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4.00 KB
  • 2021-05-14 发布

2015高考数学(文)(专题五 高考中的圆锥曲线)一轮专题练习题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五 高考中的圆锥曲线问题 1.已知 F1、F2 为椭圆x2 25 +y2 9 =1 的两个焦点,过 F1 的直线交椭圆于 A、B 两点.若|F2A|+|F2B| =12,则|AB|=________. 答案 8 解析 由题意知(|AF1|+|AF2|)+(|BF1|+|BF2|) =|AB|+|AF2|+|BF2|=2a+2a, 又由 a=5,可得|AB|+(|BF2|+|AF2|)=20, 即|AB|=8. 2.设 AB 为过抛物线 y2=2px(p>0)的焦点的弦,则|AB|的最小值为 ( ) A.p 2 B.p C.2p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解析 当弦 AB 垂直于对称轴时|AB|最短, 这时 x=p 2 ,∴y=±p,|AB|min=2p. 3.若双曲线x2 a2 -y2 3 =1 的一条渐近线被圆(x-2)2+y2=4 所截得的弦长为 2,则该双曲线的实 轴长为 ( ) A.1 B.2 C.3 D.6 答案 B 解析 双曲线x2 a2 -y2 3 =1 的渐近线方程为 y=± 3 a x,即 3x±ay=0, 圆(x-2)2+y2=4 的圆心为 C(2,0),半径为 r=2,如图,由圆的弦长 公式得弦心距|CD|= 22-12= 3,另一方面,圆心 C(2,0)到双曲线 x2 a2 -y2 3 =1 的渐近线 3x-ay=0 的距离为 d=| 3×2-a×0| 3+a2 = 2 3 3+a2 ,所以 2 3 3+a2 = 3,解得 a2=1,即 a=1,该双曲线的实轴 长为 2a=2. 4.在抛物线 y=2x2 上有一点 P,它到 A(1,3)的距离与它到焦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 P 的坐 标是 ( ) A.(-2,1) B.(1,2) C.(2,1) D.(-1,2) 答案 B 解析 如图所示,直线 l 为抛物线 y=2x2 的准线,F 为其焦点,PN⊥l, AN1⊥l,由抛物线的定义知,|PF|=|PN|, ∴|AP|+|PF|=|AP|+|PN|≥|AN1|, 当且仅当 A、P、N 三点共线时取等号. ∴P 点的横坐标与 A 点的横坐标相同即为 1, 则可排除 A、C、D,故选 B. 5.设坐标原点为 O,抛物线 y2=2x 与过焦点的直线交于 A、B 两点,则OA→ ·OB→ 等于 ( ) A.3 4 B.-3 4 C.3 D.-3 答案 B 解析 方法一 (特殊值法) 抛物线的焦点为 F 1 2 ,0 ,过 F 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1 2 ,1),B(1 2 ,-1), ∴OA→ ·OB→ = 1 2 ,1 · 1 2 ,-1 =1 4 -1=-3 4. 方法二 设 A(x1,y1),B(x2,y2), 则OA→ ·OB→ =x1x2+y1y2. 由抛物线的过焦点的弦的性质知: x1x2=p2 4 =1 4 ,y1y2=-p2=-1. ∴OA→ ·OB→ =1 4 -1=-3 4. 题型一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 例 1 (2012·浙江改编)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P(1,1 2)到抛 物线 C:y2=2px(p>0)的准线的距离为5 4.点 M(t,1)是 C 上的定点,A,B 是 C 上的两动点,且线段 AB 的中点 Q(m,n)在直线 OM 上. (1)求曲线 C 的方程及 t 的值; (2)记 d= |AB| 1+4m2 ,求 d 的最大值. 思维启迪 (1)依条件,构建关于 p,t 的方程; (2)建立直线 AB 的斜率 k 与线段 AB 中点坐标间的关系,并表示弦 AB 的长度,运用函数 的性质或基本不等式求 d 的最大值. 