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 MB
- 2021-05-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考点一 理想变压器
►
基础梳理
◄
1
.
主要作用:改变交流电的电压
2
.主要构造:由原线圈
(
初级线圈
)
、副线圈
(
次级线圈
)
和闭合铁芯组成
3
.工作原理:电磁感应
(
互感现象
)
(2)
功率关系
P
入
=
P
出
或
I
1
U
1
=
I
2
U
2
+
I
3
U
3
+
…
+
I
n
U
n
(3)
电流关系
I
1
n
1
=
I
2
n
2
+
I
3
n
3
+
…
+
I
n
n
n
,当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I
1
n
1
=
I
2
n
2
►
疑难详析
◄
任意线圈两端的电压与线圈本身的匝数成正比
理想变压器各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不仅适用于原、副线圈各有一个的情况,而且适用于多个副线圈的情况,这是因为理想变压器的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芯内,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是相同的,因而每匝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同,每组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匝数成正比.在线圈内阻不计的情况下,线圈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动势,故每组线圈两端的电压都与匝数成正比.
当然,以上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
“
回
”
字形变压器铁芯上的情景.如果是
“
日
”
字形铁芯,因穿过各匝线圈的磁通量不一定变化相同,所以结论不再成立.
►
深化拓展
◄
理想变压器中的决定因素
1
.输入电压
U
1
决定输出电压
U
2
→
输出电压
U
2
=
U
1
,与负载电阻的情况无关;
2
.输出功率
P
出
决定输入功率
P
入
→输入功率随输出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理想变压器中始终保持
P
入
=
P
出
;
3
.输出电流
I
2
决定输入电流
I
1
→
当输入电压一定时,输出电压一定,输出电流随负载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由功率关系可理解电流的确定关系.
考点二 远距离输电问题
►
基础梳理
◄
1
.
目的:输送电能
2
.关键:减少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
P
耗
=
I
2
R
线
3
.措施:
(1)
减少输电线的电阻
R
线
,例如加大导线的横截面积、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做导线;
(2)
提高输电电压,减小输电电流.
图
1
4
.常用关系:如果发电站的输出功率为
P
,输出电压为
U
,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为
P
′
,用户得到的电压为
U
′
,如图
1
所示,则有关系式:
(1)
输出电流
(2)
输电线损失的电压
U
线
=
U
-
U
′
=
IR
线
(3)
输电线损失的电功率
P
损
=
P
-
P
′
=
I
2
R
线
=
5
.过程示意:如图
2
所示,从发电到用户有以下定量关系
(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
)
:
图
2
(1)
P
1
=
P
2
,
P
3
=
P
4
,
P
2
-
P
3
=
P
损
►
疑难详析
◄
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措施
1
.可靠:保证供电线路正常工作;
2
.保质:保证供电质量,要求电压和频率稳定;
3
.经济:线路建设和运行的费用较低,能耗少、电价低;
4
.措施:由电损公式
P
损
=
I
2
R
线
进行分析,针对措施主要有两种.
(1)
减小输电线的电阻
R
线
,由电阻定律
R
线
=
得
①减小输电线的长度
L
→
由于输电距离一定,实际中不可行;
②减小输电线电阻率
ρ
→
目前一般用电阻率较小的铜作导线材料;
③增大导线横截面积
S
→
这要多耗费金属材料而增加成本,同时给输电线的架设带来很大困难.
(2)
减小输电电流
I
,由功率公式变形得
I
=
P
/
U
①
减小输送功率
P
→
实际中不能以减少用户的电能需要来达到减少损耗的目的;
②提高输电电压
U
→
输送功率
P
一定时,输电电压
U
越高,输电的电流
I
越小,输电线损失的电功率
P
损
=
I
2
R
线
= 越小.分析可见,当输送的功率一定、输电线电阻一定时,输电电压提高为原来的
n
倍,输电线的电流减为原来的 ,输电线损耗的电功率减为原来的
.
实际中这是最为可行有效的措施.
