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5.37 KB
- 2021-05-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5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40
考向 实验原理和方法
[2017北京高考,21,18分]如图甲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
图甲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
在不挂重物且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
A.计时器不打点 B.计时器打点
图乙
(3)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x1、x2、x3……,如图乙所示.
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 ,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
- 11 -
图丙
(4)以v2为纵坐标,W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v2-W图象.由此图象可得v2随W变化的表达式为 .根据功与能的关系,动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v2这个因子;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 .
(5)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下面正确反映v2-W关系的是 .
A B C D
必备知识: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实验数据处理等.
关键能力:针对实验原理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解题指导: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中的合外力,认为是重物的重力,为了减少误差,必须要通过垫高木板让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从而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平衡摩擦力时还应该拖着纸带,并让打点计时器打点,因为纸带运动和打点时都会有阻力影响;试题要求从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入手,从而获知是与质量有关,将m和M作为系统研究,合力做的功W=mgx,系统动能增量ΔEk=12(m+M)v2,则有W=12(m+M)v2,即v2=2Wm+M.
考法1 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1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图中小车在1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把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 11 -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小木块、 (填测量工具名称)和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2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填下面纸带上的字母代码).
(1)为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来测量纸带上点和点之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必须使用交流电源.
(2)平衡摩擦力时,也要平衡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力.根据平衡状态的特点,拖着纸带的小车做匀速运动时即平衡了摩擦力.
(3)若木板水平放置,则未平衡摩擦力.小车速度最大的时刻,也就是加速度为零的时刻,橡皮筋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此时橡皮筋处于伸长状态,小车还未到两个铁钉的连线处,A、C、D错误,B正确.
(4)应该选用小车做匀速运动时对应的那段纸带进行测量,此时小车的速度最大,即GJ部分.
(1)刻度尺 交流 (2)D (3)B (4)GJ
1.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速运动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一样
C.可以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D.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 11 -
E.实验中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F.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G.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考法2 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处理
2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甲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 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图甲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 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传感器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 ,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 ,重复②的操作.
(2)下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v22-v1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小车与车中砝码的动能变化量Δ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小车在A、B间运动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表格中的ΔE3= ,W3=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数据记录表
次数
M/kg
|v22-v12|/(m·s-1)2
ΔE/J
F/N
W/J
1
0.500
0.760
0.190
0.400
0.200
2
0.500
1.65
0.413
0.840
0.420
- 11 -
3
0.500
2.40
ΔE3
1.220
W3
4
1.000
2.40
1.20
2.420
1.21
5
1.000
2.84
1.42
2.860
1.43
(3)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方格纸上作出ΔE-W图线.
图乙
(1)钩码所受的重力做功,小车动能增加.拉力传感器测量拉力大小,速度传感器测量小车速度.通过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改变动能的增量,从而探究外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①需测出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②将小车停在C点后释放小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减少钩码.
(2)ΔE3=12M|v22-v12|=0.5×0.500×2.40=0.600 J
W=Fs=1.220×0.500=0.610 J.
(3)根据表中数据描点作图,作图时,图线过原点,并使尽量多的点位于图线上,不在图线上的点,尽量位于图线两侧.
(1)①小车 ②然后释放小车 ③减少钩码 (2)0.600 J 0.610 J (3)如图所示
- 11 -
2. [2017江苏高考,10,8分]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小车的质量为M=200.0 g,钩码的质量为m=10.0 g,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
图1
(1)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 .
(2)挂上钩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 选择某一点为O,依次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Δx,记录在纸带上.计算打出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其中打出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v1= m/s.
图2
(3)将钩码的重力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取g=9.80 m/s2,利用W=mgΔx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利用Ek=12Mv2算出小车动能,并求出动能的变化量ΔEk.计算结果见下表.
W/10-3 J
2.45
2.92
3.35
3.81
4.26
ΔEk/10-3 J
2.31
2.73
3.12
3.61
4.00
- 11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ΔEk-W图象.
(4)实验结果表明,ΔEk总是略小于W.某同学猜想是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小于钩码重力造成的.用题中小车和钩码质量的数据可算出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F= N.
科学创新 实验拓展迁移与创新
3[四川高考]如图甲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图甲
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 运动.
②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O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 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 N,小车的质量为 0.2 kg.
图乙
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量ΔEk
- 11 -
,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4位).