解 (1)y2=2px(p>0)的准线 x=-p 2 , ∴1-(-p 2)=5 4 ,p=1 2 , ∴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y2=x. 又点 M(t,1)在曲线 C 上,∴t=1. (2)由(1)知,点 M(1,1),从而 n=m,即点 Q(m,m), 依题意,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 设直线 AB 的斜率为 k(k≠0). 且 A(x1,y1),B(x2.y2), 由 y21=x1, y22=x2, 得(y1-y2)(y1+y2)=x1-x2,故 k·2m=1, 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y-m= 1 2m(x-m), 即 x-2my+2m2-m=0. 由 x-2my+2m2-m=0, y2=x 消去 x, 整理得 y2-2my+2m2-m=0, 所以Δ=4m-4m2>0,y1+y2=2m,y1y2=2m2-m. 从而|AB|= 1+1 k2·|y1-y2|= 1+4m2· 4m-4m2 =2 1+4m2m-m2 ∴d= |AB| 1+4m2 =2 m1-m≤m+(1-m)=1, 当且仅当 m=1-m,即 m=1 2 时,上式等号成立, 又 m=1 2 满足Δ=4m-4m2>0.∴d 的最大值为 1. 思维升华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解决方法一般分两种:一是几何法,特别是用圆锥曲线 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来求最值;二是代数法,常将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 次函数或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函数的单调性或三角函数的有界性 等求最值. 椭圆 C:x2 36 +y2 20 =1 的左顶点、右焦点分别为 A,F,直线的方程为 x=9,N 为 直 线上一点,且在 x 轴的上方,AN 与椭圆交于 M 点. (1)若 M 是 AN 的中点,求证:MA⊥MF. (2)过 A,F,N 三点的圆与 y 轴交于 P,Q 两点,求|PQ|的取值范围. (1)证明 由题意得 A(-6,0),F(4,0),xN=9, ∴xM=3 2 , 又 M 点在椭圆上,且在 x 轴上方,得 yM=5 3 2 , ∴MA→ =(-15 2 ,-5 3 2 ),MF→ =(5 2 ,-5 3 2 ), ∴MA→ ·MF→ =-75 4 +75 4 =0,∴MA⊥MF. (2)解 方法一 设 N(9,t),其中 t>0, ∵圆过 A,F,N 三点,∴圆心在线段 AF 的中垂线上. 设圆心为(-1,b),半径为 r, 有 r= -1-42+b2= -1-92+b-t2, ∴b=t2+75 2t =1 2(t+75 t ),|PQ|=2 r2-1=2 b2+24. ∵t>0,∴b≥ t·75 t =5 3, 当且仅当 t=75 t ,即 t=5 3时取“=” ∴|PQ|≥2 99=6 11. ∴|PQ|的取值范围是[6 11,+∞). 方法二 设 N(9,t),其中 t>0, ∵圆过 A,F,N 三点, ∴设该圆的方程为 x2+y2+Dx+Ey+F=0,有 36-6D+F=0, 16+4D+F=0, 81+t2+9D+tE+F=0, 解得 D=2,E=-t-75 t ,F=-24, ∴圆心为(-1,1 2(t+75 t )),半径 r= 25+1 4 t+75 t 2, ∴|PQ|=2 r2-1=2 24+1 4 t+75 t 2, ∵t>0,∴t+75 t ≥2 t·75 t =10 3, 当且仅当 t=75 t ,即 t=5 3时取“=” ∴|PQ|≥2 99=6 11, ∴|PQ|的取值范围是[6 11,+∞). 题型二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例 2 (2012·福建)如图,等边三角形 OAB 的边长为 8 3,且其三个顶点均在 抛物线 E:x2=2py(p>0)上. (1)求抛物线 E 的方程; (2)设动直线 l 与抛物线 E 相切于点 P,与直线 y=-1 相交于点 Q,证明:以 PQ 为直径 的圆恒过 y 轴上某定点. 