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7.50 KB
  • 2021-05-22 发布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解析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火车的鸣笛声由空气传到铁轨中,则关于其频率和波长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B.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C. 频率变小,波长变长 D. 频率变大,波长变短 ‎【答案】B ‎【解析】‎ ‎【详解】波的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所以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则声波由空气进入铁轨中,波速变大,频率不变,由波速公式v=λf得知,声波的波长变长。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1.5的玻璃,入射角为45°,下面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光由空气射向玻璃,是光疏介质射入密介质,不可能发生全反射,即在界面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光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正确,A、C、D错误。‎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3.关于下列几种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拳击手比赛时所带的拳套是为了增强击打效果 B. 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受相同的制动力的作用,质量小的先停下来 C. 汽车安全气囊的作用是在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使人更快的停下来 D. 从越高的地方跳下,落地时越危险,是因为落地时人脚受到的冲量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拳击手比赛时所带的拳套,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冲力,不是为了增强击打效果,故A错误;‎ B. 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受相同的制动力的作用,根据动量定理Ft=mv,运动时间相等,故B错误; ‎ C. 汽车安全气囊的作用是在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延长作用时间,从而减小作用力,故C错误;‎ D. 从越高的地方跳下,落地时速度越大,越危险,是因为落地时受地面的冲量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4.作简谐运动的质点,某段时间内速度在增加,则这段时间内质点的 A. 机械能一定增加 B. 振动位移一定增加 C. 加速度一定增加 D. 弹性势能一定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简谐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保持不变,故A错误;‎ B. 某段时间内速度在增加,则这段时间内质点从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位移减小,故B错误;‎ C.根据回复力f=-kx,位移减小,回复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故C错误;‎ D. 从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5.电磁波已广泛运用于很多领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 电磁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B. 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 C. 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速度 D.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随频率的增加而递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磁波是横波,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A错误;‎ B.常用红外线做为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故B错误;‎ C. 由于波源与接受者的相对位移的改变,而导致接受频率的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所以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故C正确;‎ D. 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知在不同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不同方向的传播速度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关于机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磁波与机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C. 将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做解调 D.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波上的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一个波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 雷达是用微波波段的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故B错误;‎ C. 将声音或图像信号加到高频电流中的过程叫做调制,将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做解调,故C正确; ‎ D.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波上的振动形式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一个波长,质点不随着波迁移,故D错误;‎ 故选:C ‎7.