚果盆地 ‎7.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解析】6选A,7选D。第6题,图中乙地种植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相当,商品率高,应是混合农业。与其相似的地区是墨累—达令盆地,A对。四川盆地以种植业为主,塔里木盆地以牧业为主,刚果盆地以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为主,B、C、D错。第7题,丙地是大牧场放牧业,提高土地载畜量的措施是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对。‎ ‎  我国某种农作物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和东北三省的粮食主产区。近30年来该农作物产量和面积重心在距离上显著增大。读该农作物重心迁移图,回答8、9题。‎ ‎8.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9.该农作物产量重心发生迁移,主要原因是南方大部分地区(  )‎ A.单产下降 B.种植面积比重下降 - 7 - / 7‎ C.气候变化 D.市场需求量减少 ‎【解析】8选C,9选B。第8题,由该农作物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和东北三省的粮食主产区可知为水稻。第9题,随着我国南方地区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使得水稻种植面积减少,进而导致水稻产量所占比重下降。‎ ‎  (2016·德州模拟)湖北省襄阳市耕地面积占全国0.34%,粮食产量占全国1%。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00.74亿斤,实现了“十一连增”。读襄阳粮食产量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襄阳市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地面积增加 B.全球变暖 C.劳动力增多 D.科技投入加大 ‎11.下列四个时间段,粮食产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2003~2004年 B.2006~2007年 C.2011~2012年 D.2013~2014年 ‎【解析】10选D,11选A。第10题,材料显示,湖北省襄阳市耕地面积占全国0.34%,粮食产量占全国1%。在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增加,主要是近年来增加了科技投入,使产量增加,D项正确。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增加有限,A项错误。全球变暖和劳动力增多都不是增产的主要原因,B、C项错误。第11题,读坐标图计算可知,2003~2004年粮食产量增长最多,同时增速也是最快的,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 7 - / 7‎ ‎  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近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众多变化,旱地改水田规模控制项目研究取得进展。下图示意黑龙江省中部地区地形图。‎ ‎(1)推测区域天然植被比较简单的自然原因。‎ ‎(2)分析旱地改水田需要控制规模的自然原因。‎ ‎(3)针对区域土地利用情况,请提出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则。‎ ‎【解析】第(1)题,该区域天然植被比较简单,说明该区域气候的空间差异较小,可分别从区域范围大小、区域地形状况、纬度等方面加以解释。第(2)题,旱地改水田需要控制规模的自然原因,可结合该地自然环境特征,分别从地形、水源、热量等方面加以分析。第(3)题,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原则有因地制宜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答案:(1)区域范围比较小,南北和东西气候水平差异小;山地相对高度小,气候垂直差异小;地理纬度较高,植被种类较少。‎ ‎(2)水田需要平坦的地形条件,受地形坡度限制;水田作物需要大量水源,温带气候区蒸发量大,降水量有限;水田作物需要一定温度,纬度高,低温冻害多发。‎ ‎(3)因地制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13.(能力挑战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  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自治州,是我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丰富。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的不断增长,刺激了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下图所示)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1991~2007年,区内橡胶园面积增加了960‎ - 7 - / 7‎ ‎ hm2。‎ ‎  橡胶树为常绿乔木,含有乳状汁液。天然橡胶是指从这种天然产胶植物中制取的橡胶。橡胶树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表所列)。‎ 要素 条 件 温度 ‎20~30℃,5℃以下即受冻害 降水 年降水量1 150~2 500毫米 风力 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惧强风 土壤 土层深厚、肥沃的酸性砂壤土 水分 不宜在低湿的地方种植,排水良好 ‎(1)分析纳板河流域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分析本区域种植橡胶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大面积种植橡胶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该地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季雨林自身植物种类繁多。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区内高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植被垂直带谱多。区域内交通不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植被受破坏与干扰小,植被保存好。所以物种丰富。第(2)题,根据表格中数据,天然橡胶生长环境是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风力较小,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山岭重重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地处内陆,受台风影响小;土壤较肥沃,地形起伏大,排水条件好,故适宜天然橡胶种植。第(3)题,大面积种植橡胶会造成区域内天然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原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发展种植业,农药、化肥使用增多,环境污染加重。过度种植,导致土壤肥力降低。‎ - 7 - / 7‎ 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季雨林自身植物种类繁多;区内高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植被垂直带谱多;交通不便,建立保护区,受破坏与干扰小,植被保存好。‎ ‎(2)地处热带,常年高温;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山岭重重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地处内陆,受台风影响小;土壤较肥沃;地形起伏大,排水条件好。‎ ‎(3)天然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原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农药、化肥使用增多,环境污染加重;过度种植,土壤肥力降低。‎ ‎【知识拓展】橡胶的分布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沃土,主要种植在东南亚等低纬度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印度、越南、尼日利亚、巴西、斯里兰卡、利比里亚等。我国植胶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此外台湾也可种植,其中海南为主要植胶区。‎ - 7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