思维启迪 既然圆过 y 轴上的点,即满足MP→ ·MQ→ =0,对任意 P、Q 恒成立可待定 M(0, y1),也可给定特殊的 P 点,猜想 M 点坐标,再证明. (1)解 依题意,得|OB|=8 3,∠BOy=30°. 设 B(x,y),则 x=|OB|sin 30°=4 3,y=|OB|cos 30°=12. 因为点 B(4 3,12)在 x2=2py 上, 所以(4 3)2=2p×12,解得 p=2. 故抛物线 E 的方程为 x2=4y. (2)证明 方法一 由(1)知 y=1 4x2,y′=1 2x. 设 P(x0,y0),则 x0≠0,且 l 的方程为 y-y0=1 2x0(x-x0),即 y=1 2x0x-1 4x20. 由 y=1 2x0x-1 4x20, y=-1 得 x=x20-4 2x0 , y=-1. 所以 Q 为 x20-4 2x0 ,-1 . 设 M(0,y1),令MP→ ·MQ→ =0 对满足 y0=1 4x20(x0≠0)的 x0,y0 恒成立. 由于MP→ =(x0,y0-y1),MQ→ = x20-4 2x0 ,-1-y1 , 由MP→ ·MQ→ =0,得x20-4 2 -y0-y0y1+y1+y21=0, 即(y21+y1-2)+(1-y1)y0=0.(*) 由于(*)式对满足 y0=1 4x20(x0≠0)的 y0 恒成立, 所以 1-y1=0, y21+y1-2=0, 解得 y1=1. 故以 PQ 为直径的圆恒过 y 轴上的定点 M(0,1). 方法二 由(1)知 y=1 4x2,y′=1 2x. 设 P(x0,y0),则 x0≠0, 且 l 的方程为 y-y0=1 2x0(x-x0), 即 y=1 2x0x-1 4x20. 由 y=1 2x0x-1 4x20, y=-1 得 x=x20-4 2x0 , y=-1. 所以 Q 为 x20-4 2x0 ,-1 . 取 x0=2,此时 P(2,1),Q(0,-1), 以 PQ 为直径的圆为(x-1)2+y2=2, 交 y 轴于点 M1(0,1)或 M2(0,-1); 取 x0=1,此时 P 1,1 4 ,Q -3 2 ,-1 , 以 PQ 为直径的圆为 x+1 4 2+ y+3 8 2=125 64 , 交 y 轴于点 M3(0,1)、M4 0,-7 4 . 故若满足条件的点 M 存在,只能是 M(0,1). 以下证明点 M(0,1)就是所要求的点. 因为MP→ =(x0,y0-1),MQ→ = x20-4 2x0 ,-2 , 所以MP→ ·MQ→ =x20-4 2 -2y0+2=2y0-2-2y0+2=0. 故以 PQ 为直径的圆恒过 y 轴上的定点 M(0,1). 思维升华 求定点及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 (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2013·江西)椭圆 C:x2 a2 +y2 b2 =1(a>b>0)的离心率 e= 3 2 ,a+b=3.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如图所示,A、B、D 是椭圆 C 的顶点,P 是椭圆 C 上除顶点外的任意一点,直线 DP 交 x 轴于点 N,直线 AD 交 BP 于点 M,设 BP 的斜率为 k,MN 的斜率为 m.证明:2m-k 为定值. (1)解 因为 e= 3 2 =c a , 所以 a= 2 3 c,b= 1 3 c. 代入 a+b=3 得,c= 3,a=2,b=1. 故椭圆 C 的方程为x2 4 +y2=1. (2)证明 方法一 因为 B(2,0),点 P 不为椭圆顶点,则直线 BP 的方程为 y=k(x-2)(k≠0, k≠±1 2), ① ①代入x2 4 +y2=1,解得 P 8k2-2 4k2+1 ,- 4k 4k2+1 . 直线 AD 的方程为 y=1 2x+1. ② ①与②联立解得 M 4k+2 2k-1 , 4k 2k-1 . 由 D(0,1),P 8k2-2 4k2+1 ,- 4k 4k2+1 ,N(x,0)三点共线知 - 4k 4k2+1 -1 8k2-2 4k2+1 -0 =0-1 x-0 ,解得 N 4k-2 2k+1 ,0 . 所以 MN 的斜率为 m= 4k 2k-1 -0 4k+2 2k-1 -4k-2 2k+1 = 4k2k+1 22k+12-22k-12 =2k+1 4 . 则 2m-k=2k+1 2 -k=1 2(定值). 