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9.00 KB
- 2021-05-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物理(一)
一、选择题
1.美国航天局“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历时7个月于2018年11月美国东部时间26日14时54分许(北京时间27日3时54分许)在火星成功着陆,执行人类首次探究火星“内心深处”的任务。美国航天局的直播画面显示,“洞察”号于26日14时47分许进入火星大气层,约7分钟完成了进入、下降和着陆,顺利降落在火星艾利希平原。下面有关“洞察”号无人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洞察”号从地球到火星的位移大小就是其运行轨迹的长度
B. “26日14时47分许”指的是时间间隔
C. 研究“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过程的姿态时,不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D. “洞察”号从地球飞到火星的时间决定于“洞察”号的最大瞬时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洞察”号从地球到火星做曲线运动,位移大小和其运行轨迹的长度不相等,故A错误。
B.“26日14时47分许”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
C.研究“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过程的姿态时,不可以将其看成质点,故C正确。
D.“洞察”号从地球飞到火星的时间决定于“洞察”号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2.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4 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
B. 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C. 两车相遇两次
D. 乙车的速度不断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车的x-t图象虽为曲线,但这不是运动轨迹,乙做的是反方向的直线运动;A错误。
B、由题图可知,甲车在前6 s内做的是反方向的匀速运动,以后处于静止状态;B错误。
C、在x-t图象中,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车相遇,故两车相遇两次;C正确。
D、乙车图象的倾斜程度逐渐增大,说明其速度逐渐增大;D错误。
故选C。
【点睛】对于位移时间图象,关键抓住斜率等于速度,交点表示两车相遇,来分析两车的运动情况.
3.“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车让行。”一辆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随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在最后2s内的位移为4m,则汽车距斑马线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汽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汽车在最后2s内的位移为4m得:,解得:,故汽车的刹车位移为: ,故ABC错误,D正确;
4.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小盒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连接a的一段细绳竖直,a连接在竖直固定在地面的弹簧上。现向盒内缓慢加入适量砂粒,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对b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B. 地面对c的支持力可能增大
C. 地面对c的摩擦力可能不变
D. 弹簧的弹力可能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盒子a受重力、拉力和弹簧的支持力而平衡,随着沙子质量的增加;由于不知道b的重力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与细线拉力的大小关系,故不能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可能增加、可能减小,有可能先减小后增大,故A正确;对a分析可知,a处于静止状态,加入适量砂粒后重力变大,弹簧弹力不变,绳子的张力变大;对b与c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故地面对c的支持力一定减小,摩擦力一定变大,故BCD错误。
5.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个木块P和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P、Q接面的频角为θ,现在Q上加一水平推力F,使P、Q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木块所受合力向左
B. 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 P、Q之间可能光滑
D. 若突然撤去F后,P、Q依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匀速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P、Q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匀速运动,可知P木块所受合力为零,选项A错误;以P、Q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故地面对Q的支持力 FN=2mg,水平方向F=f=μFN,解得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B正确;P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但P的合力为0,则必然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选项C错误;若突然撤去F后,因地面对Q有摩擦力作用,可知P、Q不可能一起向左匀速运动,故D错误。
6.如图所示,山坡上两相邻高压塔A、B之间架有匀质粗铜线,平衡时铜线呈弧形下垂,最低点在C,已知弧线BC的长度是AC的3倍,而左塔B处铜线切线与竖直方向成β=30°角。问右塔A处铜线切线与竖直方向成角α应为( )
A. 30° B. 45° C. 60° D. 75°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AB两端绳上拉力分别为FA、FB,铜线质量为m,在水平方向,ABC整体受力平衡,有:
FAsinα=FBsinβ;
在竖直方向,BC段受力平衡,有:FBcosβ=mg;(AC段对C端的力方向水平向右);
在竖直方向,AC段受力平衡,有:FAcosα=mg;
联立解得:tanα=3tanβ
所以,α=60°,故ABD错误,C正确。
7.某厂家为了测试新款汽车的性能,将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并排停在检测场平直跑道上,t=0时刻将两车同时启动,通过车上的速度传感器描绘出了两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线,图象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s2>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刻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B. t1时刻甲车在前,t2时刻乙车在前
C. 0-t2时间内两车可能相遇2次
D. 0-t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t1时刻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故A错误;
B项:由S2>S1,可知,t1时刻乙车在前,t2时刻甲车在前,故B错误;
C项:0-t2的时间内,两车相遇的时刻在t1时刻后,t2时刻前,故两车仅能相遇1次,故C错误;
D项:0-t2的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所用时间相等,则0-t2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8.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体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沿着斜面体匀速下滑,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物块运动到最低点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与斜面体间的弹力不变
B. 物块与斜面体间的摩擦力增大
C. 斜面体与地面间的弹力不变
D. 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始终为0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设斜面的倾角为α,不加推力F时,滑块匀速下滑,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支持力N=mgcosα,摩擦力f=mgsinα,故动摩擦因数μ=f/N=tanα;
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后,支持力N′=mgcosα+Fsinα,变大;滑动摩擦力f′=μN′,也变大;故A错误,B正确;
CD、不加推力F时,根据平衡条件,滑块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故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下,故斜面体相对地面没有滑动趋势,故斜面体不受摩擦力;
加上水平推力后,滑块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压力同比例增加,其合力方向依旧是竖直向上(大小变大,方向不变);同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依旧是竖直向下(大小变大,方向不变),故斜面体相对地面仍然没有滑动趋势,故斜面体仍然不受摩擦力,但对地压力变大了;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9.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
A. 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8 m/s
B. 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 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 m
