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0 KB
  • 2021-05-22 发布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曾讲过这样一则笑话: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90公里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90公里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90公里.”“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5公里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90公里的路程。”对话中所谈的内容反映出这位太太没有认清的科学概念是 ‎ A. 瞬时速度 B. 平均速度 C. 位移 D. 路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位女士理解错的是瞬时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90km/h是速度的概念,是描述的瞬时速度,不会因为她的开车时间短,或位移短而改变此速度的大小,故A正确。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 在弹性限度内,某一弹簧的弹力与其长度的比值是常量 C.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D. 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答案】C ‎【解析】‎ ‎【详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选项A错误;在弹性限度内,某一弹簧的弹力与其长度的变化量的比值是常量,选项B错误;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选项C正确;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运动方向(速度方向)不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选项D错误;故选C.‎ ‎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B. 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要产生摩擦力必须有弹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只有当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且满足摩擦力产生条件,才可能有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选项B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之一,则要产生摩擦力必须有弹力,选项D正确;故选D.‎ ‎4.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3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 A. 100 m/s B. 140 m/s C. 200 m/s D. 1000 m/s ‎【答案】B ‎【解析】‎ 水下落的高度,根据 得,水落到地面的速度,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5.引体向上是中学生正常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如图所示为某运动员在单杠上处于静止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每个手臂的拉力都等于人体重力的一半 B. 两手臂拉单杠的力的合力方向向上 C. 运动员两手臂间的距离越大,手与单杠间的摩擦力就越小 D. 运动员两手之间的距离再小些,平衡时运动员手臂的拉力会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两个手臂平行时,拉力才等于人体重力的一半,故A错误;两手臂拉单杠的力都斜向下,故合力向下,等于重力,故B错误;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合外力等于零,运动员两手之间的距离减大,每只手臂的拉力越大,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则摩擦力越大,选项C错误;将人所受的重力按照效果进行分解,由于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小,分力越小,即运动员两手臂间的距离越小,夹角越小,手臂的拉力会越小,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运用“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结论判断.‎ ‎6.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1 s末,甲和乙相遇 B. 0—2 s内,甲、乙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C. 2—6 s内,甲相对乙的速度大小恒为2 m/s D. 0—6 s内,4 s末甲、乙间的距离最大 ‎【答案】C ‎【解析】‎ A、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当位移相等时,两者才到达同一位置,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1s时,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说明两者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 B、0∼2s内,甲的速度先小于乙的速度,乙在甲的前方,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知甲乙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C、2s∼6s内,图象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相同,所以在t=2s至t=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相对乙的速度大小恒定,故C正确;‎ D、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以及两者速度关系可知:在t=0s至t=2s内,在t=1s 末时刻,在这段时间内两者相距最远,为,在t=2s相遇;在t=2s至t=6s内,两者距离逐渐增大,在t=6s内相距最远,为,所以0∼6s内,8s末甲乙间的距离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在速度-时间图象中,纵坐标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的符号表示速度的方向;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由此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个小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和不答得0分)‎ ‎7.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答案】BD ‎【解析】‎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D正确.故选D.‎ ‎8.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A. 小球在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 B. 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 m C. 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D. 小球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 ‎【答案】AD ‎【解析】‎ ‎【详解】第5s内的位移是18m,有:,t1=5s,t2=4s,解得:g=4m/s2.