方法二 设 P(x0,y0)(x0≠0,±2),则 k= y0 x0-2 , 直线 AD 的方程为 y=1 2(x+2), 直线 BP 的方程为 y= y0 x0-2(x-2), 直线 DP 的方程为 y-1=y0-1 x0 x,令 y=0, 由于 y0≠1 可得 N -x0 y0-1 ,0 , 联立 y=1 2 x+2 y= y0 x0-2 x-2 , 解得 M 4y0+2x0-4 2y0-x0+2 , 4y0 2y0-x0+2 , 因此 MN 的斜率为 m= 4y0 2y0-x0+2 4y0+2x0-4 2y0-x0+2 + x0 y0-1 = 4y0y0-1 4y20-8y0+4x0y0-x20+4 = 4y0y0-1 4y20-8y0+4x0y0-4-4y20+4 = y0-1 2y0+x0-2 , 所以 2m-k= 2y0-1 2y0+x0-2 - y0 x0-2 =2y0-1x0-2-y02y0+x0-2 2y0+x0-2x0-2 =2y0-1x0-2-2y20-y0x0-2 2y0+x0-2x0-2 = 2y0-1x0-2-1 2 4-x20-y0x0-2 2y0+x0-2x0-2 =1 2(定值). 题型三 圆锥曲线中的探索性问题 例 3 (2012·广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椭圆 C:x2 a2 +y2 b2 =1(a>b>0)的离心率 e= 2 3 ,且椭圆 C 上的点到点 Q(0,2)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3.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在椭圆 C 上,是否存在点 M(m,n),使得直线 l:mx+ny=1 与圆 O:x2+y2=1 相交于 不同的两点 A、B,且△OAB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 M 的坐标及对应的△OAB 的 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维启迪 圆锥曲线中,这类问题的解题思想是假设其结论成立、存在等,在这个假设下 进行推理论证,如果得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推理结果,就肯定假设,对问题作出正面回答; 如果得到一个矛盾的结果,就否定假设,对问题作出反面回答. 解 (1)∵e2=c2 a2 =a2-b2 a2 =2 3 , ∴a2=3b2, ∴椭圆方程为 x2 3b2 +y2 b2 =1,即 x2+3y2=3b2. 设椭圆上的点到点 Q(0,2)的距离为 d,则 d= x-02+y-22= x2+y-22 = 3b2-3y2+y-22= -2y+12+3b2+6, ∴当 y=-1 时,d 取得最大值,dmax= 3b2+6=3, 解得 b2=1,∴a2=3. ∴椭圆 C 的方程为x2 3 +y2=1. (2)假设存在点 M(m,n)满足题意,则m2 3 +n2=1, 即 m2=3-3n2. 设圆心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d′,则 d′<1, d′=|m·0+n·0-1| m2+n2 = 1 m2+n2. ∴|AB|=2 12-d′2=2 1- 1 m2+n2. ∴S△OAB=1 2|AB|d′=1 2·2 1- 1 m2+n2· 1 m2+n2 = 1 m2+n2 1- 1 m2+n2 . ∵d′<1,∴m2+n2>1, ∴0< 1 m2+n2<1, ∴1- 1 m2+n2>0. ∴S△OAB= 1 m2+n2 1- 1 m2+n2 ≤ 1 m2+n2 +1- 1 m2+n2 2 2=1 2 , 当且仅当 1 m2+n2 =1- 1 m2+n2 , 即 m2+n2=2>1 时,S△OAB 取得最大值1 2. 由 m2+n2=2, m2=3-3n2 得 m2=3 2 , n2=1 2 , ∴存在点 M 满足题意,M 点坐标为 6 2 , 2 2 , 6 2 ,- 2 2 , - 6 2 , 2 2 或 - 6 2 ,- 2 2 , 此时△OAB 的面积为1 2. 思维升华 (1)探索性问题通常采用“肯定顺推法”,将不确定性问题明朗化.