D. 小球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知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根据自由落体公式有:,其中t1 = 5s,t2 = 4s,解得g =4m/s2,所以2s末的速度v =gt =8m/s,故A正确。
B、第5s内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小球在第2s内的位移,故C错误。
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注意星球上重力加速度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不同。
10.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 时并排行驶,则( )
A. 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答案】BD
【解析】
【详解】AC.根据“面积”大小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1s-3s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s时也并排行驶,故AC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甲的加速度
乙的加速度
0-1s,甲的位移
x甲=a甲t2=×10×12 m =5m
乙的位移
x乙=v0t+a乙t2=10×1+×5×12 m =12.5m
△x=x乙−x甲=12.5 m −5 m =7.5m
即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故B正确;
D.1s末甲车的速度为:
v=a甲t=10×1 m/s =10m/s
1-3s甲车的位移为:
x=vt’+a甲t’2=10×2 m +×10×22 m =40m
即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故D正确。
11.将一个半球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光滑小孔,上端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柔软光滑的轻绳绕过滑轮,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m2悬于空中)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此时m1与半球的球心O的连线与水平线成37°角(sin37°=0.6,cos37°=0.8),m1与半球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并假设m1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的前提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不同时,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也不同
B. 半球体对m1的支持力m2随的变化而变化
C. 随着m2质量逐渐增大,m1所受半球体的摩擦力一定逐渐增大
D. 当<≤2时,半球体对m1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半球体m1、m2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A.只受重力和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相对地面并无运动趋势,故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
B.对m1受力分析,如图将重力正交分解,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到y方向:N﹣m1gcos53°=0,只要m1与半球的球心O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不变,N就不变,故B错误;
C.据题意得知:T=m2g,解得=,当>时,m1gsin53°=T+f,其中T=m2g,f随着m2质量的逐渐增大而逐渐减小,故C错误;
D.当>时,有T=m2g<m1gsin53°,即拉力小于重力的下滑分量,m1有下滑趋势,摩擦力沿切线向上,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m2g+μm1gcos53°=m1gsin53°,解得=,因而当<≤2时,半球体对m1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上,故D正确。
12.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原地纵跳摸高训练。已知质量m=50 kg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10m,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90m的高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 m/s2 。则( )
A. 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B. 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比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大
C. 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960N
D. 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1.05s
【答案】AD
【解析】
【详解】AC、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可知;在起跳过程中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所以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解得,对运动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地面的压力为1560N,故选项A正确,C错误;
B、在起跳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故选项B错误;
D、起跳过程运动的时间,起跳后运动的时间,故运动的总时间,故选项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甲所示,一条质量和厚度不计的纸带缠绕在固定于架子上的定滑轮上,纸带的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将重物由静止释放,滑轮将在纸带带动下转动。假设纸带和滑轮不打滑,为了分析滑轮转动时角速度的变化情况,释放重物前将纸带先穿过一电火花计时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如图乙所示,通过研究纸带的运动情况得到滑轮角速度的变化情况。下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取中间的一段,在这一段上取了7个计数点A、B、C、D、E、F、G,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有画出,其中:x1=8.05 cm、x2=10.34 cm、x3=12.62 cm、x4=14.92 cm、x5=17.19 cm、x6=19.47cm。
(1)根据上面数据,可以求出D点的速度vD=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测出滑轮半径等于3.00 cm,则打下D点时滑轮的角速度为______rad/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题中所给数据求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1.38 (2). 46.0 (3). 2.29
【解析】
【详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D点的瞬时速度:。
(2)由v=ωr,则D时刻的角速度: 。
(3)根据 可知
14.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 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根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传感器的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
F1/N
1.001
0.580
…
1.002
…
F2/N
-0.868
-0.291
…
0.865
…
θ
30°
60°
…
150°
…
(1)根据表格数据,A传感器对应的是力_______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_kg(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当θ=90°时,两个压力传感器的读数分别为F1=________,F2=__________
(3)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对此操作说明正确的是( )
A.因为事先忘记调零 B.何时调零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 D.可以完全消除实验的误差
【答案】 (1). ; (2). 0.05; (3). C;
【解析】
【分析】
(1)绳子只能提供拉力,即可知道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可以对结点O进行受力分析,由竖直方向平衡条件解出m;(2)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是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
【详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F1都是正值,传感器受到的都是拉力,因绳子只能提供拉力,故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F1.对结点O受力分析有:,解得:m=0.05kg;(2)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题意灵活选取研究对象,然后再进行受力分析,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5.滑水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研究发现,在进行滑水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FN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2,其中v为滑板运动的速率(水可视为静止)。某次滑水运动,如图所示,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m,在水平牵引力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为θ时,滑板和人做匀速直线运动 (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此时:
(1)水平牵引力有多大?
