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78 KB
- 2021-05-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元市2018—2019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处.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注意事项:
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
D.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从高为1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篮球,篮球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篮球在运动过程中
A.位移为1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B.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C.位移为1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m D.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m
3.假设从地面上发射飞船的火箭在某段时间内其竖直方向上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时间内火箭下落
B.t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C.t3时刻火箭返回到地面
D.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
4.在滑冰场上,甲、乙两个穿着溜冰鞋的小孩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两小孩的溜冰鞋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因为
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
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
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
D.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
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连接,悬挂在定滑轮上,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已知M>m,滑轮质量及摩擦均不计.A、B由静止释放后,在空中自由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线的拉力大于mg
B.细线的拉力等于mg
C.天花板对定滑轮的拉力等于(M+m)g
D.细线的拉力等于
高一物理试卷 第 4 页 共 4 页
6.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共点力,它们的合力大小F与两力之间夹角θ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A.6N和3N B.9N和3N C.9N和6N D.12N和6N
7.一质点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在时间t内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则该质点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
A. B.at2 C. D.2at2
8.如图所示,国家大剧院外部呈椭球型.假设国家大剧院的屋顶为半球形,一保洁人员为执行保洁任务,必须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
A.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B.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
C.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D.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
9.(多选)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三个物体均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右
B.三个物体中只有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C.物体B、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物体B、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C=α,AB边靠在竖直墙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物块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
B.竖直墙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Fcosα
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弹力的合力,与F等大反向
D.物块受到的弹力与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11.(多选)A与B两个质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B做匀速运动.开始计时时,A、B位于同一位置,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时
A.两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B.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C.A的瞬时速度是B的2倍 D.A与B的位移相等
1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圆柱形直杆上(环的直径比杆的直径稍大),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圆环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图中未画出),使圆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对圆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随速度变化的作用力F1=kv,其中k为常数,则圆环运动过程中
A.最大加速度为 B.最大加速度为
C.最大速度为 D.最大速度为
高一物理试卷 第 4 页 共 4 页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3.(6分)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轻质弹簧I、II按图甲所示连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刻度尺的示数为__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下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m(g取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由表中数据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钩码数
1
2
3
LA/cm
15.76
19.71
23.66
LB/cm
29.96
35.76
41.51
14.(10分)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由图可以看出: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夹角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
(2)该同学在重新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实际拉力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砝码和盘的总重力,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__________的条件.
(3)经过实验,该同学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x=xDG-xAD=__________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该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高一物理试卷 第 4 页 共 4 页
15.(6分)
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原来静止在地面上的球离开脚时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的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的接触时间为0.2s,且球被守门员挡出后以10m/s的速度沿原路反弹,计算:
(1)运动员罚点球的过程,足球的加速度;
(2)守门员接球的过程,足球的加速度.
16.(8分)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可视为质点)用一根长L=2.8m的轻绳相连,开始时A物体与井口平齐,B物体自然下垂.然后由静止释放两物体,两物体先后落入水中,测得两物体先后落入水中的时间差∆t=0.2s,g=10m/s2.计算水面到井口的距离h.
17.(10分)
如图所示,小木块静止在倾角为30º的斜面上.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A点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前进0.45m抵达B点时,立即撤去外力.此后小木块又前进0.15m到达C点,速度减小为零.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木块的质量m=1kg.取g=10m/s2,计算:
(1)木块向上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木块在AB段所受外力F的大小.
18.(12分)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个质量M=2kg的长木板A,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放在木板A的最左端,其质量m=1kg.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开始时A、B均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B突然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6m/s,g取10m/s2.
(1)计算物块B获得速度v0后,开始向右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若物块B恰好不从A的右端滑出,计算木板A的长度L;
(3)在(2)情形下,当物块B运动到木板A的右端时,立即在A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12N(图中未画出),计算物块B离开木板A时的速度.
高一物理试卷 第 4 页 共 4 页
广元市2018—2019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D
C
A
B
B
D
BC
BD
ACD
AC
13.(6分)
16.00(15.97~16.00);12.66N/m;能
14.(10分)
(1)偏大 (2)小于;M≫m (3)1.80(1.77~1.83);5.0(4.8~5.2)
15.(6分)(1)30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2)20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取足球开始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1=0,v2=30m/s,t1=0.1s
所以罚点球的过程,足球的加速度
(2分)
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1分)
(2)由题意,守门员接球的过程,v3=30m/s,v4=-10m/s,t2=0.2s
所以守门员接球的过程,球的加速度
(2分)
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分)
16.(8分)11.25m
A、B两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学知识
对于A物体 (3分)
对于B物体 (3分)
解得 h=11.25m (2分)
17.(10分)(1)1.5m/s (2)10N
(1)撤去外力后,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从B运动到C,设加速度大小为a2.
根据牛顿定律有 mgsin30°+μmgcos30°=ma2 (2分)
再根据 (2分)
解得 a2=7.5m/s2,vB=1.5m/s. (1分)
(2)设木块从A运动到B的加速度为a1.
根据牛顿定律有 F–(mgsin30°+μmgcos30°)=ma1 (2分)
再根据 (2分)
解得 a1=2.5m/s2,F=10N. (1分)
高一物理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
18.(12分)(1)2 m/s2 (2)6 m (3)6 m/s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B开始向右运动时
μmg=maB (2分)
解得 aB=2 m/s2 (1分)
(2)开始运动后,B做匀减速运动,A做匀加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B恰好滑到A的右端.设此时它们的共同速度为v,经历的时间为t.
由速度关系有 v=aAt=v0-aBt (1分)
由位移关系有 (1分)
另有 μmg=MaA (1分)
联立解得 v=2 m/s,L=6 m (1+1分)
(3)在A上施加拉力F后,A继续向右加速,A的速度将大于B,B受到的摩擦力反向,也改为向右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A有 F–μmg=Ma′A
对B有 μ1mg=ma′B
联立解得 a′A=5 m/s2,a′B=2 m/s2 (1+1分)
由于a′A> a′B,虽然两者都向右加速,但B相对于A向左运动,设经过时间t′,物块B从左端离开A.
由位移关系有
解得 t′=2s (1分)
所以B离开A时的速度 m/s (1分)
注:在(3)中,施加F后不需要判断A、B是一起向右加速,还是分别向右加速,因题干中有明确暗示。
高一物理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
相关文档
-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2021-05-266页
- 2020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考物理冲刺2021-05-266页
- 【物理】江苏省苏州市某中学2020届2021-05-2616页
-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9-2020学2021-05-267页
- 2019-2020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2021-05-266页
- 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5-268页
-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2021-05-267页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第四次新高考2021-05-2615页
- 2021届全国百强中学新高考模拟试卷2021-05-2617页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中学高一2021-05-267页