►
深化拓展
◄
输电线损失电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任何输电线都有电阻,因此当电能通过输电线送向远方时,电流通过输电线,输电线因有电阻而发热,从而损失电功率.设输电电流为
I
、输电线电阻为
R
线
,则输电线的功率损失为
P
损
=
I
2
R
线
=
如果想从
的角度来研究输电线的功率损耗,则
U
线
=
IR
线
=
U
2
-
U
3
,由于该式较繁琐且容易出错,所以计算输电线的功率损耗时一般不用该公式.
题型一 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的应用
[
例
1]
一台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
2200
匝,副线圈
440
匝,并接一个
100 Ω
的负载电阻,如图
3
所示.
图
3
(1)
当原线圈接在
44 V
直流电源上时,电压表示数为多少?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2)
当原线圈接在
220 V
交变电源上时,电压表示数为多少?电流表示数为多少?此时输入功率为多大?变压器效率为多大
(
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
[
分析
]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互感现象,只能改变交变电流和电压,对于直流电不能改变,对理想变压器有
P
1
=
P
2,
I
1
n
1
=
I
2
n
2
.
[
解析
]
(1)
原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时,由于原线圈中的电流恒定,所以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副线圈两端不产生感应电动势,故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示数也为零.
P
入
=
P
出
=
I
2
U
2
=
0.44
×
44 W
=
19.36 W
,
效率
η
=
100%.
[
答案
]
(1)0
0
(2)44 V
0.44 A
19.36 W
100%
题后反思:
理想变压器无能量损失,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与用电器的电阻及变压器有无其它副线圈无关.
(2009
·
四川高考
)
如图
4
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0∶1
,
R
1
=
20 Ω
,
R
2
=
30 Ω
,
C
为电容器.已知通过
R
1
的正弦交流电如图
4
乙所示,则
(
)
图
4
A
.交流电的频率为
0.02 Hz
B
.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
C
.电阻
R
2
的电功率约为
6.67 W
D
.通过
R
3
的电流始终为零
答案:
C
题型二 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
例
2]
如图
5
所示,理想变压器输入端
PQ
接稳定的交流电源,通过单刀双掷开关
S
可改变变压器初级线圈匝数
(
图中电压表及电流表皆为理想电表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5
A
.当滑片
c
向
b
端移动时,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
B
.当滑片
c
向
a
端移动时,电流表
A
1
的示数将减小,电压表
V
的示数不变
C
.当滑片
c
向
b
端移动时,电流表
A
2
的示数将变大,电压表
V
的示数也变大
D
.滑片
c
不动,将开关
S
由
1
掷向
2
时,三个电表
A
1
、
A
2
、
V
的示数都变大
[
答案
]
D
题后反思:
关于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问题一般有两种类型:
(1)
负载电阻不变,原副线圈的电压
U
1
、
U
2
,电流
I
1
、
I
2
,功率
P
1
、
P
2
随匝数比变化而变化.
(2)
匝数比不变,原副线圈的电压
U
1
、
U
2
,电流
I
1
、
I
2
,功率
P
1
、
P
2
随负载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无论哪种情况,处理此类问题的关键都是要分清变量和不变量,弄清理想变压器中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
U
2
由
U
1
和匝数比决定;
I
2
由
U
2
和负载电阻决定;
I
1
由
I
2
和匝数比决定.
如图
6
所示,变压器初级线圈接电压一定的交流电,在下列措施中能使电流表示数变小的是
(
)
A
.只将
S
1
从
2
拨向
1
B
.只将
S
2
从
4
拨向
3
C
.只将
S
3
从闭合改为断开
D
.只将变阻器
R
3
的滑动触头上移
图
6
答案:
BCD
题型三 电能的输送
[
例
3]
某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P
=
100 kW
,发电机端电压
U
=
250 V
,向远处送电的输电线的总电阻
R
=
8 Ω.
要使传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不超过输送功率的
5%
,用户得到的电压又正好是
220 V
,那么:
(1)
应该怎样安装变压器?画出输电线路的示意图.