物体在2s末的速度:v=gt=8m/s,故A正确。第2s内的位移:,选项B错误;第5s内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物体在5s内的位移为,故D正确。故选AD。‎ ‎9.下列各图分别表示的是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其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图象;四幅图中的图线都是直线,从这些图象中可以判断出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B. 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变 C. 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图中的s-t图象中,斜线表示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合外力为零;故A错误;B图中的乙物体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不为零且恒定;故B正确;C图中的丙物体加速度恒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图中的丁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均匀变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均匀变大。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在研究图象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图象的横纵坐标及单位,然后才能根据相应公式确定图象的性质.‎ ‎10.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的水平地面上,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 5(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A物体质量 m=10kg,B物体质量M=30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N/m。现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开始使A、B两物体缓慢地向墙壁移动,整个过程中A物体始终没有从B物体上滑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g 取10m/s2)‎ A. 刚开始推动该物体时,推力F的大小为200N B. 当B物体移动0.4m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0N C. 当B物体移动0.4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250N D. 当B物体移动0.4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300N ‎【答案】AC ‎【解析】‎ ‎【详解】对A有:FA=fBA,对B有:F=f地+fAB,因为fAB=fBA,则推力F=f地+FA,刚开始推动时,因为弹簧的弹力为零,则F=f地=μ(M+m)g=200N.故A正确。当B物体移动0.4m时,假设物体A相对B不滑动,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弹=kx=0.4×250N=100N;物体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AB=μmAg=50N,因F弹>fmAB,则此时A已经相对B滑动,则弹簧的形变量小于0.4m,即弹簧的弹力小于100N,选项B错误;运动时,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A对B的摩擦力,因为是缓慢移动,知F=μ(mAg+mBg)+μmAg=0.5×400+0.5×100N=250N,所以推力大小等于250N.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注意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公式的应用,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11.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某时刻B向A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 ‎ A. 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 B. 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 C. 经过2 s,B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 D. 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了5 m ‎【答案】ACD ‎【解析】‎ ‎【详解】超声波从B发出到A与被A反射到被B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在整个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355-335m=20m。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开始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所以x1=5m,x2=15m,则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了5 m;超声波被A接收时,AB的距离x′=335+5m=340m,所以超声波从B发出到被A接收所需的时间为:。则t=2T=2s,故CD正确;根据△x=aT2得:.故A正确,B错误;故选AC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运动过程,抓住超声波从B发出到A与被A反射到被B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求解.‎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2.请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相关内容.‎ ‎(1) 如图甲所示,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两个细绳套.‎ ‎(2)如图乙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位置并记为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及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___N和细绳的方向.‎ ‎(4) 如图丁所示,已按一定比例作出了F1、F2和F的图示,请用作图法作出F1和F2的合力F/._____‎ ‎(5) F/与F大小相等,方向略有偏差,如果此偏差仅由F1引起,则原因是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或F1与F2的夹角比真实夹角偏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 (1). 两细绳的方向 (2). 3.00 (3). 由力的图示作出F1和F2的合力F',如图 (4). 大 (5). 大 ‎【解析】‎ ‎(1)实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位置并记为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及两细绳的方向;‎ ‎(2)分度值为0.1N,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00N;‎ ‎(3)由力的图示作出F1和F2的合力 ‎(4)F/与F大小相等,方向略有偏差,此偏差仅由F1引起,F2的真实值,合力的真实值为F′,F1‎ 为测量值,由图可知,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大,F1的方向使它与F2的方向夹角比真实值偏大。‎ ‎13.