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2.50 KB
- 2021-05-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0.25m/s,向右 B. 0.25m/s,向左 C. 1m/s,向右 D. 1m/s,向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线可知0-3s内的位移为,方向为正方向;3-8s内的位移为,方向为负方向;0-8s内的位移为,0-8s内的平均速度为,负号表示方向是向左的.
A. 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0.25m/s,向右,与分析不一致,故A错误;
B. 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0.25m/s,向左,与分析相一致,故B正确;
C. 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1m/s,向右,与分析不一致,故C错误;
D. 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1m/s,向左,与分析不一致,故D错误.
2.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设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后半程和前半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由平均速度定义:指某段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因为位移相等,由,可得平均速度之比为:,故A正确, BCD错误.
3.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所以汽车在减速阶段的位移 根据 可解得: 故C对;ABD错;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2s时的瞬时速度等于0-4s内的平均速度:,5s时的瞬时速度等于4-6s内的平均速度:,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2+1s=3s,根据加速度定义可得:,故B正确,ACD错误.
5.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
A. 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 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 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 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始终与瓶子所受重力平衡,所以摩擦力不变.综上分析ACD错误,B正确。
6.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是( )
A. 0 B. mg C. mg D. 2mg
【答案】A
【解析】
【详解】先对4块木板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4mg和两侧墙壁对木块向上的静摩擦力2f,根据平衡条件,有: 2f=4mg;解得:f=2mg,即墙壁对木板的静摩擦力为2mg;再对木板3、4整体分析,受重力2mg,墙壁对其向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2mg,设2对3、4的静摩擦力为f′,向上,根据平衡条件,有: f′ f=2mg,故f′=2mg-f=0.故A正确,BCD错误.
7.跳伞运动员以5 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 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g取10 m/s2)( )
A. 2 s B. s C. 1 s D. (2-) s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设扣子下落时间为,则由解得(或舍去)
运动员下落时间,所以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
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1s内的位移是5m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答案】D
【解析】
第1s内的位移只需将t=1代入即可求出x=6m,A错误;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B错;由题给解析式可以求得加速度为a=2m/s2,C错;由加速的定义可知D选项正确
9.如下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将起始状态两木块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可得下方弹簧的弹力,则起始时,下方弹簧的压缩量.待上面木块离开弹簧时,上方弹簧弹力为零,对下面木块受力分析,可得下方弹簧的弹力,则终了时,下方弹簧的压缩量.由几何关系得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10.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在3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
A. 甲在乙之前2m B. 乙在甲之前2m
C. 乙在甲之前4m D. 甲在乙之前4m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得3s内甲的位移为
m
乙的位移为
m
由于3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则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m
即甲在乙之前4m,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则在力F作用后( )
A.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力拉F之前,以A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有,施加水平拉力之后,假设物体B依然静止,以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有,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故物体B依然静止,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故C正确,D错误;
弹簧保持原状态,即物体A所受摩擦力不变,大小依然是8N,故AB错误.
12.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5 m/s2 B. 10 m/s2 C. 15 m/s2 D. 20 m/s2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B发出超声波经t时间A接收到,又经过t时间,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两段时间间隔相等,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了,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为1:3,因此超声波传到A处时,A车前进了5m,即AB间的距离为340m,超声波传到A车的时间恰好为1s,根据,可得汽车的加速度,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
13.某物体以速度v0=9m/s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到达B点,AB距离为4m,且位移方向为正,则物体由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 )
A 1.0s B. 0.9s C. 0.8s D. 0.44s
【答案】AC
【解析】
【详解】以向上为正方向,根据
,
可知
解得
t1=1.0s;t2=0.8s,
故选项AC正确.
14.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 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 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 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答案】BD
【解析】
【详解】主动轮的摩擦力是阻力,而从动轮的摩擦力是动力,因此:
A.如果A轮是主动轮,那么应该是A带动B顺时针运动,故A错误;
B.如果B轮是主动轮,那么应该是B带动A逆时针运动,故B正确;
C.如果C轮是主动轮,那么应该是C带动D逆时针运动,故C错误;
D.如果D轮是主动轮,那么应该是D带动C顺时针运动,故D正确.
15.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大小可能等于零 D. 大小一定不等于零
【答案】ABC
【解析】
【详解】设斜面的倾斜角为 ,由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若
此时摩擦力恰好为零,若
摩擦力沿斜面向上,若
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因此AB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三、填空题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在木板上滑行.已知所有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
【答案】 μmg μmg
【解析】
【详解】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知,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其对M的摩擦力大小,即为μmg,木板静止其所受合外力为零,由此可知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17.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当他们相距7m时。A在水平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以10m/s的速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A追上B用的时间为__。
【答案】8秒
【解析】
【详解】B停止的时间为
这段时间内B前进的距离
A前进的距离
此时两者相距
再用时
因此追上时间
18.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0.80 0.40
【解析】
【详解】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0.1s;
根据逐差法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
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有:
四、计算题
19.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滴流出,在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高度,使一滴水滴碰到盘子时,恰有另一滴水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滴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的距离为h(m),从第一滴开始下落时计时,到第n滴水滴落在盘子中,共用去时间t (s)
求:(1)此时第(n+1)滴水滴与盘子的距离为多少?
(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
【答案】(1);(2)
【解析】
【详解】(1)空中第n+2滴、第n+1滴、第n滴三滴水满足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两段位移分别为h1、h2
所以有h1:h2=1:3
故
即此时第n+1滴水距离盘子高度为
(2)由第一滴水开始下落计时,第n滴水落到盘子的时候耗时t
得每两滴水落到盘子的时间T=t/n+1
每滴水落到盘子的时间
又据
得
20.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处链接,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和4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求:
(1)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2)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多少.
【答案】(1)9:7;(2)2.1m/s.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在AB段和BC段均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可得两段加速度分别为
可得加速度之比
设两个阶段的路程均为X
则有
可得
所以两段的平均速率即.
21. 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答案】10m
【解析】
根据题意,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速度,设运动员在1.5时的速度为v,则
由公式
设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跑完全程的时间为 ,全程的距离为,加速运动通过的距离为.依据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 ; ; ;
则加速运动通过的距离为 ;
联立以上各个公式得
综上所述:运动员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5 m/s2,并且在加速阶段走过的位移为10 m
22.甲、乙两辆车在同一直轨道上向右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v1=16 m/s,乙车的速度为v2=12 m/s,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当两车相距L=6 m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从此时开始计时,甲车以a1=2 m/s2的加速度刹车,6 s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1 m/s2.求:
(1)从两车刹车开始计时,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时间;
(2)两车相遇的次数;
(3)两车速度相等的时间.
【答案】(1)2s(2)3(3)8s
【解析】
【详解】(1)设从两车刹车开始计时,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时间为t1;
v1t1-a1t12=v2t1-a2t12+6
解得:t1=2s
(2)当t2=6 s时,甲车的速度为v1′=v1-a1t2=4 m/s
乙车的速度为v2′=v2-a2t2=6 m/s
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但乙车做减速运动,设再经Δt甲追上乙,有
v1′Δt=v2′Δt-a2Δt2
解得Δt=4 s
此时乙仍在做减速运动,此解成立
综合以上分析知,甲、乙两车共相遇3次.
(3)第一次速度相等的时间为t3,有v1-a1t3=v2-a2t3
解得t3=4 s
甲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4 m/s,
第二次速度相等的时间为t4,有v1′=v2-a2t4
解得t4=8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