其步骤为假 设满足条件的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列出关于待定系数 的方程组,若方程组有实数解,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否则,元素(点、直 线、曲线或参数)不存在. (2)反证法与验证法也是求解探索性问题常用的方法. (2013·长春调研)已知椭圆 C1、抛物线 C2 的焦点均在 x 轴上,C1 的中心和 C2 的顶点均为原点 O,从每条曲线上各取两个点,将其坐标记录于下表中: x 3 -2 4 2 y -2 3 0 -4 2 2 (1)求 C1,C2 的标准方程; (2)是否存在直线 l 满足条件:①过 C2 的焦点 F;②与 C1 交于不同的两点 M,N,且满足 OM→ ⊥ON→ ?若存在,求出直线 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1)设抛物线 C2:y2=2px(p≠0),则有y2 x =2p(x≠0), 据此验证四个点知(3,-2 3),(4,-4)在 C2 上, 易求得 C2 的标准方程为 y2=4x. 设椭圆 C1:x2 a2 +y2 b2 =1(a>b>0), 把点(-2,0),( 2, 2 2 )代入得 4 a2 =1 2 a2 + 1 2b2 =1 , 解得 a2=4 b2=1 ,所以 C1 的标准方程为x2 4 +y2=1. (2)容易验证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题意. 当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 y=k(x-1), 与 C1 的交点为 M(x1,y1),N(x2,y2). 由 x2 4 +y2=1 y=kx-1 消去 y 并整理得(1+4k2)x2-8k2x+4(k2-1)=0, 于是 x1+x2= 8k2 1+4k2 , ① x1x2=4k2-1 1+4k2 . ② 所以 y1y2=k2(x1-1)(x2-1)=k2[x1x2-(x1+x2)+1] =k2[4k2-1 1+4k2 - 8k2 1+4k2 +1]=- 3k2 1+4k2. ③ 由OM→ ⊥ON→ ,即OM→ ·ON→ =0,得 x1x2+y1y2=0.(*) 将②③代入(*)式,得4k2-1 1+4k2 - 3k2 1+4k2 = k2-4 1+4k2 =0, 解得 k=±2,所以存在直线 l 满足条件, 且直线 l 的方程为 2x-y-2=0 或 2x+y-2=0. (时间:80 分钟) 1.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 O 的椭圆 C 经过点 A(2,3),且点 F(2,0)为其右焦点.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是否存在平行于 OA 的直线 l,使得直线 l 与椭圆 C 有公共点,且直线 OA 与 l 的距离 等于 4?若存在,求出直线 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方法一 (1)依题意,可设椭圆 C 的方程为x2 a2 +y2 b2 =1(a>b>0),且可知其左焦点为 F′(-2,0). 从而有 c=2, 2a=|AF|+|AF′|=3+5=8, 解得 c=2, a=4. 又 a2=b2+c2,所以 b2=12, 故椭圆 C 的方程为x2 16 +y2 12 =1. (2)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 l,设其方程为 y=3 2x+t. 由 y=3 2x+t, x2 16 +y2 12 =1, 得 3x2+3tx+t2-12=0. 因为直线 l 与椭圆 C 有公共点, 所以Δ=(3t)2-4×3×(t2-12)≥0, 解得-4 3≤t≤4 3. 另一方面,由直线 OA 与 l 的距离 d=4,得 |t| 9 4 +1 =4,解得 t=±2 13. 由于±2 13∉[-4 3,4 3], 所以符合题意的直线 l 不存在. 方法二 (1)依题意,可设椭圆 C 的方程为x2 a2 +y2 b2 =1(a>b>0), 且有 4 a2 + 9 b2 =1, a2-b2=4. 解得 b2=12,b2=-3(舍去). 从而 a2=16.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x2 16 +y2 12 =1. (2)同方法一. 2 .