光在某种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1.5×108 m/s,则光由该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为 A. 30° B. 45° C. 60° D. 90°‎ ‎【答案】A ‎【解析】‎ ‎【详解】介质的折射率为n=c/v=(3×108)/(1.5×108)=2,由sinC=1/n得介质的临界角 C=30°,入射角大于或等于30°时都能发生全反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 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的两质点a、b相距为s,a、b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下列四副波形中质点a最早到达波谷的是( )‎ ‎【答案】D ‎【解析】‎ 由图A知,波长,周期,由图知质点a向上振动,经3T/4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B图对应波长,周期,由图知质点a向下振动,经T/4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C图对应波长,周期,由图知质点a向上振动,经3T/4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D图对应波长,由图知质点a向下振动,经T/4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所以D正确。‎ ‎【考点定位】机械波 ‎9.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质点的振动频率为4 Hz B. 在第2 s内质点的位移为-2 m C. 在5 s末,质点的振动速度达到最大值 D. 在3 s末,质点的加速度沿负向达到最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由图知,质点运动的周期为T=4s.频率f=1/T=0.25Hz,故A错误;‎ B. 在第2 s内,质点从波峰位置运动到平衡位置,位移为-2 m,故B正确;‎ C. 在第5s末,质点的位移最大,为2cm,说明质点的振动速度为零,故C错误;‎ D. 在第3s末,质点位于波谷位置,加速度沿正向达到最大,故D错误。‎ 故选:B ‎10.如图所示的4幅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经过间距不同的双缝及宽度不同的单缝所形成的。则在下面的四幅图中(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是 ‎ ‎ ‎ 甲 乙 ‎ ‎ ‎ 丙 丁 A. 双缝宽间距,双缝窄间距,宽单缝,窄单缝 B. 双缝窄间距,双缝宽间距,窄单缝,宽单缝 C. 宽单缝,窄单缝,双缝宽间距,双缝窄间距 D. 窄单缝,宽单缝,双缝窄间距,双缝宽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双缝干涉图样是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所有条纹宽度相同且等间距,故从甲、乙两个是双缝干涉现象,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x=λ可知双缝间距越窄,△‎ x越大,故甲是双缝宽间距,乙是双缝窄间距;单缝衍射条纹是中间明亮且宽大,越向两侧宽度越小越暗,而单缝越窄,中央亮条纹越粗,故并是宽单缝,丁是窄单缝;‎ 故选:A ‎11.关于图中四幅图所涉及物理知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 甲 乙 丙 丁 A. 甲图中,海面上的“海市蜃楼”现象是光的衍射现象引起的 B. 乙图中,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实验中,若匀速拉动纸条的速度较小,则由图象测得简谐运动的周期较短 C. 丙图中,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样品的平整度 D. 丁图中,显示的是阻尼振动的固有频率f与振幅A的关系图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海面上的“海市蜃楼”,是光的全反射现象引起的,故A错误;‎ B.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实验中,若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小,会导致图象的横坐标变小,但对应的时间仍不变,简谐运动的周期与单摆的固有周期相同,故B错误;‎ C.利用薄膜干涉,由薄层空气的上、下两表面反射光,频率相同,从而进行相互叠加,达到检查样品的平整度的目的,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当驱动力频率 f 跟固有频率 f0 相同时,才出现共振现象,振幅才最大,跟固有频率 f0 相差越大,振幅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论述,正确的是 ‎ ‎ ‎ 甲 乙 丙 丁 A. 甲图中的泊松亮斑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 乙图中经调制后的无线电波的波形是调频波 C. 丙图是薄膜干涉演示实验中,将膜竖直放置后,观察到的干涉图样 D. 丁图中用相机拍摄玻璃橱窗内的景时,可通过镜头表面的增透膜减弱玻璃橱窗表面的反射光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A正确;‎ B. 图中经调制后的无线电波的幅度随着声音信号改变,该波形是调幅波,故B错误;‎ C. 薄膜干涉演示实验中,将膜竖直放置,观察到的干涉图样应该是等间距的,故C错误;‎ D. 用相机拍摄玻璃橱窗内的景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使照片清晰。故D错误。‎ 故选:A.‎ ‎13.一水平轻绳拉着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小球绕行一圈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速度的变化量不为0 B. 小球动能的变化量不为0‎ C. 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做功不为0 D. 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冲量不为0‎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小球绕行一圈的过程中,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速度的变化量为零,故A错误;‎ B. 因为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大小不变,小球动能的变化量为0,故B错误;‎ C.小球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绳的拉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拉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垂直,所以拉力对小球都不做功,故C错误;‎ D.根据冲量的定义I=Ft,在小球绕行一圈的过程中,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冲量不为0,故D正确。‎ 故选:D ‎14.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速度是9 m/s,B球的速度是3 m/s,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不可能是 A. vA=6 m/s,vB=6 m/s B. vA=3 m/s,vB=9 m/s C. vA=4 m/s,vB=8 m/s D. vA=0,vB=12 m/s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每个球的质量均为m,碰前系统总动量P=mvA1+mvB1=9m+3m=12m,碰前的总动能Ek==45m;‎ A. 若vA=6m/s,vB=6m/s,碰后总动量P′=mvA+mvB=12m,动量守恒。‎ 总动能E′k==36m,机械能减小,A可能实现。故A可能;‎ B. 若vA=3m/s,vB=9m/s,碰后总动量 P′=mvA+mvB=12m,总动能E′k==45m,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故B可能实现。