(2)滑板前进的速度有多大?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对滑板和人整体受力分析,然后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2)根据平衡条件求出支持力后,根据题中的支持力和速度关系公式求解滑板的速率.
【详解】(1)把人和滑板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水平方向上:
竖直方向上:
解得:
(2) 匀速直线运动时有:
解得:
【点睛】本题关键是对物体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各个力后,再根据题意求解速度.
16.如图所示,半圆柱体A、光滑圆柱体B及长方体木块C放在水平地面上,B与A、C刚好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推力推C,使其缓慢移动,直到B恰好运动到A
的顶端,在此过程中A始终保持静止,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A、B的半径均为R,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B刚离开地面时,C对B的弹力大小;
(2)当A、B圆心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时,地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
(3)C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水平推力的最大值。
【答案】(1);(2)2mg;(3)。
【解析】
【详解】(1)B刚离开地面时,B受到重力mg、C对B的弹力F和A对B的支持力N,如图所示:
则有:F=mgcotθ;…………①
当B刚离开地面时,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sinθ =,
解得:θ=30°
代入公式①可得则此时
(2)当圆柱体B下端离地以后,以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有:
FN﹣2mg=0
则地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2mg;
(3)由(1)知,B对C的弹力F=mgcotθ,θ越大,F越大。
由题可得,当B刚离开地面时,B对C的弹力最大,
对C进行受力分析可得,水平推力的最大值:
Fm=F+μmg=mg。
17.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s=6m,从此刻开始计时,乙车做初速度大小为12m/s加速度大小为1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甲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0-6s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一部分,6-12s是直线,两部分平滑相连),
求:(1)甲车在开始计时时刻速度v0和加速度a
(2)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两车何时相遇?
【答案】(1)16m/s 2m/s2 (2) 2s 6s 10s相遇三次
【解析】
【详解】(1)因开始阶段s-t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可知甲车做匀减速运动;由,由图像可知:t=6s时,s=60m,则60=6v0 -×a×36;6s末的速度;则由v6=v0-at可得4=v0-6a;联立解得 v0=16m/s;a=2m/s2
(2)若甲车在减速阶段相遇,则:,带入数据解得:t1=2s; t2=6s;则t1=2s时甲超过乙相遇一次,t2=6s时刻乙超过甲第二次相遇;因以后甲以速度v甲=4m/s做匀速运动,乙此时以v乙=12-6×1=6m/s的初速度做减速运动,则相遇时满足: 解得t=4s,即在10s时刻两车第三次相遇.
18.滑雪是冬季很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AB为长度x1=80m倾角为θ的雪面,BC为长度x2=15m的水平雪面,质量m=50kg的游客从A
点由静止开始加速直线下滑,通过滑板与雪杖可以改变加速度的大小,滑到BC水平雪面之后匀减速直线滑行,为了安全,整个赛道限速16m/s,且滑到雪道终点C点的速度必须不大于1m/s。设游客经过B点时,没有机械能损失,游客可看做质点,已知g=10m/s2.求:
(1)若游客以最大安全速度通过B点,游客在BC段受到的阻力至少多大;
(2)若游客从静止开始以a1=3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24m之后,游客担心会超过安全速度,立即采取措施改变加速度,接着以加速度a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游客通过B点刚好不超速,求a2的大小;
(3)若游客在AB雪面上运动最大加速度a3=2m/s3,求游客从A到B的最短时间。
【答案】(1)425N;(2)1m/s2;(3)9s。
【解析】
【详解】(1)游客从B运动到C的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2ax2=vC2﹣vm2。
可得 a=8.5m/s2。
阻力 f=ma=50×8.5N=425N
(2)游客以加速度a1匀加速过程,有 v12=2a1x1′
以加速度a2匀加速过程,有vm2﹣v12=2a2(x1﹣x1′)
解得 a2=1m/s2。
(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t18s
此过程位移△x
匀速运动的时间t2
游客从A到B的最短时间 tmin=t1+t2。
解得 tmin=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