已知椭圆x2 4 +y2 2 =1 上的两个动点 P,Q,设 P(x1,y1),Q(x2, y2)且 x1+x2=2. (1)求证:线段 P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一个定点 A; (2)设点 A 关于原点 O 的对称点是 B,求|PB|的最小值及相应 的 P 点坐标. (1)证明 ∵P(x1,y1),Q(x2,y2),且 x1+x2=2. 当 x1≠x2 时,由 x21+2y21=4 x22+2y22=4 , 得y1-y2 x1-x2 =-1 2·x1+x2 y1+y2 . 设线段 PQ 的中点为 N(1,n),∴kPQ=y1-y2 x1-x2 =- 1 2n , ∴线段 PQ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y-n=2n(x-1), ∴(2x-1)n-y=0, 该直线恒过一个定点 A(1 2 ,0). 当 x1=x2 时,线段 PQ 的垂直平分线也过定点 A(1 2 ,0). 综上,线段 PQ 的垂直平分线恒过定点 A(1 2 ,0). (2)解 由于点 B 与点 A 关于原点 O 对称, 故点 B(-1 2 ,0). ∵-2≤x1≤2,-2≤x2≤2,∴x1=2-x2∈[0,2], |PB|2=(x1+1 2)2+y21=1 2(x1+1)2+7 4 ≥9 4 , ∴当点 P 的坐标为(0,± 2)时,|PB|min=3 2. 3.如图,已知直线 l:y=kx-2 与抛物线 C:x2=-2py(p>0)交于 A、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OA→ +OB→ =(-4,-12). (1)求直线 l 的方程和抛物线 C 的方程; (2)若抛物线上一动点 P 从 A 到 B 运动时,求△ABP 面积的最大值. 解 (1)由 y=kx-2 x2=-2py ,得 x2+2pkx-4p=0. 设 A(x1,y1),B(x2,y2),则 x1+x2=-2pk, y1+y2=k(x1+x2)-4=-2pk2-4. ∵OA→ +OB→ =(x1+x2,y1+y2)=(-2pk,-2pk2-4) =(-4,-12), ∴ -2pk=-4 -2pk2-4=-12 , 解得 p=1 k=2 ,故直线 l 的方程为 y=2x-2, 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x2=-2y. (2)方法一 由 y=2x-2 x2=-2y ,得 x2+4x-4=0, ∴|AB|= 1+k2· x1+x22-4x1x2 = 1+22· -42-4·-4=4 10. 设 P(t,-1 2t2)(-2-2 2b>0),则 c=1, 又∵AF→·FB→=(a+c)·(a-c)=a2-c2=1. ∴a2=2,b2=1,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 2 +y2=1. (2)假设存在直线 l 交椭圆于 P,Q 两点, 且 F 恰为△PQM 的垂心, 设 P(x1,y1),Q(x2,y2), ∵M(0,1),F(1,0),∴直线 l 的斜率 k=1. 于是设直线 l 为 y=x+m,由 y=x+m x2 2 +y2=1 得 3x2+4mx+2m2-2=0, x1+x2=-4 3m, ① x1x2=2m2-2 3 . ② ∵MP→ ·FQ→ =x1(x2-1)+y2(y1-1)=0. 又 yi=xi+m(i=1,2), ∴x1(x2-1)+(x2+m)(x1+m-1)=0, 即 2x1x2+(x1+x2)(m-1)+m2-m=0. 将①②代入得 2·2m2-2 3 -4m 3 (m-1)+m2-m=0, 解得 m=-4 3 或 m=1,经检验 m=-4 3 符合条件. 故存在直线 l,使点 F 恰为△PQM 的垂心, 直线 l 的方程为 y=x-4 3.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椭圆x2 9 +y2 5 =1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A,B,右焦点为 F. 