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8.00 KB
  • 2021-05-24 发布

安徽省巢湖市2020学年高二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省巢湖市2020学年高二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 一、选择题(1-8为单选,9-11多选。共44分)‎ ‎1.关于电源的电动势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电动势E的大小与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的大小成正比,与移动电荷量q的大小成反比 ‎②电动势E由电源本身决定,跟电源的体积和外电路均无关 ‎③电动势E的单位与电势、电势差的单位都是伏特.其三者本质一样的.‎ ‎④电动势E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A. 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 ‎2.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为v,若导线均匀拉长,使其半径变为原来的,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则( )‎ A.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B.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C.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3.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R1的阻值和电源内阻r相等.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 )‎ A. 电压表读数减小 B. 电流表读数减小 C. 电源的输出功率逐渐减小 D. 质点P将向上运动 ‎4.如图,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组成,‎ ‎(1)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2)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3)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4)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和(3) B. (1)和(4)‎ C. (2)和(3) D. (2)和(4)‎ ‎5.如图甲所示,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且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由点A运动到点B,所经位置的电势随距A点的距离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EB B. 电子在A、B两点的速度vA<vB C. A、B两点的电势φA>φB D. 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EPA<EPB ‎6.如图所示为两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若把这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正常工作时它们的电阻值及发热功率之比是( )‎ A. R1︰R2=1︰4 P1︰P2=2︰1‎ B. R1︰R2=1︰4 P1︰P2=4︰1‎ C. R1︰R2=1︰2 P1︰P2=4︰1‎ D. R1︰R2=1︰2 P1︰P2=2︰1‎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平行板电容器的两块金属板正对水平放置,B为两极板间一固定点,R为光敏电阻(光照越强电阻越小).图中滑动变阻器R1‎ 的滑动触头P在a端时,闭合开关K,稳定后电流表A和电压表V的示数分别为I和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此时仅将R1的滑动触头P向b端移动,则平行板电容器的带电量将减小 B. 若此时仅将电容器下极板下移,则图中B点电势将降低 C. 若此时仅用更强的光照射R,则I增大,U增大,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大 D. 若此时仅用更强的光照射R,则U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变化量的绝对值之比不变 ‎8.如图所示,、、、为一粗糙绝缘水平面上的四个点,一电荷量为的负点电荷固定在点,现有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带负电小金属块(可视为质点),从点静止沿它们的连线向右运动,到点时速度最大,其大小为,小金属块最后停止在点.已知小金属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间的距离为,静电力常量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在点电荷一形成的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B. 在小金属块由向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 间的距离为 D. 从到的过程中,小金属块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势能 ‎9.如图(a)电路,当变阻器的滑动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两电压表的 示数随电流的变化情况如图(b)U-I图像中的AC、BC两直线所示,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动势为E=8V B. 电源内阻r=3Ω C. 定值电阻R0=1Ω D. 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为4W ‎10.在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8J,在M点的动能为6J,不计空气的阻力。则()‎ A.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2‎ B.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3‎ C.小球落到B点时的动能为32J D.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最小动能为6J ‎11.一对平行金属板长为L,两板间距为d,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平行板左侧以速度v0沿两板的中线不断进入平行板之间,两板间所加交变电压uAB如图所示,交变电压的周期,已知所有电子都能穿过平行板,且最大偏距的粒子刚好从极板的边缘飞出,不计重力作用,则( )‎ A. t=0时刻进入电场的电子,离开电场时动能最大 B.所有电子都从右侧的同一点离开电场 C.所有电子离开电场时速度都是v0‎ D.t=时刻进入电场的电子,在两板间运动时最大侧位移为 二、实验题 ‎12(8分).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某个灯泡的 I- U图线.‎ ‎(1)(1分)实验时,应选用下图中的     (甲或乙)图来完成实验,.‎ ‎(2)(2分)按你选定的原理图把以下实物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用实线连接成实物电路图.‎ ‎(3)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表所示的几组U和I的数据:‎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I/A ‎0.020‎ ‎0.060‎ ‎0.100‎ ‎0.140‎ ‎0.170‎ ‎0.190‎ ‎0.200‎ ‎0.205‎ ‎① (2分)在下图中画出I-U图象.‎ ‎​② (1分)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电压逐渐增大时,小灯泡电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③ (2分)这表明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______;是           (选填“线性”或“非线性”)元件 ‎13(12分).为了测量一精密金属丝的电阻率:‎ Ⅰ.先用多用电表×1Ω挡粗测其电阻为Ω,然后用游标卡尺测其长度是mm,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直径为mm.‎ Ⅱ.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进一步测其电阻,除待测金属丝外,实验室还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 A.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 B.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为75kΩ)‎ C.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为0.2Ω)‎ D.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约为1Ω)‎ E.滑动变阻器R1(0~15Ω,0.6A)‎ F.滑动变阻器R2(0~2 000Ω,0.1A)‎ G.输出电压为3V的直流稳压电源E H.电阻箱 I.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测多组实验数据,则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填代号).请在虚线框内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并将图5的实物连线.但用该电路电阻的测量值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金属丝直径为D,长度为L,所测电压为U,电流为I,写出计算电阻率.‎ 三、计算题 ‎14(8分).如图所示,R1=5Ω,R2=8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0.10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电流表内阻不计)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S断开情况下,电源的输出功率.‎ ‎15(9分).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25V,内阻r=1Ω,当接入固定电阻R=5Ω时,电路中标有“3V 6W”的灯泡L和内阻r′=0.5Ω的小型直流电动机均恰能正常工作,求:‎ ‎(1)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3)电源的效率.‎ ‎16(9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6.3V,内阻为r=0.5Ω,外电阻R1=2Ω,R2=3Ω,滑动变阻器R3=5Ω;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从a滑到b的过程中,求:‎ ‎(1)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的最大值;‎ ‎(2)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17(10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E=28 V,内阻r=2 Ω,电阻R1=12 Ω,R2=R4=4 Ω,R3=8 Ω,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 pF,虚线到两极板的距离相等,极板长L=0.20 m,两极板的间距d=1.0×10-2 m.‎ ‎(1)若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将其闭合后,流过R4的电荷量为多少?‎ ‎(2)若开关S断开时,有一个带电微粒沿虚线方向以v0=2.0 m/s的初速度射入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带电微粒刚好沿虚线匀速运动,问:当开关S闭合后,此带电微粒以相同的初速度沿虚线方向射入两极板间,能否从极板间射出?(要求写出计算和分析过程,g取10m/s2)‎ 高二物理(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11×4分=4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B A B B D D C AD BC CD 二、实验题(20分)‎ ‎ 12.(1);(2)见下图;(3)①见下图 ‎②‎ ‎③;‎ ‎13. Ⅰ.;;‎ Ⅱ.;;‎ 三、计算题(14题8分,15题9分,16题9分,17题10分,计36分)‎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