O—B
O—C
O—D
O—E
O—F
W/J
0.043 2
0.057 2
0.073 4
0.091 5
ΔEk/J
0.043 0
0.057 0
0.073 4
0.090 7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Δ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③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3 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 kg(g取9.8 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3位).
①平衡摩擦力后,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等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将小车释放后,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已知拉力为0.2 N,打点F时小车的位移为0.557 5 m,所以,拉力所做的功
W=Fx=0.2×0.557 5 J=0.111 5 J
打下F点时小车的速度
vF=xEGtEG=(66.77-45.75)×0.01m2×0.1s=1.051 m/s
所以小车动能的变化量ΔEk=12mvF2=0.110 5 J.
③对于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Fm=1 m/s2
对于托盘以及砝码,有m'g-F=m'a
即m'=Fg-a=0.023 kg
所以,托盘中砝码的质量为(23.0-7.7)×10-3 kg≈0.015 kg .
①匀速直线(或匀速) ②0.111 5 0.110 5 ③0.015
3.[2020福建三明高三第二阶段考试]为了“探究动能改变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把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把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细绳与质量为m的带夹子的重锤跨过定滑轮相连,重锤后连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 11 -
第二步:如图乙所示,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从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打下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Δt,则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运动的速度vB= .
(2)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要测出某一过程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还必须测出这一过程中滑块 (写出物理量名称及符号,只写一个物理量),合外力对滑块做功的表达式W合= .
(3)算出打下A、B、C、D、E点时合外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以及滑块的速度v,以v2为纵轴、W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作出v2-W图象,可知该图象是一条 ,根据图象还可求得 .
考点5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1)B (2) A B (3)mgx2 x3-x12T (4)v2=kW,k=(4.5~5.0) m2·s-2·J-1 质量 (5)A
- 11 -
解析:(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源,故选B.(2)实验中,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时,应先不挂重物,把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在小车后面挂上纸带,接通电源,在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则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3)实验中,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F大小为mg,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Fx2= mgx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vB=xAC2T=x3-x12T.(4)由题图丙可知,v2=kW,斜率k=v2W,其单位为m2·s-2·J-1.又1 J=1 N·m, 1 N=1 kg·m·s-2,故1 J=1 kg· m2·s-2,故J-1=kg-1· m-2·s2,因此斜率k=v2W的单位为1kg,故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质量.(5)假设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对由小车和重物组成的系统,其动能增加量为ΔEk=(m+M)v22,考虑到我们按重力做功W=mgx ,有ΔEk=(M+m)v22=W,即v2=2M+mW,故v2-W的图象斜率k=2M+m,保持不变,故选项A正确.
1.ABCF 适当垫高木板左端,当小车匀速运动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实验中要求橡皮筋规格相同,拉伸长度相同,即每根橡皮筋做功相等,所以只需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就可以改变做功的数值,实验时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当橡皮筋松驰时,即小车加速结束时,小车做匀速运动,此时速度即为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
2.(1)小车做匀速运动 (2)0.228 (3)见解析图 (4)0.093
解析:(1)挂钩码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表明此时已消除了摩擦力的影响.
(2)打出计数点1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1=xO22T=0.228 m/s.
(3)根据题表格中的数据作出ΔEk-W图象如图所示.
(4)对小车、钩码分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可解得,a=mgM+m,则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F=MmgM+m=0.2×0.01×9.80.2+0.01 N≈0.093 N.
3.(1)x3-x12Δt (2)下滑的位移x mgx (3)过原点的直线 滑块的质量M
- 11 -
解析:(1)由打出的纸带可知B点的速度vB=x3-x12Δt.
(2)设长木板的倾角为θ,滑块与长木板间摩擦力为f,当滑块向下匀速运动时,有Mgsin θ=f+mg;当滑块向下加速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F合=Mgsin θ-f=mg.由功的定义式可知还需要知道滑块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移x,故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W合=mgx.
(3)根据W合=ΔEk=12Mv2可知v2-W图象应该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直线的斜率k=2M可求M.
- 11 -
相关文档
- 高中物理选修3-1:第1章第6节时同步2021-05-227页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2-1实验:探2021-05-225页
- 高中物理 第三章 原子核与放射性近2021-05-2232页
-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12021-05-226页
- 高中物理选修3-1:第2章第4节时同步2021-05-225页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物理第一章2021-05-228页
- (暑期辅导专用)2020年初高中物理衔接2021-05-2211页
- 2020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021-05-2210页
- 北京市高中物理 恒定电流 01 电源2021-05-223页
- 高中物理第一章抛体运动32021-05-2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