设过点 T(t,m)的直线 TA,TB 与此椭圆分别交于点 M(x1,y1),N(x2,y2),其中 m>0,y1>0, y2<0. (1)设动点 P 满足:|PF|2-|PB|2=4,求点 P 的轨迹; (2)设 x1=2,x2=1 3 ,求点 T 的坐标; (3)设 t=9,求证:直线 MN 必过 x 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 m 无关). (1)解 设 P(x,y),由题知 F(2,0),B(3,0),A(-3,0), 则|PF|2=(x-2)2+y2,|PB|2=(x-3)2+y2, 由|PF|2-|PB|2=4,得(x-2)2+y2-[(x-3)2+y2]=4, 化简,得 x=9 2.故点 P 的轨迹方程是 x=9 2. (2)解 将 x1=2,x2=1 3 分别代入椭圆方程, 并考虑到 y1>0,y2<0,得 M 2,5 3 ,N 1 3 ,-20 9 . 则直线 MA 的方程为y-0 5 3 -0 =x+3 2+3 ,即 x-3y+3=0 直线 NB 的方程为 y-0 -20 9 -0 =x-3 1 3 -3 ,即 5x-6y-15=0. 联立方程 x-3y+3=0, 5x-6y-15=0, 解得 x=7,y=10 3 , 所以点 T 的坐标为 7,10 3 . (3)证明 如图所示,点 T 的坐标为(9,m). 直线 TA 的方程为y-0 m-0 =x+3 9+3 , 直线 TB 的方程为y-0 m-0 =x-3 9-3 , 分别与椭圆x2 9 +y2 5 =1 联立方程, 解得 M 380-m2 80+m2 , 40m 80+m2 , N 3m2-20 20+m2 ,- 20m 20+m2 . 直线 MN 的方程为 y+ 20m 20+m2 40m 80+m2 + 20m 20+m2 = x-3m2-20 20+m2 380-m2 80+m2 -3m2-20 20+m2 . 令 y=0,解得 x=1,所以直线 MN 必过 x 轴上的一定点(1,0). 6.(2012·上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双曲线 C1:2x2-y2=1. (1)过 C1 的左顶点引 C1 的一条渐近线的平行线,求该直线与另一条渐近线及 x 轴围成的三 角形的面积. (2)设斜率为 1 的直线 l 交 C1 于 P、Q 两点.若 l 与圆 x2+y2=1 相切,求证:OP⊥OQ. (3)设椭圆 C2:4x2+y2=1.若 M、N 分别是 C1、C2 上的动点,且 OM⊥ON,求证:O 到直 线 MN 的距离是定值. (1)解 双曲线 C1:x2 1 2 -y2=1,左顶点 A - 2 2 ,0 ,渐近线方程:y=± 2x. 不妨取过点 A 与渐近线 y= 2x 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y= 2 x+ 2 2 ,即 y= 2x+1. 解方程组 y=- 2x, y= 2x+1 得 x=- 2 4 , y=1 2. 所以所求三角形的面积为 S=1 2|OA||y|= 2 8 . (2)证明 设直线 PQ 的方程是 y=x+b. 因为直线 PQ 与已知圆相切,故|b| 2 =1,即 b2=2. 由 y=x+b, 2x2-y2=1 得 x2-2bx-b2-1=0. 设 P(x1,y1)、Q(x2,y2),则 x1+x2=2b, x1x2=-1-b2. 又 y1y2=(x1+b)(x2+b),所以 OP→ ·OQ→ =x1x2+y1y2=2x1x2+b(x1+x2)+b2 =2(-1-b2)+2b2+b2=b2-2=0. 故 OP⊥OQ. (3)证明 当直线 ON 垂直于 x 轴时, |ON|=1,|OM|= 2 2 ,则 O 到直线 MN 的距离为 3 3 . 当直线 ON 不垂直于 x 轴时,设直线 ON 的方程为 y=kx 显然|k|> 2 2 , 则直线 OM 的方程为 y=-1 kx. 由 y=kx, 4x2+y2=1 得 x2= 1 4+k2 , y2= k2 4+k2 , 所以|ON|2=1+k2 4+k2. 同理|OM|2= 1+k2 2k2-1 . 设 O 到直线 MN 的距离为 d, 因为(|OM|2+|ON|2)d2=|OM|2|ON|2, 所以 1 d2 = 1 |OM|2 + 1 |ON|2 =3k2+3 k2+1 =3,即 d= 3 3 . 综上,O 到直线 MN 的距离是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