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 MB
- 2021-05-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
1.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
B. 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无关
C.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D. 只有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有关,所以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它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还与质量分布有关,故A、B错误.
C、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比如均匀圆环的重心在环外,故C正确.
D、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D错误.
故选C
2.物体静放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 )
A.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物体和桌面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与作用于同一物体,因此和是一对平衡力,故A项正确;
B.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B项错;
C.因压力是弹力,而弹力与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故C项错;
D.支持力和压力是物体与桌面相互作用(挤压)而产生的,因此与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项错.
3.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 40N
B. 10N
C. 20N
D. 10N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
当两个力夹角为120°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故B正确,A、C、D错误.
【点晴】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当夹角为120°时,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的大小.
4.如图所示,在地面上的物体A、B在水平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对A、B进行受力分析,以下关于A、B受力的情况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B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B. A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两个摩擦力
C. A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D. 通过B的传递,A亦受到力F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B静止在A上,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反,如图1:故A错误;对物体A受力分析,则有:重力GA、地面的支持力N2,B对A的摩擦力f′,地面对A的摩擦力f地和B对A的压力N1′如图2,故B正确,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A不受力F的作用,因为F并未与A直接作用,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 错误.
5.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总位移为,前一半位移以速度匀速行驶一半,故时间
,
下半程初速度为,末速度为0,,故
,
所以下半程的时间
,
所以
,
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6.如图所示,细绳与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则在不断增加重物重力的过程中(绳不会断)( )
A. 绳先被拉断
B. 绳先被拉断
C. 绳和绳同时被拉断
D. 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将绳子对结点的拉力分解,如题所示
一个与绳中拉力相等,一个与绳子拉力相等,因此可得,因此先拉断,A正确;
故选A。
7.如图所示,人的重量为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2,现在人用水平力拉绳,使它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00N,方向向左
B. 绳子受到的拉力大小为100N,方向向左
C. 人受到的摩擦力是木板提供的,方向向右
D. 木板只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和绳子的拉力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f1=μN1=μ(G人+G板)=0.2×(600+400)N=200N
方向向右.故A错误.
B.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由共点力的平衡可知:2F=f1,解得:
F=100N
即绳子受到的拉力大小为100N,方向向左.故B正确.
C.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受到的摩擦力是木板提供的,人受拉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拉力向右,则摩擦力向左.故C错误.
D.木板受到重力、人的压力、摩擦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和绳子的拉力共6个力作用.故D错误.
8.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2N的力和一个8N的力合成得到的合力可能是3N
B.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C. 力分解就是合力与分力的大小之差
D. 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任何一个分力都可能大于原来的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2N和8N的合力范围,所以合力不可能为3N.故A错误.
B.力的合成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B错误.
C.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不是合力与分力之差.故C错误.
D.分力可能比合力大,可能比合力小,可能与合力相等.故D正确.
9.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木块1研究.木块1受到重力、弹簧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弹簧的弹力:,又由胡克定律得到弹簧伸长的长度:
所以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故A符合题意.
B..故B不符合题意.
C..故C不符合题意.
D..故D不符合题意.
10.A、B两物体按下图所示甲、乙两种形式叠放在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A、B间保持相对静止,图甲中B的下表面与斜面平行,图乙中B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则关于A、B间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图乙中均无摩擦力
B. 图甲、图乙中均有摩擦力
C. 图甲中有摩擦力,图乙中无摩擦力
D. 图甲中无摩擦力,图乙中有摩擦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中A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如图所示:
若不受摩擦力,则物体不可能处于平衡,所以A应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乙中物体A受重力和支持力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若受摩擦力,则物体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A不受摩擦力.
A.图甲、图乙中均无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图甲、图乙中均有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图甲中有摩擦力,图乙中无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图甲中无摩擦力,图乙中有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11.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其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Q物块,设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拉力为T,木块Q与P间的滑动摩擦力f=μ•mg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T=f ,则得:
T=μmg
对木块P受力分析,P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Q对P向左的摩擦力f,地面对P体向左的摩擦力f′,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f+f′+T ,地面对P物体向左的摩擦力:f′=μ•2mg ,联立解得:
F=4μmg
A.4μmg.故A符合题意.
