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50 KB
- 2021-05-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九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选对得4分,共48分)
1.2017年12月27日下午5点,杭州地铁2号线二期、三期正式发车,2号线全长13.32km。根据初期测试, 2号线单程总时长在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左右,运营速度最高80km/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2017年12月27日下午5点指的是时间
B. 13.32km指的是位移
C. 估算地铁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可以把地铁看成质点
D. 地铁2号线运营平均速度为80km/h
2.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
B.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C. “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D. “钱塘江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3.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末的速度为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10.2 m/s B. 9.6 m/s C. 9 m/s D. 10 m/s
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 m/s2,那么( )。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 m/s B. 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大5 m/s
C. 第3 s初的速度比第2 s末的速度大5 m/s D. 第3 s末的速度比第2 s
初的速度大5 m/s
5.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
B. 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C.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
D.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它的加速度一定为增加
6.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C. 平均速度甲>丙>乙,平均速率相等
D.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7.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则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 )
A. 0.5m B. 1.5m C. 2.5m D. 3.5m
8.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与的单位分别是和,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9.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一方向运动,a甲=4 m/s2,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D. 每经过1 s,甲的速度增加4 m/s
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2m/s,2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8m/s.则在这2s内该物体运的加速度可能( )
A. 大于5m/s2 B. 小于5m/s2 C. 等于5m/s2 D. 等于10m/s2
11.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预示着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b),如图示则有( )
A. (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
B. 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C. 潜水器加速度向上发生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
D. 潜水器在6-10min内,潜水器的加速度不变。
12.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时刻开始,物体的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m/s和-1s,由此可知
A.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13题4分,14题9分共12分)
13.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__ __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让纸带从复写纸上方穿过限位孔
B.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4~6 V低压交流电源相连
C.先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是x0,用公式v=x0/t
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14.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匀加速运动的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电源频率为50HZ。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以打下A点时为0时刻,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根据v-t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按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只有答案不给分,15题各8分,16题9分,17题10分,18题12分,共39分)
15.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车头到达某一路标时,火车的速度为3 m/s,1 min后变为15 m/s,求:
(1)火车的加速度;
(2)经1 min时间火车的位移.
16.某日敌方有一架高空侦察机正以的速度沿直线匀速向我方某城市飞来,某导弹基地通过雷达探测并计算高空侦察敌机的飞行规律,预计敌机将通过该城市上空的A点,当高空侦察敌机离A点时发射导弹,发射后导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的速度在A点击中敌机,试求:
(1)导弹发射后的加速度大小;
(2)导弹从发射到击中敌机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17.一辆卡车紧急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是5 m/s2,如果在刚刹车时卡车的速度为10 m/s,求:
(1)刹车开始后1 s内的位移大小;
(2)刹车开始后3 s内的位移大小和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18.陕西汉中天坑群是全球较大的天坑群地质遗迹,如镇巴三元圈子崖天坑,最大深度300m,在某次勘察中,一质量为60kg的探险队员利用竖直方向的探险绳从坑沿滑到坑底。若队员先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滑20s时速度达到5m/s,然后以此速度匀速运动45s,最后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坑底速度恰好为零。整个下行过程中探险绳始终处于竖直,探险队员视为质点。求:
(1)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及匀加速下降的高度;
(2)探险队员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021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答案
一、
1. C 2.C 3.D 4.B 5.A 6.B 7.B 8.C 9.AD 10.BC 11.AC 12.BC
二、
13.AC
14.(1)0.400 0.479 0.560 0.640 0.721
(2)在坐标纸上描点可得:
(3)0.75-0.82m/s2。
15.(1) (2)540m
解:设v0方向为正
(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
(2)火车的位移
16.(1) (2)
【解析】(1)设导弹的加速度为a,导弹从发射到击中经历的时间为t,因敌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x敌机=v敌机t
因导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v导弹=at
带入数据,联立可得:a=400m/s2
(2)因导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导弹=at2
带入数据可得:x=3200m
17.(1) x1=7.5m (2) x2=10m,
(1)卡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所以1s内卡车还未停止,则位移x=v0t+
at2=7.5m.
故刹车开始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7.5m.
(2)卡车2s速度为零,所以刹车后3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
则x′=v0t0+at02=10×2−×5×4m=10m.
3s内的平均速度.
故3s内的位移为10m,平均速度为m/s
18.(1)50m (2)
(1)由加速度定义式可得:
解得:
由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解得:
(2)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解得:
减速下降的位移为:
根据位移速度关系可得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解得:
减速下落的时间为:
下落过程中的总时间为:
平均速度为: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