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 s,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 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E、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通过计算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位置 ‎ B ‎ C ‎ D ‎ E ‎ F ‎ 速度(m·s-1) ‎ ‎0.737 ‎ ‎0.801 ‎ ‎ ‎ ‎0.928 ‎ ‎0.994 ‎ ‎(3)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4)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弹簧测力计(2)(3)如图所示(4)‎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中,只需要研究位移,时间,加速度等关系,不需要力,故不需要弹簧测力计,‎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有:‎ ‎(3)利用描点法可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4)在v-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所以有:‎ 考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名师点睛】对于实验器材的选取一是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二是要进行动手实验,体会每种器材的作用;考查了有关纸带处理的基本知识,平时要加强基础实验的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同时注意利用图象来解决问题.‎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6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水平路面上质量为30kg的手推车,受到60N的水平推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1.5m/s2的匀加速运动,求 ‎(1)经过3s手推车的速度;‎ ‎(2)经过4s手推车的位移;‎ ‎(3)如果撤去推力,手推车的加速度多大?‎ ‎【答案】(1)4.5m/s (2)12m (3)0.5m/s2 ‎ ‎【解析】‎ ‎【详解】(1)经过3s手推车的速度:v3=at3=1.5×3m/s=4.5m/s;‎ ‎(2)经过4s手推车的位移: ‎ ‎(3)根据牛顿定律:F-f=ma解得f=15N,‎ 则如果撤去推力,手推车的加速度:‎ ‎15.冬季已来临,正在读高一的某学生设想给家里朝北的店面房装一个门帘。如图1是他设计的门帘悬挂示意图,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相同的光滑小滑轮A、B固定在等高的水平线上AB =4cm,总长为12cm的不可伸长的细绳套在两小滑轮上,示意图中用C重块代替厚重的门帘,质量为mC =1kg。(sin37°=0.6,cos37°=0.8,g 取10m/s2)‎ ‎(1)现让门帘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1,求绳中拉力的大小;‎ ‎(2)若顾客施加水平推力F推门帘进入,简化为此时C恰好悬于B端的正下方,BC =3cm。如图2所示,求此状态下绳中拉力大小和水平推力F的大小。‎ ‎【答案】(1) (2)6.25N;5N ‎【解析】‎ ‎【详解】(1)由几何关系可知ABC为等边三角形,则根据平衡C物体竖直方向上: ‎ 解得: ‎ ‎(2) 由几何关系可知∠ACB=370;建立直角坐标系,平衡方程:‎ ‎ ‎ 解得: ‎ ‎ ‎ 解得:F=5N ‎16.如图所示,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也为m的物块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物块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A、B、C都处于静止状态.‎ ‎(1)求斜面对B的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 ‎(3)剪断B与滑轮间的细绳,B开始沿斜面加速下滑,求下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 ‎【答案】(1) mg(1﹣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 (2) Mg+mg(1﹣sinθ) (3)mgcosθ(sinθ﹣μcosθ),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 ‎(1)设斜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物块B受力如图:‎ 由平衡条件有:‎ 解得:,方向沿斜面向下;‎ ‎(2)研究B、C整体,受到重力、拉力T、地面的支持力N和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同理有:‎ ‎,解得:‎ ‎(3)研究斜面体C、受力如图:‎ 物块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设地面对斜面体C的摩擦力大小为,则:‎ 其中:,,解得:‎ 由于加速下滑时:,则地面对斜面体C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点睛:本题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研究,分析静摩擦力时,关键根据外力,确定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即可判断静摩擦力方向。‎ ‎17.图a为自动感应门,门框上沿中央安装有传感器,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某个设定值(可称为水平感应距离)时,中间两扇门分别向左右平移,当人或物体与传 感器的距离大于设定值时,门将自动关闭。图b为感应门的俯视图,A为传感器位置,虚线圆是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已知每扇门的宽度为d,最大移动速度为,若门开启时先匀加速运动而后立即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每扇门完全开启时的速度刚好为零,移动的最大距离为d,不计门及门框的厚度。‎ ‎(1)求门开启时做加速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人以的速度沿图中虚线S走向感应门,要求人到达门框时左右门同时各自移动的距离,那么设定的传感器水平感应距离应为多少?‎ ‎(3)若以(2)的感应距离设计感应门,欲搬运宽为的物体(厚度不计),并使物体中间沿虚线s垂直地匀速通过该门(如图c),物体的移动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答案】(1) (2)l=d (3) ‎ ‎【解析】‎ 试题分析:(1)作出每扇门开启过程中的速度图象,根据图象求出加速度;(2)人只要在门打开的时间内到达门框处即可安全通过,由此求出设定的传感器水平感应距离;(3)为满足宽为的物体通过门,根据题意分析门所做的运动,根据运动公式求解。‎ ‎(1)依题意每扇门开启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设门全部开启所用的时间为,由图可得 由速度时间关系得:‎ 联立解得:‎ ‎(2)要使单扇门打开,需要的时间为 人只要在t时间内到达门框处即可安全通过,所以人到门的距离为 联立解得:‎ ‎(3)依题意宽为的物体移到门框过程中,每扇门至少要移动的距离,每扇门的运动各经历两个阶段:开始以加速度a运动的距离,速度达到,所用时间为,而后又做匀减速运动,设减速时间为,门又动了的距离 由匀变速运动公式,得:‎ 解得:和(不合题意舍去)‎ 要使每扇门打开所用的时间为 故物体移动的速度不能超过 ‎【点睛】抓住本题的关键,就是会根据题意作出每扇门的速度时间图象,并且知道速度时间图象的考点,即斜率表示加速度,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最后根据题目意思分析门框的运动状态,得出门框的运动性质,由此进行列式求解。‎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