(2)
求出所用的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
解析
]
(1)
只要安装一台升压变压器和一台降压变压器,输电线路示意图如图
7
所示:
图
7
输电线路上损失电压
U
损
=
IR
=
25×8 V
=
200 V
,
降压变压器原线圈
n
3
两端电压
U
3
=
U
2
-
U
损
=
(4000
-
200) V
=
3800 V
,
用户在副线圈
n
4
两端得到电压
U
4
=
220 V
,
即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16
;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90
∶
11.
[
答案
]
(1)
如图
7
所示
(2)
升压
1∶16
;降压
190∶11
题后反思:
求解远距离输电的关键是:
(1)
熟悉
“
交流发电机
→
升压变压器
→
输电线
→
降压变压器
→
用户
”
这一过程,并画出这一过程的示意图,把需要的物理量都标在图中的相应位置上.
(2)
利用逆算法解决电能的输送问题时往往比较方便,方法是先从负载的功率算起,一直倒推到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端.
如图
8
所示,交流发电机电动势的有效值
ε
=
20 V
,内阻不计,它通过一个
R
=
6 Ω
的指示灯连接变压器.变压器输出端并联
24
只彩色小灯泡,每只灯泡都是
“
6 V 0.25 W
”
,灯泡都正常发光,导线电阻不计.求:
图
8
(1)
降压变压器初级、次级线圈匝数比;
(2)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解析:
(1)
彩色小灯额定电流
I
L
=
P
/
U
=
1/24 A
,次级线圈总电流
I
2
=
24
I
L
=
1 A
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
I
1
U
1
=
I
2
U
2
=
6 W
,变压器原线圈电路中,利用欧姆定律可得
ε
=
U
1
+
I
1
R
= +
6
I
1
,代入
ε
值解得
I
1
=
1/3 A(
I
1
=
3 A
应舍去,据题意知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则
I
1
<
I
2
)
,所以
n
1
/
n
2
=
I
2
/
I
1
=
3/1
(2)
发电机输出功率
P
=
I
1
ε
≈6.67 W
[
答案
]
(1)3
∶
1
(2)6.67 W
1
.如图
9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4∶ 1
,原线圈接入一电压为
U
=
U
0
sin
ωt
的交流电源,副线圈接一个
R
=
27.5 Ω
的负载电阻.若
U
0
=
220 V
,
ω
=
100
π
rad/s
,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
图
9
答案:
AC
2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
1
∶
n
2
=
11∶5
,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
u
如图
10
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
10 Ω
的电阻,则
(
)
A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
20 A
B
.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
C
.经过
1
分钟电阻发出的热量是
6×10
3
J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1×10
3
W
图
10
答案:
D
3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保持不变,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
R
.
设原线圈的电流为
I
1
,输入功率为
P
1
,副线圈的电流为
I
2
,输出功率为
P
2
.
当
R
增大时
(
)
A
.
I
1
减小,
P
1
增大
B
.
I
1
减小,
P
1
减小
C
.
I
2
增大,
P
2
减小
D
.
I
2
增大,
P
2
增大
解析:
理想变压器
(
副线圈上电压不变
)
当负载电阻
R
增大时电流
I
2
减小,由
P
2
=
U
2
I
2
可知,功率
P
2
也减小,所以
B
正确.
答案:
B
4
.如图
11
,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
R
1
、
R
2
、
R
3
和
R
4
均为固定电阻,开关
S
是闭合的
.
为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
U
1
和
U
2
; 和
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为
I
1
、
I
2
和
I
3
.
现断开
S
,
U
1
数值不变,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
.
U
2
变小、
I
3
变小
B
.
U
2
不变,
I
3
变大
C
.
I
1
变小、
I
2
变小
D
.
I
1
变大、
I
2
变大
图
11
答案:
BC
5
.
(2009
·
山东高考
)
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下图
12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
200 V
,输电线总电阻为
r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n
1
、
n
2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n
3
、
n
4
(
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
.要使额定电压为
220 V
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则
(
)
图
12
C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D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远距离输电和变压器工作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的物理规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输电线上有电阻,所以考虑到电压损失,则有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根据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之比的关系,可知要让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有
A
对,
B
、
C
错;考虑到输电线上也有电功率的损失,可知
D
也正确.
答案: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