故B可能;‎ C. 碰后总动量P′=mvA+mvB =12m,总动能E′k==40m,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增加,故C可能实现。故C可能;‎ D. 碰后总动量P′= mvA+mvB=12m,总动能E′k==72m,动量守恒,机械能增加,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故D不可能实现;‎ 本题选择不可能实现的答案,故选:D ‎15.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15 s时的波形图,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传播的速度为v=10 m/s,则质点a的振动图象是下列图中的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质点a在0.15s时,由平衡位置向负的最大位移处运动;由波的图象可知,波长λ=2m,波的周期T=λ/v=2/10s=0.2s;由图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6.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相距1.8 m,它们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波的传播速度大小可能为 A. 18 m/s B. 0.9 m/s C. 7.2 m/s D. 9 m/s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振动图象可知,两点间的振动情况相反,所以两点间距离:1.8=(2n+1),即:λ= (n=0,1,2,…)由图象知:T=4s,所以波速v=;当n=0时,v=0.9m/s;当n=1时,v=0.3m/s;当n=2时,v=0.18m/s;故B正确,ACD错误。‎ 二.选择题 ‎17.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b、c、d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质点为振动加强点 B. c质点为振动减弱点 C. 该时刻a质点的振动位移不为0‎ D. d质点既不振动加强也不振动减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此时b质点处是两列波波峰与波峰叠加的地方,但随着时间推移,可以是波谷与波谷叠加的地方,但振动始终是最强的。故A正确;‎ B. d处是波谷与波谷叠加的地方,但随着时间推移,可以是波峰与波峰叠加的地方,但振动始终是加强的。因此是振动加强点。故B错误;‎ C. a质点处是两列波波峰与波谷叠加的地方,由于两列波振幅相同,该时刻a质点的振动位移为0,故C错误;‎ D. 图示d质点与波峰距离相等,随着时间推移,可以是波谷与波谷叠加的地方,也可以是波峰与波峰叠加的地方,是振动加强点,故D错误。‎ ‎18.将一个力电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某小球摆动时悬线上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某同学由此图象提供的信息做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t=0.2 s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 B. t=0.8 s时摆球处于超重状态 C. 摆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 摆球摆动的周期是T=0.6 s ‎【答案】AB ‎【解析】‎ ‎【详解】A.摆球经过最低点时,拉力最大,由图知在0.2s时,拉力最大,所以此时摆球经过最低点,故A正确;‎ B.在t=0.8s时,摆球的拉力最大,经过最低点,加速度向上,摆球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经过最低点时的力逐渐减小,说明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逐渐减小,机械能逐渐减小,故C错误;‎ D.在一个周期内摆球两次经过最低点,根据图象知周期T=1.2s.故D错误。‎ 故选:AB ‎19.a、b两束可见单色光,分别沿半径方向射向圆柱形的玻璃砖,其出射光线都是由圆心O沿OP方向射出,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较大 B. b光在玻璃中的波长较a光短 C. 一束a光与一束b光能发生干涉 D. 同样的入射角下,b光的偏折角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A. 由图可知光从底面射出时,折射角相同,而a的入射角大于b的入射角,由折射定律可知:可知,故a的折射率小于b的折射率。故A错误;‎ B. 因折射率越大,光的频率越大,故a的频率小于b的频率,a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故B正确;‎ C. 由于a光和b光频率不相等,不是相干光,相遇时不会发生干涉现象,故C错误;‎ D. 由于b光的折射率较大,同样的入射角下,b光的偏折角大,故D正确。‎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 ‎20.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并选用缝间距d=0.2 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 mm。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1)M、N、P三个光学元件依次为___________‎ A.滤光片、单缝片、双缝片 B.滤光片、双缝片、单缝片 C.偏振片、单缝片、双缝片 D.双缝片、偏振片、单缝片 ‎(2)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条纹(暗条纹)间的距离,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 A.减小双缝间距离 B.增大单缝间距离 C.减小透镜与光源的距离 D.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3)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1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甲所示,图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条纹的编号,此时图乙中游标卡尺上的读数x1=1.16 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丙所示,此时图丁中游标卡尺上的读数x2=__________mm;‎ ‎(4)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Δx,进而计算得到这种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___nm。‎ ‎(5)一同学通过测量头的目镜观察单色光的干涉图样时,发现里面的亮条纹与分划板竖线未对齐,如图所示。若要使两者对齐,该同学应如何调节____________‎ A.仅左右转动透镜 B.仅旋转滤光片 C.仅拨动拨杆 D.仅旋转测量头 ‎【答案】 (1). A (2). AD (3). 15.02 (4). 660 (5). D ‎【解析】‎ ‎【详解】(1)双缝干涉实验是让单色光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所以让白炽灯光通过滤光片形成单色光,再经过单缝形成相干光,再通过双缝形成干涉条纹。