B.3μmg.故B不符合题意.
C.2μmg.故C不符合题意.
D.μmg.故D不符合题意.
12.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m/s2)( )
A. 1.6m B. 2.4m C. 3.2m D. 4.0m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竖直上抛对称性可知,空中的四个球,有两个在上升,两个下降,由于每隔0.4s抛一个,因此从抛出到最高点时间为t=0.8s,所以上升最大高度:
h=gt2=×10×0.82 m=3.2m,
故ABD错误,C正确.
13.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0.如果站在四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细线的长度为,第一个小球着地后,另一个小球再运动的位移为才落地,在内运行的时间,即为两球落地的时间差,第一个球着地的速度为另一个小球在位移内的初速度,高度越高,落地的速度越大,可知高度越高,另一个小球在位移内的初速度越大,根据,初速度越大,时间越短,即落地的时间差变小,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14.三个共点力F1,F2,F3,其中F1=1N,方向正西,F2=1N,方向正北,若三力的合力是2N,方向正北,则F3应是:( )
A. 1N,东北 B. 2N, 正南 C. 3.2N,东北 D. N,东北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三力的合力是2N,方向正北,而F2=1N,方向正北,因此力F1与F3的合力大小为1N,方向正北,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依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有:F3应是大小为N,方向东北.如图所示,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三个共点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下列每一组力中合力可能为零的有( )
A. 6N,6N,6N B. 6N,6N,11N
C. 10N,12N,25N D. 4N,2N,5N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6N,6N两个力合力范围是0~12N,第三个6N属于这个范围,合力可能为零.故A正确.
B:6N,6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0~12N,1N属于这个范围,合力可能为零.故B正确.
C:10N,12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2~22N,25N
不属于这个范围,合力不可能为零.故C错误.
D:4N,2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2~6N,5N属于这个范围,合力可能为零.故D正确.
【点睛】三力合力是否能为零的判断方法:①看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包不包含第三个,如包含则合力可能为零;②看三个力的数值能否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边,如能则合力可能为零;③最大的力减去其余两个,差小于等于零则合力可能为零.
16.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下列情况中,不能使力的分解结果一定唯一的有 ( )
A.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 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C.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BC
【解析】
【详解】A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如果力的分解唯一的,则以合力F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有一个,或只能画出一个三角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或已知两个力的方向,力F的分解是唯一的.故AD不符合题意.
B.已知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大小,根据三角形定则,方向有可能不同,就会有不同解,如下图所示:
故B符合题意.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所示:
可能有两组解.故C符合题意.
17.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斜放其上的固定档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受力的个数有可能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A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考查物体平衡问题,假设各种可能情况受力分析可得.
【详解】取物体P为研究对象,假设档板MN对其无作用力,则P受重力,弹簧弹力两个力作用.如果物块P和档板存在弹力,欲使P合力为零,则P受到4个力作用:重力、弹簧向上的弹力、档板弹力、摩擦力.故AC正确,BD错误.
【点睛】根据斜面和档板间有无作用力,分情况受力分析.
18.下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中物体随皮带向下匀速运动,受到三个力:重力、皮带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物体有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故A正确.B图中的物体受三个力不能平衡,少了墙壁向左的弹力.故B错误.C图中木板受到四个力:重力、墙的弹力和地面的弹力,地面的静摩擦力f.其中墙对木板的弹力应该是水平向右的,故C错误.D图中沿粗糙斜面向下滑动的物体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D错误.
19. 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开始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内的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第1 s内的位移为2.5 m,由此可求得( )
A. 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2
B. 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
C. 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
D. 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4.5 m
【答案】CD
【解析】
【详解】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运动总时间为t,把物体运动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最后2s内位移为:,最初2s内位移为:,又因,则有,解得:总时间t=3s,故C正确 ;第一秒的位移为:,所以,解得,故A错误;总位移,故D正确; 滑块的初速度,故B错误.
20.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体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滑动摩擦系数1和B、C间的滑动摩擦系数2有可能是( )
A. 1=0,2=0
B. 1=0,20
C. 10,2=0
D. 10,20
【答案】BD
【解析】
【详解】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一定不为零;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运动,合力为零,A不受摩擦力,则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1可以为零也可以不为零.故B、D正确,A、C错误.
