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8.00 KB
- 2021-05-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
B.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C.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的性质无关[来源:Zxxk.Com]
D.波源振动的越快,波的速度也越大
解析: 波源停止振动,介质中已经振动起来的质点有一定的能量,要继续振动一段时间,波也要继续传播一段时间才停止,A错误;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机械振动和传播振动的介质,B错误;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波速和介质有关,C正确;波源振动快慢和波的传播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D错误.
答案: C
2.如下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的图象,波速为0.2 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振源振动的频率为0.4 Hz
B.若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图示时刻质点a、b、c所受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3
D.经过0.5 s质点a、b、c通过的路程为75 cm
解析: 由题图可知,波长8 cm,周期为0.4 s,振动频率为2.5 Hz,A错;若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则质点a向下振动.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错;回复力大小与位移成正比,C对;经过0.5 s即1T只有c点通过的路程为75 cm,D错.
答案: C
3.(2010·重庆理综)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由图可确定这列波的( )
A.周期 B.波速
C.波长 D.频率
解析: 由题中所给的波形图能够确定这列波的波长为4 m.
答案: C
4.在同一地点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声波1和声波2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1速度比波2速度大
B.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2比波1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D.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运动的观察者听到的这两列波的频率可以相同
答案: C
5.如下图所示,向左匀速运动的小车发出频率为f的声波,车左侧A处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1,车右侧B处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2,则( )
A.f1<f, f2<f B.f1<f, f2>f
C.f1>f, f2>f D.f1>f, f2<f
解析: 声源靠近A处的人,由多普勒效应知,他接收到的频率变大,即f1>f:相反,声源远离B处的人,则他接收到的频率变小,即f2<f,故选项D对.
答案: D
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甲是t=1 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乙可能是图甲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 )
A.x=0处的质点 B.x=1 m处的质点
C.x=2 m处的质点 D. x=3 m处的质点
解析: 图甲是波动图象,它反映的是某时刻参与振动的各个质点的位移大小与方向,图乙是振动图象,它反映的是某一质点在各个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及方向,当t=1 s时,图乙代表该质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综合图甲看,只有x=0,4,8,12,…处的质点满足.
图甲中各点处于t=1 s时刻,图乙中t=1 s时刻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图甲中x=0和x=2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由于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可知x=0的质点运动方向向下,x=2的质点运动方向向上,故A选项正确.
答案: A
7.(2011·福州模拟)已知平面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原点O的振动图线如图a所示,t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图b所示,则t′=t+0.5 s时刻的波形图线可能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8.如右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 sin 5πt 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列简谐波的振幅为20 cm
B.这列简谐波的周期为5.0 s
C.这列简谐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5 cm/s
D.这列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波形图的正确认识.由图可知,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即振幅为10 cm,A错;由该质点P振动的表达式可知这列简谐横波的周期为T== s=0.4 s,B错;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4 m,波速v== m/s=10 m/s,C错;由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可知,t=0时刻质点P正在向上运动,由此可判断波沿x轴正向传播,D正确.
答案: D
9.(2010·四川卷)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A、B相距0.45 m,图是A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当A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
A.4.5 m/s B.3.0 m/s
C.1.5 m/s D.0.7 m/s
解析: 由振动图象可知,振源的振动周期T=0.4 s,再根据题意结合波的周期性可知0.45 m=λ,而波速v=,即v= m/s,当n=0时,v1=4.5 m/s,当n=1时,v2=0.9 m/s,当n=2时,v3=0.5 m/s,所以答案为A.
答案: A
10.如右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的图象,质点P此时的动量为mv,经过0.2 s,质点P的动量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再经过0.2 s,质点P的动量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由此可判断( )
A.波向左传播,波速为15 m/s
B.波向右传播,波速为5 m/s
C.该波与一个频率为1.25 Hz的波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D.该波与一个频率为1.25 Hz的波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解析: 只有当P质点向下振动到x轴下方与原位置对称点,两者动量相等;再经0.2 s质点继续向下振动到最大位置处再返回到该点,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过程经过,由此可知,波向左传播.T=0.8 s,λ=4 m,则v== m/s=5 m/s,故A、B均错误;而f==1.25 Hz,该波与一个频率为1.25 Hz的波相遇可能发生干涉现象,C正确,D错误.
答案: C
11.(2010·上海单科)如右图,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2 cm,波速为2 m/s,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a、b的平衡位置相距0.4 m(小于一个波长),当质点a在波峰位置时,质点b在x轴下方与x轴相距1 cm的位置,则( )
A.此波的周期一定不是0.6 s
B.此波的周期可能为1.2 s
C.从此时刻起经过0.5 s,b点一定在波谷位置
D.从此时刻起经过0.5 s,b点可能在波峰位置
解析: 意在考查考生灵活应用简谐运动、机械波的有关知识综合解决波动图象问题的能力.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关系可知:t=0时刻,b质点在-1 cm处,既可以沿y轴正方向运动也可能沿y轴负方向运动;该波的波长λ满足:<0.4,即λ<1.6 m,T<0.8 s,又λ>0.4 m,T>0.2 s,所以A、B均错;同理可知D对C错.[来源:学_科_网]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2.(2010·山东理综)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处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波频率为1.0×105 Hz,某时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动图象如图所示.
(1)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画出x=7.5×10-3 m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至少一个周期).
(2)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为4 s,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和鱼群的运动).[来源:学|科|网]
解析: (1)该波的周期为T==1×10-5 s,由波动图象知,此时x=7.5×10-3 m处的质点位于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该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来源:学。科。网Z。X。X。K]
(2)由波形图读出波长λ=15×10-3 m
由波速公式得
v=λf①
鱼群与渔船的距离为x=vt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x=3 000 m③
答案: (1)图见解析
(2)3 000 m
13.如右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t1=0时刻的图象.此时波中质点M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且t2=0.55 s时质点M恰好第3次到达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试求:
(1)此波沿什么方向传播?
(2)波速是多大?[来源:学科网]
(3)从t1=0至t3=1.2 s,质点N运动的路程和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解析: (1)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在t1=0到t2=0.55 s这段时间时,质点M恰好第3次到达沿y轴正方向的最大位移处,则有:
(2+)T=0.55 s,得T=0.2 s
由图象得简谐波的波长为λ=0.4 m,则波速
v==2 m/s.
(3)在t1=0至t3=1.2 s这段时间,波中质点N经过了6个周期,即质点N回到始点,所以走过的路程为
x路=6×5×4 cm=120 cm
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5 cm.
答案: (1)沿x轴负方向传播 (2)2 m/s
(3)120 cm 2.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