故自光源起合理的顺序是滤光片、单缝片、双缝片;‎ ‎(2)根据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为,为增加相邻亮条纹(暗条纹)间的距离,可减小双缝间距离或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3)图丙中,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5mm,游标读数为0.02mm×1=0.02mm,所以最终读数为x2=15.02mm;‎ ‎(4)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x= =2.31mm,‎ 根据,得:λ=m=6.6×10−7m=660nm;‎ ‎(5)旋转测量头,分划板竖线随之旋转,可使分划板竖线与亮条纹对齐,故选D。‎ ‎2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小博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单摆,你认为他应选用__________图来做实验;‎ ‎(2)实验过程小博同学分别用了图(a)、(b)的两种不同方式悬挂小钢球,你认为____(选填“a”或“b”)悬挂方式较好;‎ ‎(3)某同学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____s;‎ ‎(4)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象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_.‎ ‎【答案】 (1). 乙 (2). b (3). 1.89 (4). T、θ (5). ‎ ‎【解析】‎ ‎【详解】(1)单摆在摆动过程中,阻力要尽量小甚至忽略不计,所以摆球选铁球;摆长不能过小,一般取1m左右的细线。故选乙;‎ ‎(2)如果选a装置,摆动过程中,摆长在不断变化,无法准确测量,故选b装置;‎ ‎(3)由图可知,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75.6s,所以单摆的周期为:T=75.6/40s=1.89s;‎ ‎(4)根据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T(或t、n)、θ,由,,所以图线的斜率为.‎ ‎22.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一货车严重超载后的总质量为24 t,以12 m/s的速率匀速行驶,发现红灯时司机刹车,货车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不超载时则为4 m/s2)。‎ ‎(1)若前方无阻挡,问从刹车到停下来此货车在超载及不超载时分别前进多远?‎ ‎(2)若超载货车刹车时正前方20 m处停着总质量为1 t的轿车,两车将发生碰撞,设相互作用0.1 s后获得相同的速度,问货车对轿车的平均作用力多大?‎ ‎【答案】(1)36m和18m;(2)7.68×104N.‎ ‎【解析】‎ ‎【详解】(1)货车刹车时的初速是v0=12m/s,末速是0,加速度分别是-2m/s2和-4m/s2,根据位移推论式 得:x=‎ 代入数据解得:超载时的位移为:x1=m=36m 不超载是的位移为:x2=m=18m ‎(2)根据位移推论式:‎ 可求出货车与轿车相撞时的速度为:v=8m/s,‎ 相撞时两车的内力远远大于外力,动量守恒,选取货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M+m)v共 代入数据得:v共=7.68m/s 以轿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有ft=mV共 解得:f=mv共/t=1×103×7.68/0.1N=7.68×104N。‎ 答:(1)若前方无阻挡,从刹车到停下来此货车在超载及不超载时分别前进36m和18m ‎(2)货车对轿车的平均冲力为7.68×104N.‎ ‎23.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小球A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到水平面的高度h=0.45 m。物块B质量是小球的2倍,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O点的正下方。现拉动小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上摆至距水平面0.05 m高处速度减为0。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A在与物块B碰撞前瞬间,对细线的拉力;‎ ‎(2)发生正碰后,物块B的速度大小;‎ ‎(3)请判定此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并说明理由;‎ ‎(4)若物块B在水平面上滑行时间t=1 s,则其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答案】(1)30N;(2)2m/s;(3)此碰撞为弹性碰撞;(4)0.2。‎ ‎【解析】‎ ‎【详解】(1)设小球的质量为m,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v1,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T,取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 得v1==3m/s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mg=,代入数据得T=3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细线的拉力为30N;‎ ‎(2)设碰撞后小球反弹的速度大小为v2,同理有:mgh2=‎ 得v2==1m/s 设碰后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3,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1=−mv2+2mv3‎ 得v3=2m/s ‎(3)碰撞前小球的动能为=4.5J 碰撞后小球的动能为 =0.5J 物块的动能 =4J Ek1=Ek2+Ek3,此碰撞为弹性碰撞。‎ ‎(4)碰撞后物块在地面滑行,根据动量定理,有:−μ2mgt=0-2mv3‎ 得μ=0.2‎ ‎24.一质量为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至某一高度后返回,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已知木块在ab段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木块在斜面bc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h(距ab平面);‎ ‎(2)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答案】(1);(2)2L-。‎ ‎【解析】‎ ‎【详解】(1)设木块和物体P共同速度为v,两物体从开始到第一次到达共同速度过程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mv0=(m+m)v…①‎ ‎…②‎ 由①②得:h=…③‎ ‎(2)木块返回与物体P第二次达到共同速度与第一次相同(动量守恒),全过程能量守恒得:‎ ‎,…④‎ 由②③④得:s=2L-.‎ 答:(1)木块在斜面bc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距ab平面)h=;‎ ‎(2)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2L-。‎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