三、非选择题(21题4分,22,23每空两分。共16分)
21.按要求画图.
【答案】
【解析】
【详解】(a)A球有向右的初速度,且地面粗糙,受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b) 木块A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墙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c) A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水平向右的推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2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1)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已于图中作出了它们的图示,O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图中每格的长度代表1 N.
(2)用作图法作出合力F的图示_______;
(3)合力F的大小是_______N
【答案】 (1). C (2). (3). 5N
【解析】
【详解】(1)[1]A.细线的作用是能显示出力的方向,所以不必须等长.故A错误.
B
.两细线拉橡皮条时,只要确保拉到同一点即可,不一定橡皮条要在两细线的夹角平分线上.故B错误.
C.在拉弹簧秤时必须要求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否则会影响力的大小.故C正确.
(2)[2]根据平行四边性定则可得F的图示如下图:
(3)[3]图中每格的长度代表1 N,由图可知合力为5N.
23.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 N,可推算出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答案】 (1). 2.60 (2). 0.2
【解析】
【分析】
考查滑动摩擦力.
【详解】弹簧弹力等于摩擦力,读出示数为2.60N,由 可得, .
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画图、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4.如图所示,绳AB和BC悬挂一物体,物重100N,BC绳与天花板夹角60°,AB绳与竖直墙垂直,则重物处于静止状态时,BC绳的拉力T1= ____N,AB绳的拉力T2= ____N
.(可用根号表示)
【答案】 (1). T1=N (2). T2=N
【解析】
【详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25.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陷入泥淖,为了将它拖出,司机用一条长41m的绳一端系于车前钩,另一端系于距车40m处的一棵大树上,然后在绳之中点用900N的力F向垂直于车与大树联线方向拉绳,将车拖出,试求汽车所受拉力的大小.
【答案】2050N
【解析】
【分析】
对中点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及三角知识,即可求解.
【详解】绳子中点受力如图所示:
力F向垂直于车与大树联线方向拉绳时:x=4.5m,
设汽车所受拉力的大小为FT,则有:
解得:FT=2050N.
【点睛】本题考查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掌握几何知识的关系,注意正确画出受力图是解题的关键.
26.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1=40 m/s,然后再减速到v2=20 m/s, …,…;.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答案】不合理 11s
【解析】
(本题8分,理由2分,原因3分,正确解法3分)
①不合理(2分)
②理由:因为按这位同学的解法可得 t1=v1/a1="10s" ,
t2=(v1-v2)/a2="2.5s "
总位移 x==275m>s
③由上可知摩托车不能达到最大速度v2,设满足条件的最大速度为v,则
解得v=36m/s
这样加速时间t1= v/a1="9s"减速时间t2=(v-v2)/a2="2s"
因此所用的最短时间t=t1+t2="11s"
27.如图甲所示,A车原来临时停在一水平路面上,B车在后面匀速向A车靠近,A车司机发现后启动A车,以A车司机发现B车为计时起点(t=0),A、B两车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B车在第1s内与A车的距离缩短了x1=8m.
(1)求B车运动的速度vB和A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
(2)若A、B两车不会相撞,则A车司机发现B车时(t=0)两车的距离x0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8m/s,2m/s2 (2)
【解析】
【详解】(1)在t1=1s时A车刚启动,两车缩短的距离为:
,
代入数据解得B车速度为:vB=8m/s;
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A车的加速度为:
(2)两车的速度达到相等时,两车的距离达到最小,对应于v-t图象的t2=5s,此时两车已发生的相对位移为梯形的面积为:
,
因此,A、B两车不会相撞,距离s0应满足条件为:s0>24m.
28.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
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A,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1)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多大?
(2)若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B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B的压力大小.
【答案】(1)L1+L2++(2) +m2g
【解析】
【详解】(1)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受到向下的拉力为,设它的伸长量为x1,根据胡克定律有:
解得:
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受到向下的拉力为m2g,设它的伸长量为x2,根据胡克定律有:
解得:
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
;
(2)根据题意,下面的弹簧应被压缩x,上面的弹簧被拉伸x,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以B为研究对象,设平板对B的支持力为FN,根据平衡条件有:
故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B的压力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