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2.50 KB
  • 2021-05-25 发布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宏志班)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合肥一六八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 高二物理试卷(宏志班)‎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 ‎1、人静止于光滑水平冰面上,现欲前进,则可行的办法是 A.向后踢腿        B.手臂前后甩 C.在冰上滚 D.脱去外衣向后掷去 ‎2、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两滑块,质量分别为3m和m,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已知碰撞后,甲滑块静止不动,则 A.碰撞前总动量是4mv B.碰撞过程动量不守恒 C.碰撞后乙的速度大小为2v D.碰撞属于非弹性碰撞 ‎3、如图,匀强电场E的区坡内,在O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a、b、c、d、e、f为以O点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与电场线平行,bedf平面与电场线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a点的电势等于f点的电势 C. 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一定做功 D. 将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球面上a点移动到c点的电势能变化量最大 ‎4、已知均匀带电球体在球的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如图,半径为R 的球体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过球心O 的直线上有A、B 两个点,O 和B、B 和A 间的距离均为R。现以OB 为直径在球内挖一球形空腔,若静电力常量为k,球的体积公式为, 则A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 A. B. C. D. ‎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处于静止状态。现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A向右摆动,摆动的最大角度α=60°,则A 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A. mg B. mg C. mg D. mg ‎6、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存在一平行于水平面的匀强电场,在水平面上的M点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物块(可看成质点),现给小物块一平行水平面的初速度v0,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运动到N点时的速度大小仍是v0,且经M、N两点时速度方向均是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的切线,N、O两点电势差的绝对值为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在M、N间是做圆周运动 B. 粒子从M到N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D. 圆周上,O点与电势最低的点的电势差为,且O点电势较高 ‎7、真空中相距为3a的两个点电荷M、N,分别固定于x轴上,x1=0和x2=3a的两点上,在它们连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电荷M、N一定为同种电荷 B.在x轴上,的区域内,有一点电场强度为零 C.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2:1‎ D.若设无穷远处为电势能零点,则x=2a处的电势一定为零 ‎8、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M、N两点各放一电荷量分别为+q和+2q,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给A和B以大小相等的初动能E0(此时动量大小均为p0)使其相向运动刚好能发生碰撞,碰后返回M、N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1和E2,动量大小分别为p1‎ 和p2,则 A.E1=E2=E0 , p1=p2=p0‎ B.E1=E2>E0 , p1=p2>p0‎ C.碰撞发生在M、N中点的左侧 D.两球不同时返回M、N两点 二、多选题(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9、三个小球a、b、c分别用三根绝缘细线悬挂在同一点O,细线的长度关系为Oa=Ob<Oc,让三球带电后它们能静止在图中所示位置.此时细线Oc沿竖直方向,a、b、c连线恰构成一等边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球质量一定相等 B.a、b两球所带电荷量一定相等 C.a、b、c三球所受静电力大小一定相等 D.细线Oa、Ob所受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10、如图所示,小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A处,水平面右侧与一竖直光滑圆轨道平滑连接于B处,小物块可不受阻碍的进入圆轨道,C为圆轨道最高点。现给小物块水平向右的冲量I,使小物块向右运动。已知小物块质量m=1kg,物块与水平面动摩擦因数μ=0.5,圆环半径R=0.6m,AB长0.8m,重力加速度g=10m/s2.‎ A.时,物块能进入圆轨道 B.时,物块不会脱离圆轨道 C.时,物块将脱离圆轨道 D.时,物块能到达C点,且对C点压力为30N ‎11、如图甲,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B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 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 m/s,且弹簧都处于伸长状态 B.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 C.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1∶2‎ D.在t2时刻A与B的动能之比为Ek1∶Ek2=8∶1‎ ‎12、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平行金属板加上电压后,两板之间视为匀强电场,有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以大小为v0、倾角45°的初速度,从下极板边缘斜向上方射入匀强电场,粒子恰好从上极板边缘水平向右射出,粒子重力不计。要使该带电粒子恰能沿极板中央轴线水平向右射出,则 A. v0方向必须改变,若电压不变,则v0大小应变为 B. v0方向可以不变,若电压也不变,则v0大小应变为 C. v0方向必须改变,若v0大小不变,则电压应变为原来的 D. v0方向可以不变,若v0大小也不变,则电压应变为原来的 三、实验题(16分)‎ ‎13(每空1分,共6分)、下面三个图为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决定因素的实验,请将正确的结论填在横线上.两平行板之间的电场可以视为匀强电场.给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那么 ‎(1)若保持板间距离d不变,正对面积S变小,则两板电容C   ,板间电势差U   .‎ ‎(2)若保持S不变,d变大,两板电容C   ,板间电场强度E   .‎ ‎(3)若保持S和d都不变,插入介质板后,则板间电势差U   ,板间电场强度E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4(每空2分,共10分)、如图甲所示,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匀速运动,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获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小车B的质量为,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系统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碰后系统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36分)‎ ‎15(12分)、光滑绝缘半球槽的半径为R,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从槽的右端A 处(与球心等高)无初速度沿轨道滑下,滑到最低点B 时,球的速度为 。求:‎ ‎(1)小球从A 到B 的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做的功 ‎(2)电场力的大小 ‎(3)带电小球在滑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16(12分)、如图,光滑水平面上存在水平向右、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电场区域宽度为L。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从电场左边界由静止开始运动,离开电场后与质量为2m的物体B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B的右侧拴接一处于原长的轻弹簧,弹簧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A、B均可视为质点)。求 ‎(1)物体A在电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A与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及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17(12分)、如图甲所示,在y=0和y=2 m之间有沿着x轴方向的匀强电场,MN为电场区域的上边界,在x轴方向范围足够大.电场强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取x轴正方向为电场正方向.现有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粒子的比荷=1.0×10-2 C/kg,在t=0时刻以速度v0=5×102 m/s从O点沿y轴正方向进入电场区域,不计粒子重力作用.求:‎ ‎(1)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时间;‎ ‎(2)粒子离开电场的位置坐标;‎ ‎(3)粒子通过电场区域后沿x轴方向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B 二、多项选择 ‎9、【答案】BD ‎10、【答案】BC ‎11、【答案】BD ‎12、【答案】AC 三、实验题 ‎13、【答案】(1)减小; 增大; (2)减小; 不变; (3)减小; 减小 ‎14、【答案】 (1). BC (2). DE (3). 1.035 (4). 1.030 (5).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 四、计算题 ‎15、【答案】(1) -mgR (2) mg(3) ‎ ‎16、【答案】(1) (2)‎ ‎17、【答案】 (1)4×10-3 s (2)(-2×10-5 m,2 m) (3)4×10-3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